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熔化沉积Al-Mg-Sc-Zr合金晶粒尺寸预测及成形工艺优化
1
作者 刘筱 谢莉 +4 位作者 朱必武 李伟奇 肖罡 李落星 徐从昌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99,共8页
通过激光熔化沉积试验分析了工艺条件(送粉速度、扫描速度和激光功率)对Al-Mg-Sc-Zr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构建了晶粒尺寸预测模型,优化了成形工艺参数,给出了工艺参数最佳区间。结果表明,相较于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送粉速度对晶粒尺寸的... 通过激光熔化沉积试验分析了工艺条件(送粉速度、扫描速度和激光功率)对Al-Mg-Sc-Zr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构建了晶粒尺寸预测模型,优化了成形工艺参数,给出了工艺参数最佳区间。结果表明,相较于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送粉速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成形能量密度的增加,合金晶粒尺寸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演变趋势;采用回归方程构建的晶粒尺寸-工艺参数关系模型能准确预测不同工艺条件下激光熔化沉积Al-Mg-Sc-Zr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相对误差小于2%;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工艺参数最佳区间为:送粉速度2.8~3 g·min^(-1)、激光功率1000~1050 W、扫描速度4~5 m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AL-MG-SC-ZR合金 晶粒尺寸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轻量化车身用AlMgSi合金时效工艺及强化相析出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徐从昌 孙朝蓉 +3 位作者 于婉玉 张龙 李落星 何洪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8,共10页
综述了轻量化合金用AlMgSi合金的时效析出特征、强化机理、织构演化、工艺参数对强化相组织形态及其强化作用的影响等相关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强化相本身的结构及组织特点、预时效/预变形对强化相析出行为的影响、热处理工艺对性能的影... 综述了轻量化合金用AlMgSi合金的时效析出特征、强化机理、织构演化、工艺参数对强化相组织形态及其强化作用的影响等相关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强化相本身的结构及组织特点、预时效/预变形对强化相析出行为的影响、热处理工艺对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强化相析出动力学及强化模型等相关的理论研究进展,介绍了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分析法、电阻测试等在AlMgSi合金中强化析出行为方面表征的最新发展及其在本领域的贡献,探讨了时效温度及时间、变形量及变形缺陷对强化相析出动力学的影响机理。结合近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本领域的研究难点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轻量化 时效工艺 强化相析出
下载PDF
6061铝合金与H13模具钢固体界面接触换热系数的反分析求解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志文 李落星 +1 位作者 易杰 王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0-708,共9页
采用FORTRAN语言建立固体界面一维反热传导的计算程序,结合自制的热电偶测温实验装置,等效研究6061铝合金挤压型材在线弯曲过程中与H13模具钢界面的瞬态换热行为,探讨初始温度、接触载荷、表面粗糙度和热流方向对接触换热系数的影响。... 采用FORTRAN语言建立固体界面一维反热传导的计算程序,结合自制的热电偶测温实验装置,等效研究6061铝合金挤压型材在线弯曲过程中与H13模具钢界面的瞬态换热行为,探讨初始温度、接触载荷、表面粗糙度和热流方向对接触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瞬态换热系数在开始接触的短时间内(5 s)急剧上升,然后缓慢增大至某一稳定值。当界面平均接触温度从111.5℃增大到211.5℃时,接触换热系数迅速增加。进一步提高界面平均接触温度,接触换热系数增加速率下降;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大,接触换热系数逐渐减小,在1.66~2.05μm范围内影响最为显著。随着载荷的增加,接触换热系数逐渐增大,敏感性逐渐下降;热流方向从铝合金到H13钢时的接触换热系数明显要比H13钢到铝合金的接触换热系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H13钢 反热传导 接触换热系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和神经网络模型的7003-T4铝合金防撞横梁拉弯成形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林天豪 徐从昌 +3 位作者 林启权 李落星 向瀚林 华家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75,共9页
以截面形状为目字形的7003-T4铝合金型材为研究对象,以防撞横梁质量最轻和型材拉弯成形之后的截面畸变量最小为目标,以回弹量和最大减薄率为成形质量约束,以横梁摆锤碰撞时摆锤侵入位移为刚度约束,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和NSGA-Ⅱ多目标优... 以截面形状为目字形的7003-T4铝合金型材为研究对象,以防撞横梁质量最轻和型材拉弯成形之后的截面畸变量最小为目标,以回弹量和最大减薄率为成形质量约束,以横梁摆锤碰撞时摆锤侵入位移为刚度约束,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和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型材筋的分布、厚度分布以及拉弯成形时的预拉力大小和摩擦系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在没有补拉阶段的型材拉弯成形过程中,影响型材成形后回弹量和截面畸变量的敏感因素顺序为:预拉力大小、摩擦系数;所建立的防撞横梁质量以及摆锤碰撞刚度的多项式响应面模型和回弹量、截面畸变量以及最大减薄率的神经网络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获得型材结构-工艺参数的Pareto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弯成形 多项式响应面 神经网络 多目标优化 PARETO最优解
下载PDF
6XXX铝合金防撞梁总成在动静态载荷下的变形行为 被引量:5
5
作者 华家辉 徐从昌 +4 位作者 林天豪 向瀚林 何洪 李落星 王冠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9-205,共7页
针对6XXX铝合金防撞梁总成,采用准静态拉伸实验、200 s-1动态拉伸实验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数值模拟得到6063-T6和6082-T6合金材料的Swift-Hockett-Sherby硬化模型参数,对6XXX铝合金防撞梁总成的三点静压和13 km·h-1台车... 针对6XXX铝合金防撞梁总成,采用准静态拉伸实验、200 s-1动态拉伸实验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数值模拟得到6063-T6和6082-T6合金材料的Swift-Hockett-Sherby硬化模型参数,对6XXX铝合金防撞梁总成的三点静压和13 km·h-1台车碰撞进行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变化范围为0.001~200 s-1时,6063-T6合金应变率敏感性不明显,6082-T6合金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性;基于拉伸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到的Swift-Hockett-Sherby硬化模型参数能较精确地表征铝合金的塑性行为;三点静压的支反力-位移曲线和低速碰撞的加速度-时间曲线以及变形行为与仿真预测结果吻合度较高,该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6XXX铝合金防撞梁总成在动静态载荷下的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防撞梁总成 变形行为 三点静压 台车碰撞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薄壁中空型材分流模挤压缺陷产生机理及出口流速精确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志文 李落星 +2 位作者 符纯明 何洪 李必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7-930,共14页
以汽车防撞梁为典型研究对象,开展型材分流模挤压试模出现的内加强筋壁厚减薄和开裂等缺陷产生机理研究,并提出挤压出模口横截面流速均匀性的精确控制方法。首先,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混合算法建立了型材分流模挤压稳态有限元模型。然... 以汽车防撞梁为典型研究对象,开展型材分流模挤压试模出现的内加强筋壁厚减薄和开裂等缺陷产生机理研究,并提出挤压出模口横截面流速均匀性的精确控制方法。首先,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混合算法建立了型材分流模挤压稳态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材料流速均方差和焊合压力评价揭示型材挤压壁厚减薄和焊缝开裂的产生原因。最后,为了实现对出模口型材横截面流速的均匀控制,提出了“优化分流孔/引流槽、增添阻流块、基于Kriging近似模型和多岛遗传算法优化工作带”的分流模结构多步优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优化后出模口型材横截面流速均方差由23.75 mm/s减少到1.63 mm/s,型材壁厚尺寸误差小于0.1 mm。同时,型材横截面的温差大小和焊缝质量明显改善,最大温差降低27.2℃,焊合压力提升16.5%,焊缝基本为完全再结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中空型材 多孔分流模 挤压缺陷 多步优化 截面流速控制 焊缝质量
下载PDF
基于二次优化法的铝合金车架可靠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皓 王震虎 +1 位作者 李落星 朱学武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9-1125,共7页
针对基于可靠性的多目标优化过程中,解收敛过早且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可靠性的二次优化法。根据Pareto前沿解单位法向量来计算多个优化目标的权系数,使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多目标优化结果进行了二次优化,并通过矩方法进行了可... 针对基于可靠性的多目标优化过程中,解收敛过早且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可靠性的二次优化法。根据Pareto前沿解单位法向量来计算多个优化目标的权系数,使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多目标优化结果进行了二次优化,并通过矩方法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以某铝合金新能源汽车车架为例,结合试验设计、近似建模、二次优化法和矩方法,以零件壁厚为设计变量,一阶弯扭模态频率和弯曲刚度为约束,铝合金车架质量和扭转刚度作为优化目标,进行了多目标可靠性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二次优化法使最优解落在约束边界,解决了基于可靠性的多目标收敛过早的问题;矩方法在保证可靠性优化精度的同时提高了优化效率;与原设计相比,优化后的铝合金车架扭转刚度提高12.96%,车架总质量减小5.41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车架 矩方法 多目标优化 二次优化法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rolonged natural aging followed by artificial aging on tensile properties and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a thin-walled 6005 aluminum alloy tube 被引量:2
8
作者 ZHANG Long li Ke +1 位作者 HE Hong li luo-x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647-2659,共13页
The effects of aging treatments o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and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a thin-walled 6005 aluminum alloy tube were studied.Samples after three natural aging(NA)conditions were subsequently aged at 180℃... The effects of aging treatments o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and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a thin-walled 6005 aluminum alloy tube were studied.Samples after three natural aging(NA)conditions were subsequently aged at 180℃ for 0.5−12.0 h artificial aging(AA).Tensile and compressive tests were performed after AA.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samples with the same NA,the longer the AA time is,the higher the strengths alloy owns,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material shows a much lower elongation and faster process from plastic deformation to fracture.However,with NA prolonging,the alloy exhibits much better plastic deformation ability after AA,though its strength is decreased.The major cause of strength and plasticity variation induced by changing NA time is that the size of the main strengtheningβ''precipitates is larger and the density is lower.This character is evaluated by the strain hardening exponent n.Compressiv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energy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can be acquired at a moderate n(14<n<17).Large n(n≥18)results in the fracture of tube during axial compression while low n(n≤13)causes lower energy absor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alloy aging PRECIPITATES energy absorption load fluctuation
下载PDF
Flow Stress Behavior of Cu13Zn Alloy Deform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9
作者 li luo-xing PENG Da-shu +1 位作者 LUO Feng-hua ZHOU Mei-l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0年第4期198-200,共3页
The flow stress behavior of Cu13Zn 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compression tests carried out at 650 ℃, 700 ℃, 750 ℃, 850 ℃, and constant strain rates of 0.05 s -1 , 0.1 s -1 , 0.5 s -1 , 1 s -1 , 5 s -1 , respective... The flow stress behavior of Cu13Zn 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compression tests carried out at 650 ℃, 700 ℃, 750 ℃, 850 ℃, and constant strain rates of 0.05 s -1 , 0.1 s -1 , 0.5 s -1 , 1 s -1 , 5 s -1 ,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stres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ain and reaches a steady state stress, and the saturated stress ( σ 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rain rate and the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Flow stress curves of the alloy deform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can be simulated effectively by the model proposed by Zhou and Clode, and the flow stress is described as a function of strain, strain rate and temperature. Material constants values are: Q =270.43 kJ/mol, α =0.020 94, A =1.747×10 11 s -1 and n = 3.549 mm 2·N -1 ,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 alloy are self diffusion and dynamic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stress DEFORMATION mechanism copper ZINC ALLO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