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杂环化合物的质谱及其量子化学计算
1
作者 房耀仁 赖柱根 +1 位作者 梁德声 卢凤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11期989-994,共6页
本文提出呋喃甲醛、二甲基呋喃,噻吩甲醛,毗咯甲醛和呋喃丙烯酸的质谱断裂速率决定步骤的机理,采用CNDO/2方法计算了这些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及其碎片的各种量子化学参量,定量地解释了它们的质谱峰高,从芳碳环共轭体系推广到芳杂环共轭体系。
关键词 量子化学计算 共轭体系 呋喃丙烯酸 分子离子 芳杂环 碳环 呋喃甲醛 CNDO/2方法
下载PDF
一个Lubs X-连锁智力障碍综合征家系的分子诊断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江琛 庞楠 +6 位作者 吕卫刚 彭莹 刘静 郭若兰 常家祯 梁德生 邬玲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确定一个X连锁智力低下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收集的一个X连锁隐性遗传的智力障碍家系先证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FMR1突变检测、基因芯片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析,并就先证者的拷贝数重复区域在家系成... 目的确定一个X连锁智力低下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收集的一个X连锁隐性遗传的智力障碍家系先证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FMR1突变检测、基因芯片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析,并就先证者的拷贝数重复区域在家系成员中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检测,对先证者拷贝数重复区域包含的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该家系先证者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FMR1未见致病变异,基因芯片检测发现Xq28区域(ChrX:153 027 633~153 398 515)存在一个370 kb的重复。MLPA确定该重复在家系内与疾病表型共分离,并确定女性携带者。该区域包含MECP2在内的14个基因。在先证者的外周血有核细胞中,重复基因表达上调1.79~5.38倍。结论该家系确诊为Lubs X-连锁智力障碍综合征,受累基因拷贝数增加导致的剂量效应可能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根据遗传学诊断结果可以对其家系后代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智力低下 Lubs X-连锁智力障碍综合征 MECP2基因 剂量效应
原文传递
314例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康路路 刘玉鹏 +24 位作者 沈鸣 陈哲晖 宋金青 贺薷萱 刘怡 张尧 董慧 李梦秋 金颖 郑宏 王峤 丁圆 李溪远 李东晓 李海霞 刘雪芹 肖慧捷 姜玉武 熊晖 张春燕 王朝霞 袁云 梁德生 田亚平 杨艳玲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8-475,共8页
目的总结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探讨诊断、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我国26个省市1998年1月至2020年3月确诊的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314例(男180例、女134例),采用Sanger测序、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或... 目的总结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探讨诊断、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我国26个省市1998年1月至2020年3月确诊的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314例(男180例、女134例),采用Sanger测序、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或者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定量PCR等技术进行基因诊断。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型(发病年龄≤12月龄)和晚发型(发病年龄>12月龄)。根据个体情况,给予钴胺素、左卡尼汀、特殊饮食及对症治疗。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14例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中58例(18.5%)通过液相串联质谱法新生儿筛查发现,5例(1.6%)为尸检确诊,251例(79.9%)患儿为发病后临床诊断。发病年龄为3小时龄~18岁,其中早发型159例(71.0%),晚发型65例(29.0%)。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代谢危象、智力运动落后、癫痫、贫血和多脏器损伤。早发型较晚发型患儿代谢性酸中毒及贫血常见[20.8%(33/159)比9.2%(6/65),34.6%(55/159)比16.9%(11/65),χ^2=4.261、6.930,P=0.039、0.008]。236例(75.2%)接受了基因分析,227例(96.2%)获得了基因诊断,在7个基因(MMUT、MMAA、MMAB、MMADHC、SUCLG1、SUCLA2、MCEE)上共发现127个变异,其中49个为新变异。MMUT变异导致的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缺乏(mut型)211例(93.0%),常见的MMUT变异是c.729_730insTT、c.1106G>A、c.914T>C。c.914T>C在早发型中发生的频率较晚发型高[8.3%(18/216)比1.6%(1/64),χ^2=3.859,P=0.037]。mut型较其他类型患儿代谢危象常见[72.6%(114/157)比3/13,χ^2=13.729,P=0.001]。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在mut型患儿中比其他类型患儿少见[38.2%(60/157)比9/13、25.5%(40/157)比8/13,χ^2=4.789、7.705,P=0.030、0.006]。58例新生儿筛查发现的患儿中44例(75.9%)从无症状时开始治疗,发育正常;14例(24.1%)临床发病后才开始接受治疗,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结论分析了我国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特点及相关性,扩展了基因变异谱。鉴于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有临床表现复杂及早发严重的倾向,新生儿筛查对于早期诊断、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将致病基因MMUT列入我国育龄夫妇孕前携带者筛查目录中,关口前移至出生缺陷一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新生儿筛查 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35
4
作者 潘建延 +3 位作者 谭虎 周妙金 梁德生 邬玲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63-268,共6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为最常见的婴幼儿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之一,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所致,新生儿发病率为1/10000〜1/6000,人群携带率约为1/72〜1/47,且具有种族差异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为最常见的婴幼儿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之一,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所致,新生儿发病率为1/10000〜1/6000,人群携带率约为1/72〜1/47,且具有种族差异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以肢体近端为主的肌无力和肌萎缩,根据发病时间与临床表型又分为Ⅰ〜Ⅳ型。约95%的SMA患者是由于SMN1基因第7外显子的纯合缺失所致。患者表型差异大、SMN1基因拷贝数变化多、存在假基因干扰、人群携带率高等因素,给SMA的早期诊断、遗传咨询、治疗和预防造成了较大的闲难。本指南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指南共识,并结合中国人群的实际情况,介绍了SMA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总结了诊断与遗传咨询等方面的相关经验,期望对临床医师及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以促进SMA的规范诊治,降低患儿的出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SMN1基因 诊断 遗传咨询 实践指南
原文传递
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44
5
作者 谭虎 +1 位作者 梁德生 邬玲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58-262,共5页
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miemusculardystmphy.DMD)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在男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3500。DMD是由于Xp21.2区的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DMD)突变所致,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对称性... 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miemusculardystmphy.DMD)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在男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3500。DMD是由于Xp21.2区的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DMD)突变所致,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由于呼吸肌和心肌受累,通常在30岁前死亡。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为93.1%的患者找到遗传学病因,为早期治疗和指导家庭成员的生育奠定基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这些家庭再次生育DMD患儿。本指南结合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指南共识,总结了DMD相关的医学遗传学知识和临床处置要点,期望能给予临床工作者帮助,为DMD患者及其家庭提供规范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DMD基因 基因检测 实践指南
原文传递
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导致脑积水76例诊断和治疗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贺薷萱 董慧 +21 位作者 张宏武 张尧 康路路 李辉 沈鸣 莫若 宋金青 刘玉鹏 陈哲晖 刘怡 金颖 李梦秋 郑宏 李东晓 秦炯 张会丰 黄敏 郑荣秀 梁德生 田亚平 姚红新 杨艳玲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9-465,共7页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引起脑积水患儿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点以及诊疗和防控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11家医院诊治的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继发脑积水的76...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引起脑积水患儿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点以及诊疗和防控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11家医院诊治的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继发脑积水的76例患儿,经过生化、影像及基因分析确诊,根据是否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基因变异类型、治疗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76例患儿中男51例、女25例,新生儿筛查发现5例,71例为发病后临床诊断;早发型(发病年龄≤1岁)68例(96%),晚发型(发病年龄>1岁)3例(4%)。其中74例患儿资料齐全,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运动落后74例(100%)、视力障碍74例(100%)、癫痫44例(59%)、贫血31例(42%)、肌张力低下或肌张力增高21例(28%)、喂养困难19例(26%)和意识障碍17例(23%)。76例患儿均为MMACHC基因缺陷,其中MMACHC c.609G>A纯合变异30例(39%)。最常见的变异为c.609G>A[94次(62.7%)],然后依次为c.658_660del[18次(12.0%)]、c.567dupT[9次(6.0%)]和c.217C>T[8次(5.3%)]。诊断后采用钴胺素注射,补充左卡尼汀、甜菜碱。41例手术组与31例非手术组的起病年龄、确诊年龄、血总同型半胱氨酸、血蛋氨酸及尿液甲基丙二酸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1例手术组患儿术后长期随访,智力及运动落后、癫痫、视力障碍等症状逐渐好转。结论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引起脑积水常见临床表现为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视力障碍、癫痫等神经系统损伤,主要见于早发型cblC型,最常见的MMACHC基因致病变异为c.609G>A,部分患儿脑积水在代谢干预治疗后好转,对于严重脑积水,需及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积水 脑室腹膜分流术
原文传递
MMACHC c.609G>A纯合变异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的表型差异 被引量:2
7
作者 贺薷萱 莫若 +25 位作者 张尧 沈鸣 康路路 陈哲晖 刘怡 宋金青 张宏武 姚红新 刘玉鹏 董慧 金颖 李梦秋 秦炯 郑宏 陈永兴 卫海燕 李东晓 李溪远 郑荣秀 张会丰 黄敏 张春燕 姜玉武 梁德生 田亚平 杨艳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65-570,共6页
探讨MMACHC c.609G>A纯合变异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的复杂表型差异,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164例MMACHC c.609G>A纯合变异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 探讨MMACHC c.609G>A纯合变异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的复杂表型差异,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164例MMACHC c.609G>A纯合变异cbl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经生化及基因分析确诊,对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64例MMACHC c.609G>A纯合变异cblC型患者中,2例为胎儿期诊断,日龄1天时开始治疗,现3岁和12岁,智力运动发育正常。21例经新生儿筛查发现,其中15例于生后2周无症状时开始治疗,发育正常;6例于1~3个月发病后开始治疗,发育落后。141例为发病后临床诊断,于出生后数分钟到6岁发病,其中早发型110例(78.0%),晚发型31例(22.0%)。5例患者死亡,24例失访。在发病后临床诊断的患者中,130例(92.2%)发育迟滞,69例(48.9%)合并癫痫,39例(27.7%)贫血,30例(21.3%)视力损伤,27例(19.1%)合并脑积水,26例(18.4%)喂养困难,7例(5.0%)肝损害,5例(3.5%)合并代谢综合征。早发型中癫痫和脑积水发生率高,晚发型多因发育迟滞就诊。合并癫痫的患者尿甲基丙二酸浓度明显升高。在长期随访中,癫痫未控制组患者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癫痫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ACHC c.609G>A纯合变异所致cblC型患者多为早发型,致死及致残率很高。如未能及时获得症状前治疗,多数患者发生神经系统损害,导致癫痫、智力运动落后、脑积水及多脏器损害。早期诊断和及时规范化的治疗是避免脑损害的关键。新生儿筛查和产前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尿症 MMACHC基因 cblC型 c.609G>A纯合变异
原文传递
流产物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应用及家庭再生育咨询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
8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遗传病防控学组 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临床遗传学组 +4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遗传病产前诊断专业委员会 陈新 李卓 梁德生 邬玲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体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片段重复/缺失, 均属于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范畴。流产物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不仅能够检测流产物中的染色体数目异常, 还能够检测其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 进而...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体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片段重复/缺失, 均属于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范畴。流产物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不仅能够检测流产物中的染色体数目异常, 还能够检测其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 进而揭示夫妇携带的隐匿性基因组结构变异, 明确诊断, 指导其选择再生育的方式和产前诊断, 避免再次流产和生育染色体病患儿。在前期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 经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遗传病防控学组、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临床遗传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遗传病产前诊断专业委员会共同成立专家组, 讨论并提出"流产物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应用及家庭再生育咨询的专家共识", 旨在为流产物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应用和家庭再生育的遗传咨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自然流产 再生育指导
原文传递
一个生殖腺嵌合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行产前诊断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分析
9
作者 谢文美 滕炎玲 +5 位作者 张宏云 朱慧敏 张文 梁德生 李卓 邬玲仟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0-517,共8页
目的明确一个疑似生殖腺嵌合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BMD)家系致病特点, 为类似家系妊娠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系统回顾2012年6月至2019年9月于湖南家辉遗传专科医院收治的1个BMD家系, 查阅先证者病史与家族史, 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检... 目的明确一个疑似生殖腺嵌合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BMD)家系致病特点, 为类似家系妊娠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系统回顾2012年6月至2019年9月于湖南家辉遗传专科医院收治的1个BMD家系, 查阅先证者病史与家族史, 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检测先证者、胎儿、父母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79个外显子缺失/重复变异, 并结合PCR扩增、短核苷酸串连重复多态性连锁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经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筛选优质胚胎进行移植, 于孕中期采集羊水进行产前诊断验证。结果根据先证者表型分析, 临床初诊为BMD, 检测到DMD基因45~50号外显子缺失。其母亲外周血中未检测到该突变, 再次妊娠时, 产前诊断结果示胎儿与先证者存在相同的缺失突变。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2枚胚胎均未携带该缺失, 进行单胚移植并成功妊娠, 孕期产前诊断确认后, 足月剖宫产分娩1名健康女婴。结论该BMD家系为连续发生2次BMD同种缺失型突变妊娠家系, 且先证者母亲外周血和2枚胚胎细胞中未检测到DMD基因该缺失, 提示其母亲可能为该缺失突变生殖腺嵌合携带者, 产前诊断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为有效避免类似患儿出生提供了参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症 基因诊断 生殖腺嵌合
原文传递
Silica nanoparticle is a possible safe carrier for gene therapy 被引量:2
10
作者 XUE Zhigang liang desheng +10 位作者 LI Yumei LONG Zhigao PAN Qian LIU Xionghao WU Lingqian ZHU Shaihong CAI Fang DAI Heping TANG Baisha XIA Kun XIA Jiahu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20期2323-2327,共5页
In order to develop a safe and effective gene therapy carrier, some toxicological and biodynamical ex- 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silica nanoparticles (SiNPs). First we prepared SiNPs with appropriate portions of c... In order to develop a safe and effective gene therapy carrier, some toxicological and biodynamical ex- 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silica nanoparticles (SiNPs). First we prepared SiNPs with appropriate portions of cyclo- hexane, deionized water and ethyl silicate, and then trans- fected the modified SiNPs and GFP plasmid DNA complex into the HT1080 cells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nsfection for gene therapy. At the same time, we injected the SiNPs into a number of mice through tail vein. Then we made the mice crossed to evaluate the acute, long-term and reproduc- tive toxicity. In vivo distribution analysis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made on both adult mice and their off- spring. SiNPs were uniform and had an average diameter of 40 nm, and the modified SiNPs carried exogenous DNA molecules into target cells and the transferred GFP fusion gene was effectively expressed in the cells. The SiNPs injected via tail vein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almost all of tissues, and the injected mice had the ability to reproduce normally. The in vivo and in vitro results of this study clearly show that SiNPs can be used as a safe and effective carrier for gene transfection and gene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石 纳米粒子 毒物学 基因治疗 生物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