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温度对静止土压力K_(0)系数影响的统一硬化本构模型
1
作者 孔令明 李自广 张海兵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5-826,共12页
K_(0)系数是重要的岩土工程参数,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对合理确定地基应力状态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试验和理论方法研究了温度对饱和黏性土K_(0)系数的影响。首先,以饱和标准砂-膨润土混合土样为对象,开展不同温度下的侧限压缩试验... K_(0)系数是重要的岩土工程参数,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对合理确定地基应力状态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试验和理论方法研究了温度对饱和黏性土K_(0)系数的影响。首先,以饱和标准砂-膨润土混合土样为对象,开展不同温度下的侧限压缩试验,获得了K_(0)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发现正常固结土的K_(0)系数随升温而减小,超固结土的K_(0)系数随升温而轻微增大;其次,推导出K_(0)系数与弹塑性屈服面偏转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其与温控侧限压缩试验结果结合,获得了屈服面偏转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最后,将屈服面偏转度-温度关系引入统一硬化本构模型理论框架,建立了考虑温度对K_(0)系数影响的饱和黏性土弹塑性本构模型。所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多种类型的室内土力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温度 K_(0)系数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宾川县乌龙坝亚高山草甸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2
作者 王有兵 杨淑娇 +5 位作者 李子光 胡昌平 杨国斌 杨建军 姜健发 李静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6期74-79,共6页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宾川县乌龙坝草甸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48种,隶属51科112属(含变种),其中唇形科、豆科、禾本科及菊科的属数较多,菊科的属数高达15种;种数在5种以上的科有8个,分别为唇形科、豆科、禾本科、菊科、...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宾川县乌龙坝草甸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48种,隶属51科112属(含变种),其中唇形科、豆科、禾本科及菊科的属数较多,菊科的属数高达15种;种数在5种以上的科有8个,分别为唇形科、豆科、禾本科、菊科、毛茛科、蔷薇科、伞形科及莎草科;寡种单种的科数量较多,是草甸植物种类的重要组成部分;菊科、禾本科、莎草科等植物是草地群落的重要组成种,西南野古草、蕨和糙野青茅的重要值最高,分别为13.651、5.431、4.163。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0个类型2个变型,以北温带分布成分为主,占比达37.26%。该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较高,物种丰富度最高值达45,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达0.908和2.921;总体上低海拔区域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植物多样性 群落组成 区系分析 宾川县乌龙坝
下载PDF
滇牡丹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原晓龙 李子光 +2 位作者 陆刚 李云琴 王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79-85,共7页
以黄花滇牡丹为试材,克隆得到2条查尔酮异构酶基因(PdCHI1和PdCHI2)的cDNA全长,以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其功能,并检测这2条基因在花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以期了解滇牡丹花色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PdCHI1基因长654 bp,编码217个氨基酸;PdC... 以黄花滇牡丹为试材,克隆得到2条查尔酮异构酶基因(PdCHI1和PdCHI2)的cDNA全长,以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其功能,并检测这2条基因在花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以期了解滇牡丹花色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PdCHI1基因长654 bp,编码217个氨基酸;PdCHI2基因长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PdCHI1与圆叶牵牛(Ipomoea purpurea,AAB86474)、脐橙(Citrus sinensis,BAA36552)、大豆(Glycine max,AAT94360)和百脉根(Lotus japonicus,BAC53984)等高等植物的Ⅰ型CHI蛋白聚为一支;PdCHI2与玉米(Zea mays,NP001151452)、大豆(Glycine max AAT94362)和葡萄(Vitis vinifera,XP002280158)的Ⅳ型CHI蛋白聚为一支。PdCHI1基因的表达量花蕾期最高,初花期和盛花期急剧降低,末花期的表达微量提升;而PdCHI2基因的表达量随着花的不断发育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查尔酮异构酶 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变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有兵 张士平 +2 位作者 李子光 杨建军 姜健发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并结合有关调查数据,采用LDI方法对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4、1994、2000、2014、2016、2019年6个时期的生态系统健康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苍山片区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农用地面积大幅减少,...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并结合有关调查数据,采用LDI方法对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4、1994、2000、2014、2016、2019年6个时期的生态系统健康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苍山片区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农用地面积大幅减少,休闲用地面积有所增加,人为干扰区域主要位于苍山四周低海拔区域,LDI值处于1.21—1.25之间,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但随时间的推移干扰持续增强,边界内侧300 m缓冲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洱海片区建设用地、林地及休闲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但受洱海保护政策的改变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农用地及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整体上洱海四周受居民、游客的干扰程度较大,LDI值处于1.26—1.91之间,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但较靠近“一般”等级,自2000年以后整体健康水平有所改善,边界内侧350 m缓冲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较长时间处于“一般”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I方法 生态系统 健康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子广 黄礼年 《医学综述》 2020年第8期1500-1504,1509,共6页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疾病,是由内皮功能障碍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不受控制的增殖而导致的肺小动脉闭塞,涉及多种因子或蛋白质,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因子/蛋白质确切的作用机制。线粒体调节在PAH形成的病理生理学中...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疾病,是由内皮功能障碍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不受控制的增殖而导致的肺小动脉闭塞,涉及多种因子或蛋白质,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因子/蛋白质确切的作用机制。线粒体调节在PAH形成的病理生理学中起到重要作用。金属硫蛋白(MTs)参与细胞增生和血管收缩,稳定内环境,研究MTs在PAH机制形成的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PAH形成的病理生理学,对肺血管功能具有临床意义,并有助于确定适合药物干预的可能靶点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金属硫蛋白 线粒体功能障碍 肺动脉内皮细胞增殖
下载PDF
滇中高原森林生态站冬春季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洁 刘芝芹 +5 位作者 杨旭 李子光 彭明俊 黄靖涵 郭倩汝 汤浩藩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6,共9页
以滇中高原森林生态站辅站点昆明树木园的麻栎+栓皮栎混交林与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观测对林外和林内小气候,通过分析林内外空气温度及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风速5个气象因子,探讨区域内典型林分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麻... 以滇中高原森林生态站辅站点昆明树木园的麻栎+栓皮栎混交林与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观测对林外和林内小气候,通过分析林内外空气温度及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风速5个气象因子,探讨区域内典型林分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麻栎+栓皮栎混交林与云南松林对气象因子的影响是显著的,林内光照强度、土壤温度、风速明显低于林外;林内空气湿度显著高于林外;林内的月均气温、最低气温均高于林外,最高气温低于林外。林内外空气温度变化呈现早晚低、日间高的变化趋势;空气湿度变化规律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变化趋势;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均呈现倒"U"型曲线;土壤温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差值逐渐减小;风速变化呈现早晚低、日间高的趋势。无论是麻栎+栓皮栎混交林还是云南松林,空气温度与空气湿度的相关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冬春季 森林 小气候特征
下载PDF
昆明市海口林场栎类林分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倩汝 许彦红 +4 位作者 杨旭 李子光 汤浩藩 李洁 彭明俊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143,共8页
为了研究昆明市海口林场栎类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功能,为该区域的水源涵养型植被建设、水资源综合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区主要栎类林分中设置了9块典型样地,用样地调查法、环刀法、烘干法、浸泡法对各林分枯落物... 为了研究昆明市海口林场栎类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功能,为该区域的水源涵养型植被建设、水资源综合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区主要栎类林分中设置了9块典型样地,用样地调查法、环刀法、烘干法、浸泡法对各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进行了水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栎类林分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各项指标都不同,枯落物层的有效拦蓄量范围为9.39~10.25 t/hm^(2);土壤层的有效蓄水量范围为323.60~440.60 t/hm^(2)。3种林分综合蓄水量最大的是滇青冈混交林449.99 t/hm^(2),滇石栎混交林次之415.92 t/hm^(2),最小的是锥连栎混交林333.85 t/hm^(2)。土壤是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的主体,但枯落物也发挥着减缓地表径流,改善土壤结构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林 树种组成 枯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
下载PDF
滇池面山锥连栎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及采伐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汤浩藩 杨旭 +3 位作者 李子光 郭倩汝 彭明俊 许彦红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6,共7页
以滇池面山锥连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研究其空间结构特征,并对空间结构参数与树高、胸径进行相关性分析,模拟采伐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林木大多数个体处于随机分布状态,林分整体分布格局为聚集分... 以滇池面山锥连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研究其空间结构特征,并对空间结构参数与树高、胸径进行相关性分析,模拟采伐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林木大多数个体处于随机分布状态,林分整体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林分大小比数在各取值等级上分布较均匀,整体接近中庸状态;林木以零度混交为主,空间隔离程度较低;大小比数与混交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研究区域的锥连栎次生林林分结构不稳定,根据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通过优化模拟,林分趋于随机分布,混交度有所提高,增强了林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连栎 次生林 空间结构 优化调整 滇池
下载PDF
滇池流域源头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彭珮媛 吴晓妮 +3 位作者 李子光 赵洛琪 付登高 段昌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4,共7页
为了解富营养湖泊流域源头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无机磷组成及分布特征,在滇池流域南部的柴河流域内选取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云南松林地、荒草坡、富磷农田、大棚农田、大棚沟渠及露天农田)土壤,对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分布特征进行了... 为了解富营养湖泊流域源头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无机磷组成及分布特征,在滇池流域南部的柴河流域内选取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云南松林地、荒草坡、富磷农田、大棚农田、大棚沟渠及露天农田)土壤,对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无机磷含量为0.96~3.23 g/kg,占总磷含量的45.31%~76.41%;其中山地区内的云南松林、荒草坡和富磷农田土壤以磷酸铁盐磷(Fe-P)和磷酸钙盐磷(Ca-P)为主,二者占无机磷含量的64.24%~68.24%,而坝平地中的大棚农田、大棚沟渠及露天农田土壤则以Ca-P和闭蓄态磷(O-P)为主,二者含量占无机磷含量的83.49%~89.70%;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与Ca-P和O-P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机磷与磷酸铝磷(Al-P),Fe-P,O-P和Ca-P呈显著正相关。可见,流域内的山地区(荒草坡及云南松林)具有较好的供磷潜力,有利于提升其生态修复效率以期达到有效的面源污染防控,而山地区富磷农田由于较高的磷组分含量及其土地覆被特征成为流域内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无机磷组分 供磷能力 磷素流失
下载PDF
紫茎泽兰入侵土壤对桉树苗的化感作用研究
10
作者 李子光 王有兵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1期48-51,64,共5页
以紫茎泽兰重度入侵区域0~50 cm深土样及溪谷桉、冈尼桉、史密斯桉3种桉树苗为试验材料,研究该土样对桉树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桉树苗在不同深度土样中的生长表现差异较明显,随着深度增加,苗高及鲜重生长明显减慢;受侵土样中3种... 以紫茎泽兰重度入侵区域0~50 cm深土样及溪谷桉、冈尼桉、史密斯桉3种桉树苗为试验材料,研究该土样对桉树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桉树苗在不同深度土样中的生长表现差异较明显,随着深度增加,苗高及鲜重生长明显减慢;受侵土样中3种桉树苗生长量明显优于对照,紫茎泽兰化感物质仅在3~10 cm深土样中对史密斯桉的生长抑制作用表现较强,其余土样对3种桉树的生长有微弱抑制或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总体上表现为紫茎泽兰入侵区域土壤更有利于桉树苗的生长,特别是0~3 cm深土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桉树 生长量 化感作用 入侵植物 生态防治
下载PDF
Upper-ocean temperature trends in the Eastern China Seas during 1976–1996
11
作者 WANG Yuqi liN Xiaopei li zigua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527-1536,共10页
Temperature in the Eastern China Seas(ECS), including the Bohai,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 is crucially important with regard to weather forecasting and fishery activities of adjacent countries. Although sea surfac... Temperature in the Eastern China Seas(ECS), including the Bohai,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 is crucially important with regard to weather forecasting and fishery activities of adjacent countries. Althoug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in the ECS has demonstrated a dramatically accelerated trend of warming after a regime shift(1976–1996), trends beneath the surface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because of the sparsity of observations. This study used in situ hydrographic data from 1976 to 1996 to examine upperocean temperature trends in the EC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ultilevel trends show consistency with that of the surface water; i.e., warming is faster in winter than summer. However, the magnitudes of the trends weaken with increasing depth. Furthermore, the seasonal dif ference in the upper ocean i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warm currents in the ECS, which implies an essential contribution from horizontal advection. These phenomena could also be detected from data acquired from the routinely observed PN and 34°N sections.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temperature trends in the upper ECS extend our understanding beyond the SST, especially 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ocean dynamics in forming temperature patterns beneath the surface in comparison with atmospheric ef 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ocean temperature trends Eastern China Seas
下载PDF
血清PCT、CRP和IDO水平在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李群 吕允相 +3 位作者 夏申宏 李子广 张永 邵璐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3期460-463,512,共5页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00例诊断明确的CAP患者和符合标准的40例健康体检者。根据C...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00例诊断明确的CAP患者和符合标准的40例健康体检者。根据CURB-65评分,将CAP患者分为低危组(38例)、中危组(32例)和高危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40例)。检测患者和健康者血清PCT、CRP和IDO水平,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应用血清PCT和IDO水平预测患者死亡率。结果 与健康者比较,CAP患者血清中PCT、CRP、IDO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中危组比较,高危组CAP患者血清PCT、CRP、IDO水平显著升高(P<0.001);低危组患者血清PCT、CRP、IDO水平显著低于中危组和高危险组(P<0.001)。血清IDO水平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750,P<0.001);血清IDO水平与PCT、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24,P<0.001;r=0.634,P<0.001)。PCT联合IDO预测CAP患者28 d入住ICU率或死亡率显著升高(AUC=0.913,P<0.05)。结论 CAP患者血清中PCT、CRP、IDO水平显著升高,血清IDO水平与CURB-65评分、血清PCT、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血清PCT联合IDO水平预测28 d入住ICU率或死亡率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吲哚胺2 3二氧化酶
原文传递
背压对气液针栓单元喷雾分布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李子光 成鹏 +2 位作者 李清廉 白晓 曹鹏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6,共14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径向孔型气液针栓单元在不同背压环境下的喷雾分布特性。搭建了可以提供0.1~6.0 MPa范围内的稳定背压并且具有多个光学测量窗口的常流式雾化实验系统,采用过滤水和干燥空气代替液氧和气甲烷进行了雾化实验。实验背压范围... 通过实验研究了径向孔型气液针栓单元在不同背压环境下的喷雾分布特性。搭建了可以提供0.1~6.0 MPa范围内的稳定背压并且具有多个光学测量窗口的常流式雾化实验系统,采用过滤水和干燥空气代替液氧和气甲烷进行了雾化实验。实验背压范围为0.1~1.5 MPa。采用背景光成像技术获得了气液针栓单元的喷雾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研究了喷雾形态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气液针栓单元在背压环境中形成的喷雾扇内部充实,液雾浓密;喷雾边界具有明显的“折转”特征。根据喷雾的浓密分布将喷雾场分为3个区域:喷雾核心区、喷雾边界区和稀疏喷雾区。背压与局部动量比对喷雾径向空间分布范围的影响相反,背压越小、局部动量比越大,喷雾半锥角越大,喷雾迎风面边界轮廓线包络范围越大。此外,相比喷雾半锥角,喷雾迎风面边界轮廓线可以较好地说明喷嘴近场喷雾空间分布范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气液针栓单元 背压 喷雾形态 喷雾分布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CDM理论与SVM模型的2014-T6铝合金疲劳寿命预测
14
作者 高同州 贺小帆 +3 位作者 王晓雷 李紫光 朱振涛 詹志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170,共17页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CDM)理论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建立了一种疲劳寿命预测的新方法,旨在提高2014-T6铝合金材料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首先,通过采用连续损伤力学模型及基于ABAQUS的UMAT子程序的二次开发,建立了一种用于预测2014-T6铝...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CDM)理论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建立了一种疲劳寿命预测的新方法,旨在提高2014-T6铝合金材料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首先,通过采用连续损伤力学模型及基于ABAQUS的UMAT子程序的二次开发,建立了一种用于预测2014-T6铝合金疲劳寿命的损伤力学有限元数值实现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材料参数的标定方法。然后,为了进一步优化预测结果,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基于损伤力学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的误差进行训练,从而修正数值预测结果。通过将损伤力学有限元的预测结果、支持向量机模型修正后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修正后的预测结果的精度较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适用性,为2014-T6铝合金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有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力学 支持向量机 铝合金 疲劳 寿命预测
原文传递
昆明海口林场滇藏钝果寄生的调查及寄生特性分析
15
作者 周安佩 金智伟 +1 位作者 李子光 杨旭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303-7308,共6页
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是常见的半寄生灌木,其过度繁殖会影响天然林和人工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发挥。前期调查发现,昆明海口林场部分地区具有桑寄生危害,其主要种类为滇藏钝果寄生。为监控滇藏钝果寄生在林场的传播扩散,了解... 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是常见的半寄生灌木,其过度繁殖会影响天然林和人工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发挥。前期调查发现,昆明海口林场部分地区具有桑寄生危害,其主要种类为滇藏钝果寄生。为监控滇藏钝果寄生在林场的传播扩散,了解其寄生初期的选择偏好,本研究以昆明市海口林场滇藏钝果寄生危害最严重地区为中心,对其周边4个区域的传播情况进行样方调查,统计滇藏钝果寄生的寄主选择模式、构建寄生强度与寄主生长特征的归回关系。结果表明,滇藏钝果寄生于郁闭度最低(30%)、坡度最大(27°)的样方2 (M2,中心样方)中危害严重,其余4个样方(M1, M3, M4, M5;周边样方)的感染程度较低,尚处于扩散初期。滇藏钝果寄生在所调查样地中具有明显的寄主选择性,几乎仅存在于槲栎中,但其扩散与槲栎在群落中的百分率无明显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法构建槲栎生长特征与寄生强度的线性关系,其冠幅和胸径可依次引入回归模型中,修正后的拟合度R^(2)为0.526,方程式为y=-0.467+0.152x_(1)+0.110x_(2)。滇藏钝果寄生于样方M2和M1中的寄生高度百分率集中分布于40%~80%之间,而于M3、M4和M5中变幅较大,无明显集中区。该研究结果可为滇藏钝果寄生的生态防治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钝果寄生 昆明海口林场 寄生特征 槲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