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置曲率研磨盘提高行星研磨技术去除函数稳定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海阔 曾雪锋 +3 位作者 李锐钢 李英杰 李龙响 张学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20-1630,共11页
行星研磨技术由于提升磨削接触点相对速度,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去除效率。但由于传统研磨盘不均匀磨损,导致研磨盘形状持续改变,从而影响了研磨过程中去除函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本文针对基于小磨头行星运动方式,通过... 行星研磨技术由于提升磨削接触点相对速度,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去除效率。但由于传统研磨盘不均匀磨损,导致研磨盘形状持续改变,从而影响了研磨过程中去除函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本文针对基于小磨头行星运动方式,通过建立构建磨损函数,预置研磨盘曲率半径,使研磨盘满足在加工单周期后各点去除量相等,从而提升去除函数稳定性。通过实验验证,研磨去除函数与模型仿真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优化后的研磨盘可获得高效稳定的去除函数。采用直径40 mm SiC研磨盘研磨SiC工件,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加工前后研磨盘磨损情况,面形变化小于1%,符合均匀去除要求;对比多组不同研磨阶段去除函数,体积去除率误差小于2.3%,满足光学研磨去除函数稳定性要求;在公转100 r·min^(-1),自转-100 r·min^(-1)条件下,体积去除率达到6.879 mm3·min^(-1),比同样参数下的平转动研磨提高了40.9%的去除量。证明了行星研磨技术能够通过参数设计获得高稳定性的高效去除函数,为行星运动研磨技术应用于SiC镜片高效加工提了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行星运动研磨 研磨盘磨损模型 去除函数稳定性
下载PDF
高桩码头应变监测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瑞刚 朱明友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6-240,共5页
为了解高桩码头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吻合状况,在主要构件上安装应变监测系统,测得码头构件在船舶靠泊、码头面堆载、岸桥作业3种工况下的应变值。分析监测结果,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现场监测结果与理论建模计算的... 为了解高桩码头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吻合状况,在主要构件上安装应变监测系统,测得码头构件在船舶靠泊、码头面堆载、岸桥作业3种工况下的应变值。分析监测结果,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现场监测结果与理论建模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但是二者的趋势是一致的;(2)加固改造方案有效;(3)对码头构件的实际受力状况有了直观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 应变监测 应变 理论计算
下载PDF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of Rare Earth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3
作者 liANG Chun-jun HONG Zi-Ruo +1 位作者 li rui-gang li Wen-lian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7-307,共1页
Photovoltaic effects of rare earth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OELD), ITO/TPD/Gd(DBM) 3 bath, were described. Double OEL devices with Gd complex indicated considerable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About 20 μA... Photovoltaic effects of rare earth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OELD), ITO/TPD/Gd(DBM) 3 bath, were described. Double OEL devices with Gd complex indicated considerable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About 20 μA·cm -2 of maximum short current ( I sc ) and 2 2 V of maximum voltage ( V oc ) of the photovolotaic cell with the rare earth complex under illumination UV lamp with 365 nm were achieved. Although the most sensitive response of it is at UV region, V oc larger than 1 5 V under solar illumination can also be observed. Under UV light illumination of 367 nm, V oc =844 mV, I sc =2 1 μA·cm -2 and 4% of energy transfer efficiency were measured. 展开更多
下载PDF
红参和红景天配伍前后主要成分及抗疲劳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晶 李瑞刚 +4 位作者 睢博文 李娜 赵幻希 王楠 越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87-96,共10页
目的:初步阐释红参和红景天在化学和药效学层面的配伍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RRLC-Q-TOF-MS)分析了红参和红景天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并通过负重游泳实验及血清尿素... 目的:初步阐释红参和红景天在化学和药效学层面的配伍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RRLC-Q-TOF-MS)分析了红参和红景天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并通过负重游泳实验及血清尿素、血乳酸、肝糖原的测定考察了红参和红景天配伍前后的抗疲劳活性变化。结果:在红参和红景天配伍合提液中共鉴别了51种化学成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mRg1,mRb1,mRb2,mRb3和mRd等)含量明显降低,人参皂苷(Rb1,Rb2,Rb3,Rd,F2和Rg3等)含量明显升高。药效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合提液组和合并液组小鼠竭力游泳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两组小鼠的血清尿素氮(P<0.05,P<0.01)和乳酸(P<0.05,P<0.01)水平明显降低,而肝糖原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红参和红景天配伍合提液抗疲劳作用较红参和红景天单煎合并液明显增强。结论:该研究在化学成分变化方面揭示了红参和红景天配伍过程中的增效机制,为临床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红景天 化学成分 配伍 抗疲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