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蒿秦化斑优化方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侯雨彤 李冠汝 +6 位作者 张艺 王思艺 许艺川 李怡 郑倞 杨功瑞 孙丽蕴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应用多中心、双盲、安慰剂随机的研究方法对蒿秦化斑优化方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依据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将126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回民医院皮肤科... 目的应用多中心、双盲、安慰剂随机的研究方法对蒿秦化斑优化方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依据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将126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回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采用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4例口服蒿秦化斑优化方颗粒,对照组42例口服安慰剂。每周观察1次,连续观察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2组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红斑、丘疹、表皮剥脱、渗出/结痂、苔藓化和受累面积);中医主要临床证候评分(瘙痒、心烦、口渴、小便黄和大便干);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安全性指标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愈显率(76.92%)及总有效率(94.87%)均较对照组提高(P<0.001);EAS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其中红斑、丘疹、受累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评分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DLQ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未出现异常,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口服蒿秦化斑优化方可有效改善PLE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秦化斑优化方 多形性日光疹 多中心临床观察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 安慰剂对照
下载PDF
新型搅拌摩擦焊夹具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行 李海龙 +2 位作者 李冠汝 王宏旭 付海涛 《煤矿机械》 2023年第5期97-99,共3页
在搅拌摩擦焊过程中,待焊工件的装夹对焊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规钻铣床-夹紧块的装夹方式会使工件受力不均,同时也会占用大量的装夹时间,影响焊接效率。设计一种新型夹具,装配在搅拌摩擦焊设备的工作台上,能够显著地减少焊接工... 在搅拌摩擦焊过程中,待焊工件的装夹对焊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规钻铣床-夹紧块的装夹方式会使工件受力不均,同时也会占用大量的装夹时间,影响焊接效率。设计一种新型夹具,装配在搅拌摩擦焊设备的工作台上,能够显著地减少焊接工件的装夹时间,使工件受力均匀,保证焊接质量,提高焊接效率,为操作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夹具有良好的夹紧效果,为搅拌摩擦焊的夹具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铣床 搅拌摩擦焊 夹具装置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技术的加减润肌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疗效观察
3
作者 邱玥 卢春茜 +1 位作者 李冠汝 孙丽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21期2935-2940,共6页
目的评价壳聚糖纳米技术的加减润肌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4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目的评价壳聚糖纳米技术的加减润肌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4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者均口服养血解毒汤,治疗组同时外用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裹的加减润肌膏,对照组外用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裹的安慰剂药膏,2组疗程均为8周,每2周随访1次,比较2组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体表面积(BAS)评分、银屑病瘙痒(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皮肤屏障-水分评分、皮肤屏障-油脂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DLQ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8周末,治疗组PASI评分、BAS评分、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皮肤屏障-水分评分、皮肤屏障-油脂评分、DLQI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显效率为84.2%(16/19),总有效率为94.7%(18/19);对照组显效率为50.0%(9/18),总有效率为83.3%(15/18),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94.7%(18/19)的患者达到PASI50,对照组66.7%(12/18)的患者达到PASI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47.4%(9/19)的患者达到PASI75,对照组16.7%(3/18)的患者达到PASI7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受试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壳聚糖纳米技术的加减润肌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安全有效,是中医药在外用方面的一种创新性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燥证 壳聚糖纳米技术 中医药外治
下载PDF
Modelling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of Liquid Cooling Proces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4
作者 li guanru ZHONG Yangfan +2 位作者 BAO Chujin CHEN Yongping ZHANG Chengbi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794-1808,共15页
Efficient thermal manage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y,working under extremely rapid charging-discharging,is of widespread interest to avoid the battery degradation due to temperature rise,resulting in the enhanced lifes... Efficient thermal manage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y,working under extremely rapid charging-discharging,is of widespread interest to avoid the battery degradation due to temperature rise,resulting in the enhanced lifespan.Herein,thermal manage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y has been performed via a liquid cooling theoretical model integrated with thermoelectric model of battery packs and single-phase heat transfer.Aiming to alleviate the battery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by automatically manipulating the flow rate of working fluid,a nominal model-free controller,i.e.,fuzzy logic controller is designed.An optimized on-off controller based on pump speed optimization is introduced to serve as the comparative controller.Thermal contro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under regular operating and extreme operating conditions,and two controllers are applied to control battery temperature with proper intervals which is conducive to enhance the battery charge-discharge efficienc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for any operating condition,th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shows excellence in terms of the tracking accuracy of set-point of battery temperature.Thank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fuzzy set and fuzzy behavioral rules,the battery temperature has been throughout maintained near the set point,and th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amplitude is highly reduced,with better temperature control accuracy of~0.2℃(regular condition)and~0.5℃(extreme condition)compared with~1.1℃(regular condition)and~1.6℃(extreme condition)of optimized on-off controller.While in the case of extreme operating condition,the proposed optimized on-off controller manifests the hysteresis in temperature fluctuation,which is ascribed to the set of dead-band for the feedback temperature.The simulation results cast new light on the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l-fre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for the thermal manage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control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model-free controller fuzzy logic control
原文传递
基于“心部于表”论治皮肤病的思路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园园 李冠汝 孙丽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1期138-141,共4页
“心部于表”是指心统领体表各组织及其所属脏腑以维持皮表的生理功能,就气机运动趋势而言,心与体表密切相关。但目前中医诊治皮肤病较少运用“心部于表”理论,因此本文试基于该理论探讨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思路。心统领体表的功能主要建... “心部于表”是指心统领体表各组织及其所属脏腑以维持皮表的生理功能,就气机运动趋势而言,心与体表密切相关。但目前中医诊治皮肤病较少运用“心部于表”理论,因此本文试基于该理论探讨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思路。心统领体表的功能主要建立在心为火脏性炎散、心藏神及心主血脉的基础之上,故皮肤病应着重从心论治:以调摄心神为先、以调和心火为要、以畅盈血脉为纲及以宣郁透达为伍;此外需联系其他脏腑气机运行的情况,结合患者具体病症灵活用药,达到统筹兼顾、整体调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部于表 皮肤病 从心论治 脏腑气机 治疗思路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在光敏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及机制概述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紫轩 李冠汝 孙丽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2期29-32,共4页
光敏性皮肤病是由日光照射后在皮肤上引起多种病变的一组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多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发病机制为湿热内蕴、复感暑湿和热毒。临床治疗上常应用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中药外治及非药物疗法等。近年来,因口服药物刺激... 光敏性皮肤病是由日光照射后在皮肤上引起多种病变的一组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多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发病机制为湿热内蕴、复感暑湿和热毒。临床治疗上常应用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中药外治及非药物疗法等。近年来,因口服药物刺激性强、副作用大等原因,中医外治法在光敏性皮肤病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中医外治法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刺激性和副作用小、疗效理想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性皮肤病 日晒疮 中医外治法 综述
下载PDF
蒿秦化斑方对紫外线B诱导的HaCaT细胞光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冯丹 刘婷 +1 位作者 李冠汝 孙丽蕴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778-783,共6页
目的观察蒿秦化斑方对紫外线B(ultraviolet-B,UVB)诱导的HaCaT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300 mJ/cm 2 UVB辐射损伤HaCaT细胞的病理模型,使用蒿秦化斑方干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UVB模型组及蒿秦化斑方高、中、低... 目的观察蒿秦化斑方对紫外线B(ultraviolet-B,UVB)诱导的HaCaT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300 mJ/cm 2 UVB辐射损伤HaCaT细胞的病理模型,使用蒿秦化斑方干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UVB模型组及蒿秦化斑方高、中、低剂量组。使用MTT法测定蒿秦化斑方的安全性及HaCaT细胞的增殖;吸光度法测定HaCaT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ELISA法检测HaCaT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内皮细胞选择素(endothelium-selectin,E-selectin)、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or-β,TGF-β)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VB模型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与UVB模型组比较,蒿秦化斑方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VB模型组SOD、CAT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增加(P<0.05);与UVB模型组比较,蒿秦化斑方高剂量组SOD、CAT的活性增强(P<0.05),MDA的含量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VB模型组ICAM-1、VCAM-1、E-selectin、IL-10含量均增加(P<0.05),TGF-β含量表达降低(P<0.05);与UVB模型组比较,蒿秦化斑方高剂量组ICAM-1、VCAM-1、E-selectin、IL-10的含量均降低(P<0.05),TGF-β含量升高(P<0.05)。结论高剂量蒿秦化斑方能够通过增强抗氧化酶SOD、CAT的活性及减少脂质过氧化物MDA的产生抑制UVB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损伤,通过降低HaCaT细胞中炎症相关因子ICAM-1、VCAM-1、E-selectin、IL-10的表达抑制UVB诱导的HaCaT细胞炎症反应,通过细胞增殖和上调TGF-β的表达修复HaCaT细胞屏障功能,从而对UVB诱导的HaCaT细胞光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秦化斑方 紫外线B HACAT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 细胞增殖 光损伤
下载PDF
广东省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2020 年冬训阶段体能训练评测与监控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观茹 秦子晴 +1 位作者 李端英 孙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第12期130-132,240,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跆拳道队9名优秀男子运动员冬训阶段体能训练效果进行评测、监控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冬训前比较,1-8周基础体能提升阶段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下降2.56%、卧推最大力量增长4.5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跆拳道队9名优秀男子运动员冬训阶段体能训练效果进行评测、监控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冬训前比较,1-8周基础体能提升阶段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下降2.56%、卧推最大力量增长4.50%、深蹲最大力量增长10.58%、卧推相对力量增长4.62%、深蹲相对力量增长10.73%、腹肌耐力增长44.61%、背肌耐力增长46.61%、3000米跑增快2.33%、坐位体前屈增长7.02%、垂直纵跳增长5.25%和30米冲刺增快0.23%;8-12周基础体能与专项体能混合训练阶段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下降3.03%、卧推最大力量增长4.05%、深蹲最大力量增长11.64%、卧推相对力量增长4.19%、深蹲相对力量增长11.62%、腹肌耐力增长66.70%、背肌耐力增长49.86%、3000米跑增快2.95%、坐位体前屈增长9.52%、垂直纵跳增长6.61%和30米冲刺增快1.67%。建议:针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跟踪、评测、监控是科学化训练的体现;通过冬训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评测与监控,有效的把握运动员个体身体能力的精准变化,有利于阶段目标、训练方案的制定、调整、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训阶段 跆拳道运动员 基础体能 评测
下载PDF
口服中药治疗皮肤瘙痒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宁 张玉鑫 +3 位作者 张亚楠 殷晓辉 李冠汝 郑丰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934-941,共8页
目的:探讨口服中药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Ovid Medline、Embase 5个数据库,收集运用口服中药联合常规治疗与常... 目的:探讨口服中药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Ovid Medline、Embase 5个数据库,收集运用口服中药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干预皮肤瘙痒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2项随机对照试验,2750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比较,口服中药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瘙痒症状评分(SMD=-1.58,95%CI为-1.89~1.27,P<0.00001),无论是长期治疗(SMD=-1.19,95%CI为-1.76~-0.62,P<0.00001)还是短期治疗(SMD=-1.71,95%CI为-2.08~-1.34,P<0.00001),皮肤病患者(SMD=-1.55,95%CI为-1.98~-1.22,P<0.00001)还是其他疾病患者(SMD=-1.61,95%CI为-2.18~-1.04,P<0.00001)。结论:口服中药能够有效降低瘙痒症状评分,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 口服中药 常规治疗 症状评分 长期疗效 短期疗效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燕京赵氏皮科流派对黑痣的认识及古籍的相关记载
10
作者 张起慧 曲剑华 +1 位作者 孙丽蕴 李冠汝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第5期23-25,共3页
根据黑痣典型临床表现,以"黑痣""黑子""靥痣""靥子""面靥"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收录的1156部历代中医古籍文献,发现《外科心法要诀》《普济方》《太平圣惠方》等十余部中医古... 根据黑痣典型临床表现,以"黑痣""黑子""靥痣""靥子""面靥"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收录的1156部历代中医古籍文献,发现《外科心法要诀》《普济方》《太平圣惠方》等十余部中医古籍,从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外治法等方面对黑痣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同时将燕京赵氏皮科流派对黑痣的认识进行梳理,以期能更好地指导黑痣的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痣 病因病机 外治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广东省男子跆拳道队高水平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
11
作者 秦子晴 李观茹 +1 位作者 李端英 孙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针对广东省男子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在2020年冬训阶段技战术使用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动作使用率较高为前横踢、推踢和后横踢;随着对抗能力以及主动进攻意识增强,在队内模拟赛...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针对广东省男子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在2020年冬训阶段技战术使用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动作使用率较高为前横踢、推踢和后横踢;随着对抗能力以及主动进攻意识增强,在队内模拟赛当中,每场平均踢腿次数由87次上升到127.58次,队外交流赛的技术得分率部分高于队内模拟比赛,其中,里和技术的得分率最为明显,由8.49%上升到19.41%。研究目的:在于分析队内模拟比赛和对外交流赛的实战差异性,帮助运动员了解自身技战术的基本情况,寻找自身弱点,改进技术,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跆拳道 技战术现状 男子高水平运动员
下载PDF
一种深度可分离3D卷积模型
12
作者 李冠儒 万宇杰 《宜宾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5,53,共6页
针对视频分类使用三维卷积来同时获取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信息需要高昂计算成本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一方面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传统的三维卷积,大幅减少卷积步骤中的参数量,达到简... 针对视频分类使用三维卷积来同时获取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信息需要高昂计算成本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一方面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传统的三维卷积,大幅减少卷积步骤中的参数量,达到简化网络参数、加快训练速度的效果;另一方面使用注意力机制,让网络学会关注重要区域,提升网络准确率.在公开的UCF101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与传统的3D卷积神经网络相比,模型在速度和准确率上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视频分类 深度可分离卷积
下载PDF
保守类素化相关蛋白同源蛋白3介导拟素化通路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薛世龙 刘骅 +4 位作者 李冠儒 王宁 顾朝辉 张雪培 王智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2095-2098,共4页
目的 检测不同临床分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的蛋白8(NEDD8)、保守类素化相关蛋白同源蛋白3(DCNL3)和泛素结合酶E2M(UBE2M)的表达水平,并观察DCNL3对骨架蛋白Cullin1和Cullin3拟素化修饰的调控作用,探讨DCNL3... 目的 检测不同临床分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的蛋白8(NEDD8)、保守类素化相关蛋白同源蛋白3(DCNL3)和泛素结合酶E2M(UBE2M)的表达水平,并观察DCNL3对骨架蛋白Cullin1和Cullin3拟素化修饰的调控作用,探讨DCNL3介导拟素化通路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59例,每例标本均选用癌组织中心及其远端正常黏膜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切除标本中的NEDD8,DCNL3和UBE2M的表达;使用过表达/沉默DCNL3基因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膀胱癌细胞株T24中骨架蛋白Cullin1和Cullin3的拟素化水平.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DCNL3、UBE2M和NEDD8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0.613±0.167比0.985±0.205、1.223±0.558比1.874±0.245、1.639±0.212 比 2.187±0.335,t=1.933、2.142、2.0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在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高于非肌层浸润性(0.738±0.188比1.245±0.155、1.566±0.385 比 2.532±0.466、1.933±0.485 比 2.748±0.515,t=2.106、2.767、2.3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临床分期明显相关.高表达DCNL3能够促进底物蛋白Cullin1[(78.55±6.34)%比(35.15±5.32)%,t=26.22,P<0.05]和 Cullin3[(66.82±5.66)%比(22.52±4.66)%,t=22.05,P<0.05]的拟素化水平.结论 DCNL3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明显相关,并可能通过调控底物骨架蛋白Cullin1和Cullin3拟素化水平,促进膀胱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类素化相关蛋白同源蛋白3 骨架蛋白Cullin1 骨架蛋白Cullin3 拟素化 膀胱尿路上皮癌
原文传递
考虑能量梯级利用的风氢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
14
作者 李冠儒 孙亮 +2 位作者 罗瑞 金博文 吴长鹏 《电力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共12页
为提高新能源渗透率、拓宽绿氢生产利用途径、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联供低碳经济化运行,提出包含电制氢(power to hydrogen,P2H)技术的风-氢多元储能系统(wind-hydrogen multi-energy storage,WHMES),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模... 为提高新能源渗透率、拓宽绿氢生产利用途径、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联供低碳经济化运行,提出包含电制氢(power to hydrogen,P2H)技术的风-氢多元储能系统(wind-hydrogen multi-energy storage,WHMES),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及两阶段能量梯级利用运行控制策略,将某系统中全年风电及负荷聚合为3类典型场景,以经济、能源供应、碳排放3个方面作为优化目标,采用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进行求解,在得到的一系列非劣解集中,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从中权衡筛选出最优配置方案。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并在不同典型日场景下都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供能可靠性,为含风氢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制氢(P2H) 梯级利用 综合能源 多目标 优化配置
原文传递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炎生 顾朝辉 +2 位作者 张二伟 李冠儒 张学冲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RP)和传统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49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RALRP23例,LRP26例...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RP)和传统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49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RALRP23例,LRP26例,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和术后恢复指标,应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RALRP组患者和LRP组患者手术时间(t=0.95,P>0.05)、术中出血量(t=1.68,P>0.05)、切缘阳性率(χ^(2)=0.02,P>0.05)、术后通气时间(t=0.22,P>0.05)、拔除引流管时间(t=1.59,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率(χ^(2)=0.00,P>0.05)、术后生化复发率(χ^(2)=0.08,P>0.05)、术后6个月控尿率(χ^(2)=0.08,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LRP组膀胱颈-尿道吻合时间低于LRP组[(14.26±2.38)min比(18.46±2.40)min,t=6.14,P<0.01];RALRP组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低于LRP组[(15.48±2.11)d比(17.69±2.33)d,t=3.47,P<0.01];RALRP组术后3个月控尿率高于LRP组[82.61%比53.85%,χ^(2)=4.59,P<0.05];RALRP组术后阴茎勃起功能恢复率高于LRP组[78.26%比50.00%,χ^(2)=4.1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ALR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保证满意瘤控的同时减少术后尿失禁、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并在吻合重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 前列腺癌
原文传递
肿瘤抑制基因p53通过热休克蛋白B7抑制前列腺癌增殖、迁移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的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二伟 李冠儒 +1 位作者 李炎生 王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B7(HSPB7)对前列腺癌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数据库比较2006年到2021年525例前列腺癌和83例正常组织中基因HSPB7的差异表达。将人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B7(HSPB7)对前列腺癌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数据库比较2006年到2021年525例前列腺癌和83例正常组织中基因HSPB7的差异表达。将人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145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转染空质粒和HSPB7质粒,转染2 d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实验验证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验证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去基化药物5-Aza-dC以及抑癌基因p53与HSPB7的靶向关系。两实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实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细胞EdU着色细胞比例高于实验组[22RV1:(13.250±0.508)%比(7.439±0.172)%,t=10.840,P<0.05;DU145:(31.280±0.680)%比(7.708±0.369)%,t=30.460,P<0.05]、培养96 h后吸光度高于实验组(22RV1:1.742±0.563比1.315±0.651,F=16.520,P<0.05;DU145:1.960±0.443比1.578±0.469,F=28.850,P<0.05)、克隆形成数高于实验组(22RV1:407.700±5.548比164.700±7.839,t=25.300,P<0.05;DU145:503.700±6.438比301.300±5.783,t=23.380,P<0.05)、划痕愈合率高于实验组[22RV1:(20.690±0.8903)%比(3.458±0.6731)%,t=15.440,P<0.05;DU145:(51.620±2.460)%比(29.400±2.508)%,t=6.323,P<0.05]、迁移细胞数高于实验组(22RV1:78.250±7.420比23.750±2.869,t=6.851,P<0.05;DU145:218.000±6.285比58.000±5.492,t=19.170,P<0.05)。抑癌基因P53过表达组HSPB7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22RV1:1.025±0.020比1.999±0.057,t=16.130,P<0.05;DU145:1.043±0.040比2.350±0.057,t=18.870,P<0.05)。结论HSPB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被甲基化从而导致表达下调,HSPB7通过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的进展,且这种作用受到抑癌基因p53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热休克蛋白B7 P53 甲基化
原文传递
日间模式下的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二伟 徐进松 +2 位作者 李冠儒 袁博 王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866-868,共3页
目的:探讨日间模式下的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为单侧肾上腺无功能腺瘤或原醛瘤,术后病理报... 目的:探讨日间模式下的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为单侧肾上腺无功能腺瘤或原醛瘤,术后病理报告也均为肾上腺皮质来源的腺瘤,其中日间模式组30例,普通模式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天数及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日间模式组与普通模式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02±0.44)d vs.(1.64±0.67)d,P<0.05]及术后住院时间[(1.50±0.73)d vs.(5.46±1.01)d,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模式组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间模式组3例因个人其他原因延长住院,无返院治疗患者。结论:选择合适的无功能肾上腺瘤或者原醛瘤患者,在加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严格的围术期管理,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日间外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腹腔镜 加速康复外科 日间手术
原文传递
肿瘤抑制基因p53靶向α-L-岩藻糖苷酶1抑制前列腺癌增殖、迁移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的进展
18
作者 李冠儒 张二伟 +1 位作者 李炎生 王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38-1541,共4页
目的探索α-L-岩藻糖苷酶1(FUCA1)对前列腺癌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比较2006年至2021年497例前列腺癌和5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基因FUCA1的差异表达。将人源的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145分... 目的探索α-L-岩藻糖苷酶1(FUCA1)对前列腺癌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比较2006年至2021年497例前列腺癌和5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基因FUCA1的差异表达。将人源的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145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分别转染空质粒和FUCA1质粒, 转染2 d后,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实验验证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验证细胞的迁移能力, 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探索阿霉素以及抑癌基因p53与FUCA1的靶向关系。两实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多实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细胞EdU着色细胞比例高于实验组[22RV1:(37.330±2.028)%比(16.000±2.646)%, t=6.400, P<0.05;DU145:(56.330±4.978)%比(27.330±2.404)%, t=5.246, P<0.05]、培养96h后吸光度高于实验组(22RV1:1.613±0.075比1.113±0.049, F=55.620, P<0.05;DU145:1.998±0.058比1.263±0.065, F=54.590, P<0.05)、克隆形成数高于实验组(22RV1:172.700±14.620比75.330±4.410, t=6.373, P<0.05;DU145:308.300±12.810比146.300±7.839, t=10.790, P<0.05)、划痕愈合率高于实验组[22RV1:(62.940±4.778)%比(25.700±4.948)%, t=5.414, P<0.05;DU145:(97.670±1.891)%比(38.430±2.727)%, t=17.860, P<0.05]、迁移细胞数高于实验组(22RV1:156.3±9.821比44.33±5.364, t=10.010, P<0.05;DU145:179±7.572比78.33±7.311, t=9.564, P<0.05)。抑癌基因P53过表达组FUCA1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22RV1:1.080±0.076比5.962±0.373, t=12.810, P<0.05;DU145:1.121±0.052比15.360±0.523, t=27.080, P<0.05)。结论 DNA损伤能够促进前列腺癌中FUCA1的表达, 同时, p53能够靶向FUCA1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α-L-岩藻糖苷酶1 P53 DNA损伤
原文传递
Effectiveness of flesh-moistening paste in psoriasis vulgaris patients with symptom pattern of blood stasis:a randomized and parallel-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5
19
作者 Guo Xinwei Lang Na +12 位作者 li guanru li Ping Qu Jianhua Zhou Dongmei Wang Ping Cang Zhang Deng BingXu Lou Weihai Xu Jingna Lan Haibing liu Yumin Zhang Weishu Sun liyu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SCD 2020年第6期1018-1025,共8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lesh-moistening paste for treating psoriasis vulgaris in patients with blood stasis pattern in ter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METHODS:Eudipleural rashes on...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lesh-moistening paste for treating psoriasis vulgaris in patients with blood stasis pattern in ter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METHODS:Eudipleural rashes on both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of the same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vulgaris,diagnosed via TCM as blood stasis pattern,were selected as the targeted skin lesions.A randomized,double-blind,parallel-controlled,multicenter controlled trial was conducted.The targeted skin lesions were categorized into either the treatment or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the flesh-moistening paste;the control group used a placebo.Both the paste and the placebo were topically applied twice daily for eight weeks.Th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iweekly to evaluate the effects.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of the targeted skin lesions,which is scored according to erythema,desquamation,infiltration,area,pruritus,and improvement of skin barrier function.Adverse events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SPSS 21.0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RESULTS:Fifty-six patients were enrolled between February 2016 and October 2017.Two were complicated by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were excluded;thus,54 outpatients were finally enrolled in the study.Four dropped ou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ree failed to complete their follow-up visits for unknown reasons,and one exited due to an adverse event.The final trial comprised 50 of the 56 originally selected patients,with a 92.6%completion rate.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the targeted skin lesion scor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P<0.05).The PASI scores of the targeted skin lesion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ginning at week 6(P<0.05).The treatment group presented better result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Only one patient had an adverse reac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treatment.Improvements in skin barrier function differed significantly(P<0.05).CONCLUSION:The flesh-moistening paste demonstrated a reliabl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for treating psoriasis vulgaris in patients with blood stasis patterns.The topical paste improved the barrier function of the skin le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ORIASIS Blood stasis Prepared fleshmoistening past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