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脑出血后住院期间不同时期痫性发作患者临床特点,评价不同时间段卒中后痫性发作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组人群选自中国卒中登记中既往无癫痫病史的2382例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脑出血后伴...目的分析脑出血后住院期间不同时期痫性发作患者临床特点,评价不同时间段卒中后痫性发作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组人群选自中国卒中登记中既往无癫痫病史的2382例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脑出血后伴发痫性发作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无痫性发作组,脑出血发病同时(发病24h内)出现的痫性发作(seizures at onset,SAO)组与发病后住院期间出现的痫性发作(seizure sduring hospitalization,SDH)组。收集入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入院时GCS评分和出血部位等临床特点及1年后是否死亡的随访信息,对不同时间段发生卒中后痫性发作与1年死亡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中无痫性发作患者共2271例,SAO组61例,SDH组50例。SAO组(55.7%)及SDH组(44%)患者入院时低GCS评分(3~8分)患者比例高于无痫性发作患者组(21.1%),SAO及SDH组患者出血部位多数集中在单纯脑叶或脑叶合并深部白质,而无痫性发作组患者出血部位多位于底节区或丘脑的深部位置,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01)。无痫性发作患者组1年死亡率最低(25.1%),SDH组死亡率最高(56.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与无痫性发作患者相比,SDH是患者一年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45,95%CI1.084~4.245,P=0.029)。结论与脑出血后无痫性发作患者相比,发病后住院期间出现的痫性发作是影响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中国卒中防治正面临巨大挑战。2018年,中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149.49/10万,造成了157万人死亡。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第三位死亡原因,位列恶性肿瘤和心脏病之后。2013年,卒中年龄标化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114.8/10万和246.8/10万人年...中国卒中防治正面临巨大挑战。2018年,中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149.49/10万,造成了157万人死亡。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第三位死亡原因,位列恶性肿瘤和心脏病之后。2013年,卒中年龄标化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114.8/10万和246.8/10万人年。根据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1990-2017年卒中造成的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 of life lost,YLL)增加了14.6%,卒中由造成YLL的第三位原因跃升为第一位;卒中造成的全年龄组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的绝对数和百分率也呈持续增长趋势,2017年卒中是造成全年龄组DALY的首位原因。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行为危险因素(如吸烟和酗酒)和既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心房颤动)。卒中存活者中最普遍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63.0%~84.2%)和吸烟(31.7%~47.6%),心房颤动的比例相对最低(2.7%~7.4%)。这些主要的危险因素在人群中流行水平也较高,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根据最新的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的现在吸烟率为26.6%(现在吸烟人数为3.08亿)。18岁及以上人群的高血压年龄标化患病率为25.2%;高胆固醇血症的标化患病率为5.8%;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10.9%。40岁及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的标化患病率为2.31%。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ospital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HQMS)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853家三级医院共计收治3010204例卒中住院患者,其中2466785例(81.9%)为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447609例(14.9%)为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95810例(3.2%)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入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岁,近60%为男性。在IS、ICH和SAH中,分别有1555例(0.1%)、2774例(0.6%)和1347例(1.4%)为儿童卒中(年龄<18岁)。超过三分之一(1063892例,35.3%)患者的医保类型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次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99513例,23.2%)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89361例,16.3%)。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IS:67.4%,ICH:77.2%,SAH:49.1%),主要并发症是肺炎或肺部感染(IS:10.1%,ICH:31.4%,SAH:25.2%)。卒中住院患者的死亡/非医嘱离院率为8.3%,从IS患者的5.8%到ICH患者的19.5%。住院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0.0(7.0~14.0)d,从IS患者的10.0(7.0~13.0)d到SAH患者的14.0(8.0~22.0)d。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的数据显示,指南推荐的IS、ICH和SAH患者关键绩效指标执行的综合评分分别为0.77±0.21、0.72±0.28和0.59±0.32。展开更多
《干预试验方案报告标准》(Standard Protocol Items:Recommendations for Interventional Trials,SPIRIT)2013通过为试验最小条目集的确定提供基于证据的建议,旨在改善临床试验方案报告的完整性。该指南有助于促进新干预措施的透明评...《干预试验方案报告标准》(Standard Protocol Items:Recommendations for Interventional Trials,SPIRIT)2013通过为试验最小条目集的确定提供基于证据的建议,旨在改善临床试验方案报告的完整性。该指南有助于促进新干预措施的透明评估。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涉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rlligence,AI)的干预措施需要经过严格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评估,以证明其对健康结局的影响。《人工智能干预试验方案报告标准(Standard Protocol Items:Recommendations for Interventional Trials-Artificial Intelligence,SPIRIT-AI)扩展》是一份新的评估AI干预措施的临床试验方案的报告指南。它与配套的《人工智能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NSORT-AI)是同步编制的。这两项指南的编制通过分阶段的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等过程达成共识,产生26项候选条目。由国际多方利益相关小组在两阶段德尔菲调查(103个利益相关者)中对这些条目进行了咨询,并在共识会议上达成一致意见(31个利益相关者),通过34个试点参与进行了改进和优化。SPI RI T-AI扩展包括15项对AI干预的临床试验方案非常重要的新条目。除SPIRIT 2013的核心条目外,这些新条目也应定期报告。SPIRIT-AI建议研究人员提供关于AI干预的清晰描述,包括使用AI所需的说明和操作技能、AI干预集成环境的设置、输入和输出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人-AI交互和错误案例分析。SPI RI T-AI将有助于提高AI干预临床试验方案的透明度和完整性,也有助于编辑、同行评审以及普通读者理解、解释和严格评估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偏倚风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脑出血后住院期间不同时期痫性发作患者临床特点,评价不同时间段卒中后痫性发作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组人群选自中国卒中登记中既往无癫痫病史的2382例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脑出血后伴发痫性发作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无痫性发作组,脑出血发病同时(发病24h内)出现的痫性发作(seizures at onset,SAO)组与发病后住院期间出现的痫性发作(seizure sduring hospitalization,SDH)组。收集入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入院时GCS评分和出血部位等临床特点及1年后是否死亡的随访信息,对不同时间段发生卒中后痫性发作与1年死亡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中无痫性发作患者共2271例,SAO组61例,SDH组50例。SAO组(55.7%)及SDH组(44%)患者入院时低GCS评分(3~8分)患者比例高于无痫性发作患者组(21.1%),SAO及SDH组患者出血部位多数集中在单纯脑叶或脑叶合并深部白质,而无痫性发作组患者出血部位多位于底节区或丘脑的深部位置,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01)。无痫性发作患者组1年死亡率最低(25.1%),SDH组死亡率最高(56.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与无痫性发作患者相比,SDH是患者一年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45,95%CI1.084~4.245,P=0.029)。结论与脑出血后无痫性发作患者相比,发病后住院期间出现的痫性发作是影响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摘中国卒中防治正面临巨大挑战。2018年,中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149.49/10万,造成了157万人死亡。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第三位死亡原因,位列恶性肿瘤和心脏病之后。2013年,卒中年龄标化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114.8/10万和246.8/10万人年。根据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1990-2017年卒中造成的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 of life lost,YLL)增加了14.6%,卒中由造成YLL的第三位原因跃升为第一位;卒中造成的全年龄组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的绝对数和百分率也呈持续增长趋势,2017年卒中是造成全年龄组DALY的首位原因。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行为危险因素(如吸烟和酗酒)和既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心房颤动)。卒中存活者中最普遍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63.0%~84.2%)和吸烟(31.7%~47.6%),心房颤动的比例相对最低(2.7%~7.4%)。这些主要的危险因素在人群中流行水平也较高,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根据最新的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的现在吸烟率为26.6%(现在吸烟人数为3.08亿)。18岁及以上人群的高血压年龄标化患病率为25.2%;高胆固醇血症的标化患病率为5.8%;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10.9%。40岁及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的标化患病率为2.31%。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ospital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HQMS)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853家三级医院共计收治3010204例卒中住院患者,其中2466785例(81.9%)为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447609例(14.9%)为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95810例(3.2%)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入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岁,近60%为男性。在IS、ICH和SAH中,分别有1555例(0.1%)、2774例(0.6%)和1347例(1.4%)为儿童卒中(年龄<18岁)。超过三分之一(1063892例,35.3%)患者的医保类型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次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99513例,23.2%)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89361例,16.3%)。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IS:67.4%,ICH:77.2%,SAH:49.1%),主要并发症是肺炎或肺部感染(IS:10.1%,ICH:31.4%,SAH:25.2%)。卒中住院患者的死亡/非医嘱离院率为8.3%,从IS患者的5.8%到ICH患者的19.5%。住院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0.0(7.0~14.0)d,从IS患者的10.0(7.0~13.0)d到SAH患者的14.0(8.0~22.0)d。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的数据显示,指南推荐的IS、ICH和SAH患者关键绩效指标执行的综合评分分别为0.77±0.21、0.72±0.28和0.59±0.32。
文摘《干预试验方案报告标准》(Standard Protocol Items:Recommendations for Interventional Trials,SPIRIT)2013通过为试验最小条目集的确定提供基于证据的建议,旨在改善临床试验方案报告的完整性。该指南有助于促进新干预措施的透明评估。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涉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rlligence,AI)的干预措施需要经过严格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评估,以证明其对健康结局的影响。《人工智能干预试验方案报告标准(Standard Protocol Items:Recommendations for Interventional Trials-Artificial Intelligence,SPIRIT-AI)扩展》是一份新的评估AI干预措施的临床试验方案的报告指南。它与配套的《人工智能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NSORT-AI)是同步编制的。这两项指南的编制通过分阶段的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等过程达成共识,产生26项候选条目。由国际多方利益相关小组在两阶段德尔菲调查(103个利益相关者)中对这些条目进行了咨询,并在共识会议上达成一致意见(31个利益相关者),通过34个试点参与进行了改进和优化。SPI RI T-AI扩展包括15项对AI干预的临床试验方案非常重要的新条目。除SPIRIT 2013的核心条目外,这些新条目也应定期报告。SPIRIT-AI建议研究人员提供关于AI干预的清晰描述,包括使用AI所需的说明和操作技能、AI干预集成环境的设置、输入和输出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人-AI交互和错误案例分析。SPI RI T-AI将有助于提高AI干预临床试验方案的透明度和完整性,也有助于编辑、同行评审以及普通读者理解、解释和严格评估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偏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