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rO_(2)基双金属氧化物催化CO加氢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竞舸 闫国春 +2 位作者 李艺 卢卫民 张成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0,共9页
以UiO-66(一种以Zr为金属中心,以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的刚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前驱物制备得到一系列杂元素修饰的ZrO_(2)基双金属氧化物(杂元素分别有Zn,Cu,Ce,Mn和In),将其作为双功能催化剂中的加氢组分,考察杂元素的引入对ZrO_(2)催... 以UiO-66(一种以Zr为金属中心,以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的刚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前驱物制备得到一系列杂元素修饰的ZrO_(2)基双金属氧化物(杂元素分别有Zn,Cu,Ce,Mn和In),将其作为双功能催化剂中的加氢组分,考察杂元素的引入对ZrO_(2)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N_(2)-物理吸脱附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发现杂元素的引入并不影响前驱物UiO-66的形成,焙烧后得到的催化剂普遍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且杂元素均匀分布在ZrO_(2)表面;采用吡啶-红外(Py-IR)、NH_(3)-程序升温吸脱附(NH_(3)-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顺磁谱(EPR)等手段对样品表面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杂元素的引入降低了ZrO_(2)表面的酸性位、氧空位数量。由于杂元素的引入对ZrO_(2)的理化性质造成显著影响,从而导致样品间催化性能的不同,单独对ZrO_(2)基双金属氧化物进行评价,其中Cu-ZrO_(2),Mn-ZrO_(2),In-ZrO_(2)具有较高的CO转化率,产物以CH4为主;相较而言,Zn-ZrO_(2)和Ce-ZrO_(2)上CO转化率较低,产物中含有大量的CH_(3)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催化剂 合成气 芳烃 UiO-66 双金属氧化物
下载PDF
南阳黑猪肌内脂质沉积相关lncRNA鉴定和功能预测
2
作者 刘京鸽 吴结革 +3 位作者 徐世永 陈清 马凡华 张金璧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9-157,共9页
为了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南阳黑猪肌内脂肪沉积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已发表的南阳黑猪高脂组和低脂组背最长肌转录组数据,通过编码潜能预测获得可能的lncRNA,结合DESeq2软件筛选出在南阳黑猪高脂组和低脂... 为了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南阳黑猪肌内脂肪沉积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已发表的南阳黑猪高脂组和低脂组背最长肌转录组数据,通过编码潜能预测获得可能的lncRNA,结合DESeq2软件筛选出在南阳黑猪高脂组和低脂组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和lncRNA,并通过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找出与南阳黑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结果表明,通过编码潜能预测获得61个新的lncRNAs,新鉴定lncRNAs和已知lncRNAs与编码基因相比较表现出一些典型特征,如转录本长度较短、外显子数较少。差异表达分析发现,814个编码基因和98个lncRNA在低脂和高脂组背最长肌间差异表达。差异表达的基因参与了多种与脂质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如甘油三脂代谢、PPAR信号通路、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降解等。联合差异表达lncRNAs的靶基因预测和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分析表明,一些lncRNA可能作用于潜在的靶基因,参与脂质代谢过程,调控背最长肌脂质沉积。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猪脂质沉积相关的lncRNA生物学功能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在未来育种中改善猪肉性状,促进猪的选择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黑猪 背最长肌 lncRNA 脂质代谢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福州市公园形象感知对比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姝霖 刘竞舸 +2 位作者 吴玉萍 洪沁楠 李房英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1期85-89,共5页
文章通过采集大众点评网上福州市30个公园的评论数据,从景观景点感知、特色环境感知、服务设施感知、游憩活动感知4类进行公园形象感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公园游客对于景观景点感知最为强烈,最为关注公园的自然环境;对于特色环境感... 文章通过采集大众点评网上福州市30个公园的评论数据,从景观景点感知、特色环境感知、服务设施感知、游憩活动感知4类进行公园形象感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公园游客对于景观景点感知最为强烈,最为关注公园的自然环境;对于特色环境感知较为薄弱,普遍认为公园景观特色不够突出。2)游客对于福州市公园普遍以积极评价为主,但对于公园的卫生条件、停车位设置和公园特色方面还存在一些意见。3)不同类型的公园优化提升方向不同,即综合公园建设应着重于公园的文化氛围营造;生态公园应重视维护生态环境,打造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游乐公园则应健全公园游憩设施与管理体系,从而营造更好的游憩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网络文本分析 形象感知 福州市
下载PDF
猪TGF-β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进化及表达分析
4
作者 刘京鸽 王帅威 +4 位作者 吴结革 徐世永 张金璧 陶晨雨 陈清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2,共11页
为了明确猪TGF-β基因家族的功能和进化关系,运用HMMER并结合BLAST对猪的TGF-β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分析,运用转录组数据分析TGF-β基因家族的组织表达规律,并对TGF-β基因家族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 为了明确猪TGF-β基因家族的功能和进化关系,运用HMMER并结合BLAST对猪的TGF-β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分析,运用转录组数据分析TGF-β基因家族的组织表达规律,并对TGF-β基因家族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猪TGF-β基因家族共有36个成员,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在153~719,相对分子质量在16.44~79.41 kDa,等电点在4.93~11.78,均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其次是α-螺旋。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TGF-β基因家族分为三大亚类,猪TGF-β基因家族成员与人和小鼠的TGF-β基因家族成员分别聚集,说明其进化关系较近。基因结构和结构域中同一类群的不同TGF-β基因家族成员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转录组数据显示大多数TGF-β基因家族成员在成年公猪和母猪27种不同组织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GDF1和TGFB2基因在成年猪所有组织中高表达。功能富集分析发现TGF-β基因家族参与众多的生物学过程和病理过程。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猪TGF-β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基因家族 系统进化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水滑石-石墨烯复合物用于CO甲烷化
5
作者 刘竞舸 刘源 郝庆兰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41,共7页
以水滑石-石墨烯复合物为前驱体,经还原活化后用于CO甲烷化反应,利用石墨烯的高热导性,以期提高甲烷化催化剂抗烧结性能.研究发现:在复合物中,水滑石主要分布在石墨烯片层上,但是由于石墨烯片层面积较大,会将部分水滑石包裹起来,造成水... 以水滑石-石墨烯复合物为前驱体,经还原活化后用于CO甲烷化反应,利用石墨烯的高热导性,以期提高甲烷化催化剂抗烧结性能.研究发现:在复合物中,水滑石主要分布在石墨烯片层上,但是由于石墨烯片层面积较大,会将部分水滑石包裹起来,造成水滑石结晶度下降,同时这种构象可能导致还原后所得催化剂中部分金属活性组分被覆盖,进而无法与原料气体接触,所以混有石墨烯的催化剂催化性能弱于Ni-Al_2O_3催化剂,但其高温抗烧结性能明显提高:Ni-Al2O3/5%,rGO催化剂经50,h的稳定运行,其CO转化率一直稳定在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石墨烯 一氧化碳 甲烷化 抗烧结
下载PDF
自然教育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优化策略研究——以龙岩市锦山第二小学景观改造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竞舸 李姝霖 李房英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2年第2期32-36,共5页
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割裂了自然环境与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自然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引导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校园户外空间是未成年人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本研究揭示了校园景观空间各类要素与师生教学行为的可行性,在分析总结... 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割裂了自然环境与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自然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引导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校园户外空间是未成年人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本研究揭示了校园景观空间各类要素与师生教学行为的可行性,在分析总结并贯彻自然教育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龙岩市锦山第二小学的现状情况,提出相应的景观设计优化提升对策,并对其进行校园户外空间花园营造和效果展示。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龙岩市锦山第二小学的场地问题和自然教育的应用现状,根据场地的人群与功能两个角度评估自然教育介入景观优化策略的可行性以及对校园景观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龙岩市锦山第二小学景观改造为例为例,从安全性、生态性和互动性层面分区设计,打造礼节广场、致学园、勤学园、静思园、启蒙广场、风雨操场和第二课堂等7个特色景观板块,为今后自然教育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和景观优化改造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校园景观 景观设计
下载PDF
A reduced graphene oxide-coated conductive surgical silk suture targeting microresistance sensing changes for wound healing
7
作者 DING YuQi WANG XuChen +7 位作者 liu jingge SHEN HongQiang WANG Zhong XIE MaoBin CHEN Ying BARCENAS Adileidys Ruiz ZHAO ZeYu LI G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3499-3512,共14页
Conventional sutures used in surgical procedures often lack the capability to effectively monit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activities or the microbial environment of surgical wounds due to their inadequate mechanical pro... Conventional sutures used in surgical procedures often lack the capability to effectively monit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activities or the microbial environment of surgical wounds due to their inadequate mechanical properties,insufficient electrical accuracy and unstability.Here,we present a straightforward layer-by-layer coating technique that utilizes 3-glycid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CA),graphene oxide(GO),and ascorbic acid(AA)to develop conductive silk-based surgical sutures(CA-rGSFS).The CA-rGSFS feature a continuous 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film on their surface,forming robust hydrogen bonds with silk fibroin.The reduction process of rGO is confirmed through Raman analysis,demonstrating an enhanced D peak to G peak ratio.Notably,the CA-rGSFS exhibit exceptio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fficient electron transmission,with a knot-pull tensile strength of 2089.72±1.20 cN and a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130.30±11.34 S/m,respectively,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specified by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USP)for 2-0 sutures.These novel CA-rGSFS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to accurately track resistance changes in various fluid environments with rapid response,including saline,intestinal,and gastric fluids.The suture also retains remarkable stretchablility and stability even after enduring 3000 tensile cycles,highlighting their potential for precise surgical site monitoring during the wound heal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by-layer coating reduced graphene oxide silk sutur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icroresistance sensing wound monitor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