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草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炎症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周静鑫 刘铜华 吴丽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8-834,共17页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肾病成为导致慢性肾脏疾病和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而目前控制血糖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防止糖尿病肾病进展.近年来发现,慢性低水平炎症和免疫系统激活在糖尿病性肾病的...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肾病成为导致慢性肾脏疾病和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而目前控制血糖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防止糖尿病肾病进展.近年来发现,慢性低水平炎症和免疫系统激活在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炎症机制将有助于确定新的潜在靶点及研发抗炎治疗策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肾病的高血糖和蛋白尿,并能延缓其进展成为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肾病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证实中药复方、中草药提取物和中药单体具有调节炎症介质的作用.本文旨在归纳总结文献中与糖尿病肾病肾损伤相关的炎症分子和途径,并探讨中草药靶向抗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炎症 中草药
下载PDF
基于太赫兹辐射的糖类异构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燕芳 张俊林 +2 位作者 毛莉程 刘同华 金伯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0,共5页
应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THz-TDS)获取了两种互为异构体的糖类D-(+)-葡萄糖和D-(-)-果糖的太赫兹吸收谱,发现D-(+)-葡萄糖和D-(-)-果糖在0.3~1.72 THz频段内太赫兹吸收峰位存在明显区别,可以由1.41和1.66 THz两个吸收峰位鉴别D-(+)-葡... 应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THz-TDS)获取了两种互为异构体的糖类D-(+)-葡萄糖和D-(-)-果糖的太赫兹吸收谱,发现D-(+)-葡萄糖和D-(-)-果糖在0.3~1.72 THz频段内太赫兹吸收峰位存在明显区别,可以由1.41和1.66 THz两个吸收峰位鉴别D-(+)-葡萄糖和D-(-)-果糖。为研究D-(+)-葡萄糖太赫兹光谱吸收峰形成机理,首先构建了D-(+)-葡萄糖的单分子构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泛函,利用Gaussian09完成对D-(+)-葡萄糖单分子构型的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将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与实验谱对比发现,基于D-(+)-葡萄糖单分子构型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与实验谱差异较大。然后构建了D-(+)-葡萄糖晶胞构型,采用广义梯度近似中的PBE泛函,利用CASTEP软件完成对D-(+)-葡萄糖晶胞构型的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将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与实验谱对比发现,基于D-(+)-葡萄糖晶胞构型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与实验谱较为吻合。D-(+)-葡萄糖晶胞构型量子化学计算时,因较为全面的考虑了分子间的氢键及范德华力的作用,说明D-(+)-葡萄糖在1.41 THz处吸收峰的形成为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其次通过Materials Studio 2017软件指认了D-(+)-葡萄糖在1.41 THz吸收峰处的振转模式,发现D-(+)-葡萄糖在1.41 THz吸收峰主要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说明D-(+)-葡萄糖在1.41 THz处的吸收峰主要是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在量子化学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利用Multiwfn软件对D-(+)-葡萄糖晶胞进行RDG计算,利用VMD软件对D-(+)-葡萄糖晶胞中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的类型、位置和强度进行可视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能够敏锐地感知糖类物质结构的细微变化,并能够正确鉴别其同分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D-(+)-葡萄糖 D-(-)-果糖 量子化学
下载PDF
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p-JNK和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岩 赵丹 +7 位作者 王曦鹏 李杨帆 秦芳芳 韩超汝 刘可佳 候丹 刘铜华 吴丽丽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1216-1221,共6页
目的 观察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70只,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60只予高脂饲料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联合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 目的 观察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70只,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60只予高脂饲料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联合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α-硫辛酸(ALA)组[0.0268 g/(kg·d)]、糖痹康高剂量组[2.5 g/(kg·d)]、糖痹康低剂量组[1.25 g/(kg·d)]。治疗16周后行坐骨神经HE染色,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p-JNK和Bcl-2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干预16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光镜下显示ALA组、糖痹康高剂量组、糖痹康低剂量组坐骨神经纤维结构较规整,神经纤维的变性和断裂较少,形态改变较小;ALA组、糖痹康高剂量组、糖痹康低剂量组p-JNK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糖痹康高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Bcl-2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升高(P<0.05),ALA组、糖痹康低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Bcl-2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A组、糖痹康高剂量组、糖痹康低剂量组Bcl-2 mRAN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中药复方糖痹康能够下调糖尿病大鼠坐骨神p-JNK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和mRAN表达,可能是糖痹康保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的作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痹康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大鼠
下载PDF
共同照护模式下的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管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盼盼 商学征 +7 位作者 谢培凤 刘铜华 关崧 王春红 乔羽 胡浩 胡燕 郭翔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7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讨论糖尿病在共同照护门诊模式下中西医结合管理的疗效评价以及用药情况分析。方法选取在2018年5月—2021年1月21日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共同照护门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代谢指标改善情况、达标率及用药变化情况等... 目的讨论糖尿病在共同照护门诊模式下中西医结合管理的疗效评价以及用药情况分析。方法选取在2018年5月—2021年1月21日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共同照护门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代谢指标改善情况、达标率及用药变化情况等。结果共同照护门诊管理的患者总数为354例,初诊患者总数为290例,至少有一次复诊的患者数为234例(66.1%);初诊与最近一次复诊的数据相比,患者的代谢指标改善,其中糖化血红蛋白由(7.6±1.38)%降到(7.1±1.14)%,低密度脂蛋白由(2.8±0.74)mmol/L降到(2.7±0.82)mmol/L,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由34.2%提升到54.3%,3B(血糖、血压、血脂)综合达标率由2.6%提升至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情况方面,初诊时未使用及仅使用一种降糖西物治疗的患者比例下降,使用两种降糖西药、三种及以上降糖西药、胰岛素以及使用中成药、中草药的患者比例提高,尤其是使用中成药来延缓慢性并发症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结论共同照护模式下的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管理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以及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共同照护 中西医结合 糖化血红蛋白 3B达标率
下载PDF
焦虑作为AD早期的危险因素在APP V717I转基因小鼠中存在性别差异 被引量:1
5
作者 谭琰 王雅蕾 +11 位作者 彭甜甜 张亚丽 张华伟 陈伟航 杨珂 张佳妮 王旭 魏鹏 刘肇恒 杨开宇 刘铜华 华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9-667,共9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年龄和性别是AD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临床前和临床症状相继出现,而焦虑是AD发展过程中典型的早期症状之一。此外,AD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然而,尽管在AD患者发...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年龄和性别是AD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临床前和临床症状相继出现,而焦虑是AD发展过程中典型的早期症状之一。此外,AD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然而,尽管在AD患者发病中观察到了这些差异,但仍然缺少对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本文选择APP London突变(Val717Ile)AD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该突变是APP中最早描述的突变之一,与AD的早期发病有关。为了探究APP V717I小鼠在AD进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本文利用旷场试验、跳台试验、Morris水迷宫等动物行为试验对非认知症状和认知症状进行了评价。结果本研究发现,雌性转基因小鼠在6月龄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而雄性转基因小鼠仅在10月龄时表现出焦虑。在6月龄时,雄性和雌性转基因小鼠都没有表现出认知缺陷;但是,在10月龄时,两种性别都表现出明显的认知障碍。结论这些结果表明,APP V717I Tg小鼠在记忆障碍发生前表现出焦虑样活动;在AD发展过程中,APP V717I转基因小鼠在年龄和性别上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为AD发病过程中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提供了有利的证据。该小鼠模型也有望成为AD药物研究的必备工具,助力精准医学和区分药物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焦虑 行为测试 性别差异
下载PDF
中美标准的混凝土和钢筋强度指标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天英 刘同华 +1 位作者 张伟利 陈修贵 《电力勘测设计》 2019年第6期7-13,共7页
介绍了中国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美国ACI318-11《建筑混凝土结构规范及说明》两部标准中混凝土和钢筋强度指标,对比分析了中美标准的强度指标如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及钢筋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探讨了... 介绍了中国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美国ACI318-11《建筑混凝土结构规范及说明》两部标准中混凝土和钢筋强度指标,对比分析了中美标准的强度指标如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及钢筋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探讨了中美标准各强度指标的异同,得到中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与美标指定的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异主要原因,便于相关工程设计人员了解美国标准混凝土及钢筋的强度指标,以及与国际咨询工程师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钢筋 强度指标
下载PDF
迪拜燃煤发电项目设计管理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同华 毛杰芳 《电力勘测设计》 2019年第A02期53-58,68,共7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外项目设计越来越多。文章以迪拜项目为例,探讨总结设计院在国外项目设计中的管理经验,提出管理措施和方法,在同类工程设计中为设计院的设计或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国外项目 设计管理 经验与对策
下载PDF
桑叶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2
8
作者 黄链莎 刘铜华 +5 位作者 孙文 许光远 郭璇 李迎真 陈淑惠 周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52-15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桑叶黄酮降血糖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24只,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按血糖、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组、桑叶黄酮组,每组8只,另设同周龄正常SD大鼠8只为正常组。治疗6周后,... 目的:通过观察桑叶黄酮降血糖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24只,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按血糖、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组、桑叶黄酮组,每组8只,另设同周龄正常SD大鼠8只为正常组。治疗6周后,检测大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cholesterd,CHO),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胰岛素水平(fasting insulin,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nsulin-resistance,HOMA-IR);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ins,HOMA-IR,体质量,CHO,TG,FFA明显升高(P〈0.05,P〈0.01);肝脏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腺苷酸激酶2(adenylate kinase2,AK2),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叶黄酮组FBG,Fins,HOMA-IR,体质量,CHO,TG,FFA明显降低(P〈0.05,P〈0.01);肝脏PKC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AK2,PGC-1α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桑叶黄酮具有降低血糖,FFA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FFA诱导的PKC途径以及改善基于AK2,PGC1α表达的能量稳态发挥抗糖尿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黄酮 2型糖尿病 游离脂肪酸 蛋白激酶C 腺苷酸激酶2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原文传递
夏枯草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ZDF大鼠肝糖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田硕 刘铜华 +6 位作者 孙文 吴丽丽 秦灵灵 侯毅 董笑克 乐海波 洪明昭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106,共6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大鼠Zucker diabetic fatty(ZDF)(fa/fa)与ZDF(fa/+)及夏枯草提取物干预后,ZDF(fa/fa)肝糖原含量及糖原合成酶(GSY2),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大鼠Zucker diabetic fatty(ZDF)(fa/fa)与ZDF(fa/+)及夏枯草提取物干预后,ZDF(fa/fa)肝糖原含量及糖原合成酶(GSY2),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调节肝糖原可能的机制。方法:以ZDF(fa/fa)大鼠16只为动物模型,分为模型组及夏枯草提取物组(12.25 mg·kg^-1·d^-1),每组8只,另取ZDF瘦型大鼠8只为正常组。每2周测大鼠测空腹血糖(FBG)和体质量,第8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灌胃给药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留取肝脏组织-80℃储存及蜡块包埋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胰岛素(FINS)含量,过碘酸雪夫染色法(PAS染色法)检测肝糖原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GSY2,G-6-P和GLUT2 mRNA表达。结果:给药8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夏枯草提取物明显增加大鼠肝糖原含量,降低大鼠体质量(P〈0.05,P〈0.01)和空腹血糖(P〈0.05,P〈0.01),改善葡萄糖耐量(P〈0.05),降低HOMA-IR指数(P〈0.01),上调肝脏组织GSY2,GLU2 mRNA表达(P〈0.05),下调G-6-P mRNA表达(P〈0.05)。结论:夏枯草提取物具有增加大鼠肝糖原含量的作用,且能降低大鼠体质量、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数。夏枯草提取物可能通过上调肝脏组织GSY2和GLU2 mRNA表达,下调G-6-P mRNA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提取物 ZUCKER DIABETIC fatty(ZDF) 2型糖尿病 肝糖原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芹菜素对肥胖型小鼠脂肪组织AM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链莎 刘铜华 +4 位作者 孙文 郭璇 李迎真 陈淑惠 周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111,共5页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肥胖型db/db小鼠脂肪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芹菜素组(50 mg·kg^-1·d^-1),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肥胖型db/db小鼠脂肪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芹菜素组(50 mg·kg^-1·d^-1),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脂肪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脂肪细胞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胆固醇应答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乙酰Co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芹菜素组小鼠体质量,FBG,CHO,TG,FFA明显降低(P〈0.05,P〈0.01);HE染色脂肪细胞变小,脂质沉积减低;脂肪组织SREBP1c,FAS mRNA表达降低(P〈0.01),p-AMPKα,p-ACC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芹菜素可以改善db/db小鼠脂肪代谢紊乱,可能是通过上调脂肪组织AMPK,ACC磷酸化水平,下调SREBP1c,FAS mRNA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脂肪代谢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K/乙酰CoA羧化酶 胆固醇应答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 脂肪酸合成酶(FAS) 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原文传递
桂皮醛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链莎 刘铜华 +5 位作者 孙文 许光远 郭璇 李迎真 陈淑惠 周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100,共6页
目的:观察桂皮醛(cinnamaldehyde,CA)降血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8周龄雄性db/db小鼠24只,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1),桂皮醛低剂量组(0.025 g·kg^-1)和桂皮醛高剂量组(0.05 g·kg... 目的:观察桂皮醛(cinnamaldehyde,CA)降血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8周龄雄性db/db小鼠24只,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1),桂皮醛低剂量组(0.025 g·kg^-1)和桂皮醛高剂量组(0.05 g·kg^-1),每组6只,另设同周龄C57BL/6J小鼠6只为正常组。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d,TC),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nsulin-resistance,HOMA-IR);取肝脏组织检测肝糖原含量以及高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染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CA组小鼠体质量,FBG,Fins,HOMA-IR,血脂明显降低(P〈0.05,P〈0.01),肝脏糖原含量显著升高;小鼠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e,G-6-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p-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p-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CA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相关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Akt,GSK-3β磷酸化水平,抑制G-6-P,PEPCK mRNA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皮醛 2型糖尿病 葡萄糖-6-磷酸酶(G-6-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 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
原文传递
糖痹康对高糖培养雪旺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穆晓红 刘铜华 +4 位作者 孙文 李伟笠 秦灵灵 吴丽丽 许光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94,共5页
目的:研究发现细胞自噬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本研究探讨治疗DPN的中药复方糖痹康(Tangbikang,TBK)对高糖环境下大鼠雪旺细胞(rat Schwann cells,RSC)自噬相关蛋白的影... 目的:研究发现细胞自噬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本研究探讨治疗DPN的中药复方糖痹康(Tangbikang,TBK)对高糖环境下大鼠雪旺细胞(rat Schwann cells,RSC)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利用SD大鼠制备TBK含药血清,并采用50 mmol·L^-1的葡糖糖(Glu)RSC细胞培养基制备高糖RSC细胞模型。实验总共分为6组:正常组(Con,20%正常大鼠血清),高糖组(Glu,50 mmol·L^-1Glu+20%正常大鼠血清);弥可保组(MKB,50 mmol·L^-1Glu+20%弥可保含药血清);TBK高剂量组(TBKH,50 mmol·L^-1Glu+20%TBK含药血清);TBK中剂量组(TBKM,50 mmol·L^-1Glu+10%TBK含药血清+10%正常大鼠血清);TBK低剂量组(TBKL,50 mmol·L^-1Glu+2.5%TBK含药血清+17.5%正常大鼠血清)。干预48 h后,采用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RSC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高糖因素使得Glu组RSC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且自噬相关标志蛋白Beclin 1和LC3Ⅱ显著下降(P〈0.01);与Glu组比较,MKB组与TBKH组RSC细胞增殖显著减弱(P〈0.01),MKB组,TBKH和TBKM组RSC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小(P〈0.01),MKB组和TBKH组RSC细胞自噬标志蛋白Beclin 1和LC3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TBK能够促进高糖环境下RSC细胞自噬,减少凋亡,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该研究为DPN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痹康 雪旺细胞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自噬 凋亡
原文传递
论“火郁发之”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静鑫 苗桂珍 +6 位作者 鲁轶臻 刘化平 孙威帅 徐皓 曹柏龙 刘铜华 吴丽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699-4701,共3页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以短暂疼痛、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见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的自限性甲状腺疼痛疾病,西医以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治疗,虽快速缓解疼痛及减轻炎症,但不能缩短病程及改善预后,且具有不良反应。亚急性甲状腺炎属中医&qu...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以短暂疼痛、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见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的自限性甲状腺疼痛疾病,西医以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治疗,虽快速缓解疼痛及减轻炎症,但不能缩短病程及改善预后,且具有不良反应。亚急性甲状腺炎属中医"瘿病"范畴,结合症状、发病特点辨为"火郁"证。"火郁发之"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是言阳热结聚不散,怫郁而生,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谓为发之。亚急性甲状腺炎是因天空阴霾、地失蔭厚,起居生活不节,情志内伤,卫外不固,感受外邪,气机郁闭,火热炽盛,蕴结肝脉颈前而发,当治以"火郁发之",外应天地自然,内畅情志,调达气机升降出入,宣散三焦郁热,通行气血以冲和,则郁火自消病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火郁发之 小柴胡汤 升降散
原文传递
辣木叶醇提物通过LXR-α/RXR信号通路调节ZDF大鼠肝脏SREBP-1c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笑克 刘铜华 +4 位作者 洪明昭 秦灵灵 吴丽丽 丁雷 郭翔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125-4128,共4页
目的:探究辣木叶醇提物对ZDF大鼠肝脏肝X受体α(LXR-α)/维甲酸受体(RXR)信号通路及固醇原件调节蛋白1c(SREBP-1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已诱导的高血糖ZDF(fa/fa)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同窝ZL对照8... 目的:探究辣木叶醇提物对ZDF大鼠肝脏肝X受体α(LXR-α)/维甲酸受体(RXR)信号通路及固醇原件调节蛋白1c(SREBP-1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已诱导的高血糖ZDF(fa/fa)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同窝ZL对照8只为正常组。高、低剂量组予600、300mg/kg辣木叶醇提物水溶液灌胃,其余两组大鼠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干预6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清检测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肝脏组织-80℃冻存,RT-PCR检测大鼠肝脏LXR-α、RXR、SREBP-1c mRNA转录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SREBP-1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低、高剂量组大鼠血糖、体质量、总胆固醇(CHO)、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低剂量组甘油三酯(TG)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游离脂肪酸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组肝脏LXR-α、RXR、SREBP-1c基因转录显著降低(P<0.05),肝脏SREBP-1c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辣木叶醇提物能显著改善ZDF大鼠糖脂代谢,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下调LXR-α/RXR信号通路,降低SREBP-1c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胰岛素抵抗 固醇原件调节蛋白1c 肝X受体α/维甲酸受体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啮齿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雷 董笑克 +5 位作者 郭翔宇 刘铜华 段颖 孙文 韩亦凡 乐海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期189-192,90,共5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与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理想的动物模型研究对于探索DN的病因、发病...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与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理想的动物模型研究对于探索DN的病因、发病机制,发病早期作出诊断、发现临床相关治疗靶点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评价干预措施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现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DN啮齿动物模型展开综述,探讨不同DN啮齿动物模型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综述
原文传递
导入期设计在糖尿病随机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贺迎春 刘铜华 +1 位作者 吴丽丽 秦灵灵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641-2644,共4页
导入期是指随机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入组之后和随机分配之前的一个阶段。临床试验中,导入期受试者通常接受同一种干预方案,只有在导入期结束后仍然符合约定标准的受试者才能接受后续的随机分配治疗。本文概述了导入期在糖尿病领域临床试验... 导入期是指随机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入组之后和随机分配之前的一个阶段。临床试验中,导入期受试者通常接受同一种干预方案,只有在导入期结束后仍然符合约定标准的受试者才能接受后续的随机分配治疗。本文概述了导入期在糖尿病领域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概况、原理、目的和潜在的争议等,旨在探讨进行其试验设计时须考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问题,以期为导入期设计作部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入期 糖尿病 随机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stems of Gymnema sylvestre 被引量:3
17
作者 liu Yue XU Tun-Hai +5 位作者 ZHANG Man-Qi LI Xue XU Ya-Juan JIANG Hong-Yu liu tong-hua XU Dong-Mi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00-304,共5页
AIM: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tems of Gymnema sylvestre(Retz.) Schult. METHODS: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using silica gel, C18 reversed phase silica gel, and prep-HPLC were used. The structures were el... AIM: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tems of Gymnema sylvestre(Retz.) Schult. METHODS: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using silica gel, C18 reversed phase silica gel, and prep-HPLC were used. The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MS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is(1D and 2D NMR), as well as chemical methods. RESULTS: Sev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conduritol A(1), stigmasterol(2), lupeol(3), stigmasterol-3-O-β-D-glucoside(4), the sodium salt of 22α-hydroxy-longispinogenin-3-O-β-D-glucopyranosyl-(1→3)-β-D-glucurono-pyranosyl-28-O-α-L-rhamnopyranoside(5), oleanolic acid-3-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6), and the sodium salt of 22α-hydroxy-longispinogenin 3-O-β-D-glucuronopyranosyl-28-O-α-L-rhamnopyranoside(7). The inhibition activities of compounds 1, 5-7 on non-enzymatic glycation of protein in vitro were evaluated. CONCLUSION: Compound 7 is a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 It was shown that compounds 1, 5-7 have weak inhibition activities for non-enzymatic glycation of protein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mnema sylvestre Triterpenoid saponin Non-enzymatic glycation-inhibiting activ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