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瑜 刘佩蓉 +2 位作者 刘春亮 王晶 庄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9期2114-2118,共5页
目的 研究电针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 研究电针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7例采用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观察组63例采用电针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12、24 h的动态视觉模拟法(VAS)评分、静态VAS评分,入室时、插管、拔管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的细胞免疫功能,术前、术后1 d、术后3 d的肠道屏障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12、24 h静态及动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插管、拔管即刻心率、MAP较入室时升高,观察组插管即刻、拔管即刻心率、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48 h的CD4^(+)、CD3^(+)、CD8^(+)、NK细胞较术前均降低,但观察组CD4^(+)、CD3^(+)、CD8^(+)、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患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且观察组的DAO、D-乳酸、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右美托咪定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应用电针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可降低免疫功能的影响,减轻对肠道屏障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 细胞免疫功能 肠道屏障功能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多源数据融合的规则体元分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健 刘沛溶 +2 位作者 梁转信 王心宇 王广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0-1177,共8页
针对传统地质建模方法中地层模型表达不精确,地层边界存在锯齿现象和模型数据量大,不能在Web端流畅加载和渲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体元分裂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地质勘察中的钻孔与地质剖面资料进行数据转换融合,... 针对传统地质建模方法中地层模型表达不精确,地层边界存在锯齿现象和模型数据量大,不能在Web端流畅加载和渲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体元分裂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地质勘察中的钻孔与地质剖面资料进行数据转换融合,通过插值算法加密地层矢量点,然后构建规则体元并进行体元类划分,设计5种不同的规则体元分裂类型,与此同时进行体元分裂模型的数据结构设计,并通过Three.js对不规则体元数据结构进行解析和展示。在此基础上,以郑州市某区域的勘测资料为基础数据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并进行了Web端可视化。试验证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精确、光滑地表达不同地层结构,且能够在浏览器中实现地质体内部信息的快速渲染、空间查询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体元分裂模型 地质建模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耳穴揿针治疗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焦妮妮 彭生 +4 位作者 刘佩蓉 张瑜 刘春亮 刘莎莎 王晶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8期1022-1026,共5页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1~2级,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发生POCD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治疗组揿针贴敷双侧耳穴心、肾、神门、交感、皮质下,对照...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1~2级,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发生POCD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治疗组揿针贴敷双侧耳穴心、肾、神门、交感、皮质下,对照组在治疗组相同穴位贴敷外观相同不含针体的假贴片。所有患者均进行3次治疗。分别在治疗开始后的7 d、15 d、30 d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术后焦虑状态,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实际的自理能力,同时检测外周血S100β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7 d、15 d及30 d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5 d及30 d SAS高于对照组(P<0.05),ADL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外周血S100β水平在治疗第7天、第15天显著降低(P<0.05),第30天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耳穴揿针刺激可以显著促进POCD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减轻焦虑,提高自主生活能力;S100β水平的调节参与了早期认知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皮内针疗法 揿针 术后并发症的认知障碍
下载PDF
电针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免疫功能、肾上腺应激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佩蓉 韩振祥 +2 位作者 张瑜 桂敏 刁枢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8期95-98,105,共5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电针"四关"穴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以及血清炎症因子、肾上腺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测量两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皮... 目的:观察围术期电针"四关"穴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以及血清炎症因子、肾上腺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测量两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电针组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血清IL-1β、TNF-α蛋白、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于术后6 h、12 h和24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的CD3^+、CD4^+、CD8^+、CD16^+和CD56^+T细胞及CD4/CD8比值在术后1 d、3 d和7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电针刺激"四关"穴能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肾上腺应激,增强免疫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电针调节 术后认知功能 肾上腺应激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揿针配合雷莫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春亮 彭生 +4 位作者 刘佩蓉 师小伟 张瑜 刘奇 李燕玲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7期776-778,共3页
目的观察揿针配合雷莫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术前15min,治疗组给予双侧足三里、内关穴贴揿针... 目的观察揿针配合雷莫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术前15min,治疗组给予双侧足三里、内关穴贴揿针配合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mg治疗;对照组采用双侧相同穴位放置假治疗贴配合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mg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第2天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并发症。结论揿针配合雷莫司琼用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单用雷莫司琼,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揿针 足三里 内关 恶心呕吐 手术后并发症 皮内针疗法
下载PDF
电针对肝叶切除术后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佩蓉 张瑜 +1 位作者 刘春亮 彭生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手术应激诱导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通过观察海马神经胶质细胞激活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老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对照组采用假手术(sham组,S组);模型组(model组,M组)通过肝左叶切除术诱导产...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手术应激诱导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通过观察海马神经胶质细胞激活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老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对照组采用假手术(sham组,S组);模型组(model组,M组)通过肝左叶切除术诱导产生认知功能障碍;电针组(Electroacupuncture组,EA组)接受肝左叶切除术和术后每日1次,每次30 min的电针刺激。Morris水迷宫评估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免疫荧光检测海马小胶质细胞标记物CD68和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结果与M组相比较,EA组大鼠术后1 d、3 d、7 d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与术前比较,M组和EA组大鼠术后海马GDN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M组相比较,复合电针调节后的EA组术后各时间点海马组织GDNF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M组术后海马组织CD68、GFAP表达显著上调(P<0.05),复合电针调节后的EA组大鼠海马组织CD68和GFAP的上调得到了显著抑制(P<0.05)。结论电针可显著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电针 肝叶切除术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
下载PDF
高连通空隙特征的排水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丰 刘沛荣 +2 位作者 王灿升 邹杰 农智雄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7,共7页
排水沥青混合料主要依靠内部连通空隙排出路表积水,但目前设计排水沥青路面时更多的是参照空隙率指标,而不是连通空隙率指标。为更准确地认识连通空隙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其与排水、抗滑、降噪之间的关系,通过室内试验成型不同筛孔通过率... 排水沥青混合料主要依靠内部连通空隙排出路表积水,但目前设计排水沥青路面时更多的是参照空隙率指标,而不是连通空隙率指标。为更准确地认识连通空隙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其与排水、抗滑、降噪之间的关系,通过室内试验成型不同筛孔通过率的排水沥青混合料PAC-10试件,测得每个试件的渗水系数,并分别使用体积法以及真空塑封法测得其空隙率与连通空隙率。优选5个连通空隙率从小到大差值为2%左右的级配成型试件测得其摆值及吸声系数。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连通空隙率都比空隙率与渗水系数线性回归相关系数高,其中体积法测得的连通空隙率与渗水系数相关系数最大R^(2)=0.991,说明它能解释渗水系数99.1%的变异量,更能准确地反映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排水能力;使用体积法测得的空隙率与连通空隙率之间在空隙率大于20%时呈线型关系,且线性关系良好,但当空隙率小于20%时,数据开始偏离拟合直线,相关性变差;连通空隙率与2.36 mm筛孔的通过率及4.75 mm通过率之间呈线性关系,2.36 mm及4.75 mm筛孔通过率越小,连通空隙率越大;同时降低4.75 mm与2.36 mm通过率可有效提高连通空隙率;抗滑及降噪效果随着连通空隙的增大而增大,当连通空隙率超过18%之后抗滑降噪增长速度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排水沥青路面 关键粒径 空隙率 连通空隙率
原文传递
辽西半干旱地区两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通量及蒸散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俐爽 同小娟 +5 位作者 孟平 张劲松 刘沛荣 李俊 张静茹 周宇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08-1522,共15页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半干旱地区林水矛盾日益突出。了解该区人工林的能量通量和蒸散(ET)变化,可为今后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该研究采用涡度相关法分别对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半干旱地区林水矛盾日益突出。了解该区人工林的能量通量和蒸散(ET)变化,可为今后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该研究采用涡度相关法分别对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的水热通量进行了一年(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连续观测,利用界限温度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特征确定了生长季长度(4月11日至10月10日),分析了潜热通量(LE)、感热通量(H)、净辐射(R_(n))、土壤热通量(G)及ET的季节动态,利用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了气温(T_(a))、R_(n)、空气水汽压亏缺(VPD)、土壤含水量(SWC)、NDVI对ET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樟子松人工林的R_(n)、G、H都呈单峰形季节变化趋势,LE的波动更剧烈。全年来看,能量消耗以H为主,其次是LE,G消耗的能量较少。波文比生长季均值分别为1.82和2.23,小于年平均值(3.43和4.44)。生长季ET分别为302.79和247.54mm,占全年ET的82.89%和84.20%;年ET分别为365.29和293.99 mm,为同期降水量的87.81%和72.23%。Priestley-T_(a)ylor系数(α)和退耦因子(Ω)可以用来说明SWC和冠层导度(g_(c))对ET的影响。油松、樟子松人工林的α年平均值分别为0.30和0.24,Ω分别为0.12和0.07。全年来看,SWC是影响该区两种人工林ET的主导因子,其次为R_(n)。在不受水分胁迫下,R_(n)对ET影响更大;T_(a)和VPD对ET的综合影响较小,多为间接作用。NDVI和g_(c)是影响两种人工林的ET的重要生物因子,对ET的控制作用在生长季更为明显。该研究说明辽西半干旱地区的油松和樟子松人工林都采取保守的耗水策略,维持了生态系统的水量平衡,是该地区适宜的造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人工林 能量通量 蒸散 生物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散射辐射对中国东部典型人工林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沛荣 同小娟 +4 位作者 孟平 张劲松 张静茹 于裴洋 周宇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4-918,共15页
散射辐射是影响森林碳吸收的重要因子。然而,有关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对散射辐射响应机理的理解仍有限。该研究利用中国东部6个人工林生态系统2019-2020年观测的碳通量数据和气象数据,估算了散射辐射,区分了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条... 散射辐射是影响森林碳吸收的重要因子。然而,有关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对散射辐射响应机理的理解仍有限。该研究利用中国东部6个人工林生态系统2019-2020年观测的碳通量数据和气象数据,估算了散射辐射,区分了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条件;基于直角双曲线方程获取了不同辐射条件下生态系统光响应参数;量化了GPP对散射辐射和直接辐射变化的响应;采用偏相关方法分析了光照和环境因子对GPP日变化的贡献,旨在探究生长季散射辐射对人工林生态系统GPP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散射辐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冠层光合作用,初始量子效率(α)和光合有效辐射(PAR)为1000μmol·m^(-2)·s^(-1)时的GPP(P1000)分别提高了47%-150%和2%-65%。与直接辐射条件相比,散射辐射条件下的PAR每增加1μmol·m^(-2)·s^(-1),GPP增加0.86%-1.70%,森林植被类型和站点物候变化会影响这一过程,具有较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GPP随单位PAR增加的变化量的增量(0.86%-1.00%)明显低于其他人工林站点的增量(1.04%-1.70%),且植被NDVI与P_(1000)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低光照时,PAR控制生态系统平均总初级生产力(GPP_(a))的变化;在中等至高光照时,散射辐射比例(DF)是影响GPP_(a)的主要因子。在中等光照时,散射辐射对应的光合作用接近于高光照时太阳辐射对应的光合作用,且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杨树(Populus spp.)、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和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在中高DF(≥0.5)时的GPP_(a)比低DF(<0.5)高出27%-50%,油松和樟子松在中高DF时的GPP_(a)比低DF约高出2%。散射辐射条件下,散射光合有效辐射(PAR_(dif))解释了GPP变化的16%-45%,气温(T_(a))和饱和水汽压差(VPD)解释了杉木、栓皮栎和华北落叶松林GPP变化的10%-19%。在散射辐射条件下,人工林在T_(a)为15-25℃和VPD为0-1 kPa时P_(1000)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散射辐射 总初级生产力 饱和水汽压差
原文传递
Screening and analysis of key active constituents in Guanxinshutong capsule using mass spectrum and integrative network pharmacology 被引量:5
10
作者 liu Feng DU Xia +2 位作者 liu pei-rong SUN Yu-Hong ZHANG Yan-Min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02-312,共11页
Guanxinshutong capsule(GXSTC)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 for many years. However, the targets of this herbal formula and the underlying... Guanxinshutong capsule(GXSTC)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 for many years. However, the targets of this herbal formula and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ction involved in the treatment of CVDs are still unclear.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used a systems pharmacology approach to identify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GXSTC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targets in the 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 with respect to the treatment of CVDs. This method integrated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prediction of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analysis usin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s. 12 active compounds and 33 targets were found to have a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CVDs, and four main active ingredients, including protocatechuic acid, cryptotanshinone, eugenol, and borneol were selected to verify the effect of(GXSTC) on calcium signaling system in cardiomyocyte injury induced by hypoxia and reoxygenation. The result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ed the active components and targets of GXSTC in the treatment of CVDs,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he 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GXS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 spectrum Systems pharmacology Guanxinshutong capsul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