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Daqing crude oil-alkaline system 被引量:3
1
作者 liN Mei-qin XU Xue-qin +3 位作者 LV Jing Zong Hua li ming-yuan DONG Zhao-xia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93-98,共6页
The oil/water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crude oil emulsions formed by alkaline/surfactant/ polymer(ASP) flooding in the Daqing Oilfield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by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facial tension,inter... The oil/water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crude oil emulsions formed by alkaline/surfactant/ polymer(ASP) flooding in the Daqing Oilfield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by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facial tension,interfacial shear viscosity and Zeta potential of the oil/water system.The result showed that both NaOH and Na_2CO_3 could react with acid substances in the crude oil to produce interfacially active components,which are adsorbed on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aqueous phase and oil phase, resulting in a decrease of the interfacial tension,negatively charging the surface of oil droplets,but making little change in the interfacial shear viscosity.For the same ionic strength of NaOH and Na_2CO_3,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of NaOH solution-crude oil system is lower,but the interfacial shear viscosity of NaOH solution-crude oil system is higher,than that of Na_2CO_3 solution-crude oil system.The negative value of the Zeta potential on the surface of the oil droplets is large.Accordingly,the O/W emulsion of NaOH solution-crude oil system is more stable than that of Na_2CO_3 solution-crude oi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 interfacial tension interfacial shear viscosity Zeta potential TURBIDITY
下载PDF
河北省不同地理区域的棉铃虫种群分布
2
作者 李耀发 安静杰 +6 位作者 窦亚楠 张尚卿 党志红 李明远 袁文龙 郭江龙 高占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随着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缩小,Bt棉花作为棉铃虫“诱杀陷阱”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明确河北省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棉铃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种群分布特点,2018年和2019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监测了5—9月河北省从南到北不同... 随着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缩小,Bt棉花作为棉铃虫“诱杀陷阱”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明确河北省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棉铃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种群分布特点,2018年和2019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监测了5—9月河北省从南到北不同作物上棉铃虫成虫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1)河北省棉铃虫种群发生数量大,并在多种寄主作物田中广泛分布,其中冀南地区棉田棉铃虫有4个成虫发生高峰期,高峰期诱捕虫量均达到100头/个(诱捕器)以上,最高达到了272.67头/个(诱捕器);(2)棉铃虫种群数量从南到北呈逐步递减趋势,南部、中部、北部的最高诱捕虫量分别为272.67、118.00和94.50头/个(诱捕器);(3)除棉田外,花生和玉米等作物田以及葡萄等果园的棉铃虫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河北省新的种植结构布局下不同地理区域内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及其分布动态,可为华北地区不同作物布局下棉铃虫的区域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作物布局 种群动态 黄河流域 棉花
下载PDF
基于复合盐溶液浓度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芙波 黄旭彤 +5 位作者 杨晓刚 梁卫国 吴亚轩 李名远 苏天 王晨霞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194,202,共9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复合盐溶液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抗冻性影响,以复合盐浓度、强度等级和冻融循环次数为变量,对RAC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分析其表观损伤程度、质量损失率、劈裂抗拉损失率、立方体抗压强度损... 为探究不同浓度复合盐溶液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抗冻性影响,以复合盐浓度、强度等级和冻融循环次数为变量,对RAC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分析其表观损伤程度、质量损失率、劈裂抗拉损失率、立方体抗压强度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结果表明:RAC的强度等级越高,抵抗盐冻破坏能力越强;30次盐冻循环后,RAC的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劈裂抗拉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均随复合盐溶液浓度提高而减小;90次盐冻循环后,RAC的盐冻损伤则随复合盐溶液浓度提高而增大。以复合盐浓度和强度等级为参数建立了指数函数盐冻损伤模型和Weibull分布函数盐冻损伤模型。对比后发现Weibull分布函数盐冻损伤模型衍生的生存函数图和失效率函数图能更直观地反映盐冻损伤程度及损伤效率,且模型与其他学者试验结果均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复合盐溶液浓度 盐冻循环 力学性能 Weibull分布函数 损伤模型
下载PDF
盐胁迫下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垂穗披碱草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4
作者 李青璞 白建海 +4 位作者 姚拓 李明源 王振龙 张洁 李智燕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15-123,共9页
【目的】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垂穗披碱草在盐渍化土壤中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课题组前期分离的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盐浓度处理,采用沙培法种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将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TznFn7、MYnI4... 【目的】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垂穗披碱草在盐渍化土壤中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课题组前期分离的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盐浓度处理,采用沙培法种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将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TznFn7、MYnI4、MYP(m)Jn8和TznG2)]接种剂接种在种植垂穗披碱草的河沙中,测定不同菌株处理和不同盐浓度下垂穗披碱草生长指标和生理特性,研究垂穗披碱草在菌株接种剂处理下的耐盐性。【结果】在150 mmol/L盐浓度下,与CK相比各接种处理的CAT活性提高2.08%~7.35%,接种菌株TznFn7、TznG2处理下与CK相比POD活性提高了27.24%、13.30%,各接种处理下SOD活性提高5.18%~24.03%,与CK相比各接种处理的MDA含量降低25.87%~47.53%。【结论】在盐胁迫下,接种不同PGPR菌剂不仅促进垂穗披碱草生长,同时有效提高了植物CAT、POD和SOD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植物细胞MDA含量。本研究选用的PGPR菌株改善了盐胁迫下植物生长,减轻了植物细胞损伤,提高了植物耐盐性,为盐渍化土壤的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植物根际促生菌 垂穗披碱草 生理 响应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换热管胀接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远 董中鹏 +1 位作者 康东明 高慧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换热管与管板的可靠性连接是热交换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模拟了304不锈钢换热管与16Mn管板焊胀并用结构的内压加载过程,对比了胀接分别采用强度胀和贴胀的残余应力。研究表明,胀接内压小于30 MPa时,强度焊+强度胀结构与强度焊+贴胀结... 换热管与管板的可靠性连接是热交换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模拟了304不锈钢换热管与16Mn管板焊胀并用结构的内压加载过程,对比了胀接分别采用强度胀和贴胀的残余应力。研究表明,胀接内压小于30 MPa时,强度焊+强度胀结构与强度焊+贴胀结构都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压卸载后无残余应力。胀接内压在30~40 MPa时,残余应力增加迅速,之后增速变缓。胀接内压在30~175 MPa时,2种结构残余应力相近。胀接内压大于175 MPa时,2种结构残余应力差异逐渐明显,开槽结构残余应力明显大于无槽结构。在胀接压力加载到100 MPa并卸压至0 MPa后,2种结构残余应力分布没有明显差异,开槽对残余应力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管 管板 胀接 应力 有限元 分析
下载PDF
产胞外多糖多功能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评价
6
作者 常海霞 李明源 +2 位作者 麦日艳古·亚生 周茜 王继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85,共13页
【目的】探究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菌株在促进盐碱土中植物生长,改善土壤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为研制适用于盐碱土壤修复的微生物菌剂奠定基础。【方法】从新疆喀什地区盐碱草地根际土壤中筛选产胞外多糖菌株,基于16S rRNA... 【目的】探究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菌株在促进盐碱土中植物生长,改善土壤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为研制适用于盐碱土壤修复的微生物菌剂奠定基础。【方法】从新疆喀什地区盐碱草地根际土壤中筛选产胞外多糖菌株,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对产胞外多糖菌株进行种属鉴定,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最高产菌株的培养基组分,通过接种试验评估其对盐碱土栽培植物的促生效果及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19株具有产胞外多糖能力的菌株,隶属于7个菌属,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占绝对优势。菌株产糖量介于236-1544 mg/L,尤以泛菌属Pantoea MQ A0产糖量最高,且兼具固氮、产吲哚乙酸(IAA)和铁载体、解磷等功能。MQ A0的最适产糖发酵培养基为甘油12.5 mL/L,蛋白胨9.0 g/L,酵母粉5.5 g/L,CaCO_(3)5.1 g/L,在此条件下菌株产糖量达2436 mg/L,较优化前增加57.8%。接种MQ A0发酵液使盐碱土栽培的玉米株高、鲜重、茎粗、须根数和总根长分别提高41.2%、203.0%、42.7%、30.4%和99.7%;粗多糖提取液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也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结论】高产胞外多糖菌株MQ A0兼具多种促生特性,在促进盐碱土中植物生长和土壤改良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胞外多糖菌株 盐碱草地 响应面法 盐碱土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包装方式对三文鱼片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沈秋霞 李明元 +6 位作者 胡永正 郭冀川 王晓君 卢朝婷 吉礼 文晓慧 丁文武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138,共6页
为探究真空包装与氮气包装三文鱼片分别在4,10℃贮藏条件下的理化品质变化,对贮藏期间三文鱼片的感官、质构、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及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yric acid,TBA)进行测定分析,采用... 为探究真空包装与氮气包装三文鱼片分别在4,10℃贮藏条件下的理化品质变化,对贮藏期间三文鱼片的感官、质构、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及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yric acid,TBA)进行测定分析,采用电子鼻分析其挥发性物质成分(包括负荷加载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三文鱼片的感官得分、弹性、回复性和咀嚼性逐渐下降,TVB-N值与TBA值逐渐增加,硬度值先增后减,pH值与硬度变化趋势相反。10℃条件下真空、氮气包装鱼片贮藏至4d已出现明显腐败现象,4℃条件下2组鱼片贮藏至6d时品质开始劣变。电子鼻分析对贮藏期间各组三文鱼片区分度良好,负荷加载分析发现其中主要挥发性物质为氮氧化合物、芳香物质、乙醇及无机硫化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文鱼片 包装 电子鼻 品质变化
下载PDF
深部采区轨道下山巷道钢丝绳网锚注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如波 涂兴子 +3 位作者 翟新献 李明远 肖同强 黄广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7-81,共5页
深井采准巷道支护技术一直影响到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针对平煤五矿采区轨道下山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对轨道下山巷道变形原因、变形特征和支护原则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现场支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 深井采准巷道支护技术一直影响到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针对平煤五矿采区轨道下山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对轨道下山巷道变形原因、变形特征和支护原则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现场支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围岩应力高、岩性差、受采动影响,以及锚注支护方式及参数不合理是造成轨道下山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②提出了全断面支护、强化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柔性喷层的支护原则,确定了钢丝绳网混凝土喷层结构、注浆锚杆和注浆参数等钢丝绳网锚注支护有关技术参数。钢丝绳网锚注支护在轨道下山巷道翻修中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巷道经历了两侧工作面采动影响后,能够满足生产安全需要,减少了巷道维修次数,现场试验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巷道 锚注支护 围岩控制 钢丝绳网 喷射混凝土
下载PDF
北京地区莴苣中番茄斑萎病毒的鉴定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东亮 李明远 +2 位作者 李雪梅 王玲玲 黄丛林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目前已知的寄主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毒之一。采集北京市顺义地区疑似感染病毒病的莴苣叶片,症状表现为严重的叶片斑驳褪绿、矮化,甚至整株枯萎死亡,发病率可达25%以上;结合发...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目前已知的寄主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毒之一。采集北京市顺义地区疑似感染病毒病的莴苣叶片,症状表现为严重的叶片斑驳褪绿、矮化,甚至整株枯萎死亡,发病率可达25%以上;结合发病症状和分子检测技术,证明其病原为番茄斑萎病毒属的TSWV。进一步基于TSW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对不同国家和国内其他地区TSWV的进化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莴苣中的TSWV与国内已报道的TSWV差异较大,而与西班牙分离的TSWV进化关系最近,表明该TSWV病毒非国内其他地区传播,而是由国外直接输入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莴苣 植物病毒
下载PDF
平煤八矿硐室围岩控制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翟新献 涂兴子 +3 位作者 李如波 李明远 李鹏远 郭春生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1-3,共3页
平煤八矿二水平轨道下山绞车房硐室,采用锚(索)网喷支护以后,硐室两帮开裂、顶板喷层脱落且底鼓严重。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硐室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硐室围岩岩性差、地应力高和采动影响是造成硐室围岩收敛... 平煤八矿二水平轨道下山绞车房硐室,采用锚(索)网喷支护以后,硐室两帮开裂、顶板喷层脱落且底鼓严重。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硐室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硐室围岩岩性差、地应力高和采动影响是造成硐室围岩收敛和底鼓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钢丝绳网锚杆支护-底板卸压槽-围岩注浆联合支护新方案,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硐室围岩变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硐室 围岩变形 底鼓 卸压槽 注浆
下载PDF
油田地面集输管线腐蚀穿孔分析及防腐措施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静 宋治国 +4 位作者 李明元 张志钢 任亮 刘致维 刘睿江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7期1543-1546,共4页
针对油田地面集输管线的腐蚀穿孔情况,分析管线腐蚀的原因和主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腐方案。实验结果表明:H_(2)S和CO_(2)共同影响集输管线的腐蚀,H_(2)S是影响腐蚀的主导因素,CO_(2)通过降低p H值对腐蚀起协同促进作... 针对油田地面集输管线的腐蚀穿孔情况,分析管线腐蚀的原因和主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腐方案。实验结果表明:H_(2)S和CO_(2)共同影响集输管线的腐蚀,H_(2)S是影响腐蚀的主导因素,CO_(2)通过降低p H值对腐蚀起协同促进作用,温度升高能加快腐蚀反应。腐蚀因素从大到小顺序为HS分压、CO_(2)分压、温度。采用动态腐蚀失重法,对初筛出的缓蚀剂进行筛选评价,其中CT19缓蚀剂缓蚀效果最好,在最佳质量浓度100 mg·L^(-1)条件下,集输管线钢的腐蚀速率从0.713 mm·a^(-1)下降到0.034 mm·a^(-1),能够满足集输管线的运行寿命需求。基于上述的研究,结合现场集输管网的腐蚀情况,将缓蚀剂替换成CT2-19型缓独剂,采用连续注入与预涂膜注入缓蚀剂相结合的手段使用,提高缓蚀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集输管线 腐蚀情况 穿孔 缓蚀剂 防腐措施
下载PDF
7B52铝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及断裂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佟有志 祝国川 +4 位作者 李明原 刘洪雷 刘显东 李锡武 李志辉 《铝加工》 CAS 2018年第4期39-44,共6页
通过对7B52铝合金进行动态压缩实验和准静态拉伸试验,结合微观组织的OM、SEM和TEM分析,研究了应变速率和取向对7B52铝合金准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及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7B52铝合金流变应力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 通过对7B52铝合金进行动态压缩实验和准静态拉伸试验,结合微观组织的OM、SEM和TEM分析,研究了应变速率和取向对7B52铝合金准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及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7B52铝合金流变应力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一应变速率下,轧向(L向)强度均大于横向(T向)。7B52铝合金准静态加载时为穿晶韧性断裂机制。动态加载时,7B52铝合金内形成了绝热剪切带,剪切带内发生了以晶粒转动为机制的动态再结晶,断裂机制为沿晶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B52铝合金 动态性能 断裂行为 微观组织
下载PDF
汉族和维吾尔族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雷琪 李鸣远 +1 位作者 李倩 米娜瓦尔.胡加艾合买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UGT1A1基因UGT1A1*6位点多态性与汉族和维吾尔族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17例汉族PBC患者和145例汉族健康人群,以及42例维吾尔族PBC患者和37例维吾尔族健康人群的外周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联... 目的探讨UGT1A1基因UGT1A1*6位点多态性与汉族和维吾尔族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17例汉族PBC患者和145例汉族健康人群,以及42例维吾尔族PBC患者和37例维吾尔族健康人群的外周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联合测序分型技术检测UGT1A1*6位点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患者PBC的发病关系。结果汉族PBC患者的GA和AA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人群(41. 9%vs 19. 3%,40. 2%vs 29. 0%,P <0. 001),维吾尔族PBC患者的GA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人群(47. 6%vs 21. 6%,P <0. 05);汉族和维吾尔族晚期PBC患者UGT1A1*6的基因型分布呈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中汉族PBC患者的GG基因型频率17. 9%(7/39)明显高于维吾尔族0%(0/17),而其GA基因型频率38. 5%(15/39)则明显低于维吾尔族70. 6%(12/17)。结论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PBC发病易感性相关,且在晚期PBC患者中UGT1A1基因在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中的分布呈显著性差异,提示晚期PBC患者UGT1A1基因的多态性与人种和地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UGT1A1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碱金属对NH_3-SCR脱硝催化剂Ce/TiO_2的毒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国民 李明圆 +1 位作者 付在国 郭瑞堂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16-2619,共4页
电厂烟气中的碱金属盐(钙、镁等)对SCR脱硝催化剂有明显的毒化失活作用。基于实验研究和BET比表面积、X射线晶体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手段,探究解释碱金属Ca、Mg对Ce/TiO_2催化... 电厂烟气中的碱金属盐(钙、镁等)对SCR脱硝催化剂有明显的毒化失活作用。基于实验研究和BET比表面积、X射线晶体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手段,探究解释碱金属Ca、Mg对Ce/TiO_2催化剂的毒化作用。研究表明,碱金属Ca比Mg毒化作用更加明显。实验结果揭示了氧化还原能力和布朗斯特酸位点的降低以及活性氧物种的减少,导致了Ca-Ce/TiO_2、Mg-Ce/TiO_2脱硝催化剂活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碱土金属 毒化作用 表征
下载PDF
播期对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永增 吕丽华 +3 位作者 李谦 孟建 李明远 贾秀领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28-35,共8页
研究播期对冬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可以明确气候条件变化下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适宜播期。2017~2019年于不同的气候年型下连续2 a在河北藁城进行大田试验,播期设9月25日、10月5日、10月15日、10月25日和11月4日5个处理,分析... 研究播期对冬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可以明确气候条件变化下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适宜播期。2017~2019年于不同的气候年型下连续2 a在河北藁城进行大田试验,播期设9月25日、10月5日、10月15日、10月25日和11月4日5个处理,分析不同气候年型下各播期处理的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性状变化。结果表明:播期对子粒品质影响较大,不同气候年型规律不一致,其中,在重度干热风年型,10月5日前播种子粒灌浆充足,品质较高;而在普通的干旱年型,10月15日播种子粒品质较高,包括较高的子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稳定时间、容重和硬度。小麦10月5~15日播种,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产量和收获指数均较高。冬前≥0℃积温为410~549℃时,小麦单位面积穗数较多,穗粒数适中;积温为733℃时,小麦单位面积穗数降低;积温为279℃时,穗数和穗粒数均降低。10月15日适期晚播对小麦穗部性状影响不大;但播期继续推迟,穗部性状变差,表现为穗长明显缩短,10粒以下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比例增加。本试验条件下,小麦10月5~15日播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子粒品质,该研究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适期晚播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品质 产量性状
下载PDF
外源钒胁迫对甜玉米幼苗植物螯合肽相关蛋白含量的影响
16
作者 侯明 李明沅 杨心瀚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9-334,共6页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钒(V)浓度(0、5、10、20、40 mg·L^(-1))胁迫后,甜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谷胱甘肽(GSH)、植物螯合肽(PCs)、非蛋白巯基(NPT)和类金属硫蛋白(MTL)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V胁迫浓度升高,植株地上部与地...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钒(V)浓度(0、5、10、20、40 mg·L^(-1))胁迫后,甜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谷胱甘肽(GSH)、植物螯合肽(PCs)、非蛋白巯基(NPT)和类金属硫蛋白(MTL)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V胁迫浓度升高,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中GSH含量均先升高后下降,PCs含量和NPT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MTL含量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地上部是GSH的主要存在部位,而地下部是PCs、NPT和MTL的主要存在部位。当V胁迫浓度为10 mg·L^(-1),地上部GSH含量达最大,比对照增加18.86%;V胁迫浓度为5 mg·L^(-1),地下部PCs含量达最低,比对照组降低了14.93%,地下部NPT含量比对照组下降4.27%,随着V胁迫浓度的增加,NPT含量增大,当V胁迫浓度为40 mg·L^(-1),地下部MTL含量比对照组增加12.31%。外源V对植物PCs的合成与GSH变化呈现消长关系,表明受到重金属胁迫后GSH含量由于PCs的合成而下降,GSH和PCs在植物不同部位承担着对重金属的解毒功能。NPT是螯合重金属离子的重要物质,MTL中有大量的巯基,可结合重金属离子以减轻其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地下部NPT和MTL含量增加,表明玉米幼苗根部是抵御重金属毒害的重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植物螯合肽 谷胱甘肽 非蛋白巯基
下载PDF
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特点和功能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双双 杜春阳 +3 位作者 袁媛 徐梦圆 李明媛 滕玉鸥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1-417,共7页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活细胞分泌的囊性小泡,能携带脂质、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在体内进行生物信息传输。外泌体中独特的组织或细胞特异性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可反映其细胞来源和细胞的生理状态,因此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有不同的特点和功...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活细胞分泌的囊性小泡,能携带脂质、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在体内进行生物信息传输。外泌体中独特的组织或细胞特异性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可反映其细胞来源和细胞的生理状态,因此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基于其内源性、生物相容性和多功能特性,外泌体有望成为药物递送系统、免疫治疗、精准治疗的新手段。本综述聚焦近年来报道的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的特点及功能化研究成果,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细胞来源 药物递送载体 疾病治疗
下载PDF
3-取代吲哚酮类抗癌药物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之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凌 张在军 +2 位作者 李铭源 韩怡凡 崔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9-1193,共5页
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设计通过竞争性抑制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对抗肿瘤,其中舒尼替尼、靛玉红等多个化合物已在临床用于肾细胞癌、胃肠间质瘤等治疗。最近研究发现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在多种细胞、动物模型发挥神经保护活性,可能治疗帕... 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设计通过竞争性抑制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对抗肿瘤,其中舒尼替尼、靛玉红等多个化合物已在临床用于肾细胞癌、胃肠间质瘤等治疗。最近研究发现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在多种细胞、动物模型发挥神经保护活性,可能治疗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本文系统综述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通过作用于c-Jun氨基末端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肌细胞增强因子-2、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B等多个靶点,产生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并展望这类化合物“老药新用”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 神经退行性疾病 肿瘤 舒尼替尼 靛玉红 帕金森病
下载PDF
3种保鲜剂及其复配对虹鳟鱼片冷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沈秋霞 李明元 +4 位作者 朱克永 钱杨 许童桐 吴李川 袁洋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5-151,共7页
以贮藏期间虹鳟鱼片的感官评分、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及菌落总数为评价指标,探究茶多酚、壳聚糖及柠檬汁处理对4℃冷藏虹鳟鱼片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对3种保鲜剂进行配比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 以贮藏期间虹鳟鱼片的感官评分、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及菌落总数为评价指标,探究茶多酚、壳聚糖及柠檬汁处理对4℃冷藏虹鳟鱼片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对3种保鲜剂进行配比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3种保鲜剂均能抑制虹鳟鱼片品质的劣变,其保鲜效果依次为:壳聚糖>茶多酚>柠檬汁;3种保鲜剂的最佳配比浓度为:壳聚糖1.75%,茶多酚0.25%,柠檬汁4.98%。经复配保鲜剂处理的虹鳟鱼片与对照组相比,可有效延缓贮藏期间其感官变质,鱼肉蛋白质等含氮物质的分解,同时对微生物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壳聚糖 柠檬汁 虹鳟 保鲜
下载PDF
儿童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吕纯阳 罗晶晶 +2 位作者 石华 李明远 江咏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78-184,共7页
儿童结核病是全球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诊断儿童结核病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结果,但由于儿童结核病本身和标本的特殊性,实验室准确、快速地诊断儿童结核病仍面临挑战。病原学诊断作为儿童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其敏感度不佳;以超... 儿童结核病是全球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诊断儿童结核病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结果,但由于儿童结核病本身和标本的特殊性,实验室准确、快速地诊断儿童结核病仍面临挑战。病原学诊断作为儿童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其敏感度不佳;以超敏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Xpert MTB/RIF Ultra)为代表的新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较高的敏感度和较短的检测时间有其应用前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被WHO推荐用于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抗原检测技术在少菌、肺外结核标本中敏感度高,在儿童结核病的检测中具有独特价值;其他免疫学新方法对于区分潜伏和活动性结核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目前已有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基因表达、蛋白质产生和生物标志物变化的新方法投入研究。留取多份标本或不同标本类型、不同检测方法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儿童结核病的检出率。提高结核病在现有方法和非侵入性、易获取标本中的检出率,以及评估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新技术的适用性是未来儿童结核病实验室诊断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儿童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