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四链体/硫黄素T无标记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快速检测氟苯尼考
1
作者 史明慧 刘若冰 +2 位作者 崔琦琦 于文龙 王向红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7,共9页
硫黄素T(ThT)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与G-四链体结合,形成G-四链体/ThT复合物,呈现出较强荧光强度,而游离ThT荧光十分微弱。当存在氟苯尼考(FF)时,具有G-四链体结构的适配体(Apt)对靶标的高亲和力,使得Apt/FF复合物形成并释放ThT,荧光强度... 硫黄素T(ThT)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与G-四链体结合,形成G-四链体/ThT复合物,呈现出较强荧光强度,而游离ThT荧光十分微弱。当存在氟苯尼考(FF)时,具有G-四链体结构的适配体(Apt)对靶标的高亲和力,使得Apt/FF复合物形成并释放ThT,荧光强度降低。基于这一特点,本研究设计一种灵敏快速的现场检测体系,用于检测氟苯尼考,即基于G-四链体/硫黄素T的无标记荧光适配体传感器。该适配体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0.0128~200 ng/mL,实际检出限0.0128 ng/mL,检测总时长10 min。同时,对实际加标样品(牛奶和鸡蛋)进行回收率计算,加标回收率在91.2%~117.1%之间。所建立的无标记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具有高特异性、成本低、耗时短等优点,可用于实际样品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G-四链体 硫黄素T 氟苯尼考 荧光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免疫细胞浸润与基因富集分析
2
作者 柳若冰 郑德义 李伟人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6期761-768,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搜索并下载CSCC数据集,经过检索及筛选得到临床信息GSE45216和GSE108008两个数据集,使用R语言CIBERSORT函数分析免...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搜索并下载CSCC数据集,经过检索及筛选得到临床信息GSE45216和GSE108008两个数据集,使用R语言CIBERSORT函数分析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以及它们在CSCC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性。使用vioplot软件绘制差异细胞的小提琴图,R软件clusterProfiler包对靶基因通过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数据库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CC组中38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6个上调基因、304个下调基因,通过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排名前10的关键基因分别为人乳铁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1、RPTN、天冬氨酰氨基葡糖苷酶、PAN3、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分泌粒蛋白5、叶酸受体3、维甲酸诱导蛋白14、多肽N-乙酰半乳糖氨基转移酶14;CSCC发生发展中导致浆细胞数量增加,M1型巨噬细胞数量减少,记忆性CD4+T细胞为高浸润性,且细胞溶解活性与嗜酸粒细胞呈正相关(r=0.530,P<0.001),而与M2型巨噬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570,P<0.001),影响CSCC预后。GO富集分析显示,基因功能主要与角质细胞分化、细胞防御、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核内的蛋白酶体有关。KEGG信号通路富集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胆固醇代谢、脂肪酸等脂质代谢通路。结论部分免疫细胞浸润及其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在CSCC发生过程及其预后中起重要作用,角质细胞分化、脂质代谢信号通路改变可能与CSCC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免疫细胞浸润 差异表达基因 GEO数据库 生物信息分析
下载PDF
川东南盆缘复杂构造区綦江页岩气田的发现与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东风 魏志红 +3 位作者 刘若冰 魏祥峰 王威 王庆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8-1429,共12页
涪陵页岩气田发现以后页岩气勘探开始向川东南盆缘复杂构造区拓展,在复杂构造区发现了綦江页岩气。研究表明:①綦江页岩气田的地质特征总体上与涪陵页岩气田相似,表现为高总有机碳含量(平均2.62%)、高孔隙度(平均4.53%)和高含气量(平均5... 涪陵页岩气田发现以后页岩气勘探开始向川东南盆缘复杂构造区拓展,在复杂构造区发现了綦江页岩气。研究表明:①綦江页岩气田的地质特征总体上与涪陵页岩气田相似,表现为高总有机碳含量(平均2.62%)、高孔隙度(平均4.53%)和高含气量(平均5.43 m3/t),为典型的自生自储式连续型干气藏,其地表和地下条件均很复杂,埋藏深度跨度大,属于中深层-深层,气藏中深3354 m;地温梯度偏低,平均为2.99℃/100 m;地层压力系数0.98~1.98,平均1.50,从常压到超高压都有分布;②建立了盆缘复杂构造区“大断裂带主体控制、深埋区富集”的盆缘鼻状断背斜页岩气富集模式,提出了“优质页岩发育、流体压力高、微裂缝发育、地应力低”是“甜点”目标评价的关键要素;③建立了适用的深层页岩气“甜点”预测和和复杂缝网体积压裂技术,为綦江页岩气田高产稳产提供了坚强的保障。2022年11月首期已提交丁山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1459.68×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历程 气藏特征 五峰组-龙马溪组 綦江页岩气田 盆缘 川东南地区
下载PDF
川东地区五峰—龙马溪组超深层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子涵 高平 +2 位作者 冯越 刘若冰 袁桃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9,I0004,I0005,共15页
利用低压CO 2和N 2吸附实验,研究川东地区五峰—龙马溪组超深层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及主控因素,对比周缘地区五峰—龙马溪组中浅层和深层页岩样品,分析压实作用对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川东地区五峰—龙马溪组超深层页岩孔... 利用低压CO 2和N 2吸附实验,研究川东地区五峰—龙马溪组超深层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及主控因素,对比周缘地区五峰—龙马溪组中浅层和深层页岩样品,分析压实作用对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川东地区五峰—龙马溪组超深层页岩孔隙类型以有机质孔为主,孔隙形态主要为墨水瓶孔(细颈和广体孔),介孔和微孔约占总孔体积的90%。其中,微孔孔径峰值分布于0.35、0.50和0.79 nm,非微孔孔径主要分布于2.00~10.00 nm。超深层页岩孔隙结构受控于总有机碳质量分数,石英对孔隙的形成与保存也有一定控制作用,黏土矿物的自身强延展性易受压实作用影响,不利于颗粒间孔隙的发育与保存。相较于中浅层和深层页岩,超深层页岩的介孔/微孔体积比明显较低,压实作用影响超深层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使介孔和较大微孔受较强压实作用影响而演化为孔径更小的微孔,导致超深层页岩孔径缩小。该结果为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五峰—龙马溪组 超深层 页岩 有机质孔 孔隙结构 气体吸附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纳米孔隙结构表征
5
作者 李东升 高平 +5 位作者 盖海峰 刘若冰 蔡益栋 李刚 周秦 肖贤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3-1305,共13页
富有机质页岩中广泛发育的纳米孔隙是页岩气的重要储集空间。为了明确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以四川盆地东南部丁山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SEM)、N_(2)和CO_(2)低压吸附实验,对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面孔率进... 富有机质页岩中广泛发育的纳米孔隙是页岩气的重要储集空间。为了明确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以四川盆地东南部丁山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SEM)、N_(2)和CO_(2)低压吸附实验,对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面孔率进行统计,并对页岩中纳米孔隙结构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总有机碳(TOC)含量是影响龙马溪组页岩纳米孔隙比表面积和孔容的主要因素。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孔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均随TOC含量上升而增加,且在TOC值较高时超过无机孔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为2~10 nm的孔隙对龙马溪组页岩的总孔容贡献最大。焦沥青相比于其他有机质发育更多的介孔,焦沥青含量增多将导致页岩中介孔孔容显著增加,而排油效率可通过影响焦沥青含量间接导致页岩纳米孔隙发育差异,高排油效率会降低页岩介孔和总孔孔容。在龙马溪组页岩勘探开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TOC含量、排油效率及焦沥青含量对页岩气储集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孔隙 纳米孔隙结构 气体吸附 焦沥青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基于图像叙事的三亚地域文旅产品设计研究
6
作者 刘若冰 王丽君 《设计》 2023年第13期1-5,共5页
在旅游业发展兴盛的背景下,构建图像叙事理论在三亚地域文旅产品中的创新设计策略,促进三亚文旅产品设计的发展。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将图像叙事介入文旅产品设计;在三亚地域文化范围中构建叙事元素视觉基因库并对元素进行提取与转译,... 在旅游业发展兴盛的背景下,构建图像叙事理论在三亚地域文旅产品中的创新设计策略,促进三亚文旅产品设计的发展。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将图像叙事介入文旅产品设计;在三亚地域文化范围中构建叙事元素视觉基因库并对元素进行提取与转译,通过设置叙事情节以及对符号进行重构,最终选取叙事载体完成叙事行为,构建完整图像叙事文旅产品设计模型。完成三亚地域文化产品设计实践,归纳出可供地域文旅产品设计参考的图像叙事设计策略。图像叙事介入文旅产品设计,使产品的情境叙事性、情节体验感更加丰富,使三亚地域文化在图像叙事的助力下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传播,为三亚地域文旅产品设计提供了活化的发展思路与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叙事 三亚 地域文化 文旅产品 设计实践
下载PDF
相对运动中一类质点运动方程的同伦摄动解
7
作者 姜文安 刘若冰 +1 位作者 顾叶彤 李浚超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9-1402,共4页
相对运动中质点的运动方程大多数是非线性的,其精确显式求解是一个难点。本文基于同伦摄动分析方法,研究了相对运动中一类质点运动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近似显式解。先构造了系统的同伦方程,再结合Lindstedt–Poincare方法和系统的初始条件... 相对运动中质点的运动方程大多数是非线性的,其精确显式求解是一个难点。本文基于同伦摄动分析方法,研究了相对运动中一类质点运动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近似显式解。先构造了系统的同伦方程,再结合Lindstedt–Poincare方法和系统的初始条件,推导了系统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求解了系统的位移近似响应,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解的正确性,为相对运动的质点运动方程求解提供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力学 相对运动 非线性 同伦摄动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二叠系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86
8
作者 郭旭升 胡东风 +2 位作者 刘若冰 魏祥峰 魏富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18,共8页
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是四川盆地重要的烃源岩层系,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烃源岩评价,而针对页岩气成藏方面的研究则较少。为此,通过对龙潭组取心井——东页深1井分析测试结果的解剖,结合邻区的钻探成果,对龙潭组富有机质... 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是四川盆地重要的烃源岩层系,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烃源岩评价,而针对页岩气成藏方面的研究则较少。为此,通过对龙潭组取心井——东页深1井分析测试结果的解剖,结合邻区的钻探成果,对龙潭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分布特征、地化特征、储层特征、含气特征及顶底板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并与具有相似沉积背景且已获得良好页岩气显示的页岩层系展开了对比分析,明确了龙潭组页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南地区龙潭组海陆过度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厚度大于40 m、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孔隙度较高、有机碳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适中、含气性较好,具备页岩气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2)较之于国内外其他已获得良好页岩气显示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川东南地区龙潭组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含气量等关键参数更优;(3)有机质类型是影响龙潭组泥页岩中有机质孔隙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页岩气勘探选层应避开煤层富集段。结论认为:在综合考虑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程度及夹层厚度、埋深、保存等条件下,綦江—赤水一带是四川盆地龙潭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的最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龙潭期 海陆过渡相 泥页岩 有机碳含量 热演化成熟度 含气量 页岩气勘探潜力
下载PDF
湖相页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与勘探潜力--以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侏罗系为例 被引量:29
9
作者 胡东风 魏志红 +3 位作者 刘若冰 魏祥峰 陈斐然 刘珠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3-120,共8页
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泰页1井在中侏罗统凉高山组湖相页岩段测试获得日产气7.5×10^(4) m^(3)、日产油9.8 m^(3),油气试采效果好,实现了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的勘探潜... 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泰页1井在中侏罗统凉高山组湖相页岩段测试获得日产气7.5×10^(4) m^(3)、日产油9.8 m^(3),油气试采效果好,实现了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的勘探潜力、实现湖相页岩油气高效规模开发利用,利用泰页1井、涪页10井等重点井的钻探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湖相页岩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探究了控制湖相页岩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明确了该区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的勘探潜力和有利目标区带。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侏罗系半深湖相优质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孔隙度高、含气量高,是页岩油气富集的地质基础;②发育大型宽缓向斜、保存条件好、压力系数普遍大于1.2,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关键;③湖相页岩微裂缝发育,有利于页岩油气富集及后期的压裂改造。结论认为,涪陵地区凉高山组湖相页岩分布广、埋深适中,微裂缝发育,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页岩气资源量为1922×10^(8) m^(3)、页岩油资源量为2800×10^(4) t,页岩油气勘探的潜力较大,是该区下一步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涪陵地区 中侏罗统凉高山组 页岩油气 富集高产 勘探潜力 资源量 泰页1井
下载PDF
四川盆地拔山寺向斜泰页1井页岩油气重大突破及意义 被引量:38
10
作者 胡东风 魏志红 +3 位作者 刘若冰 魏祥峰 刘珠江 陈斐然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2,共12页
2021年1月,在四川盆地涪陵北部拔山寺向斜针对侏罗系凉高山组实施的第一口页岩油气探井--泰页1井,通过水平井钻井及分段压裂测试,试获日产气7.5×10^(4)m^(3)、日产油9.8m^(3),实现了侏罗系凉高山组湖相页岩油气新层系勘探重大突破... 2021年1月,在四川盆地涪陵北部拔山寺向斜针对侏罗系凉高山组实施的第一口页岩油气探井--泰页1井,通过水平井钻井及分段压裂测试,试获日产气7.5×10^(4)m^(3)、日产油9.8m^(3),实现了侏罗系凉高山组湖相页岩油气新层系勘探重大突破。基于泰页1井的钻探成果,系统分析了涪陵北部地区凉高山组湖相页岩油气成藏条件和富集规律。研究表明:泰页1井突破层系为凉高山组二段(凉二段)半深湖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其中(4)小层厚度约为25.20m,TOC均值大于1.5%,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Ro为1.01%~1.41%,孔隙度平均为3.52%,以无机孔(黏土矿物层间孔、粒间孔、粒内孔等)为主,仅局部发育有机质孔,孔隙类型以介孔(孔径为2~50nm)和大孔(孔径大于50nm)为主,含气量约为1.81m^(3)/t。相对于其他小层而言,(4)小层泥页岩连续厚度最大、TOC和孔隙度最高、含气性最好,为自生自储的"纯页岩型"页岩油气藏。涪陵北部地区半深湖相优质页岩分布广泛,有利于页岩油气富集,其中保存条件好、地层高压、微裂缝发育有利于页岩油气高产。探索形成了以"少段多簇+暂堵转向+大排量+中粗砂强加砂"为主要特点的体积压裂关键技术,可实现陆相页岩的有效改造。泰页1井的突破对于中国湖相页岩油气的商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侏罗系 凉高山组 重大突破 成藏条件 富集高产
下载PDF
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黑色页岩发育特征及页岩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14
11
作者 胡东风 魏志红 +2 位作者 刘若冰 范志伟 韩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37,共10页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的桂中坳陷石炭系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但优质页岩的分布、品质和勘探潜力不清制约了该区页岩气的勘探成效。为了指导该坳陷石炭系页岩气的勘探,以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坳陷及周缘野外露头...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的桂中坳陷石炭系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但优质页岩的分布、品质和勘探潜力不清制约了该区页岩气的勘探成效。为了指导该坳陷石炭系页岩气的勘探,以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坳陷及周缘野外露头、钻井录井、分析测试等资料,对页岩地层的分布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特征、保存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落实黑色页岩发育特征,总结优质页岩展布规律,分析页岩气勘探潜力,圈定勘探有利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桂中坳陷鹿寨组页岩以深水陆棚相沉积的碳质页岩、硅质页岩为主;(2)鹿寨组优质页岩厚度介于20~60 m,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成熟度适中、脆性矿物含量高、储集物性较好、有机质孔隙发育;(3)柳城斜坡和宜山凹陷发育良好的区域盖层和顶底板,构造变形程度较弱,抬升剥蚀作用较弱,远离走滑性质较强的逆断层,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4)该坳陷早期地表构造所钻浅井气显示丰富、多口井获得天然气流,揭示了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结论认为,柳城斜坡带、宜山凹陷埋藏深度较大的宽缓向斜是该坳陷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中坳陷 早石炭世鹿寨期 页岩 厚度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保存条件 页岩气勘探潜力 勘探有利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陆相页岩油气勘探评价与认识 被引量:11
12
作者 魏志红 刘若冰 +3 位作者 魏祥峰 陈斐然 刘珠江 王道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层系多、页岩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有望成为中国页岩油气“提储增产”的重要接替领域。以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为研究对象,总结该区优质陆相页岩储层地质特征,提高对陆相页岩油气富集成藏的认识,提出适用... 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层系多、页岩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有望成为中国页岩油气“提储增产”的重要接替领域。以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为研究对象,总结该区优质陆相页岩储层地质特征,提高对陆相页岩油气富集成藏的认识,提出适用于陆相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3项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早—中侏罗世,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主要发育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大安寨段及凉高山组二段3套半深湖相优质页岩储层,总体具有中等TOC、中等孔隙度和高黏土矿物含量特征;(2)沉积相带控制陆相页岩储层的发育与分布,沉积环境和保存条件控制陆相页岩油气富集成藏,天然裂缝控制陆相页岩油气高产,热演化程度控制陆相页岩油气藏类型;(3)高分辨率“甜点”预测技术、水平井高效导向钻井技术及低脆性页岩储层体积压裂技术3项关键技术适用于陆相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油气潜力较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侏罗系 陆相页岩 地质特征 富集成藏 勘探开发
下载PDF
川东北通江-马路背地区须家河组断缝体储层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仁春 刘若冰 +3 位作者 刘明 曹环宇 宿赛 杜红权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3-883,共11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通江-马路背地区须家河组受多期构造运动叠加影响,构造变形强烈,发育多套规模砂体,须家河组发育特殊类型“断缝体”储层。运用钻井统计分析与区域构造演化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储层特征、形成机理及发育控制因素进行研究... 四川盆地东北部通江-马路背地区须家河组受多期构造运动叠加影响,构造变形强烈,发育多套规模砂体,须家河组发育特殊类型“断缝体”储层。运用钻井统计分析与区域构造演化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储层特征、形成机理及发育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储层是规模网状裂缝与相对高孔基质孔隙叠加形成规模网状缝孔储渗体,具有高孔、多缝、孔缝相关的特征。“断缝体”储层的形成与通江-马路背地区3层构造样式和多期构造活动关系密切,区域构造应力场与深部海相流体活动是“断缝体”储层形成的外部力学背景与内部成因机制。通源断裂具有通源与控储双重作用,高能水体环境下大规模发育的砂体为裂缝发育和溶蚀作用提供了基础,局部构造控制复杂缝网的形成,三者共同控制“断缝体”储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缝体 通源断裂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通江-马路背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观念演变及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凌燕 刘若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8-13,共6页
电影观是对电影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其核心是回答电影是什么的问题,也即对电影的本质和功能的思考,实质则是探讨电影与现实的关系。它决定和影响着电影的创作观、批评观、产业观等等。
关键词 中国电影 观念演变 改革开放 创作观 批评观 产业观
下载PDF
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钻井地质剖面分析
15
作者 刘若冰 魏祥峰 +3 位作者 刘珠江 燕继红 袁桃 魏富彬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1期47-57,共11页
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钻井地质剖面是第一口较为系统的海相页岩气参数井剖面,JY1井取得勘探突破是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标志,该井被重庆涪陵市政府命名为“页岩气开发功勋井”。以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钻井地质剖面为重点,阐述了该钻井... 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钻井地质剖面是第一口较为系统的海相页岩气参数井剖面,JY1井取得勘探突破是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标志,该井被重庆涪陵市政府命名为“页岩气开发功勋井”。以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钻井地质剖面为重点,阐述了该钻井剖面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意义,着重介绍了该剖面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笔石带划分及裂缝发育等特征,分析探讨了页岩气储层段“六性”特征及纵向分布规律,得出以下认识:(1)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厚度大、连续沉积、地层层序清晰、笔石门类齐全、区域可对比性好,可作为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分析研究的钻井地质基干剖面;(2)受沉积相带影响,不同页岩气层段地质特征差异明显,其中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一亚段((1)—(5)号小层)为深水陆棚相沉积,总体具有“高TOC、高孔隙度、高含气量、高硅质”的四高特征,是五峰组—龙马溪组勘探开发的主要页岩气“甜点”层段;(3)优质页岩气层中(1)—(3)号小层表现出地质、工程双“甜点”高度耦合的规律,是水平井“靶窗”优选的最佳层位。其中高伽马值的(2)号小层是保证水平轨迹、优质页岩钻遇率的最佳靶心位置。深水陆棚相的优质页岩及“靶窗”层位的确定是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持续稳产、高产的关键,也为后续页岩气勘探选区、选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Y1井 页岩气 地质剖面 五峰组—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鄂西渝东下古生界海相页岩饱和烃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姝慧 何生 +3 位作者 朱钢添 刘若冰 陆亚秋 魏思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7-228,共12页
鄂西渝东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牛蹄塘组)、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是我国南方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位。研究表明,研究区水井沱组经历的最高古地温介于280~300℃,现今R_o为3.90%~4.50%;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最高古地... 鄂西渝东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牛蹄塘组)、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是我国南方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位。研究表明,研究区水井沱组经历的最高古地温介于280~300℃,现今R_o为3.90%~4.50%;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最高古地温介于200~220℃,现今R_o为2.45%~3.00%,有机质处于高演化过成熟阶段。然而,页岩样品氯仿抽提物饱和烃组成仍较为完整,存在碳数分布多具双峰型的正构烷烃、部分类异戊二烯烷烃和甾萜类化合物。该现象说明在地层条件下页岩中较严格受限的液态烃向气态烃的热力转化即环化缩聚和加氢裂解受到限制,从而造成常见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基本碳骨架在地温为200~300℃和热力作用时间为50~180 Ma的条件下仍然可以保存。研究表明,过成熟页岩中的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没有完全失去其指示成熟度和生源的意义。根据页岩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和双峰型分布特征以及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指标判断,水井沱组页岩有机质成熟度更高,有机质来源中以原核生物的母质贡献占优,而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页岩有机母质来源中主要为细菌和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过成熟 饱和烃 页岩 下古生界 鄂西渝东
下载PDF
大血管旁部位小肝癌的精准消融治疗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若冰 李开艳 +3 位作者 罗鸿昌 张伟 张婷婷 邓又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大血管旁小肝癌病灶的疗效,探讨该类病灶精准消融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武汉同济医院2010年1月到2017年7月86例经皮MWA治疗位于大血管旁小肝癌病灶的临床数据,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局部疗...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大血管旁小肝癌病灶的疗效,探讨该类病灶精准消融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武汉同济医院2010年1月到2017年7月86例经皮MWA治疗位于大血管旁小肝癌病灶的临床数据,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局部疗效、生存预后情况。结果 86个病灶的完全消融率94.2%(81/86)。随访8~89个月,随访期累计18例局部复发,23例死亡。治疗后1、3和5年的局部无复发率是:82.3%、76.7%和68.1%。原发肝癌治疗后1、3和5年的无瘤生存率是:61.6%、35.7%和22.0%;1、3和5年的累计生存率是:94.3%、72.3%和63.3%。治疗过程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大血管旁小肝癌可获得精准、良好、安全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肝癌 经皮微波消融 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岩石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思逸 高平 +4 位作者 肖贤明 刘若冰 秦婧 袁桃 王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81-1291,共11页
目前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显微组分缺乏统一的分类方案,命名也较为混乱,给页岩气勘探与评价造成了困难。为此,采用全岩光片和有机地球化学(TOC、δ^(13)C_(org))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显微组分进行有效识... 目前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显微组分缺乏统一的分类方案,命名也较为混乱,给页岩气勘探与评价造成了困难。为此,采用全岩光片和有机地球化学(TOC、δ^(13)C_(org))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显微组分进行有效识别与特征总结,探讨其可能成因,并判断其有机质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中显微组分主要由海相镜质组、腐泥组、动物有机碎屑组和次生组组成。其中,海相镜质组由无结构镜质体组成,呈浑圆状或长条状,具有强的光反射能力,但分布并不广泛;腐泥组主要由无结构腐泥体组成,为藻类遭受热降解过程而形成的无结构且无固定形态的显微组分,在富有机质页岩中广泛分布;动物有机碎屑组主要包括笔石表皮体、几丁虫和放射虫有机碎屑体;次生组由次生沥青体组成,广泛分布在页岩基质孔隙中,呈无固定形状。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中主要发育腐泥组和次生组,其次为动物有机碎屑组和海相镜质组,其有机质类型以Ⅰ-Ⅱ_(1)型干酪根为主,且腐泥组和次生组含量越高,有机质类型越好,其生烃潜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分 有机质类型 有机碳同位素 页岩气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AccuBlue荧光法检测动物食品中的恩诺沙星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若冰 郝怡环 +2 位作者 杨茜 焦文雅 王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10-315,共6页
AccuBlue荧光染料在游离或与单链DNA共存时,只显示微弱的荧光,与双链DNA共存时,其荧光信号显著增强,利用此特点,建立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恩诺沙星荧光检测方法。最优检测条件为在pH 8.5的缓冲溶液中,双链最佳孵育时间10 min,荧光染料... AccuBlue荧光染料在游离或与单链DNA共存时,只显示微弱的荧光,与双链DNA共存时,其荧光信号显著增强,利用此特点,建立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恩诺沙星荧光检测方法。最优检测条件为在pH 8.5的缓冲溶液中,双链最佳孵育时间10 min,荧光染料识别双链的时间6 min。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范围为20~10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9.96μg/L,定量限为29.97μg/kg。板内变异系数范围为4.97%~9.31%,板间变异系数范围为5.83%~10.96%。同时,选取3种动物源性食品(奶粉、虾肉和牛肉)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在3个不同水平,加标回收率在76.54%~98.79%之间。说明所构建AccuBlue荧光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核酸适配体 荧光染料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颗粒信号放大ELISA检测食品中恩诺沙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坚 张富源 +2 位作者 刘敏轩 刘若冰 王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1-317,共7页
以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为信号放大载体,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的二抗为信号探针,建立一种基于AuNPs的信号放大酶联免疫检测方法(AuNPs signal amplificatio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 以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为信号放大载体,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的二抗为信号探针,建立一种基于AuNPs的信号放大酶联免疫检测方法(AuNPs signal amplificatio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uNPs-HRP-IgG ic-ELISA),检测食品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该方法对ENR的检测限(IC_(15))为5×10^(-4)ng/mL,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24 ng/mL,检测范围为0.16~500 ng/mL,与建立的传统ELISA方法(IC_(50)=8.76 ng/mL)相比,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并且该方法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该AuNPs-HRP-IgG ic-ELISA方法的实用性得到了样品添加回收实验和商业化ELISA检测试剂盒的验证,其在牛奶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可达80.52%~102.66%,适用于实际牛奶样本中ENR的快速灵敏检测,也为建立其他食品危害物质的精准检测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金纳米颗粒 辣根过氧化物酶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灵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