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6-2018年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不同水文年水沙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春月 信忠保 +2 位作者 秦瑞杰 张满良 刘晓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罗玉沟典型小流域水沙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水文年径流输沙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响应差异,量化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影响的相对贡献,以期为黄土丘陵第三副区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罗玉沟流...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罗玉沟典型小流域水沙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水文年径流输沙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响应差异,量化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影响的相对贡献,以期为黄土丘陵第三副区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罗玉沟流域1986—2018年的降雨、径流、输沙等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及双累积曲线法分析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结果]1986—2018年罗玉沟流域河流由常流河转变为季节性河流,干河日数显著上升(p<0.01),2000年以来干河日数多在300 d以上;同期,罗玉沟流域径流输沙显著下降(p<0.05),与基准期1986—1993年相比,1994—2007年减水减沙率分别为61.9%,44.3%,2008—2018年径流输沙分别减少67.5%,76.4%;在2008—2018年平水年和枯水年间罗玉沟流域输沙模数分别为(1 080.0±107.5) t/km^(2),(167.8±111.4) t/km^(2),而在暴雨频发丰水年,输沙模数仍接近4 000 t/km^(2);流域产流产沙能力降低,水沙关系发生改变,相同径流条件下输沙量减少,即流域径流含沙量水平降低,开始变清;相比降雨变化而言,人类活动是流域水沙变化的主导因素,1994—2007年人类活动对减水减沙的贡献率分别为83.3%和79.5%,而2008—2018年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分别为91.8%,94.4%,表明流域水沙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越来越大,其中,坡改梯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因沟道治理工程建设不足,罗玉沟流域在丰水年因沟道重力侵蚀导致流域输沙仍然剧烈,因此,需要加强沟道治理进一步减少流域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沙变化 丰水年 水土保持措施 趋势分析 归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刺槐年轮重建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年径流输沙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春月 信忠保 +1 位作者 李宗善 买尔当·克依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353,共11页
刺槐是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典型水土保持植物。以黄土丘陵区甘肃天水吕二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刺槐径向生长过程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并开展了利用刺槐年轮估算小流域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适用性评估。研究表明:(1)吕二沟刺槐人工... 刺槐是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典型水土保持植物。以黄土丘陵区甘肃天水吕二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刺槐径向生长过程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并开展了利用刺槐年轮估算小流域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适用性评估。研究表明:(1)吕二沟刺槐人工林的径向生长随林龄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幼龄林阶段(1—10 a)刺槐处于快速径向生长期((4.17±0.74)mm/a),之后逐渐下降,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阶段(11—40 a)平均生长速率为(2.31±0.41)mm/a,较前期下降了44.60%。刺槐胸高断面积增量(BAI)在1—10 a平均以(5.46±2.13)cm^(2)/a的速度生长,在11—40 a仍保持上升趋势但年际间生长波动较大,生长速率平均为(10.80±1.95)cm^(2)/a,流域刺槐生长并未发生明显衰退。(2)刺槐的径向生长与温度多呈负相关,与降水、相对湿度及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多呈正相关。其中刺槐径向生长与上年8月、9月(P<0.05)及当年7月均温、最高温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当年5月最低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当年6月、7月降水量和上年8月、当年7月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当年3月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P<0.05);与上年6月、上年10月—当年1月及当年3月—8月PDSI显著正相关(P<0.05),干旱胁迫明显抑制流域刺槐生长。(3)1978—2017年吕二沟流域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呈减少趋势,年际间波动较大,存在明显丰枯阶段。流域径流输沙受降水量影响显著,且径流输沙显著正相关(P<0.001)。(4)利用刺槐年轮估算吕二沟流域年径流量、输沙量效果良好(P<0.02),方法可行。比较而言,相对自然条件下即人类干扰较少时径流输沙估算优于人类活动影响时期。利用树轮宽度反演水文过程可为缺乏水文观测资料区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刺槐 树木年轮 气候 径流输沙
下载PDF
海洋石油平台冷放空系统设计数值模拟分析
3
作者 惠龙轩 张时佳 +4 位作者 肖峰超 刘春悦 董博 徐念念 唐宇光 《中国海洋平台》 2024年第5期90-96,108,共8页
以渤中13-1 WHPB井口平台为例,基于Flaresim和Fluent仿真软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WHPB平台冷放空系统的设计、辐射及气体扩散。评估冷放空管及放空头尺寸是否满足辐射和扩散的要求以及放空系统在紧急泄放下对平台的影响。根据模拟研... 以渤中13-1 WHPB井口平台为例,基于Flaresim和Fluent仿真软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WHPB平台冷放空系统的设计、辐射及气体扩散。评估冷放空管及放空头尺寸是否满足辐射和扩散的要求以及放空系统在紧急泄放下对平台的影响。根据模拟研究分析以及与钻完井专业人员核实,该平台冷放空系统设计满足要求,可为海洋平台冷放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13-1 WHPB井口平台 冷放空系统 仿真软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在役海洋石油平台低压火炬气回收工艺方案研究
4
作者 惠龙轩 张时佳 +3 位作者 董博 刘春悦 徐念念 肖峰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2期81-87,共7页
海上油气资源已成为中国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油气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低压伴生气是通过火炬燃烧后进行放空,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不符合节能、降碳要求。本文以渤海油田某海洋石油平台火炬系统为例,对海上油田火炬气回收工... 海上油气资源已成为中国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油气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低压伴生气是通过火炬燃烧后进行放空,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不符合节能、降碳要求。本文以渤海油田某海洋石油平台火炬系统为例,对海上油田火炬气回收工艺方案进行了分析,结合海上油田火炬气回收特点,提出采用“压力控制阀+快开阀+爆破针阀+液环压缩机”的火炬气回收工艺方案,同时采用等离子随即引燃火炬替换平台现有传统火炬,既实现了平台低压火炬气的回收,又保证了火炬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本方案可为其他油气田火炬气回收提供借鉴,对实现海上油气绿色低碳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平台 火炬气回收 等离子随即引燃火炬 绿色低碳
下载PDF
辽河辽宁段干流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及赋存形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辉 焦振恒 +4 位作者 刘春跃 孙丽娜 罗庆 吴昊 王晓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09-2415,共7页
辽河是中国第七大河流,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重工业和农业基地,分析其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和赋存形态可以为研究辽河水环境质量和渤海赤潮污染提供基础。以辽河辽宁段干流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辽河辽宁段干流设置了24个监测断面,于2018年对... 辽河是中国第七大河流,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重工业和农业基地,分析其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和赋存形态可以为研究辽河水环境质量和渤海赤潮污染提供基础。以辽河辽宁段干流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辽河辽宁段干流设置了24个监测断面,于2018年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采集,并分析了其总磷(TP)、有机磷(OP)、可交换态磷(Ex-P)、铁铝结合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和残留无机态磷(Re-P)的含量,对沉积物中磷的含量、不同赋存形态的比例以及不同环境因子对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为29.513—100.903 mg·kg−1,平均含量为55.070 mg·kg−1,与其他部分河流相比较,其总磷的含量较低。表层沉积物中各种磷按照平均含量排序为:可交换态磷(Ex-P)<残留态磷(Re-P)<有机磷(OP)<铁铝结合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其平均含量分别为3.413、5.030、6.409、16.407和23.812 mg·kg−1。沉积物中无机磷(IP)受到pH的显著影响,而有机磷(OP)与水体中磷浓度密切相关。Ex-P和FeAl-P总计占沉积物中TP的33.83%,当水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沉积物中的磷可能会向水体中释放,对加剧水体中磷污染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辽河 赋存形态
下载PDF
浙江雁荡山山脉叶栖酵母菌资源与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臧威 刘春月 +7 位作者 谢广发 沈赤 刘新展 邹彗君 汤访评 冯富娟 孙剑秋 白逢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920-3930,共11页
对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和东雁荡山等广阔区域内的叶栖酵母菌资源进行考察,旨在弄清雁荡山山脉叶栖酵母菌资源和多样性。采用PDA平板对雁荡山地区的叶栖酵母菌资源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酵母菌培养物26S rDNA D1/D2序... 对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和东雁荡山等广阔区域内的叶栖酵母菌资源进行考察,旨在弄清雁荡山山脉叶栖酵母菌资源和多样性。采用PDA平板对雁荡山地区的叶栖酵母菌资源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酵母菌培养物26S rDNA D1/D2序列和系统发育关系明确酵母菌的分类地位,分析该地区叶栖酵母菌群落的多样性、组成和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分离自雁荡山山脉的1118株叶栖酵母菌可以被鉴定为56个已知类群和19个疑似新种,其中38种酵母菌在该地区比较常见。常见的酵母菌类群中,包括Derxomyces属5种,Sporobolomyces属3种,Bannoa、Bulleribasidium、Rhodosporidiobolus、Symmetrospora、Taphrina、Tilletiopsi和Udeniomyces属各2种,Bullera、Coniochaeta、Coniosporium、Cryptococcus、Elsinoe、Erythrobasidium、Fellozyma、Golubevia、Kockovaella、Kondoa、Leucosporidium、Moesziomyces、Oberwinklerozyma、Phyllozyma、Ruinenia和Saitozyma属各1种。根据常见酵母菌类群的相对频率,在该地区分离到的叶栖酵母菌中Derxomyces mrakii具有明显分布优势,并探讨了Derxomyces mrakii株间26S rDNA D1/D2序列的稳定性和变异幅度。根据雁荡山地区常见叶栖酵母菌组成和相似程度,可以推测地理上相近地区的酵母菌物种分布具有更大相似性。基于雁荡山山脉常见叶栖酵母菌种类和数量而绘制出的物种累积曲线,证明雁荡山地区绝大多数的叶栖酵母菌种类已经被分离到,研究结果可以真实反映该地区叶栖酵母菌资源和物种多样性的存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多样性 雁荡山 26S RDNA D1/D2
下载PDF
生物刺激法修复DDTs污染农田土壤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辉 刘春跃 +5 位作者 荣璐阁 孙丽娜 甘宇 王英刚 吴昊 王晓旭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6期207-212,共6页
DDTs污染是我国农田土壤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污染状况虽有所转,但对人体健康仍存在风险。为了更好的修复DDTs污染土壤,探讨了生物刺激土著微生物修复DDTs污染土壤的可能性,研究了不同条件对土著微生物降解污染农田土壤中DDTs的影响。结... DDTs污染是我国农田土壤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污染状况虽有所转,但对人体健康仍存在风险。为了更好的修复DDTs污染土壤,探讨了生物刺激土著微生物修复DDTs污染土壤的可能性,研究了不同条件对土著微生物降解污染农田土壤中DDTs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刺激法可以促进土壤中DDTs降解菌数的增殖,提高修复DDTs污染的农田土壤的效率。修复五个月后与CK相比,添加葡萄糖、血粉和乳化油后DDTs的降解效率分别提高了20.29%、28.59%和17.65%。与葡萄糖和乳化油相比,血粉可以长效的刺激土著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DDTs。与其他方法相比,定期翻土可以显著提高DDTs的降解效率,五个月的降解效率由32.18%提高到43.41%。因此添加血粉辅以定期翻土可以用于修复DDTs污染农田土壤,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滴涕 土著微生物 血粉 生物刺激 葡萄糖
下载PDF
新加坡药师制度的发展与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异卉 李畅 +1 位作者 刘春月 冯艺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8期185-189,共5页
新加坡具备较为完善的药师制度管理体系,其中《药师注册法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国会的同意下,由总统颁布的法案,主要内容包括新加坡药师理事会的组成、职能及任命、药师注册类型和条件、注册证书和执业证书、药师执业相关条款... 新加坡具备较为完善的药师制度管理体系,其中《药师注册法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国会的同意下,由总统颁布的法案,主要内容包括新加坡药师理事会的组成、职能及任命、药师注册类型和条件、注册证书和执业证书、药师执业相关条款及处罚、纪律和卫生审查等。《继续专业教育》规定了不同类型的执业证书对继续教育学分的要求,药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如现场和远程课程,促进知识和技能的逐步提升。《道德规范》描述了由新加坡药剂师理事会注册的药师应该信奉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及专业精神。它们在确保药师胜任其职责,实现高水平的药学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不断变化的医疗保健需求,提供高水平的药学服务,相关制度的完善与更新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从新加坡药师注册法案、继续专业教育、道德规范三方面介绍新加坡药师制度的发展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师 药师注册法案 继续教育 道德规范 新加坡 药师制度
下载PDF
双电极式磁模拟器的高空磁异常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春跃 刘辉 +1 位作者 韩瑞庆 段剑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8-1083,共6页
为了研究双电极式磁模拟器模拟潜艇高空磁异常的有效性,本文在建立双电极式磁模拟器高空磁异常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搭载氦光泵磁探仪的三角翼飞机进行网格化飞行测量,验证了磁异常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在强度及曲线形态上均吻合度较高,... 为了研究双电极式磁模拟器模拟潜艇高空磁异常的有效性,本文在建立双电极式磁模拟器高空磁异常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搭载氦光泵磁探仪的三角翼飞机进行网格化飞行测量,验证了磁异常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在强度及曲线形态上均吻合度较高,符合潜艇磁偶极子场特征。研究结果证明:采用双电极式磁模拟技术模拟潜艇高空磁异常特征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磁场模拟 电极 拖曳缆 磁偶极子 潜艇磁场 磁模拟器 磁探测
下载PDF
海洋平台外部安防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庆国 刘春跃 +2 位作者 罗松 王水利 刘庆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23年第4期92-106,共15页
针对当前海洋平台外部安防系统分类不清、界定不明,以及通用性不高等问题,给出防止外部人为侵扰破坏的海洋平台安防定义,构建通用式海洋平台外部安防系统,提出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意见。详细梳理国外主要国家相关海洋平台安防装备和系统... 针对当前海洋平台外部安防系统分类不清、界定不明,以及通用性不高等问题,给出防止外部人为侵扰破坏的海洋平台安防定义,构建通用式海洋平台外部安防系统,提出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意见。详细梳理国外主要国家相关海洋平台安防装备和系统的技术方案、组成结构,以及性能指标等信息,重点关注港口、岛屿、海上油气平台应对外部人为破坏威胁的安防能力。对国内海洋平台安防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典型应用情况进行概述说明,并结合实际需求与当前新技术和新装备发展情况,展望海洋平台安防技术与装备,给出未来建设思路与建议,可为进一步开展海洋平台外部安防技术研究和系统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人为破坏 外部安防 技术现状 未来展望
下载PDF
稻蟹共作田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忠伟 刘春月 +2 位作者 石佳悦 邵霞 宋宇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66,共6页
为了研究稻蟹共作田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功能,利用Illumina平台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根际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测序共获得的6637个OTUs,可分为54个门,... 为了研究稻蟹共作田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功能,利用Illumina平台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根际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测序共获得的6637个OTUs,可分为54个门,171个纲,381个目,600个科,1028个属,2162个种。4个生育期共有的细菌OTU数目为3122个,4个生育期中抽穗期的Chao1指数最高,4个生育期间Shannon指数无显著差异。PCA分析显示,拔节期和抽穗期的细菌群落具有一定相似性,但与分蘗期及成熟期有一定差异性。4个生育期的稻田根际土壤细菌优势菌门(相对丰度>10%)有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优势菌属(相对丰度>1%)有31个。PICRUSt分析表明,抽穗期在269条代谢通路的丰度值最高。研究结果说明,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会随着水稻生育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抽穗期的细菌物种数目最多且代谢功能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共作田 生育期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结构 细菌群落功能
下载PDF
Integrating TM and Ancillary Geographical Data with Classification Trees for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of Marsh Area 被引量:14
12
作者 NA Xiaodong ZHANG Shuqing +3 位作者 ZHANG Huaiqing LI Xiaofeng YU Huan liu chunyue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9年第2期177-185,共9页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termine the capacity of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combining spec- tral and textural features of Landsat TM imagery with ancillary geographical data in wetlands of the Sanjia...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termine the capacity of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combining spec- tral and textural features of Landsat TM imagery with ancillary geographical data in wetlands of the Sanjiang Pla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Semi-variograms and Z-test value were calculated to assess the separability of grey-level co-occurrence texture measures to maxim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nd cover types. The degree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howed that window sizes of 3×3 pixels and 11×11 pixels were most appropriate for Landsat TM im- age texture calculations. The texture analysis showed that co-occurrence entropy, dissimilarity, and variance texture measures, derived from the Landsat TM spectrum bands and vegetation indices provided the mos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land cover types. Subsequently, a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CART)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thre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redictors: 1) TM imagery alone (TM-only); 2) TM imagery plus image texture (TM+TXT model); and 3) all predictors including TM imagery, image texture and additional ancillary GIS in- formation (TM+TXT+GIS model).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MLC)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three classification trees predictive models reduced the overall error rate significantly. Image texture measures and ancillary geographical variables depressed the speckle noise effectively and reduced classification error rate of marsh obviously. For classification trees model making use of all available predictors, omission error rate was 12.90% and commission error rate was 10.99% for marsh.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portable, relatively easy to im- plement and should be applicable in other settings and over larger ext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trees Landsat TM ancillary geographical data MARSH
下载PDF
Effects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and Related Wavebands′ Characteristics on Detecti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Using Variogram-based Analysis 被引量:4
13
作者 WEN Zhaofei ZHANG Ce +5 位作者 ZHANG Shuqing DING Changhong liu chunyue PAN Xin LI Huapeng SUN Y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2期188-195,共8页
Spatial heterogeneity is widely used in diverse applications, such as recognizing ecological process, guid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anaging land use, etc. Many researches have focused on the inherent scale multipli... Spatial heterogeneity is widely used in diverse applications, such as recognizing ecological process, guid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anaging land use, etc. Many researches have focused on the inherent scale multiplicity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by using various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How these variables affect their corresponding spatial heterogeneities, however,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and its related bands variable images, namely red and near infrared (NIR), on their correspondi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detection based on variogram models. In a coastal wetland region, two groups of study sites with distinct fractal vegetation cover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l) in high fractal vegetation cover (H-FVC) area, NDV! and NIR variables display a similar ability in detecting the spatial he- terogeneity caused by vegetation growing status structure; 2) in low fractal vegetation cover (L-FVC) area, the NIR and red variables outperform NDVI in the survey of soil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3) generally, NIR variable is ubiquitously applicable for vegetation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vestigation in different fractal vegetation covers. Moreover, as variable selection for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should fully tak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bles and the study object into account, the proposed variogram analysis method can make the variable selection object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especially in studies related to spatial heterogeneity using remotely sensed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variation spatial structure NDVI characteristic semivariogram model semivariogram analysis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德育教育融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春月 孙铁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4期146-150,共5页
高职院校突出体现“高”层次的同时,也要突出“职”的特性。面对当前中国社会一些领域出现的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强调以能为本、以德为先,重视德育教育。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有利于增... 高职院校突出体现“高”层次的同时,也要突出“职”的特性。面对当前中国社会一些领域出现的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强调以能为本、以德为先,重视德育教育。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该文通过访谈、问卷的形式调研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德育融合现状,主要调研了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在、外在认知情况,教育现状,高职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等。在调研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4个解决措施:加大高职院校思政类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程度;加强专业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融入“校园文化”;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宽德育教育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教育 高职 融合 现状 策略
下载PDF
10种食用豆类植物种子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何平 冉景鸿 +4 位作者 唐文彬 黄本亮 刘纯乐 童江群 陈禅友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22-30,共9页
食用豆类植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植物性蛋白和脂肪。以10种常见的食用豆类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和室内试验,对10种食用豆类植物种子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进行精确测定,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0种豆类植物中,豇豆种子粗蛋白质含量最高... 食用豆类植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植物性蛋白和脂肪。以10种常见的食用豆类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和室内试验,对10种食用豆类植物种子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进行精确测定,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0种豆类植物中,豇豆种子粗蛋白质含量最高,平均为42.80%,刀豆种子粗蛋白质含量最低,平均为33.47%;藜豆种子粗脂肪含量最高,平均为16.42%,绿豆种子粗脂肪含量最低,平均为2.84%;藜豆种子的蛋脂含量(蛋白质和脂肪总量)最高,平均为54.12%,红小豆种子的蛋脂含量最低,平均为42.17%。对50份食用豆类植物品系材料的蛋白、脂肪以及蛋脂总量进行聚类,结果显示50份材料可分为3个品系类群,品系群Ⅰ数量最多,主要为豇豆和小豆等,品系群Ⅱ主要以刀豆和饭豆等为主,品系群Ⅲ仅一个刀豆品系。该研究结果为了解不同食用豆类植物营养品质水平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豆类植物 粗蛋白 粗脂肪 蛋脂含量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景观照明与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关系研究
16
作者 刘春月 孙振帮 《艺术科技》 2022年第5期219-221,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断推动着农村地区的建设,公共空间活力成为考量乡村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响应美丽乡村建设,拓展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研究的角度,文章研究既往文献,梳理乡村地区公共空间特征和农村居民活动特征,发现人工照明对于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断推动着农村地区的建设,公共空间活力成为考量乡村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响应美丽乡村建设,拓展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研究的角度,文章研究既往文献,梳理乡村地区公共空间特征和农村居民活动特征,发现人工照明对于重塑乡村景观、激活乡村活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从行为活动、感知体验、文化内涵、经济活力四个角度分析景观照明对激发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作用,最后提出乡村景观照明的营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照明 乡村公共空间 活动特征 空间活力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UHMWPE中铝、钙、钛
17
作者 秦洋 张曼茹 +2 位作者 刘春月 李福金 沈永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9期48-52,共5页
建立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检测外科植入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中铝、钙、钛3种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取0.50 g样品,加入5 mL硝酸和1 mL过氧化氢,于180℃微波消解15 min,以钪(45Sc)为内标,用ICP-MS法... 建立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检测外科植入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中铝、钙、钛3种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取0.50 g样品,加入5 mL硝酸和1 mL过氧化氢,于180℃微波消解15 min,以钪(45Sc)为内标,用ICP-MS法同时测定外科植入物用UHMWPE中杂质元素铝、钙、钛的含量。该方法对铝、钙、钛元素的测定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6,检出限为0.10~0.14 mg/kg,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3.6%(n=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3%~101.3%。该方法适用于测定UHMWPE中杂质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杂质元素
下载PDF
加拿大童子军STEM教育模式及启示
18
作者 刘春岳 韩芳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7-92,共6页
STEM教育是加拿大童子军的重要内容,共包括目标、管理、过程、要素和资源五方面,具有以"做中学"为基本原则、以自主探究学习为红线、以团队合作为必要条件、以多种学习资源为保障、以21世纪技能发展为指向等六方面特点。借鉴... STEM教育是加拿大童子军的重要内容,共包括目标、管理、过程、要素和资源五方面,具有以"做中学"为基本原则、以自主探究学习为红线、以团队合作为必要条件、以多种学习资源为保障、以21世纪技能发展为指向等六方面特点。借鉴之,我国可以通过开发多样化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创设合作探究的问题情境、将STEM教育纳入研学旅行、开发本土化STEM教育的课程资源和鼓励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等,从而推动我国中小学STEM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童子军 STEM教育 教育模式
下载PDF
三元正极材料配料锂含量测试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吕梦瑶 王裕生 +3 位作者 吴珊珊 柳春月 徐文文 孙伟丽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2期195-197,207,共4页
三元材料在混锂烧结阶段极易造成表面的残留游离锂含量增加,从而造成对材料容量降低。若表面游离锂较多,则对其储存和应用环境的要求也较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材料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测试转速、搅拌时间及称样量对配料锂含量测... 三元材料在混锂烧结阶段极易造成表面的残留游离锂含量增加,从而造成对材料容量降低。若表面游离锂较多,则对其储存和应用环境的要求也较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材料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测试转速、搅拌时间及称样量对配料锂含量测定的影响。当选择碳酸锂作为锂源时,将称样量控制在1.5000 g左右,使用0.05 mol·L-1 HCl,磁力搅拌器转速为500 rpm时,常温搅拌30 min,测试结果与理论值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锂含量 锂离子电池 碳酸锂 氢氧化锂
下载PDF
沙尘图像色彩恢复及增强卷积神经网络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争浩 刘春月 +2 位作者 任文琦 都双丽 赵明华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93-1508,共16页
目的在沙尘天气条件下,由于大气中悬浮微粒对入射光线的吸收和散射,户外计算机视觉系统所采集图像通常存在颜色偏黄失真和低对比度等问题,严重影响户外计算机视觉系统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带色彩恢复的沙尘图像卷积神经网络增强方法,... 目的在沙尘天气条件下,由于大气中悬浮微粒对入射光线的吸收和散射,户外计算机视觉系统所采集图像通常存在颜色偏黄失真和低对比度等问题,严重影响户外计算机视觉系统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带色彩恢复的沙尘图像卷积神经网络增强方法,由一个色彩恢复子网和一个去尘增强子网组成。方法采用提出的色彩恢复子网(sand dust color correction,SDCC)校正沙尘图像的偏色,将颜色校正后的图像作为条件,输入到由自适应实例归一化残差块组成的去尘增强子网中,对沙尘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本文还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光学模型的沙尘图像合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构建了大规模的配对沙尘图像数据集。结果对大量沙尘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沙尘图像增强方法能很好地去除图像中的偏色和沙尘,获得正常的视觉颜色和细节清晰的图像。进一步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取得优于对比方法的增强图像。结论本文所提出的沙尘图像增强方法能很好地消除整体的黄色色调和尘霾现象,获得正常的视觉色彩和细节清晰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图像 沙尘图像增强 颜色校正 自适应实例归一化残差块 合成沙尘图像数据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