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拉德反应对肉类风味物质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于梓洇 吴冬蕊 +3 位作者 孔佑梦 李玲玉 刘玲 沈昳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214,共6页
美拉德反应(MR)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肉类加工和肉制品储藏等领域的一种复杂反应。其反应底物、中间产物和反应途径的差异性可以使肉制品产生不同的风味物质,因此对于不同肉及肉制品风味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MR途径、MR中... 美拉德反应(MR)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肉类加工和肉制品储藏等领域的一种复杂反应。其反应底物、中间产物和反应途径的差异性可以使肉制品产生不同的风味物质,因此对于不同肉及肉制品风味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MR途径、MR中氨基酸种类、脂类与MR中间产物的相互作用这3个方面对不同肉类风味形成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其反应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以及产生的可以用于改善食品风味的物质,明确不同方面的MR参与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风味形成的机制,为应用MR提高和改善肉及肉制品的风味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肉类 风味 Amadori重排 氨基酸
下载PDF
新川沙泵闸大型双向泵装置调速性能及试验
2
作者 李玲玉 陈洋 +1 位作者 汤方平 郭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170,共4页
对于引水和排涝扬程相差较大的低扬程大型双向泵站,需兼顾双向运行工况下的水泵装置性能,有必要对该类泵站水泵装置性能及运行方式适配性进行研究。以目前国内引水规模最大的双向竖井贯流泵站新川沙泵闸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泵机组设计及... 对于引水和排涝扬程相差较大的低扬程大型双向泵站,需兼顾双向运行工况下的水泵装置性能,有必要对该类泵站水泵装置性能及运行方式适配性进行研究。以目前国内引水规模最大的双向竖井贯流泵站新川沙泵闸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泵机组设计及性能调节研究。泵站引、排设计净扬程分别为0.68、2.79m,比较分析了不同调节方式下的水泵性能改善效果。通过CFD数值计算和装置模型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并对不同转速下水泵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性能调节方面,变频变速调节效果优于叶片调节,对各种工况运行适用性更强;降速运行时,水泵装置整体效率略有下降,但降至0.8倍额定转速范围内,高效区效率仅下降1%左右。根据水泵性能测试结果,提出了不同扬程范围变速运行调节控制方案,可为今后大型双向泵站选型及运行调节方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竖井贯流泵 扬程差 变频调速 水力性能 模型试验
下载PDF
人体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
3
作者 李灵玉 曹颖 +2 位作者 廖玲 王泉茹 谭敏 《护理学报》 2024年第11期35-41,共7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12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6日,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提取文献基本信息(作者、国家、年份)及评估工具基本信息(工具名... 目的总结国内外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12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6日,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提取文献基本信息(作者、国家、年份)及评估工具基本信息(工具名称、工具内容、工具优缺点及信效度),并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结果纳入20篇文献,包含21个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其中问卷、量表类评估工具5个;实验、仪器类评估疼痛敏感性16个,可以分为6类,分别是:定量感觉测试、温度痛阈测量、压痛阈测量、针刺痛阈测量、电痛阈测量以及激光痛阈测量。结论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种类较多,各有利弊,研究者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评估工具。目前尚缺乏多维疼痛敏感性评估工具,建议加大多维度评估工具的引入或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敏感性 痛阈 痛觉过敏 评估 工具 范围综述
下载PDF
3种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确证及未知毒品的定性鉴定
4
作者 聂宗炀 胡伟 +3 位作者 李玲玉 章青波 黄欣 李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0-351,共12页
目的 建立3种疑似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NPS)的结构确证方法,探索一种较为通用的定性检验方法。方法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核磁共振氢谱(^(1)H-nuclear... 目的 建立3种疑似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NPS)的结构确证方法,探索一种较为通用的定性检验方法。方法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核磁共振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3)C-NMR)、核磁共振氟谱(^(19)F-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9)F-NMR)等技术对公安机关送检的5份疑似含有NPS的检材进行成分鉴定及结构确证。结果 送检的5份检材中均检出NPS,共有3种于2024年7月1日被列管的NPS,分别为甲基胺酮(又称2-MDCK)、2-乙氨基-2-(2-氟苯基)环己酮(又称2-FXE)、1-[3,4-(亚甲二氧基)苯基]-2-二甲氨基-1-戊酮(又称dipentylone),前两者属于苯环己哌啶类NPS,第三种属于合成卡西酮类NPS。结论 本研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3种NPS的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等表征手段的区分特征,可为未知毒品的定性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分析 新精神活性物质 苯环己哌啶类 合成卡西酮类 红外吸收光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结构解析
下载PDF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并发脑梗死法医学鉴定1例
5
作者 黄武林 李玲玉 +2 位作者 彭建伟 邹梦琴 章青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1,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何某,男,26岁,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十余年,常感乏力。某年8月26日,何某因胸背部疼痛入院治疗,查体:脉搏124次/min,血压20.1/12.7 kPa(151/95 mmHg),呼吸36次/min,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生化检查:脑钠肽前...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何某,男,26岁,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十余年,常感乏力。某年8月26日,何某因胸背部疼痛入院治疗,查体:脉搏124次/min,血压20.1/12.7 kPa(151/95 mmHg),呼吸36次/min,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生化检查: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516 pg/mL↑(参考值<100 pg/mL),D-二聚体1.63μg/mL↑(参考值<0.5μg/mL),T34.79 nmol/L↑(参考值1.34~2.73 nmol/L),T4401.6 nmol/L↑(参考值78.39~157.40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 血栓栓塞 脑梗死
下载PDF
氟菌唑及其代谢物在葡萄中的动态残留分析及膳食风险评估
6
作者 张霞 王琳琳 +3 位作者 江曾杰 李玲玉 卢竹阳 邵彪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7期74-82,共9页
目的探究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在葡萄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评估膳食摄入风险。方法葡萄园内选3个试验小区内不同时期的葡萄,经乙腈提取、盐析、CaptivaEMR-GPF净化后,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多重反应离子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 目的探究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在葡萄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评估膳食摄入风险。方法葡萄园内选3个试验小区内不同时期的葡萄,经乙腈提取、盐析、CaptivaEMR-GPF净化后,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多重反应离子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氟菌唑及其代谢物残留量及消解动态实验,并进行摄入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氟菌唑及其代谢物在葡萄中的检出限为0.001 mg/kg,平均回收率为82.1%~90.4%,相对标准偏差2.04%~3.96%。氟菌唑及其代谢物在葡萄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1~1.2 d和1.9~2.9 d。不论以低剂量还是高剂量,施药后30d,氟菌唑及其代谢物在葡萄样品中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3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施药15 d后,不同人群膳食摄入风险概率均小于100%。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葡萄中氟菌唑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检测。最终结果表明,葡萄中氟菌唑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未超过标准规定临时限量,施药15 d后产生的膳食风险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菌唑及其代谢物 葡萄 消解动态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对附子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段小花 马晓霞 +3 位作者 李兆福 李玲玉 普勇斌 彭江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85-238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子的镇痛抗炎作用差异。方法通过醋酸扭体法,以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为考察指标,观察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子的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以小鼠耳肿胀度为考察指标,观察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子的抗...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子的镇痛抗炎作用差异。方法通过醋酸扭体法,以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为考察指标,观察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子的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以小鼠耳肿胀度为考察指标,观察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子的抗炎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附片30g煎0. 5h、1. 5h、2. 0h、2. 5h组,附片60g煎0. 5h、1. 5h、2. 0h、2. 5、3. 0h组及附片100g煎3. 0h组均可明显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P <0. 05);附片30g煎0. 5h、1. 5h、2. 0h、2. 5h、3. 0h组及附片60g煎1. 5h、2. 0h、2. 5h、3. 0h组均可明显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P <0. 05)。结论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对附子的镇痛抗炎作用不尽相同,30g和60g煎煮的镇痛抗炎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剂量 煎煮时间 镇痛 抗炎
下载PDF
不同酪蛋白对块状再制干酪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宗学醒 闫清泉 +4 位作者 李志国 王乐 李玲玉 边燕飞 刘豪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3-67,共5页
调节不同质量比的酶凝酪蛋白和膜分离酪蛋白,研究酪蛋白种类对块状再制干酪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再制干酪的质构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断裂距离、断裂硬度及感官评价,确定酶凝酪蛋白和膜分离酪蛋白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 调节不同质量比的酶凝酪蛋白和膜分离酪蛋白,研究酪蛋白种类对块状再制干酪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再制干酪的质构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断裂距离、断裂硬度及感官评价,确定酶凝酪蛋白和膜分离酪蛋白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两种酪蛋白对块状再制干酪的质构和感官有显著影响,2种酪蛋白的添加质量比为2∶1时,块状再制干酪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凝酪蛋白 再制干酪 膜分离酪蛋白 质构分析 断裂测试
下载PDF
全面二孩政策下山东省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马赫 尹文强 +4 位作者 王安琪 韩岩 李玲玉 程呈 陈钟鸣 《卫生软科学》 2019年第6期16-20,共5页
[目的]探究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育龄期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6-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聊城、青岛、潍坊3市共抽取600名二孩育龄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Logistic回归... [目的]探究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育龄期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6-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聊城、青岛、潍坊3市共抽取600名二孩育龄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600名二孩育龄期妇女中,有二孩生育意愿的有219人(36.5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人口学特征(城乡差异、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年龄、人均月收入、经济负担、工作压力、对二孩政策的态度以及家庭成员的生育观念等均为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山东省育龄期女性生育二孩的意愿较低,二孩生育形势仍不乐观。建议加强对政策的宣传,积极鼓励生育二孩,确保职业女性的工作权益并完善教育、医疗等与政策配套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从而减轻育龄期女性的抚育压力,真正提高山东省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生育意愿 影响因素 育龄妇女
下载PDF
添加乳酸菌与纤维素酶对‘Tifton 85’狗牙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烈 胡茂雷 +3 位作者 李玲玉 刘园园 袁宝杰 汪雅婷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97,共7页
为研究乳酸菌、纤维素酶及二者混合物对‘Tifton 85’狗牙根(Cynodon sp.cv.Tifton 85)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设置对照、乳酸菌(0.05、0.10和0.15g/kg)、纤维素酶(0.05、0.10和0.15g/kg)以及乳酸菌+纤维素酶(0.05g/kg+0.05g/kg、0.10g/kg+... 为研究乳酸菌、纤维素酶及二者混合物对‘Tifton 85’狗牙根(Cynodon sp.cv.Tifton 85)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设置对照、乳酸菌(0.05、0.10和0.15g/kg)、纤维素酶(0.05、0.10和0.15g/kg)以及乳酸菌+纤维素酶(0.05g/kg+0.05g/kg、0.10g/kg+0.10g/kg和0.15g/kg+0.15g/kg)10个处理,密封贮藏60d后测定其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剂处理组氨态氮/总氮均显著低于对照,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组均无霉菌产生。添加0.15g/kg乳酸菌处理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H值显著低于对照;添加0.05g/kg纤维素酶处理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对照但不显著;添加0.10g/kg乳酸菌+0.10g/kg纤维素酶处理的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及pH值显著低于对照,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总而言之,添加乳酸菌、纤维素酶及二者组合均能改善‘Tifton 85’狗牙根青贮饲料的品质,添加0.10g/kg乳酸菌+0.10g/kg纤维素酶的“Tifton 85”狗牙根青贮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纤维素酶 ‘Tifton 85’狗牙根 青贮 发酵品质
下载PDF
考虑风筒破损对隧道施工过程中CO排出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林峰 冉楗 +2 位作者 钟宜宏 李玲玉 李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718-10725,共8页
为研究隧道施工通风过程中风筒破损对一氧化碳(CO)排出的影响,依托城开高速鸡鸣隧道,运用孔口流量理论,考虑风筒内流速、孔口与开挖工作面距离和孔口数量3个因素,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风筒破损对CO排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筒破损面... 为研究隧道施工通风过程中风筒破损对一氧化碳(CO)排出的影响,依托城开高速鸡鸣隧道,运用孔口流量理论,考虑风筒内流速、孔口与开挖工作面距离和孔口数量3个因素,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风筒破损对CO排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筒破损面积相同的前提下,漏风率随送风量的增加而增大;开挖工作面处的CO浓度在通风1 min后达到峰值,约为3.5%;风筒破损会对隧道内的CO稀释产生滞后效应,滞后时间为1~3 min并且送风量越小滞后效应越明显,最终导致达到预计通风时间后距洞口约15 m范围内的CO浓度仍高于规范要求;通风长度区域内,3个因素中对CO排出的影响依次为:风筒内流速>孔口与开挖工作面距离>孔口数量;整体隧道内,影响依次为:风筒内流速>孔口与开挖工作面距离>孔口数量。并提出了通风设计和孔洞修补两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一氧化碳浓度 风筒破损 送风量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
下载PDF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系统构建 被引量:8
12
作者 缪佩君 李玲玉 连榕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0-68,共9页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幼儿发展和学前教育质量。通过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应对压力、获得生活的意义和幸福感。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支持、社会理解支持、幼儿园管理支持、幼儿教师互助支持四...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幼儿发展和学前教育质量。通过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应对压力、获得生活的意义和幸福感。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支持、社会理解支持、幼儿园管理支持、幼儿教师互助支持四个方面。构建合理有效的幼儿教师支持系统,应该多方部门联动配合,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园的社会支持功能,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及人工智能技术,为幼儿教师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下载PDF
GTPBP4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杨晶 李玲玉 +1 位作者 王敏 汤晓飞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通过在线数据库分析鸟苷三磷酸结合蛋白4(GTP binding protein 4, GTPBP4)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UALCAN、Human Protein Atlas等肿瘤基因数据... 目的 通过在线数据库分析鸟苷三磷酸结合蛋白4(GTP binding protein 4, GTPBP4)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UALCAN、Human Protein Atlas等肿瘤基因数据库分析HNSCC患者中GTPBP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HPV感染及TP53突变之间的关系。利用UCSC Xena对HNSCC患者组织中GTPBP4表达与总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GTPBP4在HNS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GTPBP4高表达与HNSCC患者肿瘤病理分级及较差预后相关,与肿瘤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且GTPBP4高表达与患者HPV感染及TP53突变密切相关。结论 GTPBP4可能在HNSCC的发生发展发挥促进作用,有望成为HNSCC治疗及预后的潜在靶点及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鸟苷三磷酸结合蛋白4 TCGA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乳液型沉淀调剖体系的研制和性能研究
14
作者 范海明 李玲玉 +3 位作者 魏志毅 杨航 黄显俐 杨玉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0,共6页
以含钙离子矿化水为水相、含草酸二乙酯的煤油为油相,曲拉通X-100为乳化剂,制备了一种适用于低温高矿化度油藏的可单液法注入的乳液型沉淀调剖体系。结果表明,该体系在60℃以内的环境中具有较强的耐盐性。油相中的沉淀剂可缓慢扩散至水... 以含钙离子矿化水为水相、含草酸二乙酯的煤油为油相,曲拉通X-100为乳化剂,制备了一种适用于低温高矿化度油藏的可单液法注入的乳液型沉淀调剖体系。结果表明,该体系在60℃以内的环境中具有较强的耐盐性。油相中的沉淀剂可缓慢扩散至水相中,进而控制沉淀的生成速度;钙离子和沉淀剂浓度的升高,不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沉淀量,还使沉淀速度加快;温度和矿化度对体系沉淀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是一定范围内的升温,可以加速沉淀的生成。乳状液的贾敏效应使该体系的注入压力较高,由于贾敏效应和沉淀封堵的双重作用,所制备的乳液型沉淀调剖体系的填砂管封堵率均在98%以上,后续水驱压力较高,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和良好的耐冲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型 沉淀剂 沉淀规律 矿化度 封堵效果
下载PDF
芦荟大黄素衍生物AE-YJ通过PI3K-Akt/NF-κB和MAPK/NF-κB途径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介质的释放 被引量:24
15
作者 郭静 尚海 +4 位作者 马丽炎 高源 李陵宇 邹忠梅 宛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00-1708,共9页
目的以RAW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探究芦荟大黄素衍生物AE-YJ的抗炎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测定RAW264.7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NO释放量;ELISA法检测RAW264.7细胞培养... 目的以RAW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探究芦荟大黄素衍生物AE-YJ的抗炎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测定RAW264.7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NO释放量;ELISA法检测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TNF-α、IL-6和IL-1β含量;RT-PCR检查IL-6、IL-1β和COX-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iNOS、COX-2、IκBα、p65、Akt、ERK、JNK和p38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查p65蛋白的核易位情况。结果相同等剂量下,AE-YJ显示出比AE更强的抗炎活性;AE-YJ减少炎症介质(NO、PGE2、TNF-α、IL-6 IL-1β)的产生,降低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发挥抗炎活性。AE-YJ减少Akt的磷酸化,降低IκBα降解和p65核易位,阻碍NF-κB的活化;此外,AE-YJ还降低MAPK途径中ERK、JNK、p38的磷酸化。结论AE-YJ的抗炎活性优于AE,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NF-κB和MAPK/NF-κB途径减少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炎症介质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衍生物 RAW264.7 炎症 PI3K-AKT NF-ΚB MAPK
下载PDF
地胆草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沙合尼西.赛力克江 张涛 +3 位作者 李凌宇 哈斯特尔.木他西 波拉提.马卡比力 邹忠梅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9-225,共7页
目的为寻找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中的活性化合物,对其全草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磁共振、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目的为寻找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中的活性化合物,对其全草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磁共振、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从地胆草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从大孔树脂9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并鉴定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去氧地胆草内酯(1)、地胆草种内酯(2)、去氧地胆草内酯(3)、异地胆草种内酯(4)、香叶木素(5)、木犀草素(6)、表木栓醇(7)、羽扇豆醇(8)、羽扇豆醇乙酸酯(9)、木栓酮(10)、(Z)-8,11,12-三羟基-9-十八碳烯酸(11)、(-)-丁香脂素(12)、羽扇豆醇-20(29)-烯-3β-二十烷酸酯(13),其中化合物1~4对人肝癌Hep G2细胞显示有抑制活性,IC50在(1.17±0.14)^(38.24±4.17)mmol/L之内。结论化合物11、12和13为首次从地胆草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的绝对构型首次通过圆二色(CD)谱和X线单晶衍射法进行了确定,化合物2~4的绝对构型首次通过CD谱进行了确定;倍半萜类化合物1、2、3和4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胆草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TGF-β1通过介导上皮-间叶转化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玲玉 彭戴君 +3 位作者 杨海生 朱绚丽 张雯雯 官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 探讨TGF-β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PTC的石蜡包埋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对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标志物及TGF-β/S... 目的 探讨TGF-β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PTC的石蜡包埋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对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标志物及TGF-β/Smad信号通路蛋白进行检测。体外培养PTC细胞株BCPAP,添加诱导因子进行处理,分别通过CCK-8法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Smad信号通路和EMT标志物的表达。结果 PTC和淋巴结转移癌中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减弱,间叶标志物vimentin表达增强(79.5%vs 81%)(P<0.05);PTC和淋巴结转移癌中TGF-β1(70.5%、76.9%)和Smad2/3(65.9%、69.2%)的阳性率升高(P<0.01)。体外细胞实验发现添加TGF-β1组与其余两组相比,Smad2(1.229±0.016)、Smad3(2.208±0.084)和p-Smad2/3(0.551±0.032)高表达(P<0.05);上皮标志物E-cadherin(0.525±0.029、0.254±0.009)表达降低;间叶标志物N-cadherin(1.590±0.166、0.404±0.018)和vimentin(1.974±0.194、0.473±0.062)表达升高(P<0.05)。添加抑制剂BMP7组,抑制型蛋白Smad7(1.729±0.084、1.106±0.088)表达升高(P<0.05)。结论 PTC及其淋巴结转移标本发生EMT,且TGF-β1和Smad2/3高表达;TGF-β1可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介导EMT,促进PTC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TGF-β/Smad通路 TGF-Β1 上皮-间叶转化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异黄柏酮酸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冰心 尚海 +3 位作者 李凌宇 李靖荣 邹忠梅 宛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69-1475,共7页
目的探讨异黄柏酮酸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异黄柏酮酸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Griess法及荧光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 目的探讨异黄柏酮酸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异黄柏酮酸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Griess法及荧光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 2(PGE 2)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核转位,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和NF-κB、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异黄柏酮酸能降低LPS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的NO水平(P<0.05),其IC_(50)为(39.6±3.05)μmol/L;同时,异黄柏酮酸降低了炎性介质PGE 2、TNF-α、IL-6、IL-1β和MCP-1水平(P<0.05),且在0~200μmol/L浓度条件下对RAW264.7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进一步研究表明,异黄柏酮酸可降低iNOS、COX-2蛋白表达,抑制IκBα蛋白降解和p65蛋白核转位,下调p38和ERK磷酸化蛋白表达(P<0.05)。结论异黄柏酮酸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机制与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柏酮酸 炎症 脂多糖 RAW264.7 NF-κB MAPK
下载PDF
羊草对磷饥饿胁迫的光化学响应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玲玉 杨浩萌 +2 位作者 任卫波 吴新宏 黄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以羊草幼苗为材料,利用叶绿素荧光检测技术,对同期缺磷(0μmol/L)和低磷(2.5μmol/L)胁迫处理的叶片光化学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光系统Ⅱ实际量子效率Φ(Ⅱ)及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Ⅱ)分别降低42.9%和38.1%,约为低磷处... 以羊草幼苗为材料,利用叶绿素荧光检测技术,对同期缺磷(0μmol/L)和低磷(2.5μmol/L)胁迫处理的叶片光化学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光系统Ⅱ实际量子效率Φ(Ⅱ)及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Ⅱ)分别降低42.9%和38.1%,约为低磷处理降低幅度(19.6%,20.4%)的两倍,表明缺磷比低磷引起的PSⅡ活性降低更多。两种处理下光系统Ⅰ的实际量子效率Φ(Ⅰ)分别比对照降低25.4%和28.8%,表明它们对PSⅠ功能的影响程度相当。进一步对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环式电子传递速率的比较发现,缺磷胁迫下二者增加的幅度最大,可达对照的3.48倍和1.77倍,推测这是羊草植物缺磷胁迫下光保护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磷饥饿 光强响应 光化学
下载PDF
外源6-BA调控孕穗期低温后小麦幼穗发育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凌雨 周琦锐 +6 位作者 李洋 张安民 王贝贝 马尚宇 樊永惠 黄正来 张文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08-1817,共10页
小麦孕穗期对低温非常敏感,低温胁迫后外源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能够缓解低温胁迫对小麦造成的伤害,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6-BA提高小麦抗寒性的分子机制。选用低温敏感型品种皖麦52和低温迟钝型品种烟农19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低... 小麦孕穗期对低温非常敏感,低温胁迫后外源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能够缓解低温胁迫对小麦造成的伤害,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6-BA提高小麦抗寒性的分子机制。选用低温敏感型品种皖麦52和低温迟钝型品种烟农19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喷施20 mg L–1的6-BA溶液,以喷施等量蒸馏水处理为对照。观察幼穗形态,并测定幼穗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再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探究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及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采用qRT-PCR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外源6-BA处理10d后,与对照相比小麦幼穗形态发育良好,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升高。转录组结果表明,在皖麦52和烟农19中分别鉴定出22,770个和9866个差异基因,其中有661个基因在两个品种中均上调,从中筛选出ARF5、AGPL1、1-SST、SWEET15等基因,这些基因与调节植物激素水平、淀粉合成、糖代谢等有关。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GO注释表明皖麦52和烟农19差异基因的功能都主要富集于细胞结构稳定性、代谢、催化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表示信号转导、内源激素水平的调节、碳代谢、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途径发生显著变化。选择部分候选基因对其表达模式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说明RNA-seq数据准确。综上所述, 6-BA可以通过调节小麦内部抗氧化物质代谢、激素信号转导、碳水化合物代谢、渗透调节等途径缓解低温损伤,研究结果可为探索减轻春季低温对小麦伤害的栽培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6-BA 低温 幼穗 转录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