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灵活调峰工程示范
1
作者 朱建国 韩会忠 +2 位作者 李栋 刘敬樟 吕清刚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24年第10期89-93,共5页
煤电深度灵活调峰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减少CO_(2)排放的重要举措。但燃煤锅炉深度灵活调峰存在负荷下调深度受限和NO_(x)排放高的技术难题。本文首次采用循环流化床耦合煤粉预热的技术路线,改建了现役240 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 煤电深度灵活调峰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减少CO_(2)排放的重要举措。但燃煤锅炉深度灵活调峰存在负荷下调深度受限和NO_(x)排放高的技术难题。本文首次采用循环流化床耦合煤粉预热的技术路线,改建了现役240 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试验结果表明,锅炉负荷调节深度降低18%,且实现了零喷氨超低NO_(x)排放。2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灵活调峰工程示范的成功运行,为燃煤电站深度灵活调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 煤粉预热 负荷深度调节 超低NO_(x)
下载PDF
60 t/h煤粉预热燃烧锅炉宽负荷运行特性研究
2
作者 田继林 朱建国 +4 位作者 朱书骏 刘敬樟 曾雄伟 欧阳子区 吕清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0,共8页
为满足国家“双碳”目标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迫切需求,在工业锅炉、电站锅炉等领域开发了煤粉预热燃烧技术。煤粉先进入流态化预热燃烧器中高温改性,再进入锅炉炉膛分级配风燃烧,从而实现了煤高效、低氮燃烧,并在1台60 t/h煤粉锅... 为满足国家“双碳”目标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迫切需求,在工业锅炉、电站锅炉等领域开发了煤粉预热燃烧技术。煤粉先进入流态化预热燃烧器中高温改性,再进入锅炉炉膛分级配风燃烧,从而实现了煤高效、低氮燃烧,并在1台60 t/h煤粉锅炉上进行了技术验证。锅炉侧墙对冲布置了2只预热燃烧器,单只预热燃烧器设计热功率为26 MW,以烟煤为原料,在10%~100%负荷范围开展了6个不同负荷的锅炉运行特性和NO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锅炉在各负荷下运行状态稳定、良好,无助燃条件下实现了10%超低负荷稳定运行;预热燃烧器各参数合理、循环状态稳定,满足锅炉宽负荷的运行要求;负荷下锅炉燃烧效率均在97%以上,10%、20%负荷下锅炉热效率大于85%,30%及以上负荷锅炉热效率均在90%以上;通过调整配风,锅炉各负荷下NO_(x)原始排放均低于50mg/m^(3)(φ(O2)=9%)。60 t/h煤粉预热燃烧锅炉的成功示范,为煤粉高效清洁灵活燃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燃烧 煤粉锅炉 超低负荷稳燃 高效燃烧 超低NOx排放
下载PDF
40 t/h煤粉预热燃烧锅炉运行和低NO_(x)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满承波 高超 +4 位作者 欧阳子区 潘清波 田继林 刘敬樟 朱建国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0-166,共7页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实现煤粉高效低NO_(x)燃烧,开发了煤粉预热燃烧技术。煤粉首先进入流化床预热燃烧器,与较低当量比的空气发生部分燃烧反应产生热量将自身预热至800℃以上,在高温强还原性气氛下析出并脱除部分燃料氮,预热...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实现煤粉高效低NO_(x)燃烧,开发了煤粉预热燃烧技术。煤粉首先进入流化床预热燃烧器,与较低当量比的空气发生部分燃烧反应产生热量将自身预热至800℃以上,在高温强还原性气氛下析出并脱除部分燃料氮,预热后的燃料随后进入煤粉炉炉膛,在炉内通过分级配风进一步控制NO_(x)生成。某40 t/h煤粉预热燃烧锅炉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锅炉可实现高效运行和低NO_(x)排放的协同控制;锅炉NO_(x)排放质量浓度随锅炉负荷的提升而逐渐升高,提高内二次风比例和延迟三次风配入等手段均有利于降低NO_(x)排放质量浓度;二次风当量比在0.4左右时NO_(x)排放质量浓度最低;锅炉热效率可达到93.08%,在50%~100%负荷范围内可实现NO_(x)原始排放质量浓度≤119 mg/m3(φ(O_(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预热燃烧 锅炉 高效燃烧 低NO_(x)排放 热效率
下载PDF
快速加热条件下碳酸钙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佳容 朱建国 +2 位作者 朱书骏 刘敬樟 李百航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在自行搭建的多气氛竖直管式高温煅烧实验平台上进行碳酸钙高温煅烧实验,样品在推入炉膛后即升温至较高温度。由对样品失质量曲线的分析可知:在快速加热条件下,温度对碳酸钙分解反应有较大影响,在950~1 000℃内影响较大,在1 000~1 10... 在自行搭建的多气氛竖直管式高温煅烧实验平台上进行碳酸钙高温煅烧实验,样品在推入炉膛后即升温至较高温度。由对样品失质量曲线的分析可知:在快速加热条件下,温度对碳酸钙分解反应有较大影响,在950~1 000℃内影响较大,在1 000~1 100℃内影响较小;通过对比动力学模型得知:在快速加热条件下,反应气氛为CO_2-N_2混合气氛(CO_2、N_2体积分数分别为25%、75%)、纯N_2时碳酸钙分解反应最概然模型为三维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模型,且2种气氛的表观活化能E分别为207.741、203.786 kJ/mol,说明CO_2对分解炉中碳酸钙分解存在抑制作用,会延长碳酸钙的完全分解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高温煅烧 最概然模型 活化能
下载PDF
CO_(2)气化对单颗粒煤富氧燃烧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百航 刘敬樟 +2 位作者 朱建国 马洪洲 劳世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2,共6页
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实现CO_(2)减排的有效技术路线,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高浓度CO_(2)气氛下,煤的氧燃烧特性与传统的空气燃烧存在极大区别。煤的燃烧在CO_(2)气化和O_(2)氧化的相互竞争中进行,而该竞争机制尚不明确。针对1 273 K的... 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实现CO_(2)减排的有效技术路线,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高浓度CO_(2)气氛下,煤的氧燃烧特性与传统的空气燃烧存在极大区别。煤的燃烧在CO_(2)气化和O_(2)氧化的相互竞争中进行,而该竞争机制尚不明确。针对1 273 K的中温燃烧,选用单颗粒煤在竖直管式炉高温燃烧实验台上进行富氧气氛(27%O_(2)/73%CO_(2),体积分数)、O_(2)气氛(27%O_(2)/73%Ar,体积分数)和CO_(2)气氛(73%CO_(2)/27%Ar,体积分数)的燃烧实验并与空气气氛(21%O_(2)/79%N_(2),体积分数)燃烧进行对比,获取反应速率、颗粒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中温富氧燃烧时,CO_(2)物理化学作用对单颗粒煤的碳消耗的贡献率为36.2%。中温燃烧时,CO_(2)的加入促进了碳氧燃烧,气化吸热对碳氧燃烧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反应 颗粒燃烧 富氧燃烧 反应速率 物理化学
下载PDF
配风方式对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道烽 李诗媛 +2 位作者 刘稳 刘敬樟 欧阳子区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5期8-16,共9页
针对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热解半焦,在30kW预热燃烧试验台上研究不同二次风动量和通入方式对预热燃烧特性和NOx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次风动量逐渐增加,神木半焦的燃烧效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NOx排放量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 针对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热解半焦,在30kW预热燃烧试验台上研究不同二次风动量和通入方式对预热燃烧特性和NOx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次风动量逐渐增加,神木半焦的燃烧效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NOx排放量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适当提高二次风动量,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同时减少NOx排放;不同二次风射流方式对NOx排放浓度影响较大;采用30°偏角的斜射流方式通入二次风时,燃烧室内平均温度比采用直射流时高约100℃。采用直射流和30°偏角的斜射流方式最终NOx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99.7、152.3mg/m^3(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燃烧 NOX排放 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 配风方式
下载PDF
燃料流态化预热后NO_(x)生成路径及详细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玉华 刘敬樟 +2 位作者 吕清刚 朱建国 朱书骏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2-240,共9页
为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和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一种清洁燃烧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将其与基于循环流化床预热的新型燃烧技术结合后,有利于进一步降低NOx排放以及增强燃料的适应性。为探究不同燃料在预热富氧燃烧技术中NOx的... 为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和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一种清洁燃烧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将其与基于循环流化床预热的新型燃烧技术结合后,有利于进一步降低NOx排放以及增强燃料的适应性。为探究不同燃料在预热富氧燃烧技术中NOx的迁移规律,基于循环流化床预热的O_(2)/CO_(2)燃烧技术,采用神木烟煤与半焦2种对比燃料,利用CHEMKIN反应动力学软件的完全搅拌反应器(PSR),以预热燃料为输入条件,通过生成速率分析法(ROP)和敏感性分析法(SA)2种分析方法对下行燃烧室内气相燃烧过程中NO_(x)迁移路径进行探究。将模拟计算与前人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段PSR模型能够对下行燃烧室的气相燃烧进行较好的计算模拟,模型适应性较好且输入参数设置方法可行。在O_(2)/CO_(2)气氛下,下行燃烧室内的燃烧产物CO_(2)以生成反应为主,主燃区CO_(2)分压的增大对NO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烟煤与半焦在整个燃烧过程中含氮物质发生气相反应的基本途径一致。在主燃区,NH3转化的主要路径为:NH3→NH2→NH→HNO→NO,烟煤燃烧中,NH3转化出现NH→N→NO反应,而HCN除消耗反应外,还可以由烃基与NO反应生成。对于半焦而言,烃基浓度增大对于NH3和HCN的生成均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2)/CO_(2) CFB 预热燃烧 CHEMKIN NOx
下载PDF
煤粉流态化预热气态组分CO/CO2生成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华 刘敬樟 +2 位作者 吕清刚 朱建国 朱书骏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140-146,共7页
基于循环流化床预热的燃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燃烧技术,其流态化预热后煤气中CO/CO2比值对后续燃烧和排放影响较大,研究正确反映CO/CO2比值的焦炭燃烧模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流态化预热过程。笔者基于燃料流态化预热转化过程,研究典... 基于循环流化床预热的燃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燃烧技术,其流态化预热后煤气中CO/CO2比值对后续燃烧和排放影响较大,研究正确反映CO/CO2比值的焦炭燃烧模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流态化预热过程。笔者基于燃料流态化预热转化过程,研究典型的预热空气富氧气氛(O2/N2)、富氧气氛(O2/CO2)以及燃料种类变化对预热后气态组分中CO/CO2生成转化特性的影响,分析现有焦炭燃烧模型与流态化预热过程的匹配程度。试验数据和模型预测对比分析表明,空气富氧气氛下,氧气浓度从21%增至28.2%的过程中,神木半焦流态化预热过程产生的预热气体中CO2占比减少,CO占比增多,CO/CO2比值从0.81增至1.45;神木烟煤在该气氛预热时,各参数与神木半焦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且随氧气浓度从21.0%增至24.4%,CO/CO2比值从0.51增至0.76。富氧气氛时神木半焦预热产生的CO与神木烟煤相比产量更高,CO/CO2比值随氧气浓度增大而增大,但与空气富氧气氛下相比递增幅度较小。神木烟煤预热气体组分CO/CO2的试验数据与Tognotti提出的焦炭燃烧模型预测值吻合度最高,富氧气氛下试验与预测结果误差在9%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燃烧 空气富氧 富氧气氛 CO/CO2
下载PDF
半焦富氧预热燃烧特性研究
9
作者 刘玉华 刘敬樟 +3 位作者 吕清刚 朱建国 张孝禹 张嘉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75-1883,共9页
为考察半焦在基于循环流化床的预热燃烧技术中的流态化预热特性、燃烧特性及污染物原始排放特性,在基于30kW循环流化床预热的富氧燃烧试验台上,采用空气、21%O_(2)/CO_(2)、23.9%O_(2)/CO_(2)和27.1%O_(2)/CO_(2)不同预热气氛对半焦进... 为考察半焦在基于循环流化床的预热燃烧技术中的流态化预热特性、燃烧特性及污染物原始排放特性,在基于30kW循环流化床预热的富氧燃烧试验台上,采用空气、21%O_(2)/CO_(2)、23.9%O_(2)/CO_(2)和27.1%O_(2)/CO_(2)不同预热气氛对半焦进行预热燃烧试验,探究不同预热单元气氛对半焦改性程度及其富氧预热燃烧氮氧化物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预热过程可使半焦的比表面积增大为原来的30倍;同温度富氧气氛预热后燃料比表面积约为空气气氛的1.3倍,且产生的预热煤气热值为空气气氛下预热煤气热值的2.25倍;预热过程对其石墨化程度及反应活性位点比例影响较小。高燃烧区氧浓度下,尾部氮氧化物排放随预热单元氧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富氧预热燃烧技术对于超低挥发分高固定碳燃料的气相改性更有优势,高预热氧气浓度对半焦改性有利,但不利于氮氧化物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燃烧技术 O_(2)/CO_(2)燃烧 半焦 循环流化床 NO_(x)
下载PDF
Review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oxy-coal burner for carbon capture
10
作者 GUO JunJun liu jingzhang +4 位作者 ZHANG Tai HU Fan LI PengFei liu ZhaoHui ZHENG ChuGu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47-672,共26页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oxy-fuel combustion of pulverized coal has been extensively developed, leading to the completion of several large industrial pilot oxy-fuel plants worldwide. Various types of oxy-fuel bur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oxy-fuel combustion of pulverized coal has been extensively developed, leading to the completion of several large industrial pilot oxy-fuel plants worldwide. Various types of oxy-fuel burner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tested in largescale pilot plants as key components of oxy-fuel combustion. These burners face major challenges in terms of their flame stability because of their decreasing stream momentum ratio and increas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However, it offers flexibility in adjusting the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each burner stream.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state-of-the-art knowledge on oxy-coal burner design and operation in power plants. First,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under oxy-fuel condition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Subsequently, the principal requirements and fundamental parameters of the oxy-coal burners are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oxy-fuel burners is also presented. Moreover, a compatible design strategy and scaling-up techniques are described for oxy-coal burners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The performances of oxy-coal burners in three large pilot oxy-fuel plants worldwide are summarized and compared. Finally, concluding remarks are provided and potential research needs a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capture oxy-fuel combustion oxy-fuel burner pulverized coal compatible design
原文传递
生态利用模式对油气田外排水中典型污染物在荒漠土壤中迁移和转化的影响
11
作者 黄榜 王琼 +5 位作者 刘敬章 杜梅 史斌 刘艳伟 宋茂勇 毕磊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17-1725,共9页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但油气田外排水产量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外排水生态利用是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和外排水处置矛盾的有效策略之一。为此,探究了在湿地和灌溉生态利用模式下水中典型耗氧有机物(以COD计)和石油烃(petroleum hydrocarb...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但油气田外排水产量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外排水生态利用是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和外排水处置矛盾的有效策略之一。为此,探究了在湿地和灌溉生态利用模式下水中典型耗氧有机物(以COD计)和石油烃(petroleum hydrocarbon)在荒漠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原位土壤分层土柱实验结果表明,2种利用模式均会导致土壤中总有机碳(TOC)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排水COD的升高会减缓土壤TOC的流失,但会改变土壤TOC的组成。土壤微生物可有效消减外排水中COD,降低其向土壤深层迁移的风险。TPH易在土壤表层发生累积,但低浓度TPH排放的灌溉模式有利于减少土层中TPH的累积。湿地模式下由于水流量大,增加了TPH向地下水迁移的风险。土壤微生物对TPH的降解率可达15%,并导致C_(25)以下的TPH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但C_(26)以上组分的TPH相对含量则有所提升,原因在于短链TPH易被微生物降解,长链TPH不易降解并形成累积。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油气田外排水生态利用可行性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外排水 生态利用模式 COD TPH 土壤微生物
原文传递
Effect of H_(2)O on Preheating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in O_(2)/CO_(2)and O_(2)/N_(2)Atmospheres 被引量:1
12
作者 PAN Fei ZHU Jianguo +1 位作者 liu jingzhang liu Yuhua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2235-2242,共8页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H_(2)O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xy-fuel combustion process preheated by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The preheating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studied in O_(2)/CO_(...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H_(2)O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xy-fuel combustion process preheated by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The preheating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studied in O_(2)/CO_(2)/H_(2)O and O_(2)/N_(2)/H_(2)O atmospheres.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preheating temperature decreased with adding steam.Meanwhile,the addition of steam enhanced the C-H_(2)O gasification reaction,while weakened the C-CO_(2)gasification reaction.As a result,the H2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while the CO concentration was reduced.H_(2)O was conducive towards increasing the surface area and pore formation of the preheated char,though it had an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article size.Moreover,H_(2)O enhanced the preheated char activity,which was helpful for ignition and stable combustion.The NO_(x)emission was observed to increase from 68 to 79 mg/MJ and 62 to 81 mg/MJ in O_(2)/CO_(2)and O_(2)/N_(2)atmospheres,respectively,after adding st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OXY-FUEL H_(2)O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NO_(x)emis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