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欣芳 李静 +3 位作者 徐长成 马骏 邵帅 齐欣 《辽宁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辽宁玉米土壤物理性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总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2018年在沈阳以东单6531和辽单588为供试品种,设置常规垄作、平作匀行和平作宽窄行3个栽培模式,同时设置这三种模式对应的6750...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辽宁玉米土壤物理性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总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2018年在沈阳以东单6531和辽单588为供试品种,设置常规垄作、平作匀行和平作宽窄行3个栽培模式,同时设置这三种模式对应的67500株/hm^(2)和75000株/hm^(2)种植密度,开展高密条件下栽培模式对品种产量形成效应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3种栽培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同一品种平作宽窄行75000株/hm^(2)密度下的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其他模式;同一品种的平作宽窄行模式能够有效增加穗长、穗粒数、百粒重和缩短秃尖长度等产量构成因素,使玉米显著增产,东单6531增产14.39%以上,辽单588增产12.73%以上。宽窄行较匀行具有增产效应,且能使玉米在高密度下达到高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土壤物理性质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指数 产量
下载PDF
玉米优良自交系辽3258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延波 王国宏 +4 位作者 邵帅 王金君 刘欣芳 姜敏 周存力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43-47,共5页
玉米自交系辽3258的选育采用了具有广泛适应性和较高配合力的旅大红骨种质改良国外NSS种质类群的育种策略。通过杂交、回交、聚合、自交及单倍体诱导等方法相结合,将丹598种质渗透到PH4CV中,创制出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抗病力高的“... 玉米自交系辽3258的选育采用了具有广泛适应性和较高配合力的旅大红骨种质改良国外NSS种质类群的育种策略。通过杂交、回交、聚合、自交及单倍体诱导等方法相结合,将丹598种质渗透到PH4CV中,创制出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抗病力高的“三高”玉米自交系辽3258。以辽3258为亲本组配出辽单575、辽单577、辽单585、辽单586、辽单595、辽单596等6个品种相继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其中,国审5个,省级审定2个次,引种备案4个次。以辽单575为代表的突破性玉米新品种,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绿色高效、易制种”于一体,成为我国当前主导品种和种业标志性重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选育 辽3258
下载PDF
基于SALF-seq的玉米抗大斑病基因QTL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骏 刘欣芳 +3 位作者 齐欣 弓雪 李明 姜敏 《辽宁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8-13,共6页
利用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对玉米大斑病抗、感亲本A619 Ht2/辽3162的BC1遗传分离群体(2个亲本和50+50的混池)进行关联分析,SNP_index和ED(Euclidean distance)两种关联分析法共定位到2号染色体上... 利用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对玉米大斑病抗、感亲本A619 Ht2/辽3162的BC1遗传分离群体(2个亲本和50+50的混池)进行关联分析,SNP_index和ED(Euclidean distance)两种关联分析法共定位到2号染色体上,从201819690到205452750,大小为3.63Mb,其间定位到的基因有110个。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进行玉米大斑病抗病基因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抗性基因 SNP
下载PDF
绿色优质玉米新品种辽单528选育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晓丽 刘欣芳 +3 位作者 贾玉莹 于佳霖 齐欣 孙成涛 《辽宁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86-88,共3页
辽单528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辽5601为母本、自选系辽565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绿色优质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丰产和稳产性好,早熟,抗病性强,籽粒品质优良。2017~2018年参加联合体区试两年平均产量759.5 kg/667m^2,比对照先玉... 辽单528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辽5601为母本、自选系辽565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绿色优质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丰产和稳产性好,早熟,抗病性强,籽粒品质优良。2017~2018年参加联合体区试两年平均产量759.5 kg/667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8%,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94.7 kg/667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5%。201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东北中熟春玉米类型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优质玉米 辽单528 选育 抗逆 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新芳 张晓宇 《科技视界》 2018年第2期79-79,95,共2页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从教学模式、考核模式、实验内容三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无机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玉米蔗糖转运蛋白基因ZmSUT4克隆及其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被引量:6
6
作者 弓雪 姜敏 +7 位作者 齐欣 刘欣芳 卢生乔 陈坤 刘亚利 张述宽 马涛 杨耀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5-1172,共8页
【目的】克隆玉米蔗糖转运蛋白基因ZmSUT4,并明确其组织表达特性及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SUT4基因响应低温胁迫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幼苗为材料,采用RT-PCR克隆其ZmSUT4基因,分析其生物学信... 【目的】克隆玉米蔗糖转运蛋白基因ZmSUT4,并明确其组织表达特性及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SUT4基因响应低温胁迫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幼苗为材料,采用RT-PCR克隆其ZmSUT4基因,分析其生物学信息,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低温胁迫(4℃)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克隆获得的ZmSUT4基因(GenBank登录号MK541991)全长为1621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506bp,编码50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53.36kD,理论等电点(pI)8.84,具有12个跨膜结构,定位于细胞膜上,既属于易化扩散载体(MFS)家族成员,也属于蔗糖/H+共转运体(GPH)超家族成员,其中第25~447位氨基酸是MFS家族蛋白的保守结构域,第17~484位氨基酸是GPH超家族成员的蔗糖运转子保守结构域GPH-sucrose。ZmSUT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单子叶植物SUT4蛋白同源性较高,为86%~96%,聚集在同一分支上;与双子叶植物SUT4蛋白同源性较低,为62%~65%,说明该类蛋白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ZmSUT4基因在玉米的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以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茎中的表达量最低。低温胁迫下,ZmSUT4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模式不同,根和叶中ZmSUT4基因表达量均在胁迫24h达最大值,分别是低温胁迫前(0h)表达量的2.21和2.62倍,茎中的ZmSUT4基因表达量在胁迫6h达最大值,是低温胁迫前表达量的3.01倍。【结论】ZmSUT4基因受低温胁迫诱导表达,推测其是调控玉米响应低温胁迫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蔗糖转运蛋白 ZmSUT4基因 低温胁迫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面包量词分类研究
7
作者 刘新芳 王彦亭 《河西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84-89,共6页
英语中存在大量与面包搭配的表量词。文章通过BNC和COCA两个语料库在线检索,筛选出114个与面包搭配的量词。结合汉语对量词的分类,分析了英语中个体量词、形体量词、容器量词、定量词等八类面包量词使用的特点。研究发现:这八类量词不... 英语中存在大量与面包搭配的表量词。文章通过BNC和COCA两个语料库在线检索,筛选出114个与面包搭配的量词。结合汉语对量词的分类,分析了英语中个体量词、形体量词、容器量词、定量词等八类面包量词使用的特点。研究发现:这八类量词不仅用来指称面包的量,还反映了西方的饮食文化以及人们对事物的深刻认知。通过对这八类面包量词的分析,以期提高面包量词使用的得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 量词 语料库
下载PDF
高温变色粉末的制备及其在钧瓷釉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新芳 朱聪旭 +3 位作者 李济垚 冯铭华 法文君 郑直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1-1265,共5页
首先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1300~1400℃制备出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效果的硅钕酸钙粉末,该粉末在阳光照射下呈现紫色,在室内白炽光照射下呈现蓝色;然后,创新性地将制得的变色粉末引入到高温钧瓷釉料中,研究表明,该变色粉末在釉层中具有很强... 首先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1300~1400℃制备出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效果的硅钕酸钙粉末,该粉末在阳光照射下呈现紫色,在室内白炽光照射下呈现蓝色;然后,创新性地将制得的变色粉末引入到高温钧瓷釉料中,研究表明,该变色粉末在釉层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通过调控变色粉末在釉料中的配比,能够制备出不同变色效果的钧瓷产品。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现代分析手段综合研究了变色粉末及釉层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并进一步探讨了变色粉末添加量、烧制温度与宏观呈色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瓷釉料 高温烧结 硅钕酸钙 变色
下载PDF
A One-dimensional Cobalt Coordination Polymer Based on Biphenyl-2,3,3',5'-tetracarboxylic Acid and N-donor Ancillary Ligands: Crystal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y 被引量:2
9
作者 LI Rong-Fang WANG Yu-Fang +3 位作者 liu xin-fang FENG Xun ZHANG Xiao-Yu DU De-Guang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558-1564,共7页
Hydrothermal reactions of biphenyl-2,3,3A,5A-tetracarboxylic acid(H4bptc) with cobalt salt in the presence of 1,4-bis(2-pyridylmethyl)piperazin(bpmp) afforded one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namely, [Co(H2bptc... Hydrothermal reactions of biphenyl-2,3,3A,5A-tetracarboxylic acid(H4bptc) with cobalt salt in the presence of 1,4-bis(2-pyridylmethyl)piperazin(bpmp) afforded one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namely, [Co(H2bptc)(bpmp)0.5(H2O)]n(1). Its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and TG analysis. Complex 1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11.4839(11), b = 16.6690(16), c = 11.5559(11) A, V = 2201.8(4) A3, Mr = 539.35, Dc = 1.627 g/cm^3, μ(MoK α) = 0.841 mm-1, F(000) = 1108, Z = 4, the final R = 0.0309 and w R = 0.0705 for 4090 observed reflections(I 2σ(I)). Complex 1 displays a one-dimensional(1D) chain bridged by bpmp. Two carboxylic groups of H4 bptc ligand adopt μ01-η1:η1 and μ1-η1:η coordination modes to bridge adjacent Co(Ⅱ) ions together with bpmp ligand to give alternately arranged left- and right-handed helical chains. In addition, variable-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complex 1 shows weak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djacent Co(Ⅱ) 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alt polymer diphenyl-2 3 3' 5'-tetracarboxylic acid 1 4-bis(2-pyridylmethyl)piperazin magnetic property
下载PDF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a Terbium(Ⅲ) Complex with Biphenyl-2,3,3’,5’-tetracarboxylic Acid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荣芳 朱鑫鑫 +2 位作者 刘新芳 冯勋 王利亚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985-990,共6页
A new terbium complex based on biphenyl-2,3,3’,5’-tetracarboxylic acid(H4bptc) has been synthesized, {[Tb(Hbptc)(H2O)4]×H2O}n(1).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fu... A new terbium complex based on biphenyl-2,3,3’,5’-tetracarboxylic acid(H4bptc) has been synthesized, {[Tb(Hbptc)(H2O)4]×H2O}n(1).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and TG analyses. Titl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a = 14.090(2), b = 8.0824(13), c = 15.5591(17) A, V = 1775.4(5) A3, Mr = 576.22, Dc = 2.156 g/cm3, μ(Mo Kα) = 4.059 mm-1, F(000) = 1128, Z = 4, the final R = 0.027 and w R = 0.0726 for 3296 observed reflections(I > 2σ(I)). Complex 1 exhibits a 2 D layer structure, and such layers are further united together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through π···π interaction and intricate hydrogen bonding. The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spectroscopy of 1 showed that H4 bptc is a kind of highly efficient sensitizer for terbium(Ⅲ) ion. The title complex also displays efficient ligand sensitized luminescence in the visible region with long lifetime of 2.02 ms in the solid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bium(Ⅲ)complex π…πinteraction luminescence FLUORESCENCE lifetime
下载PDF
基于自然语言的视频片段定位综述
11
作者 聂秀山 潘嘉男 +3 位作者 谭智方 刘新放 郭杰 尹义龙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122,共12页
自然语言视频定位(Natural Language Video Localization, NLVL)是一项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该任务的目的是根据给定的查询文本从未修剪的视频中找到与这条查询文本语义最为相似的目标片段。与传统的时序动作定位任务不同,NLVL具有... 自然语言视频定位(Natural Language Video Localization, NLVL)是一项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该任务的目的是根据给定的查询文本从未修剪的视频中找到与这条查询文本语义最为相似的目标片段。与传统的时序动作定位任务不同,NLVL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因为它不受预定义动作列表的限制;同时也更具挑战性,因为NLVL需要从视频和文本两种模态间对齐语义信息。此外,在对齐关系中获取最终的时间戳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首先,描述了NLVL的流程;其次,根据是否有监督信息将NLVL算法分为监督方法和弱监督方法两大类并分析其优缺点;然后,总结了常用的数据集和评估指标,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总体性能的评估和分析;最后,讨论了技术难点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检索 视频片段定位 视频理解 跨模态对齐 跨模态交互
下载PDF
浅谈线束导线管式端子和屏蔽环压接方式
12
作者 姬红亮 钟华强 +3 位作者 李园园 刘新方 贺姗姗 喻东 《汽车电器》 2020年第4期77-78,共2页
介绍高压线束中端子的两种样式以及每种端子的特点和压接方式。针对封闭式端子和屏蔽环压接类型进行介绍,分析每一种端子和屏蔽环压接的特性,为后续开发模具和钳口类型进行支持,最终保证产品品质满足要求。
关键词 端子 屏蔽环 模具
下载PDF
两种改良方法对玉米辽旅群体改良效果和杂优模式分析
13
作者 张默 马骏 +8 位作者 齐欣 贾钰莹 姜敏 孙成韬 刘晓丽 徐亮 孟庆国 刘欣芳 王延波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2,共6页
旅大红骨是我国重要地方种质资源,通过S_(1)家系密植鉴定改良法和半姊妹家系配合力改良法对辽旅群体进行两轮改良。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显著改善群体的穗行数和出籽率,提高了群体穗粗、穗行数和出籽率的一般配合力及穗粗、百粒重的杂种优... 旅大红骨是我国重要地方种质资源,通过S_(1)家系密植鉴定改良法和半姊妹家系配合力改良法对辽旅群体进行两轮改良。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显著改善群体的穗行数和出籽率,提高了群体穗粗、穗行数和出籽率的一般配合力及穗粗、百粒重的杂种优势。经过两轮S_(1)家系密植鉴定法改良,原始群体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提高了8.96,超亲优势提高了12.22%;半姊妹家系配合力改良法产量一般配合力提高了4.75,超亲优势提高了11.49%。S_(1)家系密植鉴定法改良后的群体性状优良,一般配合力更高,杂种优势更强,与玉米各类群间特殊配合力没有明显差异,更适合对辽旅群体进行后续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S_(1)家系密植鉴定 半姊妹家系配合力改良 配合力 杂种优势
原文传递
辽诱系列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欣芳 马骏 +8 位作者 齐欣 弓雪 孟庆国 Eduard Khatefov Suprunov Anatoly 赵念力 白添 姜敏 王延波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采用多个测验种逐代跟踪测定诱导率的方法,利用俄罗斯引进的单倍体诱导系资源,经过5年7代选育出辽诱系列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辽诱1号、辽诱2号、辽诱3号和辽诱4号。对22个品种的诱导效果试验表明,辽诱1号、辽诱2号、辽诱3号和辽诱4号的综... 采用多个测验种逐代跟踪测定诱导率的方法,利用俄罗斯引进的单倍体诱导系资源,经过5年7代选育出辽诱系列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辽诱1号、辽诱2号、辽诱3号和辽诱4号。对22个品种的诱导效果试验表明,辽诱1号、辽诱2号、辽诱3号和辽诱4号的综合诱导率分别为6.85%、7.53%、6.66%和6.03%,比对照高诱五号分别高出0.6倍、0.8倍、0.6倍和0.4倍。诱导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辽诱系列诱导系具有诱导率高、花粉量大、抗病、抗倒、易繁殖等优良特性,且存在和高诱五号共同的诱导基因GRMZM2G471240,是开展玉米单倍体育种的理想诱导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诱导系 平均诱导率 综合诱导率 诱导基因
原文传递
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SNP基因芯片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骏 刘欣芳 +5 位作者 齐欣 弓雪 王金君 李明 姜敏 王延波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2,共6页
利用SNP基因芯片(56 110个SNP)对3对玉米大斑病Ht3近等基因系进行检测分析。借助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确定了29个相关数量抗性候选基因,均分布于2、3、7、9号染色体;14个候选基因与各类酶活性、能源合成、金属离子、DNA合成修... 利用SNP基因芯片(56 110个SNP)对3对玉米大斑病Ht3近等基因系进行检测分析。借助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确定了29个相关数量抗性候选基因,均分布于2、3、7、9号染色体;14个候选基因与各类酶活性、能源合成、金属离子、DNA合成修饰、抗逆等功能相关。其中,GRMZM2G058197位于7号染色体bin7.04区域166087520-166091392,与玉米大斑病质量抗性基因Ht3基因位置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斑病 抗性基因 SNP
原文传递
玉米辽热群体轮回改良效果评价及染色体区段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欣芳 姜敏 +8 位作者 马骏 齐欣 张默 孟庆国 孙成韬 刘晓丽 于佳霖 贾钰莹 王延波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1,共7页
辽热群体是北方春玉米区的优良热带种质基因库。以辽热群体4个改良世代为试验材料,利用田间表型和SNP基因型分析群体改良效果及染色体区段遗传特征。结果表明,经过3轮S_(1)家系密植鉴定轮回改良,辽热群体的产量由7575.65 kg/hm^(2)提高... 辽热群体是北方春玉米区的优良热带种质基因库。以辽热群体4个改良世代为试验材料,利用田间表型和SNP基因型分析群体改良效果及染色体区段遗传特征。结果表明,经过3轮S_(1)家系密植鉴定轮回改良,辽热群体的产量由7575.65 kg/hm^(2)提高至8247.50 kg/hm^(2),百粒重由31.22 g提高至36.03 g,株高由242.62 cm提高至271.83 cm,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改良效果。染色体结构分析发现,初始世代中超过96%的遗传背景在后续轮回改良群体中获得稳定遗传;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辽热群体染色体差异片段大小由13.14 Mb增加至70.29 Mb,且存在控制水分、穗行数和其他性状的分子标记和QTL,这可能是引起辽热群体产量和农艺性状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辽热群体经S_(1)家系密植鉴定改良法进行多轮改良,有效提升了产量相关性状的同时还保持了优良农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辽热群体 轮回改良 染色体片段遗传
原文传递
玉米旅欧群体评价及利用潜势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欣芳 张默 +8 位作者 齐欣 马骏 姜敏 孙成韬 刘晓丽 贾钰莹 王金君 张洋 王延波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5,共8页
通过向玉米辽旅群体中导入血缘相近、脱水速率快的9份欧美种质,构建成含有不同比例欧美种质的3份旅欧群体,能显著改善收获时含水量、出籽率、生育期、穗粗和穗行数等重要性状,且保持原始群体优良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显著提高出籽率、穗长... 通过向玉米辽旅群体中导入血缘相近、脱水速率快的9份欧美种质,构建成含有不同比例欧美种质的3份旅欧群体,能显著改善收获时含水量、出籽率、生育期、穗粗和穗行数等重要性状,且保持原始群体优良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显著提高出籽率、穗长和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旅欧群体所配制的组合有效提升出籽率、收获时含水量、生育期和其他穗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塘四平头类群的杂优模式存在极高的产量应用潜力,为改良本土种质资源适宜机械化收获和探索欧美种质新的杂优模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辽旅群体 旅欧群体 杂种优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