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沉积锌用铅基合金电化学腐蚀性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继园 李璐 +4 位作者 李玉章 李雨耕 张兴国 张韦晨 李传勇 《云南冶金》 202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基于铅阳极的耐腐蚀机制,对Pb-0.08%Sr,Pb-0.08%La,Pb-0.8%Ag(退火)和Pb-0.8%Ag(未退火)四种铅基合金阳极工作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光谱(EDS)分析四种阳极材料的相组成及观察四种阳极材料的微... 基于铅阳极的耐腐蚀机制,对Pb-0.08%Sr,Pb-0.08%La,Pb-0.8%Ag(退火)和Pb-0.8%Ag(未退火)四种铅基合金阳极工作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光谱(EDS)分析四种阳极材料的相组成及观察四种阳极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果显示:腐蚀后Sr元素基本溶解消失,La元素则完全腐蚀溶解,未经退火处理的Pb-0.8%Ag合金Ag元素有微量的剩余,退火作用的Pb-0.8%Ag合金在经过腐蚀后不论是结晶体还是非结晶体均仍存有部分的Ag元素,说明Pb-0.8%Ag复合铅基阳极的耐腐蚀性要高于Pb-0.08%Sr和Pb-0.08%La,并且经过高温退火处理可以提高铅基合金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锌用铅基 耐腐蚀性 电化学 退火
下载PDF
基于微合金化协同冷轧增强铝阴极板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玉章 孙彦华 +4 位作者 李雨耕 林国建 李璐 李传勇 包稚群 《云南冶金》 2023年第6期103-108,共6页
通过添加微量的Ce、Y元素制备两种成分的铝合金阴极板材料,采用冷轧制的方式提高合金的强度。对铸态和轧制态合金进行抗拉强度、导电性测试,结果表明添加Ce后(铸态),抗拉强度提升25.5%,延伸率无明显变化,导电率提升2.7%。同时研究表明... 通过添加微量的Ce、Y元素制备两种成分的铝合金阴极板材料,采用冷轧制的方式提高合金的强度。对铸态和轧制态合金进行抗拉强度、导电性测试,结果表明添加Ce后(铸态),抗拉强度提升25.5%,延伸率无明显变化,导电率提升2.7%。同时研究表明复合添加Y的板面材料不能进一步提升其电学性能且抗拉强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板 Ce、Y稀土元素 强度 导电性能 耐腐蚀性
下载PDF
稀土合金阳极板与铅银阳极板的对比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包稚群 张永平 +4 位作者 李玉章 李雨耕 雷华志 冯炜光 陈新 《云南冶金》 2023年第S01期170-175,共6页
针对铅银阳极板存在的析氧超电位高、电能消耗大、电流效率低、抗Cl腐蚀性差等不足,研发了稀土合金阳极板,并开展了稀土合金阳极板与传统铅银阳极板在不同电积工艺控制参数下的工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合金阳极板在电锌产量、电流效... 针对铅银阳极板存在的析氧超电位高、电能消耗大、电流效率低、抗Cl腐蚀性差等不足,研发了稀土合金阳极板,并开展了稀土合金阳极板与传统铅银阳极板在不同电积工艺控制参数下的工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合金阳极板在电锌产量、电流效率、电单耗、耐腐蚀性、锌片含铅量等方面有一定优势,稀土合金板平均槽电压较铅银板低(50~70) mV;电单耗较铅银板低(140.20~305.54) kWh/t·Zn;电流效率较铅银板高3.25%~7.25%;平均每月减重较铅银板少0.37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积 槽电压 电流效率 直流电耗 减重 工业试验
下载PDF
压铸制备大长径比铸件气孔缺陷分析及对策
4
作者 李玉章 李星华 +3 位作者 梁智 李雨耕 张永平 雷华志 《云南冶金》 2023年第S01期204-209,共6页
针对压铸制备大长径比横梁易出现的气孔问题,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对策,经过工艺优化制备出的大长径比整体横梁整体抗弯强度达到73.33 MPa,开口吊耳、闭合吊耳有效载荷分别为844 kg、1894 kg。整体横梁电阻率为理论值的100.... 针对压铸制备大长径比横梁易出现的气孔问题,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对策,经过工艺优化制备出的大长径比整体横梁整体抗弯强度达到73.33 MPa,开口吊耳、闭合吊耳有效载荷分别为844 kg、1894 kg。整体横梁电阻率为理论值的100.4%,使用平均温度低于焊接横梁3.2℃,横梁整体性能实现了较大程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积 阴极板 整体横梁 大长径比铸件 压铸缺陷 铸件气孔
下载PDF
高砷含锗物料浸出优化工艺技术研究
5
作者 雷华志 张永平 +2 位作者 子光平 李玉章 何兴军 《云南冶金》 2023年第S01期199-203,共5页
针对某含锗物料中锗存在形态复杂、砷含量高等问题,采用NaOH预处理-高锰酸钾加盐酸氯化蒸馏浸出物含锗物料,实现锗的高效回收,同时降低砷的挥发。首先钠化焙烧高砷含锗物料,改变锗的存在形态,提高锗的蒸出率,然后再加入高锰酸钾,改变砷... 针对某含锗物料中锗存在形态复杂、砷含量高等问题,采用NaOH预处理-高锰酸钾加盐酸氯化蒸馏浸出物含锗物料,实现锗的高效回收,同时降低砷的挥发。首先钠化焙烧高砷含锗物料,改变锗的存在形态,提高锗的蒸出率,然后再加入高锰酸钾,改变砷的价态,蒸馏时抑制砷的挥发。研究表明:与采用常规氯化蒸馏相比,采用该工艺,可将锗回收率从89.2%提高到99.1%,砷挥发率可从86.5%降到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含锗物料 钠化焙烧 高锰酸钾 锗回收率 砷挥发率
下载PDF
两段净化工艺提高钴脱除率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陈新 李雨耕 +4 位作者 李玉章 孙彦华 张永平 雷华志 冯炜光 《云南冶金》 2023年第S01期188-193,共6页
针对锌粉逆锑盐与黄药除钴相结合的净化工艺,存在能耗高、作业环境差、黄酸钴渣回收处理困难、残余黄药对电解造成影响等问题,以除钴添加剂选择及用量、锌粉用量、作业时间、作业温度等为技术条件开展了净化除钴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钴脱... 针对锌粉逆锑盐与黄药除钴相结合的净化工艺,存在能耗高、作业环境差、黄酸钴渣回收处理困难、残余黄药对电解造成影响等问题,以除钴添加剂选择及用量、锌粉用量、作业时间、作业温度等为技术条件开展了净化除钴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钴脱除率≥95%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净化温度采用中温即(60~70)℃,时间为(40~60) min,锌粉用量为2.5 g/L,β-1型和β-2型添加剂用量分别为0.015 g/L、0.15 g/L,控制铜镉比为0.2,强化搅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锌溶液 中温净化 两段净化 除钴率
下载PDF
复合添加Y/Sr对A356铝合金铸态组织影响研究
7
作者 冯炜光 张艺杰 +2 位作者 孙彦华 李玉章 岳有成 《云南冶金》 2023年第3期91-97,共7页
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的Sr、Y对A356铝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添加0.04%Sr+0.3%Y时,共晶Si呈现纤维状或珊瑚状,α-Al细化效果明显,晶粒等效直径达到26.63μm;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188.3 MPa,拉伸试验时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脆型混合断裂。... 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的Sr、Y对A356铝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添加0.04%Sr+0.3%Y时,共晶Si呈现纤维状或珊瑚状,α-Al细化效果明显,晶粒等效直径达到26.63μm;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188.3 MPa,拉伸试验时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脆型混合断裂。细化变质剂Sr和Y促使共晶Si的生长方式转变为以孪晶生长为主的生长方式,从而形成纤维状或珊瑚状;Al3Y相质点为α-Al提供异质形核核心,加快α-Al的非均质形核,达到细化晶粒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6铝合金 铸态组织 变质 晶粒细化
下载PDF
中浸渣配入硫化锌精矿氧压酸浸的工艺研究及应用
8
作者 李雨耕 雷华志 +4 位作者 李玉章 孙彦华 张永平 梁智 包稚群 《云南冶金》 2023年第S01期210-214,共5页
利用加压釜高温、高压和富氧条件,在处理硫化锌精矿的同时,对中性浸出渣进行浸出研究,取消原中浸渣处理所需的高浸、沉矾等高能耗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确保硫化锌精矿处理量的同时,中浸渣按一定比例入釜,锌的浸出率达到97%,渣含难溶锌小... 利用加压釜高温、高压和富氧条件,在处理硫化锌精矿的同时,对中性浸出渣进行浸出研究,取消原中浸渣处理所需的高浸、沉矾等高能耗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确保硫化锌精矿处理量的同时,中浸渣按一定比例入釜,锌的浸出率达到97%,渣含难溶锌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锌精矿 中浸渣 加压浸出
下载PDF
沸腾焙烧余热锅炉安全因素分析及应用
9
作者 朱昌毕 李永连 +2 位作者 周先超 李玉章 李雨耕 《云南冶金》 2023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针对全自然循环低压余热锅炉自动控制系统不完善、蒸发管束和对流管束运行稳定性差、系统积灰严重及非负压运行等问题,采用锅筒水位的三冲量自动控制、蒸发管束弯管数量增加、清灰工艺优化、7字型烟道改进等措施保障了系统的负压运行,... 针对全自然循环低压余热锅炉自动控制系统不完善、蒸发管束和对流管束运行稳定性差、系统积灰严重及非负压运行等问题,采用锅筒水位的三冲量自动控制、蒸发管束弯管数量增加、清灰工艺优化、7字型烟道改进等措施保障了系统的负压运行,改进后蒸汽产量提高了29.39%,连续运行时间从3个月提升至14个月,余热锅炉的水位和压力得以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焙烧 余热锅炉 系统负压
下载PDF
高水平铁饼运动员旋转中的系统角动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玉章 刘宇 +1 位作者 刘卉 于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9-64,共6页
旋转效果是影响铁饼投掷成绩的主要因素,主要从人体-铁饼系统角动量的视角探讨铁饼投掷过程中系统总角动量以及在各坐标轴的分角动量的特征,旨在揭示旋转与成绩的关系。选取了20多年来美国队最高水平的比赛中,在同一场比赛、同一名运动... 旋转效果是影响铁饼投掷成绩的主要因素,主要从人体-铁饼系统角动量的视角探讨铁饼投掷过程中系统总角动量以及在各坐标轴的分角动量的特征,旨在揭示旋转与成绩的关系。选取了20多年来美国队最高水平的比赛中,在同一场比赛、同一名运动员投掷最远和较差两投相差5 m多的28位女运动员和15位男运动员的86投进行3D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两种投掷成绩差距的主要因素是空气动力学距离,占总成绩差值的77.45%(女子)、65.43%(男子),因此,应该重视提高空气动力学距离;2)高水平女子铁饼运动员在投掷较远时比较近时,系统总角动量在左脚离地瞬间、左脚着地瞬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3),X轴向负方向的角动量在左脚离地瞬间、左脚着地瞬间和出手瞬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7),Z轴向在左脚着地瞬间和出手瞬间有较大的正旋转,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9);3)高水平男子铁饼运动员在投掷较远时比较近时,左脚着地瞬间,在X轴向负方向的角动量和Y轴正方向的角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2),系统总角动量在出手瞬间较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3)。结论:高水平铁饼运动员应更重视旋转过程中系统角动量的控制,进而提升真空距离和空气动力学距离;女运动员应该控制X轴的负旋转,增大围绕垂直轴的正旋转,即可以采用继续旋转的随前缓冲动作;男运动员应该控制X轴的旋转,增大Y轴和Z轴的正旋转,进而提升出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饼 人体-铁饼系统 角动量 空气动力学距离 真空飞行距离
下载PDF
稀土合金阳极板锌电积生产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包稚群 李雨耕 +3 位作者 雷华志 张永平 李玉章 杨筱筱 《云南冶金》 2019年第1期66-69,共4页
通过稀土合金阳极板与传统Pb-Ag阳极板的锌电积工业对比试验,从析出锌的产量、质量、槽电压、电流效率、直流电耗、阳极板的耐腐蚀性及其它性能指标等方面探索和验证稀土合金阳极板的优劣。
关键词 锌电积 稀土合金阳极 Pb-Ag阳极板 工业试验
下载PDF
电磁搅拌对铝偏析提纯中溶质径向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玉章 吴慧 +3 位作者 李雨耕 包稚群 梁智 杨钢 《云南冶金》 2019年第3期70-73,共4页
试验研究了电磁搅拌对铝偏析提纯中溶质径向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不同分布行为的原因及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验结果得出了如下结论:(1)搅拌加快了热量在径向上的传导,使等温线弯曲度减小;(2)径向的偏析同等温线弯曲幅度成正比,... 试验研究了电磁搅拌对铝偏析提纯中溶质径向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不同分布行为的原因及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验结果得出了如下结论:(1)搅拌加快了热量在径向上的传导,使等温线弯曲度减小;(2)径向的偏析同等温线弯曲幅度成正比,随着搅拌强度的增加各溶质无论K0>1或K0<1径向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有明显的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析提纯 搅拌强度 径向分布
下载PDF
降低锌电积直流电单耗的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筱筱 李雨耕 +3 位作者 张永平 雷华志 李玉章 姜东慧 《云南冶金》 2020年第2期50-52,共3页
介绍了某湿法电锌厂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降低直流电单耗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湿法 电积 直流单耗
下载PDF
偏析提纯过程中晶粒的生长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智 李玉章 +2 位作者 杨筱筱 李雨耕 杨钢 《云南冶金》 2020年第4期119-122,共4页
研究了偏析提纯过程中晶粒的生长特性,分析了其成因及理论基础得到:(1)在熔炼金属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容器洁净并提高真空度,达到净化金属、控制形核能力的目的;(2)在偏析提纯所形成的近似稳定的二维热场下,晶粒的生长最后也稳定为二维... 研究了偏析提纯过程中晶粒的生长特性,分析了其成因及理论基础得到:(1)在熔炼金属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容器洁净并提高真空度,达到净化金属、控制形核能力的目的;(2)在偏析提纯所形成的近似稳定的二维热场下,晶粒的生长最后也稳定为二维方向生长;(3)合理地控制工艺参数,使柱状晶的粗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可得到单晶组织,且单晶组织有利于杂质元素的快速扩散,是获得高纯金属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析提纯 晶粒生长
下载PDF
Evolu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localize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microstructure of a high purity Al-Zn-Mg-Cu alloy during non-isothermal aging
15
作者 DAI Xuan-xuan li yu-zhang +2 位作者 liU Sheng-dan YE ling-ying BAO Chong-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24年第6期1790-1807,共18页
The evolu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localize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high purity Al-Zn-Mg-Cu alloy during non-isothermal aging(NIA)was investigated by hardness test,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st,tensile test,inte... The evolu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localize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high purity Al-Zn-Mg-Cu alloy during non-isothermal aging(NIA)was investigated by hardness test,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st,tensile test,intergranular corrosion test,exfoliation corrosion test,slow strain rate tensile test and electrochemical test,and the mechanism has been discussed based on microstructure examination by optical microscopy,electron back scattered diffra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he NIA treatment includes a heating stage from 40℃to 180℃with a rate of 20℃/h and a cooling stage from 180℃to 40℃with a rate of 10℃/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rdness and strength increase rapidly during the heating stage of NIA since 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 favors the nucleation and the growth of strengthening precipitates and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Guinier-Preston(GPI)zones toη'phase.During the cooling stage,the sizes ofη'phase increase with a little change in the number density,leading to a further slight increase of the hardness and strength.As NIA proceeds,the corroded morphology in the alloy changes from a layering feature to a wavy feature,the maximum corrosion depth decreases,and the reason has been analyzed based on the microstructural and microchemical feature of precipitates at grain boundaries and subgrain bounda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 alloy non-isothermal ag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localized corrosion resistance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