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合成菌群替代传统母曲对高温大曲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郭小龙 邓灿 +4 位作者 张明春 高瑞杰 刘蒲临 熊笠君 缪礼鸿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9-248,共10页
传统高温大曲是经自然发酵而生产的,存在微生物群落组成复杂、所需的风味组分及含量难以控制等缺点。为了优化高温大曲微生物菌群结构和提高大曲品质,以小麦为原料,将高温大曲中分离筛选的地衣芽孢杆菌BL44、酿酒酵母SCY62、宛氏拟青霉... 传统高温大曲是经自然发酵而生产的,存在微生物群落组成复杂、所需的风味组分及含量难以控制等缺点。为了优化高温大曲微生物菌群结构和提高大曲品质,以小麦为原料,将高温大曲中分离筛选的地衣芽孢杆菌BL44、酿酒酵母SCY62、宛氏拟青霉PV3、微小根毛霉RP1和嗜热子囊菌TC1分别制备成固态菌剂,按不同添加比例构建2种人工合成菌群替代传统母曲(CK)制作高温大曲,并进行实验室酿酒试验分析。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种大曲的优势真菌属为Lichtheimia,优势细菌属为Bacillus。大曲的理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接种人工合成菌群的高温大曲的液化力和糖化力比CK均有显著提高。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显示,接种人工合成菌群替代传统母曲能显著提高大曲及酒醅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人工合成菌群1和菌群2接种的大曲中四甲基吡嗪含量分别为31.90 mg/kg和56.73 mg/kg,比CK分别提高了2.80、4.99倍;高温堆积发酵酒醅中人工合成菌群1和菌群2的四甲基吡嗪含量分别为0.76 mg/kg和2.74 mg/kg,比CK分别提高了4.03和14.61倍。以上结果表明,人工合成菌群在定向调控大曲酶活性以及白酒中某些特定风味组分及含量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菌群 高温大曲 高通量测序 理化指标 挥发性物质 四甲基吡嗪
下载PDF
复合酵母菌发酵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余莉 高瑞杰 +5 位作者 汪晗 彭湃 梁晓潼 刘蒲临 郭小龙 缪礼鸿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193,共8页
为解决传统小曲黄酒中高级醇含量偏高、饮用者易出现“上头”等问题,该研究以低产高级醇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1∶1∶1)混... 为解决传统小曲黄酒中高级醇含量偏高、饮用者易出现“上头”等问题,该研究以低产高级醇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1∶1∶1)混合制备复合酵母菌剂。以传统小曲发酵黄酒为对照,考察复合酵母菌剂发酵黄酒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感官品质。结果表明,与传统小曲发酵黄酒相比,复合酵母菌剂发酵黄酒酒精度无明显差异,达13.66%vol,而总糖含量(301.54 g/L)提高7.5%;增加了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异戊酸乙酯、3-甲硫基丙醛、糠醛、5-甲基糠醛和2,3-丁二酮;酯类物质总含量(247.50 gm/L)提高了5倍,总高级醇含量(420.09 mg/L)降低了15.9%,苦味氨基酸含量降低了33.1%,感官评分(75分)提高了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复合酵母菌剂 酿酒酵母 高级醇 品质
下载PDF
PFMEA在航天产品多余物去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普林 陈雪芬 +2 位作者 李艳桥 管雅娟 王娜 《质量与可靠性》 2019年第2期43-47,共5页
结合航天产品制造过程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为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需采取科学的方法研究生产制造过程,并对过程中的失效模式风险进行分析。以某型号零件的机加工过程多余物去除为例,详细说明了工艺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PFMEA... 结合航天产品制造过程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为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需采取科学的方法研究生产制造过程,并对过程中的失效模式风险进行分析。以某型号零件的机加工过程多余物去除为例,详细说明了工艺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PFMEA)方法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找出生产制造过程中风险较高的项目,通过增加工具和检测设备来降低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将PFMEA这一可靠性研究工具引入航天产品制造过程,可为航天产品生产制造提供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风险预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产品 失效模式 PFMEA
下载PDF
航天领域镁合金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刘普林 周佳膑 +1 位作者 曹忠 昝林 《航天标准化》 2023年第2期30-33,共4页
对镁合金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镁合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后续发展,以“有标采标、无标制标”为原则,以支持镁合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为目的,对镁合金在材料研发、生产、产品应用等全过程进行梳理,构... 对镁合金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镁合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后续发展,以“有标采标、无标制标”为原则,以支持镁合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为目的,对镁合金在材料研发、生产、产品应用等全过程进行梳理,构建了包含镁合金材料、铸造、检验检测、加工技术、表面处理等全链路的镁合金标准体系,同时也提出了部分关键标准,以供其他领域或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 镁合金 标准体系
下载PDF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酒酿造系统中的重要功能菌株Lactobacillus jinshani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媛 廖卫芳 +3 位作者 缪礼鸿 杨团元 刘蒲临 杨一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0-275,共6页
金山乳杆菌(Lactobacillus jinshani)是1株广泛存在于白酒酿造体系中的功能菌株,为了快速、准确地对白酒酿造过程中的L.jinshani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通过设计L.jinshani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研究根据白酒酿造菌... 金山乳杆菌(Lactobacillus jinshani)是1株广泛存在于白酒酿造体系中的功能菌株,为了快速、准确地对白酒酿造过程中的L.jinshani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通过设计L.jinshani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研究根据白酒酿造菌株L.jinshani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了1对扩增产物大小为266 bp的特异性引物,经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显示,在常见的13种白酒酿造微生物中,可特异性检测到L.jinshani,最低检出量为3.08×10^(3) copies/μL。重复性结果变异系数均≤3.06%。进一步对白酒酿造中大曲及不同轮次酒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大曲及第1轮酒醅中未检测出L.jinshani,在第2轮次酒醅中L.jinshani含量达到(8.9±0.11)lgcopies/g,4轮酒醅中检出L.jinshani(9.38±0.11)lgcopies/g,第5轮酒醅中L.jinshani含量达到(9.43±0.11)lgcopies/g,与高通量测序所得结果一致。说明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实现对白酒酿造系统中L.jinshani的快速鉴定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实时荧光定量PCR 乳酸菌 金山乳杆菌 定性检测 定量检测
下载PDF
张志远运用中药全蝎的经验 被引量:3
6
作者 靳无菲 刘朴霖 +3 位作者 詹婷 王妹 李婷 阎兆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1-1333,共3页
全蝎为有毒之品,张志远教授对其具有独到见解及临证经验,通过醋制全蝎、控制用法用量以及与甘草配伍使用来缓解其毒烈药性,并应用“全蝎-僵蚕”“全蝎-天麻”“全蝎-蜈蚣”药对扩大治疗范围。张教授师古不泥,临床加减应用古方并创制新方... 全蝎为有毒之品,张志远教授对其具有独到见解及临证经验,通过醋制全蝎、控制用法用量以及与甘草配伍使用来缓解其毒烈药性,并应用“全蝎-僵蚕”“全蝎-天麻”“全蝎-蜈蚣”药对扩大治疗范围。张教授师古不泥,临床加减应用古方并创制新方,利用全蝎平肝镇静之功治疗不寐;对于痹证,发挥全蝎攻逐走窜之性来通络止痛;运用全蝎搜风通络之长医面神经麻痹、顽固性头痛,均取得满意疗效,为后人对全蝎的认识与应用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志远 全蝎 不寐 痹证 头痛
下载PDF
浓酱兼香型白酒发酵酒醅微生物群落及理化指标对正丙醇产出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范培文 刘蒲临 +5 位作者 张明春 缪礼鸿 陈家晖 邓灿 汪彩莉 王奇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2-37,共6页
该研究从24份浓酱兼香型白酒二轮次出池酒醅筛选出正丙醇含量高、中、低酒醅样品,对其理化指标进行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基于冗余分析(RDA)探讨正丙醇产量与理化因子、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结果表明,3份酒醅样品... 该研究从24份浓酱兼香型白酒二轮次出池酒醅筛选出正丙醇含量高、中、低酒醅样品,对其理化指标进行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基于冗余分析(RDA)探讨正丙醇产量与理化因子、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结果表明,3份酒醅样品水分、总酸、还原糖以及氨基酸态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共检出16个微生物属(3个细菌属,13个真菌属),其中,共有优势细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1%),共有优势真菌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相对丰度>1%)。RDA结果表明,酒醅的水分、氨基酸态氮、总酸、乳杆菌属、曲霉属、伊萨酵母属、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毕赤酵母属(Pichia)与正丙醇产出呈负相关,还原糖、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与正丙醇产出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酒醅 高通量测序 正丙醇含量 理化指标 微生物群落 冗余分析
下载PDF
高温大曲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和挥发性物质的关联 被引量:7
8
作者 邓灿 高瑞杰 +5 位作者 赵永威 缪礼鸿 汪棉坤 刘蒲临 陈家晖 范培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78-85,共8页
大曲质量评价多以感官指标评分为主。为了探究高温大曲品级的差异性,从感官指标出发,选取高温优级大曲和高温普级大曲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和挥发性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普级曲相比,优级曲的酸度、氨... 大曲质量评价多以感官指标评分为主。为了探究高温大曲品级的差异性,从感官指标出发,选取高温优级大曲和高温普级大曲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和挥发性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普级曲相比,优级曲的酸度、氨态氮含量、发酵力、酯化力偏高,而含水量、液化力、糖化力偏低;普级曲中可培养细菌和霉菌数量均高于优级曲且差异显著;优级曲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更丰富,优势细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优级曲和普级曲的真菌组成种类相同,普级曲中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占比达18.24%,优级曲中仅为0.57%,且嗜热真菌高达98.89%。在高温大曲中共检测出23种挥发性物质,优级曲样品中异戊酸、己酸乙酯、糠醛和四甲基吡嗪的含量高于普级曲,异丁醛和异戊醛含量则较低。该研究可以为感官评价大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为高温大曲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感官指标 理化指标 微生物群落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万源 罗俊 +4 位作者 刘普林 陈晶 肖鹏 庞延辉 章诗韵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0期85-88,共4页
信息技术辅助流调工作是信息化时代发展所需,对传统流调工作是冲击,是挑战,更是机遇。信息技术与流调工作融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多思考、多探讨、多举措,使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磨合,让信息化技术最大程度在流调工作中发挥... 信息技术辅助流调工作是信息化时代发展所需,对传统流调工作是冲击,是挑战,更是机遇。信息技术与流调工作融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多思考、多探讨、多举措,使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磨合,让信息化技术最大程度在流调工作中发挥优势和作用。本研究结合武汉市数字化流行病学智能分析系统剖析信息技术辅助智能流调面临的传统思维的限制、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新事物对旧习惯的冲击、自建系统的定位等问题,提出可以通过因时制宜突破传统思维、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系统、系统设计更人性化、数据交换实现上下联动等方式让信息技术与流调工作深度融合,为系统的全面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流调 辅助 思考
下载PDF
一株高出酒率的粟酒裂殖酵母菌株的筛选及其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明春 梁丽文 +4 位作者 张梦阳 赵永威 刘蒲临 缪礼鸿 王霜 《酿酒科技》 2022年第7期65-70,共6页
对白云边酒酿造酒醅中分离得到的不同种属的酵母菌进行发酵性能比较,从中筛选一株耐温性好、产酒力强、产正丙醇低的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cc7。与S.pombe标准菌株1056相比,Scc7在高粱糖化液中发酵酒精度提高了8.7%,正丙醇含... 对白云边酒酿造酒醅中分离得到的不同种属的酵母菌进行发酵性能比较,从中筛选一株耐温性好、产酒力强、产正丙醇低的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cc7。与S.pombe标准菌株1056相比,Scc7在高粱糖化液中发酵酒精度提高了8.7%,正丙醇含量降低了9.9%,乙酸乙酯含量提高了22.2%,并产生3-羟基丁酮。以麸皮为培养基发酵制备Scc7菌剂模拟固态白酒发酵后发现,与储存4个月的大曲相比,将Scc7菌剂以30%比例同1个月大曲混合发酵可使酒精度提高20.8%,正丙醇降低57.78%。本研究表明,Scc7制备的功能菌剂在白酒酿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出酒率 粟酒裂殖酵母 筛选 白酒酿造 应用研究
下载PDF
高产酸扣囊复膜酵母的筛选与培养基配方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宸瑞 高瑞杰 +2 位作者 缪礼鸿 刘蒲临 廖卫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3-159,共7页
该研究对10种不同的米酒曲和黄酒曲中的高产酸酵母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及鉴定,并以酵母菌的生物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菌株的液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共分离获得6株扣囊复膜酵母(Saccha... 该研究对10种不同的米酒曲和黄酒曲中的高产酸酵母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及鉴定,并以酵母菌的生物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菌株的液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共分离获得6株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通过菌株产酸能力和耐受性的比较,筛选到一株产酸率高、耐高温和乙醇能力强的扣囊复膜酵母菌株3-1,其总酸(以乳酸计)产量达5.4 g/L。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糖蜜7.5 g/L,葡萄糖7.7 g/L,大豆蛋白胨1.7 g/L,酵母浸粉1.7 g/L。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3-1的生物量达2.45×10^(8)个/mL,总菌数比对照培养基提高了6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囊复膜酵母 筛选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法 酵母菌总数
下载PDF
苍术在温病组方中的配伍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朴霖 宋安然 阎兆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究温病学古方中苍术相关药对、药组及其配伍规律。方法:以明清时期及近代温病相关著作中收载的温病方剂为主要来源,整理含有苍术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次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苍术在温病治疗组方中的核心药对、药组及其配... 目的:探究温病学古方中苍术相关药对、药组及其配伍规律。方法:以明清时期及近代温病相关著作中收载的温病方剂为主要来源,整理含有苍术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次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苍术在温病治疗组方中的核心药对、药组及其配伍规律。结果:收集温病方剂1547首,其中44首含有苍术,与苍术配伍频次较高的中药有甘草、藿香、陈皮、厚朴、茯苓、羌活、防风、滑石、生姜等;归类分析药性后发现苍术配伍药物以解表药频次最高,清热药次之;苍术+藿香、苍术+陈皮、苍术+厚朴为高支持度药对,苍术+藿香+陈皮、苍术+藿香+厚朴+陈皮为高支持度药组。结论:苍术在温病组方中具有重要配伍意义,可对温病过程中与寒、湿相关的肺、脾、胃、肠等证候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苍术 温病 寒湿 湿邪 配伍规律 药对 药组
下载PDF
白酒酿造酒醅与周边土壤中酵母菌多样性及东方伊萨酵母发酵特性比较 被引量:15
13
作者 彭俊 杨团元 +3 位作者 刘蒲临 赵永威 缪礼鸿 廖卫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84,共8页
采用平板分离法,从白云边酒厂酒醅和周边土壤中分离获得120株酵母菌,采用26S rDNA D1/D2序列分析,比较2种环境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并测定不同来源的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菌株耐酸、耐温和乙醇耐受性及发酵产物乙醇和乙... 采用平板分离法,从白云边酒厂酒醅和周边土壤中分离获得120株酵母菌,采用26S rDNA D1/D2序列分析,比较2种环境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并测定不同来源的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菌株耐酸、耐温和乙醇耐受性及发酵产物乙醇和乙酸乙酯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来自酒醅和土壤中的酵母菌多样性差异较大,土壤、酒醅中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分别占优势。I.orientalis在土壤和酒醅中均比较丰富,其耐酸、耐高温和高温下耐乙醇能力有差异,且来源酒醅的菌株在耐受性方面较来源土壤菌株有一定优势,来源酒醅I.orientalis菌株发酵产乙醇和乙酸乙酯含量显著高于来源土壤菌株。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参入白酒发酵的菌种来源和I.orientalis优良菌株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酒醅 土壤 酵母菌多样性 东方伊萨酵母 发酵特性
下载PDF
志意辨证解析躯体症状障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朴霖 阎兆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11-714,共4页
躯体症状障碍造成的社会负担日趋增高,由于其复杂性和异质性,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无特异性药物或疗法。依据与精神心理行为疾病相适宜的志意辨证解析,其基本病机为魂亢魄弱,志偏意摇,精弱神衰。初期本证渐及合证阶段,形体未损,魂亢魄... 躯体症状障碍造成的社会负担日趋增高,由于其复杂性和异质性,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无特异性药物或疗法。依据与精神心理行为疾病相适宜的志意辨证解析,其基本病机为魂亢魄弱,志偏意摇,精弱神衰。初期本证渐及合证阶段,形体未损,魂亢魄弱,志偏意摇,治以安魂强魄,调和志意;中后期可见肝郁脾虚、魂不谐意,或心肾不交、志不御神,或痰火内盛、心神不宁,或久病不愈,肝肾不足、精弱神衰,依据病情选择安魂强魄散、逍遥散、黄连温胆汤及左归丸等治疗,并可辅以中医外治技术和心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意辨证 躯体症状障碍 魂亢魄弱 志偏意摇 精弱神衰 辨证论治 外治技术 心理治疗
下载PDF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液态法黄酒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梦 缪礼鸿 +2 位作者 刘蒲临 王霜 高瑞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0-167,共8页
以糯米糖化液为发酵基质,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HY32在不同发酵温度、不同通气条件以及与酿酒酵母(Sacchromyces cerevisiae)TRADY混合发酵对黄酒风味物质和感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Y32在37℃下发酵的... 以糯米糖化液为发酵基质,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HY32在不同发酵温度、不同通气条件以及与酿酒酵母(Sacchromyces cerevisiae)TRADY混合发酵对黄酒风味物质和感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Y32在37℃下发酵的黄酒的乙醇体积分数为7.13%,是28℃发酵的2.19倍。与37℃发酵相比较,28℃发酵产生的异戊醇等高级醇含量显著降低,乙酸等有机酸含量显著提高。HY32菌株摇床发酵产生的乙酸乙酯含量是静置发酵的9.66倍。HY32与TRADY按1∶1混合发酵与单一TRADY发酵的酒精度无明显差异,但混合发酵黄酒样的乙酸乙酯和乙酸含量分别比单一酿酒酵母提高了2.46和1.31倍。高级醇(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和β-苯乙醇)总量是单一酿酒酵母发酵酒样高级醇含量的81.9%。经感官评定,混合发酵黄酒样口感爽口柔和,醇香浓郁,比单一酿酒酵母发酵的黄酒的口感和风味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混合发酵 黄酒 风味物质 发酵条件
下载PDF
浓酱兼香型酒醅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布氏乳杆菌生长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松 缪礼鸿 +2 位作者 张明春 刘蒲临 廖卫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6-50,共5页
采用平板分离法,从浓酱兼香型不同轮次酒醅中分离乳酸菌,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同时测定不同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到30株乳酸菌,归属于3个属共5个种,其中布氏乳杆菌最多(21株),占总... 采用平板分离法,从浓酱兼香型不同轮次酒醅中分离乳酸菌,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同时测定不同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到30株乳酸菌,归属于3个属共5个种,其中布氏乳杆菌最多(21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70%,是第三和第四轮出池酒醅的优势乳酸菌。所检测的19株布氏乳杆菌(L. buchneri)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 H值大多在4.5左右,对乙醇的耐受能力在2%~10%之间。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相比,所检测的6株布氏乳杆菌表现出了较强的发酵产柠檬酸和乙酸的能力,其平均柠檬酸产量为3.76 g/L,平均乙酸产量为4.22 g/L,分别是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ZR1的11.13倍和1.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醅 布氏乳杆菌 分离 鉴定 多样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贮存期高温大曲微生物群落演替与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正坤 刘蒲临 +2 位作者 杨团元 缪礼鸿 廖卫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0-166,共7页
以不同贮存期的白酒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其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大曲经过120 d贮存后曲皮和曲心中的微生物总数均有显著增加,微生物群落结构亦有明显变化。贮存30 d时,曲皮中优势微生物为芽... 以不同贮存期的白酒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其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大曲经过120 d贮存后曲皮和曲心中的微生物总数均有显著增加,微生物群落结构亦有明显变化。贮存30 d时,曲皮中优势微生物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曲心中优势微生物为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贮存120 d时,芽孢杆菌属(Bacillus)、根毛霉属(Rhizomucor)在曲皮和曲心中均占优势。随着贮存时间进行,大曲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水分逐渐降低。大曲中不同部位微生物的变化与其理化性质存在对应关系。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的变化与大曲中还原糖呈正相关,与水分呈负相关。芽孢杆菌属(Bacillus)、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和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的变化与大曲中水分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贮存 微生物群落结构 理化指标 曲皮 曲心
下载PDF
耐碱性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梦昀 缪礼鸿 +2 位作者 励飞 刘蒲临 廖卫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33,共11页
研究旨在高产β-甘露聚糖酶饲用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用透明圈法筛选得到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活力较高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MYB-2,通过单因素实验、Box-Behnken实验及响应面分析对该菌的产酶培养基及培养... 研究旨在高产β-甘露聚糖酶饲用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用透明圈法筛选得到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活力较高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MYB-2,通过单因素实验、Box-Behnken实验及响应面分析对该菌的产酶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为:魔芋微粉10.0 g/l,大豆蛋白胨10.0 g/l、CaCl_2 0.6 g/l、K_2HPO_4 0.8 g/l、MgSO_4·7H_2O 1.0 g/l,pH三角瓶,37℃、220 r/min发酵36 h,酶活力达355.75 U/ml,是初始酶活力的3.5倍。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55℃和5.5。在45~55℃内酶活力稳定,55℃保温30 min和3 h后其相对酶活力保留92%和57%;在pH值5.0~10.0内酶活力稳定,在pH值9.0和10.0的环境下处理2 h其相对酶活力保留95%和81%。Li^+和K^+对该酶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该酶具有良好的耐碱特性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碱β-甘露聚糖酶 筛选 鉴定 发酵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下载PDF
Far Infrared Resonance Transition Study of the Chain-End S=1/2 Modes in an S=1 Antiferromagnetic Chain
19
作者 LU Wei SHEN Xuechu +4 位作者 liu pulin M.von Ortenberg J.Tuchendler J.P.Renard ZHENG Fe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13-316,共4页
The unpaired spin S=1/2 states which occur at the ends of an S=1 Heisenberg-like antiferromagnetic chain,have been observed recently in low-temperature electron spin-resonance measurements of Ni(C_(2)H_(8)N_(2))_(2)NO... The unpaired spin S=1/2 states which occur at the ends of an S=1 Heisenberg-like antiferromagnetic chain,have been observed recently in low-temperature electron spin-resonance measurements of Ni(C_(2)H_(8)N_(2))_(2)NO_(2)ClO_(4) containing selected impurities.We present here a further study on this topic by far infrared transmission spectra under the magnetic field.The splitting of S=1/2 modes was clearly observed and explain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S=1/2 modes at two nearby chains,which can be separated by vacancy-like de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2 field. TRANSITION
下载PDF
Haldane Gap Related Energy States in Spin s=1 Linear Chain Heisenberg Antiferromagnet
20
作者 LU Wei liu pulin +3 位作者 SHEN Xuechu M.von Ortenberg J.Tuchendler J.P.Renard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Som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are found for the singlet ground state and lowest triplet excited state in the spin s=1 linear chain Heisenberg antiferromagnet with arbitrary chain length.The influence of the anisotropic ... Som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are found for the singlet ground state and lowest triplet excited state in the spin s=1 linear chain Heisenberg antiferromagnet with arbitrary chain length.The influence of the anisotropic term on these states is evaluated by spin polarization on the site of the chain.The energy levels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ISENBERG EXCITED ARBITRA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