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症状类型苜蓿病毒病AMV病原检测及其寄主范围测定
1
作者 周建玲 梁巧兰 +5 位作者 魏列新 周其宇 田龙 陈应娥 王存颖 张国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7,共12页
为明确采自田间不同症状类型苜蓿病毒病病样中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的带毒情况、症状表现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及AMV的寄主范围,本试验通过田间调查采样、症状归类、丙酮乙醇混合液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 为明确采自田间不同症状类型苜蓿病毒病病样中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的带毒情况、症状表现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及AMV的寄主范围,本试验通过田间调查采样、症状归类、丙酮乙醇混合液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法对不同病样的叶绿素和AMV含量进行测定和检测,并对提纯至不同症状类型病样中AMV对9科32种植物的致病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田间苜蓿病毒病病样有轻花叶、重花叶、叶片边缘褪绿黄化型和叶片畸形皱缩花叶矮化型4种症状类型,均带有AMV,且叶绿素含量、AMV含量与症状表现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症状表现最严重的叶片畸形皱缩花叶矮化型病样的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低58.00%以上,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对照高134.06%,AMV含量最高,为252.96 pg·mL^(-1);寄主范围测定表明AMV可侵染7科27种植物,对西葫芦致病性最强,症状表现为局部枯斑,30 d时AMV浓度为316.19 p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病毒病 苜蓿Detection of AMV pathogen of alfalfa virus diseases with different symptom types and its host ranges花叶病毒 寄主植物 叶绿素 致病性 症状表现
下载PDF
紫花苜蓿病毒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2
作者 梁巧兰 魏列新 +4 位作者 陈应娥 田龙 张国印 周建玲 王存颖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1-57,共7页
【目的】明确紫花苜蓿病毒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适合的抽样方法。【方法】通过扩散型指标Iδ及其偏离度显著性F0检验、聚集指标(C,M*,M*/x,I,K与C)和Iwao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紫花苜蓿病毒病病株空间分布型。【结果】紫花苜蓿病毒病病株空... 【目的】明确紫花苜蓿病毒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适合的抽样方法。【方法】通过扩散型指标Iδ及其偏离度显著性F0检验、聚集指标(C,M*,M*/x,I,K与C)和Iwao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紫花苜蓿病毒病病株空间分布型。【结果】紫花苜蓿病毒病病株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群之间分布是聚集的;分析并确定了在不同病株率下保证抽样质量的理论抽样数量;通过对采用平行线、“Z”字型、“W”型、五点式、单对角线、双对角线6种抽样方法获得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比较,发现平行线抽样方法变异系数最小,更适合苜蓿病毒病病株空间分布型的调查。【结论】紫花苜蓿病毒病病株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适合的抽样方法为平行线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病毒病 病株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下载PDF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课程教学为例
3
作者 梁巧兰 杨宝生 +1 位作者 杨顺义 蒋琼 《甘肃高师学报》 2023年第2期79-83,共5页
根据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特点,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设该课程的微课视频、动画、试题库及多媒体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通过课前线上预习、课中线下答疑和课后线上深度拓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使得学生的学习和... 根据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特点,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设该课程的微课视频、动画、试题库及多媒体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通过课前线上预习、课中线下答疑和课后线上深度拓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使得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改善和提高.实践结果对进一步完善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网络建设和优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 优慕课 网络课程建设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甘肃省苹果产区农药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文军 呼丽萍 +4 位作者 薛应钰 梁巧兰 孙朝华 张树武 徐秉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3,共6页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甘肃省苹果产区农药使用现状及影响农药使用量的因素,为苹果病虫害防治中农药减施和管理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门入户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2016年甘肃省主要苹果产区的17个县区市63个乡镇的212个苹...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甘肃省苹果产区农药使用现状及影响农药使用量的因素,为苹果病虫害防治中农药减施和管理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门入户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2016年甘肃省主要苹果产区的17个县区市63个乡镇的212个苹果园,分析了不同生育期病虫害的发生、地区、气候条件、栽培模式和树龄等条件对农药使用量的影响.【结果】甘肃省主要苹果产区在不同生育期施药量差别大,在果实膨大期年均折纯用药量最大,为13.05kg/hm^2;在休眠期年均折纯用药量最小,为2.70kg/hm^2;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农药使用量差别较大,天水市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最高,年均折纯用药量最高,为32.85kg/hm^2;兰州市年均降水量最低,年均折纯用药量最少,为18.75kg/hm^2;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不套袋与套袋的农药折纯用药量分别为36.45、33.75kg/hm^2,乔砧密植栽培模式下分别为33.45、32.10kg/hm^2;不同树龄施药量不同,在老年期农药折纯用药量最高,为33.45kg/hm^2,幼龄期折纯用药量最低,为29.25kg/hm^2.【结论】苹果园农药使用量主要与不同苹果产区的气候条件、栽培模式、树龄和不同生育期病害的发生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量 气候条件 不同栽培模式 生育期
下载PDF
苜蓿不同品种AMV和WCMV带毒检测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程守丰 梁巧兰 +2 位作者 魏列新 桑旭文 姜玉玲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0-149,共10页
为明确甘肃省大面积种植的苜蓿品种苜蓿花叶病毒(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CMV)带毒情况及这两种病毒侵染后对苜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DAS-ELISA)和生理生化方法分别对种植于实验室30 d苗龄的12个苜蓿... 为明确甘肃省大面积种植的苜蓿品种苜蓿花叶病毒(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CMV)带毒情况及这两种病毒侵染后对苜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DAS-ELISA)和生理生化方法分别对种植于实验室30 d苗龄的12个苜蓿品种进行了带病毒检测及携带不同病毒的苜蓿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防御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12个苜蓿品种可分为不携带病毒、携带病毒AMV、携带病毒WCMV、携带病毒AMV和WCMV,病毒检出率为66.7%,其中AMV检出率为50.0%、WCMV检出率为41.7%、AMV和WCMV复合侵染率为25.0%。方差分析表明,两种病毒复合侵染、AMV、WCMV单独侵染与不带病毒(CK)相比,苜蓿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而3种防御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显著升高,且两种病毒复合侵染的苜蓿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两种病毒单独侵染;而POD、PPO、PAL均高于两种病毒单独侵染。结果表明AMV、WCMV侵染不同品种苜蓿对其生理生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苜蓿花叶病毒 白三叶草花叶病毒 带毒情况 叶绿素 防御酶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番茄主要病害病原菌培养条件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5
6
作者 吴琼 梁巧兰 张娜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86,共8页
【目的】探明侵染甘肃省番茄主要病原菌培养条件,并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为生产实践中防治番茄3种病害及研发新的混配制剂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阻碍和延缓3种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方法】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3种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及室... 【目的】探明侵染甘肃省番茄主要病原菌培养条件,并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为生产实践中防治番茄3种病害及研发新的混配制剂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阻碍和延缓3种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方法】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3种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及室内防治药剂进行了测定及筛选.【结果】对番茄上3种主要病原菌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进行培养条件筛选,研究发现致病疫霉、茄链格孢和灰葡萄孢在大多数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其中OMA培养基有利于致病疫霉菌丝的生长,TDA培养基有利于茄链格孢和灰葡萄孢菌丝的生长;致病疫霉、茄链格孢和灰葡萄孢最适温度和光照条件分别为20℃与24/0(L/D)、25℃与24/0(L/D)、25℃与16/8(L/D);经室内抑菌作用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霜脲·锰锌对致病疫霉、苯醚甲环唑对茄链格孢和腐霉·福美双对灰葡萄孢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均为100%,EC50分别为141.00、31.89和138.91μg/mL.【结论】霜脲·锰锌、苯醚甲环唑和腐霉·福美双可分别用于由致病疫霉、茄链格孢、灰葡萄孢引起的病害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主要病害 发生 药剂筛选
下载PDF
花椰菜苗期立枯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娜 梁巧兰 吴琼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明确引起花椰菜苗期枯萎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方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测定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该病害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苗期立枯病;立枯丝核... 【目的】明确引起花椰菜苗期枯萎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方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测定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该病害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苗期立枯病;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光照条件为L/D=16h/8h;室内药剂筛选发现50%乙蒜素水剂、63%恶霉蛋白水剂和特效灭萎灵粉剂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达到了100%、88.44%和75.98%;其EC_(50)值分别为233.87,0.965 9,1 348.96μg/mL.【结论】63%恶霉蛋白水剂是防治花椰菜苗期立枯病的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立枯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下载PDF
生防腐皮镰刀菌JK-13对黄瓜抗白粉病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大为 卢幸蓉 +3 位作者 张树武 沈志彦 梁巧兰 徐秉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86,91,共6页
【目的】研究生防腐皮镰刀菌JK-13发酵液作为诱抗剂对黄瓜抗白粉病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喷雾接种法,研究菌株JK-13不同稀释倍数发酵液诱导黄瓜幼苗对白粉菌的抗性.【结果】经菌株JK-13发酵液原液处理后,白粉病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 【目的】研究生防腐皮镰刀菌JK-13发酵液作为诱抗剂对黄瓜抗白粉病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喷雾接种法,研究菌株JK-13不同稀释倍数发酵液诱导黄瓜幼苗对白粉菌的抗性.【结果】经菌株JK-13发酵液原液处理后,白粉病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仅为19.09,且诱抗效果较为显著,为77.20%,诱导抗病持久期为11d.喷施菌株JK-13发酵液或接种白粉菌均可提高黄瓜叶片中PPO、POD、PAL酶的活性,诱导处理后接种白粉菌的植株叶片上相关酶活性均高于只诱导不接种的处理.菌株JK-13发酵液处理后POD、PPO活性于第5天达到峰值,而PAL活性则于第3天达到峰值.【结论】菌株JK-13发酵液处理可以提高防御酶的活性,显著降低病情指数,增强黄瓜幼苗对白粉病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皮镰刀菌JK-13 黄瓜 白粉病 抗病性诱导
下载PDF
Study of viruses co-infecting white clover(Trifolium repens)in China 被引量:6
9
作者 liang qiao-lan WEI Lie-xin +2 位作者 XU Bing-liang A.Calderón-Urrea XIANG D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990-1998,共9页
Globally, white clover(Trifolium repens L.) is commonly infected by plant viruses. It is grown at gardens, roadsides, and public areas as ornamental plants in northern China. Some leaves present disease symptoms tha... Globally, white clover(Trifolium repens L.) is commonly infected by plant viruses. It is grown at gardens, roadsides, and public areas as ornamental plants in northern China. Some leaves present disease symptoms that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virus infection. However, to our knowledge, no records are available from China regarding white clover(Trifolium repens L.) virus co-infection. To determine the viral species that infect white clover in China, plant samples with virus disease symptoms were collected and virion morph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morphology of co-infected plants were observ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viruse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 Virus co-infection was studied by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AS-ELISA) and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 PCR) after rub-inoculation of virus-free white clover planted in a growth chamber(25°C) with a photoperiod of 16 h, using single or several purified vir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x types of symptoms, including those of shrinking mosaic, shrinking and macular mosaic, severe mottle mosaic, yellow macular mosaic, shrinkage chlorisis, and ring plaque and ring stria. The incidence rates for each symptom were 20.93, 1.48, 16.85, 59.07, 1.30, and 0.37%,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Two types of viral pathogens were identified as Alfalfa mosaic virus(AMV) and White clover mosaic virus(WCMV). In mesophyll cells, virus particles with bacilliform virions formed aggregates and linear virions were bundle shaped. The detection rate of AMV was 100% in white clover samples by DAS-ELISA and RT-PCR detection, whereas that of WCMV was 83.33%. The co-infection rate was 83.33%.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AMV and WCMV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5.897-and 3.515-fold upon co-infection, when compared to that with single virus infection. We observed larger starch particles and fewer or collapsed chloroplast grana in co-infected plants; in addition, vacuoles were twisted and smaller, compared to those of healthy plants.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co-infection by AMV and WCMV in white clover, which has caused severe mosaicism and ultrastructure lesions in co-infected plant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ver AMV WCMV viral co-infection virus-induced pathological changes DAS-ELISA RT-PCR RT-qPCR
下载PDF
饲用玉米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应娥 梁巧兰 +4 位作者 刘耀霞 王鑫伟 王兴铎 雷雪 管亮亮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通过对饲用玉米根腐病病原物分离纯化培养、形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发现引起饲用玉米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同时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菌落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 通过对饲用玉米根腐病病原物分离纯化培养、形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发现引起饲用玉米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同时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菌落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12 h光照12 h黑暗交替有利于该菌的生长;6种杀菌剂对玉米根腐病均有抑菌效果,其中8%恶霉灵水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抑制率分别为92.68%,88.57%和85.33%;药剂抑制浓度(EC_(50))分别为28.50,45.50和97.5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根腐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下载PDF
20% TraT2A诱抗剂水剂制备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娜 梁巧兰 +1 位作者 李嘉明 吴琼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将深绿木霉T2蛋白激发子TraT2A制备成20%的诱抗剂水剂。[方法]通过观察水剂外观的方法筛选助剂,确定了水剂配方。[结果]确定最佳配方组成:有效成分TraT2A(20%),表面活性剂为HSO1(8%),增稠剂为丙三醇(10%),稳定剂为戊二醇(2%),消... [目的]将深绿木霉T2蛋白激发子TraT2A制备成20%的诱抗剂水剂。[方法]通过观察水剂外观的方法筛选助剂,确定了水剂配方。[结果]确定最佳配方组成:有效成分TraT2A(20%),表面活性剂为HSO1(8%),增稠剂为丙三醇(10%),稳定剂为戊二醇(2%),消泡剂为JS-5115(0.8%),其余59.2%用灭菌水补足。[结论] 20%TraT2A诱抗剂水剂符合农药水剂的质量标准,其10倍液的诱抗效果达到了6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发子TraT2A 诱抗剂水剂 诱导抗病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