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车流速度分布扰动的干道绿波最大带宽协调控制
1
作者 徐建闽 刘鹏 +2 位作者 首艳芳 林永杰 卢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
城市车辆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某种分布,鲁棒的干道协调控制模型应考虑不同速度下的车辆带宽需求。针对速度波动变化干道传统协调控制方法适用性差的问题,分析了带干扰的干道车辆速度时空分布特征,以推荐速度带宽最大与期望带宽最大... 城市车辆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某种分布,鲁棒的干道协调控制模型应考虑不同速度下的车辆带宽需求。针对速度波动变化干道传统协调控制方法适用性差的问题,分析了带干扰的干道车辆速度时空分布特征,以推荐速度带宽最大与期望带宽最大为目标,提出了考虑车流速度分布扰动的干道绿波最大带宽协调控制方法。针对佛山市同济路4交叉口干道,速度分布扰动干道协调方法能够提供更符合车辆分布特性的协调方案,比Maxband模型和改进的Maxband模型提升约70%和14%的期望带宽。研究结果表明:笔者方法能够降低Maxband模型平均停车次数25%,平均延误45%和平均排队长度17%;针对不同速度期望和方差情况下的灵敏度分析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为干道提供更具有鲁棒性的干道协调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智能交通 速度分布区间 最大带宽协调模型 期望带宽
下载PDF
基于S变换双阈值法的汽车零部件载荷谱加速编辑
2
作者 姚凌云 林勇杰 李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针对S变换编辑法加速编辑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变换双阈值编辑方法。该方法先对载荷谱进行S变换以获取最大幅值谱,在以双阈值识别并保留的幅值谱片段为依据保留对应的载荷谱片段后,再将其拼接成加速后的载荷谱,最后对比分析S... 针对S变换编辑法加速编辑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变换双阈值编辑方法。该方法先对载荷谱进行S变换以获取最大幅值谱,在以双阈值识别并保留的幅值谱片段为依据保留对应的载荷谱片段后,再将其拼接成加速后的载荷谱,最后对比分析S变换双阈值编辑法与S变换编辑法编辑的加速谱的统计参数、功率谱密度、穿级计数和疲劳仿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S变换双阈值编辑法可明显压缩原始载荷时间,且其压缩效率高于S变换编辑法,转向节的疲劳损伤和寿命分析误差更小,适用于汽车零部件载荷谱加速编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变换 最大幅值谱 双阈值 疲劳计算 载荷谱加速编辑
下载PDF
青藏高原盐湖反风化作用与关键元素循环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勇杰 郑绵平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7-790,共14页
盐湖环境中的反风化(reverse weathering,又称逆风化)是指逆向的化学风化作用,通常指盐湖内部自生黏土矿物或碳酸盐矿物的形成过程,是控制盐湖关键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机制。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关键的盐湖区,既是内陆生态系统重要的碳... 盐湖环境中的反风化(reverse weathering,又称逆风化)是指逆向的化学风化作用,通常指盐湖内部自生黏土矿物或碳酸盐矿物的形成过程,是控制盐湖关键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机制。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关键的盐湖区,既是内陆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又富含锂、钾、铷、铯等关键矿产资源。青藏高原盐湖的水化学类型多样,包括碳酸盐型、硫酸盐型和氯化物型,不同的水化学特征决定了盐类和黏土矿物的种类及其形成机制的差异。本文综述了盐湖环境中硅酸盐和碳酸盐反风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青藏高原盐湖反风化作用对关键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青藏高原盐湖中自生黏土矿物的形成(如伊利石)是对盐湖卤水锂、钾、铷、铯等关键元素最重要的消耗机制;而碳酸盐的形成对关键金属元素消耗影响很小,除非形成含关键金属元素的独立矿物,如扎布耶石。自生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的形成均会显著影响湖泊的无机碳循环。目前,盐湖反风化作用程度的量化、控制因素解析和对关键元素损耗的影响程度是盐湖矿产资源研究的关键问题。当前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盐湖反风化研究提供了新机遇。青藏高原盐湖是反风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开展盐湖反风化研究不仅可以深入理解青藏高原盐湖的关键金属元素成矿作用及碳循环过程,而且有助于丰富反风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反风化作用 关键金属元素循环 碳循环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基于CFD法的桨前预旋导流罩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蔺永杰 张宝吉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满足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nergy efficiency existing ship index,EEXI)要求,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基于水动力学基础理论,设计一种桨前预旋导流罩节能装置。该装置由加速型导管和导叶组成:加速型导管可以使水流紧贴船体,改善流动分离,使... 为满足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nergy efficiency existing ship index,EEXI)要求,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基于水动力学基础理论,设计一种桨前预旋导流罩节能装置。该装置由加速型导管和导叶组成:加速型导管可以使水流紧贴船体,改善流动分离,使进入螺旋桨的水流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导叶可以为螺旋桨提供预旋,减少能量损失。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船尾流场和伴流分布。通过组合与优化节能装置的设计参数,节能装置的节能效果可达7.96%。与自航试验结果比较,证明了采用CFD软件进行桨前预旋导流罩节能装置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桨前预旋导流罩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节能装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三七粉主要成分及指纹图谱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付孟 王丹 +4 位作者 王钢 唐艺文 林永杰 高鹏 黄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99-106,共8页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灭菌对三七粉品质的影响,以三七粉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辐照剂量(0、2、4、6、8、13 kGy)对其微生物数量、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主要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及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杀灭三七粉...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灭菌对三七粉品质的影响,以三七粉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辐照剂量(0、2、4、6、8、13 kGy)对其微生物数量、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主要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及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杀灭三七粉中的微生物,需氧菌总数的杀菌剂量的D10为2.04 kGy,当辐照剂量为4 kGy时微生物数量降至检测标准限度以下,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色泽、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指纹图谱等无明显变化(P>0.05)。因此,电子束辐照是一种有效的三七粉灭菌方式,13 kGy以内剂量的电子束辐照不会对其质量显著影响,且能提高其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电子束辐照技术在三七粉及以三七粉为原料的其他加工产品中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粉 电子束辐照 微生物 活性成分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点云的路口车辆轨迹跟踪方法
6
作者 林永杰 陈宁 卢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125,共16页
毫米波雷达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检测设备,受光照、天气等环境影响较小,能为道路交通感知、安全管控和信号配时优化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毫米波雷达获取的车辆轨迹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交通信息,反映了车辆时空运动特征,对交通参数提取... 毫米波雷达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检测设备,受光照、天气等环境影响较小,能为道路交通感知、安全管控和信号配时优化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毫米波雷达获取的车辆轨迹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交通信息,反映了车辆时空运动特征,对交通参数提取、事件检测、驾驶行为分析、信号配时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路口毫米波雷达检测车辆时数据丢失、易被遮挡,导致轨迹碎片化、有效跟踪率低等问题,文章采用多阶段关联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短轨迹片段关联的车辆轨迹连续跟踪方法。首先,获取路口处毫米波雷达高频采集的二维点云数据,并进行清洗获取有效目标点云;其次,通过帧间关联从二维点云中提取短轨迹片段,并使用多重运动序列特征进行轨迹片段修正以剔除分裂轨迹;第三,基于时空维度的运动特性构建模糊相关函数描述车辆经过路口时多个短轨迹碎片之间的相关度,并利用匈牙利法求解关联度最高的构成目标短轨迹集合;最后,基于三次分段Hermite插值法修复短轨迹集合中缺失的轨迹点,推算完整轨迹并实现连续跟踪。利用真实路口采集的6627帧二维点云数据进行试验,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轨迹跟踪算法,提出的方法在不同车流密度、监测方向和遮挡情况下均能取得较优的跟踪性能,其跟踪准确性为92.4%,平均轨迹间断数为4.5条,估计的车辆数准确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检测 车辆轨迹跟踪 毫米波雷达 短轨迹关联 模糊相关函数
下载PDF
岩藻黄质固体脂质微胶囊的制备及理化表征
7
作者 陈雅鑫 林永杰 +6 位作者 杨婷 何袅袅 蔡树芸 陈晖 方华 洪专 张怡评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91,共10页
该研究旨在制备岩藻黄质固体脂质微胶囊(Fucoxanthin Solid Lipid-Core Microcapsules,FX-MC)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对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径-zeta电位联用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该研究旨在制备岩藻黄质固体脂质微胶囊(Fucoxanthin Solid Lipid-Core Microcapsules,FX-MC)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对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径-zeta电位联用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微胶囊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工艺条件为:棕榈硬脂:胆固醇60:40(m/m)、FX:脂质0.2:1(m/m)、壁芯比25:1(m/m)、凝聚pH值4.5,超声条件240 W/3 min,所得微胶囊包埋率为96.24%,载药量为0.85%。冻干样品后,FX-MC平均粒径为1154 nm,PDI值为0.27,电位为-20.71 mV,粒径分布较均匀,溶液较为稳定;红外光谱图分析可知,岩藻黄质被微胶囊壁壳成功包埋;差示扫描量热谱图可知,FX-MC发生相变所需的焓值最高,热稳定性明显提高。该研究结果可为岩藻黄质在食品或保健品行业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黄质 固体脂质 微胶囊 响应面 理化表征
下载PDF
考虑车流通行需求的交叉口绿信比分配模型 被引量:10
8
作者 卢凯 林观荣 +2 位作者 林永杰 徐广辉 徐建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3-610,共8页
为解决多股跨相车流及非关键车流在未饱和信号交叉口的通行时间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流通行需求的绿信比分配目标函数,建立了交叉口绿信比的基础分配模型与多轮分配模型,给出了绿信比与相位时间的分配流程,设计了一种程序化的交叉... 为解决多股跨相车流及非关键车流在未饱和信号交叉口的通行时间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流通行需求的绿信比分配目标函数,建立了交叉口绿信比的基础分配模型与多轮分配模型,给出了绿信比与相位时间的分配流程,设计了一种程序化的交叉口绿信比分配方法,并结合算例阐明了模型方法的求解过程.选取广州市某信号交叉口进行案例分析,与现行配时方案和Synchro优化配时方案相比,所提模型优化配时方案的非关键车流及跨相车流整体延误时间在VISSIM仿真实验中分别减少了22.3%和9.1%,在Synchro仿真实验中分别减少了15.4%和4.8%.模型通过对绿信比与相位时间的多轮分配,实现了对非关键及跨相车流通行时间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信号交叉口各股车流的通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绿信比 多轮分配 通行需求 跨相车流
下载PDF
四丙基氢氧化铵处理钛硅分子筛催化1-己烯环氧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亚权 林永杰 +4 位作者 刘伟 王书海 叶家鑫 李昊阳 王守桂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70,共6页
用不同浓度的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处理钛硅分子筛(TS-1),处理后的钛硅分子筛作催化剂催化1-己烯发生环氧化反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 用不同浓度的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处理钛硅分子筛(TS-1),处理后的钛硅分子筛作催化剂催化1-己烯发生环氧化反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附-脱附曲线(BET)、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MFI结构没有被破坏;当TPAOH碱处理钛硅分子筛时,晶体内部部分硅溶解导致分子筛内部有介孔生成;随着四丙基氢氧化铵浓度的增加,分子筛中的骨架钛含量逐渐减少同时有非骨架钛生成.在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中,介孔的生成使处理后的钛硅分子筛活性和选择性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当介孔体积大于0.219,cm3/g时,由于骨架钛损失较多,1-己烯转化率和1,2-环氧己烷相对于1-己烯和过氧化氢的选择性都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硅分子筛 四丙基氢氧化铵 1-己烯环氧化 介孔
下载PDF
长距离干道混合车流路径分割与绿波协调同步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建闽 冯斌 +2 位作者 林永杰 刘鹏 卢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城市长距离交通干道中,小汽车和公交车的运行轨迹存在显著差异,合理的信号协调控制策略应统筹考虑两类车型的需求。针对包含大流量公交车的长距离干线绿波协调路口传统分组片面化的问题,分析了带有公交站台的长距离干道上小汽车和公交... 城市长距离交通干道中,小汽车和公交车的运行轨迹存在显著差异,合理的信号协调控制策略应统筹考虑两类车型的需求。针对包含大流量公交车的长距离干线绿波协调路口传统分组片面化的问题,分析了带有公交站台的长距离干道上小汽车和公交车时空轨迹特征,提出了差异化路口分组的信号协调方法。该方法将小汽车和公交车的协调路径分割点分别设置在路口和公交站点,构建了两类车型干道行驶的延误和等候时间最小化运筹学模型。实际路网的仿真证明:针对中山市中山路13个灯控路口,提出的长路径差异化分段协调较Multiband模型,其小汽车和公交车平均延误分别减少34.7%和13.7%,平均停车次数减少28.7%和30.0%。此外,针对饱和度、公共周期和公交停站时间3个关键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实验同样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同时为长距离走廊上的小汽车和公交车提供协调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长距离路径 小汽车和公交车 差异化分段协调
下载PDF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城市车辆路径链重构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建闽 魏鑫 +1 位作者 林永杰 卢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64,共10页
为了提取城市路网中车辆实际的行驶轨迹,支撑交通规划、设计、管理和评价等需求,提出了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城市车辆丢失路径链的重构方法。首先,根据车牌号码匹配目标车辆,以时间排序提取视频检测器获得的路径链,并结合交叉口邻接矩... 为了提取城市路网中车辆实际的行驶轨迹,支撑交通规划、设计、管理和评价等需求,提出了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城市车辆丢失路径链的重构方法。首先,根据车牌号码匹配目标车辆,以时间排序提取视频检测器获得的路径链,并结合交叉口邻接矩阵及路段行程时间估计进行路径链初次分离;然后,依据车辆出行特征和交通状况提取影响路径选择的关键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了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局部丢失路径链重构算法;最后,以某市南明区实际视频车牌识别数据为例,根据重构算法准确性和计算效率验证了文中算法与传统算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重构准确率达到91%,对比传统算法,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在车辆路径链重构方面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提升决策树 城市道路网络 车牌识别 路径链分离 路径链重构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交通路网的最短路径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东波 林永杰 +2 位作者 卢凯 首艳芳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146,共8页
针对大规模路网路径搜索算法计算量大、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采用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计算框架,利用网络中大量不同位置的计算机进行集群式海量数据计算,解决基于大规模路网分割成若干子图并行计算问题.本文基于MapReduce构建一个... 针对大规模路网路径搜索算法计算量大、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采用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计算框架,利用网络中大量不同位置的计算机进行集群式海量数据计算,解决基于大规模路网分割成若干子图并行计算问题.本文基于MapReduce构建一个新的计算框架,建立了基于子图分割的并行搜索方法,实现超大规模真实交通路网中最短路径搜索.案例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够在可接受的计算时间内提供高质量的最短路径搜索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路径 大规模路网 并行计算 子图分割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流行病学及伦理问题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任桂英 邹余粮 +3 位作者 林永洁 刘庆 孙妙 马迪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相关伦理问题,为制定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上报的304例职业暴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暴露者中护士、工龄5年以下人...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相关伦理问题,为制定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上报的304例职业暴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暴露者中护士、工龄5年以下人员占比最高,分别为71. 05%、53. 95%;主要暴露源为乙肝,占59. 21%;主要暴露方式为锐器伤,占91. 45%;主要暴露环节为整理废弃物时,占23. 18%;主要暴露场所为病房,占58. 22%。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高,加强职业安全培训,进行免疫接种,对锐器使用、废弃物整理等高危环节加强管理,正确处理职业暴露中的伦理问题,对于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和暴露后感染的风险,保护暴露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流行病学 伦理问题 医患关系
下载PDF
基于超连续光源的InGaAs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定标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永杰 徐楠 +3 位作者 赫英威 刘文德 甘海勇 龚华平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9-716,共8页
InGaAs光电探测器是近红外波段重要的光探测器件之一,具有高量子效率、低暗电流、宽带宽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光电测量、光通信及遥感等领域中。基于超连续白光激光器与双单色仪的光谱比较装置,利用标准InGaAs陷阱探测器对平面InGaAs探... InGaAs光电探测器是近红外波段重要的光探测器件之一,具有高量子效率、低暗电流、宽带宽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光电测量、光通信及遥感等领域中。基于超连续白光激光器与双单色仪的光谱比较装置,利用标准InGaAs陷阱探测器对平面InGaAs探测器在900 nm~1600 nm波段进行了相对光谱响应度的定标,并与利用钨灯作为光源的响应度定标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光源条件下,光谱响应度在900 nm~1600 nm波段最大相对差值小于0.2%,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超连续光源的测量重复性最大值小于0.06%,远小于使用卤钨灯的测量重复性1%,降低了因测量重复性贡献的不确定度分量,验证了超连续激光器在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定标中的可行性。此外,还对被定标的平面探测器光谱响应度结果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光电探测器 光谱响应度 超连续光源 定标
下载PDF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综合管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桂英 邹余粮 +3 位作者 林永洁 刘庆 孙妙 张瑞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9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综合管理效果,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向性研究的方法,回顾分析综合管理前的2014年的职业暴露资料,依据危险因素制定管理措施,通过一年的完善,至2015年12月依据国家标准并结合医院实际形成...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综合管理效果,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向性研究的方法,回顾分析综合管理前的2014年的职业暴露资料,依据危险因素制定管理措施,通过一年的完善,至2015年12月依据国家标准并结合医院实际形成新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自2016年1月开始实行新的综合管理,分别将管理后的2016年和2017年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与2014年进行比较,以此来评价管理效果。结果 2014年全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01%,2016年为1.87%,2017年为1.41%,均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4年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67%,2016年为2.07%,2017年为1.52%,均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4年医生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77%,2016年为1.48%,2017年为1.22%,均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三级综合管理,上下联动,规范制度,加强教育可以使全院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标准预防 暴露率 综合管理 效果评价
下载PDF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Salt Lake Research in China 被引量:23
16
作者 ZHENG Mianping ZHANG Yongsheng +10 位作者 LIU Xifang NIE Zhen KONG Fanjing QI Wen Jia Qingxian PU linzhong HOU Xianhua WANG Hailei ZHANG Zhen KONG Weigang lin yongj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195-1235,共41页
China has unique salt lake resources, and they are distributed in the east of Eurasian salt lake subzone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alt Lake Zon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regions with modern mean annual precipitat... China has unique salt lake resources, and they are distributed in the east of Eurasian salt lake subzone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alt Lake Zon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regions with modern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lower than 500 mm. 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reviews the progress made in salt lake research in China for the past 60 years. In the research of Paleoclimate and paleoenvironment from salt lake sediments, a series of salts have been proposed to be indicators of paleoclimate, and have been well accepted by scholars. The chloride-sulfate depositional regions of the west Qaidam and the east Tarim have been revealed to be the drought center of China since the Quaternary, and more than 6 spreading stages of arid climate (salt forming) have been identified. Five pan-lake periods with highstands have been proved to exist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mineral resource prospecting and theories of the forming of salt deposits: the atlas (1:2500000) of hydrochemical zoning of salt lak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been compiled for the first time, revealing the zonal distribution and transition from carbonate type to chloride type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presenting corresponding mineral assemblages for different type of salt lakes; several large continental salt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and the theory of continental potash deposition has been developed, including the salt deposition in deep basins surrounded by high mountains, the mineral deposition from multistage evolution through chains of moderate or shallow lakes with multilevels, the origin of potassium rich brines in gravel layers, and the forming of potassium deposits through the inheriting from ancient salt deposits, thus establishing the framework of "Continental Potash Deposition Theory"; several new types of Mg-borate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cluding the ulexite and pinnoite bed in Da Qaidam Lake, Qinghai, the pinnoite and kurnakovite bed in Chagcam Caka, Tibet, the kurnakovite bed in Lake Ny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of borate deposition from the cooling and dissolution of boron rich brines was proposed based on principles of geology, physics and chemistry. The anti-floatation-cold crystallization method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has improved the capacity of KCI production to 3 million tons per year for the Qarham, serving the famous brand of potash fertilizer products. One 1.2 million ton K-sulfate production line, the biggest in the world, has been built in Lop Nor, and K-sulfate of about 1.6 million tons was produced in 2015. Supported by the new technology, i.e. brine preparation in winter-cooling-solarization-isolation-lithium deposition from salt gradient solar pond" the highest lithium production base at Zabuye Lake (4421 m), Tibet, has been established, which is the first lithium production base in China that reaches the year production of 5000 tons of lithium carbonate. The concept of Salt lake agriculture (Salt land agriculture)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ass growth of Dunaliella and other bacillus-algae and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halophytes in saltmarsh and salt saline-alkali lands, finding a new way to increase arable lands and develop related green industry in salt rich environments. Fin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new thought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salt science, and the further progress in sal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facilitate the maturing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Sali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gress in salt lake research in China salt lake deposits and paleoclimate salt deposition mineralization and salting theory of saline lakes utilization and exploitation salt lake agriculture
下载PDF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Tetrapropyl Ammonium Hydroxide in Synthesis on TS-1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Epoxidation of Propylene 被引量:4
17
作者 Wang Yaquan Liu Wei +3 位作者 lin yongjie Ye Jiaxin Wang Shuhai Li Haoyang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6年第5期458-465,共8页
Titanium silicalite-1(TS-1) was synthesized by a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tetrapropyl ammonium hydroxide(TPAOH) as template.The as-prepared TS-1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 Titanium silicalite-1(TS-1) was synthesized by a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tetrapropyl ammonium hydroxide(TPAOH) as template.The as-prepared TS-1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X-ray powder diffraction,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resonance spectroscopy,ultraviolet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and nitrogen physical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and studied in the propylene epoxidation with hydrogen peroxide in a fixed bed reacto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TPAOH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grain morphology,the amount of framework Ti,and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s of TS-1.With the increase of TPAOH amount in the synthesis(the molar ratio of TPAOH/SiO_2 increasing from 0.25 to 0.45),the morphology changed gradually from ellipsoids to cubes,the particle sizes of TS-1 decreased slightly,the amount of the framework Ti increased appreciably,and the catalytic stability in the propylene epoxidation increased markedly.Moreover,all the catalysts had the same selectivity to propylene epoxide.However,when the molar ratio of TPAOH/SiO_2 was further increased to 0.55,the particles became large hexagons with the size distribution in a wide range,and the catalytic stability decreased sharply although the amount of the framework Ti increased further,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long diffusion paths of the reactants in the zeol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1 tetrapropyl AMMONIUM HYDROXIDE particle size framework Ti PROPYLENE EPOXIDATION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抗侧翻设计关键参数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上顺 叶世集 +2 位作者 林永捷 何鑫龙 林玉莲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超载作用下的抗侧翻设计的关键参数,以某连续箱梁桥为背景,采用MIDAS/Civil建立三种有限元模型(考虑支座布设方式的变化),研究在3倍超载作用下的连续箱梁的抗倾覆能力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独柱墩模型...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超载作用下的抗侧翻设计的关键参数,以某连续箱梁桥为背景,采用MIDAS/Civil建立三种有限元模型(考虑支座布设方式的变化),研究在3倍超载作用下的连续箱梁的抗倾覆能力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独柱墩模型的最小支座反力要远小于另外两种模型;随着支座间距的增大,箱梁的横向抗倾覆系数增大,改变支座间距或改变支撑类型可以有效的改善支座的受力情况;小间距双支座模型和独柱墩模型的抗倾覆能力和抗弯能力不匹配,不能发挥梁的抗弯能力,而大间距双支座模型的倾覆超载系数和强度超载系数较为接近;大间距双支座的支座布设方式在偏心超载作用下的抗倾覆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侧翻 抗倾覆稳定系数 超载作用 参数分析
下载PDF
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耿震 林永杰 +2 位作者 王国伟 苏文珍 侯训凯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A0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手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负压封闭引流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手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负压封闭引流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II期手术时间、创面面积、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手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减少了换药次数,缩短了手术时间,加快了康复速度,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开放性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手术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与RBF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天逸 孙毅然 +3 位作者 刘凡琪 梁悦祺 林永杰 马明辉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0年第8期148-151,共4页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路网问题愈发严峻。针对现阶段城市交通流预测问题,在分析道路交通车流量、平均速度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融合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与RBF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一种基于...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路网问题愈发严峻。针对现阶段城市交通流预测问题,在分析道路交通车流量、平均速度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融合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与RBF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一种基于多维时间序列的交通流预测模型。实验结论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交通流数据拟合度高,精准度达到96.7%。该模型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方面,对提升交通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K均值聚类算法 RBF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