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现代加工工艺条件下生产制作的金华火腿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因单增李斯特菌而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通过调查生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初始污染率及污染水平,金华火腿生产及销售过程中影响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参数,如pH、水分活度、...本研究以现代加工工艺条件下生产制作的金华火腿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因单增李斯特菌而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通过调查生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初始污染率及污染水平,金华火腿生产及销售过程中影响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参数,如pH、水分活度、温度以及乳酸菌含量等,再结合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模型,模拟其暴露水平,并评估了不同人群因食用即食金华火腿切片而患李斯特菌病的风险。结果显示:金华火腿零售时污染水平为-9.47~7.05 lg CFU/g(90%的置信区间);健康成年人食用即食金华火腿切片的平均患病概率小于10^(-15),易感人群的平均患病概率小于10^(-13)。食用即食金华火腿切片而患李斯特菌病的风险较低,金华火腿的现代加工工艺对于单增李斯特菌的控制水平可以与国际接轨。本研究首次定量模拟了金华火腿从生猪肉到腌制发酵至最终产品的全过程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暴露情况,为发酵火腿中食源性致病菌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模型。展开更多
已有研究表明食源性致病菌因菌株多样性,表现出致病力、耐药及生长等表型的显著差异,具有典型的菌株异质性。为研究温度影响的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生长差异,为精准风险评估提供支撑,该研究选取40株不同分离来源(临...已有研究表明食源性致病菌因菌株多样性,表现出致病力、耐药及生长等表型的显著差异,具有典型的菌株异质性。为研究温度影响的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生长差异,为精准风险评估提供支撑,该研究选取40株不同分离来源(临床和食品来源各20株)、不同血清型菌株,开展其在37、25、10℃的基于最大比生长速率(μ_(max))的生长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37、25、10℃时,菌株间μ_(max)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10.528%、8.566%和12.303%;临床分离菌株的μ_(max)的CV小于食品分离菌株,表现出较小的温度生长异质性;25℃条件下,具有较强致病力的1/2b和4b血清型菌株μ_(max)值显著大于弱致病力的1/2a型菌株;4b血清型菌株在10℃下表现出最小的生长异质性。综上,较强致病力的菌株表现出显著的生长优势,显示了对环境较强的生长适应性,菌株间具有显著的生长差异,通过异质性研究有助于降低对风险评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科学精准开展风险评估和防控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展开更多
文摘本研究以现代加工工艺条件下生产制作的金华火腿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因单增李斯特菌而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通过调查生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初始污染率及污染水平,金华火腿生产及销售过程中影响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参数,如pH、水分活度、温度以及乳酸菌含量等,再结合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模型,模拟其暴露水平,并评估了不同人群因食用即食金华火腿切片而患李斯特菌病的风险。结果显示:金华火腿零售时污染水平为-9.47~7.05 lg CFU/g(90%的置信区间);健康成年人食用即食金华火腿切片的平均患病概率小于10^(-15),易感人群的平均患病概率小于10^(-13)。食用即食金华火腿切片而患李斯特菌病的风险较低,金华火腿的现代加工工艺对于单增李斯特菌的控制水平可以与国际接轨。本研究首次定量模拟了金华火腿从生猪肉到腌制发酵至最终产品的全过程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暴露情况,为发酵火腿中食源性致病菌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模型。
文摘已有研究表明食源性致病菌因菌株多样性,表现出致病力、耐药及生长等表型的显著差异,具有典型的菌株异质性。为研究温度影响的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生长差异,为精准风险评估提供支撑,该研究选取40株不同分离来源(临床和食品来源各20株)、不同血清型菌株,开展其在37、25、10℃的基于最大比生长速率(μ_(max))的生长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37、25、10℃时,菌株间μ_(max)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10.528%、8.566%和12.303%;临床分离菌株的μ_(max)的CV小于食品分离菌株,表现出较小的温度生长异质性;25℃条件下,具有较强致病力的1/2b和4b血清型菌株μ_(max)值显著大于弱致病力的1/2a型菌株;4b血清型菌株在10℃下表现出最小的生长异质性。综上,较强致病力的菌株表现出显著的生长优势,显示了对环境较强的生长适应性,菌株间具有显著的生长差异,通过异质性研究有助于降低对风险评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科学精准开展风险评估和防控研究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