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广州市猪禽屠宰场环境沙门氏菌血清分型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林本夫 潘婧淇 +4 位作者 梁梦诗 丘穗萍 袁晓琪 王梦华 原丽红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4期44-50,共7页
为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屠宰环节环境中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性,对广州市大型生猪、家禽屠宰企业环境进行监控,对比分析猪禽屠宰场污染的沙门氏菌主要血清型和耐药谱。采集屠宰场的空气、土壤、污泥样品,以及运输车辆、待宰圈/舍、屠... 为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屠宰环节环境中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性,对广州市大型生猪、家禽屠宰企业环境进行监控,对比分析猪禽屠宰场污染的沙门氏菌主要血清型和耐药谱。采集屠宰场的空气、土壤、污泥样品,以及运输车辆、待宰圈/舍、屠宰车间等环境拭子样品,利用沙门氏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鉴定;通过玻片凝集法,对PCR鉴定阳性菌落进行沙门氏菌血清分型;同时,对鉴定出的沙门氏菌进行12种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55个样品池中,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为18.18%;猪禽屠宰场之间沙门氏菌污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样品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排污池污泥(75.00%)、土壤(33.33%)和屠宰车间(23.53%)污染率较高;猪屠宰场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而禽屠宰场为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s);所有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2种抗生素完全抗药,对亚胺培南完全敏感,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吩、氨曲南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结果表明:猪禽屠宰场环境中,沙门氏菌污染较为严重,污泥、土壤和屠宰车间是沙门氏菌污染扩散的主要环节;猪禽屠宰场污染的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并不同,且环境中污染的沙门氏菌都对部分常用抗生素产生了完全抗药。结果提示:应加强猪禽屠宰环节的沙门氏菌污染控制,将污泥、土壤、屠宰车间作为日常消毒的重点;基层应针对猪禽各自的优势血清型菌株,选用高度敏感抗生素进行沙门氏菌病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场 沙门氏菌 血清型 耐药性
下载PDF
猪链球菌纳米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昆丽 林本夫 +6 位作者 席振军 杨冬霞 卞志标 宋帅 蒋智勇 蔡汝健 李春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2-217,共6页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灵敏的猪链球菌(SS)检测方法,针对SS的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退火温度与引物浓度,经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以及临床样品检测,建立了SS的纳米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从S...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灵敏的猪链球菌(SS)检测方法,针对SS的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退火温度与引物浓度,经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以及临床样品检测,建立了SS的纳米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从SS的基因组序列中扩增得到687 bp的特异性序列,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无交叉反应,且能同时识别1、2、7和9型4个目前流行的SS主要血清型,满足临床上多血清型SS感染检测的需要;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SS的最低检测下限为10 cfu/mL,与普通PCR方法相比,灵敏度提高了100倍;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检测效果稳定,重复性较好。用该方法和普通PCR对临床上收集的44份疑似SS感染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2.7%(32/44),54.5%(24/44),表明该纳米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综上,本研究建立的SS纳米PCR检测方法,能够准确、高效检测SS,为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谷氨酸脱氢酶基因 纳米PCR 临床诊断
下载PDF
细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用于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本夫 任欣悦 +4 位作者 袁晓琪 梁梦诗 丘穗萍 潘婧淇 原丽红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6期125-131,共7页
为探讨细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技术在基层沙门氏菌防控中的优势与可行性,对前期分离的9株沙门氏菌进行细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血清型预测、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耐药基因分析,将... 为探讨细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技术在基层沙门氏菌防控中的优势与可行性,对前期分离的9株沙门氏菌进行细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血清型预测、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耐药基因分析,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与传统血清分型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血清分型结果与传统血清分型结果符合率为100%,两种方法对9株沙门氏菌血清分型结果完全一致;两种方法分析出的β-内酰胺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符合率为100%,即耐药菌株中均含有4大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用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到利福平、磺胺类和四环素3大类抗菌药物的7个耐药基因,表明9株沙门氏菌可能对这3大类抗菌药物耐药。结果表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与传统实验室诊断结果完全一致,且具有快速、低成本、操作简单等优势,并且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其检测成本和周期将进一步缩减,因此基于细菌全基因组测序开发沙门氏菌快速分型和耐药性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基因分型 耐药基因 细菌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基于One health理念开展广州市花都区禽类养殖产业链沙门菌本底调查
4
作者 林本夫 孙新宇 +5 位作者 丘穗萍 袁晓琪 梁梦诗 潘婧淇 陆家海 原丽红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456-1460,共5页
目的基于One health理念,评估广州市花都区禽类养殖、屠宰和销售过程中沙门菌污染的关键环节和潜在的传播风险。方法采集人群鼻拭子、禽类口腔/泄殖腔拭子样品、环境(空气、土壤、污泥等)样品;根据GB4789.4-2016进行沙门菌增菌、选择性... 目的基于One health理念,评估广州市花都区禽类养殖、屠宰和销售过程中沙门菌污染的关键环节和潜在的传播风险。方法采集人群鼻拭子、禽类口腔/泄殖腔拭子样品、环境(空气、土壤、污泥等)样品;根据GB4789.4-2016进行沙门菌增菌、选择性培养,阳性样品进行PCR复筛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人、动物、环境样品361份,沙门菌总检出率为11.36%,其中屠宰环节沙门菌检出率最高(18.82%),职业人群鼻拭子沙门菌阳性率(35.00%)显著高于普通人群(0.00%)。不同环境样品间沙门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污泥样品沙门菌污染最严重(55.56%),空气气溶胶次之(37.50%)。此外,鹦鹉样品沙门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家禽(29.17%vs.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1,P<0.05)。结论屠宰场是沙门菌污染的关键环节,应做好污水和空气消杀,防止沙门菌外溢,职业人群应定期体检。此外,应加强对鹦鹉等特种禽类沙门菌的日常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 health 禽类产业链 沙门菌 食源性致病菌
原文传递
Selection pressure drives the co-evolution of several lipid metabolism genes in mammals
5
作者 lin benfu YUAN LiHong CHEN JinP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8期877-885,共9页
Adipose tissue is an important endocrine organ and energy supplier.Its physiological effect on the regulation of the energy balance is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factor underlying the evolution of mammals.To test whether... Adipose tissue is an important endocrine organ and energy supplier.Its physiological effect on the regulation of the energy balance is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factor underlying the evolution of mammals.To test whether the genes controlling lipid metabolism have undergone adaptive molecular change in the evolution of mammals,in this study,we used the orthologous gene sequences of 12 important lipid metabolism proteins (leptin,OB-RL,RXRA,RXRB,RXRG,PPARA,PPARB/D,PPARG,PNLIP,ADIPOQ,LPL and UCP1) from NCBI's databases.We found evidence that 4 of the corresponding genes (leptin,ADIPOQ,PNLIP and PPARA) have undergone positive selection in their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that most adaptive changes occurred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uper-clades Laurasiatheria (placentals) and suborders within Euarchontoglires (primates and rodents).Comparisons across sets of genes showed that in a third of cases,bursts of positive selection,more than would be expected by chance,occurred on corresponding branches.We propose that the positive selection drives adaptive changes in some lipid metabolism genes in or within Laurasiatheria and Euarchontoglires clades.Along with evidence from earlier studies,our results show that co-evolution among interacting lipid metabolism proteins has taken pl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 哺乳动物 相关基因 共同进化 压力驱动 代谢蛋白质 适应性变化 动物进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