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导模式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实践
1
作者 刘昌荣 刘学观 +2 位作者 曹洪龙 周刘蕾 孔令辉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9-21,共3页
如何将“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两大要素融入课程教学中是每一门工程类课程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特点、学情特点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围绕立德树人、面向工程应用、夯实理论基础、强化逻辑思维”的课... 如何将“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两大要素融入课程教学中是每一门工程类课程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特点、学情特点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围绕立德树人、面向工程应用、夯实理论基础、强化逻辑思维”的课程教学理念,经过三年翻转课程教学实践,形成了“引导、指导、督导”三导教学模式,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微课资源池 “三导”模式
下载PDF
一种新型跨时钟域边沿检测同步器 被引量:3
2
作者 戴晶星 李富华 +2 位作者 刘学观 黄君山 侯汇宇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3-707,723,共6页
传统的边沿检测同步器由触发器构成,被同步的数据至少需要在新时钟域的1个时钟周期内保持有效。提出一种新型边沿检测同步器,由两相无重叠时钟产生电路、5个锁存器等构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边沿检测同步器中数据稳定时间的极限值... 传统的边沿检测同步器由触发器构成,被同步的数据至少需要在新时钟域的1个时钟周期内保持有效。提出一种新型边沿检测同步器,由两相无重叠时钟产生电路、5个锁存器等构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边沿检测同步器中数据稳定时间的极限值为新时钟域的0.75个周期。基于Nuvoton 0.35μm 2P3MCMOS工艺,采用Verilog_XL工具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新型边沿检测同步器的时序与理论分析一致。采用0.8个新时钟域周期的实例,验证了新型边沿检测同步器的工作正常,同步器的分辨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时钟域 边沿检测同步器 非重叠时钟
下载PDF
UHF RFID自适应射频干扰对消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旭 宋国栋 +1 位作者 刘学观 周鸣籁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50-1655,共6页
超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阅读器射频前端的自干扰信号会降低接收信噪比,造成标签的误读和漏读。针对目前有源干扰对消技术存在的抑制效果和实时性较差的缺点,在分析有源干扰对... 超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阅读器射频前端的自干扰信号会降低接收信噪比,造成标签的误读和漏读。针对目前有源干扰对消技术存在的抑制效果和实时性较差的缺点,在分析有源干扰对消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Powell搜索算法的自适应射频干扰对消方案。设计了有源对消电路,通过改进的Powell最优值搜索算法实现电路控制参数的自适应调节,使电路工作在最优的抑制状态。测试结果表明,在840~960 MHz的RFID频段内,达到了37 dB以上的抑制效果,从而使RFID阅读器收发端之间的隔离度提高至62 dB以上,最高可达到70 dB。电路上电的首次自动调节过程耗时大约为31.7 ms,之后的自适应过程可在3.9 ms左右完成参数调节。此电路可有效提高射频识别系统的识别正确率,为提升国产RFID读写器芯片的整体性能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F RFID 自干扰信号抵消 有源干扰抵消电路 Powell搜索算法
下载PDF
电子设计类课程工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德凤 刘学观 +2 位作者 周鸣籁 杨歆汨 邹玮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2年第6期163-166,共4页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为载体,对选题如何体现面向工程、教学过程如何有效组织、课程考核如何合理全面等进行梳理,设计了“目标驱动、一主多辅、纵横组队、综合考量”的教学新模式。三届教学实践的结果...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为载体,对选题如何体现面向工程、教学过程如何有效组织、课程考核如何合理全面等进行梳理,设计了“目标驱动、一主多辅、纵横组队、综合考量”的教学新模式。三届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该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工程化能力培养落脚点的问题、技术能力与非技术能力同步提升问题和教与学的角色分工问题等,为同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化教学模式 目标驱动 一主多辅
下载PDF
Polarization Reconfigurable Patch Antenna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Related Applications
5
作者 SHEN Jun ZHAO Tianxiang liu xueguan 《ZTE Communications》 2022年第2期37-42,共6页
A polarized reconfigurable patch antenna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proposed antenna is a dual cross-polarized patch antenna with a programmable power divider.The programmable power divider consists of two branch l... A polarized reconfigurable patch antenna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proposed antenna is a dual cross-polarized patch antenna with a programmable power divider.The programmable power divider consists of two branch line couplers(BLC)and a digital phase shifter.By adjusting the phase of the phase shifter,the power ratio of the power divider can be changed,and thus the feed power to the antenna input port can be changed to reconfigure the antenna polarization.The phase-controlled power divider and the cross dual-polarized antenna are designed,fabricated and tested,and then they are combined to realize the polarized reconfigurable antenna.By moving the phase of the phase shifter,the antenna polarization is reconfigured into vertical polarization(VP),horizontal polarization(HP),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CP).The test is conducted at the frequency of 915 MHz,which is widely used for 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in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application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when the antenna is configured as CP,the axial ratio of the antenna is less than 3 dB,and when the antenna is configured as HP or VP,the axial ratio of the antenna exceeds 20 dB.Finally,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influence of antenna polarization changes o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As expected,the reconfigured antenna polarization can help improve the power transmitting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transfer branch line coupler polarization reconfigurable dual cross polarization antenna
下载PDF
肺栓塞患者炎症指标与CT肺动脉阻塞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怀海 秦志强 +5 位作者 覃少佳 刘学冠 陈桂荣 冯广弘 冯宗莲 梁秋妹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研究肺栓塞(PE)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CT肺动脉阻塞指数(PAOI)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纳入2015年6月至... 目的研究肺栓塞(PE)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CT肺动脉阻塞指数(PAOI)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经CT肺动脉造影首次确诊的PE患者。治疗前24h内和治疗后第14天检测血清WBC、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PLR和IL-6水平,探讨上述炎症指标治疗前后与PAOI及其变化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7例PE患者。治疗前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和IL-6水平均与PAOI呈正相关性(r=0394、0430、0417、0547,P值均【005);治疗后IL-6水平与PAOI呈正相关性(r=0498,P=0000)。治疗前后PAOI变化率与治疗前NLR呈负相关性(r=-0352,P=0015),与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性(r=0335,P=0021)。结论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和IL-6均与PAOI存在一定相关性。尤其是IL-6水平与PAOI相关性较高,可较好反应PE患者血栓栓塞严重程度。NLR越低,淋巴细胞计数越高,血栓溶解效果越显著,对于预测血栓溶解程度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动脉阻塞指数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