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amphiphobic, strong self-cleaning and high-efficiency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s 被引量:1
1
作者 JIANG Guancheng NI Xiaoxiao +2 位作者 li wuquan QUAN Xiaohu LUO Xuwu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2期421-429,共9页
Based on the amphiphobic theory on underground rock surface, a super-amphiphobic agent is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which can form nano-micro papilla structure on rock, filter cake and metal surface, reduce surface free... Based on the amphiphobic theory on underground rock surface, a super-amphiphobic agent is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which can form nano-micro papilla structure on rock, filter cake and metal surface, reduce surface free energy, prevent collapse, protect reservoir, lubricate and increase drilling speed. With this super-amphiphobic agent as the core agent, a super-amphiphobic, strong self-cleaning and high-performance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by combining with other agents based on drilled formation, and compared with high-performance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 and typical oil based drilling fluid commonly used in oilfiel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per-amphiphobic, strong self-cleaning and high-performance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 has better rheology, and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filtration similar with that of oil-based drilling fluid, inhibiting and lubricating properties close to oil based drilling fluid. Besides, the super-amphiphobic system is non-toxic,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ield tests show this newly developed drilling fluid system can prevent wellbore collapse, reservoir damage and pipe-sticking, increase drilling speed and lower drilling cost,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of safe, high efficien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rilling. Compared with other drilling fluids, this new drilling fluid system can reduce downhole complexities by 82.9%, enhance the drilling speed by about 18.5%, lower drilling fluid cost by 39.3%, and increase the daily oil output by more than 1.5 times in the same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super-amphiphobic agent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 reservoir protection wellbore stability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应用于重度烧伤脓毒症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张赛琼 李武全 陈青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因重度烧伤导致脓毒症的40名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因重度烧伤导致脓毒症的40名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继续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都抽取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7 h的静脉血进行化验,进一步比较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前2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发现,实验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较常规治疗组低(P<0.05)。结论在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中,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清除炎性介质,防治失控性炎性反应,对烧伤创面脓毒血症等全身性感染所带来的症状能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防治应激损伤和脓毒症引起的脏器损伤,在临床上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严重烧伤 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重度烧伤大鼠肠道组织HMGB1和TLR4表达增强且肠道免疫功能紊乱 被引量:7
3
作者 韩亚龙 杨晖 +3 位作者 刘文军 李武全 缪玉兰 王海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大鼠肠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肠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重度烧伤组30只。对照组仅麻醉,重度烧伤组大鼠背部及腹侧造成全身60%烫伤。烧伤组...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大鼠肠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肠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重度烧伤组30只。对照组仅麻醉,重度烧伤组大鼠背部及腹侧造成全身60%烫伤。烧伤组大鼠在伤后6、12、18 h,各取10只颈椎脱臼处死,对照组大鼠10只麻醉后即刻处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组织中HMGB1和TLR4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测量CD3+T细胞的纯度和Th1细胞和Th2细胞亚群比率,ELISA检测肠组织匀浆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0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烧伤组伤后6、12、18 h,大鼠肠道组织中HMGB1和TLR4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烧伤后时间的增加,蛋白水平均逐渐增加,重度烧伤组HMGB1及TLR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烧伤组伤后6、12、18 h,Th1细胞亚群比例显著增加,而Th2细胞亚群比例降低,Th1细胞/Th2细胞比值显著增加,Th1细胞比例与HMGB1及TLR4呈正相关,而Th2细胞比例与HMGB1及TLR4呈负相关。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烧伤组伤后6、12、18 h,大鼠肠道IFN-γ及IL-4水平均显著增加,而IL-10水平显著降低。且随着烧伤后时间的增加,IFN-γ及IL-4水平均逐渐增加,而IL-10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大鼠重度烧伤后,肠道组织内募集HMGB1激活TLR4信号通路,进一步激活下游信号转录因子,并释放一系列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参与大鼠Th1细胞和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肠道 HMGB1 TLR4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炎性因子水平对不同程度烧伤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韩亚龙 刘文军 +2 位作者 刘军 李武全 魏迪南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2425-2428,共4页
目的分析烧伤病人外周血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与轻度、中度、重度、特重度等不同程度烧伤以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烧伤病人... 目的分析烧伤病人外周血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与轻度、中度、重度、特重度等不同程度烧伤以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烧伤病人,依据烧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特重度组等四组,同期纳入该院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监测烧伤后24 h内、第7天、第21天的外周血炎性因子IL⁃6、IL⁃8、IL⁃10水平,分析各组间炎性因子分布特点和差异,评估其对无感染、发生感染、脓毒症、死亡等预后价值。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07例,其中,轻度组62例,中度组63例,重度组62例,特重度组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重度组IL⁃6、IL⁃8、IL⁃10在入院24 h内[(138.3±51.1)ng/L、(90.5±81.1)ng/L、(55.7±10.8)ng/L]、第7天[(488.9±193.2)ng/L、(177.5±73.3)ng/L、(79.2±14.5)ng/L]的短期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4 h:(24.1±23.9)ng/L、(26.7±16.0)ng/L、(11.7±4.2)ng/L](P<0.05),在特重度组亦观察到类似结果。重度、特重度组IL⁃6[(125.74±24.6)ng/L、(244.4±134.0)ng/L]、IL⁃10[(57.5±18.5)ng/L、(98.5±47.6)ng/L]在第21天的长期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IL⁃6:(25.5±11.2)ng/L;IL⁃10:(13.8±7.5)ng/L](P<0.05)。死亡组、脓毒症组病人IL⁃6、IL⁃8、IL⁃10短期水平升高显著(P<0.05),死亡组平均水平最高,且第21天仍处在较高水平。结论重度、特重度烧伤病人IL⁃6、IL⁃8、IL⁃10升高明显,在试验观察时间范围内高水平的IL⁃6、IL⁃8、IL⁃10均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预后
下载PDF
超双疏强自洁高效能水基钻井液 被引量:16
5
作者 蒋官澄 倪晓骁 +2 位作者 李武泉 全晓虎 罗绪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0-398,共9页
基于井下岩石表面双疏理论,研发出可在岩石、滤饼和钻具等表面形成纳—微米乳突物理结构并降低表面自由能,具有'防塌、保护储集层、润滑、提速'功能的聚合物超双疏剂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以该超双疏剂为核心,结合钻遇的地层概况... 基于井下岩石表面双疏理论,研发出可在岩石、滤饼和钻具等表面形成纳—微米乳突物理结构并降低表面自由能,具有'防塌、保护储集层、润滑、提速'功能的聚合物超双疏剂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以该超双疏剂为核心,结合钻遇的地层概况,配套其他处理剂形成了超双疏强自洁高效能水基钻井液体系,并与现场用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和典型油基钻井液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双疏强自洁高效能水基钻井液流变性更佳且高温高压滤失量与油基钻井液相当;超双疏强自洁高效能水基钻井液的抑制性和润滑性接近油基钻井液水平;体系无毒且安全环保。现场试验证明,利用该体系解决了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储集层损害和阻卡卡钻严重、钻速慢、成本高等技术难题,满足了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钻井需要,与其他钻井液技术相比,同区块井下复杂情况减少82.9%,钻速提高32.8%,钻井液综合成本降低39.3%,日产量提高1.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超双疏剂 水基钻井液 储集层保护 井壁稳定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烧伤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武全 刘军 +2 位作者 刘文军 韩亚龙 张立亚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烧伤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12月在我科实习的海源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名,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20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烧伤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12月在我科实习的海源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名,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20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通过理论及临床技能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更灵活,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培养创新思考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为烧伤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烧伤科 教学改革 传统教学 临床实习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劣质固相絮凝剂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被引量:6
7
作者 景岷嘉 李武泉 蒋官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69,共6页
劣质固相对油基钻井液的性能影响大,且由于其粒径小难以被固控设备清除。絮凝剂能通过絮凝作用增大劣质固相粒径,但几乎都用于水基钻井液而少有用于油基钻井液。以高岭土作为油基钻井液劣质固相,通过静置观察、浊度分析、显微镜观察等方... 劣质固相对油基钻井液的性能影响大,且由于其粒径小难以被固控设备清除。絮凝剂能通过絮凝作用增大劣质固相粒径,但几乎都用于水基钻井液而少有用于油基钻井液。以高岭土作为油基钻井液劣质固相,通过静置观察、浊度分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CDAC)对高岭土的絮凝作用。结果表明,DCDAC能加快高岭土的沉降速度,当加量为5%时,高岭土在48 h后基本沉淀完毕;静置5 h后,高岭土悬浮液的浊度降低率接近80%;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当DCDAC加量不小于4%时,高岭土出现明显的团聚行为;通过体系实验发现,离心后油基钻井液的密度及固相含量与DCDAC加量成反比,固相清除率与DCDAC的加量成正比,塑性黏度与动切力随着DCDAC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说明DCDAC对油基钻井液中的高岭土有良好的絮凝作用,可用于清除油基钻井液中的劣质固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劣质固相清除 两亲分子 高岭土 絮凝剂
下载PDF
青海玛多M_(S)7.4地震安西站VP宽频带倾斜仪数据特征分析
8
作者 闫勋 高曙德 +8 位作者 姜振海 马武刚 杨聪 李娜 柴源 曹喜 马兰 醴武权 桑晓凤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74-880,共7页
青海玛多M_(S)7.4地震前甘肃省安西县地震监测站VP宽频带倾斜仪出现明显异常变化且记录到该地震的同震波形。结合CTS-1地震计进行融合分析可知,2套仪器同震波形的震相到时基本同步,表明2套仪器具有可靠性和一致性,但震相记录特征存在差... 青海玛多M_(S)7.4地震前甘肃省安西县地震监测站VP宽频带倾斜仪出现明显异常变化且记录到该地震的同震波形。结合CTS-1地震计进行融合分析可知,2套仪器同震波形的震相到时基本同步,表明2套仪器具有可靠性和一致性,但震相记录特征存在差异。2021-04-17 VP宽频带倾斜仪数据打破原有倾斜趋势,年变向西北方向倾斜,05-13恢复为向西南方向倾斜,震前记录到倾角急剧增大的方位与震中至台站的方位一致,倾斜旋转变化方向与区域构造应力方向一致。在同时段时均值数据时频谱中,异常时段存在(1.085~4.340)×10^(-6)Hz(周期为64~128 h)的低频信号。此次地震中2套仪器的优势频率和时频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2套仪器不同的机械结构、频段宽度、采样频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宽频带倾斜仪 CTS-1地震计 同震响应 频谱分析 时频分析
下载PDF
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的物项分级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马逸萍 李武全 程道仓 《南方能源建设》 2020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重要厂用水系统负责向核岛提供冷却水源,并把热量带到最终热阱,实行物项分级有助于力求经济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功能最优。[方法]SSG-30方法是按照物项所承担安全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依据系统流程对物项的... [目的]重要厂用水系统负责向核岛提供冷却水源,并把热量带到最终热阱,实行物项分级有助于力求经济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功能最优。[方法]SSG-30方法是按照物项所承担安全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依据系统流程对物项的安全功能进行分解,同一系统的不同功能可以采用不同的安全分类和分级,同一功能的不同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安全分级,同一设备的不同部件可以进一步分级,可以采用功能冗余的方法满足单一故障准则。[结果]分级结果可以用来复核系统功能,如安全级部件必须满足抗震要求并配置应急电源后方可投入运行。不能依据既有压水堆设计中成熟的“工程经验”来降低物项的安全等级。[结论]运用功能分解进行物项分级的方法可为其他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厂用水 安全分级 功能分解 冗余 抗震
下载PDF
具有时变时滞的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跟踪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由玉瑶 李武全 顾建忠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96-304,共9页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未知时变时滞的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跟踪控制问题。系统中的扩散项和漂移项不仅依赖于输出,还依赖于不可测量的状态和未知的时变时滞。对于具有时变时滞的随机非线性系统,本文通过引入坐标变换和齐次占优技术,...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未知时变时滞的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跟踪控制问题。系统中的扩散项和漂移项不仅依赖于输出,还依赖于不可测量的状态和未知的时变时滞。对于具有时变时滞的随机非线性系统,本文通过引入坐标变换和齐次占优技术,设计一个基于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控制器,使得跟踪误差能调节到零的任意小邻域内。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时滞 随机非线性系统 输出反馈 跟踪
下载PDF
陇南汉王地电阻率井中不同观测方式的实验分析
11
作者 醴武权 高曙德 +2 位作者 杨义煊 马兰 闫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6-440,共5页
陇南汉王深井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受地表干扰明显,映震能力较差,为抑制干扰、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体现深井效能,在充分利用原有井孔基础上改进电极空间分布来优化观测布极,放弃使用地面供电电极,采用中间电极替代,构建新的观测装置系统。结... 陇南汉王深井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受地表干扰明显,映震能力较差,为抑制干扰、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体现深井效能,在充分利用原有井孔基础上改进电极空间分布来优化观测布极,放弃使用地面供电电极,采用中间电极替代,构建新的观测装置系统。结果表明,优化后装置的观测数据信噪比明显提升,季节性变化幅值变小,自然环境干扰及人为活动产生的离散电流得到抑制,能更直观地识别资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地电阻率 测道优化 信噪比 干扰抑制
下载PDF
Prescribed-Time Control of Stochastic Nonlinear Systems with Reduced Control Effort 被引量:2
12
作者 li wuquan KRSTIC Miroslav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SCIE EI CSCD 2021年第5期1782-1800,共19页
A new prescribed-time state-feedback design is presented for stochastic nonlinear strictfeedback systems.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stochastic prescribed-time design where scaling-free quartic Lyapunov functions or s... A new prescribed-time state-feedback design is presented for stochastic nonlinear strictfeedback systems.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stochastic prescribed-time design where scaling-free quartic Lyapunov functions or scaled quadratic Lyapunov functions are used,the design is based on new scaled quartic Lyapunov functions.The designed controller can ensure that the plant has an almost surely unique strong solution and the equilibrium at the origin of the plant is prescribed-time mean-square stable.After that,the authors redesign the controller to solve the prescribed-time inverse optimal mean-square stabilization problem.The merit of the design is that the order of the scaling function in the controller is reduced dramatically,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control effort.Two simulation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desig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 effort prescribed-time design stochastic nonlinear strict-feedback systems
原文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吸入性损伤有效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庆 刘文军 +3 位作者 段建兴 李武全 王欣 魏亚婷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59-465,共7页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表皮生长因子(EGF)治疗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有效性。方法以"inhalation injury、smoke inhalation injury、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表皮生长因子(EGF)治疗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有效性。方法以"inhalation injury、smoke inhalation injury、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以"吸入性损伤、表皮生长因子"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自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7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EGF治疗吸入性损伤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胶体渗透压(COP)、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成纤维细胞百分比,肺部症状消失时间,坏死黏膜脱落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呼吸道分泌物量,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研究375例吸入性损伤患者,包括接受EGF治疗的EGF组182例和接受传统治疗的传统治疗组173例。纳入研究中6项研究偏倚风险均不确定。EGF组患者BALF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COP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标准化均数差(SMD)分别为-9.37、-26.77、-8.13(95%置信区间分别为-14.11~-4.63、-41.85~-11.69、-9.54~-6.73,P〈0.001)。EGF组患者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传统治疗组,成纤维细胞百分比高于传统治疗组,SMD分别为-20.22、-13.08、-12.28、2.99(95%置信区间分别为-22.27~-17.66、-14.76~-11.40、-13.86~-10.70、2.48~3.50,P〈0.001)。EGF组患者肺部症状消失时间、坏死黏膜脱落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治疗组,SMD分别为-1.05 、-1.22、-1.11(95%置信区间分别为-1.36~-0.74、-1.54~-0.91、-1.39~-0.82,P〈0.001)。EGF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量明显少于传统治疗组,SMD为-1.44(95%置信区间为-1.90~-0.98,P〈0.001)。EGF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传统治疗组,相对危险度为0.46(95%置信区间为0.24~0.89,P〈0.05)。BALF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COP可能存在发表偏倚(P〈0.05),坏死黏膜脱落时间、肺部症状消失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方式上增加EGF治疗吸入性损伤可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促进呼吸道上皮的修复,缩短气管导管的拔出时间,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概率,对吸入性损伤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 表皮生长因子 吸入性损伤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