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栅干涉的信息隐藏及多彩色显示研究与印刷实现
1
作者 杨琛 刘国栋 +2 位作者 郭凌华 孟卿君 李志健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目的针对现有信息隐藏技术存在隐藏信息内容和色彩显示单调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光栅干涉的信息隐藏和多彩色显示技术。方法从莫尔条纹干涉的物理现象出发,将彩色隐藏信息加载在特定设计的点状载体光栅图像上,分析并构建了含隐藏... 目的针对现有信息隐藏技术存在隐藏信息内容和色彩显示单调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光栅干涉的信息隐藏和多彩色显示技术。方法从莫尔条纹干涉的物理现象出发,将彩色隐藏信息加载在特定设计的点状载体光栅图像上,分析并构建了含隐藏信息的载体光栅与解码光栅相互干涉产生的莫尔图案灰度变化函数关系,根据隐藏信息的像素分布规律,对载体光栅不同颜色通道的灰度变换,实现信息的隐藏及多种彩色显示。考虑到隐藏信息的边缘效应,使用多阶调的点状光栅为信息隐藏载体,优化多彩色显示技术的隐藏效果。结果经过通道灰度变换的隐藏图像与原始载体图像的结构相似度指数SSIM均>0.90,解码显示图像与原始隐藏信息的SSIM值均>0.85,调节解码光栅的相位可实现隐藏信息的多彩色显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码印刷实验验证,以实现印刷品信息隐藏和多彩色显示。结论提出的信息隐藏和多彩色显示技术可通过印刷方式进行隐藏图像的输出,且达到较好的隐藏和显示效果,证明该方法在印刷包装产品运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图案 多彩色显示 灰度变换 印刷图像防伪
下载PDF
果园水肥药与防霜冻一体化系统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建伟 柳国栋 +4 位作者 吴文茜 王秀琴 张宏志 熊晓菲 秦向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78,共6页
针对我国果园生产中存在的水资料浪费、过度施肥、不科学施药、霜冻危害等问题,面向果园管理的水肥药节约省力需求,设计了一种果园水肥药与防霜冻一体化装置。以现有的果园灌溉系统为基础,构建水肥药、防霜冻和灌溉融合应用模式,实现了... 针对我国果园生产中存在的水资料浪费、过度施肥、不科学施药、霜冻危害等问题,面向果园管理的水肥药节约省力需求,设计了一种果园水肥药与防霜冻一体化装置。以现有的果园灌溉系统为基础,构建水肥药、防霜冻和灌溉融合应用模式,实现了滴灌施肥、喷灌施药和防霜冻等果园农事功能。装置具有人工控制、定时定量、模型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减少了设施设备成本,提高了果园现有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可精准控制水、肥、药的使用量,节约了农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果园 水肥药 霜冻预防 微喷
下载PDF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风险及预测模型建立
3
作者 刘国栋 张艳静 +2 位作者 肖奕雯 武建 张奕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35-1139,1145,共6页
目的探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风险,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在本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术的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躁动发生情况。根据患儿是否发生术后躁动进行分组,其中发生术后躁动的归入观察组,未发生... 目的探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风险,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在本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术的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躁动发生情况。根据患儿是否发生术后躁动进行分组,其中发生术后躁动的归入观察组,未发生术后躁动的归入对照组。分析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影响因素,采用R3.5.1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112例患儿中34例(30.36%)发生术后躁动,归入观察组,其余78例归入对照组。34例患儿术后多发生1次(41.18%)或2次(47.06%)躁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分多为16~18分,其中17分最多(35.29%)。观察组静脉麻醉+吸入麻醉、术后疼痛比例、麻醉时间大于对照组,年龄、脑电双频指数50~59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年龄、脑电双频指数为50~59是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独立保护因素,麻醉方式为静脉麻醉+吸入麻醉、麻醉时间、术后疼痛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4.861-1.163×年龄+1.522×麻醉方式+0.132×麻醉时间+1.703×术后疼痛-1.779×脑电双频指数。列线图模型的C-index为0.881,预测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95%CI:0.806~0.935),敏感度为85.29%,特异性为78.21%,约登指数为0.635。校准曲线斜率结果显示Brier得分为0.086,校准斜率为0.894。结论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发生风险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麻醉方式、麻醉时间、术后疼痛、脑电双频指数,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术后躁动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用高斯分布生成管道的岩溶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4
作者 刘国东 杜成鸿 +3 位作者 侯杰 杨梦溪 陈宇 谢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2-603,共12页
为更精确地模拟岩溶区地下水运动,以贵州省黔西南普安县某岩溶水文地质单元为研究区,用基于有限单元法的FEFLOW软件建立研究区岩溶管道等效多孔介质耦合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模拟中,在地质条件控制下应用高斯随机分布生成地下暗河的管... 为更精确地模拟岩溶区地下水运动,以贵州省黔西南普安县某岩溶水文地质单元为研究区,用基于有限单元法的FEFLOW软件建立研究区岩溶管道等效多孔介质耦合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模拟中,在地质条件控制下应用高斯随机分布生成地下暗河的管道,用非稳定三维地下水运动的偏微分方程描述等效多孔介质水流运动,用Manning-Strickler方程描述管道水流运动,将导水断层处理为强渗透条块,将落水洞汇水范围的降水入渗系数设置为1,将泉水处理为定水头的抽水井。流场模拟结果显示,25个观测点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关系的决定系数可达到0.9985,纳西效率系数达0.9982,极接近于1;表明基于这些处理建立的地下水模拟模型反映了岩溶地下水运动特征,具有较强的仿真能力,可用于提高岩溶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地下暗河 FEFLOW 地下水数值模拟 高斯分布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波前重构与波前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邱从攀 刘国栋 +1 位作者 张大勇 胡流森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3,共10页
深度学习技术与自适应光学技术的结合,预期能够有效提升波前校正效果,并能更好地应对更复杂的环境条件。详细梳理了在波前重构技术和波前预测技术方向上应用深度学习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者在这两个研究方向中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以及... 深度学习技术与自适应光学技术的结合,预期能够有效提升波前校正效果,并能更好地应对更复杂的环境条件。详细梳理了在波前重构技术和波前预测技术方向上应用深度学习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者在这两个研究方向中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神经网络结构设计,同时分析了这些神经网络在不同实际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并对不同神经网络结构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探究了结构差异所带来的具体影响。最后,总结了深度学习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已有方法,并就未来深度学习与自适应光学技术如何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自适应光学 波前重构 波前预测
下载PDF
短季棉与大球盖菇接茬两熟高效种植技术
6
作者 聂军军 崔正鹏 +10 位作者 徐士振 李振怀 刘国栋 张冬梅 张艳军 战丽杰 孙琳 聂阳 李维江 代建龙 董合忠 《中国棉花》 2024年第5期57-60,70,共5页
为解决黄河流域一熟制棉田肥药膜用量大、比较效益低,以及传统两熟制棉田投入产出比高,但秸秆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山东省不同生态区试验示范了短季棉与大球盖菇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实现了产量和产值、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提升。详细介绍... 为解决黄河流域一熟制棉田肥药膜用量大、比较效益低,以及传统两熟制棉田投入产出比高,但秸秆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山东省不同生态区试验示范了短季棉与大球盖菇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实现了产量和产值、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提升。详细介绍了这一高效新模式的技术要点,比较了不同生态区大球盖菇产量与有效积温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其效益差异,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大球盖菇 一年两熟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微耕机扶手架颗粒阻尼吸振器设计及试验研究
7
作者 李浩 尹宜勇 +4 位作者 齐林山 王岩 梁栋 刘国栋 李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21-328,共8页
微耕机是我国丘陵山地广泛采用的农机具,耕作过程中手把处产生的剧烈振动危害了操作者的健康。该研究以IWGQ4-70型微耕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耕机扶手架的颗粒阻尼吸振器设计方法,运用有限元法探究了扶手架的振动特性,运用离... 微耕机是我国丘陵山地广泛采用的农机具,耕作过程中手把处产生的剧烈振动危害了操作者的健康。该研究以IWGQ4-70型微耕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耕机扶手架的颗粒阻尼吸振器设计方法,运用有限元法探究了扶手架的振动特性,运用离散元法分析了颗粒阻尼吸振器的能量耗散机理,设计并搭建试验平台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优选了影响颗粒阻尼吸振器减振性能的颗粒材料、粒径、填充率等参数,进行了实际工况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试验和仿真对应较好,优化方案取得预期效果,颗粒阻尼吸振器减振效果达到58.8%,减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耕机 扶手架 颗粒阻尼 离散元 减振
下载PDF
苗床施硒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籽粒富硒的影响
8
作者 邱学虎 胡曾友 +5 位作者 许方甫 刘国栋 魏海燕 朱盈 胡群 李光彦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以粳稻品种南粳46为材料,于苗期应用新型包膜缓控释硒肥,设置2种硒肥施用方式[基质土混拌硒肥育秧(基质土处理)和基质块下撒施硒肥育秧(基质块处理)]、4种硒肥浓度(15、30、45、60 kg·hm^(-2))及不施硒肥对照(CK)处理,测定秧苗素... 以粳稻品种南粳46为材料,于苗期应用新型包膜缓控释硒肥,设置2种硒肥施用方式[基质土混拌硒肥育秧(基质土处理)和基质块下撒施硒肥育秧(基质块处理)]、4种硒肥浓度(15、30、45、60 kg·hm^(-2))及不施硒肥对照(CK)处理,测定秧苗素质、产量及籽粒硒含量等相关指标,研究苗期一次性于秧盘内基施缓释硒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籽粒富硒的影响,探究新型硒肥简化施用方式。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秧苗成苗率随硒肥施用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基质块处理成苗率均显著高于基质土处理。施用硒肥后,盘结力则随成苗率的下降而降低,秧苗其他素质随着硒肥浓度的上升而增加。2种育秧方式下秧苗中硒积累量较CK显著增加,60 kg·hm^(-2)硒肥处理较15 kg·hm^(-2)硒肥处理秧苗硒积累量分别提高67.53%、84.49%。与CK相比,硒肥处理秧苗漏插率增加,产量分别降低1.06%~16.27%、1.35%~3.35%。2种育秧方式下施用硒肥处理籽粒硒含量较CK分别增加46.63%~223.71%、62.38%~249.89%,最大值分别为127.09、139.50μg·kg^(-1);同一硒肥浓度下,基质块处理籽粒硒含量均高于基质土育秧处理。综上,基质块下撒施硒肥可在保证秧苗正常成苗且稳产的情况下实现籽粒中硒的富集,是一种可行的苗期简化施硒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硒肥 苗期 生长发育 产量 硒含量
下载PDF
单极性脉冲宽度对散绕电机定子绝缘PDIV影响研究
9
作者 陈峻升 刘国栋 +3 位作者 王鹏 程驰宙 吴冬桃 朱英伟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78,共6页
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检测是评估散绕变频电机定子绝缘性能的重要测试方法。作为脉宽调制电压的重要参数,脉冲宽度对散绕变频电机匝间绝缘和相间绝缘PDIV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在频率为50 Hz、上升时间为75 ns、0.5~20μs脉冲宽度范围... 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检测是评估散绕变频电机定子绝缘性能的重要测试方法。作为脉宽调制电压的重要参数,脉冲宽度对散绕变频电机匝间绝缘和相间绝缘PDIV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在频率为50 Hz、上升时间为75 ns、0.5~20μs脉冲宽度范围内,研究了不同脉冲宽度下电机匝间绝缘与相间绝缘PDIV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单极性脉冲方波输入散绕变频电机进行PDIV测试时,随着输入脉冲宽度增大,PDIV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受到短脉冲上升沿与下降沿处过电压的联合作用,PDIV在脉冲宽度为4μs时出现拐点;在单极性脉冲下进行散绕变频电机的匝间与相间PDIV测试时,需要同时考虑脉冲宽度和过电压的影响,取适当宽度的脉冲以得到定子绝缘PDIV的保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机 绝缘系统 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起始电压
下载PDF
安塞油田致密砂岩油藏补孔压裂措施效果分析
10
作者 黄易泽 刘国栋 +2 位作者 李洲 杨婕 李玉波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88-92,共5页
安塞油田PQ油藏属于特低渗透油藏,油藏开发递减快、稳产难度大。区域砂体发育、油层厚度大,存在纵向油层未动用状况,为了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高PQ油藏开发效果,油井补孔已成为油田老区稳产及挖潜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不同层位的历年措... 安塞油田PQ油藏属于特低渗透油藏,油藏开发递减快、稳产难度大。区域砂体发育、油层厚度大,存在纵向油层未动用状况,为了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高PQ油藏开发效果,油井补孔已成为油田老区稳产及挖潜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不同层位的历年措施进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各层位出油下限;分析地层系数、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以及地层压力对补孔效果的影响,建议下步补孔措施选井时,优选油层物性好、地层系数为4~10、孔隙度大于11%、含油饱和度大于45%、地层压力大于7 MPa的油井,也为后期补孔压裂措施达到更好的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孔压裂 含油饱和度 油层物性 措施效果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广东省碳排放峰值预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烜 刘国东 +1 位作者 叶意晶 肖羽炜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4期183-189,共7页
为切实减少碳排放,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广东省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预测分析其未来碳排放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充分考虑诸多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构建STIRPAT模型,以1998... 为切实减少碳排放,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广东省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预测分析其未来碳排放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充分考虑诸多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构建STIRPAT模型,以1998—2019年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岭回归,从而得到广东省碳排放预测方程,并通过情景分析法设定3种情景。结果表明,广东省在基准情景下无法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在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则能顺利实现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峰值预测 碳达峰 碳中和 STIRPAT模型 情景分析 广东省
下载PDF
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12
作者 刘国栋 贾玉刚 +1 位作者 强瑞华 白耀武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432-437,456,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行阴道分娩并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初产妇160例,年龄23~35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行阴道分娩并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初产妇160例,年龄23~35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3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C组(舒芬太尼0.4μg/L+0.1%盐酸罗哌卡因)、N1组(纳布啡0.05 g/L+舒芬太尼0.4μg/L+0.1%盐酸罗哌卡因)、N2组(纳布啡0.1 g/L+舒芬太尼0.4μg/L+0.1%盐酸罗哌卡因)和N3组(纳布啡0.15 g/L+舒芬太尼0.4μg/L+0.1%盐酸罗哌卡因),每组各40例。4组产妇均进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观察4组产妇分娩镇痛前(T_(0))、分娩镇痛开始后30 min(T_(1))、分娩镇痛开始后60 min(T_(2))、宫口开全时(T_(3))、开始分娩时(T_(4))以及产后2 h(T_(5))的一般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amsay镇静评分。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以及产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符号数字转换测验90(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 90,SDMT 90)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检验。结果与T_(0)时比较,4组产妇镇痛开始后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均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其余3组产妇镇痛开始后疼痛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均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及镇痛持续时间均升高,N2组与N3组产妇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1组比较,N2组及N3组产妇镇痛开始后疼痛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镇痛持续时间升高,N3组产妇Ramsay镇静评分及嗜睡发生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2组比较,N3组产妇镇痛开始后Ramsay镇静评分及嗜睡发生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胎儿窘迫发生率、湿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4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及产妇的MoCA评分、SDMT9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 g/L纳布啡联合0.4μg/L舒芬太尼和0.1%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对新生儿及产妇的神经功能无影响,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产妇的分娩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纳布啡 硬膜外 分娩镇痛
下载PDF
广州地方道路智慧交通数智化转型升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国栋 黄劲 +1 位作者 朱铁汉 邢诒海 《广东公路交通》 2024年第3期61-65,共5页
在总结国内智慧交通数智化标杆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广州地方道路智慧交通数智化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智慧交通数智化升级建议,助力广州智慧交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地方道路 智慧交通 数智化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地铁车辆异步电机仿真与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14
作者 刘国栋 余朝刚 朱文良 《物流科技》 2024年第5期51-54,共4页
电力牵引系统是地铁列车运行与制动的核心部分,牵引电机主要采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进行控制,控制方法多样。为验证直接转矩控制法在牵引电机中的控制效果,在MATLAB/Simulink仿真设计中采用DTC控制牵引电机的转速,进而控制轨道车辆的车速... 电力牵引系统是地铁列车运行与制动的核心部分,牵引电机主要采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进行控制,控制方法多样。为验证直接转矩控制法在牵引电机中的控制效果,在MATLAB/Simulink仿真设计中采用DTC控制牵引电机的转速,进而控制轨道车辆的车速,完成地铁电力牵引系统的建模。仿真过程中定子电流正弦曲线规律、定子磁链收敛为规整圆形、转矩控制及时响应,牵引电机稳定运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法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SIMULINK 电力牵引 直接转矩控制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恶意节点检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陈嘉旺 刘北水 +2 位作者 刘国栋 吴鹏 孙悦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0-996,共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在环境监测、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WSN中的传感器节点易受安全威胁,尤其是恶意节点发起的不诚实推荐攻击,可能会破坏通信完整性.因此,对WSN中的恶意节点进行检测显得...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在环境监测、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WSN中的传感器节点易受安全威胁,尤其是恶意节点发起的不诚实推荐攻击,可能会破坏通信完整性.因此,对WSN中的恶意节点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尽管近年来基于信任管理的恶意节点检测方法不断涌现,以增强WSN的安全性,但现有研究往往忽视了数据一致性及信任评估中对参与节点的持续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检测方法的有效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了模糊信任模型(fuzzy trust model,FTM)算法和贝叶斯信念估计(Bayesian belief estimation,BBE)方法的WSN恶意节点检测新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FTM算法考量数据随时间的关联性确定直接信任值,并通过BBE方法基于推荐节点的先验信任概率评估间接信任值的可信性.通过模拟实验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在检测WSN中的恶意节点方面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更高的检测率和更低的误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恶意节点检测 模糊信任模型 贝叶斯信念估计 安全威胁防御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绝缘系统测试技术综述
16
作者 朱光亚 林沐泓 +1 位作者 刘国栋 王鹏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共17页
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驱动部件,绝缘系统是电机可靠性的重要保障,电机绝缘一旦失效,将对汽车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严酷的电热应力是导致绝缘失效的主要因素,在复杂脉冲参数和环境下对电机绝缘水平进行测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能源... 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驱动部件,绝缘系统是电机可靠性的重要保障,电机绝缘一旦失效,将对汽车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严酷的电热应力是导致绝缘失效的主要因素,在复杂脉冲参数和环境下对电机绝缘水平进行测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绝缘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与影响因素、电压分布计算和薄弱点定位等方面综述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电压等级提升、功率密度提高、开断频率提高和开关速度增加的发展趋势,指出变频电机绝缘评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该领域需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绝缘系统 局部放电 耐电晕寿命 电压分布
下载PDF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宋彦 马静 +6 位作者 秦恩博 李楠 刘国栋 王青磊 上官雪慧 贾国凤 李法强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4-104,共11页
锂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对锂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商业化的锂电池普遍采用以碳酸酯有机溶剂和锂盐为主的液态电解质,但存在易泄漏、易燃烧,甚至爆炸等安全隐患,严重阻碍... 锂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对锂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商业化的锂电池普遍采用以碳酸酯有机溶剂和锂盐为主的液态电解质,但存在易泄漏、易燃烧,甚至爆炸等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高性能锂电池的发展。相比于液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能够有效克服上述液态电解质的缺陷,具有安全性好、电池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聚合物基质材料是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研发高性能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已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文章主要综述了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发展历程及分类,重点总结了聚环氧乙烷(PEO)及其衍生物、聚碳酸酯(PPC)、聚丙烯腈(PAN)、聚硅氧烷(PDMS)、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基质材料的研究现状、优缺点及改性策略。此外,对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了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固态电解质 聚合物电解质 复合固态电解质
下载PDF
面向时序InSAR的卫星任务规划框架设计
18
作者 玉龙飞雪 刘国栋 +4 位作者 邱虎 孙静宜 张钊 屈炜 白晨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2期137-144,共8页
随着国内自主雷达卫星和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D-InSAR)及衍生的时序InSAR技术的发展,以时间序列上重复观测为主的长周期形变监测的应用与日俱增。对遥感卫星地面任务规划系统来说,规划和管理大量有时序关联的重复任务,从而最大限... 随着国内自主雷达卫星和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D-InSAR)及衍生的时序InSAR技术的发展,以时间序列上重复观测为主的长周期形变监测的应用与日俱增。对遥感卫星地面任务规划系统来说,规划和管理大量有时序关联的重复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观测要求,是提升以形变监测为使命的雷达卫星运控效率的关键。在综合考虑雷达差分干涉任务序列性、一致性、周期性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面向雷达卫星时序InSAR类型任务的规划框架,旨在规划序列任务时,考虑序列整体特性,进行序列任务组间的冲突检测。基于此方法,对现有的地面任务规划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验证了框架的有效性。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快速、自动进行序列任务冲突消解,可为长周期序列任务的规划和管理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卫星(SAR) 任务规划 序列任务 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D-InSAR) 规划框架
下载PDF
充填体下切割天井一次爆破成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鸿德 杨晓飞 +3 位作者 刘国栋 张晓蕾 万串串 刘立顺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2期6-13,共8页
爆破成井是中深孔或深孔采矿方法中关键的一个工艺,主要包括分次或一次爆破成井方式。在中深孔采矿工艺中,切割天井是重要的采切工程,通常采用普通法、吊罐法或爬罐法进行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掘进效率较低,严重影响矿山生产。... 爆破成井是中深孔或深孔采矿方法中关键的一个工艺,主要包括分次或一次爆破成井方式。在中深孔采矿工艺中,切割天井是重要的采切工程,通常采用普通法、吊罐法或爬罐法进行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掘进效率较低,严重影响矿山生产。近年来,三山岛金矿下向中深孔分段采矿面临充填体下中深孔采场切割天井的施工难题,研究了直孔掏槽法切割天井的一次爆破成井技术及应用效果。通过爆破参数计算,选用装药孔直径Φ65 mm、补偿空孔直径Φ110 mm的钻孔孔径,综合考虑确定了装药孔与空孔之间的距离为0.3 m,能够满足爆破补偿空间及自由面的要求。结合矿岩稳固条件,选用9孔掏槽方式,进而制定了炮孔布置方案,即掏槽孔设计1个中心装药孔,12个空孔作为补偿孔,辅助孔4个,周边孔12个,共计29个孔。在确定炮孔堵塞长度、炸药选择、装药结构、微差时间、起爆顺序等工艺参数之后,开展了切割天井的现场工业试验。试验表明:切割天井一次爆破成井方案是可行的,爆破块度均匀,无大块和过粉现象,爆破扰动小,爆破成形规格满足设计要求,爆破效果良好,为其它类似条件的切割天井一次爆破技术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天井 一次成井 充填体顶板 九孔掏槽 爆破效果
下载PDF
深基坑工程支护桩侵限切除及加固处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房江锋 严树 +3 位作者 刘国栋 赵鑫波 李静 王传龙 《钻探工程》 2024年第1期147-153,共7页
咬合桩在深基坑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地质条件、施工组织、操作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支护桩侵限事故经常发生。本文通过纤维模型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了侵限处理前、后支护桩的受弯承载力,同时结合桩身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反分析结果,论... 咬合桩在深基坑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地质条件、施工组织、操作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支护桩侵限事故经常发生。本文通过纤维模型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了侵限处理前、后支护桩的受弯承载力,同时结合桩身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反分析结果,论证了采用粘钢加固方法处理侵限支护桩的可行性。利用基坑的空间效应,采用分序跳桩施工对侵限支护桩进行切割和加固,基坑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对加固处理后的监测成果及桩身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截面承受的弯矩值小于截面受弯承载力。本项目加固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解决了基坑支护桩侵限的处理难题,可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护桩 侵限桩 空间效应 粘钢加固 深基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