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式共治:党建引领资源型社区治理的模式实践--以山西省D社区为样本
1
作者 刘帅婕 苏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9-69,共11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资源型地区社区基于自治乏力与治理格局碎片化、复杂责任主体的场域交互以及各类特殊人群与利益分化等问题,形成了鲜明的资源型城市社区的治理特征。从“政党—国家—社会”的三元理论视角出发,聚焦于基层党...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资源型地区社区基于自治乏力与治理格局碎片化、复杂责任主体的场域交互以及各类特殊人群与利益分化等问题,形成了鲜明的资源型城市社区的治理特征。从“政党—国家—社会”的三元理论视角出发,聚焦于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社区治理转型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思考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深层逻辑内涵,尝试回答党建引领逻辑与治理逻辑如何在基层社会的实践中真正有机结合形成统一体。山西省D社区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依赖组织整合、链式嵌入与双向政治动员的三重复合逻辑,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供组织、动力资源,构建政党整合下的资源型社区治理模式,能够有效破解资源型社区的治理困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实现我国资源型地区基层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社区 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 模式探索
下载PDF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帅杰 孙妍 邓子昭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4期24-32,共9页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磷酸锰铁锂具有能量密度大、安全性好、成本较低等优点,被认为是磷酸铁锂理想的升级品。但是,磷酸锰铁锂较低的电导率和Li^(+)扩散系数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介绍了磷酸锰铁锂材料性能,总结了高温固相法、共...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磷酸锰铁锂具有能量密度大、安全性好、成本较低等优点,被认为是磷酸铁锂理想的升级品。但是,磷酸锰铁锂较低的电导率和Li^(+)扩散系数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介绍了磷酸锰铁锂材料性能,总结了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等合成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碳包裹、纳米化及形貌控制、离子掺杂等改性策略,指出磷酸锰铁锂材料应具有一个合适的锰铁原子数量比;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磷酸锰铁锂 合成方法 改性策略 锰铁原子数量比 碳包裹 离子掺杂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玉海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帅杰 余金杰 +5 位作者 王铁柱 陆邦成 陈宝赟 陈寿波 黄宝强 王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1-386,共16页
玉海铜(钼)矿床成矿岩体为石英闪长(玢)岩,矿化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和稀疏浸染状。围岩蚀变主要为钾硅酸盐化、石英-绢云母化、青磐岩化和黏土化蚀变。矿床类型为斑岩型。铜(钼)矿化主要发育于钾硅酸盐化阶段、石英-绢云母化阶段和青... 玉海铜(钼)矿床成矿岩体为石英闪长(玢)岩,矿化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和稀疏浸染状。围岩蚀变主要为钾硅酸盐化、石英-绢云母化、青磐岩化和黏土化蚀变。矿床类型为斑岩型。铜(钼)矿化主要发育于钾硅酸盐化阶段、石英-绢云母化阶段和青磐岩化阶段。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含子晶三相包裹体和CO_2包裹体3种类型。钾硅酸盐化阶段的均一温度为307~423℃,盐度w(NaCleq)为4.18%~10.11%,密度0.62~0.77g/cm^3,属于高温、中-低盐度流体;石英-绢云母化阶段均一温度为172~336℃,盐度为w(NaCleq)为3.23%~8.55%,密度0.70~0.93 g/cm^3,属于中温、低盐度流体;晚期青磐岩化阶段均一温度155~296℃,盐度w(NaCleq)为3.71%~9.08%,密度0.80~0.96 g/cm^3,属于中低温、低盐度流体。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温度逐渐下降,各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盐度均小于11%,但钾硅酸盐化阶段成矿流体盐度稍高。石英-绢云母化阶段成矿流体δD=-91.6‰^-72.1‰,δ^(18)OH_2O=-1.8‰~6.3‰;青磐岩化阶段成矿流体δD=-97.1‰^-68.3‰,δ^(18)OH_2O=-6.3‰~2.2‰;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特征,但青磐岩化阶段大气降水含量更高。硫化物的δ^(34)S值为-3.5‰~2.8‰,硫来自石英闪长(玢)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成矿作用 玉海铜(钼)矿床 东天山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带复合异质结中的自旋过滤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向华 刘帅杰 +2 位作者 田莉 张枭 陈凯杰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0-674,682,共6页
通过构建端连石墨烯纳米带(GNR)/碳纳米管(CNT)/石墨烯纳米带(GNR)对称复合异质结,研究了理想接触和实际接触对体系自旋电子输运特性的影响。采用非平衡格林函数结合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计算了GNR/CNT/GNR复合异质结的自旋电子... 通过构建端连石墨烯纳米带(GNR)/碳纳米管(CNT)/石墨烯纳米带(GNR)对称复合异质结,研究了理想接触和实际接触对体系自旋电子输运特性的影响。采用非平衡格林函数结合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计算了GNR/CNT/GNR复合异质结的自旋电子输运特性,发现具有双实际接触的GNR/CNT/GNR异质结呈半导体性,表现出非常好的共振输运和自旋过滤特性,而具有双理想接触的GNR/CNT/GNR异质结呈金属性,共振输运和自旋过滤特性不明显。这是因为在具有双实际接触的GNR/CNT/GNR异质结中GNR与CNT的接触区形成接触势垒,CNT如同一个共振腔,只有满足一定共振能量的上自旋电子才能通过,从而形成共振输运和自旋过滤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设计高效的全碳分子自旋过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自旋过滤 共振输运 异质结
下载PDF
基于单轴压缩红外辐射的煤岩损伤演化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程富起 李忠辉 +3 位作者 魏洋 殷山 刘帅杰 孔艳慧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70,共7页
为定量分析煤岩受载过程中红外辐射温度特征参数与煤岩损伤演化规律,采集并分析了煤岩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红外辐射温度数据,根据损伤力学理论构建了煤岩损伤模型,得到了最高红外辐射温度积累量和煤岩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煤岩受... 为定量分析煤岩受载过程中红外辐射温度特征参数与煤岩损伤演化规律,采集并分析了煤岩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红外辐射温度数据,根据损伤力学理论构建了煤岩损伤模型,得到了最高红外辐射温度积累量和煤岩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煤岩受载最高红外辐射温度-时间曲线与载荷-时间曲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最高红外辐射温度能够反映煤岩受载破坏情况;(2)基于最高红外辐射温度积累量的煤岩损伤演化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煤岩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裂隙缺陷产生、发展和破坏的演化过程;(3)基于最高红外辐射温度积累量的计算应力和实测应力的整体相关性系数达到0.8以上,呈高度相关,且计算应力-应变曲线峰值超前于实测应力-应变曲线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动力灾害 煤岩监测预警 煤岩受载破坏 煤岩变形 煤岩损伤演化 单轴压缩 红外辐射 最高红外辐射温度
下载PDF
不同瓦斯压力下煤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臧泽升 李忠辉 +3 位作者 钮月 刘帅杰 宋晶晶 张全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95,共6页
为研究瓦斯对煤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设计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煤体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煤样力学参数及变形特征随瓦斯压力的变化趋势,探讨瓦斯对煤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得出单轴压缩下煤样力学参数,并记录煤样的破坏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随瓦... 为研究瓦斯对煤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设计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煤体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煤样力学参数及变形特征随瓦斯压力的变化趋势,探讨瓦斯对煤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得出单轴压缩下煤样力学参数,并记录煤样的破坏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随瓦斯压力增大,应力-应变曲线压实阶段增大,弹性阶段缩小,失稳破坏后曲线缓慢下降,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单调减小,峰值应变单调增大;不含瓦斯煤样受载破坏产生的裂纹较为单一,含瓦斯煤样受载破坏后出现明显主裂纹及多向分叉裂纹,并出现局部煤体脱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压力 力学特性 单轴压缩 变形破坏 有效应力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玉海铜钼矿区志留纪侵入体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帅杰 余金杰 +1 位作者 王铁柱 陆邦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5-555,共21页
文章对东天山玉海铜钼矿区含矿岩体石英闪长(玢)岩及围岩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进行研究。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石英闪长(玢)岩形成于(427.80±0.98)Ma,即中志留世;二长花岗岩形成于(318.40±0.66)Ma,即晚石炭世。石... 文章对东天山玉海铜钼矿区含矿岩体石英闪长(玢)岩及围岩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进行研究。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石英闪长(玢)岩形成于(427.80±0.98)Ma,即中志留世;二长花岗岩形成于(318.40±0.66)Ma,即晚石炭世。石英闪长(玢)岩w(SiO_2)为58.30%~64.28%,w(Al2O3)为15.24%~17.36%,w(MgO)为1.73%~4.80%,w(Y)为10.20×10^(-6)~17.40×10^(-6),w(Yb)为1.33×10^(-6)~1.98×10^(-6),石英闪长(玢)岩Sr/Y比值为41.58~79.22,(La/Yb)N为4.19~10.04,为类埃达克岩(adakite-like)。石英闪长(玢)岩具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配分型式,Eu无异常或正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典型岛弧岩浆岩的特征。Sr-Nd同位素(εNd(t)=+5.4^+7.1,(87Sr/86Sr)i=0.703 59~0.703 83)表明其源区是亏损地幔。通过与土屋-延东斑岩矿床含矿岩体的对比研究,认为玉海石英闪长(玢)岩也形成于岛弧环境,但源区可能是俯冲流体改造过的地幔楔。综合区域早古生代岩浆岩的资料,认为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早古生代为不成熟弧环境,与准噶尔洋向南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中志留世 岛弧 亏损地幔 准噶尔洋 玉海矿床
下载PDF
鸭油过氧化值对肉仔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脏器指数及血浆抗氧化、免疫、抗体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甫 刘帅杰 +2 位作者 朱风华 高善颂 朱连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1-1118,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鸭油过氧化值对肉仔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脏器指数及血浆抗氧化、免疫、抗体指标的影响。选择108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鸭油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 本试验旨在探索鸭油过氧化值对肉仔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脏器指数及血浆抗氧化、免疫、抗体指标的影响。选择108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鸭油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过氧化值为3.8、17.0、30.0、43.0和56.0 meq/kg的鸭油。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 30.0、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6.0 meq/kg鸭油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30.0、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脾脏、胸腺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肾脏指数和各段小肠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6.0 meq/kg鸭油组的肌胃指数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3) 15和35日龄时,30.0、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过氧化氢酶、羟自由基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 15日龄时,30.0、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白细胞介素(IL)-4、IL-6、免疫球蛋白(Ig) A、Ig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干扰素-γ(IFN-γ)、IL-2、IgM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5日龄时,30.0、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IL-2、IL-4、IL-6、IgA、IgG、IgM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 15日龄时,30.0、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体(IBDV-Ab)、新城疫病毒抗体(NDV-A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43. 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H_9N_1禽流感病毒抗体(H_9N_1-A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35日龄时,43. 0和56. 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IBDV-Ab、H_9N_1-A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NDV-A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由此可见,高过氧化值鸭油能降低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饲粮中鸭油过氧化值应低于17.0 meq/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油 过氧化值 肉仔鸡 生长 抗氧化 免疫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Sinian Dengying dolomite at northern Yangtze platform: implication for Pb-Zn metallogenesis
9
作者 CHEN Baoyun LI Rongxi +2 位作者 YU Jinjie liu shuaijie ZHANG Shaon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279-280,共2页
1 Introduction and geological setting Several Pb-Zn ore deposits(i.e.,Mayuan Pb-Zn deposit)occurring inthe upper Sinian Dengying dolomitesin northern Yangtze platform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interesting r... 1 Introduction and geological setting Several Pb-Zn ore deposits(i.e.,Mayuan Pb-Zn deposit)occurring inthe upper Sinian Dengying dolomitesin northern Yangtze platform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interesting research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N meta Pb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Sinian Dengying dolomite at northern Yangtze platform Zn
下载PDF
A Report of the Newly Discovered Cu–Ni Ore Deposit in the West of East Tianshan, North Xinjiang, China
10
作者 CHEN Baoyun YU Jinjie +4 位作者 WANG Junliang TIAN Jiangtao LI Dahai liu shuaijie WANG Ch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2期857-858,共2页
Objective The Early Permian mafic-ultramafic intrusions (298- 270 Ma, Mao et al., 2008),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domains in North Xinjiang, host magmatic sulfide ore deposits, making Nort... Objective The Early Permian mafic-ultramafic intrusions (298- 270 Ma, Mao et al., 2008),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domains in North Xinjiang, host magmatic sulfide ore deposits, making North Xinjiang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region for Ni resources in China. The bulk of Cu-Ni ore deposits in East Tianshan, making up a large portion of Ni resources in North Xinjiang,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 of East Tianshan (the Huangshan- Jing'erquan region) (Feng Yanqing, et al., 2017), while no any analogue was discovered in the west of East Tianshan until the Lubei Cu-Ni (Co) ore deposit (90°21'E, 42°10rN) was identified by Xinjiang Geological Survey in 2014. The Lubei Cu-Ni (Co) ore deposit is a medium- to large- sized deposit with Ni and Cu grades in the range 0.2%- 7.76% and 0.2%-2.30%, respectively. This work has initiated the prospection for a large-sized Cu-Ni ore deposit in the west of East Tiansh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Xinjiang A Report of the Newly Discovered Cu China Ni Ore Deposit in the West of East Tiansha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