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锥形阀特性参数及流动特征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燕辉 廖志芳 +2 位作者 蒋劲 王玉成 罗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318-324,共7页
固定锥形阀应具备良好的水力特性以满足管线系统中不同工况的调流和消能要求,以DN1200锥形阀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分析不同开度下的稳态工况及开、关阀过程的瞬态工况,通过对比流量系数、... 固定锥形阀应具备良好的水力特性以满足管线系统中不同工况的调流和消能要求,以DN1200锥形阀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分析不同开度下的稳态工况及开、关阀过程的瞬态工况,通过对比流量系数、流阻系数、排放系数、汽蚀系数、消能率等阀门特性参数及套筒闸的动静态不平衡力和阀内流场分布等,全面分析了固定锥形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流量系数和排放系数具有较好的线性特性,其过流能力随开度增大而线性增加。流阻系数和消能率曲线的变化趋势相同,小开度时对水流的流动阻碍和能量损耗作用明显,开度增大后流阻系数和消能率迅速减小。汽蚀系数表征实际工况中的汽蚀可能程度,在设计流量工况下,各开度对应的汽蚀系数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另外,由于流动和启闭同在轴向,故套筒闸主要受到轴向的不平衡力;稳态不平衡力与水流方向相同,而开关阀过程的瞬态不平衡力均与水流方向相反,且关阀力略大于开阀力。最后,分别以各开度下的压力、流速、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等流场分布对固定锥形阀的流动规律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锥形阀 流量系数 流阻系数 排放系数 汽蚀系数 不平衡力 流场分析
下载PDF
GitHub开源软件开发过程中关键用户行为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廖志芳 李斯江 +1 位作者 贺大禹 赵本洪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4-168,共5页
为了更好地管理GitHub开源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本文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开源软件开发过程中用户行为分析的模型(简称OUBA-Model).在该模型中,本文首先提出LRF用户行为重要度度量方法对开源软件开发中相关的用户行为重要性进行度量,得到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GitHub开源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本文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开源软件开发过程中用户行为分析的模型(简称OUBA-Model).在该模型中,本文首先提出LRF用户行为重要度度量方法对开源软件开发中相关的用户行为重要性进行度量,得到用户行为中的关键用户行为;然后对关键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开源软件开发中与PR和Issue相关的用户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且在开源软件开发过程中这些行为与开源项目的流行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同时,分析的结果可以更好地指导GitHub开源软件的管理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Hub 用户行为分析 相关性分析 开源软件 数据挖掘
下载PDF
GitHub中基于CNN-LSTM的开发者项目推荐模型
3
作者 廖志芳 杨洪瑜 +2 位作者 宋天惠 郁松 齐笑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02-2207,共6页
作为一个开源项目托管平台,GitHub以多开发者协同参与进行开源项目的开发,开发者作为GitHub的核心元素,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活跃性,然而,很多新项目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协同开发者而被拖延开发周期.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o... 作为一个开源项目托管平台,GitHub以多开发者协同参与进行开源项目的开发,开发者作为GitHub的核心元素,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活跃性,然而,很多新项目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协同开发者而被拖延开发周期.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ord2Vec的CNN-LSTM开发者项目推荐模型,该模型以Word2Vec训练开发者访问项目的序列,并将项目进行向量化表示,结合CNN-LSTM模型计算项目相似度并为开发者推荐合适的项目序列.通过提取GitHub中62,031个开发者在2015全年的项目访问数据进行项目预测和相似项目发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推荐效果较佳,并且可以帮助开发者发现感兴趣的相似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Hub 项目预测 项目推荐
下载PDF
长距离输水泵站中空气罐进出口阻力系数对其水锤防护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白云 王俊新 +2 位作者 唐泽润 廖志芳 蒋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7-201,共5页
在长距离输水的泵站系统中,空气罐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往的输水项目中一般在泵房内设置空气罐以调节事故停泵产生的升压和负压,其效果比调压塔、空气阀等要显著一些。随着我国的调水项目越来越多,设置空气罐这种水锤防护方法的... 在长距离输水的泵站系统中,空气罐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往的输水项目中一般在泵房内设置空气罐以调节事故停泵产生的升压和负压,其效果比调压塔、空气阀等要显著一些。随着我国的调水项目越来越多,设置空气罐这种水锤防护方法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展开。空气罐的特征参数对其水锤防护效果的影响很大,如水气比、预充压、进出口阻力系数等,基于某实际输水工程,采用PIPENET水力分析软件对设置空气罐这种水锤防护方案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空气罐的进出口阻力系数对其水锤防护效果的影响。改变进出口阻力系数进行计算,通过比对多组计算结果,得到了其进出口阻力系数对防护效果影响的规律,空气罐进口阻力越大,对正压的控制越有利,出口阻力越小,对负压的控制越有利。研究表明,在工程实际中可以通过改变空气罐进出口阻力系数来降低成本、提升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输水泵站 空气罐 进出口阻力系数 水锤防护
下载PDF
基于EFAST的空气罐水锤防护效果的全局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冉红 蒋劲 +2 位作者 廖志芳 张白云 彭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6-220,共5页
分析探讨长距离有压输水系统中立式空气罐的各参数变化对其水锤防护能力的影响。以某供水工程为例,采用扩展傅里叶幅度检验(EFAST)法,把事故停泵工况中的最大正压力、最低负压和水泵最大倒转转速作为空气罐水锤防护的结果,分析各参数基... 分析探讨长距离有压输水系统中立式空气罐的各参数变化对其水锤防护能力的影响。以某供水工程为例,采用扩展傅里叶幅度检验(EFAST)法,把事故停泵工况中的最大正压力、最低负压和水泵最大倒转转速作为空气罐水锤防护的结果,分析各参数基于基准值±50%变幅时,对空气罐水锤防护效果的全局敏感性。结果表明:空气罐影响最大水锤压力的主要参数为连接管直径、空气罐体积和气液比;影响最低负压的主要参数为连接管直径、出口局部阻力系数、气液比以及连接管长度;影响水泵最大倒转转速的主要参数依次为连接管直径、气液比和空气罐体积。其中,空气罐与主管道之间的连接管直径是影响最大压力、最低负压和水泵最大倒转转速最敏感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罐 敏感性分析 EFAST 水锤防护
下载PDF
水锤防护空气阀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放 李志鹏 +2 位作者 王东福 廖志芳 王荣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38,共6页
空气阀作为输水系统中负压消除的有效设施,在管线充水、排水阶段也同样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选型、布置等方面缺少系统性的指导,在实际工程中多按照经验进行选取,以致造成许多安全性事故的发生。综合国内外研究对空气阀的种类、主要... 空气阀作为输水系统中负压消除的有效设施,在管线充水、排水阶段也同样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选型、布置等方面缺少系统性的指导,在实际工程中多按照经验进行选取,以致造成许多安全性事故的发生。综合国内外研究对空气阀的种类、主要功能以及维护等方面进行介绍,并主要针对空气阀在水锤防护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了目前空气阀在设计、选用、布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缺乏空气阀内部动态特性的研究,可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阀 性能 水锤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缓闭式空气阀口径和孔口面积比对停泵水锤防护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徐放 李志鹏 +3 位作者 李豪 王东福 廖志芳 王荣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3,共6页
针对输水工程中因空气阀型式、口径选取不合适,而导致事故工况时管道塌陷和爆管等问题,对传统空气阀数学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缓闭式空气阀数学模型。根据水锤理论和特征线法,结合消除负压需要的进气量与水柱弥合时的速度,得出了缓闭式... 针对输水工程中因空气阀型式、口径选取不合适,而导致事故工况时管道塌陷和爆管等问题,对传统空气阀数学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缓闭式空气阀数学模型。根据水锤理论和特征线法,结合消除负压需要的进气量与水柱弥合时的速度,得出了缓闭式空气阀进排气口径的计算公式。通过Hammer软件,对西南某长距离、多起伏输水工程进行停泵水锤模拟,结果表明,缓闭式空气阀的防护效果与口径、进排气面积比有关,并且验证了缓闭式空气阀进排气口径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研究内容可为输水工程中缓闭式空气阀口径和孔口面积比的选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闭式空气阀 口径 Hammer软件 水锤防护
下载PDF
活塞式调流调压阀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泽润 王俊新 +2 位作者 蒋劲 廖志芳 李燕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8-152,共5页
以DN200活塞式调流调压阀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软件,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研究了不同开度下阀内三维流动特性。结果表明:节流孔处存在压力梯度突变,节流孔进口至出口压力先降低后逐渐恢复。同时,下游管道近壁区域存在对称的回... 以DN200活塞式调流调压阀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软件,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研究了不同开度下阀内三维流动特性。结果表明:节流孔处存在压力梯度突变,节流孔进口至出口压力先降低后逐渐恢复。同时,下游管道近壁区域存在对称的回流区,阀内出现不同强度的涡流。随着开度逐渐增大,下游管道壁面附近旋涡向上游侧移动,阀内旋涡强度逐渐减弱。此外,节流孔下游形成对冲射流,套筒中心位置出现"低速空穴区"。随着开度逐渐增大,节流孔内最大流速逐渐增大,射流向下游延伸范围逐渐扩大。节流孔壁面附近存在不对称分布的高涡量区域,附壁剪切旋涡形成区域是空化产生的潜在位置。调流调压阀具有线性度较好的流量特性,在小开度下消能降压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流调压阀 流动特性 节流孔 射流 旋涡 涡量
下载PDF
Combined Subtemporal-Supralabyrinthine Approach to Geniculate Ganglion for Management of Facial Paralysis in Temporal Bone Fracture 被引量:2
9
作者 JIANG Li-xin XIAO Zhi-wen +3 位作者 MA Yu-kun TU Bo LONG Zhen liao zhi-fang 《Journal of Otology》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facial never decompression via a combined subtemporal-su- pralabyrinthine approach to geniculate ganglion for management of facial paralysis in temporal bone fractur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facial never decompression via a combined subtemporal-su- pralabyrinthine approach to geniculate ganglion for management of facial paralysis in temporal bone fracture. Methods Eightee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facial paresis due to temporal bone fracture were treated between March 2003 and March 2011. Facial function was House-Braekmann(HB) grade m in 6 patients, HB grade V in 9 patients and HB grade VI in 3 patients. The preoperative mean air conduction threshold was 52 dB HL for the 15 cases with longitudinal temporal bone fracture and showed severe sensorineural heating loss in the 3 cases with transverse temporal bone fracture. Fracture lines were detected in 15 cases on temporal bone axial CT scans and ossicular disruption was determined in 11 cases by virtual CT endoscopy. The geniculate ganglion or the tympanic mastoid segment of the facial nerve showed an irregular morphology on 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images of the facial nerve canal. After an intact canal wall mastoi- do-epitympanectomy, the ossicular chain recess was opened by drilling through the was disrupted, the incus was removed to damage was evaluated. If the ossicular chain was intact, the supralabyrinthine cells between the tegmen tympani and ossicular chain. If the ossicular chain access the supralabyrinthine recess. The geniculate ganglion and the distal labyrinthine segment of the facial nerve were exposed. After completing facial nerve decompression, the dislocated incus was replaced, or a fractured incus was reshaped to bridge the space between the malleus and the stapes. Results Pronounced ganglion geniculatum swelling was found in 15 cases of longitudinal temporal bone fracture, with greater petrosus nerves damage in 3 cases and bleeding in 5 cases. Disrupted ossicular chains were seen in 11 cases, including dislocated incus resulting in crushing of the horizontal por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in 3 cases and fracture of the incus long process in 1 case. In 3 cases of transverse fractures, dehiscence on the promontory, semicircular canal or oval window was found. All cases had primary healing with no complication. At follow-ups ranging from 0.5 to 3 years (average 1.2 years), facial nerve function recovered to HB grade I in 11 cases, 11 in 5 cases and m in 2 cases. Overall hearing recovery was 33 dB.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outcomes concerning facial nerve function and hearing recovery are satisfactory via a combined subtemporal-supralabyrinthine approach to the geniculate ganglion for facial nerve decompression in temporal bone fracture patients with facial par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ral bone fracture Facial paralysis Facial nerve decompression Ear surge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