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ection for high quality pepper seeds by machine vision and classifiers 被引量:7
1
作者 TU Ke-ling li lin-juan +2 位作者 YANG li-ming WANG Jian-hua SUN Q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999-2006,共8页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mprove selection of pepper seeds for separating high-quality seeds from low-quality seeds. Pas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eed vigor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seed color and size, thus seve...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mprove selection of pepper seeds for separating high-quality seeds from low-quality seeds. Pas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eed vigor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seed color and size, thus several physical fea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candidate predictors of high seed quality. Image recognition software was used to automate recognition of seed feature quality using 400 kernels of pepper cultivar 101. In addition,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a neural network were applied to determine models with high predictive value of seed germination. Single-kernel germin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identified features. The best predictors of seed vigor were determined by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observed between the physical features and the subsequent fresh weight of seedlings that germinated from the 400 seeds.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fresh weight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ight physical features: three color features (R, a*, brightness), width, length, projected area, and single-kernel density, and weight. In contrast, fresh weight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eature of hue. In analyses of two of the highest correlating single features,' germination percentage increased from 59.3 to 71.8% when a*〉3, and selection rate peaked at 57.8%. Germination percentage increased from 59.3 to 79.4%, and the selection rate reached 76.8%, when single-kernel weight 〉0.0064 g. The most effective model was based on a 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neural network, consisting of 15 physical traits as variables, and a stability calculated as 99.4%. Germination percentage in a calibration set of seeds was 79.1% and the selection rate was 90.0%.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del was effective in predicting seed germination based on physical features and could be used as a guide for quality control in seed selection. Automated systems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and model classifiers can contribute to reducing the costs and labor required in the selection of pepper s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per seed image processing machine vision seed vigor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ultilayer perceptron neural network
下载PDF
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赟 王欣荣 +5 位作者 饶伟 周超 李灵娟 梅竹君 周鑫华 陈达明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帕金森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SMA区rTMS 5Hz高频刺激2周,观察组予以SMA区rTMS 5 Hz高频刺激2周联合针刺四关穴2周。...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帕金森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SMA区rTMS 5Hz高频刺激2周,观察组予以SMA区rTMS 5 Hz高频刺激2周联合针刺四关穴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0 min及治疗后1个月2组运动功能评分(UPDRSⅢ评分、震颤评分、强直评分、运动迟缓评分),以及2组神经电生理指标(RMT、MEP120、CMCT、CSP)。结果:2组治疗后20 min、治疗后1个月运动功能总评分及分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治疗后20 min的运动功能总评分及分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后1个月的评分(P<0.05)。2组治疗后20 min、治疗后1个月神经电生理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治疗后20 min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均优于治疗后1个月的指标(P<0.05)。结论: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更好地改善运动功能及神经电生理结果,可将其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针刺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症状
下载PDF
T2DM并发NAFLD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变化及相关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梅 李林娟 +2 位作者 冯旭霞 李亚 薛亚妮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7-80,85,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变化及相关影响,为阐明其生理作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变化及相关影响,为阐明其生理作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NAFLD将其分为T2DM伴有NAFLD组150例与T2DM不伴有NAFLD组150例,另外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Nesfatin-1水平和相关生化指标,并监测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对抗指数。结果 BMI(kg/m2),TG(mmol/L),ALT(mmol/L)和INS(mIU/L)指标对比结果为:T2DM组(分别为22.1±2.5,2.0±0.9,22.1±10.5和11.2±4.5)和NGT组(分别为23.1±1.9,1.7±0.5,26.9±12.7和9.7±2.4)显著低于T2DM-NAFLD组(分别为26.5±3.8,3.0±2.5,31.9±11.5和14.2±6.5,P值均为0.00)。FBG(mmol/L),HbAlc(%),LDL-C(mmol/L),HOMA-IR和血清Nesfatin-1(ng/ml)指标对比结果为:T2DM组(分别为8.4±3.1,8.8±2.7,3.4±1.0,4.5±2.9和6.9±3.0)和T2DM-NAFLD组(分别为8.2±2.7,8.5±1.9,3.7±2.1,5.2±2.7和5.2±2.7)显著高于NGT组(分别为5.1±0.5,5.4±0.4,2.7±0.8,2.7±0.8和2.3±0.7,P值均为0.00)。Pearson分析发现T2DM组患者与T2DM-NAFLD组患者的血清Nesfatin-1水平呈现中度相关性(r=-0.421,P<0.05)。BMI,TG和血清Nesfatin-1水平与脂肪肝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r=-0.402^-0.273,P=0.00~0.01)。结论血清Nesfatin-1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与NAFL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Nesfatin-1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抗螟虫转基因杂交稻恢复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开强 李孝琼 +4 位作者 韦宇 陈颖 王小姣 李林娟 郭嗣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目的】培育适合广西种植的抗螟虫转基因杂交水稻恢复系,为广西杂交水稻抗虫育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广西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亲本广恢998、桂恢1561和桂恢110为受体,以携带Bt抗虫基因cry1C*的抗螟虫转基因材料T1C-19为供体,通过1次... 【目的】培育适合广西种植的抗螟虫转基因杂交水稻恢复系,为广西杂交水稻抗虫育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广西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亲本广恢998、桂恢1561和桂恢110为受体,以携带Bt抗虫基因cry1C*的抗螟虫转基因材料T1C-19为供体,通过1次杂交、3次回交和8次自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结合抗虫鉴定(室内离体接虫鉴定与室外自然鉴定)、苏云金芽孢杆菌(Baclillus thuringiensis)蛋白(Bt蛋白)含量测定和农艺性状选择培育适合广西推广应用的抗螟虫杂交水稻恢复系。【结果】对经过杂交、回交和自交育成的3个抗螟虫转基因恢复系KH998、KH1561和KH110进行农艺性状考查,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的千粒重均低于供体亲本T1C-19,KH1561的千粒重比原始亲本桂恢1561低,而KH998和KH110的千粒重较原始亲本分别提高1.40和3.40 g,产量优势变大;以KH110组配的杂交组合天丰A/KH110的产量比对照天优华占(CK2)增加1.29%,但所组配的其他杂交组合产量均低于对照特优63(CK1)和CK2。抗虫鉴定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及其配配杂交组合均具有与抗虫供体亲本T1C-19相当的抗性,均可有效抵御螟虫危害;杀虫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的平均Bt蛋白含量分别为0.24、0.65和1.41μg/g FW,其中,KH998和KH1561抗性群体的Bt蛋白能稳定表达,而KH110抗性群体的Bt蛋白表达不够稳定。【结论】通过回交转育结合MAS育成的3个抗螟虫转基因恢复系KH998、KH1561和KH110均可稳定遗传cry1C*基因,并成功表达Bt杀虫蛋白,且具有与供体亲本T1C-19相当的抗螟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农艺性状考查 抗螟虫鉴定 杀虫蛋白含量测定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JNK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梅 石秀英 +1 位作者 李林娟 薛亚妮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JN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6周龄SPF级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将NAFL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低剂量利拉鲁肽组(...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JN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6周龄SPF级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将NAFL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低剂量利拉鲁肽组(low lira)和高剂量利拉鲁肽组(high lira)。利拉鲁肽干预18 d后,测量大鼠体质量及肝指数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清胰岛素(FINS)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及游离脂肪酸(FFAs)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IR)、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C-Jun氨基端激酶1(JNK1)及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1(p-JNK1)表达情况; 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血清ALT、TG、TC、FINS、TNF-α、MAD、FFAs含量,p-IRS1、JNK1、p-JNK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血清FBG含量和IR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 05);相比模型组,利拉鲁肽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血清ALT、TG、TC、FINS、TNF-α、MAD、FFAs含量,p-IRS1、JNK1、p-JNK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且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 <0. 01); SOD含量显著升高,且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 <0. 01);血清FBG含量和IR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 05)。结论利拉鲁肽可以缓解大鼠脂肪肝的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NK1信号通路及JNK1磷酸化相关,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利拉鲁肽 胰岛素 JNK1信号通路
下载PDF
舒巴坦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糖、TNF-α、IL-6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李转霞 李林娟 +2 位作者 赵娟 张亮 韩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3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舒巴坦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糖、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收并诊治的74例糖尿病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 目的分析舒巴坦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糖、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收并诊治的74例糖尿病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参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舒巴坦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舒巴坦联合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水平及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FBG、2 h PBG、HbA1c、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舒巴坦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糖、TNF-α、IL-6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巴坦 胰岛素泵 糖尿病 呼吸道感染 TNF-α IL-6
下载PDF
基于电感式接近开关的自动循迹小车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田娟 李林娟 贺玫璐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9年第3期181-182,185,共3页
区别于以往的黑白线循迹,创新提出铁丝跑道的循迹实现方式。自动循迹小车系统以AT89C52为核心控制模块,采用电感式接近开关实现铁丝跑道检测,将感测的信号输入单片机,结合软件编程对信号进行处理,继而改变PWM的占空比来控制直流减速电... 区别于以往的黑白线循迹,创新提出铁丝跑道的循迹实现方式。自动循迹小车系统以AT89C52为核心控制模块,采用电感式接近开关实现铁丝跑道检测,将感测的信号输入单片机,结合软件编程对信号进行处理,继而改变PWM的占空比来控制直流减速电机的转速,最后通过L298N驱动芯片实现对电机的驱动,从而实现小车的前进、转向以及运动速度的控制。测试表明:在供电电压稳定的情况下,小车能够实现预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式接近开关 L298N 自动循迹
下载PDF
智能化井下水泵房PLC自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林娟 曹昱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9年第4期199-201,共3页
设计了基于PLC的矿井水泵房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地面监控中心、井下PLC控制中心站和工业以太网通信网络三部分组成,实现了三台水泵无人值守的智能化控制,保证了排水系统的可靠运行,提高了煤矿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井下水泵房 自动控制系统 PLC
下载PDF
融合迁移学习的对抗训练模型鲁棒性优化方法
9
作者 张兆祥 李林娟 谢刚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5期383-389,共7页
在图像分类网络中使用对抗训练方法会提高模型鲁棒性,但也会导致分类精度下降。为此,提出一种融合迁移学习的对抗训练鲁棒性优化方法。首先采用迁移学习中的模型迁移法提高网络对非鲁棒性特征的学习能力,并构造对抗样本;在损失函数中添... 在图像分类网络中使用对抗训练方法会提高模型鲁棒性,但也会导致分类精度下降。为此,提出一种融合迁移学习的对抗训练鲁棒性优化方法。首先采用迁移学习中的模型迁移法提高网络对非鲁棒性特征的学习能力,并构造对抗样本;在损失函数中添加L2正则化项,约束参数空间,加快对抗训练收敛速度;最后训练得到鲁棒的分类网络模型。在CIFAR-10和蚂蚁蜜蜂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现了在三种对抗样本攻击下准确率分别提升8.3%、36.7%、13.9%。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在提高模型鲁棒性的同时,分类精度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对抗训练 对抗样本 鲁棒性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