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式硫酸铝脱硫富液负压解吸反应动力学
1
作者 刘运巍 张子敬 +3 位作者 杨淼 王聪宇 李中义 云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473-11480,共8页
为了强化碱式硫酸铝脱硫富液解吸性能,首先搭建了负压解吸实验系统,然后借助动力学工具建立了负压60 kPa解吸动力学方程,进一步对比常压解吸研究了负压强化解吸的微观机制与宏观性能。结果表明:最大瞬时解吸速率均出现在解吸反应初始时... 为了强化碱式硫酸铝脱硫富液解吸性能,首先搭建了负压解吸实验系统,然后借助动力学工具建立了负压60 kPa解吸动力学方程,进一步对比常压解吸研究了负压强化解吸的微观机制与宏观性能。结果表明:最大瞬时解吸速率均出现在解吸反应初始时刻。解吸反应速率r与[SO_(3)^(2-)]^(1.36±0.07)、[H^(+)]^(0.61±0.02)成正比,活化能E_(a)为(22.78±0.12)kJ/mol,指前因子A为(12 332.58±0.36)L^(0.97)/(mol^(0.97)·min)。反应速率常数k是解吸反应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60 kPa负压解吸的E_(a)和A分别是常压解吸的0.55倍和0.01倍。负压有效地增强了同温度下常压解吸的宏观解吸性能。负压相对常压解吸不同温度下的解吸率提升程度在50 min出现最大值,分别为25.06%、28.44%、21.78%;解吸终点解吸速率提升程度维持在(3.36±0.18)×10^(-4)mol/(L·min)。研究结果为碱式硫酸铝解吸法脱硫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富液 反应动力学 负压 解吸率 解吸速率
下载PDF
广西地方紫云英种质资源收集及表型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韦彩会 董文斌 +4 位作者 李忠义 唐红琴 曾成城 莫永诚 何铁光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以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与评价鉴定。结果表明,收集到的58份地方资源主要分布在桂东北以及0~400 m的中低海拔地区。12项... 以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与评价鉴定。结果表明,收集到的58份地方资源主要分布在桂东北以及0~400 m的中低海拔地区。12项农艺性状表型分析显示其遗传多样性丰富;主成分分析将12个农艺性状分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种子产量、生物产量及生育期特征,累计贡献率达72.089%;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综合排名前10位的种质资源为GXLF20180011、GXLF2019109、GXLF2019156、GXLF2019118、GXLF2019112、GXLF2019117、GXLF20180006、GXLF2019125、GXLF2019111、GXLF2019136;排名前10位的种质资源全生育期为134~147 d,盛花期茎粗(直径)为2.83~3.66 mm,盛花期株高为41.63~54.73 cm,单株分枝数为2.83~4.19个,每分枝花序数为5.85~6.99个,总花序数为17.55~26.23个/株,结荚花序数为14.33~19.97个/株,鲜草产量为10458.15~48792.75 kg/hm^(2),干草产量为1037.36~5724.34 kg/hm^(2),种子产量为246.75~991.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 种质资源 收集 表型多样性 广西
下载PDF
为侨服务工作体系的实践系统论建构
3
作者 李忠壹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32-38,共7页
为侨服务是党的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实践系统论的视角深入研究为侨服务工作的本质和规律,致力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研究相关各系统、要素、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优化系统结构和联系,在实践... 为侨服务是党的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实践系统论的视角深入研究为侨服务工作的本质和规律,致力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研究相关各系统、要素、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优化系统结构和联系,在实践系统中,发挥其核心要素人的积极作用,提升系统的整体功能。从外延角度研究为侨服务工作作为要素与党的侨务工作系统、时代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内涵角度研究为侨服务工作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践行“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全面加强为侨服务工作体系的实践系统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系统论 为侨服务工作体系 整体功能
下载PDF
紫云英还田下氮肥减施对桂南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蒙炎成 唐红琴 +7 位作者 李忠义 蒲俊宇 钟菊新 董文斌 韦彩会 莫永诚 汤海玲 何铁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41-1847,共7页
【目的】评价紫云英还田条件下化学氮(N)肥减施对水稻光合特性、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探明水稻轮作紫云英的化学N肥替代潜力,为生产优质水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多年定位试验,设置常规施N(100%N)、紫云英还田配施100%、80%、60%... 【目的】评价紫云英还田条件下化学氮(N)肥减施对水稻光合特性、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探明水稻轮作紫云英的化学N肥替代潜力,为生产优质水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多年定位试验,设置常规施N(100%N)、紫云英还田配施100%、80%、60%和40%N肥(分别以MV+100%N、MV+80%N、MV+60%N和MV+40%N表示)及不施N肥(对照,CK)6个处理,在水稻抽穗期测定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SP_(n)AD值)、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浓度(C)和蒸腾速率(T)等光合指标,在收获期考种测产并检测稻米的品质指标。【结果】与CK相比,紫云英还田配施100%、80%、60%和40%N肥均可显著提高水稻剑叶的SP_(n)AD值、P_(n)和G_(s)(P_(n)<0.05,下同),增幅分别为3.53%~7.29%、10.98~16.43%和4.88%~14.63%,并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及稻米蛋白含量,增幅分别为24.01%~41.85%和7.38%~18.17%。在光合特性方面,MV+100%N处理的SP_(n)AD值和P_(n)显著高于100%N处理,而MV+80%N处理和MV+60%N处理的SP_(n)AD值、P_(n)、G_(s)、C和T与100%N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_(n)>0.05,下同);在水稻产量及性状方面,MV+100%N处理、MV+80%N处理和MV+60%N处理分别较100%N处理增产12.06%、7.72%和6.64%,但水稻产量及有效穗数、穗长、千粒重和结实率等与100%N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在稻米品质特征方面,MV+100%N、MV+80%N和MV+60%N处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与100%N处理均无显著差异,但MV+80%N和MV+60%N处理的稻米蒸煮品质显著高于100%N处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紫云英还田可通过提高水稻的SP_(n)AD值、P_(n)和G_(s)改善水稻产量性状,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结论】紫云英还田条件下配施100%、80%、60%和40%N肥均可显著提高水稻剑叶的SP_(n)AD值、P_(n)和G_(s)等光合指标和水稻产量,其中紫云英还田配施80%N肥或60%N肥对改善稻米加工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的效果均较佳,可在优质水稻生产中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合特性 产量 稻米品质 紫云英还田 氮肥替代 桂南
下载PDF
不同还田方式下2种夏季绿肥的腐解特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忠义 韦彩会 +3 位作者 何铁光 董文斌 蒙炎成 唐红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54-1560,共7页
【目的】明确夏季绿肥作物的腐解规律和养分释放动态特征,为绿肥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田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夏季豆科绿肥品种猫豆和赤小豆为研究对象,采用网袋法模拟其在免耕覆盖还田和翻压还田方式下的腐解动态,分析其干... 【目的】明确夏季绿肥作物的腐解规律和养分释放动态特征,为绿肥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田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夏季豆科绿肥品种猫豆和赤小豆为研究对象,采用网袋法模拟其在免耕覆盖还田和翻压还田方式下的腐解动态,分析其干物质的腐解特征及碳、氮、磷和钾等养分的释放情况。【结果】在免耕覆盖还田和翻压还田方式下,猫豆和赤小豆茎秆在还田后的0~20 d腐解速率较快,之后腐解缓慢;至还田100 d时,在免耕覆盖还田方式下猫豆和赤小豆的干物质累积腐解率分别达40.11%和37.25%,在翻压还田方式下猫豆和赤小豆的干物质累积腐解率分别达70.71%和66.87%。至还田100 d时,在免耕覆盖还田方式下猫豆的碳、氮、磷和钾养分累积释放率分别为20.44%、15.64%、45.28%和83.49%,赤小豆的碳、氮、磷和钾养分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7.66%、13.33%、40.33%和79.49%,而在翻压还田方式下猫豆的碳、氮、磷和钾养分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5.24%、63.78%、84.36%和92.48%,赤小豆的碳、氮、磷和钾养分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0.06%、58.88%、79.56%和88.20%。【结论】绿肥作物猫豆和赤小豆干物质及碳、氮、磷和钾等养分的累积释放率和释放速率表现为翻压还田>免耕覆盖还田,养分的释放速率表现为钾>磷>碳>氮;猫豆的干物质腐解及养分释放速度大于赤小豆,作为夏季绿肥品种翻压还田效果优于赤小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腐解特征 养分释放特征 还田方式
下载PDF
莱州湾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林群 袁伟 +2 位作者 单秀娟 李忠义 王俊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6,共6页
采用莱州湾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该水域的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6-2017年在莱州湾采用底拖网开展鱼类资源调查,共捕获鱼类52种。参照1982-1983年的历史资料确定评价标准,从鱼类种... 采用莱州湾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该水域的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6-2017年在莱州湾采用底拖网开展鱼类资源调查,共捕获鱼类52种。参照1982-1983年的历史资料确定评价标准,从鱼类种类组成与丰度、繁殖共位群和营养结构等角度,筛选适用于莱州湾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Fish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F-IBI)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到鱼类总种类数、冷温性鱼类比例、中上层鱼类种类数比例、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多样性指数、产浮性卵鱼类比例、产粘着性卵鱼类比例、低耐污鱼类种数比例、广食性鱼类比例、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比例、浮游动物食性鱼类比例和杂食性鱼类比例等12个参数指标。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计算F-IBI,结果显示:莱州湾水域的F-IBI得分为30,其完整性等级为“差”,表明莱州湾水域生态健康状况差。建议采取面源污染控制和基于生态系统保护的渔业管理恢复莱州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莱州湾 捕捞 陆源污染
下载PDF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忠意 杨剑虹 +2 位作者 程永毅 李振轮 谢德体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4-149,共6页
为提高自然保护与生态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优秀的土壤农化分析技术人才,从西南大学实际情况出发,对"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主要包括扩展和补充完善理论课程内容、丰富理论课程教... 为提高自然保护与生态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优秀的土壤农化分析技术人才,从西南大学实际情况出发,对"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主要包括扩展和补充完善理论课程内容、丰富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完善实验考核制度、更新实验教学手段、进行探索式实验教学并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通过这些探索和改革,提高了学生"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其他农林类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农化分析 实验教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紫云英不同还田量下土壤硒释放特征及水稻富硒规律 被引量:5
8
作者 唐红琴 李忠义 +7 位作者 韦彩会 黄太庆 董文斌 何铁光 俞月凤 张琬茹 汤海玲 蒙炎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8-574,共7页
【目的】分析紫云英不同还田量下土壤有效硒的释放特征及水稻植株各部位对硒元素的富集规律,为利用紫云英建立富硒水稻的安全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6个紫云英还田量(13500、16500、19500、21000、22500和24000 kg/hm^2)处... 【目的】分析紫云英不同还田量下土壤有效硒的释放特征及水稻植株各部位对硒元素的富集规律,为利用紫云英建立富硒水稻的安全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6个紫云英还田量(13500、16500、19500、21000、22500和24000 kg/hm^2)处理(CT1~CT6),以无紫云英翻压还田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在水稻移栽当天、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土壤有效硒含量及水稻根、茎、叶的全硒含量;收获后测定稻米的全硒含量。【结果】紫云英还田可促进土壤有效态硒释放,各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效硒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分蘖期达峰值,其中CT1~CT6处理的土壤有效硒含量分别为0.437、0.448、0.567、0.604、0.729和0.747 mg/kg,极显著高于CK(P<0.01,下同)。紫云英还田对水稻植株的富硒效应也非常明显,试验期间水稻根、茎和叶的全硒含量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从返青期开始,各还田处理同期内水稻根、茎和叶的硒含量排序均为CT6>CT5>CT4>CT3>CT2>CT1,且均极显著高于CK。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紫云英还田量与稻米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R^2为0.7886);当紫云英还田量增大到22500 kg/hm^2时,稻米硒含量达GB/T 2499-2008《富硒稻谷》规定的标准。【结论】紫云英翻压还田可促进土壤有效硒释放和水稻植株对硒元素的富集,并大幅提高稻米的硒含量,且还田量越大,对稻米的富硒效果越佳。其中紫云英还田量为22500 kg/hm^2时,可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富硒大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还田量 水稻 富硒大米
下载PDF
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植物根际淤泥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多样性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建宏 吴越 +4 位作者 蒋莲秀 郑红芸 吴丹 何义 黄大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013-1019,共7页
目的从红树林根际淤泥中分离鉴定放线菌并进行多样性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为新抗生素的发现提供药用放线菌资源。方法用6种分离培养基,利用涂布平板法分离放线菌;通过PCR扩增获得菌株16S r RNA基因并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放线菌多样性;发... 目的从红树林根际淤泥中分离鉴定放线菌并进行多样性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为新抗生素的发现提供药用放线菌资源。方法用6种分离培养基,利用涂布平板法分离放线菌;通过PCR扩增获得菌株16S r RNA基因并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放线菌多样性;发酵液经处理分别形成发酵液酯相、发酵液水相和菌丝丙酮浸提液3类样品;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从5份红树林植物根际淤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56株放线菌,分布于7个目7个科12个属,优势菌属为小单孢菌属和红球菌属;菌株L9T122、L1T1Jb1的16S r RNA基因序列与有效发表菌株Agromyces bracchium IFO 16238T(AB023359)、Streptomyces radiopugnans R97T(DQ912930)的相似率最高,分别为97.49%和97.07%,为潜在壤霉菌属和链霉菌属新种;抗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20株放线菌中,15株具有抗菌活性,总阳性率为75.00%。其中L2T1Gb21、L9T12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结论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植物根际土壤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放线菌资源,菌株L2T1Gb21、L9T122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具有开发抗菌新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仑河口 红树林 放线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7份红萍种质资源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比较及饲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忠义 蒋云伟 +8 位作者 应朝阳 曹卫东 周国朋 黄丽秀 韦彩会 唐红琴 董文斌 蒙炎成 何铁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48-2954,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红萍种质资源在广西桂林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评价其饲用价值,为红萍的养分管理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露天土壤水培养条件下,检测细绿萍(Azolla filiculoides Lam)、卡州萍(A.caroliniana Willd)、覆瓦状萍... 【目的】比较不同红萍种质资源在广西桂林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评价其饲用价值,为红萍的养分管理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露天土壤水培养条件下,检测细绿萍(Azolla filiculoides Lam)、卡州萍(A.caroliniana Willd)、覆瓦状萍[A.imbricate(Roxb.) Nakais]、羽叶萍(A.pinnata R. Brown)、杂交萍(Hybrid Azolla)、回交萍2(Backcrossed Azolla. MH2)和回交萍3(Backcrossed Azolla. MH3)等7份红萍种质资源的养分含量和营养指标,分析其碳(C)、氮(N)、磷(P)和钾(K)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覆瓦状萍的鲜生物量和繁殖系数最高,分别为1.69 kg/m^2和0.77 kg/d/小区;细绿萍、卡州萍、覆瓦状萍、杂交萍、回交萍2和回交萍3的N、P和K三要素总分达一级有机肥标准,羽叶萍的N、P和K三要素总分达二级有机肥标准;7份红萍种质的N/P(3.80~5.46)均较低,说明N是红萍生长的限制因子;各种质的饲用价值排序为杂交萍>卡州萍>细绿萍>回交萍3>回交萍2>覆瓦状萍>羽叶萍。【结论】在广西桂林地区露天土壤水培养条件下,N是红萍生长的限制因子;7份红萍种质资源作为绿肥均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其中覆瓦状萍的鲜生物量和繁殖系数最高,生长适应性最强,杂交萍的饲用价值最高,该2份种质资源更适宜在桂北地区的稻—萍—鱼/鸭农业生态模式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萍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养分含量 饲用价值
下载PDF
VR博物馆中游戏化交互方式的研究现状
11
作者 李中一 钟厦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4年第2期207-210,共4页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高速发展,博物馆采用VR技术使其可实现互动式、体验式和沉浸式的交互方式。游戏的元素和反馈机制能够提升受众的参与度和忠诚度,从而丰富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本文系统梳理和分析虚拟博物馆中交互设计的方式与原则,认...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高速发展,博物馆采用VR技术使其可实现互动式、体验式和沉浸式的交互方式。游戏的元素和反馈机制能够提升受众的参与度和忠诚度,从而丰富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本文系统梳理和分析虚拟博物馆中交互设计的方式与原则,认为不同类型博物馆VR交互方式引入游戏化思维具有不同的特点,展望了新时代下博物馆与信息数字化技术有效结合的发展趋势,为VR技术在博物馆交互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博物馆 游戏化 交互方式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对交换性酸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作者 李忠意 白颖艳 +3 位作者 刘莉 程永毅 文绍明 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9-126,共8页
为探讨土壤有机质对两种常用的土壤交换性酸测定方法(BaCl2-TEA提取法和KCl淋溶法)结果的影响,选取了85个不同有机质质量分数的酸性土壤并采用BaCl2-TEA提取法和KCl淋溶法测定其交换性酸含量.结果表明,BaCl2-TEA提取法测得的土壤交换性... 为探讨土壤有机质对两种常用的土壤交换性酸测定方法(BaCl2-TEA提取法和KCl淋溶法)结果的影响,选取了85个不同有机质质量分数的酸性土壤并采用BaCl2-TEA提取法和KCl淋溶法测定其交换性酸含量.结果表明,BaCl2-TEA提取法测得的土壤交换性酸含量远大于KCl淋溶法的测定结果.KCl淋溶法测得的土壤交换性酸含量与土壤pH值间的负相关性极有统计学意义(r=-0.79^**),而BaCl2-TEA提取法测得的土壤交换性酸含量与土壤pH值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8).但BaCl2-TEA提取法测得的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却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间的正相关性极有统计学意义(r=0.94^**).此外,由KCl淋溶法测得的土壤交换性酸进一步计算得到的盐基饱和度与土壤pH值间的相关性(r=0.69^**)也大于BaCl2-TEA提取法(r=0.25^*).通常土壤酸化越严重,土壤pH值越低,交换性酸含量越高,盐基饱和度越低.可以得出,土壤有机质会使BaCl2-TEA提取法的测定结果产生较大的正误差,而对KCl淋溶法的影响较小.由于土壤有机质中的腐殖酸会与BaCl2-TEA提取法中的有机弱碱TEA发生反应,增加TEA用量,从而使计算得到的土壤交换性酸的结果偏高.因此,对于高有机质质量分数的酸性土壤,不宜采用BaCl2-TEA提取法测定其交换性酸含量.但在KCl淋溶法中,由于K+对Al3+的交换能力较弱,使得该方法测得的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偏低.因此,可乘以1.5左右的校正系数,以便能真实地反映出土壤交换性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性酸测定 BaCl2-TEA提取法 KCl淋溶法 土壤有机质
下载PDF
紫外线诱导小麦和长穗偃麦草体细胞融合产生可育株及其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13
作者 夏光敏 周爱芬 +2 位作者 XIANG Feng-ning li zhong-yi CHEN Hui-min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58,共2页
Protoplasts of common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L.2 n =42) cv. Jinan 177 were fused with ultraviolet (UV) irradiated protoplasts of Agropyron elongatum (2 n =70) via a PEG method. Sterile hybrid plants were regenerate... Protoplasts of common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L.2 n =42) cv. Jinan 177 were fused with ultraviolet (UV) irradiated protoplasts of Agropyron elongatum (2 n =70) via a PEG method. Sterile hybrid plants were regenerated from the fused product and their ovaries were induced to form calli.From the resulted callus tissue, green plants were differentiated. These somaclonal plants (SF0)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chromosome and isozym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y contained chromosomes from both donors (i.e., Triticum aestivum and Agropyron elongatum ). Two of the SF0 plants grew to maturity and set seeds. The analysis of phenotype, chromosome constitution, isozyme pattern and RAPD polymorphism of the F 1 plants confirmed their hybrid nature. Collectivel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fertile hybrid plants could be produced from the procedure described above. Three different phenotypes were observed in F2 progenies. The type I and II plants had higher stalks (average 75~85 cm) and big ears and grains, but plants of the former phenotype possessed fewer tillers. Type III plants had short stalks (average 55 cm) but possessed high ability of tillering. Cytogenetical analysis of F 1 plants and their successive generations showed that in F 1 to F 3 generations the chromosome numbers of root tip cells varied in the range of 36~44, and many cells contained 1 4 micro chromosomes (mc). In PMC MI stage of the F2 plants, the chromosome configuration was mainly 17II 22II with 1 4 additional micro chromosomes. Comparing to F 2, more chromosome configuration of 20II 21II occurred in F 3, and over 70% of cells had the chromosome configurations of 21II+1 2 mcs. A large population of the different hybrid lines have been obtained through propagation and selection in successive generations. Their agronomic traits have been studied and will be reported in a separat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长穗偃麦草 细胞融合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判断喀斯特土壤的肥力水平 被引量:40
14
作者 杨文娜 任嘉欣 +3 位作者 李忠意 徐义 李振轮 何丙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7-1313,共7页
【目的】本研究揭示了喀斯特地区土壤的肥力水平。【方法】在贵州印江典型喀斯特区域采集了26个土壤样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供试土壤进行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受pH的影响,喀斯特地区土壤的有效N和有效Fe含... 【目的】本研究揭示了喀斯特地区土壤的肥力水平。【方法】在贵州印江典型喀斯特区域采集了26个土壤样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供试土壤进行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受pH的影响,喀斯特地区土壤的有效N和有效Fe含量较低;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喀斯特地区土壤肥力水平均在中等偏上;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互相佐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受施肥等因素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地形部位土壤的肥力水平大小关系为:耕地>果园>林地和槽谷>山坡,但各差异间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研究结果为全面评价喀斯特地区土壤肥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土壤 养分水平 主成分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绿肥配施化肥对岩溶区水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钟菊新 唐红琴 +4 位作者 李忠义 董文斌 韦彩会 李强 何铁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46-1756,共11页
【目的】研究绿肥翻压对岩溶区稻田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为岩溶区绿肥替代化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绿肥–水稻轮作田间试验连续进行了3年,供试绿肥为紫云英(桂紫7号)。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单施化肥(CK)、... 【目的】研究绿肥翻压对岩溶区稻田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为岩溶区绿肥替代化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绿肥–水稻轮作田间试验连续进行了3年,供试绿肥为紫云英(桂紫7号)。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单施化肥(CK)、单种绿肥(MV)和绿肥配施化肥(MF)。利用Illumina Novaseq 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0—20 cm土壤细菌群落,分析了施肥方式对岩溶区水稻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特征及共现网络模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MV和MF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降低了土壤pH、速效钾含量和C/N值。不同施肥处理的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岩溶区稻田土壤优势细菌菌群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等。在属水平上,地杆菌属(Geobacter)、厌氧绳菌属(Anaerolinea)、RBG-16-58-14等为岩溶区石灰性稻田土壤的优势菌属。与CK相比,MF处理显著增加了新鞘脂菌属(Novosphingobium)、互养棍状菌属(Syntrophorhabdus)、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脱硫酸盐菌属(Desulfatiglans)的相对丰度。共现网络分析表明,CK和MV处理的细菌共现网络结构相似,而MF处理增加了土壤细菌网络复杂性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等富营养性细菌的相对丰度。RD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交换性钙离子和全氮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结论】绿肥翻压配施化肥,可提高土壤养分和富营养性细菌的相对丰度,效果优于单施化肥和单种绿肥处理,对于维持岩溶区稻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岩溶区 稻田土壤 土壤养分 细菌群落结构 共现网络
下载PDF
稻秸还田提高我国南方典型稻田冬绿肥产量和养分积累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静琪 曹卫东 +7 位作者 高嵩涓 张海彬 韩文斌 武际 何铁光 李忠义 唐红琴 石孝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82,共11页
【目的】提高冬绿肥的产量和养分积累量有利于轮作系统中主作物的高产稳产和光、温、养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研究稻秸还田对冬季豆科绿肥生长和养分积累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为稻田豆科绿肥的高产栽培及稻秸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方法... 【目的】提高冬绿肥的产量和养分积累量有利于轮作系统中主作物的高产稳产和光、温、养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研究稻秸还田对冬季豆科绿肥生长和养分积累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为稻田豆科绿肥的高产栽培及稻秸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方法】在广西、四川和安徽,分别以盐渍水稻土、紫色土和黄棕壤为供试土壤,进行相同处理的豆科绿肥盆栽试验,供试品种均为当地主栽品种。稻秸添加量设3个水平:0、3000、6000 kg/hm^(2)(S0、S1、S2),每个稻秸添加水平下设两个施氮水平:0和45 kg/hm^(2)(N0、N45),共包括6个处理。于豆科绿肥盛花期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测定鲜草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结果】与稻秸不还田且不施氮肥处理(RS0N0)相比,盐渍水稻土、紫色土和黄棕壤上稻秸还田与氮肥配施处理的绿肥鲜草产量分别提高了63.0%~66.0%、35.2%~53.8%和103.6%~117.1%,植株氮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9.1%~41.5%、43.7%~67.2%和65.1%~70.5%,磷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2.1%~68.9%、31.4%~57.3%和37.9%~45.3%,钾累积量分别提高了22.0%~58.7%、30.7%~35.0%和89.2%~102.9%。在盐渍水稻土、紫色土,稻秸还田(S1、S2)均可提高绿肥鲜草产量和氮磷钾养分积累量,配合施氮没有进一步提高鲜草产量和氮磷钾养分积累量;而在黄棕壤与秸秆半量还田相比,稻秸全量还田降低了绿肥产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绿肥地上部养分积累量,稻秸还田配合施用氮肥则显著增加了绿肥的产量和地上部养分积累量。盐渍水稻土稻秸还田与氮肥配施处理(RS1N45和RS2N45)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黄棕壤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随稻秸添加量增加先下降后上升,与不施肥对照相比,3种土壤上稻秸与氮肥配施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无机氮含量。偏最小二乘法路径模型分析表明,稻秸还田及土壤类型对豆科绿肥鲜草产量和地上部氮、磷、钾的累积量均有极显著正影响(P<0.01),氮肥处理仅对豆科绿肥鲜草产量有极显著正影响(P<0.01)。【结论】稻秸还田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豆科绿肥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吸收,提高了豆科绿肥鲜草产量和地上部氮磷钾累积量。在肥力较高的盐渍水稻土和紫色土上,稻秸全量还田可显著增加豆科绿肥的鲜草产量,维持土壤有效养分,无需配合施用氮肥。在肥力较低的黄棕壤上,全量还田(6000 kg/hm^(2))需配施氮肥才可充分发挥稻秸还田的增产效果,缓解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绿肥 稻秸 氮肥 土壤肥力 鲜草产量
下载PDF
广西横县不同地域茉莉花香气组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吉平 苏天明 +5 位作者 张野 王瑾 谢育利 梁芷姮 李忠义 何铁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2-1000,共9页
【目的】分析广西横县不同区域种植茉莉花的香气组分及其含量和相应土壤的活性中微量元素含量,为各地茉莉花种植技术改良和花茶窨制工艺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广西横县11个典型茉莉花种植样点(分别为1~11号样点)的商品茉莉花... 【目的】分析广西横县不同区域种植茉莉花的香气组分及其含量和相应土壤的活性中微量元素含量,为各地茉莉花种植技术改良和花茶窨制工艺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广西横县11个典型茉莉花种植样点(分别为1~11号样点)的商品茉莉花花样及对应地块的土壤样品,对茉莉花的挥发性组分进行GC-MS检测,同时检测土壤的活性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不同区域种植茉莉花的香气组分含量差异及主要香气组分含量与土壤活性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活性中微量元素含量对主要香气组分积累的影响。【结果】广西横县茉莉花的香气组分包含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酸类、烷烃类和其他类等7类化合物化合物。从11个茉莉花种植样点的22份茉莉花样品中检测到可鉴定的挥发性物质242种,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分别为(E)-2-己烯醛、芳樟醇、苯甲醛、己醛和(E)-3-己烯-1-醇等,其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21.72、12.06、5.21、2.75和2.37;3、4、9、10和11号样点茉莉花的香气组分总相对含量均高于平均值。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与茉莉花香气组分相对含量排前10位的(E)-2-己烯醛、己醛、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2-辛酮含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与己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广西横县不同种植区域茉莉花的香气组分及其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采样点位置与茉莉花香气组分相关性不明显。茉莉花香气组分主要分为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酸类和烷烃类化合物等;在茉莉花香气组分的生成和积累过程中,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的增加会抑制茉莉花中(E)-2-己烯醛、己醛、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2-辛酮积累,促进己酸含量提高,因此,调节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可作为后续茉莉花种植技术优化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香气组分 活性中微量元素 地域分布 广西横县
下载PDF
基于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技术的叶片失效故障复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由于 张伟 +4 位作者 燕群 徐健 王春生 李忠义 孙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0-1137,共8页
针对某涵道尾桨风扇叶片在风洞试验中发生的断裂故障,基于叶片破坏模式和载荷形式,初步分析为离心载荷/低循环疲劳(LCF)和气动载荷/高循环疲劳(HCF)耦合作用导致的疲劳破坏。基于此,通过正交载荷解耦和协调加载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联合... 针对某涵道尾桨风扇叶片在风洞试验中发生的断裂故障,基于叶片破坏模式和载荷形式,初步分析为离心载荷/低循环疲劳(LCF)和气动载荷/高循环疲劳(HCF)耦合作用导致的疲劳破坏。基于此,通过正交载荷解耦和协调加载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联合载荷作用下的叶片复合疲劳(CCF)试验技术研究和试验考核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离心载荷控制精度优于±1%,气动载荷控制精度优于±8‰。试验应变响应频率与试验加载频率一致性较好,满足试验加载和控制的同步性要求。最终,通过对叶片故障复现验证失效原因分析的正确性,为叶片结构优化设计、寿命评估和复合疲劳试验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复合疲劳 试验技术 正交载荷解耦 故障复现
下载PDF
负载型超细纳米材料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林昌 郭亚君 +4 位作者 朱红林 马静静 李忠义 水淼 郑岳青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5-1422,共18页
氢(H_(2))作为一种可再生、零排放和地球资源丰富的能源,被认为是解决当今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然而氢气易燃、易爆、不易储存及运输困难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所以实现氢能的安全高效存储及可控释放是亟需... 氢(H_(2))作为一种可再生、零排放和地球资源丰富的能源,被认为是解决当今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然而氢气易燃、易爆、不易储存及运输困难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所以实现氢能的安全高效存储及可控释放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氨硼烷(NH_(3)BH_(3),Ammonia Borane,简称AB)具有含氢量高、室温稳定、无污染、无毒性和水溶性良好等优点,在室温下与水几乎不发生反应,然而当有催化剂参与时可水解释放出氢气,因此AB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氢能材料。然而,缺乏廉价、稳定、环境友好和易分离回收的高性能催化剂严重阻碍了氨硼烷水解制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而,设计和构筑氨硼烷水解用的廉价高性能催化剂是氨硼烷基氢能应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关于氨硼烷水解制氢用的催化剂研究非常活跃,业已成为氢能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之一。迄今,氨硼烷水解产氢所用的异相催化剂主要分为非负载型和负载型两大类,其中负载型超细纳米催化剂尤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兴趣,其研究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本文就碳基材料、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的负载型超细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产氢的性能、机理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而后对该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硼烷 储氢材料 制氢 催化剂载体 纳米材料 超细纳米
下载PDF
果蔬用泡沫箱中挥发性有机物的迁移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中意 靳登鹏 +4 位作者 刘焕 黄卓权 卜玲玲 柯倩华 柳春红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7-72,共6页
目的研究果蔬用聚苯乙烯泡沫箱中挥发性有机物的迁移情况,对食物接触泡沫箱后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采集不同来源的泡沫箱,先用乙酸(体积分数为4%)和乙醇(体积分数为10%)对其进行模拟液迁移实验,然后选取迁移量较高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 目的研究果蔬用聚苯乙烯泡沫箱中挥发性有机物的迁移情况,对食物接触泡沫箱后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采集不同来源的泡沫箱,先用乙酸(体积分数为4%)和乙醇(体积分数为10%)对其进行模拟液迁移实验,然后选取迁移量较高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实物迁移实验,检测挥发性有机物的迁移量。结果模拟液的迁移实验中检出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和1,3-丁二烯均有不同程度的迁移,并且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作为迁移液时迁移值较高,苯乙烯在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中迁移量最高;实物迁移实验中邻二甲苯在橙子中未检出,苯乙烯在橙子中的迁移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贮藏时间越长,迁移量越高。菜心检出了邻二甲苯,并且迁移量同样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樱桃番茄中未检出挥发性有机物的迁移。结论泡沫箱中苯乙烯、邻二甲苯在模拟液中的迁移量较高,并且在较高温度、较长时间接触橙子和菜心后可能会大量迁移,对人体健康产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箱 挥发性有机物 苯乙烯 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