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和一号”湿绕组电机主泵声-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1
作者 李天斌 程剑 《水泵技术》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应用商用专业软件ANSYS,对三代核电“国和一号”湿绕组电机主泵固体结构的湿模态以及湿绕组电机主泵热屏、飞轮及电机的冷却腔室内部复杂流体域的声模态进行分析,避免这两个模态的固有频率与主泵的运行频率接近而产生共振。
关键词 国和一号 湿绕组电机主泵 湿模态 声模态
下载PDF
Progressive Modelling of the Gravity-induced Landslide Using the Local Dynamic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被引量:10
2
作者 CHEN Guo-qing HUANG Run-qiu +2 位作者 XU Qiang li tian-bin ZHU Ming-l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4期532-540,共9页
The failure of slope is a progressive process, and the whole sliding surface is caused by the gradual softening of soil strength of the potential sliding surface. From this viewpoint, a local dynamic strength reductio... The failure of slope is a progressive process, and the whole sliding surface is caused by the gradual softening of soil strength of the potential sliding surface. From this viewpoint, a local dynamic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pture the progressive failure of slope. This method can calculate the warning deformation of landslide in this study. Only strength parameters of the yielded zone of landslide will be reduced by using the method. Through continuous local reduction of the strength parameters of the yielded zone, the potential sliding surface developed gradually and evolved to breakthrough finall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imulate the progressive failure of slope truly. The yielded zone and deformation of landslide obtained by the method a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overal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The warning deformation of landslide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local dynamic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softe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iding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LIDE Local dynamic reduction Warning deformation Strength softening Progressive failure
下载PDF
小型堆核主泵水力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天斌 张明玉 +3 位作者 郭喜安 强壮 朱荣生 龙云 《水泵技术》 2023年第3期21-28,48,共9页
以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核能技术及其多元化应用,成为全球核能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小型反应堆因其安全、经济、可移动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型核主泵的研究也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对小型堆核主泵的水力... 以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核能技术及其多元化应用,成为全球核能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小型反应堆因其安全、经济、可移动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型核主泵的研究也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对小型堆核主泵的水力开发进行研究,采用CFD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型堆核主泵进行水力优化设计。首先基于设计输入参数确定关键水力部件基本结构参数,对小型堆核主泵的叶轮和导叶进行初始模型的建模,采用三维软件对进口吸入段、叶轮、导叶及泵壳进行建模;其次利用6因素3水平的L18(63)正交表对小型堆核主泵水力进行正交优化设计,将不同因素与水平合理分为18组试验方案,并对18组模拟结果进行极差分析,选取最佳参数组合;最后与优化前模型的外特性和汽蚀特性进行对比,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了内部流动分析。优化模型进行实体制造并通过试验验证,一方面证实了正交优化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另一方面优化后的小型堆主泵模型具备了较优的性能,促进了小型堆核电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堆核主泵 水力模型 水力优化 正交设计 试验验证
下载PDF
Identifying crack initiation stress threshold in brittle rocks using axial strain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2
4
作者 GAO Mei-ben li tian-bin +2 位作者 MENG Lu-bo MA Chun-chi XING Hui-l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6期1371-1382,共12页
As an estimate for the in-situ spalling strength around massive underground excavations to moderately jointed brittle rocks, crack initiation stress marks the initiation of rock micro fracturing. It is crucial to accu... As an estimate for the in-situ spalling strength around massive underground excavations to moderately jointed brittle rocks, crack initiation stress marks the initiation of rock micro fracturing. It is crucial to accurately identify crack initiation stress level by proper method. In this study, confined compression tests of sandstone samples are used to examine the validity/applicability of proposed axial strain stiffnes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highlighting the minuscule changes in stress-strain curve, the axial strain stiffness curve provided further insight into rock failure process and revealed five stages:(a) irregular fluctuation,(b) nearly horizontal regular fluctuation,(c) irregular fluctuation gradually decreasing to zero,(d) extreme fluctuation, and(e) near zero, which mainly correspond to five stages of stress–strain curve. The ratio of crack-initiation stress to peak strength determined using this approach is 0.44–0.51, similar to the ranges previously reported by other researchers. In this method, the key is to accurately detect the end point of the stage(b), "nearly horizontal regular fluctuation" characterized by a sudden change in axial strain stiffness curve, and the sudden change signifies crack initiation in rock sample. Finally,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axial strain stiffness curve can provide a mean to identify the crack-initiation stress thresholds in brittle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ttle rock fracture Rock failure SANDSTONE Crack initiation stress Axial strain-stiffness Triaxial test
下载PDF
深部硬岩矩形隧洞围岩板裂破坏的试验模拟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宫凤强 伍武星 +1 位作者 李天斌 司雪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85-2098,共14页
为了深入认识深部硬岩矩形隧洞围岩板裂破坏的发生机制,利用花岗岩材料加工含预制矩形孔洞(40 mm×40 mm)的立方体试样(100 mm×100 mm×100 mm),并采用TRW-3000岩石真三轴电液伺服诱变试验机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模拟试验... 为了深入认识深部硬岩矩形隧洞围岩板裂破坏的发生机制,利用花岗岩材料加工含预制矩形孔洞(40 mm×40 mm)的立方体试样(100 mm×100 mm×100 mm),并采用TRW-3000岩石真三轴电液伺服诱变试验机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模拟试验中首先以深部1 000 m的地应力条件作为初始加载应力状态,保持孔洞径向和轴向的水平向应力不变,然后在竖直向加载直至孔洞两侧洞壁围岩发生破坏,并保证试样整体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加载过程中利用岩样内部结构破坏实时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程的实时记录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竖直向为最大主应力和水平轴向为中间主应力的情况下,矩形孔洞两侧洞壁围岩整体发生明显的板裂破坏,破坏区域呈对称状,而顶板和底板始终保持稳定状态。侧壁围岩的破坏方向平行于竖直向,呈现典型的张拉板裂状破坏特征。整个破坏过程划分为平静期阶段、洞壁两侧上下肩角处颗粒弹射阶段、侧壁围岩裂纹扩展阶段和裂纹贯通板裂破坏阶段。当进入到裂纹贯通板裂破坏阶段时,无论是加载还是保载过程,板裂破坏都可能持续发展。试验过程中,试样洞壁两侧围岩的板裂破坏整体上呈现静态破坏模式,而且破坏区域沿水平方向逐渐向洞壁深部发展,最终形成沿轴向的贯穿型对称弧形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围岩 板裂 矩形隧洞 真三轴试验 三维高应力 弧形槽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响应预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杰 冯世国 +3 位作者 李天斌 王瑞红 雷岚 王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2-2030,共9页
利用已有大理岩对冲击波的动态响应图,验证在0.1Hz不同加载方式下提出的岩石非线性动态响应预测模型及预测公式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提出加载速率波形曲线函数的适用条件。经研究表观弹性模量的拟合系数,提出了冲击压实系数a和冲击初始弹... 利用已有大理岩对冲击波的动态响应图,验证在0.1Hz不同加载方式下提出的岩石非线性动态响应预测模型及预测公式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提出加载速率波形曲线函数的适用条件。经研究表观弹性模量的拟合系数,提出了冲击压实系数a和冲击初始弹性模量b,以及岩样内部裂隙孔洞的压密效应系数a1和滑移错动效应系数a2,且有a=a1+a2,a1〉0,a2〈0。指出当岩样受到荷载作用时,岩样的压密作用与滑移错动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在加载段,|a1|〈|a2|,在卸载段,|a1|〉|a2|,致使加载段a〈0,卸载段a〉0。定义了加卸载速率响应比β,表征卸载段平均切线模量与加载段平均切线模量的比值,β值越大岩石的破坏程度越大,不同频率下,砂岩在三角波和正弦波加载方式下均有β≈2。各应变片的应变、变形速率、能量值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均吻合较好,证明了在低速荷载下提出的岩石非线性动态响应预测模型及预测公式在高速冲击波随时间的毫秒级变化规律情况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拓宽了该预测公式和模型的应用范围,对位移控制严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动态响应 拟合系数 加卸载速率响应比 预测公式
下载PDF
强震区隧道洞口段边坡动力响应特征离心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任洋 李天斌 赖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05-1612,1624,共9页
强震后隧道震害调查表明,隧道洞口段的震害破坏尤其严重,需进一步加强隧道洞口段边坡动力响应方面的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区典型隧道洞口边坡为例,通过大型离心振动台试验,研究隧道洞口段边坡在强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及规律。试验研究... 强震后隧道震害调查表明,隧道洞口段的震害破坏尤其严重,需进一步加强隧道洞口段边坡动力响应方面的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区典型隧道洞口边坡为例,通过大型离心振动台试验,研究隧道洞口段边坡在强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及规律。试验研究表明:(1)在边坡坡面和坡内的加速度放大均具有显著的高程效应;隧道拱顶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隧道其他部位;越靠近隧道洞口的加速度放大效应越明显。(2)不同振幅下坡体的加速度放大效应均十分显著,并且低振幅下的加速度响应大于高振幅下的加速度响应。(3)在维持0.25g振动加速度下不同离心荷载等级下的坡体加速度放大系数均大于2.0;但随着离心荷载的增大,加速度放大系数增长很小。(4)随着边坡高程的增大,动土压力总体呈线性降低,在相对高程为0.48时(即隧道拱顶),其动土压力响应系数最大。研究成果能为强震区隧道洞口段的抗减震设计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边坡 强震区 离心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下载PDF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的超高陡加筋土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任洋 李天斌 +2 位作者 杨玲 魏大强 唐杰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6-844,I0004,I0005,共11页
山区机场建设中会出现超高陡(高度达百米且填方坡比陡于1︰1)的加筋土填方边坡方案,针对这类填方边坡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较少。以云南某机场的超高陡加筋土填方边坡方案为例,通过大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开展天然工况下这类加筋土... 山区机场建设中会出现超高陡(高度达百米且填方坡比陡于1︰1)的加筋土填方边坡方案,针对这类填方边坡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较少。以云南某机场的超高陡加筋土填方边坡方案为例,通过大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开展天然工况下这类加筋土填方边坡稳定性的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①边坡变形破坏以填方土体局部开裂、面板鼓胀和抗滑桩略微外倾为主,桩顶位移未超过设计允许偏移量;②边坡顶部以沉降为主,坡口沉降量最大,边坡中下部(基础面地形陡变及筋带变短的部位)兼有沉降和少量的侧向水平位移,坡体变形满足规范要求;③填方体内的土压力较小,坡体中下部土压力最大;筋带的单元轴力基本满足要求,仅基础界面地形陡变及下部筋带变短部位的少量筋带(数量少于4%)的轴力超过了其设计值。研究表明,这类超高陡加筋土填方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由于山区机场填方体呈上宽下窄的倒三角形,坡体中下部基础面地形陡变及筋带变短部位存在局部安全隐患,后续应优化方案,进一步增强边坡中下部局部稳定及加筋体内部稳定。相关成果能为山区机场超高陡加筋土填方边坡整体稳定性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类似离心试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边坡 加筋土 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计算 稳定性
下载PDF
工程温压内花岗岩破裂特征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美奔 李天斌 +2 位作者 陈国庆 马春驰 阴红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3-18,共6页
深部复杂环境中热力条件下岩石破裂机理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采用统计方法对工程温压内花岗岩单轴、三轴压缩、三轴卸荷试验条件下宏观破裂特征进行了分区分析,并探讨了其机理。结果显示:低温低围压区(20~40℃、0~5 MPa)岩样以剪切破坏... 深部复杂环境中热力条件下岩石破裂机理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采用统计方法对工程温压内花岗岩单轴、三轴压缩、三轴卸荷试验条件下宏观破裂特征进行了分区分析,并探讨了其机理。结果显示:低温低围压区(20~40℃、0~5 MPa)岩样以剪切破坏为主,伴有次级张拉裂缝。低温高围压区(20~40℃、15~30 MPa)岩样为剪切破坏,且随着围压升高,出现多个剪切破裂面。高温低围压区(60~130℃、0~5 MPa)岩样为张拉破坏。高温高围压区(60~130℃、15~30 MPa)岩样为剪切破坏。围压增加试样峰值强度明显增加,升温试样峰值强度变化不大。研究表明:在工程温压内,岩样性能主要受围压影响;温度对岩样破裂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低围压区。针对温压耦合条件,传统的考虑单一变量的分析结果偏于片面,而分区考虑双变量的分析结果更为客观合理;宜建立多破裂面复合型模型探讨其发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工程 温度 破裂特征 机理 统计方法 分区
下载PDF
海洋钻采平台往复压缩机气流脉动和管道振动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戚蒿 周声结 +3 位作者 李天斌 钱程 曹颜玉 樊文斌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2,共4页
考虑到往复式压缩机固有的机械振动特性,为了保证压缩机组在海洋平台上的稳定运行,采用平面波动理论和转移矩阵法,分析压缩机管道系统的气流脉动和管道振动,对管路、进口洗涤罐、缓冲罐及换热器等进行设计优化,有效避免了压缩机管道系... 考虑到往复式压缩机固有的机械振动特性,为了保证压缩机组在海洋平台上的稳定运行,采用平面波动理论和转移矩阵法,分析压缩机管道系统的气流脉动和管道振动,对管路、进口洗涤罐、缓冲罐及换热器等进行设计优化,有效避免了压缩机管道系统在不同操作工况下的气柱和管路机械共振问题,实现了在设计阶段对压缩机振动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压缩机 气流脉动 管道振动 固有频率 共振
下载PDF
考虑位移释放的横观各向同性冻胀寒区隧道冻胀力弹塑性解答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常光 高本贤 +1 位作者 李天斌 单冶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67-2976,共10页
综合考虑中间主应力、横观各向同性冻胀和围岩位移释放的影响,基于冻融圈整体冻胀模型建立了寒区隧道冻胀力的弹性解、塑性统一解以及塑性区半径的隐式计算方程,给出冻结围岩弹-塑性状态的判定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可比性分析和对比验证... 综合考虑中间主应力、横观各向同性冻胀和围岩位移释放的影响,基于冻融圈整体冻胀模型建立了寒区隧道冻胀力的弹性解、塑性统一解以及塑性区半径的隐式计算方程,给出冻结围岩弹-塑性状态的判定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可比性分析和对比验证,并探究各因素对冻胀力和塑性区半径的影响特性,借助支护施作时机量化了围岩位移释放的距离描述。研究表明:解答具有很好的可比性且被文献模型试验所验证;统一强度理论作为屈服准则可充分发挥冻结围岩的承载潜能,所得冻胀力和塑性区半径明显减小;不均匀冻胀系数和体积冻胀率对冻胀力和塑性区半径的影响显著,应考虑围岩横观各向同性冻胀特性并采取有效的防排水和保温抗冻措施;位移释放系数较小时冻胀力偏大、位移释放系数为1时塑性区半径最大,恰当的支护施作时机有利于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所得结果可为寒区隧道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隧道 统一强度理论 冻胀力 位移释放系数 横观各向同性冻胀
下载PDF
湿绕组电机主泵双金属飞轮钨合金棒尺寸优化设计
12
作者 李斌 张继革 +2 位作者 李天斌 刘昺轶 王德忠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1-927,共7页
针对湿绕组电机主泵双金属飞轮内嵌钨合金棒的特殊结构,在满足飞轮结构完整性和功耗要求的前提下,为了提高飞轮的转动惯量,对飞轮结构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钨合金棒直径为优化目标,利用优化设计软件Isight及有限... 针对湿绕组电机主泵双金属飞轮内嵌钨合金棒的特殊结构,在满足飞轮结构完整性和功耗要求的前提下,为了提高飞轮的转动惯量,对飞轮结构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钨合金棒直径为优化目标,利用优化设计软件Isight及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对内嵌的双排钨合金棒直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保证飞轮在满足应力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拥有较大的转动惯量,从而获得最优的飞轮结构。结果表明,优化后飞轮的应力极值为183.2 MPa,满足强度要求。飞轮整体的转动惯量为1 873.4 kgm2,比常规设计下的转动惯量增加8.2%。该方法对提高核主泵飞轮结构设计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绕组电机主泵 双金属飞轮 钨合金棒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引力搜索法的隧道围岩微震定位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剑锋 李天斌 +4 位作者 马春驰 张航 韩瑀萱 周雄华 姜宇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21-4428,4476,共9页
针对目前深埋隧道围岩微震源定位难且精度不高等问题,采用启发式算法--引力搜索法(GSA)对隧道围岩微震源位置进行搜索,并将该算法与粒子群算法和单纯形法的搜索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双速度模型和三速度模型下,引力搜索法相较于粒子群算... 针对目前深埋隧道围岩微震源定位难且精度不高等问题,采用启发式算法--引力搜索法(GSA)对隧道围岩微震源位置进行搜索,并将该算法与粒子群算法和单纯形法的搜索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双速度模型和三速度模型下,引力搜索法相较于粒子群算法和单纯形法,都具有快速收敛、精度较高的优点,且与震源位置的距离能够控制在10m以内。对双速度模型,引力搜索法的精度相对于单纯形法提高了83.71%,相对于粒子群算法提高了7.77%。对三速度模型,引力搜索法的精度相对于单纯形法提高了70.67%,相对于粒子群算法提高了39.36%。可见,该方法为深埋隧道微围岩震源定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隧道工程 启发式算法 引力搜索法 震源定位
下载PDF
基于岩石峰前起裂及峰后特征的脆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美奔 李天斌 +5 位作者 陈国庆 孟陆波 马春驰 张岩 阴红宇 钟雨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2-768,共7页
现有研究表明岩石脆性与其内部微裂纹起裂、扩展有密切联系,但考虑岩石起裂特征的脆性评价指数并不多见,在对脆性理论以及起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峰前起裂及峰后特征的脆性评价方法。首先,结合George和Tarasov&Pot... 现有研究表明岩石脆性与其内部微裂纹起裂、扩展有密切联系,但考虑岩石起裂特征的脆性评价指数并不多见,在对脆性理论以及起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峰前起裂及峰后特征的脆性评价方法。首先,结合George和Tarasov&Potvin等对脆性的描述和定义,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岩石峰前起裂及峰后特征脆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其次,构建了表征岩石峰前脆性特征的分量B_(i)和表征岩石峰后脆性特征的分量B_(ii),并将两者之积作为表征峰前起裂和峰后应力跌落特征的脆性指数B_(I)。最后,结合不同加载方式、围压以及岩性条件下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试验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围压5~35 MPa时,大理岩脆性与围压呈负相关关系;围压5 MPa时,三轴卸荷试验条件下花岗岩脆性比三轴压缩试验条件下大。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相应的脆性指数B_(I)值分别为0.684,0.336,0.186,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提供了一种从起裂和应力跌落角度评价岩石脆性的新思路,对丰富室内岩石脆性分析与评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硬岩 起裂 脆性指数 峰后特征
下载PDF
基于主动学习径向基函数的边坡系统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天龙 曾鹏 +1 位作者 李天斌 孙小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98-3108,共11页
相较于极限平衡法,强度折减法在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上有许多优势,但更大的计算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为了有效地减少可靠度分析中数值模型的计算次数,以减轻使用强度折减法所带来的计算压力,引入了基于主动... 相较于极限平衡法,强度折减法在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上有许多优势,但更大的计算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为了有效地减少可靠度分析中数值模型的计算次数,以减轻使用强度折减法所带来的计算压力,引入了基于主动学习径向基函数(ARBF)代理模型的高效分析方法:利用主动学习函数在极限状态面附近搜索训练样本更新代理模型,加快模型训练的收敛速度;采用线性核径向基插值函数简化模型参数优化过程,建立简洁、稳定的代理模型。此外,为了充分发挥主动学习代理模型的优势,提出针对土质边坡特性的初始采样策略。当得到稳定的代理模型后,结合蒙特卡罗模拟计算边坡的系统失稳概率。作为对比,基于两个典型边坡算例,测试了两种经典的可靠度方法:主动学习克里金模型(AK)和二次响应面法(QRSM),论证了引入的主动学习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在计算效率上的高效性和计算模型上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系统可靠度 强度折减法 主动学习代理模型 径向基函数
下载PDF
致灾因素耦合作用下堆积体斜坡失稳概率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语 李天斌 曾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66,共7页
藏东南地区气候环境复杂,地质条件恶劣,广为分布的堆积体斜坡易在多种极端条件诱发下失稳,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为研究复杂环境条件对滑坡的诱发作用,提出一种能够考虑多种诱发因素耦合作用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以地震和降雨为例,分... 藏东南地区气候环境复杂,地质条件恶劣,广为分布的堆积体斜坡易在多种极端条件诱发下失稳,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为研究复杂环境条件对滑坡的诱发作用,提出一种能够考虑多种诱发因素耦合作用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以地震和降雨为例,分别考虑了诱发因素自身的随机性与诱发作用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不同危险性量级诱发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回归周期,结合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对应诱发作用下的斜坡失稳概率,揭示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全概率公式进行多致灾因素的耦合计算,系统评价堆积体斜坡的危险性与潜在风险。并以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某典型堆积体斜坡为算例,其结果表明:耦合计算结果为中等危险等级,总的规律表现为诱发事件组合越极端,其综合危险性反而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斜坡 回归周期 失稳概率 降雨诱发 地震诱发 蒙特卡罗模拟
下载PDF
Temperature effec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lates in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17
作者 MENG Lu-bo li tian-bin CAI Guo-ju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12期2581-2588,共8页
High geothermal temperatures appear to be unfavor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unnels in slate rocks with high overburden.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lates at various levels of geothermal temper... High geothermal temperatures appear to be unfavor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unnels in slate rocks with high overburden.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lates at various levels of geothermal temperature,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confining stress were carried out at 4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rom 20℃ to 120℃.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high confining pressures weaken the thermal effects on rock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while higher temperatures enhance the effect of confining pressure.At higher levels of confining stress the thermal effects on the rock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decrease.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the larger is the effect of confining pressure on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at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leads to a decrease of the peak strength but increases the deformability and ductility of the slate, the thermo effect on the peak strength and Poisson's ratio is larger than on the elastic modulus. Higher temperatures reduce the shear strength of slate, the decrease is mainly caused by a decrease of the cohesion. In general, the slate samples fail in shear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effect SLATE Mechanical feature Triaxial te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