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的短期临床研究
1
作者 刘伟湘 吴宇鹏 +3 位作者 夏超 龚泳豪 高义强 姚女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治疗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ASD)的短期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采用UBE治疗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腰椎融合术后出现ASD的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治疗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ASD)的短期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采用UBE治疗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腰椎融合术后出现ASD的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为16~36个月,平均(24.3±4.6)个月。手术时间47~83 min,平均(62.9±9.8) min。1例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予以激素、脱水等对症处理,2 d后患者症状缓解。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5~10 d,平均(6.9±1.6)d。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优良率为91.67%(11/12)。影像学方面:术后3 d复查MRI可见神经减压彻底;复查腰椎CT示下关节突骨质切除范围至关节面距离3.84~6.93 mm,平均(5.07±1.03) mm;峡部骨质保留保留4.85~7.94mm,平均(5.96±0.81) mm;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复查腰椎动力位,无椎体失稳,无责任节段复发。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短期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后路腰椎融合术 邻椎病
下载PDF
基于字典学习的舌诊图像去噪研究
2
作者 刘为相 李灿 +2 位作者 张霞 周作建 宋懿花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伴随人工智能与中医相结合的浪潮兴起,两者相结合的产物也越来越多。舌诊客观化诊断的过程中需要高质量的舌诊图像,包括颜色、纹理和形态等。现阶段舌诊图像采集过于依赖专业设备,在普通智能手机摄像头越来越清晰的今天,可以通过一定的... 伴随人工智能与中医相结合的浪潮兴起,两者相结合的产物也越来越多。舌诊客观化诊断的过程中需要高质量的舌诊图像,包括颜色、纹理和形态等。现阶段舌诊图像采集过于依赖专业设备,在普通智能手机摄像头越来越清晰的今天,可以通过一定的图像去噪过程,获得符合中医临床诊断标准的舌诊图像。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字典学习算法(DKSVD)对中医舌诊图像进行去噪的研究,以将主观判断及客观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辅助医师对病症做出准确判断,帮助其对疾病做出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图像 字典学习 图像去噪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能缓解经营风险吗?
3
作者 王嘉琦 刘维祥 《中国西部》 2024年第1期104-118,共15页
文章以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ESG表现对经营风险的直接影响、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提升会显著降低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且在小规模企业、资本要素密集型行业和东部地区作用更为凸显。... 文章以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ESG表现对经营风险的直接影响、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提升会显著降低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且在小规模企业、资本要素密集型行业和东部地区作用更为凸显。机制检验证实,缓解代理冲突和提高分析师关注度是ESG表现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核心机制,具体表现为企业管理费用率的降低及分析师关注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企业经营风险 代理冲突 分析师关注度
下载PDF
基于骨耦联平衡探讨中药复方对CIA大鼠骨保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传辉 姜泉 +6 位作者 夏聪敏 李剑明 刘蔚翔 张富渊 管津智 巩勋 唐晓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8-603,610,共7页
目的 探讨清热活血方(QRHXF)延缓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骨破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依那西普组,QRHXF组,QRHXF+依那西普组,造模2周后,连续灌胃4周,通过足趾容积测量... 目的 探讨清热活血方(QRHXF)延缓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骨破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依那西普组,QRHXF组,QRHXF+依那西普组,造模2周后,连续灌胃4周,通过足趾容积测量仪测定足趾容积,micro-CT检测大鼠骨关节破坏情况,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骨组织Dickkopf相关蛋白1(Dickkopf1,DKK1)、Wnt通路相关蛋白10b(Wnt10b)、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mRNA与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容积,骨表面积/骨体积,血清IL-1β、TNF-α含量,骨组织DKK1、CTSK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骨小梁数量、厚度、骨体积分数,Wnt10b、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依那西普组、QRHXF组、QRHXF+依那西普组大鼠足趾容积、骨表面积/骨体积、血清IL-1β、TNF-α水平、DKK1、CTSK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骨小梁数量、厚度、骨体积分数、Wnt10b、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 QRHXF可以降低CIA大鼠炎症水平,延缓骨破坏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控DKK/Wnt通路相关因子,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维持骨耦联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清热活血方 骨破坏 骨耦联 DKK/Wnt通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雷公藤干预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夏聪敏 姜泉 +6 位作者 巩勋 李克嵩 彭秋伟 刘蔚翔 姜雯 付静思 岳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8-151,I0028,I0029,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雷公藤可能的物质基础,并分析雷公藤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骨破坏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按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并结合...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雷公藤可能的物质基础,并分析雷公藤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骨破坏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按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并结合文献研究筛选雷公藤活性成分,结合TTD、DrugBank、OMIM、GAD、PharmGKB等数据库获取RA疾病靶点,利用靶点预测技术并经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确定雷公藤干预RA骨破坏的特异性靶点,并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进一步分析其干预RA骨破坏的分子机制。结果雷公藤在TCMSP数据库中共检索到144个相应成分,根据OB和DL参数共筛选到51个入血活性成分,同时利用相关靶点预测技术,共获得100个预测靶点。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雷公藤除与直接作用于RA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如破骨细胞分化通路、NF-κB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有关,还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Th1和Th2细胞分化通路、Th17细胞分化通路等同时进行调控。结论雷公藤干预RA骨破坏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体现在通过调控破骨细胞代谢、免疫因子、激素及炎症信号通路,还通过调控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多种代谢途径的靶点影响骨代谢,干预RA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钵苗运动动力学模型的鸭嘴式移栽机结构优化 被引量:22
6
作者 金鑫 姬江涛 +2 位作者 刘卫想 何亚凯 杜新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8-67,共10页
为了探究鸭嘴式移栽机因栽植速度提升,导致钵苗倒伏率和漏栽率升高的根本原因,该文试制了纯透明有机玻璃质的鸭嘴式栽植器,并采用高速摄像对钵苗从导苗筒下落至栽植器底部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将钵苗在鸭嘴栽植器内... 为了探究鸭嘴式移栽机因栽植速度提升,导致钵苗倒伏率和漏栽率升高的根本原因,该文试制了纯透明有机玻璃质的鸭嘴式栽植器,并采用高速摄像对钵苗从导苗筒下落至栽植器底部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将钵苗在鸭嘴栽植器内的运动过程分为6个运动阶段,并建立了各运动阶段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钵苗下落过程中与鸭嘴栽植器间的运动受力方程。选取苗龄为40 d,基质成分为草炭:蛭石:珍珠岩=3∶1∶2,钵苗土钵含水率为55%的辣椒钵苗为研究分析及试验对象,以钵苗栽植运动时间为优化目标,对钵苗运动过程动力学模型进行优化,得出了栽植器最佳初始位置及结构参数为:钵苗下落初始位置为(40 mm,350 mm),鸭嘴栽植器上苗杯壁面与竖直面间的夹角为40°,栽植器鸭嘴部分倾角为82°;栽植机构最高转速不超过80 r/min,栽植器初始相位角为25°。通过高速摄像试验对钵苗在改进后栽植器中的运动时间进行了分析,得出钵苗从开始下落至离开栽植器的时间与理论时间基本吻合,且在栽植器运动至栽植位置前钵苗已落至栽植器底部,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参数优化的合理性。该研究可为鸭嘴式移栽机高速栽植转速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优化 移栽 栽植机构 鸭嘴栽植器 钵苗 运动分析 试验
下载PDF
2017—2021年北京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7
作者 周涛 李晓梅 +5 位作者 潘静彬 卢莉 赵丹 虞睿 刘维祥 李子昂 《国际病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指导北京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及狂犬病防控工作。方法收集2017—2021年北京市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就诊患者的暴露级别、致伤部位、伤人动物等致伤信息,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 目的分析北京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指导北京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及狂犬病防控工作。方法收集2017—2021年北京市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就诊患者的暴露级别、致伤部位、伤人动物等致伤信息,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等处置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北京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特点。结果2017—2021年北京市狂犬病暴露年均就诊257082人次,狂犬病暴露年均就诊人次数占全人群的比例为11.84‰;狂犬病暴露就诊高峰期为每年的5—9月;朝阳区、海淀区和通州区就诊人次较多,占全市的41.63%。暴露人群中15~29岁年龄组占比最多,达31.34%,14岁及以下儿童占比为17.40%;学生占比16.58%。致伤部位以手部及四肢为主,达91.63%;暴露级别中Ⅲ级伤占比为37.29%,Ⅲ级伤首次暴露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比例为52.05%,各区Ⅲ级伤判定比例及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差异较大;伤人动物以犬只和猫为主,达96.64%;一犬伤多人事件报告起数下降,一犬伤多人中流浪犬占比达73.08%,Ⅲ级伤占比达72.87%,儿童多部位或头面部暴露达31.43%。结论北京市近年狂犬病暴露就诊人次数呈上升趋势,但各区暴露级别判定比例等存在差异,暴露预防处置工作需进一步规范化;需针对重点区域及重点人群开展广泛宣传,增强其暴露后就诊意识。一犬伤多人事件以流浪犬为主,且Ⅲ级伤占比高,但事件起数明显下降,提示北京市犬只管理工作存在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暴露 动物致伤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LRG1/TGF⁃β信号轴探讨清热活血方调节“炎症-骨破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靶向作用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蔚翔 施雨 +2 位作者 张彦琼 巩勋 姜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1-696,共6页
通过梳理前期相关研究,认为湿热证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核心证候,清热活血方是治疗RA湿热证的有效方剂。“炎症-骨破坏”是RA的关键病理环节,也是清热活血方疗效的优势环节所在,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可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通过梳理前期相关研究,认为湿热证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核心证候,清热活血方是治疗RA湿热证的有效方剂。“炎症-骨破坏”是RA的关键病理环节,也是清热活血方疗效的优势环节所在,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可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参与RA“炎症-骨破坏”病理过程,或可作为清热活血方治疗RA湿热证的疗效靶点蛋白。据此提出科学假说,即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靶向调控LRG1所介导的TGF-β信号通路调节“炎症-骨破坏”治疗RA,并设想后续通过临床研究证实清热活血方对LRG1的临床干预效应,通过动物实验明确清热活血方对LRG1/TGF-β信号轴的作用机制以及LRG1/TGF-β信号轴表达与否对清热活血方的疗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证 清热活血方 炎症 骨破坏 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评价尪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李克嵩 姜泉 +9 位作者 李惠玲 郭洪涛 张剑勇 孟庆良 巩勋 刘蔚翔 王海东 张俊莉 郝杰 李素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26-31,39,共7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尫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10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暴露组(尫痹胶囊+基础治疗)和非暴露组(基础治疗),各500例。所有病例分别于基线、治疗后第4周、第12周、第2...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尫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10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暴露组(尫痹胶囊+基础治疗)和非暴露组(基础治疗),各500例。所有病例分别于基线、治疗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进行现场随访。统计分析:主要结局指标达到或维持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3.2)的受试者比例;次要结局指标达到ACR20和ACR50标准的受试者比例;血清学指标,即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各次访视时健康评估问卷(HAQ)结果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值;各次访视时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值。最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结局指标:两组患者达到或维持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的受试者比例在治疗后第12周和第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次要结局指标:ACR 20和ACR 50标准,在治疗后第4周两组患者ACR 20和ACR 50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在治疗后第4周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4周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Q评分,在治疗后第4周、第12周及第24周两组患者HA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评分,在治疗后第4周两组患者失眠多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4周及第12周两组患者心烦不安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2周及第24周两组患者怕风怕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4周及第12周两组患者神疲乏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尫痹胶囊可较快改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改善疾病不适,降低炎性水平,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栓风险,降低疾病活动度,持续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疾病预后,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尫痹胶囊 临床疗效评价 真实世界研究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应用“GSEA-WGCNA-验证”整合策略分析类风湿关节炎肝肾亏虚证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文佳 巩勋 +5 位作者 刘蔚翔 李培豪 姜泉 刘维 林娜 张彦琼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9-606,共8页
目的应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发现类风湿关节炎(RA)肝肾亏虚证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并进行临床验证,探讨RA肝肾亏虚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临床收集RA肝肾亏虚证(3例)、7个非肝肾亏虚证(各3例)及健康志愿者(... 目的应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发现类风湿关节炎(RA)肝肾亏虚证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并进行临床验证,探讨RA肝肾亏虚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临床收集RA肝肾亏虚证(3例)、7个非肝肾亏虚证(各3例)及健康志愿者(4名)的全血样本,开展转录组学测序。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筛选RA肝肾亏虚证的差异表达基因集进行富集分析和功能注释。以RA非肝肾亏虚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对转录组表达谱开展GSEA和WGCNA联用挖掘,将获取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作为RA肝肾亏虚证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利用独立临床验证集样本(每组≥12例)对候选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进行qPCR检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等评价其辨证效能。结果RA肝肾亏虚证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免疫-炎症”相关通路、细胞调控相关通路和代谢相关通路,同时,还参与肝肾发育和代谢等生物过程。转录组表达谱的GSEA富集结果表明,与非肝肾亏虚证组相比,肝肾亏虚证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更明显地参与肝功能(脂质、血液)代谢调节,肾功能(水盐、激素)代谢调节和神经系统调节相关的作用通路。WGCNA分析使转录组表达谱的17010个基因被分为了19个特征模块,其中3个特征模块与肝肾亏虚证呈明显正相关(r>0.300,P<0.05),其生物功能以“免疫-炎症”调节为主。整合GSEA和WGCNA分析结果后,选取变异系数、作用通路和生物模块代表性均排名前50%的3个关键基因[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LOX5)、含Patatin样磷脂酶结构域蛋白8(PNPLA8)及抗沉默功能1(ASF1A)]作为RA肝肾亏虚证的候选生物标志物。验证结果显示:ALOX5、PNPLA8和ASF1A的辨证敏感度分别为88.89%、100.00%和100.00%,特异度分别为84.51%、76.47%和78.69%,准确度分别为85.00%、79.49%和80.00%,精确度分别为88.89%、100.00%和100.00%,ROC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860、0.910和0.900。结论应用“GSEA-WGCNA-验证”整合策略,发现了RA肝肾亏虚证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提高RA核心证候临床精准化诊断的水平和证候客观化研究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肝肾亏虚证 转录组学 基因集富集分析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 含Patatin样磷脂酶结构域蛋白8 抗沉默功能1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状态与湿热痹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富渊 姜泉 +5 位作者 王瑶 常甜 刘蔚翔 夏聪敏 李克嵩 巩勋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0-825,共6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状态与湿热痹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全国18家研究中心10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湿热组和非湿热组,比较两组患者的X线分级、健康评估问卷(HAQ)残疾指数、28处关节疾病活动...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状态与湿热痹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全国18家研究中心10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湿热组和非湿热组,比较两组患者的X线分级、健康评估问卷(HAQ)残疾指数、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部分实验室指标及一般资料。结果湿热组患者的X线等级、HAQ残疾指数、VAS评分、DAS28-红细胞沉降率(ESR)、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高于非湿热组(P<0.05)。湿热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均高于非湿热组(P<0.05)。2组患者的白细胞、类风湿因子、家族史、劳累史、情绪激动史、吸烟史、饮酒史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状态与湿热痹阻证候密切相关,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疾病活动度更高,致残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痹阻 类风湿关节炎 X线 骨破坏
原文传递
基于“正邪理论”探讨风湿免疫病的特点与论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达 姜泉 +4 位作者 刘蔚翔 巩勋 王建 夏聪敏 唐晓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3-598,共6页
将中医“正邪理论”与西医的免疫学理论结合研究风湿免疫病,认识到其核心病机是邪盛正衰。“正”代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人体生命最佳状态的影响因素;“邪”代表导致免疫异常的病理因素,或因免疫异常产生的损害机体脏腑组织的... 将中医“正邪理论”与西医的免疫学理论结合研究风湿免疫病,认识到其核心病机是邪盛正衰。“正”代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人体生命最佳状态的影响因素;“邪”代表导致免疫异常的病理因素,或因免疫异常产生的损害机体脏腑组织的病理产物。结合西医免疫学理论,分析风、寒、湿等致病因素的生物学内涵,使风湿免疫病中医病因认识客观化、现代化。风湿免疫病的中医药论治当先明确病情,抓住主要矛盾,明确先后次第,兼取中西医所长,以祛邪安正作为风湿免疫病的基本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病 正邪理论 邪盛正衰 病机 治则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缓解期患者复发相关因素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传辉 姜泉 +7 位作者 夏聪敏 刘蔚翔 彭秋伟 张富渊 宋梦歌 尚碧月 巩勋 唐晓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343-1350,共8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影响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缓解期患者疾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中国中医风湿病注册研究信息平台(CERTAIN)中达到临床缓解[基于血沉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ESR)评分≤...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影响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缓解期患者疾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中国中医风湿病注册研究信息平台(CERTAIN)中达到临床缓解[基于血沉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ESR)评分≤2.6分]标准并接受规律随访的RA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相关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至少3个月进行1次随访,持续1年。将DAS28-ESR>3.2分判定为复发,根据随访1年内是否复发分为持续缓解组和复发组。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将用药方案总体分为中药、西药、中药+西药三类。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RA临床缓解期患者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分析不同用药方案(中药组、西药组、中药+西药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共纳入630例RA临床缓解期患者,其中持续缓解组284例(45.08%),复发组346例(54.9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5年、晨僵、乏力、关节肿胀是RA临床缓解期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中药、中药+西药治疗是RA临床缓解期复发的保护因素(P<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西药组、中药组、中药+西药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69.34%、51.85%、50.73%,中药组、中药+西药组较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A临床缓解期在1年内复发率较高,病程长、晨僵、乏力、关节肿胀是导致RA复发的重要因素,持续中药或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则有助于RA持续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缓解 复发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138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与疾病活动度特征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6
14
作者 巩勋 崔家康 +2 位作者 姜泉 刘蔚翔 王建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2-31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制定"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调查问卷",从全国18个中心RA临床数据采集1388例RA患者信息。将RA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制定"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调查问卷",从全国18个中心RA临床数据采集1388例RA患者信息。将RA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6个证型。比较不同证型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等。结果风湿痹阻证135例,寒湿痹阻证272例,湿热痹阻证613例,痰瘀痹阻证142例,气血两虚证47例,肝肾不足证179例。除肝肾不足证外,湿热痹阻证患者压痛关节数、DAS28-ESR(4)评分高于其他证型患者(P<0.05);湿热痹阻证患者肿胀关节数与风湿痹阻证、气血两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患者ESR最高,与其他证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患者DAS28-ESR评分等级比较显示,风湿痹阻证、气血两虚证患者以中活动度为主,其余均以高活动度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RA患者疾病活动度存在差异,其中以湿热痹阻证疾病活动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证候 疾病活动度 横断面调查
原文传递
2007-2017年北京市推荐2剂次免疫程序前后水痘疫苗接种率 被引量:27
15
作者 赵丹 索罗丹 +4 位作者 卢莉 潘静彬 纪文艳 刘维祥 姚维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评价北京市2012年推荐2剂水痘疫苗(VarV)免疫程序前后适龄儿童VarV接种率。方法通过北京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6-2015年出生儿童第1剂VarV(VarV1)和第2剂VarV(VarV2)接种数据,分析VarV1和VarV2累计接种率。结果 2006-2... 目的评价北京市2012年推荐2剂水痘疫苗(VarV)免疫程序前后适龄儿童VarV接种率。方法通过北京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6-2015年出生儿童第1剂VarV(VarV1)和第2剂VarV(VarV2)接种数据,分析VarV1和VarV2累计接种率。结果 2006-2015年出生队列截至2017年VarV1累计接种率为80.69%-95.32%,推荐2剂免疫程序前、后满2-6岁VarV1平均累计接种率分别为76.98%-85.00%、78.55%-93.72%。2009-2012年出生队列截至2017年VarV2累计接种率为64.75%-72.89%,满4-8岁平均累计接种率为39.76%-70.54%。结论北京市推荐2剂次VarV免疫程序有助于提高适龄儿童VarV接种率,但VarV2接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疫苗 接种率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17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情况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纪文艳 刘维祥 +2 位作者 苗良 虞睿 吴疆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7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评价报告接种率的水平和报告质量。方法使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PPS)开展接种率调查,对北京市2017年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进行...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7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评价报告接种率的水平和报告质量。方法使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PPS)开展接种率调查,对北京市2017年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进行评价。结果北京市2017年本市户籍、非本市户籍儿童常规免疫规划疫苗各剂次报告接种率均>98.00%,全市同年1~3岁常住儿童免疫规划疫苗调查接种率均>99.00%,与报告接种率无差异。结论北京市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监测系统运转良好,流动儿童与本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接种率常规监测数据质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免疫 监测 报告接种率 调查接种率 评价
原文传递
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可追溯系统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静 刘位祥 王威然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0-264,共5页
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品质安全追溯是水产品供应链上安全追溯的重要一环,其追溯有效性对水产品品质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套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可追溯系统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在深入分析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可追溯系统需要解决... 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品质安全追溯是水产品供应链上安全追溯的重要一环,其追溯有效性对水产品品质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套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可追溯系统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在深入分析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可追溯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的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可追溯系统有效性评价体系,为其可追溯系统的有效性评价提供一个量化标准,对推动可追溯系统在水产品行业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 可追溯系统 有效性 评价体系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药治疗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延婷 姜泉 +4 位作者 巩勋 李克嵩 刘蔚翔 翟争 刘岩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76-680,共5页
目的了解接受中医药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就医及治疗现状。方法收集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数据中心(CRDC-TCM)中多家中医院和部分西医院采用中医药治疗的RA患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的疾病活动度(DAS28)[分别以血沉(ESR)... 目的了解接受中医药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就医及治疗现状。方法收集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数据中心(CRDC-TCM)中多家中医院和部分西医院采用中医药治疗的RA患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的疾病活动度(DAS28)[分别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计算]、病程、系统性受累和用药情况。结果共纳入RA患者1247例,其中男性205例(16.4%),女性1042例(83.6%)。患者平均疾病活动度DAS28-ESR(5.50±1.45)分,中、高疾病活动度患者1175例(96.4%);患者平均疾病活动度DAS28-CRP(4.80±1.40)分,中、高疾病活动度患者1096例(92.9%)。患者中位病程为6(2,12)年,其中病程1<病程≤5年的患者最多,共578例(46.4%)。无系统受累者956例(76.7%),有系统受累者291例(23.3%),消化系统受累最常见,共186例(14.9%),其次为血液系统受累88例(7.1%)、呼吸系统受累82例(6.6%)。患者双手X线分期以Ⅱ、Ⅲ期居多,分别为199例(37.1%),154例(28.7%)。895例(71.8%)患者服用过或正在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835例(67.0%)患者服用过或正在服用抗风湿药物(DMARDs),679例(54.5%)患者服用过或正在服用中成药和中药提取制剂,674例(54.0%)患者服用过或正在服用汤剂,256例(20.5%)患者使用过或正在使用中药外用药。结论采用中医药治疗的RA患者病情以中、重度较多,部分存在系统损害。在治疗方面,DMARDs、NSAIDs是主要选择用药,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提取制剂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 现状调查 疾病活动度
原文传递
863例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证候与相关指标关系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克嵩 巩勋 +5 位作者 姜泉 王建 刘蔚翔 李延婷 翟争 刘岩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0-12,16,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不同证候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全国18家研究中心女性RA患者的证型和实验室指标(PLT,HGB及ESR,CRP)的特点及关系。结果:纳入863例女性RA患者,湿热痹阻证占比最高(40.90%... 目的:探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不同证候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全国18家研究中心女性RA患者的证型和实验室指标(PLT,HGB及ESR,CRP)的特点及关系。结果:纳入863例女性RA患者,湿热痹阻证占比最高(40.90%);PLT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4,P=0.033),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B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24,P<0.001),湿热痹阻证、肝肾不足证分别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21,P=0.016),湿热痹阻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痹阻证与气血两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66,P=0.056)。结论:湿热痹阻证是女性RA的主要证型,RA活动期PLT,ESR及CRP均升高,HGB降低,与湿热痹阻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女性患者 炎性指标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瘀”病机理论探析 被引量:41
20
作者 刘蔚翔 姜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148-2153,共6页
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RA)生理病理的认识,通过临床观察、文献检索以及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系统梳理“湿、热、瘀”病机理论的假说缘由、理论精要、理论延伸以及临证运用,全面阐述RA“湿、热、瘀”病机理论。... 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RA)生理病理的认识,通过临床观察、文献检索以及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系统梳理“湿、热、瘀”病机理论的假说缘由、理论精要、理论延伸以及临证运用,全面阐述RA“湿、热、瘀”病机理论。认为湿、热、瘀互为因果,贯穿RA发病的始终,并提出RA论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首要,全程顾护脾胃,辨证全程都不应忽视“湿、热、瘀”这一核心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湿 核心病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