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制备氟硅烷/TiO_(2)-SiO_(2)复层薄膜及氟硅烷厚度对其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贠柯 张澄 +5 位作者 杨旭 毕成 刘金娥 鲁元 王允威 任洋 《工业催化》 CAS 2023年第12期63-70,共8页
采用适用于大面积制备的感光溶胶-凝胶法在20钢表面制备格点直径为10μm、高约为0.5μm的TiO_(2)-SiO_(2)点阵,并在该点阵上涂敷不同厚度的氟硅烷薄膜,研究氟硅烷厚度对复层薄膜耐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保证氟硅烷成膜质量前提下... 采用适用于大面积制备的感光溶胶-凝胶法在20钢表面制备格点直径为10μm、高约为0.5μm的TiO_(2)-SiO_(2)点阵,并在该点阵上涂敷不同厚度的氟硅烷薄膜,研究氟硅烷厚度对复层薄膜耐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保证氟硅烷成膜质量前提下,膜层越厚,得到的氟硅烷/TiO_(2)-SiO_(2)点阵复层薄膜的超疏水性越明显。奈奎斯特曲线中也显示这样的样品Rct值越大,能有效阻止样品被腐蚀。进一步通过浸泡实验可以得出,随着氟硅烷厚度的增加,样品表面的耐蚀性增强,但当氟硅烷厚度超过一定阈值时,会降低其在点阵上的成膜性,导致成膜质量过差,20钢失去了氟硅烷的保护,样品腐蚀相对严重。该研究为20钢及其类似碳钢的腐蚀与防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明确了复层防护膜层制备技术以及氟硅烷厚度对复层薄膜耐蚀性的影响规律。这种材料和制备技术有望在热力管道、油气管道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与防腐化学 感光溶胶-凝胶法 20钢 氟硅烷 TiO_(2)-SiO_(2)点阵 耐蚀性
下载PDF
基板表面粗糙度对TiO_(2)-SiO_(2)复合薄膜制备及耐蚀性影响研究
2
作者 贠柯 张澄 +4 位作者 杨旭 毕成 鲁元 刘金娥 任洋 《涂层与防护》 2023年第7期35-38,39,40,51,共7页
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在20#钢基板表面制备了TiO_(2)-SiO_(2)复合薄膜。研究了基板表面粗糙度对复合膜制备及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板表面粗糙度太大,不利于凝胶铺展成膜;而表面粗糙度太小,对凝胶膜缺少锚固作用,在干燥及热处理... 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在20#钢基板表面制备了TiO_(2)-SiO_(2)复合薄膜。研究了基板表面粗糙度对复合膜制备及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板表面粗糙度太大,不利于凝胶铺展成膜;而表面粗糙度太小,对凝胶膜缺少锚固作用,在干燥及热处理时容易缩膜,导致膜层破裂。当基板表面粗糙度接近1.379μm时,获得的TiO_(2)-SiO_(2)复合薄膜成膜质量最高。对应试样极化曲线研究发现该样品的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最小;经48 h浸泡实验后,该试样膜和基板均未被腐蚀,表明所获膜具有良好的保护性,使20#钢拥有了较高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20#钢 TiO_(2)-SiO_(2)复合薄膜 粗糙度 耐蚀性
下载PDF
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金娥 苏海蓉 +3 位作者 徐杰 黄黄 王国祥 陈建琴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5-1092,共8页
1979年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被引入中国用于促淤造陆,经过30余年的引种扩张,已经在中国海滨湿地潮间带形成了优势植被,并对中国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库产生影响,相关研究包括对土壤有机碳库规模、土壤有机碳库的输入过程、输... 1979年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被引入中国用于促淤造陆,经过30余年的引种扩张,已经在中国海滨湿地潮间带形成了优势植被,并对中国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库产生影响,相关研究包括对土壤有机碳库规模、土壤有机碳库的输入过程、输出过程、土壤有机碳组分以及土壤碳库动态的影响等方面。文章从以上几方面概述了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主要结论包括:不同区域互花米草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有差异。互花米草在江苏沿海的光滩及碱蓬(Suaeda salsa)生态系统的扩张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库存量,但是远低于其原产地美国的互花米草盐沼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福建红树林(mangrove)生态系统、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s)生态系统的入侵则减少了土壤有机碳库存量。互花米草定居扩张总体上促进了盐沼CO_2、CH_4、DMS和CS_2气体排放和卤代烷烃吸收。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有机碳库的效应受到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包括入侵生态系统结构、环境物理因子变化、竞争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等。未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扩大研究尺度进行跨区域定位比较研究;土壤有机碳库积累动态积累机制研究;土壤有机碳库与植物碳库输入输出耦合关系研究;对土壤碳库能力的变化进行定量综合评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物种 互花米草 海滨湿地 土壤碳库
下载PDF
甲地孕酮联合针灸改善癌性厌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正 沈永奇 +4 位作者 韦莉 陈莉 黄定仪 刘金娥 莫远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15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观察甲地孕酮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癌性厌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肿瘤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连续入院诊断为癌性厌食的中晚期肿瘤患者99例,根据入院日期为偶数和奇数分为2组,非联合组52例单用甲地孕酮口服治疗,联合... 目的观察甲地孕酮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癌性厌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肿瘤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连续入院诊断为癌性厌食的中晚期肿瘤患者99例,根据入院日期为偶数和奇数分为2组,非联合组52例单用甲地孕酮口服治疗,联合组47例在非联合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体质量、血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变化及食欲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与非联合组体重有效分别为42例(89.4%)、32例(61.5%),食欲改善分别为31例(66.0%)、20例(38.5%),联合组体重有效率及食欲改善率均高于非联合组(P均<0.05)。联合组治疗后前血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非联合组(P均<0.05)。结论甲地孕酮联合针灸疗法可明显改善中晚期肿瘤患者癌性厌食症状及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地孕酮 针灸 癌性厌食
下载PDF
用^(13)C脉冲标记法研究互花米草光合碳的分配 被引量:9
5
作者 冉珊珊 时宇 +4 位作者 黄黄 陈为祥 刘金娥 苏海蓉 徐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0-275,共6页
土壤有机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微小的变动就能影响着全球碳的平衡、生物多样性、土壤养分状况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植物光合作用是陆地和大气间碳循环的驱动力,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自1979年中国引入... 土壤有机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微小的变动就能影响着全球碳的平衡、生物多样性、土壤养分状况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植物光合作用是陆地和大气间碳循环的驱动力,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自1979年中国引入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后,大面积的互花米草入侵必然对盐沼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和输出、碳循环产生影响。研究互花米草生长期内光合碳的分配问题对湿地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花米草生育期内通过盆栽实验对互花米草进行4次^(13)C脉冲标记,研究互花米草光合碳在互花米草-土壤系统中各组分的分配及固定。结果表明:(1)标记互花米草^(13)C丰度值明显增加,随标记次数增加呈上升趋势,各组分^(13)C丰度值表现为茎>叶>根>根际土壤>土体;(2)互花米草各组分固定的^(13)C量随标记次数增加而增加,4次标记固定的^(13)C量在52.80-276.81mg·plant^(-1)(以C计)之间。互花米草各组分固定^(13)C量呈现茎>叶>根>根际土壤>土体的趋势;(3)4次标记后互花米草-土壤系统各组分固定^(13)C量占净光合^(13)C总量分配比例呈现茎>叶>根>根际土壤>土体的趋势,叶分配比例为32.48%-39.20%,茎分配比例为39.83%-47.65%,根分配比例为18.01%-20.34%,根际土壤分配比例为0.30%-0.42%,土体分配比例为0.08%-0.20%。光合碳在互花米草各部分以及土体中都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碳 互花米草 稳定碳同位素 分配比例
下载PDF
附加锚固法对CFRP加固RC梁的力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刘金娥 何伟 +1 位作者 刘吉敏 付婷婷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评价各附加锚固法的优劣和CFRP加固梁式结构的延性,通过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加固试验,研究不同附加锚固法对加固结构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根据试验观察,提出材料利用率指标,并发展了位移延性系数指标,以解决现有研究的不... 为评价各附加锚固法的优劣和CFRP加固梁式结构的延性,通过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加固试验,研究不同附加锚固法对加固结构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根据试验观察,提出材料利用率指标,并发展了位移延性系数指标,以解决现有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附加锚固法可提高加固梁的综合力学性能,其中混杂锚固法的抗弯加固效果最优,提出和发展的指标可较好地评价加固、锚固效果与加固结构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CFRP加固 锚固方法 材料利用率 延性
下载PDF
江西婺源地区农村成人高血压人群的心房颤动患病率调查
7
作者 刘金娥 祝玲娟 +6 位作者 王涛 周伟 余超 黄晓 温明华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12-419,共8页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人群中的心房颤动(房颤)患病率、知晓率及治疗率情况,为房颤高危人群的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2022年6月至2022年8月对江西婺源全县17个乡镇的高血压人群进行体检,通过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生活...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人群中的心房颤动(房颤)患病率、知晓率及治疗率情况,为房颤高危人群的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2022年6月至2022年8月对江西婺源全县17个乡镇的高血压人群进行体检,通过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个人疾病史以及房颤知晓、治疗情况等信息,并进行血生化及心电图检查。房颤是通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或自我报告房颤病史确定。结果最终纳入15939例高血压患者,年龄为(65.8±9.3)岁,其中,男7300例,知晓房颤人数764例。房颤患者642例,已知房颤249例,通过心电图新检测出房颤393例。642例房颤患者中进行治疗的人数为84例。高血压人群中的房颤患病率、知晓率及治疗率分别为4.03%(642/15939)、4.79%(764/15939)、13.08%(84/642)。结论高血压人群中的房颤知晓率及治疗率均偏低,亟需对房颤高危人群进行精准科学普及,更好地指导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原文传递
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不同照射野数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锋 曾自力 +2 位作者 覃树付 刘金娥 谭勇 《中国辐射卫生》 2019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照射野数治疗计划的计划靶区、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的因素,探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理想的治疗计划模式。方法统一规定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的临床靶区,设定计划靶区为临床...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照射野数治疗计划的计划靶区、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的因素,探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理想的治疗计划模式。方法统一规定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的临床靶区,设定计划靶区为临床靶区的外扩边界在X、Y和Z三个方分别为5、4、3 mm。应用治疗计划系统对不同照射野数5、7、9个照射野治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机器跳数以及小肠、膀胱、双侧股骨头受照射体积、剂量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7、9个照射野治疗计划皆能满足临床剂量求。三种治疗计划中7个野、9个野在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方面优于5个野,但从治疗时间实施治疗效率上看,5个野最短,7个野优于9个野。在对小肠保护方面,7个野、9个野优于5个野;膀胱保护方面,9个野优于7个野和5个野;在股骨头方面,5个野优于7个和9个照射野。结论综合计划靶区剂量分布、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四方面因素,建议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侧重点,选择合适的照射野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术后 放射疗法 调强 照射野 剂量学
原文传递
Lipid-lowering effects of oleanolic acid in hyperlipidemic patients 被引量:4
9
作者 LUO Han-Qiong SHEN Jie +7 位作者 CHEN Cai-Ping MA Xiao LIN Chao OUYANG Qiong XUAN Chun-Xiao liu jine SUN Hong-Bin liu Jun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39-346,共8页
Oleanolic acid(OA) is a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compound extracted from olea europaeal,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 OA has been used in the clinic as a hepatoprotective medicine in China since 1970 s. In our... Oleanolic acid(OA) is a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compound extracted from olea europaeal,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 OA has been used in the clinic as a hepatoprotective medicine in China since 1970 s. In our previous study, we observed that OA could ameliorate hyperlipidemia in animal model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onducted a small-scale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hypolipidemia effect of OA in hyperlipidemic patients. Hyperlipidemic patients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OA for four weeks(4 tablets once, three times a day). The blood samples of the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before and after OA treatment. The bi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Furthermore, three patients' blood samples were studied with DNA microarray. After OA administration, the TC, TG, and HDLC levels in serum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DNA microarray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s of 21 m RNAs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after OA treatment.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showed 17 m RNAs were up-regulated and 4 m RNAs were down-regulated significantly after OA treatment. Five m RNAs(CACNA1 B, FCN, STEAP3, AMPH, and NR6 A1) were selected to validate the expression levels by q RT-PCR. Therefore, OA administration differentially 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lipid metabolism. The data showed a clinical evidence that OA could improve hyperlipidemia and also unveiled a new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OA on hyperlipid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anolic ACID HYPERLIPIDEMIA DNA MICROARRAY PATHWAY analysis CLINI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