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鱼类上溯行为的导鱼堰设计与效果评估
1
作者 李广宁 柳松涛 +4 位作者 柳海涛 郑铁刚 石凯 孙双科 刘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123,共7页
河道内鱼类上溯路径不唯一,聚集位置更是难以预测,对鱼类上溯行为进行有效引导有助于提升过鱼设施进口的效率。为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导鱼堰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结合姚家坪水电站的过鱼设施,利用流场三维数值模拟、鱼类洄游(active fish m... 河道内鱼类上溯路径不唯一,聚集位置更是难以预测,对鱼类上溯行为进行有效引导有助于提升过鱼设施进口的效率。为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导鱼堰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结合姚家坪水电站的过鱼设施,利用流场三维数值模拟、鱼类洄游(active fish migration,AFM)模型和实鱼试验对导鱼堰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的导鱼堰上下游水面落差为0.36~0.40 m,过堰水流流速可达1.5~2.8 m/s,形成阻鱼的屏障,并在导鱼堰下游侧形成了诱导鱼类向集鱼渠进鱼口游动的唯一低流速上溯通道,鱼类聚集点趋于唯一,验证了导鱼堰方案的合理性。利用鱼类洄游模型对导鱼堰的导鱼效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下游高水位和低水位2种工况下,90%以上的鱼类游动路径均表现出相似的规律,鱼类沿河道右岸和导鱼堰下游侧的低流速通道上溯,并最终聚集在集鱼渠的进鱼口处。放鱼试验中试验个体全部进入集鱼渠,结果进一步证实导鱼堰可以有效引导鱼类游动路线,并在集鱼渠进鱼口处形成唯一的聚集区。本文提出的导鱼堰丰富了生态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可为过鱼设施进口的水力设计及下游河道的局部整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数值模拟 过鱼设施 导鱼堰 鱼类洄游模型 实鱼试验
下载PDF
一种改善压榨藕筒辊排汁技术的应用探讨
2
作者 张健 周文兴 +1 位作者 李广宁 张平军 《甘蔗糖业》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一般情况下,压榨机配备的面辊、后辊均为高效藕筒辊,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现面后藕筒辊排汁孔排汁前期多、后期少现象,甚至出现蔗汁冒顶,压榨机效能下降,蔗渣水分升高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面、后辊的藕筒均为三孔式结构,孔内结满蔗渣,排汁通... 一般情况下,压榨机配备的面辊、后辊均为高效藕筒辊,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现面后藕筒辊排汁孔排汁前期多、后期少现象,甚至出现蔗汁冒顶,压榨机效能下降,蔗渣水分升高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面、后辊的藕筒均为三孔式结构,孔内结满蔗渣,排汁通道堵塞,致使藕筒辊失效,排汁不畅,产生重吸,影响压榨抽出率和锅炉热效率。将传统的三孔式藕筒辊排汁通道改造为单孔式结构,改造技术可降低藕孔的加工难度,提高藕孔内壁的光滑度,减少挂渣和堵塞,改善排汁效果,降低蔗渣水分,可以达到提高抽出率和锅炉热效率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榨机藕筒辊 排汁通道 堵塞 重吸 抽出率 节能
下载PDF
基于碳酸氢钙制备碳酸钙的回溶糖汁清净研究
3
作者 姚满芳 李广宁 +2 位作者 罗凤玉 张平军 邓先勇 《甘蔗糖业》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采用分段式工艺,先在糖液中加入Ca(HCO_(3))_(2)溶液,通过加热分解或加入Ca(OH)_(2)反应制备CaCO_(3)来澄清糖液,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a(HCO_(3))_(2)分解制备的CaCO_(3)颗粒清净的糖液,色泽较深,脱色率低于16.9%;糖液中生成的颗粒为方解... 采用分段式工艺,先在糖液中加入Ca(HCO_(3))_(2)溶液,通过加热分解或加入Ca(OH)_(2)反应制备CaCO_(3)来澄清糖液,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a(HCO_(3))_(2)分解制备的CaCO_(3)颗粒清净的糖液,色泽较深,脱色率低于16.9%;糖液中生成的颗粒为方解石相和文石相共存的碳酸钙,主要为纺锤形和立方体,较结实、粒度较大。利用Ca(HCO_(3))_(2)与Ca(OH)_(2)反应生成的CaCO_(3)颗粒澄清的糖液,颜色透明且清亮,脱色率高于43.8%;糖液中制备的颗粒为方解石结构的碳酸钙,主要为球状和立方体状,粒度小且较为松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气 碳酸钙 清净 糖汁
下载PDF
过鱼设施进口区域水温对集诱鱼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郑铁刚 孙双科 +4 位作者 柳海涛 李广宁 涂承义 柳松涛 石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5-202,共8页
库区水温分层与过鱼通道隔断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随之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之一。过鱼效果是评估过鱼设施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对于存在水温分层的高坝工程而言,过鱼设施进口附近存在的温差效应是否会对进口区域的集诱鱼效果产生影响... 库区水温分层与过鱼通道隔断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随之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之一。过鱼效果是评估过鱼设施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对于存在水温分层的高坝工程而言,过鱼设施进口附近存在的温差效应是否会对进口区域的集诱鱼效果产生影响是当前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该研究通过建立三维水温水动力数学模型与包含过鱼设施进口段和明渠河流段的物理模型,分别开展了水温水动力预测及实鱼过鱼试验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温差效应对进口附近水动力条件影响甚微,影响区域主要取决于鱼道流量,而岸边水温量值则取决于温差的大小;增大明渠流量将增加上溯鱼类发现鱼道进口的难度;沿冷水区域上溯样本量占总样本的39%,沿温水区域上溯样本量占总样本的61%,由此可知,温水区域对洄游鱼类更具有吸引力;温差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洄游鱼类发现鱼道进口并在进口区域聚集,与冷水区域相比,温水有效区域鱼进入鱼道进口的尝试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研究成果可为相关人员尝试采用改变水温调整洄游鱼类上溯路线,改善鱼道进口集诱鱼,进而提升鱼道过鱼效果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设施 模型 水温分层 集诱鱼 温差效应 裂腹鱼
下载PDF
竖缝式鱼道内齐口裂腹鱼洄游行为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汪靖阳 李广宁 +2 位作者 郄志红 孙双科 吴鑫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81,共9页
鱼道是帮助洄游鱼类跨越河道内物理障碍的主要过鱼设施之一。针对鱼道结构优化试验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在物理试验基础上建立模拟鱼类运动的数值模型,基于竖缝式鱼道内齐口裂腹鱼的行为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和欧拉-拉格朗日智能... 鱼道是帮助洄游鱼类跨越河道内物理障碍的主要过鱼设施之一。针对鱼道结构优化试验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在物理试验基础上建立模拟鱼类运动的数值模型,基于竖缝式鱼道内齐口裂腹鱼的行为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和欧拉-拉格朗日智能体方法(Eulerian-Lagrangian-agent method,ELAM)建立了鱼类洄游路线预测模型。首先,将齐口裂腹鱼的游泳行为数据划分为3个数据集(顺流而下、侧向运动和逆流而上);然后,根据不同机器学习算法(XGBoost、K-近邻、梯度提升决策树、随机森林)分别构建游泳行为分类模型和游泳速度回归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对比,筛选出最优模型;最后,结合ELAM的框架,构建鱼类洄游数学模型,模拟了齐口裂腹鱼在3种体型的竖缝式鱼道中的洄游路线。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建立的游泳行为分类模型和游泳速度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佳,游泳行为分类精度为0.804,召回率为0.794,F1得分为0.798,3个数据集的游泳速度回归的R2均大于0.75。研究所建立的鱼类洄游数学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齐口裂腹鱼的洄游路线,可为相关鱼类保护措施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洄游模型 鱼道 欧拉-拉格朗日智能体方法 齐口裂腹鱼 竖缝式鱼道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仿真的某弹药输送车补弹时序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单春来 侯立国 +2 位作者 高华 李广宁 古斌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3,共8页
以某大口径火炮弹药输送车的供补弹系统研制为背景,从结构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向输送车补弹过程中抓弹机的工作时序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及优化。在优化中,以各时序的时长为设计参数,并将抓弹机的补弹过程分为负载时序和空载时序,结合... 以某大口径火炮弹药输送车的供补弹系统研制为背景,从结构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向输送车补弹过程中抓弹机的工作时序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及优化。在优化中,以各时序的时长为设计参数,并将抓弹机的补弹过程分为负载时序和空载时序,结合对其工作过程的分析,将工作循环的总用时、负载时序中的关键部件受力及响应作为优化目标,以各时序所需驱动力不超过原设计方案为约束,求解得到优化后的补弹时序过程。优化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设计方案的结构的前提下,优化后的时序方案的总用时从7.4 s缩短到7.2 s,弹丸晃动减少了66.0%,抓弹手不同位置的受力降低了11.2%~16.1%,新的时序方案能够在缩短总时长的同时使补弹过程更加平稳。该优化方法同样适用于抓弹机供弹、补药机补药供药以及主炮内供输弹机构等各类相似机构的工作过程的时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药输送车 动力学仿真 供补弹 时序图 优化设计
下载PDF
电站尾水渠内鱼道进口位置布局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广宁 孙双科 +4 位作者 郄志红 郭子琪 柳海涛 郑铁刚 孙娟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81-89,共9页
电站尾水渠是上溯鱼类较为理想的聚集场所,利用电站尾水渠合理布置鱼道进口,是目前大中型河流鱼道建设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通过数值模拟,结合鱼类游泳能力,对利用电站尾水诱鱼的鱼道进口布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组运行方式、鱼道... 电站尾水渠是上溯鱼类较为理想的聚集场所,利用电站尾水渠合理布置鱼道进口,是目前大中型河流鱼道建设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通过数值模拟,结合鱼类游泳能力,对利用电站尾水诱鱼的鱼道进口布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组运行方式、鱼道进口位置与出流方向均对鱼道进口诱鱼水流产生较大影响。机组运行方式决定了尾水渠内主流的位置,并在主流两侧形成多个回流区。回流区水流的旋转方向和位置对鱼道进口诱鱼水流的影响较大,鱼道进口的诱鱼水流动量较小,其出流方向应与回流区水流方向一致,并可根据电站运行方式,设置多个鱼道进口。主流与回流区之间的过渡区域是布置鱼道进口的重点区域。该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改进大中型河流鱼道进口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 流场 数值模拟 尾水渠 诱鱼水流 出流方向 机组运行方式
下载PDF
仿自然鱼道水力及过鱼性能物理模型试验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广宁 孙双科 +3 位作者 郭子琪 柳海涛 郑铁刚 王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7-154,共8页
仿自然鱼道是具有一定自然特征的过鱼设施,适用于中低水头工程,是目前鱼道形式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获得一种具有综合生态功能的鱼道,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芦苇模块构建的植物型鱼道,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其水力特性和过鱼性能进行了研究。... 仿自然鱼道是具有一定自然特征的过鱼设施,适用于中低水头工程,是目前鱼道形式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获得一种具有综合生态功能的鱼道,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芦苇模块构建的植物型鱼道,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其水力特性和过鱼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取芦苇为基本单元构建植物型鱼道是合适的。植物模块交错布置的植物鱼道内可形成蜿蜒的水流,流态丰富,过鱼通道内流速均小于 1.1 m/s,满足过鱼要求。过鱼试验表明,过鱼对象可以在该鱼道内顺利上溯,植物模块下游侧可形成低流速的鱼类休息区,验证了鱼道体型的合理性。该文提出的植物型鱼道丰富了鱼道的形式,具有一定创新性,对今后类似鱼道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 流速 植物 模型试验 过鱼试验
下载PDF
泄洪洞反弧段末端水力特性指标分布规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广宁 孙双科 +3 位作者 柳海涛 郑铁刚 郭子琪 王岑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4-183,共10页
龙抬头式泄洪洞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十分普遍,但是由于反弧段流态复杂,其产生空蚀破坏的原因尚不明晰。对不同泄洪洞体型掺气前后的工况进行三维数值计算,对其水力特性指标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落差Δz增大,反弧段流速逐... 龙抬头式泄洪洞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十分普遍,但是由于反弧段流态复杂,其产生空蚀破坏的原因尚不明晰。对不同泄洪洞体型掺气前后的工况进行三维数值计算,对其水力特性指标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落差Δz增大,反弧段流速逐步增大,水流空化数逐步减小;反弧半径R的改变对反弧段水力参数的影响有限。掺气水流的反弧段水力学指标主要取决于Δz,而受反弧半径R的影响相对较小。当Δz减小时,反弧段末端的水力参数在掺气前后变化不大,反弧段末端下游30m(等于15倍的挑坎高度)处的掺气水流的流速明显降低,空化数明显增高,掺气水流的保护作用对空腔下游部分的水力参数影响更加明显。在反弧末端有二次流出现,两侧边墙附近存在对称涡,不仅对边墙附近的流速压力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也加剧了反弧段内的水力特性的复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洞 掺气 反弧半径 空化数 二次流
下载PDF
高强石膏砌块平拱及其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艺霖 李广宁 王顺尧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0年第6期89-96,共8页
为了提升平拱结构的节能环保性,通过氢氧化钙、聚羧酸减水剂的引入得到了高强建筑石膏砌块并加工成砌块平拱。然后从承载力和变形方面深入研究了抗弯性能,给出了理论分析模式,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关键参数的测定。研究表明:(1)高强石膏... 为了提升平拱结构的节能环保性,通过氢氧化钙、聚羧酸减水剂的引入得到了高强建筑石膏砌块并加工成砌块平拱。然后从承载力和变形方面深入研究了抗弯性能,给出了理论分析模式,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关键参数的测定。研究表明:(1)高强石膏砌块平拱可达到较强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能满足工程结构对受弯构件的性能要求。只要承载力满足要求,在抗变形能力方面一般具有较大的储备。(2)通过提升石膏砌块及其粘结剂的性能,还可提高石膏砌块平拱在同等跨度下的受弯承载能力或在同等荷载作用下的适用跨度范围。(3)高强砌块的软化系数接近于1,说明耐水性良好。本研究验证了高强石膏砌块平拱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其在受弯构件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还提出了将其与次梁组合起来形成楼盖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石膏 砌块 平拱 受弯承载力 刚度
下载PDF
高强型钢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的研究现状
11
作者 王艺霖 李广宁 王顺尧 《水泥工程》 CAS 2020年第6期76-80,82,共6页
目前型钢混凝土柱中的型钢与混凝土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强材料,形成了三类高强型钢混凝土柱:采用高强型钢的类型、采用高强混凝土的类型、同时采用高强型钢与高强混凝土的类型。目前有关高强型钢混凝土柱承载力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国内外... 目前型钢混凝土柱中的型钢与混凝土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强材料,形成了三类高强型钢混凝土柱:采用高强型钢的类型、采用高强混凝土的类型、同时采用高强型钢与高强混凝土的类型。目前有关高强型钢混凝土柱承载力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国内外主要规范(规程)中的计算方法,规范(规程)以外的研究及方法。基于对这两大类研究的介绍与对比分析,从正截面偏压承载力、正截面轴压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三方面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推荐计算方法或者指明了待完善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 型钢 混凝土 承载力
下载PDF
齐口裂腹鱼幼鱼在竖缝式鱼道模型中的上溯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浩男 李广宁 +4 位作者 韩延成 孙双科 柳海涛 郑铁刚 赵洪丽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0-187,共8页
为了解齐口裂腹鱼在鱼道中的上溯情况,在大比尺竖缝式鱼道物理模型中开展了以齐口裂腹鱼幼鱼为过鱼对象的过鱼试验研究。试验中对通过时间、通过率和上溯轨迹进行了记录,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齐口裂腹鱼的上溯轨迹和池室结构的水... 为了解齐口裂腹鱼在鱼道中的上溯情况,在大比尺竖缝式鱼道物理模型中开展了以齐口裂腹鱼幼鱼为过鱼对象的过鱼试验研究。试验中对通过时间、通过率和上溯轨迹进行了记录,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齐口裂腹鱼的上溯轨迹和池室结构的水力因子(流速、紊动能、总水力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试验用鱼通过时间平均值为132.7 s,多数鱼倾向于快速通过鱼道完成上溯。试验鱼道通过率为71.9%,过鱼效果良好。多数齐口裂腹鱼上溯过程中会避开高流速区、高紊动能区和高水力应变区,在池室内齐口裂腹鱼上溯轨迹主要分布于上述参数较低的右侧回流区和隔板背水面,竖缝断面处多数齐口裂腹鱼选择上述参数相对较低的隔板侧区域通过。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竖缝式鱼道设计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缝式鱼道 齐口裂腹鱼 通过时间 通过率 上溯轨迹 水力因子
下载PDF
水温因素对竖缝式鱼道中草鱼上溯行为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子琪 郄志红 +4 位作者 孙双科 李广宁 王岑 柳海涛 郑铁刚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0-175,共6页
利用鱼道试验模型进行过鱼试验,分析水温因素对模型鱼道中鱼类上溯行为的影响。以某工程竖缝式鱼道为原型,按重力相似准则建立比尺为1∶4的水工模型,选择草鱼幼鱼为试验用鱼,试验中采用摄像头全程监测试验鱼上溯过程,统计试验鱼在模型... 利用鱼道试验模型进行过鱼试验,分析水温因素对模型鱼道中鱼类上溯行为的影响。以某工程竖缝式鱼道为原型,按重力相似准则建立比尺为1∶4的水工模型,选择草鱼幼鱼为试验用鱼,试验中采用摄像头全程监测试验鱼上溯过程,统计试验鱼在模型试验段的通过率与通过时间两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在试验水温变化范围18.5~22.5℃内,草鱼幼鱼总体通过率达70%以上,且不同水温区间内通过率无明显变化;采用SPSS软件进行的显著性检验显示,草鱼通过时间与水温因素无显著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结果,今后在开展草鱼上溯行为试验研究时,在水温变化范围18.5~22.5℃内,可考虑忽略水温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草鱼 竖缝式鱼道 上溯行为 显著性检验
下载PDF
水温对竖缝式鱼道中齐口裂腹鱼上溯行为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子琪 李广宁 +4 位作者 郄志红 孙双科 柳海涛 郑铁刚 王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5-261,共7页
水温是影响鱼类上溯行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在竖缝式鱼道水工模型中进行了齐口裂腹鱼幼鱼的过鱼试验,研究的水温变化范围为13~21℃,通过提取通过率与通过时间参数对齐口裂腹鱼的上溯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水温是影响鱼类上溯行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在竖缝式鱼道水工模型中进行了齐口裂腹鱼幼鱼的过鱼试验,研究的水温变化范围为13~21℃,通过提取通过率与通过时间参数对齐口裂腹鱼的上溯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在开展试验的水温范围内,水温对齐口裂腹鱼上溯行有显著影响(P=0.032):过鱼通过率随水温升高呈递减趋势(R^(2)=0.82),13~16℃水温条件下,试验鱼的通过率较高;通过时间随水温上升大体呈递增趋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齐口裂腹鱼 竖缝式鱼道 SPSS Jonckheere-Terpstra检验
下载PDF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与五氟磺草胺混用对无芒稗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文超 李光宁 +4 位作者 强胜 左娇 夏爱萍 宋小玲 张瑞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00,105,共8页
为探究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WP)与除草剂五氟磺草胺分散油悬浮剂(OD)混用对稗草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无芒稗和水稻为研究对象,设置清水对照、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0.136%... 为探究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WP)与除草剂五氟磺草胺分散油悬浮剂(OD)混用对稗草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无芒稗和水稻为研究对象,设置清水对照、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混用4个处理,观察药后无芒稗和水稻的生长情况,测定乙酰乳酸合酶(ALS)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糖代谢和氮代谢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单用相比,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混用处理药后第7天,无芒稗的中毒综合指数显著提高13.2%,ALS活性显著降低27.61%;无芒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ETR、qP)、糖代谢和氮代谢指标均显著下降;水稻的ALS活性、糖、氮代谢水平均显著提高。0.136%赤·吲乙·芸苔WP+25 g/L五氟磺草胺OD混用提高了五氟磺草胺对无芒稗光合作用及糖代谢和氮代谢水平的抑制作用,提高了五氟磺草胺对无芒稗的防除效果;并能缓解五氟磺草胺对水稻的胁迫作用,促进水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除草剂 赤·吲乙·芸苔 五氟磺草胺 水稻 无芒稗 防效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四流道布置体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席 柳海涛 +4 位作者 戎贵文 孙双科 陆冬生 李广宁 汪星 《人民珠江》 2020年第9期92-97,共6页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中广泛采用的四流道进出水口体型,进行水力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口收缩段末端处,分流中墩的后撤距离宜取边墩间距的0.8~1.1倍,而边墩间距宜取收缩段末端宽度的0.4~0.5倍,此时进水口正反向流动水力学指标同时...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中广泛采用的四流道进出水口体型,进行水力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口收缩段末端处,分流中墩的后撤距离宜取边墩间距的0.8~1.1倍,而边墩间距宜取收缩段末端宽度的0.4~0.5倍,此时进水口正反向流动水力学指标同时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进水口前漩涡流态主要与雷诺数Re有关,当Re<4.5×107时,防涡梁上部不会出现有害漩涡;当Re=7.4×107时,会出现4类非挟气贯通性漩涡;当Re=1.0×108时,会出现6类贯通性吸气漩涡。进水口水头损失试验会受到水流黏滞性影响,为保证水流处于阻力平方区,模型雷诺数一般应大于3×104。上述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式进出水口 收缩段 分流墩 漩涡 水头损失
下载PDF
竖井式溢洪道明流隧洞水流流态改善措施研究
17
作者 高翔 高轩 +4 位作者 张振伟 李广宁 秦楠 王丽娟 孙双科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49-254,共6页
竖井式溢洪道布置中竖井与明流隧洞衔接段的水力特性十分复杂,尤其在高水头运行条件下,衔接段复杂的水流流态会导致整个明流隧洞内水面持续波动,流态不稳,对明流隧洞段的结构安全造成严峻考验。文章提出了一种有利于改善衔接段水流流态... 竖井式溢洪道布置中竖井与明流隧洞衔接段的水力特性十分复杂,尤其在高水头运行条件下,衔接段复杂的水流流态会导致整个明流隧洞内水面持续波动,流态不稳,对明流隧洞段的结构安全造成严峻考验。文章提出了一种有利于改善衔接段水流流态的矩形压气板布置方案,并通过水工物理模型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矩形压气板体型对明流隧洞内的流态控制相对较好,可有效避免水流冲顶现象,且相较于无压板体型,矩形压气板体型下水跃高度增加了约9%,水面波动范围缩短约15%,充分发挥消力井消能作用的同时抑制明流隧洞水面波动,使更快达到平稳状态,有利于工程安全。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 溢洪道 压气板 试验 流态
下载PDF
基于正态-逆伽马分布的反巡航导弹命中概率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康 史宪铭 +1 位作者 李广宁 刘昊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21-2627,共7页
有效估计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命中概率是确定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弹药消耗的基础,反巡航导弹试验成本高,导致数据不足,给估计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的命中概率带来困难。本文以防空试验中靶面落点服从二维联合正态分布的现象为切入点,结合巡... 有效估计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命中概率是确定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弹药消耗的基础,反巡航导弹试验成本高,导致数据不足,给估计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的命中概率带来困难。本文以防空试验中靶面落点服从二维联合正态分布的现象为切入点,结合巡航导弹等效矩形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正态-逆伽马分布的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命中概率估计方法。选取正态分布和逆伽马分布作为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命中概率特征参数的先验分布,并通过贝叶斯分析方法得到相应的后验分布函数。采用参数估计得到先验分布中的超参数,确定命中概率的最大后验估值,示例表明了方法的可操作性,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中概率 贝叶斯推断 正态逆伽马分布 最大后验估计
下载PDF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弹药消耗预测
19
作者 李广宁 史宪铭 +1 位作者 陈磊 赵美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80,共6页
针对当前考虑弹药消耗多重影响因素所反映的规律不够客观,长时间弹药消耗没有考虑其消耗规律等问题,提出了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来分析弹药消耗的规律。通过示例数据的训练集和测试集,来进行弹药消耗的... 针对当前考虑弹药消耗多重影响因素所反映的规律不够客观,长时间弹药消耗没有考虑其消耗规律等问题,提出了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来分析弹药消耗的规律。通过示例数据的训练集和测试集,来进行弹药消耗的预测。通过对比RNN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均根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LSTM神经网络在MAE和RMSE上的误差小,对于长时间序列弹药消耗数据有着很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药预测 LSTM 模型对比 MAE RMSE
下载PDF
A New Carcharodontosauria(Theropod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Guangxi,Southern China
20
作者 MO Jinyou ZHOU Fusheng +2 位作者 li guangning HUANG Zhen CAO Cheny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051-1059,共9页
A new large-bodied theropod dinosaur, Datanglong guangxiensis gen. et sp. nov., was recovered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Xinlong Formation of the Datang Basin, Guangxi. It is unique in several features including: post... A new large-bodied theropod dinosaur, Datanglong guangxiensis gen. et sp. nov., was recovered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Xinlong Formation of the Datang Basin, Guangxi. It is unique in several features including: posteriormost dorsal vertebra with teardrop-shaped pneumatic foramen confined by enlarged pcdl, acpl and the centrum; posteriormost dorsal with well-developed, horizontal prpl; posteriormost dorsal with a parapophysis projecting more laterally than the diapophysis; brevis fossa shallow with short, ridge-like medial blade; and iliac pubic peduncle with posteroventrally expanded margin. Cladistic analysis supports the idea that this new taxon Datanglong guangxiensis is a primitive member of the Carcharodontosauria in possessing two unambiguous synapomorphies: large external pneumatic foramina and internal spaces present in the lateral surface of ilium, and a peg-and-socket ischiac articulation with the ilium. The presence of the new taxon from Guangxi further confirms that Carcharodontosauria were cosmopolitan large-bodied predators during the Early-mid Cretace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opoda Carcharodontosauria Lower Cretaceous Xinlong Formation Guangx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