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ESG表现与债务融资成本 被引量:53
1
作者 廉永辉 何晓月 张琳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8,共11页
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2631家上市企业半年度数据,实证考察了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ESG表现较好的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较低。从作用机制上看,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通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信息风险和代理风险三个途径... 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2631家上市企业半年度数据,实证考察了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ESG表现较好的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较低。从作用机制上看,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通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信息风险和代理风险三个途径来影响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和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较差的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债务融资成本 财务风险 信息风险 代理风险
下载PDF
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366
2
作者 王琳璘 廉永辉 董捷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34,共12页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表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09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A股3096家上市公司,实证考察了企业E 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表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09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A股3096家上市公司,实证考察了企业E 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越好,企业价值越高。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良好的ESG表现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企业经营效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从而提升企业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对非国有企业、所处制度环境较好和信息传递效率较高的企业而言,ESG表现对价值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研究为ESG表现的正面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企业和投资者重视ESG表现、政府部门完善ESG激励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融资约束 企业效率 企业风险 企业价值 外部治理
下载PDF
ESG表现能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吗? 被引量:429
3
作者 高杰英 褚冬晓 +1 位作者 廉永辉 郑君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34,72,共12页
以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但ESG表现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影响方式不同。机制分析表明,ESG表现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融... 以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但ESG表现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影响方式不同。机制分析表明,ESG表现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两个渠道降低投资不足,减少过度投资仅通过减少代理问题这一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成熟期、信息传递效率较高和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法治建设较完善地区的企业而言,ESG表现的投资效率提升效应更大。本研究对于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投资 投资效率 代理成本 融资约束
下载PDF
业务重资产化与券商风险承担——来自中国证券行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4
作者 廉永辉 高杰英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3,42,共13页
在内在转型需求和外部监管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券商业务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重资产化趋势。本文基于2007―2018年我国76家券商数据,实证检验了业务重资产化对券商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重资产业务显著降低了券商风险承担;... 在内在转型需求和外部监管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券商业务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重资产化趋势。本文基于2007―2018年我国76家券商数据,实证检验了业务重资产化对券商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重资产业务显著降低了券商风险承担;分解券商风险承担的构成因素发现,重资产业务会提升券商的杠杆水平、降低券商的盈利能力,但同时也降低了券商盈利的波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重资产业务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非线性,重资产业务超过一定阈值后反而会提高券商风险;重资产业务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规模异质性,规模较大的券商开展重资产业务才能有效降低风险承担。本文研究结论加深了对重资产业务风险效应的理解,对券商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券商 业务结构 重资产业务 风险承担
下载PDF
人民币外汇市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VAR和DCC-MVGARCH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杰英 廉永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从离、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联动视角分析"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市场化程度。研究在动态分析框架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对2012年5月至2018年12月CNY、NDF、CNH三个市场汇率联动关系进行... 从离、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联动视角分析"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市场化程度。研究在动态分析框架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对2012年5月至2018年12月CNY、NDF、CNH三个市场汇率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比较"8.11"汇改前后人民币离、在岸汇率联动的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1)"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更具灵活性;(2)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可能旁落,政策调节应发挥作用;(3)离岸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市场本身发展。由此提出:(1)离、在岸市场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汇率弹性和灵活性;(2)密切关注离、在岸市场关系,保持政策定力与弹性;(3)完善离岸市场并发挥离岸市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11”汇改 离岸市场 在岸市场 汇率联动 VAR和DCC-MVGARCH模型
下载PDF
股权集中度、市场约束与商业银行盈余管理 被引量:4
6
作者 廉永辉 张琳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8,共14页
基于2001~2016年中国97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对商业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越弱、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分散,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幅度... 基于2001~2016年中国97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对商业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越弱、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分散,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幅度就越大,说明较高的股权集中度会加强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或批发性融资占比较高的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相对较弱,表明市场约束能够抑制大股东的盈余管理。因此,为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盈余质量,有必要提升银行股东多元化水平以降低股权集中度,同时推进银行上市和银行债券市场建设以加强市场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盈余管理 市场约束 贷款损失准备
下载PDF
批发融资增加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吗?--基于系统性风险分解的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廉永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108,共15页
本文应用我国2007-2019年32家上市银行季度数据,实证检验批发融资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批发融资降低了商业银行个体风险,但增加了银行个体与系统的关联性,综合效应提升了银行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流动性冲击能... 本文应用我国2007-2019年32家上市银行季度数据,实证检验批发融资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批发融资降低了商业银行个体风险,但增加了银行个体与系统的关联性,综合效应提升了银行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流动性冲击能够加强批发融资对银行个体与系统关联性的提升作用,从而增加批发融资的系统性风险效应;银行资本比率能够增强批发融资对银行个体风险的缓释能力、减弱批发融资对银行个体与系统关联性的提升作用,从而降低批发融资的系统性风险效应;此外,银行资本也有助于减轻流动性冲击对批发融资系统性风险效应的加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发融资 系统性风险 银行资本 市场流动性
下载PDF
企业金融化与贷款可获得性——基于银行信贷决策的视角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琳 廉永辉 唐伟霞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8-222,238,共16页
本文从债权人视角研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考察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获得银行贷款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新增贷款越少,其支付的贷款利率越高,说明企业金融化... 本文从债权人视角研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考察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获得银行贷款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新增贷款越少,其支付的贷款利率越高,说明企业金融化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加财务风险和信息更不透明两条途径发挥作用,并且在盈利较差、分析师关注度较低和国有企业中,金融化带来的负面融资效应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和评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效率,对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银行贷款 财务风险 信息不透明
下载PDF
银行业竞争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了吗--兼论创新“增量”与“提质”渠道的差异 被引量:3
9
作者 叶涛 高杰英 廉永辉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99,共20页
在以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业竞争为企业生产率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2007—2019年我国地级市银行业竞争数据和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分析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具体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 在以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业竞争为企业生产率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2007—2019年我国地级市银行业竞争数据和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分析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具体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能够通过企业创新渠道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创新数量渠道的倒U型特征,企业创新质量改善对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更大;此外,发明专利相较于非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拓展性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方向和强度会因企业所有权性质、行业属性(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而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创新中存在的“数量长足、质量跛脚”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企业提高生产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企业生产率 企业创新 数量渠道 质量渠道
下载PDF
绿色信贷、银行异质性和银行财务绩效 被引量:49
10
作者 张琳 廉永辉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61,共19页
随着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逐步增加了绿色信贷投放力度,以期在满足绿色融资需求的同时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7—2017年我国29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信贷对... 随着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逐步增加了绿色信贷投放力度,以期在满足绿色融资需求的同时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7—2017年我国29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占总贷款比重上升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对规模较小、流动性水平较高的银行而言,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改善效果更强,但资本充足水平对绿色信贷和财务绩效的关系并无明显影响。本文研究为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提供了经验依据,并且从鼓励中小银行发展绿色信贷、推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和绿色金融债发行、降低绿色信贷风险权重等方面,为进一步推进绿色信贷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财务绩效 银行异质性
下载PDF
绿色信贷如何影响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基于银行收入结构分解的视角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琳 廉永辉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6,共12页
随着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信贷已成为商业银行满足绿色融资需求、开拓新利润增长点的重要业务手段。本文运用2007-2017年我国33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绿色信贷占总贷... 随着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信贷已成为商业银行满足绿色融资需求、开拓新利润增长点的重要业务手段。本文运用2007-2017年我国33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绿色信贷占总贷款比重的增加有助于提升银行资产收益率;第二,从营业收入结构来看,绿色信贷提升了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但对非利息收入没有明显贡献;第三,从净利息收入结构来看,绿色信贷提升了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而对利息支出占比没有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规模较小和流动性较高的银行而言,绿色信贷对财务绩效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对于推动我国绿色信贷发展具有以下启示:第一,商业银行应积极发展绿色信贷,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二,商业银行应依托绿色信贷构建综合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提升收入多元化水平;第三,商业银行应开发利用多样化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降低绿色信贷业务资金成本;第四,政府部门应制定差异化绿色信贷激励政策,激发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 绿色声誉 财务绩效 收入结构
下载PDF
零售业务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吗? 被引量:1
12
作者 廉永辉 高佳伟 张琳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1,共11页
在商业银行零售转型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2008—2021年我国434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零售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发现:零售业务能够显著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规模较大、资本充足率较低、金融科技... 在商业银行零售转型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2008—2021年我国434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零售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发现:零售业务能够显著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规模较大、资本充足率较低、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较高的银行,零售业务对风险承担的降低效应更强。对作用渠道的分析表明:零售业务能够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和资本充足率,降低银行盈利的波动性,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区分零售业务类型发现:除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和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外,其余各类零售业务均能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此外本文还发现:零售业务质量越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售业务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原文传递
银行融资稳定性降低了信贷顺周期性吗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威 廉永辉 张琳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66,共15页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银行融资稳定性对信贷周期性的影响,发现提升融资稳定性可以降低信贷顺周期性。在此基础上,应用我国166家商业银行2004-2016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性特征在不同...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银行融资稳定性对信贷周期性的影响,发现提升融资稳定性可以降低信贷顺周期性。在此基础上,应用我国166家商业银行2004-2016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性特征在不同时段存在差异,在2010年之前(后)呈现逆(顺)周期特征;(2)提升融资稳定性可以降低(增强)银行信贷的顺(逆)周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3)我国商业银行融资成本具有逆周期性,提升融资稳定性可以降低银行融资成本的逆周期性;(4)对于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而言,稳定融资对其信贷顺周期性的削弱效应更明显。本研究支持将"存款立行"作为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结合点,对于加强微观与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协调与配合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稳定性 信贷顺周期性 微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
原文传递
企业金融化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被引量:14
14
作者 廉永辉 黎梦瑶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2,共12页
本文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视角考察了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考察了实业企业金融化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化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显著负相关。区分调整方向后发现,企业金... 本文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视角考察了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考察了实业企业金融化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化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显著负相关。区分调整方向后发现,企业金融化降低了资本结构向上调整速度,而对资本结构向下调整速度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规模较小、盈利状况较差和非国有企业中,企业金融化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对资本结构调整方式的分析发现,企业金融化显著提高了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方式调整资本结构的概率,而对权益融资调整方式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债务融资 权益融资
原文传递
政策连续性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琳 廉永辉 方意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113,共19页
本文基于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A股32家上市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从“冲击”和“传染”两个维度考察了政策连续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策连续性程度的提高通过降低银行个体风险和减弱银行个体与系统的... 本文基于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A股32家上市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从“冲击”和“传染”两个维度考察了政策连续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策连续性程度的提高通过降低银行个体风险和减弱银行个体与系统的关联性进而显著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策连续性降低了银行被动风险承担水平而非主动风险承担意愿,减弱了银行间接关联程度而非直接关联程度。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下行和货币宽松时期,政策连续性对系统性风险的降低效应更大,并且本身破产风险越高、信息透明度越低的银行,其系统性风险受政策连续性的影响越大。区分不同类型的政策发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的连续性上升均能显著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其中货币政策连续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力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连续性 商业银行 系统性风险
原文传递
Spillover Effect in the RMB Foreign Exchange Market:Based on VAR and DCC-MVGARCH Models
16
作者 GAO Jieying lian yonghui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2022年第1期88-104,共17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bility and marketization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after China introduced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reform by linking the RMB exchange rate with the offshore and onshore markets on August 1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bility and marketization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after China introduced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reform by linking the RMB exchange rate with the offshore and onshore markets on August 11,2015(“8/11”).Under the framework of dynamic analysis,through Granger causality test,VAR model and DCC-MVGARCH model,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about the three market exchange rate linkages of CNY,NDF and CNH from May 2012 to December 2018.Then,the direction and degree of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RMB’s offshore and onshore exchange rates before and after the“8/11”exchange rate reform are compared.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1)since the“8/11”exchange rate reform,the RMB exchange rate has become more flexible;(2)the price-determining power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may be weakened,and policy adjustment should take effect;and(3)the prerequisites,under which the offshore market can play a role,a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itself.This paper proposes that:(1)the onshore and offshore markets should develop in a collaborative manner to further increase exchange rate elasticity and flexibility;(2)clos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ffshore and onshore markets,and policy determination and flexibility should be maintained;and(3)the offshore market should be improved and play a due r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11"exchange rate reform offshore market onshore market exchange rate linkage VAR model DCC-MVGARCH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