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二氧化碳化学吸收剂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大勇 谷小虎 +2 位作者 刘欧阳 林雄超 方梦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6,共6页
介绍了新型二氧化碳化学吸收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相变吸收剂、离子液体吸收剂、低共熔溶剂、非水吸收剂和催化解析,指出相变吸收剂吸收能力强,但解析能耗高,并存在一定的腐蚀性;离子液体吸收剂具有低挥发性、高化学稳定性、可调控性... 介绍了新型二氧化碳化学吸收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相变吸收剂、离子液体吸收剂、低共熔溶剂、非水吸收剂和催化解析,指出相变吸收剂吸收能力强,但解析能耗高,并存在一定的腐蚀性;离子液体吸收剂具有低挥发性、高化学稳定性、可调控性等优点,但存在合成复杂、成本高、黏度大等缺点;低共熔溶剂蒸汽压极低、溶解性能好、结构和性质具有可调性,黏度低,但是吸收量低,不适应低浓度二氧化碳场景;非水吸收剂具有腐蚀性低、解析能耗低,但无法管道输送,成本高;还可以在吸收剂中调控催化体系,可快速诱导吸收溶剂再生,降低再生能耗,但催化剂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提出未来二氧化碳化学吸收剂可通过精细地分子设计和合成、引入新的功能基团,制备出成本更低、环境影响更小、吸收性能更强和热稳定性佳、再生能耗低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化学吸收法 相变吸收剂 离子液体吸收剂 低共熔溶剂 非水吸收剂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a high-performance synthetic pitch from aromatic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N/Cl
2
作者 ZHANG Yu-kun lin xiong-chao +3 位作者 GAO Hong-feng XI Wen-shuai WANG Cai-hong WANG Yong-ga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5-667,共13页
The preparation of a synthetic pitch from aromatic monomers could easily regulate structure orienta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which would be useful in fabrication.An isotropic synthetic pitch was prepared by a chlor... The preparation of a synthetic pitch from aromatic monomers could easily regulate structure orienta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which would be useful in fabrication.An isotropic synthetic pitch was prepared by a chlorine-and/or nitrogen-induced sub-stitution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 using aromatic hydrocarbon precursors containing Cl and N,which for this study were chloromethyl naphthalene and quinoline.This method was verified by 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al changes under different synthesis conditions,and the synthesis mechanism induced by aromatics containing Cl was also prob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yridinic N in quinoline contains a lone pair of electrons,and is an effective active site to induce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by coupling with aromatic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Cl.The reaction between such free radicals causes strong homopolymerization and oligomeriza-tion.A higher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longer reaction tim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and thus increased the softening point of the pitch.A linear molecular structure was formed by the Cl substitution reaction,which produced a highly spinnable pitch with a softening point of 258.6℃,and carbon fibers with a tensile strength of 1163.82 MPa were obtained.This study provides a relatively simple and safe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quality spinnable pit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INOLINE 1-Chloromethyl-naphthalene Synthetic pitch SPINNABILITY Carbon fiber
下载PDF
煤焦油沥青族组成对针状焦中间相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雄超 盛喆 +2 位作者 邵苛苛 许德平 王永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159,共9页
原料沥青的族组成是决定针状焦品质的关键因素。采用超声溶剂萃取对煤焦油沥青进行组分分离,并对沥青族组成进行混合再调配,以探究不同组分对生焦中间相结构形成及发育的影响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正己烷可溶物(HS)中含有丰富的脂肪结构... 原料沥青的族组成是决定针状焦品质的关键因素。采用超声溶剂萃取对煤焦油沥青进行组分分离,并对沥青族组成进行混合再调配,以探究不同组分对生焦中间相结构形成及发育的影响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正己烷可溶物(HS)中含有丰富的脂肪结构,在炭化过程中过高比率的HS不利于大尺寸中间相的生成,但是适量的组分HS在炭化过程中可以调节体系黏度,维持体系足够长时间的低黏度,保证中间相可以充分的生长和发育;甲苯不溶物(TI)主要为高聚合度的稠环芳烃,可以加速中间相小球体的生成和发育,但是过量的TI组分会导致镶嵌型结构的生成,降低针状焦的品质;正己烷不溶-甲苯可溶物(HI-TS)炭化得到的生焦具有最优的光学各向异性结构,是最适宜作为针状焦原料的组分。组成为HS≈25%、HI-TS≈69%、TI≈3%−8%的精制沥青炭化后可制备出中间相结构发育良好、热膨胀系数较低的针状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沥青 溶剂萃取 组成 炭化 针状焦
下载PDF
氧气对褐煤水蒸气气化半焦的活化及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申恬 王永刚 +2 位作者 林雄超 张海永 许德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8-1297,共10页
以胜利褐煤为原料,利用一段流化床/固定床石英反应器,进行N_2/O_2/H_2O/H_2O+O_2气氛的褐煤热解/气化实验。采用BET、Raman、FT-IR、微波消解ICP-AES、TGA等技术表征半焦。研究氧气添加对气化反应以及半焦结构和反应性的影响,解析了氧... 以胜利褐煤为原料,利用一段流化床/固定床石英反应器,进行N_2/O_2/H_2O/H_2O+O_2气氛的褐煤热解/气化实验。采用BET、Raman、FT-IR、微波消解ICP-AES、TGA等技术表征半焦。研究氧气添加对气化反应以及半焦结构和反应性的影响,解析了氧气对气化半焦的活化机理。结果表明,氧气添加可以改变半焦结构,活化半焦,从而促进转化率、H_2产率和CO_2产率的提高。氧气对气化半焦的活化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芳核与氧气发生氧化分解反应,破坏了芳环大π键,形成了新的官能团,从而促进了反应(C+H_2O→H_2+CO)的发生;二是随反应的进行,芳香大环(≥6)结构解聚为芳香小环(3-5)结构,同时氧原子进入芳核,形成缺陷位C-O-C,从而导致半焦微晶结构的缺陷程度提高、缩聚程度降低,进而导致半焦反应性和表面吸附作用提高,促进反应(CO+H_2O→H_2+CO_2)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气化 半焦结构 半焦反应性 拉曼光谱 流化床-固定床
下载PDF
淖毛湖煤加氢液化过程杂原子迁移转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雄超 殷甲楠 +2 位作者 丁雄文 王永刚 徐振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6-663,共8页
以淖毛湖煤为原料,进行加氢直接液化,考察了加氢温度与转化率和油收率的关系,并解析了加氢条件下煤中硫、氮和氧的迁移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淖毛湖煤具有良好的液化性能,400℃和2 MPa氢初压条件下即可达到69.6%的转化率和55.3%的油产率... 以淖毛湖煤为原料,进行加氢直接液化,考察了加氢温度与转化率和油收率的关系,并解析了加氢条件下煤中硫、氮和氧的迁移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淖毛湖煤具有良好的液化性能,400℃和2 MPa氢初压条件下即可达到69.6%的转化率和55.3%的油产率。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GC-AED)等方法对产物分析发现,以弱键合结构存在的硫、氮和氧等杂原子易发生加氢裂解生成H_(2)S、NH3、H_(2)O等。液化油品中含硫化合物主要以噻吩及噻吩同系物为主;含氮化合物含量极低,主要由含氮杂环化合物构成;含氧化合物在液化油中主要以酚及酚的同系物为主。存在于芳香结构中的杂原子会随着自由基缩合反应,生成更稳定的含杂原子稠环化合物富集在液化残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淖毛湖煤 直接液化 杂原子 迁移规律
下载PDF
铁系催化剂催化淖毛湖煤加氢液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雄超 丁雄文 +1 位作者 罗萌 殷甲楠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74,共5页
煤直接液化的关键是催化剂体系的优化。文中采用小型加氢反应装置和多种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铁系催化剂催化淖毛湖煤直接加氢液化反应性能及过程杂原子分布特征。发现升华S作为助剂较SO 42-催化效果更好;FeOOH和S对沥青质有较好的催化... 煤直接液化的关键是催化剂体系的优化。文中采用小型加氢反应装置和多种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铁系催化剂催化淖毛湖煤直接加氢液化反应性能及过程杂原子分布特征。发现升华S作为助剂较SO 42-催化效果更好;FeOOH和S对沥青质有较好的催化转化作用。复合Fe/Ni催化活性较单Fe活性略低,对沥青质的转化效果较差。液化产物中正己烷可溶组分含有较多的正构烷烃,碳数可达到C 28。含氮杂环化合物中,主要含喹啉和异喹啉。含硫杂环化合物主要为噻吩类,苯并噻吩类和苯硫醚等。硫化物部分来自原煤并与添加的硫助剂有关。液化过程中氧元素和硫元素反应活性较高,氮元素反应活性较低,其在液化残渣中的含量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 铁系催化剂 杂原子 GC-AED
下载PDF
碱溶液改性ZSM-5分子筛直接催化合成气制低碳烯烃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雄超 李晓佳 +2 位作者 丁雄文 罗萌 殷甲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6-130,136,共6页
通过Na和K等碱金属溶液对ZSM-5载体进行离子交换改性,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合成气制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SEM、XRD、TPR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中考察了铁基催化剂在纯氢气氛围中预还原4 h后... 通过Na和K等碱金属溶液对ZSM-5载体进行离子交换改性,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合成气制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SEM、XRD、TPR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中考察了铁基催化剂在纯氢气氛围中预还原4 h后,在325℃、1.5 MPa、气体空速为1200 h-1、V(H2)∶V(CO)=2∶1条件下进行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载体孔径变大,加速原料气在催化剂的内部扩散,产物烯烃可及时析出,避免二次反应生成烷烃,提高了CO的转化率和烯烃的选择性。通过碱金属对ZSM-5的改性,合成气的转化率可提高30%~40%,转化率与碱金属活性成正比。此外,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KOH溶液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KOH溶液浓度为0.1 mol/L时,CO+H2的转化率和烯烃的选择性均最高,分别为81.84%和4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ZSM-5分子筛 低碳烯烃 选择性
下载PDF
煤焦油渣处置技术现状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昌伦 马军祥 +1 位作者 林雄超 许德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0-33,38,共5页
介绍了煤焦油渣的特征、来源等,并对处置技术进行做了综述。现有处置技术可分为整体处置和分离处置2类,主要依靠燃烧或热解对有机质进行脱毒,缺乏针对无机质的无害化处理环节。提出了合理的煤焦油渣处置技术应清洁并兼具经济、易行等特... 介绍了煤焦油渣的特征、来源等,并对处置技术进行做了综述。现有处置技术可分为整体处置和分离处置2类,主要依靠燃烧或热解对有机质进行脱毒,缺乏针对无机质的无害化处理环节。提出了合理的煤焦油渣处置技术应清洁并兼具经济、易行等特点,高温气化是优选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渣 危险废物 处置技术 高温气化
下载PDF
煤系针状焦偏光显微结构的识别及定量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磊 林雄超 +3 位作者 刘哲 张玉坤 寇世博 王永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5-273,共9页
以精制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制备针状焦。利用bricc-m煤岩自动测试系统和RICC-Imager图像分析软件,使用打点计数方法,对煤系针状焦偏光显微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针状焦微观结构解析。结果表明,在炭化温度为490℃... 以精制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制备针状焦。利用bricc-m煤岩自动测试系统和RICC-Imager图像分析软件,使用打点计数方法,对煤系针状焦偏光显微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针状焦微观结构解析。结果表明,在炭化温度为490℃、炭化压力为0.2 MPa、反应时间为6 h条件下制备的生焦,定量分析其广域流线型结构含量为87.8%,显示出较好的光学显微结构。对比传统人工定量分析方法,使用计算机打点计数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更加高效,是针状焦显微结构识别和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焦化 显微结构 数值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亚微级费托蜡乳液的制备及其乳化机理研究
10
作者 刘晨光 林雄超 +1 位作者 王彩红 郭小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7-161,共5页
以60^(#)费托蜡为原料,利用剂在油中法,以Span、Tween系列作为主乳化剂复配,探究了乳化剂种类、乳化温度、搅拌速率、滴加速率和乳化剂含量对所制备的费托蜡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化温度为80℃、搅拌速率为900 r/min、水相滴加... 以60^(#)费托蜡为原料,利用剂在油中法,以Span、Tween系列作为主乳化剂复配,探究了乳化剂种类、乳化温度、搅拌速率、滴加速率和乳化剂含量对所制备的费托蜡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化温度为80℃、搅拌速率为900 r/min、水相滴加速度为1 mL/min和乳化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制备出高稳定性和高分散性的亚微级费托蜡乳液,其乳液平均粒径控制在200 nm左右,蜡质量分数为35.71%,黏度在2~5 mPa·s。同时,通过对乳化剂进行适当选择以及助乳化剂的合理掺杂,能在保证乳液其他性能不受较大波动的情况下减少乳化剂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乳液 费托蜡 EIP 亚微乳液 乳化蜡
下载PDF
化学教育基础化学与特色专业化学的承接与协调——以煤化学中“胶质体”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雄超 王永刚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7-81,共5页
针对特色专业化学教学过程中与基础化学知识的承接和协调问题,将繁杂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设定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对课程内容重新梳理和组织。以PBL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强化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CBL模式进行案例分... 针对特色专业化学教学过程中与基础化学知识的承接和协调问题,将繁杂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设定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对课程内容重新梳理和组织。以PBL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强化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CBL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直观、生动、形象的案例,促使学生不断思考该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机制,克服了普通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不足的缺点。对知识点的讲解采取"因-果"相承、"点-面"结合、"抽象-具体"对照的授课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 承接与协调 CBL模式 PBL模式 煤化学
原文传递
污染土壤重金属稳定化修复的综合性实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彩红 林雄超 罗萌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2-86,共5页
添加不同种类改良剂对污染农田土壤进行有毒重金属的稳定化修复,内容包括土壤样品制备与培养、pH测定、重金属离子总浓度及有效态浓度测定。首先,学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熟练掌握电子天平、pH计、微波消解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操作... 添加不同种类改良剂对污染农田土壤进行有毒重金属的稳定化修复,内容包括土壤样品制备与培养、pH测定、重金属离子总浓度及有效态浓度测定。首先,学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熟练掌握电子天平、pH计、微波消解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操作规程。其次,学生能够在课后利用固化率公式处理数据和评价不同改良剂对重金属的稳定化修复效果,并进行机理解析。本实验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精密化学仪器的使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化学前沿新知,从而达到拓展创新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修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原文传递
煤沥青喹啉不溶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玉坤 林雄超 +1 位作者 盛喆 李磊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综述了煤沥青喹啉不溶物(QI)的特性及其对炭质中间相沥青产品制备过程影响的相关研究,指出QI的微观构成以及其在中间相沥青制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对比了传统与新型脱除方法对QI含量的脱除效果,及适用于工业生产脱除方法的优缺点,指... 综述了煤沥青喹啉不溶物(QI)的特性及其对炭质中间相沥青产品制备过程影响的相关研究,指出QI的微观构成以及其在中间相沥青制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对比了传统与新型脱除方法对QI含量的脱除效果,及适用于工业生产脱除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利用新型脱除技术或联合处理技术脱除煤沥青QI对提高煤沥青系产品质量更为高效,为煤化工产业脱除QI工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简述了QI在应用方面的当前研究成果,为解决煤沥青QI在固体废物利用方面提供了新的方向,分析表明煤沥青QI所具备的形貌、组成等相关特性,无论在其含量调控研究技术还是在新型炭材料开发利用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不溶物 碳氢化合物 原生QI 次生QI 聚合物加工
原文传递
高品质合成沥青中间相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谷小虎 李飞 +2 位作者 王旭峰 林雄超 周云辉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0,共4页
中间相沥青是制作一系列优质炭材料的前驱体,原料来源通常为煤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但因沥青结构复杂,杂元素多,合成的中间相产品性能不均一,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本文概述了以模型芳烃为原料,使用热聚合法、催化合成法和卤素诱导法制备... 中间相沥青是制作一系列优质炭材料的前驱体,原料来源通常为煤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但因沥青结构复杂,杂元素多,合成的中间相产品性能不均一,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本文概述了以模型芳烃为原料,使用热聚合法、催化合成法和卤素诱导法制备合成沥青中间相的技术原理、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高品质合成沥青中间相下游炭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 合成沥青 模型芳烃 热聚合法 催化合成法 卤素诱导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