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尾注浆材料硬化特性对隧道和地层力学响应影响的有限元模拟研究
1
作者 路德春 刘竹根 +2 位作者 林庆涛 孔凡超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23,共13页
为了探究注浆材料硬化和注浆压力的消散过程对软土地层和隧道衬砌受力变形的影响,以青岛某地铁隧道为背景,考虑盾构机与土体相互作用、衬砌-注浆层-土体相互作用,以及注浆材料硬化和注浆压力消散过程,基于ABAQUS有限元平台建立了盾构施... 为了探究注浆材料硬化和注浆压力的消散过程对软土地层和隧道衬砌受力变形的影响,以青岛某地铁隧道为背景,考虑盾构机与土体相互作用、衬砌-注浆层-土体相互作用,以及注浆材料硬化和注浆压力消散过程,基于ABAQUS有限元平台建立了盾构施工精细化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并利用实测地层沉降和隧道衬砌的收敛变形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对注浆材料初凝时间分别为0、2、6、12 h的数值模型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地层和隧道衬砌受力变形随注浆材料硬化过程的发展规律,以及注浆材料硬化特性对地层和隧道衬砌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盾尾注浆8 h以内,地层的沉降和水平位移以及隧道衬砌的围岩压力和内力增加显著,注浆时间超过8 h后增加变得缓慢;注浆材料的初凝时间越长,地表沉降、地层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则越大;衬砌拱顶和拱腰的径向收敛越大,拱底径向收敛则越小;衬砌的轴力和弯矩在注浆8 h以内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盾尾注浆硬化过程 注浆压力消散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地层变形 衬砌力学响应
下载PDF
超深基坑岩溶超大突涌水封堵抢险治理技术
2
作者 古伟斌 蔺青涛 +2 位作者 郭佰良 钟国锋 薛炜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5期21-25,36,共6页
在岩溶地区开挖超深基坑,当岩溶埋深较小且地下水较丰富时,基坑易发生底部突水、涌泥、涌砂等险情,严重时可造成基坑坍塌,直接影响周边环境安全。在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发育、突涌水量大且险情紧急的情况下,外围帷幕注浆结合内部突涌水... 在岩溶地区开挖超深基坑,当岩溶埋深较小且地下水较丰富时,基坑易发生底部突水、涌泥、涌砂等险情,严重时可造成基坑坍塌,直接影响周边环境安全。在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发育、突涌水量大且险情紧急的情况下,外围帷幕注浆结合内部突涌水点反压封堵的常规封堵抢险方法见效慢、耗时久、成本高,突涌水无法快速封堵,险情无法快速排除。为此结合广州市综合交通枢纽地铁车站35m深基坑底部岩溶发生1000m3/h超大突涌水抢险工程,采用双液浆2层囊袋式内封堵注浆技术,在基坑内对突涌水点直接进行钻孔注浆封堵,利用囊袋保证双液浆可快速凝固,第1层囊袋封堵钻孔和涌水点,第2层囊袋封堵钻孔旁的岩溶孔洞、裂缝等,上下层囊袋互相补充,并对溶洞底进行双液注浆堵漏,防止浆液流失。工程实践表明,治理大涌水量、高水压的基坑岩溶突涌水时,双液浆2层囊袋式内封堵注浆技术具有易操作、直接、快捷、针对性强的特点,可实现快速有效注浆、快速抢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岩溶 突涌水 双液注浆 囊袋 封堵 治理
下载PDF
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三维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路德春 丁超 +1 位作者 林庆涛 杜修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2-741,共10页
参考清华园隧道盾构段全线近距离侧穿北京地铁13号线桩基的工程背景建立试验模型,开展卵石地层中盾构施工对邻近桩基三维扰动特征研究。试验模型中共布置5根模型桩(1#~5#桩)。以1#桩为例分析了盾构掘进过程对桩基的三维影响特征,发现附... 参考清华园隧道盾构段全线近距离侧穿北京地铁13号线桩基的工程背景建立试验模型,开展卵石地层中盾构施工对邻近桩基三维扰动特征研究。试验模型中共布置5根模型桩(1#~5#桩)。以1#桩为例分析了盾构掘进过程对桩基的三维影响特征,发现附加弯矩主要产生在刀盘距桩基-0.5D至0D阶段,横向弯矩最大值是纵向弯矩最大值的2倍;附加轴力主要产生在-0.5D至1.5D阶段,桩顶附加沉降主要产生在-1D至1D阶段,桩端附加承载力在-0.5D至2D阶段持续增长。对比1#、2#和3#桩研究了桩-隧不同水平间距对桩基扰动规律的影响,发现桩基的附加沉降、附加弯矩和附加轴力均随与隧道水平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弯矩最大值的位置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上移。对比1#、4#和5#桩分析了桩端相对竖向位置对桩基扰动规律的影响,得出桩端位于隧道拱顶的桩基的附加弯矩明显小于桩端位于中心线及拱底处桩基的附加弯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开挖 模型试验 卵石地层 三维影响
下载PDF
考虑黏聚效应的黏土应力路径本构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路德春 程志亮 +1 位作者 林庆涛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9-869,共11页
为了合理描述平均主应力增大或减小时黏土的弹塑性变形,尤其对最小主应力小于零时加载路径下土的弹塑性变形问题,利用摩擦块模型揭示土的摩擦强度和黏聚强度机理,给出土的抗剪强度公式.结合土的黏聚强度特性,将子午面划分为φ硬化区和c... 为了合理描述平均主应力增大或减小时黏土的弹塑性变形,尤其对最小主应力小于零时加载路径下土的弹塑性变形问题,利用摩擦块模型揭示土的摩擦强度和黏聚强度机理,给出土的抗剪强度公式.结合土的黏聚强度特性,将子午面划分为φ硬化区和c硬化区.在φ硬化区,将超固结状态对塑性变形的影响考虑进应力路径本构模型中,从而得到塑性变形的计算方法;在c硬化区,利用双曲线关系来描述黏聚力与剪应变的关系,结合剪胀方程确定塑性体应变,建立考虑黏聚效应的黏土应力路径本构模型.该模型仅有6个材料参数,且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通过试验结果对模型的验证表明,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合理描述复杂应力条件,尤其是拉伸荷载作用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聚强度 应力路径 本构模型 拉剪应力状态
下载PDF
下穿施工时盾构-卵石地层-既有隧道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庆涛 路德春 +4 位作者 雷春明 李晓强 苗金波 龚秋明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8-337,共10页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设计了具有单一卵石层和2个既有隧道的试验模型.基于自主研发的土压平衡盾构试验平台,开展了卵石地层盾构下穿既有马蹄形隧道和矩形隧道的模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记录了盾构机的施工动力和排土量,同时监测了试验模型...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设计了具有单一卵石层和2个既有隧道的试验模型.基于自主研发的土压平衡盾构试验平台,开展了卵石地层盾构下穿既有马蹄形隧道和矩形隧道的模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记录了盾构机的施工动力和排土量,同时监测了试验模型的地表沉降,以及既有隧道的应变和作用在其上的土压力.通过盾构机施工动力和排土量的变化,分析了既有隧道对盾构施工状态的影响.利用盾构下穿过程中盾构排土量的变化,解释了既有隧道周围卵石土体发生塌落破坏的原因.基于实测的地表沉降和作用在既有隧道上土压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盾构下穿过程中既有隧道与卵石土体的相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 既有隧道 卵石地层 模型试验 隧道变形 地表沉降
下载PDF
大豆冠层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宁 杨一凡 +1 位作者 林青涛 吴发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研究农作物冠层的降雨再分配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豆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人工模拟降雨法以及喷雾法观测大豆不同生育期(幼苗期、始花期、盛花期、结荚期和始粒期)以及降雨强度(40,80 mm/h... [目的]研究农作物冠层的降雨再分配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豆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人工模拟降雨法以及喷雾法观测大豆不同生育期(幼苗期、始花期、盛花期、结荚期和始粒期)以及降雨强度(40,80 mm/h)下的茎秆流量、穿透雨量以及冠层截留量,探究大豆全生育期的冠层截留分异特征及叶面积指数和降雨强度对大豆降雨再分配的影响。[结果]大豆生育期内,茎秆流率平均值为15.02%,穿透雨率平均值为83.94%,冠层截留率平均值仅为1.04%。表明冠层截留所占降雨再分配的比例很小,其对降雨空间分异的影响所占比例较小。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大豆的茎秆流量及茎秆流率,冠层截留量及冠层截留率均显著增加,然而穿透雨强度及穿透雨率显著减小。当降雨强度由40 mm/h增大到80 mm/h时,大豆的茎秆流量显著增加,但茎秆流率随雨强的变化并无显著差异;穿透雨量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雨强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穿透雨率随降雨强度的变化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大豆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主要体现在茎秆流以及穿透雨,冠层截留所占比例很小,且叶面积指数与降雨强度均对降雨再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降雨再分配 茎秆流 穿透雨 冠层截留
下载PDF
盾构下穿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阿卜杜拉 雷春明 +2 位作者 田雨 林庆涛 路德春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540-545,共6页
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地下结构周围的土体产生二次扰动,会改变既有隧道原有的受力状态以及内力分布,给既有隧道的正常运营带来不利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北京工业大学研制的盾构机,开展了大尺寸盾构隧道开挖模型试验,真实地模拟... 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地下结构周围的土体产生二次扰动,会改变既有隧道原有的受力状态以及内力分布,给既有隧道的正常运营带来不利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北京工业大学研制的盾构机,开展了大尺寸盾构隧道开挖模型试验,真实地模拟了隧道的开挖过程,研究了盾构开挖对既有隧道内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下穿过程中,沿既有隧道纵向的应力表现为上压下拉;弯矩的最大值出现在既有隧道的中心断面处,且在刀盘位于既有隧道正下方时增长最为迅速。因此,对于下穿施工,应当重点关注穿越阶段既有隧道近开挖处的内力,防止出现结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 模型试验 既有隧道 结构内力
下载PDF
基于USLE的大豆C因子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宁 杨一凡 +2 位作者 林青涛 谢欣利 吴发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5-672,共8页
作物覆盖与管理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通常用C表示,它来自于美国通用流失方程(USLE),是有效治理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因子。目前,我国有大量的通过植被覆盖度计算C值的模型,且关系模型的形式也各有不同。但植被覆盖度只... 作物覆盖与管理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通常用C表示,它来自于美国通用流失方程(USLE),是有效治理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因子。目前,我国有大量的通过植被覆盖度计算C值的模型,且关系模型的形式也各有不同。但植被覆盖度只是表征地表作物覆盖的指标之一,且并无体现管理措施对土壤流失的影响,建模方法也多是直接进行回归分析。因此,本研究以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人工模拟降雨,以植被覆盖度作为关键因子,以株高、结皮厚度、地表糙度作为调节因子逼近误差建立C因子估算模型。得到的模型公式为:C(28)-0.595lg(0.01V)×(-0.779x_1(10)0.439x_2(10)0.061h-0.357)。式中,V为植被覆盖度,%;h为株高,cm;x1为结皮厚度,mm;x2为地表糙度,无量纲。模型R^(2)=0.935,均方根误差仅为0.089。本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农耕地土壤C因子模型的不断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C因子 人工模拟降雨
下载PDF
基于RPM方法的隧道开挖地层失稳模式及形成机理研究
9
作者 路德春 张富军 +3 位作者 董宏宇 林庆涛 史磊磊 杜修力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6-943,共18页
基于材料破坏时邻近颗粒间相对运动的特征,提出了颗粒相对运动(RPM)指标描述材料的渐进破坏行为;考虑颗粒的平动和转动,建立了RPM计算的方法;基于PFC2D平台实现了RPM与离散元方法的结合,发展了颗粒材料破坏分析方法,并利用活动门试验结... 基于材料破坏时邻近颗粒间相对运动的特征,提出了颗粒相对运动(RPM)指标描述材料的渐进破坏行为;考虑颗粒的平动和转动,建立了RPM计算的方法;基于PFC2D平台实现了RPM与离散元方法的结合,发展了颗粒材料破坏分析方法,并利用活动门试验结果验证了其描述岩土材料破坏过程的合理性.以北京地铁12号线暗挖隧道为背景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隧道开挖时不同地层的破坏渐进过程和失稳模式.均质砂土和黏土地层最终都呈现椭圆形失稳模式,砂土地层表现为失稳区整体塌落,黏土地层中土体自拱顶至上分块逐渐掉落;黏土-砂土复合地层破坏区是否发展至地表和最终失稳模式与上层黏土厚度有关,黏土地层较厚时失稳模式接近于均质黏土地层,较薄时地层破坏区更易发展至地表,且呈现U型失稳模式;砂土-黏土复合地层上部地层厚度对破坏区是否发展至地表和最终失稳模式的影响较小,下部黏土地层破坏发展与均质黏土地层接近,上部砂土地层主要呈现整体失稳破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复合地层 失稳模式 土拱效应 颗粒相对运动(RPM) 变形局部化 离散元
原文传递
Time-dependent surrounding soil pressure and mechanical response of tunnel lining induced by surrounding soil viscosity 被引量:5
10
作者 MIAO JinBo LU DeChun +2 位作者 lin qingtao KONG FanChao DU XiuL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2453-2468,共16页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of shield tunnel excavation is developed to capture the time-dependent deformation behaviour of surrounding soil. The simulation method consists of four parts:(i) an elastic-plastic-visco...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of shield tunnel excavation is developed to capture the time-dependent deformation behaviour of surrounding soil. The simulation method consists of four parts:(i) an elastic-plastic-viscous constitutive model that can not only reasonably describe the viscous deformation behaviour of soil, but also appropriately calculate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under typical stress paths of excavation;(ii) simulation of main factors related to shield tunnel excavation, including the shield machine, face pressure, lining, grout behavior, and contacts between multiple media;(iii) a simulation procedure for excavation to reflect the process of shield tunnel excavation and achieve reasonable stress and strain fields at the end of the construction stage;(iv) a creep process that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long-term mechanical behaviours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and tunnel lining. Taking the CK570H tunnel project in Taipei as the backgroun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by adopting the developed simul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radial and circumferential stresses acting on the lining, which are induced by the surrounding soil viscosity, are analysed. The rule of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lining, including its deformation, bending moment, and axial force, with time is revealed. On this basis, the long-term safety of the lining is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surrounding soil pressure soil viscosity shield excav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ime-dependent behaviour
原文传递
土的三维弹黏塑性应力路径本构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路德春 苗金波 +1 位作者 林庆涛 杜修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633-3644,共12页
基于土的等向压缩规律,将变形分解为瞬时变形和延时变形,参考UH模型中瞬时变形和延时变形的计算方法,发展一个土的一维EVP模型。在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基础上,考虑超固结比和剪应力比对瞬时塑性变形的影响;结合过应力理论和修正剑桥模... 基于土的等向压缩规律,将变形分解为瞬时变形和延时变形,参考UH模型中瞬时变形和延时变形的计算方法,发展一个土的一维EVP模型。在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基础上,考虑超固结比和剪应力比对瞬时塑性变形的影响;结合过应力理论和修正剑桥模型塑性势函数将一维应力状态下的延时变形规律拓展到三维应力状态。提出三维应力状态下瞬时和延时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而建立的三维EVP应力路径本构模型。分析7个材料参数的物理意义,并给出材料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所建立的三维模型可合理地描述黏土和砂土的黏性特性,尤其是可同时描述土体开挖时应力比加载条件下土体变形的时间效应、应力路径相关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弹黏塑性 应力路径 蠕变 应变率效应 本构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