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瓣百合LiAGL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隋娟娟 李晓昕 +4 位作者 吴健 曹兴 吴泽 何俊娜 义鸣放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4,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重瓣百合花形成的分子机制,以重瓣百合比罗尼卡为试验材料,从中分离得到1个AGL6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744 bp,共编码247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28.3 ku。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748,等电点为8.23。蛋白结构分析显示,百合AGL6蛋... 为了深入研究重瓣百合花形成的分子机制,以重瓣百合比罗尼卡为试验材料,从中分离得到1个AGL6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744 bp,共编码247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28.3 ku。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748,等电点为8.23。蛋白结构分析显示,百合AGL6蛋白具有典型的MADS-box结构域、K-box区及2个AGL6基序。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百合AGL6编码的蛋白属于AP1/AGL9亚家族AGL6分枝的单子叶植物类群,与同为单子叶植物的风信子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到78%,说明克隆得到的基因即为AGL6的同源基因,将其命名为LiAGL6。亚细胞定位表明,LiAGL6在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中表达,具备转录因子的基本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LiAGL6基因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在茎、叶中几乎不表达;在整朵花中,LiAGL6在第7轮花瓣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依次是第6轮和第3轮,第2轮花瓣中几乎检测不到表达。研究表明,LiAGL6基因可能在百合重瓣花形成方面发挥了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瓣百合 MADS-BOX 基因克隆 LiAGL6基因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新 单羽佳 《数量经济研究》 2024年第2期66-94,共29页
为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风险传染的影响,本文首先根据银行间溢出效应,采用基于LASSO-VAR的广义溢出方差分解模型构建银行风险传染网络,识别银行风险传染网络中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其次结合BK溢出指数,从频域的视角探讨经济政... 为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风险传染的影响,本文首先根据银行间溢出效应,采用基于LASSO-VAR的广义溢出方差分解模型构建银行风险传染网络,识别银行风险传染网络中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其次结合BK溢出指数,从频域的视角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风险传染的影响。最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受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时大型商业银行的节点重要性有所上升,高频时的网络结构更加紧密。对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来说,贸易政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提高银行风险。研究结果为我国银行业化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风险传染 有向加权网络 商业银行
下载PDF
黄土高原植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宇 宋进喜 +5 位作者 邢璐通 黄钰琳 高隽清 李晓鑫 曹成珺 史阿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12,共15页
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植被恢复措施的开展进一步影响了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情况,剖析植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可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以及多元数据资料,对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植被恢复措施的开展进一步影响了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情况,剖析植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可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以及多元数据资料,对黄土高原2000—2018年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及其相互作用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自东南向西北植被覆盖度逐渐递减,19年间植被覆盖度呈稳定上升趋势;(2)2000—2018年黄土高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526.27 t·(km^(2)·a)^(-1),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丘陵、台地及起伏山地侵蚀程度较强;(3)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为45%~75%的区域侵蚀程度较强,当植被覆盖度增加40%以上时,会直接引起侵蚀的加剧,而当植被覆盖度减少或增加不超过30%时,降雨量的变化是侵蚀加剧或减弱的主导因素。研究结论可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综合防治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 土壤侵蚀 植被覆盖度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氮量下微生物残体氮对土壤氮库稳定性和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
4
作者 韩建 张玉铭 +6 位作者 何红波 李俊娣 胡春胜 李晓欣 董文旭 刘秀萍 张丽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6-779,共14页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氮的施用是保障粮食高产稳产并维持土壤氮库稳定的重要管理措施,土壤微生物既是土壤氮素矿化的驱动者,也是土壤氮素固持的贡献者,在氮素保蓄和供应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直接影响作物的氮素吸收利用。本研究依托中...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氮的施用是保障粮食高产稳产并维持土壤氮库稳定的重要管理措施,土壤微生物既是土壤氮素矿化的驱动者,也是土壤氮素固持的贡献者,在氮素保蓄和供应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直接影响作物的氮素吸收利用。本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小麦-玉米轮作农田14年长期不同施氮水平定位试验,选取玉米季施氮量150 kg(N)·hm^(-2)(N150)、200 kg(N)·hm^(-2)(N200)和300 kg(N)·hm^(-2)(N300)3个典型处理,通过微区施用15N标记氮肥,在收获期测定玉米产量、地上部总吸氮量和肥料氮吸收量,分析0~20 cm土层土壤全氮(TN)、微生物残体氮[MRN,包括真菌残体氮(FRN)和细菌残体氮(BRN)]、固定态铵(FN)、矿质氮(NH_4^(+)-N+NO_(3)^(-)-N,MN)和其他有机氮(ON)含量及不同氮库对^(15)N的截获,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建立各形态氮库与玉米氮素吸收的相关关系,研究土壤“老氮”和肥料“新氮”在土壤氮库中的分配及其对作物吸收利用的影响,为研究区氮肥高效利用和地力培肥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以及土壤TN含量均以N200最高,此施氮量有利于作物高产和土壤氮库培育。N300的肥料氮吸收和残留量高于N200,表明N300的土壤氮“激发效应”强于N200,会诱导土壤“老氮”的更多矿化和损失,其土壤TN库稳定性差、更新程度较大。总氮库中,MRN占主导,N20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TN的贡献均在50%以上,且FRN主导了MRN的累积。N200的土壤FRN∶BRN比值显著高于N150和N300,表明适宜施氮可显著提升真菌在氮素积累中的贡献,提升土壤氮库的稳定性;施氮不足(N150)或过量施氮(N300)提升了细菌在氮素积累中的贡献,不利于稳定土壤氮库。N300的MN和F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过量施肥更多提升的是活性氮库。由此可见,适宜施氮可优化土壤氮库分配,促进更多的氮进入微生物残体氮库,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途径对氮的固持作用,促进土壤对氮素的保蓄与供应良性运行,保障了玉米氮素吸收与产量形成,为指导华北平原农田地力培肥与氮肥减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氮量 ^(15)N标记 吸氮量 土壤氮库 微生物残体氮
下载PDF
两种康柏西普治疗方案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汤然 汤稷旸 +4 位作者 韩馨瑶 张琳崎 黎晓新 赵明威 曲进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比较治疗-延长(TAE)方案与按需治疗(PRN)方案应用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未经治疗的PCV患者91... 目的比较治疗-延长(TAE)方案与按需治疗(PRN)方案应用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未经治疗的PCV患者91例91眼。所有患者确诊后均接受康柏西普0.5 mg玻璃体内注射;按照患者意愿决定其抗VEGF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按需治疗组(3+PRN组)和治疗-延长组(3+TAE组)。随访时间为1年。所有患眼均接受ETDRS视力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检查,并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最大视网膜厚度(MRT)、色素上皮脱离(PED)高度、脉络膜息肉样病灶数量及面积、视网膜出血面积、分枝状血管网(BVN)面积。比较2个组在治疗后1年内的治疗间隔时间及治疗次数。结果治疗后1年,3+PRN组和3+TAE组的BCVA提升幅度分别为5.0(-2.0,15.0)和6.0(-1.0,14.0)个字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2,P=0.725);2个组患眼CRT、MRT、PED高度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145、-0.529、-0.985,均P>0.05);2个组患眼息肉数量、息肉面积、不同息肉消退程度眼数、BVN面积和视网膜出血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02、-0.300、-0.047、-0.265、-1.243,均P>0.05)。随访1年时,3+PRN组患眼平均接受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7.6±0.9)次,少于3+TAE组的(8.4±2.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2,P=0.019)。3+PRN组平均随访次数为(11.3±1.5)次,明显多于3+TAE组的(10.1±1.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3,P=0.001)。3+TAE组患眼负荷治疗期后有17.1%(6/35)的患者治疗间隔延长至12周,48.5%(17/35)的患者治疗间隔延长至8周及以上,平均最大延长间隔时间为(9.5±2.0)周。随访期间,3+PRN组和3+TAE组分别有10眼和8眼接受光动力治疗。结论3+PRN和3+TAE方案进行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光动力补救治疗在改善PCV患者的视力和解剖结果方面疗效接近。其中3+TAE方案治疗次数增加,患者随访次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康柏西普
下载PDF
基于图像深度先验和鲁棒马尔可夫随机场的有遮挡人脸识别
6
作者 李小薪 丁伟杰 +2 位作者 方怡 张远成 王琦晖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4-256,共13页
由遮挡所引发的测试数据和训练数据之间的差异,是人脸识别技术面临的重要挑战。现有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有遮挡人脸识别方法大多需要使用大规模的有遮挡的人脸图像来训练网络模型。然而,现实世界中的任何外界物体都有可能成为遮挡,有... 由遮挡所引发的测试数据和训练数据之间的差异,是人脸识别技术面临的重要挑战。现有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有遮挡人脸识别方法大多需要使用大规模的有遮挡的人脸图像来训练网络模型。然而,现实世界中的任何外界物体都有可能成为遮挡,有限的训练集数据很难穷尽所有的可能性,并且使用大规模的有遮挡人脸图像训练网络模型的做法与人类视觉机制是相违背的,人眼对于遮挡区域的感知在本质上与遮挡本身并没有关系,仅依赖于无遮挡的人脸图像。为了模拟人类视觉的遮挡检测机制,将图像深度先验和鲁棒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结合起来,构建基于小样本数据的遮挡检测模型DIP-rMRF,并提出了一致性零填充方法以有效利用DIP-rMRF的遮挡检测结果进行后续的人脸识别。在Extended Yale B,AR和LFW这3个人脸数据库上,针对VGGFace, LCNN,PCANet, SphereFace, InterpretFR,FROM这6种CNN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DIP-rMRF能够有效地处理遮挡以及由极端光照所引发的“类遮挡”,从而极大提升现有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有遮挡人脸识别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遮挡人脸识别 图像深度先验 鲁棒马尔可夫随机场 一致性零填充 结构误差度量
下载PDF
从子午流注学说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7
作者 郭倩 陈婕 +2 位作者 李晓欣 彭尧 谈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1-667,共7页
基于子午流注学说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子午流注学说是将自然界的时间、空间与人体内在节律相结合的中医时间医学。PCOS以生殖月节律的消失为主要特征,病机以肾虚为本,阴盛而阳虚、阳亢而阴虚、阴阳气不相顺接是其病机关键... 基于子午流注学说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子午流注学说是将自然界的时间、空间与人体内在节律相结合的中医时间医学。PCOS以生殖月节律的消失为主要特征,病机以肾虚为本,阴盛而阳虚、阳亢而阴虚、阴阳气不相顺接是其病机关键。PCOS患者昼夜节律紊乱,核心时钟基因的振荡衰减,导致卵巢中的昼夜节律基因定时中断,肾中阴阳转化失衡,气血流注与时间节律不同步,故治疗重在燮理阴阳,重建女性正常的生殖节律。运用子午流注学说,结合女性生殖生理特点,选择不同的给药时间及按时辰值经取穴,有助于解开女性生殖系统的“时间密码”,帮助临床调经种子助孕及治未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午流注学说 生物节律 肾虚 阴阳
下载PDF
母乳喂养为何力不从心?——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影响母乳喂养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
8
作者 吴琳 李小新 +1 位作者 郭鹏岳 杨璟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6-932,共7页
如何提升母乳喂养意向、延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是当前我国母婴领域中广受讨论且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着眼于影响母乳喂养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综述了以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相关成果。依据母乳喂养行为的特征,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的情... 如何提升母乳喂养意向、延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是当前我国母婴领域中广受讨论且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着眼于影响母乳喂养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综述了以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相关成果。依据母乳喂养行为的特征,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的情感性态度、工具性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包括自我效能感)、道德规范、哺乳知识和自我认同等心理社会因素能够有效地解释婴儿母亲的母乳喂养意向及持续时间。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母乳喂养行为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本土化的母乳喂养行为实证与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心理社会因素
下载PDF
注射用右兰索拉唑治疗急性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9
作者 李晓昕 陈晶 +3 位作者 韩璐薇 叶繁初 李冬艳 宋婷婷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以注射用兰索拉唑为对照,评价注射用右兰索拉唑15 mg q12 h治疗急性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全国31家研究中心的急性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02例,按照1∶1随机分... 目的:以注射用兰索拉唑为对照,评价注射用右兰索拉唑15 mg q12 h治疗急性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全国31家研究中心的急性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02例,按照1∶1随机分配至试验组(注射用右兰索拉唑组)和对照组(注射用兰索拉唑组)。主要疗效终点为72 h有效止血率。对主要疗效终点采用非劣效评价,非劣效性界值δ是10%。结果:有效性方面,全分析数据集分析结果显示:用药72 h后,注射用右兰索拉唑组有效止血率为96.08%(98/102);注射用兰索拉唑组有效止血率为98.00%(98/100),两组率差为-1.92%(95%CI-6.58,2.74)。两组72 h有效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29)。两组率差的双侧界值均低于δ(10%),注射用右兰索拉唑非劣于注射用兰索拉唑。安全性方面,试验组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非预期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等。结论:注射用右兰索拉唑15 mg q12 h在治疗急性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非劣于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 q12 h,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注射用右兰索拉唑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兰索拉唑 胃溃疡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数字技术融入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的应用框架与实施路径
10
作者 李晓鑫 周凰 金成平 《体育教育学刊》 2024年第5期8-14,共7页
数字技术具有的“信息获取、连接、计算处理和传递”的优势,已经成为促使体育教学评价变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存在评价内容权重失衡、评价过程不严谨、育人功能不突出和评价结果忽略人的个性化... 数字技术具有的“信息获取、连接、计算处理和传递”的优势,已经成为促使体育教学评价变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存在评价内容权重失衡、评价过程不严谨、育人功能不突出和评价结果忽略人的个性化发展等现实问题。据此构建数字技术支持下体育核心素养评价的应用框架,同时提出数字技术融入体育核心素养评价的实施路径:以政策为引导,设立标准规范;完善数字技术设施,保障数字技术评价质量;加强数字评价体系建设,强化数字技术赋能评价支撑;提升评价主体的数字素养,确保数字技术赋能评价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学校体育 大学生 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评价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力以赴抓好改革任务落实
11
作者 李小新 《中国机构编制》 2024年第9期6-9,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是党的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对扎实做好下半年党和国家重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扎扎实实把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落实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根本遵循 全面深化改革 战略部署 民族复兴 任务落实 强国建设 使命担当
下载PDF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碳氮在土壤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7
12
作者 张玉铭 胡春胜 +6 位作者 陈素英 王玉英 李晓欣 董文旭 刘秀萍 裴林 张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58-1570,共13页
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小麦-玉米轮作是本区域主要种植模式。长期秸秆全量还田与土壤的浅旋耕造成了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养分表聚等一系列土壤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本区域粮食持续高产、稳产的障碍因素。本研究... 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小麦-玉米轮作是本区域主要种植模式。长期秸秆全量还田与土壤的浅旋耕造成了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养分表聚等一系列土壤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本区域粮食持续高产、稳产的障碍因素。本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转变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定位试验,开展不同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有机碳氮在团聚体中分布影响的研究,为阐释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土壤碳氮的物理保护机制提供依据。试验设5个处理:无秸秆旋耕(对照1)、秸秆旋耕还田(对照2)、秸秆深翻耕还田、秸秆集中深混埋、秸秆集中深埋,后3个处理作为转变秸秆还田方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秸秆旋耕还田为深层还田可以显著提高粒径>0.25 mm团聚体含量;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2 mm的大团聚体和0.25~2 mm的小团聚体的水稳性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秸秆深层还田主要增加10 cm以下土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2 mm)含量和表层水稳性小团聚体(0.25~2 mm)含量,大团聚体和小团聚体的水稳性消长受到了秸秆还田方式的影响。秸秆深层还田显著增加了亚耕层(20~40 cm)土壤团聚体稳定率,降低了其结构破碎率。秸秆深层还田措施使0~40 cm土层土壤有效融合,消除了耕层土壤养分表聚现象,显著增加了亚耕层土壤有机碳氮含量以及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氮的贡献率,>2 mm团聚体有机碳和氮贡献率在20~40 cm土层分别平均为42.2%~44.0%和32.8%~49.9%,分别比秸秆旋耕还田处理增加48.7%~54.9%和32.8%~101.8%。总之,秸秆深层还田有利于改善耕层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效融合,消除土壤表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秸秆还田 有机碳 氮素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48
13
作者 胡春胜 张玉铭 +3 位作者 秦树平 王玉英 李晓欣 董文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01-1514,共14页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中,片面追求高产,过量施肥现象普遍存在,由此造成了肥料利用率低下,氮素损失严重,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影响到本区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中,片面追求高产,过量施肥现象普遍存在,由此造成了肥料利用率低下,氮素损失严重,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影响到本区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建站以来有关农田氮素过程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相关长期定位试验介绍、氮素转化研究方法的创新集成、氮素过程通量与转化机制研究、氮素综合管理与调控等方面入手,全面汇总了有关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自建站以来先后建立了8组与氮素有关的长期定位试验,基于此开展了土壤培肥与高产高效、养分循环再利用、农田生态过程及其对人为干扰和环境变化响应和反馈效应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研究过程中不断对研究方法进行完善与创新,建立了N_2高背景浓度下原位土壤反硝化研究的方法体系,为土壤反硝化室内机理与原位无扰动反硝化脱氮总量及产物构成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量化了乙炔抑制法测定反硝化的系统误差,为克服乙炔抑制法的误差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建立了深层土壤剖面气体监测的技术体系,使N_2O的研究由单纯的农田排放通量测定扩展到深层土体N_2O的产生机制、扩散与还原过程研究,为定量深层土壤产生的N_2O对表层排放的贡献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对农田氮素转化机制、过程通量及其环境效应的综合研究,分析了该区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状况,定量评价了农田氮素不同损失途径的相对重要性,提出了阻控氮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合理调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过程 反硝化 氨挥发 硝态氮淋失 环境效应 农田生态系统 华北平原
下载PDF
北方区域尺度地下水-包气带硝酸盐分布与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晓欣 王仕琴 +4 位作者 陈肖如 雷玉平 高鹏程 胡春胜 马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8-216,共9页
我国农业生产过程造成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备受关注,作为硝态氮累积和存储的重要场所和硝酸盐淋失进入地下水的主要通道,包气带土壤中硝酸盐存储分布特征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密切相关。本文以北方典型黑土、潮土和褐土区农田为研究对... 我国农业生产过程造成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备受关注,作为硝态氮累积和存储的重要场所和硝酸盐淋失进入地下水的主要通道,包气带土壤中硝酸盐存储分布特征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密切相关。本文以北方典型黑土、潮土和褐土区农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北方地下水硝酸盐监测网(东北、华北、西北),通过对不同区域地下水的采样和测定,比较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区域差异,结合历史数据对地下水硝酸盐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选择华北平原作为厚包气带的代表区域,实地取样分析了包气带硝态氮累积存储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北黑土区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最高,达39.6%;其次为华北潮土区,超标率为19.3%;西北褐土区的地下水硝态氮超标率最低,为14.9%。随时间推移,华北平原区域尺度浅层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有增长趋势,2016—2018年403个采样点地下水超标率为18.9%,高于1998年的11.8%。华北平原区域厚包气带硝酸盐存贮总量可达1854万t,粮食种植对区域包气带硝酸盐累积存储的平均贡献率为78.3%;包气带0~6 m是华北平原区硝酸盐存储的主要土层,这部分存储的硝态氮对地下水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区域尺度 地下水 包气带 硝酸盐存储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综述 被引量:38
15
作者 王玉英 李晓欣 +3 位作者 董文旭 张玉铭 秦树平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华北平原作为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水肥精细管理农田,高水高肥管理下其碳排放量高于秸秆还田的固碳量,其生态系统正在以每年77 g(C)×m^(-2)·a^(-1)的速度损失碳。华北平原农田>400 kg(N)×hm^(-2)·a^(-1)的... 华北平原作为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水肥精细管理农田,高水高肥管理下其碳排放量高于秸秆还田的固碳量,其生态系统正在以每年77 g(C)×m^(-2)·a^(-1)的速度损失碳。华北平原农田>400 kg(N)×hm^(-2)·a^(-1)的过高氮素投入是造成其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其土壤N2O排放强度在氮肥施入量为136 kg(N)×hm^(-2)·a^(-1)时最低,且在施氮量为317 kg(N)×hm^(-2)·a^(-1)时可获得最高作物产量。华北平原土壤中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消耗主要发生在0~90 cm土壤剖面内,>90 cm土层主要作为土壤包气带中的缓冲层而存在。当前降低华北平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除了合理施肥和灌溉,还需要改变固有的农作制度,实行减免耕等保护性措施,并将减排和固碳同步进行。对华北平原温室气体净排放研究,今后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在地-气之间加强冠层尺度温室气体的原位连续在线监测研究,并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应用到此研究中以达到追踪其来源和比例构成的目的。2)在土壤包气带中,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探索土壤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来源比例,探索剖面土壤温室气体产生和消耗对土壤-大气界面温室气体排放的响应机制。3)将模型研究应用于土壤-大气连续体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农田生态系统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 温室气体 排放与减排 调控措施
下载PDF
中国北方农田氮磷淋溶损失污染与防控机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林 王洪媛 +9 位作者 刘刚 胡克林 梁超 杜连凤 郭胜利 柏兆海 王凤花 李晓欣 王仕琴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突破厚包气带农田根层氮磷淋溶与地下水污染复杂定量关系和阻控机理是国际研究难点。本文系统梳理了重点研发专项"农田氮磷淋溶损失污染与防控机制"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项目包括以下4方面研究内容:1)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根层氮... 突破厚包气带农田根层氮磷淋溶与地下水污染复杂定量关系和阻控机理是国际研究难点。本文系统梳理了重点研发专项"农田氮磷淋溶损失污染与防控机制"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项目包括以下4方面研究内容:1)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根层氮磷淋溶时空规律;2)根层-深层包气带氮磷淋溶机制和主控因子;3)黑土、潮土和褐土氮磷淋溶阻控机制及其效果;4)典型农区氮磷淋溶风险与区域消减途径。主要科学发现包括:1)受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黑土区、潮土区和褐土区根层氮磷淋溶规律与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体现出空间不一致和较大差异性。黑土区虽然根层淋溶较小,然而受地形地貌影响,地下水水质对淋溶响应更强烈,应该进一步研究黑土区地下水水质对淋溶的响应机制。华北潮土区和褐土区厚包气带具有明显氮阻控能力,应该进一步加强厚包气带对氮磷淋溶减排机理与途径研究。2)基于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和12 m深观测井对包气带农田土壤氮盈余累积特征和淋失规律的研究发现,华北平原区的环境安全施氮量约为200kg(N)·hm-2·a-1,超过环境安全阈值的多投入氮肥中有51%淋失到1m根层以下,不合理灌溉、强降水、大孔隙和裂隙是造成土壤硝酸盐淋溶的主要因素,对包气带累积硝态氮的淋失作用可影响至6m以下土层。3)利用深层取样和生物学方法结合,对厚包气带0~10.5m原位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是微生物进行反硝化的主要场所,深层土壤中反硝化作用显著减弱,"碳饥饿"是限制底层土壤反硝化微生物丰度与活性的关键因素;室内培养试验证实添加碳源可有效激活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活性,为"根层截氮包气带脱氮"的淋溶阻控机理找到了突破口。4)利用黑土、潮土和褐土区氮磷淋溶阻控试验、全国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网、北方农区地下水硝酸盐监测网和NUFER (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use)模型,提出了养分损失脆弱区区划和区域氮磷污染削减草案,可为农业绿色发展和面源污染阻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氮磷淋溶 包气带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硝酸盐脆弱区
下载PDF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碳中和潜力及固碳措施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玉英 胡春胜 +3 位作者 董文旭 张玉铭 李晓欣 刘秀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1-657,共7页
农业碳中和是将工业生产的二氧化碳(CO_(2))用于农业生产的有效手段。针对国家提出的CO_(2)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我们利用“静态箱-涡度相关-生物量监测法”明确了华北平原农业非能源碳平衡;同时结... 农业碳中和是将工业生产的二氧化碳(CO_(2))用于农业生产的有效手段。针对国家提出的CO_(2)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我们利用“静态箱-涡度相关-生物量监测法”明确了华北平原农业非能源碳平衡;同时结合农户抽样调查和农事活动碳排放系数明确了农业能源碳排放,进而计算出该区域农田的碳中和潜力。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净截存的有机碳量小麦季和玉米季分别为604 g(C)·m^(-2)和540 g(C)·m^(-2)。考虑农田生态系统的呼吸损耗,该区域小麦季和玉米季非能源碳净碳固存量分别为-359 g(C)·m^(-2)和-143 g(C)·m^(-2)。通过对农地投入中能源碳排放的研究发现,冬小麦季农药、化肥、农用机械消耗柴油及农地灌溉的碳排放分别为3.74 g(C)·m^(-2)、90.70 g(C)·m^(-2)、5.68 g(C)·m^(-2)和2.05 g(C)·m^(-2),玉米季分别为2.89 g(C)·m^(-2)、53.70 g(C)·m^(-2)、10.20 g(C)·m^(-2)和2.05 g(C)·m^(-2)。综合非能源(包括籽粒固碳)和能源碳观测,华北平原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均为碳汇,其强度分别为-257 g(C)·m^(-2)和-74 g(C)·m^(-2)。以华北平原典型集约高产粮区——河北栾城为例,其每年冬小麦和夏玉米农田的碳中和潜力分别为3.8×10^(10)g(C)和9.4×10^(9)g(C)。此外加强耕地管理,推广农业低碳化和发展富碳农业均可作为该区域有效的固碳措施。总之,本研究明确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的碳汇强度,估算了该农田系统在河北栾城的碳中和潜力,并提出了有效的固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截存 非能源与能源碳 碳收支 碳中和策略 小麦-玉米轮作系统 华北平原
下载PDF
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VEGF疗法治疗I型ROP后远期黄斑区形态比较及其对视力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丽莉 程湧 +5 位作者 邓洵 令狐丹丹 朱雪梅 石璇 黎晓新 梁建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评估和比较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后患眼远期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变化,探讨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 目的评估和比较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后患眼远期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变化,探讨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出生后因1型ROP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6岁ROP患儿40例40眼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屈光状态检查。按照患儿曾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激光视网膜光凝组和抗VEGF组,前者曾于出生后接受单次激光视网膜光凝疗法,后者曾接受单次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0.25 mg/0.025 ml)玻璃体腔注射,并纳入年龄匹配的足月健康儿童20例20眼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OCTA测定治疗后4~6年患眼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表层及深层视网膜血管密度(VD)和CFT变化,探讨出生孕周、出生体重、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CFT对BCVA预后有无影响。结果激光视网膜光凝组、抗VEGF组和健康对照组间FAZ面积、表层视网膜VD和深层视网膜VD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21、8.436、5.497,均P<0.05),激光视网膜光凝组和抗VEGF组FAZ面积小于健康对照组,表层视网膜VD值和深层视网膜VD均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视网膜光凝组CFT值为(267.6±11.8)μm,大于抗VEGF组的(259.5±12.9)μm和健康对照组的(242.4±12.3)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VEGF组CFT值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黄斑中心凹表层视网膜VD值与FAZ面积间呈强负相关(r=-0.713,P<0.05),黄斑中心凹深层视网膜VD与FAZ面积间呈中等强度负相关(r=-0.565,P<0.05);出生孕周与FAZ面积间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0.485,P<0.05)。出生孕周、FAZ、黄斑中心凹表层视网膜VD、黄斑中心凹深层视网膜VD、CFT与BCVA之间存在相关性(均P<0.05),出生孕周和FAZ对BCVA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R^(2)=0.615,均P<0.05)。结论激光视网膜光凝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1型ROP后4~6年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表现相近,患眼BCVA预后接近,抗VEGF药物治疗后患眼CFT优于激光视网膜光凝。出生孕周和FAZ是1型ROP患儿治疗后视力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激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中心凹 微血管 视力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春胜 王玉英 +3 位作者 董文旭 张玉铭 李晓欣 陈素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15-1520,共6页
本文总结了25年来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系统,农田的碳循环对气候变化(温度升高)和管理措施(氮肥施入、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等)响应机制的研究成果。自2001年起我们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建立了3个长期定位碳循环试验:... 本文总结了25年来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系统,农田的碳循环对气候变化(温度升高)和管理措施(氮肥施入、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等)响应机制的研究成果。自2001年起我们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建立了3个长期定位碳循环试验:耕作试验、有机循环试验和增温试验,并完善了4种农田碳过程监测方法体系:隔离罐-碱液吸收CO_2法、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涡度相关技术和浓度梯度法。量化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系统碳输入-输出的平衡,并对华北平原施氮农田土壤碳截留进行了再评价,指出秸秆还田下高水高肥的精细管理农田正在以77 g(C)·m^(-2)·a^(-1)的速度丢失碳;此外长期氮施入虽然显著增加0~100 cm土体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同时会造成0~60 cm土体土壤无机碳含量显著降低。我们在对碳过程环境效应的研究中进一步指出:增温和施氮均会降低CH4汇强度,但对土壤呼吸无显著影响,这可能主要是由于试验增温诱发的土壤干旱抵消了土壤温度的部分影响和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升高的适应性造成的。我们对剖面土壤气体的研究表明施氮对剖面CH4和CO_2均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将静态箱法和浓度梯度法相结合的研究结果表明0~40cm土层是北方旱地无氮农田土壤CO_2产生和CH4吸收的主要发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过程 施氮 耕作模式 环境效应 农田生态系统 华北平原
下载PDF
Ca掺杂双钙钛矿锰氧化物La_2NiMnO_6的物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婷 吴鸿业 +4 位作者 邢茹 孙运斌 徐宝 李晓欣 赵建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23-4029,共7页
通过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曲线(M-T)和等温磁化曲线(M-H)可判定随着Ca的掺杂,系统的铁磁性减弱、反铁磁性增强;两样品的磁滞回线和2 K下磁滞回线的放大图可以说明Ca的掺杂对系统反位无序度的影响不大,但会导致系统的反相边界增加,反铁磁... 通过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曲线(M-T)和等温磁化曲线(M-H)可判定随着Ca的掺杂,系统的铁磁性减弱、反铁磁性增强;两样品的磁滞回线和2 K下磁滞回线的放大图可以说明Ca的掺杂对系统反位无序度的影响不大,但会导致系统的反相边界增加,反铁磁耦合增强;磁化率倒数随温度变化曲线χ^(-1)-T向上背离C-W定律,掺Ca后向上背离更明显,说明Ca掺杂增强了长程铁磁有序;最后我们讨论了系统磁熵和电性变化,同时阐述了Ca的掺杂使系统经历了弱一级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钙钛矿 反位无序度 反相边界 反铁磁耦合 弱一级相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