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6篇文章
< 1 2 1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结扎法用于脊髓损伤造模的优势分析
1
作者 李道辉 徐晓霜 +5 位作者 李郑涛 田新鹏 毕航川 刘源 戴永文 陈凌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9-384,共6页
背景:目前根据脊髓损伤的损伤方式不同衍生出不同的模型构建方法,传统物理损伤造模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尚缺乏较为有效和稳定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目的:建立一种可复制、可调控、创伤小、死亡率低、模型更稳定、适用范围广、术后护理... 背景:目前根据脊髓损伤的损伤方式不同衍生出不同的模型构建方法,传统物理损伤造模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尚缺乏较为有效和稳定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目的:建立一种可复制、可调控、创伤小、死亡率低、模型更稳定、适用范围广、术后护理时间短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方法:将体质量和鼠龄相似的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20只,对照组采用钳夹造模法构建脊髓损伤模型,改良组选用基于压迫法改良的结扎法,在开窗的基础上使用缝线结扎的方法进行脊髓损伤的造模。比较两组大鼠的排尿行为、血尿、脓尿(感染率)、死亡率、脊柱畸形率及术后1,3,5,7 d的BBB运动功能学评分。结果与结论:基于压迫法改良的结扎法建立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比常规建模方法排尿行为恢复较快、血尿率低、感染率低、死亡率低、脊柱畸形率低,BBB评分结果更集中稳定(1周内均<2分),由此可证明基于压迫法改良的结扎法更适用于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脊髓损伤模型 钳夹造模法 结扎法 排尿反射 排尿行为 脊柱畸形 BBB评分
下载PDF
基底膜相关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转录组学分析及药物预测
2
作者 刘源 渠源 +2 位作者 万雅坤 郭婧宇 姜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486-5500,共15页
背景:基底膜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不同中医证型下基底膜相关基因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基底膜基因联合转录组学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5种不同中医证型的发病机制差异,并进行潜在治疗药物预测。方法:基... 背景:基底膜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不同中医证型下基底膜相关基因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基底膜基因联合转录组学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5种不同中医证型的发病机制差异,并进行潜在治疗药物预测。方法:基于GEO数据库整理类风湿关节炎相关中医证型芯片数据以及基底膜相关基因,利用R-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Mfuzz包进行表达趋势分析。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UPset筛选关键基因,通过R-clusterProfiler包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SEA及富集分析,同时绘制ROC曲线评估基底膜相关核心靶点对5种证型分别的诊断价值。基于CIBERSORT核心算法计算每种证型的免疫浸润情况。最后,利用SymMap和COREMINE数据库预测可靶向基底膜相关核心基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同证型的潜在中药及小分子药物。结果与结论:①在5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中(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气血两虚证及血瘀阻络证)分别筛选出67,47,59,57,55个基底膜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关键靶点分别为5,7,5,3,5个。③各证型中富集最多的为细胞基质黏附、免疫细胞迁移及胶原代谢等生物过程以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局灶性粘连和Rap1信号通路等。④药物预测结果显示,土茯苓、川乌、绵马贯众及黄精是通过影响基底膜基因治疗5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最具潜力的中药。⑤结果证实,基底膜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附着、免疫细胞迁移及炎症反应等多个途径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在不同证型中有着差异表现,其中ITGA6可作为5种类风湿关节炎证型中共同的诊断标志物。清热解毒类中药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不同证型治疗中可以贯穿始终的潜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膜相关基因 证型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 转录组学分析 GSEA分析 免疫浸润 分子对接 药物预测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单体及引发剂对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喷墨墨水的光固化行为及膜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媛 姚露 +2 位作者 廖正福 明亚强 韩栋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7,共10页
目的选用7种不同种类的丙烯酸酯及脂环族环氧单体3,4-环氧环己基甲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TTA-21)、光引发剂和自制色浆等原料,构建一系列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墨水,研究丙烯酸酯种类和用量、光引发剂混合比例等因素对混... 目的选用7种不同种类的丙烯酸酯及脂环族环氧单体3,4-环氧环己基甲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TTA-21)、光引发剂和自制色浆等原料,构建一系列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墨水,研究丙烯酸酯种类和用量、光引发剂混合比例等因素对混杂墨水光固化行为和固化膜性能(硬度、附着力、热性能)的影响。方法用实时红外光谱(Real-time FTIR)表征混杂光固化体系墨水的聚合动力学,用热重分析仪(TGA)表征混杂体系的耐热性能。采用百格法和铅笔硬度计测试固化膜的硬度和附着力。结果混杂光固化体系墨水的聚合动力学与体系黏度、自由基结构等因素相关。混杂体系的黏度低,链的运动性增加,反应的动力学性能得到改善;丙烯酸酯官能度的增加提高了体系的耐热性,但体系固化膜内应力增大,膜脆性增加,附着差,硬度低。结论双官能度的HDDA与TTA-21构建的混杂体系黏度较低,光固化速度快,双键和环氧基团转化率高,固化膜的综合性能较好,满足阻焊制程工艺要求,在喷墨阻焊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 单体 光引发剂 固化行为 喷墨墨水
下载PDF
初级纤毛介导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传代衰老减低成骨分化能力
4
作者 高丰 王纪亮 +3 位作者 王洪波 杨永胜 刘源 付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41-3746,共6页
背景:在大段骨缺损修复中,由于种子细胞传代等多种因素可引起成骨类细胞衰老,造成组织工程骨植入体内后成骨分化活性降低。近年来,初级纤毛介导细胞衰老的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传代衰老-成骨活性减低”的初级纤毛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背景:在大段骨缺损修复中,由于种子细胞传代等多种因素可引起成骨类细胞衰老,造成组织工程骨植入体内后成骨分化活性降低。近年来,初级纤毛介导细胞衰老的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传代衰老-成骨活性减低”的初级纤毛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的:探讨初级纤毛调控成骨性MC3T3-E1细胞传代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细胞传代至第10代(早期传代)及第40代(晚期传代),同时使用siRNA沉默IFT88阻碍初级纤毛生成,即将细胞分为第10代组、第40代组、第10代+siRNA IFT88-组、第40代+siRNA IFT88-组。各组细胞成骨诱导3 d,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衰老标志物CDKN2A(P16)的表达、成骨活性标志物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Hedgehog通路IHH的表达;茜素红染色和初级纤毛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初级纤毛形态;对初级纤毛阳性率与IHH、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成骨诱导3 d,第40代组MC3T3-E1细胞的CDKN2A(P16)表达显著高于第10代组,而在siRNA IFT88-干预后差异消失;②第10代组的初级纤毛细胞阳性率高于第40代组,siRNA IFT88-则显著性抑制第10代与第40代细胞的初级纤毛表达;③第10代组MC3T3-E1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转录活性和蛋白表达均高于第40代组,通过siRNA抑制初级纤毛表达后,上述差异减低或者消失;④初级纤毛细胞阳性率与IHH蛋白表达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初级纤毛介导了成骨性MC3T3-E1细胞的传代衰老,可调控成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3T3-E1细胞 初级纤毛 衰老 成骨分化 传代 骨形态发生蛋白2 HEDGEHOG通路 组织工程细胞
下载PDF
AlCoCrFeNi_(x)高熵合金高温热处理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
5
作者 曹雷刚 侯鹏宇 +3 位作者 杨越 蒙毅 刘园 崔岩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由于凝固过程的枝晶生长和元素偏析等行为,双相高熵合金很难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不同于设计共晶高熵合金或改善铸造工艺,借助亚稳态相变可以调控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多主元高熵合金物相组成和分布与组元种类和含量密切... 由于凝固过程的枝晶生长和元素偏析等行为,双相高熵合金很难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不同于设计共晶高熵合金或改善铸造工艺,借助亚稳态相变可以调控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多主元高熵合金物相组成和分布与组元种类和含量密切相关,固态相变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不尽相同。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AlCoCrFeNi_(x)(1.4≤x≤1.7)高熵合金,研究高温热处理过程合金微观组织的演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i含量增加,铸态高熵合金BCC/B2枝晶组织比例逐渐降低,晶间区域比例逐渐增加,且由FCC单相组织转变为共晶组织。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由1067 MPa(x=1.4)和1416 MPa(x=1.5)降低至464 MPa和1191 MPa(x=1.7),延伸率由1.7%(x=1.4)提升至11.5%(x=1.7)。经1100℃高温热处理,BCC/B2枝晶组织转变为FCC和B2双相组织,合金强度均有所降低,塑性明显提升。热处理态AlCoCrFeNi_(1.6)和AlCoCrFeNi_(1.7)高熵合金呈现典型的两级网状组织,且因FCC相脱溶析出B2相,合金屈服强度降幅逐渐减小。其中,热处理态AlCoCrFeNi_(1.7)高熵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幅分别仅为4.1%和7.5%,而延伸率增幅达52.2%,综合力学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热处理 相变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麦冬转录组数据的SSR序列特征分析及引物设计
6
作者 王钧 戴维 +6 位作者 赖强龙 叶坤浩 陈杰 冯伦 刘媛 何爱坪 赵丹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8,共9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麦冬转录组53466条Unigenes,并通过序列分析识别出35832个SSR位点,分布于24539条Unigenes上,SSR出现频率高达67.02%,平均分布距离为4.88 kb。对包含SSR位点的24539条Unigenes进行GO和KEGG注释,结果显示主要集...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麦冬转录组53466条Unigenes,并通过序列分析识别出35832个SSR位点,分布于24539条Unigenes上,SSR出现频率高达67.02%,平均分布距离为4.88 kb。对包含SSR位点的24539条Unigenes进行GO和KEGG注释,结果显示主要集中于生物学过程、植物-病原体互作等基因功能和代谢通路。从SSR重复基元类型来看,单核苷酸重复数目最多,占比57.06%,其中A/T为绝对优势类型,有20193个;五核苷酸重复平均分布距离最高,为4069.34 kb。从重复次数来看,基元重复10次以上的类型数目最多,有20849个,占比61.69%。随机挑选30个不同类型的SSR基元位点并设计引物,对川麦冬、浙麦冬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28对引物可以在两个栽培种中扩增出条带,其中16对引物可扩增出目的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转录组 SSR位点 引物设计
下载PDF
毫火针联合中药封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彭晓东 刘源 +1 位作者 孙彦鹏 裴冬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究毫火针联合中药封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4年01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LDH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中药封包组,各76例,联合组予以毫火针联合中药封包干预,... 目的探究毫火针联合中药封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4年01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LDH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中药封包组,各76例,联合组予以毫火针联合中药封包干预,中药封包组仅采用中药封包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腰椎功能障碍问卷(RDQ)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估问卷]、血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耐受性。结果联合组疗效总有效性高于中药封包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主症腰脊疼痛、俯仰不利及次症瘀斑、舌质暗紫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中药封包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ODI、RDQ得分均低于中药封包组(P<0.05),JOA得分高于中药封包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血清中CRP、IL-1β和IL-6水平均低于中药封包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适症状,耐受性较强。结论毫火针联合中药封包治疗LDH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腰椎功能和血清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火针 中药封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血清炎症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天然沙冬青器官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异质生境的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董雪 许德浩 +5 位作者 韩春霞 海鹭 刘源 张景波 卢琦 黄雅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8-869,共12页
以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且是西北荒漠地区唯一常绿阔叶灌木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为研究对象,分析异质性荒漠生境(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石质沙地、洪积砾石坡地和盐碱滩地)对沙冬青叶、茎、根、花和种子生态化学计... 以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且是西北荒漠地区唯一常绿阔叶灌木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为研究对象,分析异质性荒漠生境(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石质沙地、洪积砾石坡地和盐碱滩地)对沙冬青叶、茎、根、花和种子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了解其生长的适应机制和生存策略。结果表明:沙冬青各器官碳(C)含量表现为叶>茎>根>种子>花,而氮(N)、磷(P)、钾(K)营养元素含量均表现为种子>花>叶>根>茎,N、P、K三大营养元素在繁殖器官中的富集,可以促进沙冬青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反映了资源分配模式和植物生长策略。沙冬青各器官的碳氮磷钾含量和各元素化学计量比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变化较复杂,其中在沙质土壤(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具有更高的C、N、P储存能力,而K在砾质土壤(石质沙地和洪积砾石坡地)含量较高,且砾质荒漠沙冬青的C∶N、C∶P及N∶P均显著高于沙质土壤,表明沙冬青在石质沙地和洪积砾石坡地有更高的养分利用效率。各器官元素含量相关分析表明器官间的养分协同性远高于器官内部。化学计量比C∶N、C∶P、C∶K均表现为:茎>根>叶>花>种子,N∶P为根>叶>茎>花>种子,N∶K为茎>根>叶>种子>花,K∶P为叶>根>种子>茎>花,各器官中的C∶N和N∶P比在各生境间相对较稳定,而K∶P比变化巨大,N∶P与P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N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P作为敏感性元素决定了沙冬青体内N∶P比值的变化,且不同生境叶片N∶P比值均大于16,说明沙冬青生长主要受P限制。器官与生境对沙冬青化学计量特征都有影响,生境对C含量和N∶K、K∶P的影响较大,器官对N、P、K含量及C∶N、C∶P、C∶K、N∶P的影响较大。除P元素外,各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均受器官和生境交互作用影响。了解植物根-茎-叶-花-种子的整体资源权衡和协变策略,为沙冬青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生态化学计量学 器官 生境异质性 权衡策略
下载PDF
小麦条锈病跨区域全周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万才 李跃 +10 位作者 王保通 李好海 冯小军 刘媛 彭红 吕国强 张光先 王玲 赵中华 王晓杰 康振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6,共10页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一种跨区域流行的重大病害。1949年以来,我国小麦条锈病研究,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发病面积、流行程度、流行频率明显降低,但由于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新毒性小种不断产生和气候异常变化等...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一种跨区域流行的重大病害。1949年以来,我国小麦条锈病研究,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发病面积、流行程度、流行频率明显降低,但由于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新毒性小种不断产生和气候异常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其流行规律和成灾机制出现了新的变化,发生危害加重,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基于“十二五”以来我国在小麦条锈病菌毒性新小种产生、有性生殖、侵染循环和大区流行规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在学习和实践以往病害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分区治理、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以绿色防控为基础,以全周期管理为重点,以跨区域联防联控为保障”的防控策略,提出了精准监测预报、毒性小种变异监测、早期菌源控制、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和应急防控等关键技术,集成构建了全国小麦条锈病跨区域全周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制定了越夏易变区、冬季繁殖区(越冬区)和春季流行区分区防控技术体系。经在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区大面积试验示范,取得了防控效果85%以上,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以上,小麦单产提高5%以上的成效。2022年-2023年在全国小麦主产区大范围组织推广应用,有效控制了小麦条锈病严重流行势头,全国病害发生面积出现了新低,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条锈菌 跨区域全周期 绿色防控 技术体系 大区流行
下载PDF
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静 李森 +10 位作者 龙在云 夏雨 康露 刘媛 杨策 邹龑 于鑫 刘致权 吴方舟 崔斌 严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焦虑发生的相关性,为精准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22年7月10-13日随机抽取某部飞行人员,采用领悟社会支持、多维疲劳和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n=88);利用座谈和个别交流方式补充了解陆军飞... 目的探讨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焦虑发生的相关性,为精准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22年7月10-13日随机抽取某部飞行人员,采用领悟社会支持、多维疲劳和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n=88);利用座谈和个别交流方式补充了解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现状及其与疲劳、焦虑状态的关系;通过SPSS 20.0软件对该人群上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率分析,Pearson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分析问卷85份(每份含领悟社会支持、多维疲劳和焦虑量表)。其中男性83人(97.65%),女性2人(2.35%);飞行员80人(94.11%),领航员2人(2.35%),空中机械师3人(3.53%)。20~39岁82人(96.47%)。高社会支持(分值61~84)人数占比为68.23%(58/85),低、中焦虑度(分值<30分)人数占比为100%(85/85),非显著疲劳状态(55.71±8.48)人数占比为98.82%(84/85)。领悟社会支持程度(62.22±14.67)与焦虑(14.44±3.86)呈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疲劳无显著相关性(P>0.05),焦虑与疲劳之间相关性也不显著(P>0.05)。结论陆军飞行人员领悟社会支持程度可能会引发焦虑,进而影响作业能力和健康水平;应对该人群领悟社会支持进行精准干预以完善航卫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军航空兵 飞行人员 领悟社会支持 疲劳 焦虑
下载PDF
高温声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超 郭伟 +9 位作者 石文泽 陈振华 胡博 陈巍巍 李秋锋 陈尧 刘远 郭双林 朱颖 张萍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93,共11页
以我国航空航天、钢铁冶金、特种设备等领域的高温声学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为主线,分析了高温声学检测技术在促进先进高温材料制备与研发、钢铁冶金行业绿色低碳生产和产业升级、高温压力管道安全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巨大需求。介绍... 以我国航空航天、钢铁冶金、特种设备等领域的高温声学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为主线,分析了高温声学检测技术在促进先进高温材料制备与研发、钢铁冶金行业绿色低碳生产和产业升级、高温压力管道安全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巨大需求。介绍了国内外在高温声学检测的技术方法和仪器研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压电超声、电磁超声、激光超声、激光电磁超声等技术在高温无损检测应用方面存在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总结了高温声学检测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检测 高温无损检测 压电超声 电磁超声 激光超声
下载PDF
BOPPPS与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
12
作者 董婧 王炜 +2 位作者 刘渊 杜娟 刘云 《科教文汇》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在教育部打造新形态“金课”的要求下,传统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教学目标、实现过程性考核等方面暴露出较多问题。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嵌入BOPPPS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具有六大环节八项程序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并以“工... 在教育部打造新形态“金课”的要求下,传统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教学目标、实现过程性考核等方面暴露出较多问题。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嵌入BOPPPS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具有六大环节八项程序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并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的“工程项目流水施工”为例,阐述BOPPPS与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实践表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是一种互动性强、参与度高、适用面广的新形态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考虑载客状态的改进孤立森林浮动车异常数据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其亮 徐韬 +1 位作者 刘媛 程龙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为提高浮动车数据中异常数据检测能力及不同载客状态下的模型检测分析能力,提出基于S-DTA-IIForest(Summation&Difference Third Order Average&Improvement-Isolation Forest)的浮动车数据异常检测算法。构建由相邻两项求和(S... 为提高浮动车数据中异常数据检测能力及不同载客状态下的模型检测分析能力,提出基于S-DTA-IIForest(Summation&Difference Third Order Average&Improvement-Isolation Forest)的浮动车数据异常检测算法。构建由相邻两项求和(S)、三阶求和平均差分(DTA)的二维度空间SDTA特征向量;提出差额累计更新和动态区分辨识的改进孤立森林IIForest算法,通过设置停止阈值参数,避免当出现新样本异常值分数大于停止阈值时,仅更新样本不更新孤立森林模型的问题,设计每个二叉树区分辨识度参数,区分辨识度位于停止区间时停止二叉树生长,提高算法收敛性能,以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ROC Cure)、F1-score为指标对模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学府大道开展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S-DTA-IIForest组合算法AUC、F1-score分别为86.63%、0.89,AUC较传统孤立森林IForest(Isolation Forest)提高32.4%,运行效率提高1.29%,具有收敛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的优势,载客条件下模型AUC、F1-score较未载客分别提高7.7%、10.8%,组合算法对载客数据有更高的检测精度,且未载客状态数据异常率较载客状态增加71.4%,未载客数据异常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异常数据检测 改进孤立森林 浮动车数据 S-DTA算法
下载PDF
新时代中医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路径剖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仕杰 郭朝 +3 位作者 刘媛 张炅璐 林辉 李云耀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3-157,共5页
中医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长期处于中医思维弱化阶段,其培养过程重知识、轻文化,导致执业中医医师在临床诊疗实践时运用中医思维和典籍理论、方药等力有未逮,中医药特色优势亟待强化。复兴新时代中华文化成为潮流,为培养中医药学科专业人... 中医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长期处于中医思维弱化阶段,其培养过程重知识、轻文化,导致执业中医医师在临床诊疗实践时运用中医思维和典籍理论、方药等力有未逮,中医药特色优势亟待强化。复兴新时代中华文化成为潮流,为培养中医药学科专业人才提供新机遇、提出新要求,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是解决影响中医药发展核心瓶颈问题、全面营造良好中医药生态环境、造就一批堪当时代大任的中医药行业学者专家的关键。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坚持问题导向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原则,提出新时代中医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路径,剖析面临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从加强中医药经典古籍教学改革、优化中医药基层临床人才培养、大力开展卓越复合型优秀人才培养、建设一批中医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高地等方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医思维 人才培养 目标与路径 改革 新时代
下载PDF
碳酸盐岩裂隙溶蚀扩展试验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亚遵 于江浩 +3 位作者 林云 金毅 刘源 王雪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研究表明碳酸盐岩的溶蚀过程可用溶解速率方程进行表征,但表征的形式存在较大差别,主要体现在远离平衡的欠饱和态下。为进一步确定碳酸盐岩在欠饱和态下的溶解特征及溶蚀速率的表征形式,首先开展了碳酸盐岩裂隙溶蚀试验研究,探讨了CO_(2... 研究表明碳酸盐岩的溶蚀过程可用溶解速率方程进行表征,但表征的形式存在较大差别,主要体现在远离平衡的欠饱和态下。为进一步确定碳酸盐岩在欠饱和态下的溶解特征及溶蚀速率的表征形式,首先开展了碳酸盐岩裂隙溶蚀试验研究,探讨了CO_(2)及溶液初始Ca^(2+)浓度对溶蚀过程的影响,并基于试验结果构建了欠饱和态下的溶解速率方程;而后采用碳酸盐岩裂隙渗流-溶解耦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量化模型的参数进行率定和检验。结果表明:(1)CO_(2)的参与加快了碳酸盐岩的溶蚀扩展,溶液初始Ca^(2+)浓度越高,对碳酸盐岩的溶解抑制程度就越高;(2)CO_(2)作用下碳酸盐岩裂隙溶蚀扩展的平均溶蚀速率增加了1.82~2.29倍;(3)溶液不同初始Ca^(2+)浓度在同等区间流量条件下,蒸馏水为溶蚀溶液的样品中Ca^(2+)浓度差值下降了0.0915mmol/L,溶液初始Ca^(2+)浓度为0.352,0.476,0.581mmol/L的溶蚀溶液中,Ca^(2+)浓度差值分别下降了0.0742,0.0536,0.0474mmol/L;(4)在高度欠饱和状态下溶解动力学由线性速率定律控制,随着溶液中Ca^(2+)浓度的升高,溶解动力学将变为非线性关系,此时Ca^(2+)浓度为0.4倍的平衡时Ca^(2+)浓度。研究结果可为定量评价岩溶发育演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扩展 溶解速率 欠饱和 碳酸盐岩 溶解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集合Kalman滤波的中长期径流预报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源 纪昌明 +4 位作者 马皓宇 王弋 张验科 马秋梅 杨涵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为降低中长期径流预报的不确定性,增加水电站水库的发电效益,针对现有方法侧重于提高单一预报模型确定性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以降低径流预报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合Kalman滤波的入库径流确定性预报方法。以旬为预见期的锦西水库... 为降低中长期径流预报的不确定性,增加水电站水库的发电效益,针对现有方法侧重于提高单一预报模型确定性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以降低径流预报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合Kalman滤波的入库径流确定性预报方法。以旬为预见期的锦西水库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单一预报模型和传统的信息融合预报模型,基于集合Kalman滤波的中长期径流预报可使RMSE降低4.78 m^(3)/s,合格率可提高0.56%,且更有效地降低了汛期预报的不确定性,得到了更加准确、可靠的确定性径流预报结果,可为开展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径流预报 数据融合 集合KALMAN滤波 锦西水库
下载PDF
高频动态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桂从 孟令源 +2 位作者 李映君 刘源 蔡思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214,共12页
针对激波压力信号快速测量需求的提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高频动态激波压力传感器结构形式及测量原理。通过分析激波信号的时频特性,确定高频动态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性能需求;采用高频动态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对提出的激... 针对激波压力信号快速测量需求的提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高频动态激波压力传感器结构形式及测量原理。通过分析激波信号的时频特性,确定高频动态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性能需求;采用高频动态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对提出的激波压力测量进行了分析;基于变形协调一致原则,建立了静力学和动力学模型,分析传感器结构参数对灵敏度和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将优化后的传感器三维模型导入ANSYS中进行静力学、动力学和压电耦合分析,验证了传感器结构及其测量原理的可行性。通过准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实验,得到传感器的电压灵敏度、非线性度和固有频率等测量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高频动态压电式激波压力传感器样机具有高灵敏度3.19 mV/kPa、高固有频率特性95.625 Hz和短上升时间10.45μs特性,能够满足实际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模型 压力传感器 激波 标定实验 压电陶瓷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轻量化YOLO v5s蓝莓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拥民 张炜 +2 位作者 麻海志 刘原 张毅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57,共7页
为实现自然环境下蓝莓的精确快速检测,在YOLO v5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轻量级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改进算法。首先,在主干网络和检测头的位置去除了最大目标检测层的结构,因而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其次,将MHSA... 为实现自然环境下蓝莓的精确快速检测,在YOLO v5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轻量级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改进算法。首先,在主干网络和检测头的位置去除了最大目标检测层的结构,因而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其次,将MHSA(Multi‐head self‐attention,多头自注意力)替换了SPPF(Spatial pyramid pooling‐fast,快速空间金字塔池化)前面的C3模块,使模型学习到更全面的特征表示,增强模型对蓝莓图像中复杂空间关系和上下文信息的理解能力。最后,在C3模块中加入了S-PSA(Sequential polarized self‐attention,顺序极化自注意力),以便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特征图中相邻区域之间的上下文依赖关系。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 v5s算法对成熟、半成熟和未成熟蓝莓的检测精度分别提升1.2、4.4、2.6百分点,平均精度提升2.7百分点,模型参数量减少76.0%。与当前主流轻量化目标检测模型相比,改进后的模型性能更加优越,能为自然环境下蓝莓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检测 YOLO v5s 轻量级网络 注意力机制 多头自注意力
下载PDF
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9
作者 韦明 周红海 +9 位作者 周学龙 韦理 刘渊 谢冰 田君明 张璇 陆延 张艳 陈龙豪 温健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4-26,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韦贵康教授是第三届国医大师,擅长治疗骨伤科疾病,学术成果以韦氏手法为代表,其在总结古今文献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痛安汤。韦贵康教授认为,将痛安汤与手法联合运用于治疗CSR,具...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韦贵康教授是第三届国医大师,擅长治疗骨伤科疾病,学术成果以韦氏手法为代表,其在总结古今文献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痛安汤。韦贵康教授认为,将痛安汤与手法联合运用于治疗CSR,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文总结韦贵康教授对CSR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治疗CSR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痛安汤 手法治疗 韦贵康 国医大师 经验总结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气阴两虚兼瘀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及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振 李向团 +2 位作者 王昊 刘媛 荀艳平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气阴两虚兼瘀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及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气阴两虚兼瘀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糖尿病基...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气阴两虚兼瘀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及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气阴两虚兼瘀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及他达拉非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比较两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 IIEF-5)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两组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 Ang-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含量变化,比较两组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FGF-2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含量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IIEF-5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勃起无力、腰膝酸软、阴部刺痛及中医证候积分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IIEF-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1和AngⅡ低于治疗前,NO和VIP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血清ET-1和AngⅡ低于对照组,NO和VI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和IGF-1高于治疗前,TGF-β和FGF-21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血清VEGF和IGF-1高于对照组,TGF-β和FGF-21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3.8%(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刺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兼瘀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相关生长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阳萎 气阴两虚 血管内皮功能 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