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上游水库蒸发损失估算
1
作者 白鹏 蔡常鑫 +2 位作者 刘小莽 田巍 刘璐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0,110,共6页
水面蒸发是水库水量损失的主要方式之一,水库蒸发损失的准确估算对于流域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Penman模型和全球水库水面面积变化数据集估算了黄河上游大中型水库1985-2018年水面蒸发损失量。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大中型水库水面... 水面蒸发是水库水量损失的主要方式之一,水库蒸发损失的准确估算对于流域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Penman模型和全球水库水面面积变化数据集估算了黄河上游大中型水库1985-2018年水面蒸发损失量。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大中型水库水面面积以10.1 km^(2)/年的速率显著增加,总蒸发损失量以0.07亿m^(3)/年呈显著增加趋势;水面面积的增加是导致水库蒸发损失增加的主要因素。水库蒸发损失占黄河上游(兰州站)年径流的比例为0.27%~1.64%,多年平均值为1.05%。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水库 蒸发损失 水面蒸发
下载PDF
黄河近百年径流量变化分析与认识 被引量:52
2
作者 刘昌明 田巍 +2 位作者 刘小莽 梁康 白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5,共5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水资源的变化对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缺水态势是黄河当前与未来的最大挑战。基于黄河干流兰州、头道拐、花园口和利津4个典型水文站1950—2017年近70a的实测径流数据,分析了黄河干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水资源的变化对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缺水态势是黄河当前与未来的最大挑战。基于黄河干流兰州、头道拐、花园口和利津4个典型水文站1950—2017年近70a的实测径流数据,分析了黄河干流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黄河干流各水文站年径流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且下降速率呈现累积效应;20世纪60年代是百年来黄河径流量最大的时期,而90年代后径流量减少显著;4个水文站实测径流量在1985/1986年发生突变,变化期相较于基准期年径流量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从上游至下游递增。实测资料分析结果只反映黄河径流变化是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含土地利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如何区分它们的影响比例是尚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美丽中国建设,黄河不可或缺。建议以促进流域水-生态-经济协同发展为目标,梳理黄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能源-粮食之间的复杂关联,尽快提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经济协同发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年径流量 变差系数 水文特征 黄河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缺水问题 被引量:37
3
作者 刘昌明 刘小莽 +1 位作者 田巍 谢佳鑫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9,共4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黄河流域地处气候湿润-干旱过渡带,其天然禀赋决定了水资源先天不足且时空分布极其不均,无序用水和气候变化等的叠加影响曾使黄河干流发生罕见的断流现象,未来水资源短缺态势将更加突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黄河流域地处气候湿润-干旱过渡带,其天然禀赋决定了水资源先天不足且时空分布极其不均,无序用水和气候变化等的叠加影响曾使黄河干流发生罕见的断流现象,未来水资源短缺态势将更加突显,缺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为解决缺水问题,揭示了黄河流域作为湿润-干旱过渡带典型流域,其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性,阐释了近年来黄河中游植被恢复对径流和蒸发等水循环过程的影响,评估了基流补给对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重要性,指出如何落实空间均衡理念、实施引水补源(包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科学调水是当前解决黄河缺水问题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缺水 引水补源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不同蒸散发产品在汉江流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松 田巍 +1 位作者 刘小莽 刘昌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共9页
蒸散发是流域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准确估算蒸散发对流域水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利用汉江流域观测的逐月降水数据、径流数据以及重力卫星(GRACE)反演的流域蓄水量变化数... 蒸散发是流域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准确估算蒸散发对流域水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利用汉江流域观测的逐月降水数据、径流数据以及重力卫星(GRACE)反演的流域蓄水量变化数据计算水量平衡蒸散发(ET_WB),以ET_WB为标准在月尺度上评估4类9种不同蒸散发产品(陆面模式产品ET_clm、ET_noah、ET_mos、ET_vic;再分析数据产品ET_jra;基于模型树集的通量观测产品ET_jung和基于能量平衡的诊断模型产品ET_modis、ET_PML、ET_Zhangke)在汉江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模型树集的通量观测产品和基于能量平衡的诊断模型产品精度较好,再分析产品次之,陆面模式产品(除ET_clm)较差。ET_jung、ET_modis和ET_clm在月尺度上与ET_WB有着较好的相关性,结果误差相对较小;ET_noah、ET_mos、ET_vic结果误差相对较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汉江流域水循环研究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散发 蒸散发产品 流域蓄水变化 GRACE 汉江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水面蒸发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白鹏 刘小莽 +1 位作者 刘璐 董剑萍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3-649,723,共8页
基于Penman方法和水库水域面积估算丹江口水库2000—2020年的蒸发损失变化,采用气象要素去趋势方法定量解析不同气象要素(温度、净辐射、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对蒸发趋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库区的气温、净辐射和风速均呈显著(... 基于Penman方法和水库水域面积估算丹江口水库2000—2020年的蒸发损失变化,采用气象要素去趋势方法定量解析不同气象要素(温度、净辐射、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对蒸发趋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库区的气温、净辐射和风速均呈显著(p<0.05)上升的趋势,相对湿度呈不显著(p>0.05)下降趋势,水域面积呈显著(p<0.05)增加趋势(特别是2015年后);水库多年平均蒸发损失量为2.6亿m^(3)/a,占规划年调水量(95亿m^(3)/a)的2.7%;水库年蒸发损失量呈显著(p<0.05)增加趋势,趋势值为0.034亿m^(3)/a;在4个气象要素中,净辐射变化对水库年蒸发趋势的贡献度最大(72.0%),其次为温度(23.6%)、相对湿度(2.7%)和风速(1.7%)。研究结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 水资源 丹江口 南水北调 归因
下载PDF
温度对牛蛙腓肠肌收缩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会艳 彭滟程 +3 位作者 刘晓萌 罗耀辉 吉勇 边慧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6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温度对牛蛙腓肠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牛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分别置于5℃、15℃、25℃和35℃任氏液中浸泡30min(n=10),用BL-420s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腓肠肌接受连续刺激的单收缩曲线,分别测定阈强度、最大刺激强度... 目的:探讨温度对牛蛙腓肠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牛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分别置于5℃、15℃、25℃和35℃任氏液中浸泡30min(n=10),用BL-420s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腓肠肌接受连续刺激的单收缩曲线,分别测定阈强度、最大刺激强度、最大收缩力、最大收缩速率和最大舒张速率。结果:腓肠肌收缩阈强度和最大刺激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小于25℃时,腓肠肌最大收缩力、最大收缩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强,温度大于25℃时,腓肠肌收缩力、最大收缩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弱。结论:牛蛙腓肠肌在25℃时收缩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腓肠肌 最大收缩力
下载PDF
Change of the solar radiation and its causes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and surrounding areas 被引量:4
7
作者 liu Changming liu xiaomang +1 位作者 ZHENG Hongxing ZENG Y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4期569-580,共12页
Solar radiation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limate system. Analysis of change in solar radiation is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mechanism of climate change. In this study, the tempor... Solar radiation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limate system. Analysis of change in solar radiation is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mechanism of climate change. In this stud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solar radiation and the cause of the change in solar radiation have been analyzed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46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nd aerosol index data from TOMS over the Haihe River Basin and surrounding areas.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solar radiation and direct radia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ile scattered radiation increased during the period 1957-2008. Spatially, the decreasing trend of solar radiation wa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from low population density areas to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rea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crease in aerosol index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decrease in solar radiation. The increase in aerosols resulting from human activities wa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decrease in solar ra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radiation TREND AEROSOL Haihe River Basin
下载PDF
基于径流对气候变化敏感性指标的多源数据质量评估 被引量:5
8
作者 倪宁淇 谢佳鑫 +2 位作者 刘小莽 王恺文 田巍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80-2291,共12页
准确评估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对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多源气象水文数据集已被广泛应用于径流对气候变化敏感性的分析中,但目前尚无研究从径流敏感性的角度评价不同数据集。基于中国6个不同气候条件流域的实测气象水文资料,本文计算... 准确评估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对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多源气象水文数据集已被广泛应用于径流对气候变化敏感性的分析中,但目前尚无研究从径流敏感性的角度评价不同数据集。基于中国6个不同气候条件流域的实测气象水文资料,本文计算了径流对降水和潜在蒸散发变化的敏感性,并以此为基准评估4类数据集GLDAS、ISIMIP2a、ISIMIP2b、CMIP6共45套子数据集的径流敏感性模拟效果。结果表明:GLDAS数据集模拟精度较低,CMIP6、ISIMIP2a、ISIMIP2b数据集模拟精度差异较小;3套子数据集ISIMIP2a中的CLM4.0、CMIP6中的UKESM1-0-LL、MIROC6在6个流域均具有较好的径流敏感性模拟效果,可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径流敏感性模拟与演化趋势分析。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稀缺资料流域的径流和水资源变化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敏感性 Budyko GLDAS ISIMIP2a CMIP6 ISIMIP2b 数据评估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 of dominant climate factor for pan evaporation trend in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33
9
作者 liu xiaomang ZHENG Hongxing +1 位作者 ZHANG Minghua liu Changm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1年第4期594-608,共15页
Despite the observed increase in global temperature, observed pan evaporation in many regions has been decreasing over the past 50 years, which is known as the "pan evaporation paradox". The "pan evaporation parado... Despite the observed increase in global temperature, observed pan evaporation in many regions has been decreasing over the past 50 years, which is known as the "pan evaporation paradox". The "pan evaporation paradox" also exist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where pan evaporation has decreased by 3.06 mm a-2 (millimeter per annum). It is necessary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e observed decline in pan evaporation because the Tibetan Plateau strongly influences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China, Asia and eve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this paper, a derivation based approach has been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climate factors to the observed pan evaporation trend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vided the other factors remain constant, 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 should have led to a 2.73 mm a-2 increase in pan evaporation annually, while change in wind speed, vapor pressure and solar radiation should have led to a decrease in pan evaporation by 2.81 mm a-2, 1.96 mm a-2 and 1.11 mm a-2 respectively from 1970 to 2005.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four climate variables have resulted in a 3.15 mm a-2 decrease in pan evaporation, which is close to the observed pan evaporation trend with a relative error of 2.94%. A decrease in wind speed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for the decreasing pan evaporation, followed by an increasing vapor pressure and decreasing solar radiation, all of which offset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 evaporation trend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ATTRIBUTION the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