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主要红树林植物DNA条形码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武锋 裴男才 +3 位作者 廖宝文 管伟 姜仲茂 李玫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9,共8页
为评估DNA条形码对鉴定红树林植物的通用性和有效性,在广东红树林分布区域共计采集红树林植物16科22属23种,共144个样品,并进行DNA条形码测序。结果表明:选择的rbcL、matK和trnH-psbA 3个DNA片段的PCR扩增成功率分别为100%、80.29%±... 为评估DNA条形码对鉴定红树林植物的通用性和有效性,在广东红树林分布区域共计采集红树林植物16科22属23种,共144个样品,并进行DNA条形码测序。结果表明:选择的rbcL、matK和trnH-psbA 3个DNA片段的PCR扩增成功率分别为100%、80.29%±8.49%、99.38%±1.25%。测序成果率最高为rbcL 100%,trnH-psbA次之94.57%±5.06%,matK最低75.04%±6.26%。表明rbcL和trnH-psbA片段在红树林群落中都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应用BLAST和NJ Tree两种方法计算红树植物的物种识别率。BLAST结果表明,单片段中trnH-psbA的物种识别率最高,为84.48%±12.09%,rbcL次之,matK最低。NJ Tree分析显示单片段中rbcL的物种识别率最高,为66.65%±17.35%;trnH-psbA片段次之,matK片段最低。两张分析方法都显示多个片段组合使用时,rbcL或trnH-psbA是提高物种平均识别率的主要片段。利用单片段rbcL即可获得平均节点支持率最高的红树植物系统发育树,且能准确区分不同树种。trnH-psbA片段可以识别rbcL片段不能识别的物种,可以作为补充片段。综合比较,推荐rbcL、trnH-psbA作为红树林植物DNA条形码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红树林 物种识别 系统发育关系
下载PDF
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玫 廖宝文 +1 位作者 陈玉军 姜仲茂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3期196-202,共7页
以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湿地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结合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结构及过程,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碳税法等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对该湿地公园湿... 以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湿地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结合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结构及过程,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碳税法等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对该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4大类11项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8年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总服务价值为10982.63万元·a^(-1),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27.77万元·hm^(-2)·a^(-1)。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消浪护岸价值(3612.72万元·a^(-1))最大,占总价值的32.90%,其后依次为水文调节价值(2583.50万元·a^(-1))、固碳价值(1502.27万元·a^(-1))和休闲旅游价值(946.48万元·a^(-1)),分别占总服务价值的23.52%、13.68%和8.62%。其他各类服务价值量之和为2337.66万元·a^(-1),仅占总价值的21.28%。研究结果为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与管理中,平衡发展各项生态服务,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效益最大化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下载PDF
东海岛输变电工程对红树林保护区生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玫 廖宝文 +1 位作者 陈玉军 管伟 《环境影响评价》 2021年第1期42-46,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和对相关工程数据进行分析,对东海岛输变电工程输电线路穿越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实验区所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岛输变电工程在施工和运行期间,会对实验区内的生态环境和保护对象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包括红树林... 通过实地调查和对相关工程数据进行分析,对东海岛输变电工程输电线路穿越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实验区所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岛输变电工程在施工和运行期间,会对实验区内的生态环境和保护对象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包括红树林植被的少量损失、动物栖息地的减少、对候鸟迁徙定向的干扰等,但通过采取减少临时占地、减轻人为扰动、植被保护与恢复等措施,将不会明显影响保护区的整体性及其生态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东海岛输变电工程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实验区 生态影响 红树林
下载PDF
广东省无瓣海桑和林地土壤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懿凯 徐耀文 +3 位作者 薛春泉 罗勇 廖宝文 朱宁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03,共9页
【目的】探究广东省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林地土壤的碳储量,为开展广东省红树林生物量为基础的碳汇调查与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开展全国红树林碳汇监测提供经验和方法。【方法】以无瓣海桑及林地0~10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构建... 【目的】探究广东省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林地土壤的碳储量,为开展广东省红树林生物量为基础的碳汇调查与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开展全国红树林碳汇监测提供经验和方法。【方法】以无瓣海桑及林地0~10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构建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的无瓣海桑生物量模型,对比研究10个地区的无瓣海桑与林地土壤碳储量。【结果】无瓣海桑生物量模型为W=0.033(D2H)1.002,决定系数为0.952,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广东省无瓣海桑林的总面积为1724.12 hm2,总碳储量为536801.09 t,植被碳密度为50.81 t·hm^-2,土壤碳密度为260.54 t·hm^-2,总碳密度为311.35 t·hm^-2,植被碳密度为总碳密度的16.32%,土壤碳密度为总碳密度的83.68%。10个地区无瓣海桑林总碳储量依次为:深圳2790.65 t<潮州3088.34 t<惠州10479.30 t<江门13800.58 t<茂名17116.43 t<湛江55610.15 t<中山58562.90 t<汕头66498.62 t<广州134938.18 t<珠海173915.93 t。【结论】广东省无瓣海桑林碳储量主要集中于土壤层,不同地区的立地条件不同,其土壤碳储量及植被碳储量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 生物量 碳储量 有机碳 模型 广东省
下载PDF
淇澳岛不同恢复类型红树林碳密度及固碳速率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懿凯 朱宁华 +2 位作者 廖宝文 游奕来 唐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以珠海市淇澳岛大围湾湿地中14种同龄不同恢复类型的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其碳密度和固碳速率,选择碳密度高的红树林恢复类型以实现红树林碳储量的最大化。结果表明:1)以单一树种进行红树林湿地恢复,无瓣海桑为造林恢复的最佳树种... 以珠海市淇澳岛大围湾湿地中14种同龄不同恢复类型的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其碳密度和固碳速率,选择碳密度高的红树林恢复类型以实现红树林碳储量的最大化。结果表明:1)以单一树种进行红树林湿地恢复,无瓣海桑为造林恢复的最佳树种,其植被碳密度为159.99 t·hm^-2,1 m深土壤碳密度为196.72 t·hm^-2,总固碳速率为15.48 t·hm^-2a^-1;2)以无瓣海桑混交其他树种进行恢复,无瓣海桑混交木榄为最佳组合,其植被碳密度为153.72 t·hm^-2,1 m深土壤碳密度为185.78 t·hm^-2,总固碳速率为14.47 t·hm^-2a^-1;3)以无瓣海桑进行林下天然恢复,无瓣海桑+老鼠簕+卤蕨的群落类型为最优恢复类型,其植被碳密度为162.68 t·hm^-2,1 m深土壤碳密度为234.12 t·hm^-2,总固碳速率为17.84 t·hm^-2a^-1;4)综上所述,无瓣海桑进行林下自然恢复的固碳效果明显,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以无瓣海桑作为红树林湿地主要恢复树种的恢复效果明显,生态效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淇澳岛 红树林 恢复 碳密度 固碳速率
下载PDF
鸟类物种组合模式的稳定性——以珠海淇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鸟类群落变化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叶锦玉 虞皓琦 +5 位作者 廖宝文 游奕来 刘新科 林寿明 杨道德 胡慧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5-276,共12页
动物群落的物种组合反映了群落构建的特点,具有多种相对固定的模式。验证植被变化前后动物群落物种的组合模式是否具有稳定性,是验证动物群落构建可重复性的重要依据,也可对动物群落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研究开展了广东... 动物群落的物种组合反映了群落构建的特点,具有多种相对固定的模式。验证植被变化前后动物群落物种的组合模式是否具有稳定性,是验证动物群落构建可重复性的重要依据,也可对动物群落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研究开展了广东珠海淇澳自然保护区内人工恢复红树林前后的2次鸟类调查(恢复前于2001年3月—12月,恢复后于2015年10月—2016年6月),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红树林恢复前后物种组成、种属结构关系、体长分布、区系、居留型和生态类型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同时,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乘幂模型分别对种-属数量和属含物种数频次分布进行拟合,用协方差分析判断红树林恢复前后模型的一致性。2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9种,分别为11目29科58属78种和12目33科57属80种,约24%的鸟类物种发生变化,棕扇尾莺(Cisticola juncidis)等4种在水边灌丛或空地上觅食的鸟类消失,而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es)等3种在林间活动的鸟类,以及青脚滨鹬(Calidris temminckii)等3种在较深水域觅食的鸟类出现,这与红树林恢复后滩涂区面积减少,红树林区面积增加有关。但恢复前后的鸟类物种丰度仅相差2种,卡方检验表明红树林恢复前后总物种以及单次调查各季节物种的体长、区系、居留型和生态类型的频次分布均无显著差异;协方差分析表明恢复前后的种-属数量线性模型和属含物种数频次分布乘幂模型均具有一致性。因此得出结论:淇澳岛大规模种植红树林后,部分鸟类物种发生变化,但在物种组合模式上具稳定性,即鸟类群落在构建物种组合上具有可重复性。这在指导群落重建与恢复中判断动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及确定恢复对象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合模式 群落构建 鸟类群落 红树林 植被变化 淇澳岛
下载PDF
Ecological influence of exotic plants of Sonneratia apetala on understory macrofauna 被引量:8
7
作者 TANG Yijie FANG Zhanqiang +5 位作者 CHEN Kang ZHANG Zaiwang ZHONG Yanting AN Dong YANG Xiongbang liao baowe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The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macrofauna communities of wetlands at 3-year-forest- age, 5-year-forest-age Sonneratia apetala artificial mangroves, 5-year-forest-age Kandelia candel ar- tificial mangrove... The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macrofauna communities of wetlands at 3-year-forest- age, 5-year-forest-age Sonneratia apetala artificial mangroves, 5-year-forest-age Kandelia candel ar- tificial mangroves with the same restoration background, and the naked tidal flat in the Qi’ao Island Mangrove Nature Reserve of Zhuhai, Guangdo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ere signif- icant structural differences in macrofauna communities among four kinds of habitats. The increase of biomass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macrofauna at 3-year-forest-age S. apetala artificial mangroves was obviously faster than that at 5-year-forest-age K. candel artificial mangroves whose average tree height was close to that of 3-year-forest-age S. apetala artificial mangroves. The BIOENV analysis shows that it was related to the rapid growth of S. apetala, which rapidly changed the light level and shading conditions in the forests. The 5-year-forest-age S. apetala artificial mangroves had lower macrofauna species diversity but higher density and biomass than K. candel artificial mangroves with the same forest age. This was due to the rapid change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habitat soil by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S. apetala artificial mangroves as well as the changed food sources possibly caused by the leaf-litter of such non-indigenous mangrove species S. apetala. However, further survey should be conducted on whether there are any negative ecological impacts of large-scale cultivation of S. apetala on macrofauna communities, so as to evaluate correctly S. apetala’s role in the restoration of coastal mangrove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FAUNA species diversity Sonneratia apetala artificially restored mangroves
下载PDF
广州南沙湿地中人工红树林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性质动态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玫 管伟 +2 位作者 姜仲茂 廖宝文 陈玉军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6-722,共7页
以2002年在广州市南沙湿地中人工营造的6种红树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5年10月、2010年8月和2016年11月,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对6种红树群落的结构和其分布区的土壤性质动态进行研究,旨在为广东省红树林生态恢复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 以2002年在广州市南沙湿地中人工营造的6种红树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5年10月、2010年8月和2016年11月,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对6种红树群落的结构和其分布区的土壤性质动态进行研究,旨在为广东省红树林生态恢复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的低温冷害使人工营造的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群落消亡,重新种植海桑后,2016年11月,海桑植株的保存率仍为0;在秋茄(Kandelia obovata)生长初期,随着树高的增高,秋茄的胸径变粗,秋茄群落的植株密度减小,在秋茄生长的中、后期,秋茄的树高几乎不再增高,其胸径继续变粗;在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生长初期,随着树高的生长,其胸径增粗,在无瓣海桑生长的中、后期,其树高持续增高,胸径不断增粗,但是无瓣海桑群落的植株密度逐渐减小,体现了无瓣海桑林的自疏作用;无瓣海桑+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群落、无瓣海桑+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群落和无瓣海桑+秋茄群落中植物的生长过程与无瓣海桑群落的相似,林下红海榄、木榄、秋茄的生长速度依次减小;2008年的低温冷害导致无瓣海桑+红海榄群落内的红海榄植株死亡;随着红树林恢复时间的增长,各红树群落区土壤中的黏粒和粉粒所占比例增大,表层土壤含盐量、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所增大,红树林的恢复有助于土壤结构和肥力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土壤性质 无瓣海桑 木榄 南沙湿地
原文传递
低位塘退塘还林的红树林造林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玫 陈玉军 +1 位作者 廖宝文 管伟 《林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1期91-93,共3页
总结了低位塘退塘还林红树林造林的主要环节,提出了拆除围堤、抬高滩面、树种选择、幼林管护等技术措施,期望能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低位塘退塘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借鉴和实用技术。
关键词 低位塘 退塘还林 红树林 造林技术
原文传递
红树林有害生物团水虱(Sphaeroma sp.)双重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管伟 何雪香 +1 位作者 廖宝文 熊燕梅 《林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7期41-44,共4页
针对红树林大面积遭受团水虱危害且快速有效防治技术的不足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双重药剂喷涂法快速防治团水虱的技术。该技术采用双重药剂喷涂法2h即可迅速有效的杀灭为害红树林的团水虱,60d后防治效果依然显著,从而实现红树林团水虱... 针对红树林大面积遭受团水虱危害且快速有效防治技术的不足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双重药剂喷涂法快速防治团水虱的技术。该技术采用双重药剂喷涂法2h即可迅速有效的杀灭为害红树林的团水虱,60d后防治效果依然显著,从而实现红树林团水虱的快速有效防治,且环境友好、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团水虱 Sphaeroma sp. 双重药剂 防治技术
原文传递
红树林有害生物团水虱(Sphaeroma sp.)烟熏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管伟 何雪香 +1 位作者 廖宝文 熊燕梅 《林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6期44-47,共4页
针对我国华南沿海特别是海南东寨港大面积红树林遭受团水虱(Sphaeroma sp.)为害,且目前尚无快速有效无污染、环境友好的团水虱防治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烟熏方法快速防治团水虱的技术。该技术采用两种烟剂混合,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烟... 针对我国华南沿海特别是海南东寨港大面积红树林遭受团水虱(Sphaeroma sp.)为害,且目前尚无快速有效无污染、环境友好的团水虱防治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烟熏方法快速防治团水虱的技术。该技术采用两种烟剂混合,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烟雾,通过神经毒和窒息作用快速(2 h以内)致死团水虱,从而实现红树林团水虱的快速有效防治,且环境友好、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团水虱 Sphaeroma sp. 烟熏 防治技术
原文传递
深水光滩红树林恢复工程技术--以珠海野狸岛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玫 廖宝文 +1 位作者 陈玉军 管伟 《林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2期20-23,共4页
设计了野狸岛红树林围堰种植试点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并针对工程各阶段提出了围堰吹填工程技术、红树林人工营造技术和红树林管护措施等技术措施。首先,运用围堰吹填工程措施,垫高滩面至红树林生长所需高度(平均垫高0.8 m,表层20~30 cm... 设计了野狸岛红树林围堰种植试点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并针对工程各阶段提出了围堰吹填工程技术、红树林人工营造技术和红树林管护措施等技术措施。首先,运用围堰吹填工程措施,垫高滩面至红树林生长所需高度(平均垫高0.8 m,表层20~30 cm为泥质土);然后,采用混交方式种植红树林苗木,前缘带状混交速生的无瓣海桑和拉关木,中后缘块状混交慢生的秋茄、桐花树和木榄,速生与慢生树种的种植比例2∶8;最后,对种植区域进行2~3 a封滩管护并补植苗木,以保证造林保存率不低于80%。野狸岛西侧滩涂红树林种植试点工程为今后华南地区红树林生态建设工程的设计及实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恢复工程 围堰吹填 珠海野狸岛 深水光滩
原文传递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互花米草沼泽和光滩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3
作者 徐耀文 廖宝文 +3 位作者 姜仲茂 辛琨 武锋 管伟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0,共6页
于2018年6月2~5日,在珠海淇澳岛不同林龄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opetala)群落区、秋茄(Kandelia obovata)群落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区、无瓣海桑+桐花树群落区、无瓣海桑+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群落区、互花米... 于2018年6月2~5日,在珠海淇澳岛不同林龄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opetala)群落区、秋茄(Kandelia obovata)群落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区、无瓣海桑+桐花树群落区、无瓣海桑+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群落区、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沼泽和光滩中,调查植物的群落特征,采集0~15 cm和15~30 cm深度土样,测定土样的有机碳含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无瓣海桑群落下0~15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大;无瓣海桑+木榄群落下0~3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秋茄群落区、无瓣海桑+桐花树群落区、15 a林龄的无瓣海桑群落区、10 a林龄的无瓣海桑群落区、桐花树群落区、5 a林龄的无瓣海桑群落区、互花米草沼泽和光滩0~3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依次减小;在各采样地,随着土壤pH增大,0~3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小;随着土壤全氮含量增大,其也增大;总植物密度是影响0~3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土壤 有机碳 珠海淇澳岛
原文传递
红树林PGPR微胶囊菌剂的制备与应用
14
作者 李玫 何雪香 廖宝文 《林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4期70-72,共3页
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对红树林PGPR微胶囊菌剂的研制进行了探讨。加工制造出PGPR微胶囊菌剂的专用生产设备,并形成较完整的PGPR微胶囊菌剂生产工艺流程。红树林PGPR微胶囊菌剂兼具缓释长效和生物降解特性,应用前景较好。
关键词 红树林 PGPR 锐孔-凝固浴法 微胶囊菌剂
原文传递
东寨港和淇澳岛红树林区地表高程和沉积层厚度变化的测量与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云鹏 陈玉军 +3 位作者 廖宝文 黄勃 姜仲茂 武锋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3-359,共7页
引进并利用地表高程-水平标志层(rod surface elevation table-marker horizon,RSET-MH)测量体系,以海南省海口市东寨港和广东省珠海市淇澳岛的红树林区为研究区,对比了不同林分下红树林区的地表高程和沉积层厚度变化的差异。研究结果表... 引进并利用地表高程-水平标志层(rod surface elevation table-marker horizon,RSET-MH)测量体系,以海南省海口市东寨港和广东省珠海市淇澳岛的红树林区为研究区,对比了不同林分下红树林区的地表高程和沉积层厚度变化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2018年6月相比,2020年6月,东寨港原始红树林区和恢复红树林区的地表高程分别降低了(3.41±2.11) mm和(3.12±0.97) mm,淇澳岛泥滩区的地表高程降低了(82.12±5.12) mm,淇澳岛林缘区和林内区的地表高程分别升高了(59.38±8.17) mm和(69.24±4.41) mm;东寨港原始红树林区和恢复红树林区的沉积层厚度分别增大了(20.43±2.15) mm和(42.12±3.14) mm,淇澳岛林缘区和林内区的沉积层厚度分别增大了(30.01±4.19) mm和(60.31±3.41) mm;不同林分红树林区的地表沉积层厚度变化和浅部下沉量差异显著,提示沉积层厚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浅部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表高程的变化量;红树具有抵抗地表浅部下沉的能力,这与其根系的生长量大于分解量有关。本研究在红树林区地表高程观测中引进、利用了RSET-MH体系,建立了红树林潮滩沉积速率与地面高程变化速率的检测网络,可以为研究红树林区地表高程的变化规律和加强红树林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地表高程 浅层沉陷
原文传递
红树林中乡土伴生藤本植物鱼藤研究概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韫 廖宝文 +2 位作者 杨丽芳 姜仲茂 辛琨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1-426,共6页
近年来,乡土伴生植物鱼藤(Derris trifoliata)在红树林中快速扩散,并且覆盖在红树植物冠层,导致红树植物因光照、资源和空间等的不足而逐渐枯萎和塌陷,造成红树植物连片死亡。鱼藤是继团水虱(Sphaeroma sp.)、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 近年来,乡土伴生植物鱼藤(Derris trifoliata)在红树林中快速扩散,并且覆盖在红树植物冠层,导致红树植物因光照、资源和空间等的不足而逐渐枯萎和塌陷,造成红树植物连片死亡。鱼藤是继团水虱(Sphaeroma sp.)、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之后,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的又一个生态问题,被认为是红树林退化的指示物种。主要综述了鱼藤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在红树林中的分布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对鱼藤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防控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 红树林 扩散 藤本植物
原文传递
沉积物化学性质、潮位高低对红树林团水虱(Sphaeroma)虫口密度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彦哲 廖宝文 《林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11期22-26,共5页
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虫害区域内的沉积物化学性质、潮汐水位及团水虱(Sphaeroma)虫口密度情况进行了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沉积物盐度、有机质以及pH值对团水虱虫口密度未产生显著影响;沉积物全磷、全氮能够通过影响浮游... 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虫害区域内的沉积物化学性质、潮汐水位及团水虱(Sphaeroma)虫口密度情况进行了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沉积物盐度、有机质以及pH值对团水虱虫口密度未产生显著影响;沉积物全磷、全氮能够通过影响浮游生物对团水虱虫口密度产生影响;潮汐水位所致的淹水时长差异,能够对团水虱虫口密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团水虱 Sphaeroma 沉积物 潮汐水位 虫口密度
原文传递
中山市红树林资源现状及修复策略
18
作者 周满迷 廖宝文 +3 位作者 熊燕梅 姜仲茂 生农 辛琨 《林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8期25-27,共3页
通过卫星遥感和设置样地对中山市红树林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山市现有红树林面积209.57 hm^(2)。其中,南朗街道有139.64 hm^(2),坦洲镇有69.93 hm^(2);共分布12种红树植物,其中真红树植物6种,半红树植物6种。对中山市红树林分布面... 通过卫星遥感和设置样地对中山市红树林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山市现有红树林面积209.57 hm^(2)。其中,南朗街道有139.64 hm^(2),坦洲镇有69.93 hm^(2);共分布12种红树植物,其中真红树植物6种,半红树植物6种。对中山市红树林分布面积、树种、起源、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滨海开发建设、生物危害和水环境恶化等因素对红树林产生的威胁,提出了严格执法,保护现有红树、整治水体环境污染,净化红树林生境、提高红树林物种多样性等对策,为红树林的生态保护与恢复以及海岸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群落特征 修复策略
原文传递
中国红树林团水虱(Sphaeroma sp.)危害及其研究进展
19
作者 徐彦哲 辛琨 廖宝文 《林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6期6-13,共8页
海洋底栖生物团水虱(Sphaeroma sp.)于2010-2014年首次在我国红树林个别主要林区爆发成灾,引起了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相关防治研究等措施。从分布特点、生物学特性、爆发原因及其对红树... 海洋底栖生物团水虱(Sphaeroma sp.)于2010-2014年首次在我国红树林个别主要林区爆发成灾,引起了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相关防治研究等措施。从分布特点、生物学特性、爆发原因及其对红树林生境的危害等方面对我国的团水虱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针对人为污染这一导致团水虱爆发的触发因子,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团水虱治理效率提出了加强周边管理、建立监测机制以及多种防治方式相结合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团水虱 Sphaeroma sp. 综合分析 防治建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