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樊和朋 李华吉 韦世松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1期76-78,共3页
2023年10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发布通知,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导意见》等4个指导性文件。其中,与产教融合相关的两个指导性文件发布,明确了产教融... 2023年10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发布通知,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导意见》等4个指导性文件。其中,与产教融合相关的两个指导性文件发布,明确了产教融合的重要地位,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培养体制及运行机制,为促进技工院校产教融合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
下载PDF
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天然气来源和运移相态的约束——以四川盆地西部新场气田侏罗系气藏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小奇 王萍 +3 位作者 陈迎宾 黎华继 胡烨 曾华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34,共13页
新场气田侏罗系是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天然气稳产的重要产层之一,但是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来源和成藏特征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更有效地揭示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和富集机理,在分析新场气田不同层位天然气轻烃化合物组成的基... 新场气田侏罗系是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天然气稳产的重要产层之一,但是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来源和成藏特征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更有效地揭示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和富集机理,在分析新场气田不同层位天然气轻烃化合物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轻烃参数判识成熟度的适用性,并揭示了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烃成藏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C_(5)—C_(7)轻烃组成中异构烷烃相对正构烷烃呈优势分布,C_(7)轻烃组成中甲基环己烷呈明显的优势分布,甲基环己烷指数均大于60%,为典型的煤成气;C_(6)—C_(7)轻烃组成中芳烃含量明显低于链烷烃和环烷烃。(2)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气藏主要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以游离相运移聚集形成,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与部分蓬莱镇组气藏主要为须家河组五段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以水溶相和游离相运移聚集形成。(3)蓬莱镇组气藏天然气C_(6)—C_(7)轻烃组成中芳烃含量明显偏低,异庚烷值明显偏高,主要源自不同类型化合物在溶解度、极性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结论认为,天然气在运移聚集过程中受水溶、吸附等作用的影响,运用C_(6)—C_(7)轻烃组成、异庚烷值分别进行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成熟度判识时需特别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新场气田 侏罗系 轻烃化合物 成熟度 天然气成因 气源对比 运移相态
下载PDF
大型高叠置致密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华昌 黎华继 +1 位作者 李峰 许鑫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储层致密、特低渗、低孔,自然产能极低,主要通过人工压裂开发。通过系统分析影响气藏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形成了以气藏精细描述及分类评价为基础,建模-数模一体化的剩余气分布规律定量评价和利润为约束的剩余储量开...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储层致密、特低渗、低孔,自然产能极低,主要通过人工压裂开发。通过系统分析影响气藏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形成了以气藏精细描述及分类评价为基础,建模-数模一体化的剩余气分布规律定量评价和利润为约束的剩余储量开发潜力评价为核心,井网立体开发及差异化对策优化为手段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致密砂岩气藏依靠单一技术提高采收率非常有限,多种技术联合攻关能最大限度提高采收率,切实提高新场沙溪庙组气藏采收率31.71%。多轮次的气藏精细描述为提高采收率对策选择奠定了基础,复算储量误差率小于2%;剩余气定量描述及潜力评价为气藏加密调整及效益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明确了气藏剩余气类型及其效益开发界限,提高采收率8.28%;多层组混合井网立体化开发和差异化开发对策是气藏实现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手段,提高采收率2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剩余气 立体开发 差异化对策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川西须家河组第二段深层致密气藏多层合采井产量递减劈分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詹泽东 郭科 +2 位作者 詹国卫 黎华继 胥德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8-473,490,共7页
开展深层致密气藏气井产量递减模型研究,探索多层合采井产量劈分方法。通过对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二段气井开展递减模型诊断,明确了深层致密气藏单层井产量递减遵循Arps递减模型且多层合采井产量递减出现“拐点效应”,同时递减... 开展深层致密气藏气井产量递减模型研究,探索多层合采井产量劈分方法。通过对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二段气井开展递减模型诊断,明确了深层致密气藏单层井产量递减遵循Arps递减模型且多层合采井产量递减出现“拐点效应”,同时递减指数普遍大于1的特征;进而以Arps递减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深层致密气藏多层合采井产量劈分数学模型;理论推导表明,新模型具有“产量加权”“瞬时递减率”“瞬时递减指数”三大效应,满足四大守恒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四大守恒方程建立了最优化模型参数求解方法。将新模型应用于开发实践,一方面可以利用“拐点效应”进行气井多层合采状态判别与正演气井产量递减响应特征分析,另一方面可有效劈分多层合采井各产层段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须家河组 递减模型 产量劈分 储量评价
下载PDF
新场气田须二高产气藏主控地质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凤 黎华继 +2 位作者 刘君龙 张岩 代亚飞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1年第5期22-26,共5页
新场气田须二气藏成藏机制复杂,储层致密,裂缝分布规律不清,气水关系复杂,存在主控因素认识不清的问题。在分析新场须二气藏气井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气藏动态特征,开展了岩石相、气水关系、裂缝发育程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新场须二高产... 新场气田须二气藏成藏机制复杂,储层致密,裂缝分布规律不清,气水关系复杂,存在主控因素认识不清的问题。在分析新场须二气藏气井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气藏动态特征,开展了岩石相、气水关系、裂缝发育程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新场须二高产气藏主控地质因素。结果表明:①千层饼状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中粗砂岩相是最有利的岩石相,是高产高效气井稳产的基础;块状层理中粗砂岩相、斜层理中粗砂岩相是较有利的岩石相,是中产有效气井稳产的基础。②构造部位控制了气水的分布,开发有效气井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③断层–裂缝系统控制了裂缝发育程度,距离断层小于0.5 km区域,裂缝最为发育;距离断层0.5~1.0 km区域,裂缝较为发育。裂缝发育程度是气井高产的决定因素:除流体因素影响外,裂缝最发育区是高产高效气井分布区;裂缝较发育区是中产有效气井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场气田 须二气藏 气水分布 断层–裂缝系统 岩石相
下载PDF
基于四定分析的特低渗-致密储层测井综合评价--以川西坳陷XC构造带须二气藏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黎华继 陈俊 +1 位作者 邓双林 金武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5期12-20,共9页
川西坳陷XC构造带须二气藏为典型的特低渗-致密油气藏,气藏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地质工程一体化逐渐深入,测井评价已不局限于常规的“孔、渗、饱”等参数,需进一步提高测井综合评价的广度和深度。遵循地质物探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原则... 川西坳陷XC构造带须二气藏为典型的特低渗-致密油气藏,气藏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地质工程一体化逐渐深入,测井评价已不局限于常规的“孔、渗、饱”等参数,需进一步提高测井综合评价的广度和深度。遵循地质物探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原则,将四定分析研究思路引入到XC构造带须二气藏的测井综合评价中。利用交会图法、特殊测井资料刻度法、最优化测井评价技术,结合多层感知神经网络及地球物理反演的方法,开展XC构造带须二气藏有利岩相识别、储层参数精准计算、裂缝识别以及储层甜点评价,提出了“定性评价有利岩相、定量评价储层参数、定域评价裂缝展布、定向评价储层类型”的“四定”研究方法,为XC构造带须二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依据。利用该方法结合地质认识在XS构造部署的滚动勘探井XS101井测试获无阻流量68.3×10^(4)m^(3)/d,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构造带 须二气藏 特低渗-致密 四定分析 测井综合评价
下载PDF
川西拗陷致密河道砂岩气藏类型及其高产富集模式 被引量:17
7
作者 黎华继 周文雅 +1 位作者 代平 詹泽东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2期7-14,共8页
随着川西拗陷中侏罗纪沙溪庙组气藏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致密河道砂岩的非均质性不断凸显,已有的对天然气富集规律的认识已无法继续有效指导气藏开发的评价选区,如何寻找潜力河道至关重要。通过分析东斜坡沙溪庙组气藏已开发河道的动静... 随着川西拗陷中侏罗纪沙溪庙组气藏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致密河道砂岩的非均质性不断凸显,已有的对天然气富集规律的认识已无法继续有效指导气藏开发的评价选区,如何寻找潜力河道至关重要。通过分析东斜坡沙溪庙组气藏已开发河道的动静态特征,详细解剖河道砂的古今构造、断砂配置,分析储层品质对产能的影响,结合气水分布、地层压力、产出流体等特征对河道砂气藏进行分类,并提炼河道砂气藏的高产富集模式。结论认为:(1)东斜坡沙溪庙组气藏整体为受河道控制的岩性气藏,划分为构造—岩性气藏、岩性—构造气藏、岩性气藏3种类型;(2)明确了东斜坡沙溪庙组气藏主要受断层、河道砂、构造、储层物性4大因素的控制;(3)东斜坡区沙溪庙组气藏高产河道具有2种高产富集模式,即构造主控模式和岩性主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拗陷东斜坡区 中侏罗世 沙溪庙组气藏 致密河道砂岩 高产富集模式 气藏类型
下载PDF
中江气田沙溪庙组气藏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成川 陈俊 +3 位作者 黎华继 王志章 胡华伟 李定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中江气田沙溪庙组气藏砂岩储层具有岩性多样、储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的地质特征,这使得饱和度、渗透率等参数预测精度低,测井评价易产生偏差,因此需要改进储层参数解释模型,为此类储层的地质建模提供可靠的参数。首先分析... 中江气田沙溪庙组气藏砂岩储层具有岩性多样、储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的地质特征,这使得饱和度、渗透率等参数预测精度低,测井评价易产生偏差,因此需要改进储层参数解释模型,为此类储层的地质建模提供可靠的参数。首先分析了岩性、物性、电性、含气性以及孔隙结构特征关系;然后提出了以流动单元为基础的渗透率计算模型,并根据流动单元指数将中江气田沙溪庙组气藏砂岩储层划分为3个流动单元,在不同单元内建立不同的渗透率计算模型;最后分析Archie公式中胶结指数(m)、饱和度指数值(n)与泥质含量、孔隙结构指数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可变m,n计算含水饱和度模型;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的方法。所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使得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等参数的计算精度更高,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江气田 致密砂岩气藏 渗透率模型 流动单元 阿尔奇公式 可变m n 测井评价
下载PDF
川西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气藏老井挖潜选井原则 被引量:1
9
作者 路玉 李忠平 +2 位作者 黎华继 罗长川 骆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2-599,共8页
川西新场气田主力气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挖潜增产是维持气田效益开发的重要手段。随着高品质气层动用程度增大,原有挖潜选井标准不再适用,亟需建立新的选井选层评价标准。为此,通过对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典型挖潜井开展挖潜效果评价... 川西新场气田主力气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挖潜增产是维持气田效益开发的重要手段。随着高品质气层动用程度增大,原有挖潜选井标准不再适用,亟需建立新的选井选层评价标准。为此,通过对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典型挖潜井开展挖潜效果评价,分析挖潜层段气层品质和储量动用程度,结合单井生产情况,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现今开发特征的挖潜选井原则。结果表明,需综合考量录井、测井、地震响应、邻井动用等多因素确定挖潜井及层段,降低挖潜失利风险;在同一有利区带或同一裂缝走向选取挖潜井时,邻井井距下限为350 m,相应井距下的邻井单层累计产气量上限为0.20×10^(8)m^(3);次级有利微相多层合采更适用于老区中—后期开发,可增大挖潜获产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场气田 蓬莱镇组 气藏 挖潜井 效果评价 选井原则 开发后期 储集层品质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Types of Natural Gas in the Xinchang Gas Field, Sichuan Basin, SW China 被引量:11
10
作者 WU Xiaoqi liU Quanyou +5 位作者 liU Guangxiang WANG Ping li huaji MENG Qingqiang CHEN Yingbin ZENG Huash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2200-2213,共14页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s and stable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natural gas from the Xinchang gas field in the Sichuan Basin we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types. The natural gas is main...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s and stable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natural gas from the Xinchang gas field in the Sichuan Basin we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types. The natural gas is mainly composed of methane (88.99%-98.01%), and the dryness coefficient varies between 0.908 and 0.997. The gas generally displays positive alkane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ic serie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as-source correlation indicate that the gases stored in the 5th member of the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are coal-type gase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source rocks in the stratum itself. The gases reservoired in the 4th member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and Jurassic strata in the Xinchang gas field are also coal-type gases that are derived from source rocks in the 3rd and 4th members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The gases reservoired in the 2nd member of the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are mainly coal-type gases with small amounts of oil-type gas that is derived from source rocks in the stratum itself. This is accompanied by a small amount of contribution brought by source rocks in the Upper Triassic Ma'antang and Xiaotangzi formations. The gases reservoired in the 4th member of the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are oil-type gases and are believed to be derived from the secondary cracking of oil which is most likely to be generated from the Upper Permian source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ga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tic types Xinchang gas field western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窄河道致密气藏采出水回注可行性研究——以中江气田为例
11
作者 侯阳红 黎华继 +3 位作者 李峰 黄超 张强 朱林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162-165,共4页
随着中江气田快速上产,气田面临着巨大的采出水处理压力。而回注是最为快捷、经济且环保的采出水处理手段,但对于以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为主要开发对象的中江气田,其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回注选井、回注量估算等都存在一定难度。根据中江气... 随着中江气田快速上产,气田面临着巨大的采出水处理压力。而回注是最为快捷、经济且环保的采出水处理手段,但对于以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为主要开发对象的中江气田,其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回注选井、回注量估算等都存在一定难度。根据中江气田窄河道储层特征及气井井型特征,从地质、工程、环境3个方面开展回注条件研究,建立了回注选井原则,优化了回注量计算公式。以单井为实例分析回注可行性,论证回注井储层发育情况、地层封盖能力、最大注水量、注入压力、地层水配伍性。回注试验表明试注情况与理论计算较为一致,所选气井具有良好的回注潜力,表明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采出水回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江气田 窄河道致密气藏 地层水回注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中江气田大安寨段混积特征及储层地质意义
12
作者 邓双林 黎华继 +3 位作者 吴玲 李小佳 曹香妮 张兴堂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21-28,共8页
川西坳陷中江气田大安寨段混合沉积现象比较发育,通过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观察表明,大安寨段发育介壳灰岩、(含)泥质介壳灰岩、(含)砂质介壳灰岩、介壳质泥岩、含灰长石岩屑砂岩等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为间断混合和原地混合两类... 川西坳陷中江气田大安寨段混合沉积现象比较发育,通过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观察表明,大安寨段发育介壳灰岩、(含)泥质介壳灰岩、(含)砂质介壳灰岩、介壳质泥岩、含灰长石岩屑砂岩等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为间断混合和原地混合两类,混积岩储层受成岩作用影响普遍较致密,一定程度的泥质混入能改善储层物性,泥质过度混入会抑制储层渗透性,泥质介壳灰岩储层为甜点储层,回龙地区为区内大安寨段勘探开发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江气田 大安寨段 混合沉积 泥质介壳灰岩
下载PDF
四川盆地A地区侏罗系气藏成岩作用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罗锋 黎华继 +2 位作者 周文雅 冯英 陈兰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10期131-132,共2页
详细分析四川盆地A地区侏罗系气藏的成岩及后生作用可知:破裂及溶蚀作用对孔喉有一定的改善,而以胶结作用为主的后生作用是对孔隙结构影响最为严重的破坏性成岩后生作用。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侏罗系气藏 成岩作用
下载PDF
Effects of Ce concentrations on ignition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tension of Mg-9wt.%Al alloy
14
作者 Deng Zhenghua li huaji +1 位作者 Zhao Wanjun li Weibin 《China Foundry》 SCIE CAS 201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Magnesium alloys are well known for their excellent properties, but the potential issues with oxidation and burning during melting and casting largely limit it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The addition of Ce in magnesium... Magnesium alloys are well known for their excellent properties, but the potential issues with oxidation and burning during melting and casting largely limit it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The addition of Ce in magnesium alloys can significantly raise ignition-proof performance and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oxide film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lten metal as well as the surface tension values. Surface tension 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parameter of the metal melts,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urface oxide film. In this present work,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surface tension of Mg-9wt.%AI alloy with different Ce concentrations were studied. Surface tensions was measured using the maximum bubble pressure method (MBPM). Ignition temperature was measured using NiCr-NiSi type thermocouples and was monitored and recorded via a WXT-604 desk recording dev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gnition point of Mg-9wt.%AI alloy can be effectively elevated by adding Ce.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reaches its highest point of 720 ℃ when the addition of Ce is lwt.%. The surface tension of the molten Mg-9wt.%AI alloy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e addition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Similarly, the experiment also shows that the surface tension of Mg-9wt.%AI alloy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alloy CE surface tension ignition tempera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