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卡尔曼滤波补偿的注采井间连通性反演方法
1
作者 陈肖 缪云 +3 位作者 李伟 王伟峰 廖梦娜 施浩 《科技通报》 2023年第12期16-22,54,共8页
海上水驱油田开发过程中,基于地质信息和动态资料建立的流线数值模拟过程复杂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动态反演是矿场实践中快速获取注采连通性认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基于水电相似原理的阻容模型作为一种经典动态反演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海上水驱油田开发过程中,基于地质信息和动态资料建立的流线数值模拟过程复杂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动态反演是矿场实践中快速获取注采连通性认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基于水电相似原理的阻容模型作为一种经典动态反演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研究表明该方法将复杂的注采动态转化为简单的信号处理过程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导致注采连通性认识失真。为更准确地获取注采连通系数,本文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补偿的注采井间连通性反演方法:首先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过滤观测数据中的噪点,降低观测误差;然后通过连通性分段评价和添加补偿因子降低动态快速波动导致的计算误差,提高模型预测稳定性与准确性。应用机理模型证实该改进模型具有准确性,可作为动态反演获取连通性认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线性补偿 动态反演 井间连通性
下载PDF
藏东南巴松错200年沉积过程及其对硅藻记录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廖梦娜 金伊丽 +1 位作者 李晨瑜 李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9-1100,共12页
青藏高原东南部高寒山区广泛发育冰川湖泊,湖泊沉积过程同时受控于区域气候、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湖泊形态特征。基于放射性210Pb/137Cs和14C定年法,对巴松错沉积物理(粒度、分选系数)和化学指标(TOC、TN、C/N)进行分析,发现18世纪末... 青藏高原东南部高寒山区广泛发育冰川湖泊,湖泊沉积过程同时受控于区域气候、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湖泊形态特征。基于放射性210Pb/137Cs和14C定年法,对巴松错沉积物理(粒度、分选系数)和化学指标(TOC、TN、C/N)进行分析,发现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湖泊沉积过程显著变化,表现为迅速变缓趋势。通过分析区域树轮重建的气候序列(温度、降水及相对湿度)及冰川地貌调查资料,认为气候变化及流域冰川分布位置是影响该湖泊沉积过程的重要因素。小冰期末期冰川前缘靠近湖区,随后温度上升导致冰川融水激增、水动力加强,从而引起湖泊沉积粒度的粗化。随着冰川前缘不断后退,径流输送距离增长、沉积分选变好、粒度细化。此外,该地区活跃的地质活动也可能是湖泊沉积过程明显变化的重要诱因。湖泊沉积硅藻是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的有力指标。过去200多年巴松错硅藻组合变化不明显(DCCA=0.47 SD),说明该地区气候环境变化未超过其生态阈值。通过与其他沉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巴松错硅藻记录受到流域水文和湖泊沉积过程影响,主要表现为外源输入和/或湖岸浅水区来源的底栖属种在湖心沉积物中的相对丰度增加。1770-1901年总体上具有较低的Procruste残差,说明期间沉积硅藻和粒度具有较一致的波动过程,也说明了巴松错沉积硅藻记录对沉积过程的响应较为敏感。藏东南地区很多湖区均受到冰川和地质作用的强烈影响,因此在利用微体古生物手段对该地区湖泊进行气候变化研究时,建议考虑沉积过程的影响并进行多指标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松错 沉积过程 硅藻 过去200年 青藏高原
下载PDF
Dynamic simulations of the late MIS 3 transgressions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ern Yellow Sea,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YE Liangtao YU Ge +1 位作者 liao mengna LI Yongfe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48-55,共8页
Abundant evidences of higher sea levels from Jiangsu and Fujian coasts have proved a marine transgression event during 30–40 ka BP, suggesting that there was a stage with high sea level and a warm climate when ice sh... Abundant evidences of higher sea levels from Jiangsu and Fujian coasts have proved a marine transgression event during 30–40 ka BP, suggesting that there was a stage with high sea level and a warm climate when ice sheets shrank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duration of 30–40 ka BP spanned a period in the late Marine Isotope Stage 3(MIS 3) and was in nature an interstadial epoch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of the Quaternary. Different from the glacial period with a cold climate, this marine transgression considered as a penultimate higher sea level during the Quaternary remains a puzzle that why the evidence is contrary to the Quaternary glacial theory.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sea level rise for these areas sensi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global changes in the future. To recognize the key issues on sea level changes, the eustatic sea level(H_S) was defined as the glaciation-climateforced sea levels, and the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H_R) was defined as that a sea level record was preserved in sediment that experienced multiple secondary actions of land and sea effects. On the basis as defined above, we constructed multi-level models of climate-driven glacio-eustatic changes and land-sea systems. By integrating data sets from eight borehole cores and prescribing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we simulated the changes of HS and HR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ern Yellow Sea areas in the late MIS 3. The marine transgression strata from the borehole core data was identified at ca. 30 m below present sea level as a result of the collective influence of ice melting water, neotectonic subsidence, sediment compaction and terrestrial sediment filling since ca. 35 ka ago,whereas the simulated relative sea-levels turned out to be –26.3––29.9 m a.s.l. The small error involved i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2.5–4.5) m demonstrate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result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a level change in the late MIS 3 was dominated by glacial effects, in which the eustatic sea-level was between –19.2––22.1m a.s.l. The study sheds light on the nature of sea-level changes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China in the late MIS 3 and contributes to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transgression under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complex land-sea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transgression late MIS 3 dynamic simulation sea level change
下载PDF
立地尺度植被重建模型MARCO POLO的应用分析——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4
作者 廖梦娜 谭斌 +1 位作者 倪健 李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8027-8037,共11页
立地尺度植被定量重建是对利用孢粉进行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一些新的定量重建模型相继提出,但其适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以柴达木盆地24个样方表土孢粉及4个湖泊表层沉积孢粉为研究对象,利用MARCO POLO模型重建立地尺度... 立地尺度植被定量重建是对利用孢粉进行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一些新的定量重建模型相继提出,但其适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以柴达木盆地24个样方表土孢粉及4个湖泊表层沉积孢粉为研究对象,利用MARCO POLO模型重建立地尺度植被盖度并分析该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形开阔且风力较大,干旱区的大型湖泊沉积物中往往容易富集超代表性孢粉,使这些孢粉的区域信号增强,从而降低孢粉类型筛选的正确率。若湖泊与样方间的距离较近,湖泊表层孢粉能够更好地反映样方所在区域的孢粉特征,则有利于提高孢粉类型筛选的正确率。MARCO POLO模型中的孢粉代表性R值是将孢粉含量转化为植被盖度的关键参数。由于受到孢粉自身生产、传播、保存以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样方的R值可能差异很大。因此在运行该模型前需保证R值能够准确反映立地尺度中各孢粉类型与植被盖度的关系。仅在以柴达木盆地为代表的干旱区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今后仍需要在不同植被或气候区进行深入研究以全面了解该模型的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CO POLO 立地尺度 植被重建 孢粉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长期人类活动对浙江全新世植被的影响
5
作者 王皓言 杨晹 +3 位作者 周伯睿 李凯 廖梦娜 倪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3-1175,共23页
全新世人类活动逐渐增强,其对自然植被的干扰和改造也逐渐加深,在部分地区已然成为引起植被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考古结果证实,浙江地区在过去10 ka存在连续的文化序列,但全新世人类活动对区域植被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尚不明确。本文... 全新世人类活动逐渐增强,其对自然植被的干扰和改造也逐渐加深,在部分地区已然成为引起植被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考古结果证实,浙江地区在过去10 ka存在连续的文化序列,但全新世人类活动对区域植被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尚不明确。本文收集、整理了浙江地区共40个样点的全新世孢粉记录,按照有无史前文化的发生将其分为遗址、遗址周边和自然3类数据,利用RRatepol程序包计算了各个样点的植被变化速率(RoC),同时使用孢粉生物群区化方法(Biomisation)重建了古植被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在文化遗址,全新世RoC变化幅度较大且波动频繁,9.0—3.0 cal ka BP期间整体呈增加趋势;遗址周边的RoC变化幅度介于遗址和自然点位之间,在3.0 cal ka BP之后呈现迅速增加;自然点的RoC变幅最小且较为稳定,在2.0 cal ka BP后才出现明显升高。全新世期间人类活动引起的局部植被变化速率可能是自然植被变化的2~3倍,并且在3.0 cal ka BP后,人类活动对浙江古植被影响的空间范围开始明显扩张。人类活动导致的植被变化与自然植被变化存在一定的背离,新石器时代毁林开荒和种植农业的发展导致了浙江地区植被景观的破碎化。遗址点的生物群区停留时间明显低于遗址周边及自然点,说明全新世人类活动加速了区域植被成分变化的同时,也导致植被生态系统的弹性和恢复力显著降低。在浙江地区以孢粉进行的气候重建以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践中面临的植被保护和恢复问题,必须考虑长期的人类干扰历史以及植被变化历史格局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人类活动 浙江 全新世 孢粉
原文传递
基于XRF岩芯扫描的贵州喀斯特地区晚全新世泥炭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欢 曾蒙秀 +6 位作者 彭海军 李凯 李凤全 朱丽东 邓伯龙 廖梦娜 倪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4-1169,共16页
文章选取发育于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兴义泥炭为研究对象,对钻孔上部300 cm岩芯进行高分辨率XRF连续扫描,并测定了样品含水量、色度(亮度L*、红度a*、黄度b*)和碳酸盐含量。通过对Rb、Ti、Zr、Al、Si、Ca、Sr、Mg等元素含量及其比值、色度... 文章选取发育于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兴义泥炭为研究对象,对钻孔上部300 cm岩芯进行高分辨率XRF连续扫描,并测定了样品含水量、色度(亮度L*、红度a*、黄度b*)和碳酸盐含量。通过对Rb、Ti、Zr、Al、Si、Ca、Sr、Mg等元素含量及其比值、色度和其他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XRF岩芯扫描在兴义泥炭研究中使用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分析兴义泥炭化学元素的来源、指示意义及所记录的古环境演化过程。基于AMS14C测年构建的年代框架,发现:1)XRF岩芯扫描的Ca元素含量与气量法测定的碳酸盐含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XRF岩芯扫描和分光测色计获得的L*、b*相关性高,尽管这两种方法获得的a*存在差异,但其数值表现上相似性仍较高;2)晚全新世以来兴义泥炭的地球化学元素主要来源于周边碳酸盐岩风化、淋溶、随流水搬运而最终沉积到湿地的物质;3)兴义泥炭Sr/Ca比值处于高值,Si/Al、Rb/Sr比值处于低值时,气候偏干,反之则指示气候偏湿润。此外,兴义泥炭Al、Si、Ca、Sr、Mg、Rb/Sr、Si/Al、Sr/Ca的变化趋势与烧失量、腐殖化度等具有较好的一致性;4)晚全新世以来兴义地区总体上呈现出由湿润向干转变的趋势,3270~2700 cal.a B.P.由湿润持续转干,2300~1670 cal.a B.P.降水持续减少,与西南季风主控区众多古环境记录能较好地对应,并揭示了2700~2300 cal.a B.P.降水稳步增加的过程。对兴义泥炭进行XRF岩芯扫描能挖掘其蕴含的物质来源、物质变化特征等多方面信息,有助于拓展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在泥炭沉积中的应用,并能深化对西南地区古环境演化历史的认识及丰富泥炭研究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泥炭 XRF岩芯扫描 元素地球化学 喀斯特地貌 古环境重建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辐射沙脊群YZ07钻孔晚更新世以来海侵事件的古生态学记录 被引量:8
7
作者 廖梦娜 于革 桂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2-745,共14页
相对海平面变化对河口海岸的生态环境影响重大.长江三角洲地区不稳定的构造运动以及沉积物的持续堆积作用叠加在气候控制的全球海平面变化之上,引起了复杂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过程,因此,长江沿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相对海平面变化问题仍存... 相对海平面变化对河口海岸的生态环境影响重大.长江三角洲地区不稳定的构造运动以及沉积物的持续堆积作用叠加在气候控制的全球海平面变化之上,引起了复杂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过程,因此,长江沿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相对海平面变化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论.文章以取自长江三角洲和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交界处的YZ07钻孔记录为载体,通过分析该钻孔硅藻和有孔虫化石记录,试图从古生态学角度探究长江沿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过程.YZ07钻孔硅藻和有孔虫记录显示该区域在MIS 3晚期和MIS 1早-中期发生了海侵.其中,有孔虫丰度、异地属种比例、列式壳类的比例等特征指示MIS 1高海面时期比MIS 3晚期海侵时的相对海平面更高,并且两次海侵过程中潮流作用影响强烈.硅藻群落组合整体表现为CycloteUa stylorum-Cyclotella striata-Paralia sulcata,指示了滨岸-潮间带沉积环境,其中暖水种(Actinoptychus annulata、Actinoptychus mammifer、Coscinodiscus blanda、Coscinodiscus nodulifer、Thalassiosira nitzschioides)和一些指示种(Xanthiopyxis、Thalassiosira oestrupii)在MIS 1早-中期的增加或出现反映了更为温暖的海水环境,可能与东黄海暖流系统的形成演化有关.MIS l最大海侵后,沉积物粒度、有孔虫和硅藻的丰度和保存情况均反映出潮流影响的减弱以及相对海平面的下降.此外,在MIS 1海退地层中发现的硅藻富集层(34.95 m处)可能指示一次风暴潮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长江三角洲 辐射沙脊群 海侵 硅藻 有孔虫
原文传递
白洋淀近80年生态环境变化的硅藻记录 被引量:2
8
作者 廖梦娜 黄汇豪 毛欣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4-1266,共13页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实现"以水定城"理念的关键,了解其生态变化轨迹及特征有望为白洋淀的治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取自白洋淀东南部湖区的一根长79 cm的沉积岩芯,分析该岩芯的硅藻记录并结合沉积物地球物理和化学指标、...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实现"以水定城"理念的关键,了解其生态变化轨迹及特征有望为白洋淀的治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取自白洋淀东南部湖区的一根长79 cm的沉积岩芯,分析该岩芯的硅藻记录并结合沉积物地球物理和化学指标、气象监测数据及人类活动指标,重建了该湖区近80年的硅藻属种组合及多样性变化过程和特征并探讨其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Achnanthidium minutissimum、Amphora copulata、Puncticulata praetermissa、Pantocsekiella ocellata和Cyclotella distinguenda是沉积硅藻群落的优势种。本研究分析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β多样性指数(βsor)。其中,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呈总体上升趋势,βsor呈总体下降趋势,说明过去80年硅藻属种数量净获得量增加,但硅藻群落结构变化趋于均匀化。冗余分析(RDA)和变差分解(VPA)显示气候和人类活动因子对硅藻属种组合和多样性变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年均温、湖水位和沉积物P元素含量的贡献较大。年均温对硅藻属种组合变化的独立解释百分比最大,说明未来气候持续变暖的条件下,气温对白洋淀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会增强。湖水位对硅藻多样性变化的贡献最大,说明维持生态需水量对保护白洋淀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残差的累积和(OLS-CUSUM)未检测出硅藻属种组合和多样性存在突变点,说明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尚未造成该湖区生态系统稳态的转化。因此,减轻环境压力有望保持该湖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和稳定性。但对于重污染湖区,其硅藻优势种和属种组合变化与本研究湖区存在很大差异,需进一步研究以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水环境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属种组合 生物多样性 湖泊沉积 白洋淀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滇西北天才湖地区过去400年以来植被变化的孢粉记录
9
作者 钟海璐 张雨桐 +3 位作者 王皓言 孔令阳 廖梦娜 李凯 《第四纪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715-726,共12页
本研究以横断山区高山湖泊天才湖为对象,通过对43 cm沉积岩芯进行210Pb和137Cs测年以及孢粉分析,重建了老君山地区过去400年的植被组成、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老君山高海拔地区植被以针叶林为主,以松属植物为... 本研究以横断山区高山湖泊天才湖为对象,通过对43 cm沉积岩芯进行210Pb和137Cs测年以及孢粉分析,重建了老君山地区过去400年的植被组成、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老君山高海拔地区植被以针叶林为主,以松属植物为优势,在过去400年间区域植被类型稳定,但植被成分发生了一定改变。松属植物在1900 A.D.以前呈扩张趋势,表现为松属花粉百分含量的逐渐增加,而1900 A.D.以后则呈现减少趋势。在过去400年间,云杉属、铁杉属和冷杉属植被成分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1850 A.D.以后最为明显;与针叶植物减少的趋势相反,阔叶木本植物则表现出长期增加的趋势,并于1960 A.D.以后达到剖面最大值。以现代植物性状为参考,在孢粉科属分类水平重建的植物功能性状结果显示,植物叶干物质含量(LDMC)和叶厚度(LT)在1900 A.D.之前处于高值,之后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与之相反的是,叶面积(LA)和比叶面积(SLA)在1900 A.D.以后明显增加。基于植物功能性状变化重建的植物功能离散度(FDis)在1900 A.D.前后也由波动降低转为增加趋势。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天才湖地区年均温度、太阳辐射和CO_(2)浓度可能是驱动过去400年区域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热量(温度)、光照和CO_(2)浓度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过去400年年均温度和CO_(2)浓度的增加,以及光照条件的变化可能通过不断影响植物功能性状,进而导致了植物组分和功能多样性的改变。植物功能性状的改变可能是植物响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这对于理解滇西北高海拔地区长期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植被变化 植物功能性状 过去400年 天才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