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HIF-1α、E-cadherin表达水平及与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麦浩坚 张力 +2 位作者 李华晓 刘裕浩 张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及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50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及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50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90d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n=94)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n=56)。收集所有入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治疗前血清HIF-1α、E-cadherin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HIF-1α、E-cadherin对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评估效能,应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HIF-1α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E-cadherin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HIF-1α、E-cadherin评估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832(0.787-0.877)、0.769(0.719-0.819),两者联合评估的AUC(95%CI)为0.922(0.877-0.967)。预后不良组脑血管痉挛、改良Fisher分级为Ⅲ级、Hunt-Hess分级为Ⅲ级的患者占比及高血压史人数和GC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痉挛(OR=2.050,95%CI:1.254-3.353),Hunt-Hess分级为Ⅲ级(OR=2.354,95%CI:1.346-4.115),血清HIF-1α≥127.33 pg/mL(OR=3.374,95%CI:1.659-6.859),血清E-cadherin≤168.26 ng/mL(OR=2.954,95%CI:1.624-5.370)是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SAH患者的血清HIF-1α和E-cadherin表达水平与介入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1Α E-钙黏蛋白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凝露条件下环氧超疏水涂层工频污闪特性研究
2
作者 胡琴 李超 +3 位作者 舒立春 蒋兴良 刘宇昊 丘梓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87-5796,I0030,共11页
超疏水材料因其具备优异的憎水性和自清洁性能,在电气设备的防凝露防污闪领域具有广大应用前景,但关于超疏水涂层工频污闪机理尚不明确。利用低表面能改性的纳米SiO_(2)掺杂到环氧树脂中,在基底表面固化成型,制备出环氧超疏水涂层。对... 超疏水材料因其具备优异的憎水性和自清洁性能,在电气设备的防凝露防污闪领域具有广大应用前景,但关于超疏水涂层工频污闪机理尚不明确。利用低表面能改性的纳米SiO_(2)掺杂到环氧树脂中,在基底表面固化成型,制备出环氧超疏水涂层。对超疏水涂层进行凝露条件下的工频污秽闪络试验,并结合闪络过程中涂层表面水滴的运动行为,对不同污秽等级下超疏水涂层污闪过程所表现出的差异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_(2)的质量分数为60%时,涂层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为160.4°和3.3°,兼具良好的超疏水性能和耐磨性能。超疏水涂层污闪过程中表面水滴粘附污秽形成液体弹珠,导致水滴运动所受摩擦力增大,大量粘污水滴的滞留是导致涂层闪络电压下降的主要原因。污闪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与RTV涂层和典型环氧树脂板相比,超疏水涂层具备更低的泄流电流以及更高的闪络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凝露 污闪 泄漏电流 液体弹珠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窗的动态权值代价聚合立体匹配
3
作者 吴福培 刘宇豪 +1 位作者 王瑞 李昇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2-286,共15页
传统局部匹配算法通常在不同聚合窗口下采用单一权值进行代价聚集,而忽略了不同区域像素点之间的差异性,易导致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的立体匹配精度不稳定。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窗的动态权值代价聚合立体匹配算法。首先,以梯度信息表征... 传统局部匹配算法通常在不同聚合窗口下采用单一权值进行代价聚集,而忽略了不同区域像素点之间的差异性,易导致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的立体匹配精度不稳定。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窗的动态权值代价聚合立体匹配算法。首先,以梯度信息表征模型为约束条件,构建代价聚合自适应十字交叉窗口。其次,分析视差不连续区域与弱纹理区域的像素特征,建立基于像素距离与色差双阈值权重的代价聚集模型,进而计算各窗口的动态权重影响因子。最后,基于线性迭代聚类法分割视差图区域,剔除奇异的视差值以提高算法匹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Middlebury数据集的测试中,所提算法的平均非遮挡区域和全部区域的误匹配率分别为4.11%和5.65%,优于传统匹配算法;4组测量样品的全局长度测量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2%,全局高度测量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7%。实验结果检验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立体匹配 自适应十字交叉聚合窗口 动态权值 超像素分割
下载PDF
车载视觉环视系统实验平台
4
作者 董延超 刘宇灏 +3 位作者 李劲松 张露露 曾超 邓海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共5页
为了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感知盲区和障碍物,提升驾驶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提出了一种车载视觉环视系统实验平台。利用安装在车辆前、后、左、右的多台鱼眼相机实时采集车辆周边视频数据,生成以车辆为参考中心的环视鸟瞰图,为驾驶员提供360... 为了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感知盲区和障碍物,提升驾驶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提出了一种车载视觉环视系统实验平台。利用安装在车辆前、后、左、右的多台鱼眼相机实时采集车辆周边视频数据,生成以车辆为参考中心的环视鸟瞰图,为驾驶员提供360°无死角的环境视觉信息。最后,通过实物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环视系统 鱼眼相机模型 投影变换
下载PDF
氧化应激促进成骨细胞铁死亡介导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过程 被引量:5
5
作者 章家皓 刘予豪 +3 位作者 周驰 莫亮 方汉军 陈镇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02-3208,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诱发股骨头坏死过程中骨代谢失衡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目的:探究氧化应激诱导成骨细胞铁死亡、促进成骨细胞凋亡、参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机制。方法:收集47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标本和... 背景: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诱发股骨头坏死过程中骨代谢失衡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目的:探究氧化应激诱导成骨细胞铁死亡、促进成骨细胞凋亡、参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机制。方法:收集47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标本和6例股骨头标本,根据ARCO分期标准将血清标本分为ARCOⅡ期、Ⅲ期及Ⅳ期,股骨头标本分为ARCOⅢ期及Ⅳ期。检测血清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1水平;通过DIA蛋白定量测序、免疫蛋白印迹试验及碱性磷酸检测并验证患者股骨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ARCO分期与年龄、性别、侧别无关;②ARCOⅢ期患者血清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1水平较Ⅱ期、Ⅳ期高;③在坏死区域与正常区域对比中,DIA蛋白定量测序结果显示,差异蛋白的功能主要与氧化还原相关,其中坏死区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Bcl-2蛋白表达较正常区域低,且ARCOⅣ期低于Ⅲ期;Western blot验证了DIA蛋白定量结果,且坏死区域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低于正常区域,Ⅳ期低于Ⅲ期;④在坏死区域与硬化带区域中,差异蛋白的功能同样与氧化还原相关,且坏死区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Bcl-2蛋白表达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较硬化带区域低,且Ⅳ期低于Ⅲ期;⑤结果说明,糖皮质激素可通过上调氧化应激水平,诱导成骨细胞铁死亡的发生,抑制成骨功能,影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铁死亡 成骨细胞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SOD1 GPX4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结合不同树脂修复缺损乳磨牙的断裂载荷及边缘密闭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鑫荷 吕晶 +3 位作者 刘宇昊 吕学超 朱颐馨 金星爱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8期589-597,共9页
目的评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Ribbond纤维结合不同树脂修复离体缺损乳磨牙的断裂载荷及边缘密闭性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新鲜拔除、牙冠完整的乳磨牙72颗,随机选取66颗作为实验组用于断裂... 目的评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Ribbond纤维结合不同树脂修复离体缺损乳磨牙的断裂载荷及边缘密闭性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新鲜拔除、牙冠完整的乳磨牙72颗,随机选取66颗作为实验组用于断裂载荷实验和微渗漏实验,根据充填时是否添加Ribbond纤维及树脂类型随机分为6组(n=11),A1组:3M Z250树脂+Ribbond纤维、A2组:3M Z250树脂;B1组:BeautifilⅡLS树脂+Ribbond纤维、B2组:BeautifilⅡLS树脂;C1组:3M大块树脂+Ribbond纤维、C2组:3M大块树脂,A1、B1、C1组为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A2、B2、C2组为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空白对照组D组不作任何处理(n=6),用于断裂载荷实验。断裂载荷实验分为6个实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6颗,实验组乳磨牙行Ⅱ类洞制备、充填,所有样本热循环老化后检测断裂载荷,分析断裂模式。微渗漏实验分为6个实验组,每组5颗,每颗于面近中和远中边缘嵴内制备2个直径3 mm、深度2.5 mm的Ⅰ类洞、充填,热循环老化后进行微渗漏检测。结果断裂载荷实验结果显示,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各组断裂载荷均明显大于传统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A1组>A2组、B1组>B2组、C1组>C2组(P<0.05),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较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断裂载荷增加了37.08%~39.34%,断裂模式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A1、C1组较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A2、C2组牙体断裂占比明显减少,可修复模式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A1组断裂载荷明显大于B1、C1组(P<0.05)。微渗漏实验结果显示,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各组微渗漏深度均小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A1组<A2组、B1组<B2组、C1组<C2组(P<0.05),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较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微渗漏深度降低了53.90%~66.96%。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组B1组微渗漏深度明显小于A1、C1组(P<0.05)。结论Ribbond纤维结合不同树脂材料均可增加离体缺损乳磨牙的断裂载荷,降低微渗漏深度,改善边缘密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磨牙 牙体缺损 纤维强化复合树脂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断裂载荷 边缘密闭性 微渗漏 仿生化修复
下载PDF
基于广泛代谢组学的白兰地非挥发化合物鉴定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钰浩 张葆春 +2 位作者 申春华 徐岩 唐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24-331,I0006-I0021,共24页
白兰地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酒精饮品,而相对于香气成分,其非挥发化学组成特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该研究以3个不同来源的典型干邑白兰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MS/MS... 白兰地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酒精饮品,而相对于香气成分,其非挥发化学组成特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该研究以3个不同来源的典型干邑白兰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MS/MS)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分析了白兰地中非挥发代谢物的组成及差异。结果显示,UPLC-MS/MS共鉴定出十类638种非挥发代谢物,其中酚类(257种)种类最为丰富。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来源干邑白兰地非挥发代谢物具有显著差异。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t-检验,共筛出170个差异代谢物。KEGG途径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化合物与橡木的代谢途径相关,其主要富集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半乳糖代谢、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苯丙烷类生物合成。该研究较为全面地揭示了白兰地非挥发代谢物指纹图谱,为深入认识白兰地的风味组成提供数据参考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兰地 非挥发化合物 代谢组学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柴油发动机燃油跨/超临界喷射特性数值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宇浩 解方喜 +2 位作者 刘成军 刘宇 洪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6-1425,共10页
针对柴油发动机工作条件下喷雾特性变化复杂的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ONVERGE,采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进行跨/超临界柴油机燃料正庚烷的射流喷雾特性仿真分析,对LES中湍流亚格子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并从质量... 针对柴油发动机工作条件下喷雾特性变化复杂的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ONVERGE,采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进行跨/超临界柴油机燃料正庚烷的射流喷雾特性仿真分析,对LES中湍流亚格子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并从质量分数、密度和温度三方面对比跨/超临界射流的喷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湍流分散模型开启会使喷雾贯穿距的预测值更接近试验值,当湍流分散系数c_(ps)=0.16时模型预测的贯穿距比c_(ps)=0.05更加贴合试验的结果;跨临界射流存在更加类似于液态的区域,升温时从环境吸收更多热量;与跨临界射流相比,超临界射流喷雾的温度扩散更加迅速,并且喷雾前端温度接近环境温度;跨临界射流中类似液态区域形成了较大的密度分层,抑制喷雾扩散,超临界射流喷雾外层的絮状结构比跨临界射流出现得更早,絮状结构范围更大,径向扩散作用更强;两种状态下温度、密度和质量分数分布呈现一定的对应关系,即温度、质量分数和密度都在中心轴线靠近喷油器处最大,随着轴向距离和径向扩散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发动机 燃油 跨/超临界喷射 喷雾特性 随机湍流分散模型
下载PDF
基于SSA-LMD-GM的大坝变形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旭 冯晓 +1 位作者 刘宇豪 潘国兵 《工程勘察》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提高大坝变形预测精度,针对大坝原始监测信号中的噪声,以及其非平稳性、非线性等特点,引入奇异谱分析(SSA)和局部均值分解(LMD)方法,提出SSA-LMD-GM模型。采用奇异谱分析(SSA)对原始监测信号进行去噪处理,为充分提取大坝形变信息特征... 为提高大坝变形预测精度,针对大坝原始监测信号中的噪声,以及其非平稳性、非线性等特点,引入奇异谱分析(SSA)和局部均值分解(LMD)方法,提出SSA-LMD-GM模型。采用奇异谱分析(SSA)对原始监测信号进行去噪处理,为充分提取大坝形变信息特征,利用局部均值分解(LMD)对去噪后的监测信号进行分解。针对乘积函数(PF)分量的特征采用合适的模型预测分析,剩下余项则采用GM(1,1)模型。利用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模型,SSA-LMD-GM模型预测精度和拟合精度更加优秀,能较好地预测大坝变形趋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监测 奇异谱分析 局部均值分解 GM(1 1)模型 组合预测模型
下载PDF
解耦同类自知识蒸馏的轻量化唇语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金林 刘宇灏 +2 位作者 马自萍 郭兆伟 吕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09-3719,共11页
针对唇语识别模型因参数量和计算量较大而无法在移动终端和边缘设备上应用的问题,提出基于解耦同类自知识蒸馏和GhostNet-TSM的唇语识别方法。提出具有时序特征提取能力的GhostNet-TSM网络;将同类自知识蒸馏的特征解耦为目标类特征和非... 针对唇语识别模型因参数量和计算量较大而无法在移动终端和边缘设备上应用的问题,提出基于解耦同类自知识蒸馏和GhostNet-TSM的唇语识别方法。提出具有时序特征提取能力的GhostNet-TSM网络;将同类自知识蒸馏的特征解耦为目标类特征和非目标类特征,分别设置损失函数,以提高模型的识别精度;使用解耦同类自知识蒸馏方法在LRW和LIP350数据集上进行模型训练,并在OuluVS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GhostNet-TSM网络在LRW数据集上达到了85.2%的识别准确率,超过了多数非轻量化模型,浮点数计算量和模型参数量降低至0.988 GFLOPs和20.31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语识别 知识蒸馏 轻量化 GhostNet TSM模块
下载PDF
脉动热管温度信号的小波分析及流型识别
11
作者 余清杰 杨洪海 +4 位作者 刘玉浩 方海洲 何伟琪 王军 卢心诚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97-2504,共8页
脉动热管中的温度波动信号具有较复杂的瞬态波动特征,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此类信号特征。采用全玻璃脉动热管,在可视化实验基础上,应用小波分析方法,重点研究PHP温度振荡信号及流型识别。结果表明,采集频率、管壁材料以... 脉动热管中的温度波动信号具有较复杂的瞬态波动特征,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此类信号特征。采用全玻璃脉动热管,在可视化实验基础上,应用小波分析方法,重点研究PHP温度振荡信号及流型识别。结果表明,采集频率、管壁材料以及热通量等会影响温度信号的主频值。当热通量较高(q=2.65~3.18 W/cm^(2))时,1 Hz的采集频率容易导致信号失真,应采用10 Hz及以上的采集频率。玻璃管的热惰性会导致温度信号失真,尤其在高热通量(q=2.65~3.18 W/cm^(2))时不可忽略。总体来看,随着热通量的增加,蒸发温度波动幅度减小、频率增加。当热通量从0.35 W/cm^(2)增加到3.18 W/cm^(2),流体温度信号的主频值从0.02 Hz增加到3.88 Hz。相应地,管内流型由弹状流逐渐向环状流转变,并出现单向大循环流。由管内流体温度信号求得的主频值可推广至铜管或其他金属材料的脉动热管,有助于识别其内部流型及流态变化,更好地理解其传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小波分析 信号主频 流动 两相流 传热
下载PDF
尿石素A介导p38/MAPK通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12
作者 黄浩然 凡一诺 +6 位作者 卫杨文祥 江梦钰 方汉军 王海彬 陈镇秋 刘予豪 周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9-1154,共6页
背景:过度活跃的破骨细胞可破坏骨稳态,并在骨质疏松、脆性骨折、骨关节炎等相关性骨骼疾病的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证实,鞣花酸和鞣花单宁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尿石素A作为其天然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增殖及抗癌作... 背景:过度活跃的破骨细胞可破坏骨稳态,并在骨质疏松、脆性骨折、骨关节炎等相关性骨骼疾病的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证实,鞣花酸和鞣花单宁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尿石素A作为其天然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增殖及抗癌作用,但其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尿石素A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稳定生长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使用细胞毒性MTS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尿石素A(0,0.1,0.5,1.5,2.5μmol/L)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筛选出安全作用浓度。再使用不同浓度的尿石素A干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分化过程,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和肌动蛋白环及细胞核染色,观察尿石素A对破骨细胞形成和功能的影响。最后通过Western Blot及RT-qPCR实验,观察尿石素A干预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中上下游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尿石素A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体外破骨细胞分化及肌动蛋白环形成,2.5μmol/L的抑制作用最强;②尿石素A可抑制与破骨形成及骨吸收相关的Nfatc1、Ctsk、Mmp9、Atp6v0d2基因的表达及Nfatc1、Ctsk蛋白的合成;③尿石素A可通过抑制p38蛋白的磷酸化,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传导,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素A 破骨细胞 MAPK P38 RANKL
下载PDF
棒束结构气冷换热的湍流模型适用性评价
13
作者 刘宇浩 孙倩 +2 位作者 方浚麟 叶子申 孙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2-1741,共10页
高功率空间核电源采用棒束气冷堆具有质量轻等优势,其紧凑的栅格结构以及流动雷诺数(Re)较低的特点会影响堆芯的流动换热规律,采用CFD开展数值分析时需评价湍流模型的适用性。在气体工质棒束结构流动换热实验的基础上,利用ANSYS Fluent... 高功率空间核电源采用棒束气冷堆具有质量轻等优势,其紧凑的栅格结构以及流动雷诺数(Re)较低的特点会影响堆芯的流动换热规律,采用CFD开展数值分析时需评价湍流模型的适用性。在气体工质棒束结构流动换热实验的基础上,利用ANSYS Fluent建立了试验段的数值模型,针对入口Re在688~2 986之间的实验工况,选择4种湍流模型开展了数值模拟,对比了加热棒包壳温度实验测量值与计算值。结果表明,4种湍流模型计算的棒温整体上均低于实验值,其中转捩SST模型结果与实验值最接近,整体平均偏差为-2.0%,较好地反映了横流等特征,可用于Re在2 000左右的棒束气冷堆芯热工水力数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冷堆 棒束结构 湍流模型 低雷诺数 流动换热 横流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年份白兰地原酒香气组分特征
14
作者 周君梦 祝思梦 +5 位作者 车金名 吴昊霖 翁含之 刘钰浩 张葆春 唐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6-352,I0002-I0010,共16页
为明确陈酿时间对白兰地香气的影响,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with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S-SPME-... 为明确陈酿时间对白兰地香气的影响,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with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GC-TOFMS)技术对9种不同陈酿时间白兰地原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样品中共定性得到495种挥发性化合物,陈酿0年样品中种类最少(275种),陈酿18年最多(318种),挥发性化合物种类表现出随着陈酿时间延长而增多的趋势。不同类别香气化合物总含量随陈酿时间的延长不尽相同,其中醇类、醛类、萜烯类、含硫化合物含量随陈酿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酸类化合物含量逐渐上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酒样随酒龄呈现趋势性变化,而陈酿初期(0~1年)香气变化较大。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共筛出268个差异代谢物,其中呈现果香、香料、烘培等香气特征的化合物在陈年酒中更为突出,而呈现花香、植物香气特征的化合物含量普遍随贮存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该研究较为系统的分析了陈酿时间对白兰地中香气物质组分的影响,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白兰地风味化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白兰地生产中风味调控提供数据基础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兰地 香气 陈酿时间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线粒体稳态和铁死亡在骨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胡云浩 凡一诺 +11 位作者 陈志文 高张 卢鸿铎 卫杨文祥 江梦钰 李梓媛 方汉军 黄泽青 刘予豪 周驰 何伟 陈镇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5-1710,1716,共7页
骨疾病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是长期困扰人们的一类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因素的,例如遗传、生活环境、药物作用等,人们普遍认为,骨代谢紊乱是骨疾病发生机制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铁死亡与线粒体稳... 骨疾病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是长期困扰人们的一类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因素的,例如遗传、生活环境、药物作用等,人们普遍认为,骨代谢紊乱是骨疾病发生机制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铁死亡与线粒体稳态在调节成骨、破骨、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以及骨相关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总结目前关于线粒体稳态和铁死亡及其在骨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机制,并深入阐述三者之间关系,旨在探寻线粒体稳态和铁死亡在治疗骨代谢紊乱所致疾病潜力和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紊乱 线粒体稳态 铁死亡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CTAB强化脉动热管传热及最优浓度的影响机理
16
作者 陈子豪 杨洪海 +4 位作者 孔维雪 何伟琪 刘玉浩 尹勇 王军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662-6668,共7页
添加表面活性剂会影响脉动热管(pulsating heat pipe,PHP)的传热性能,其机理较为复杂。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为工质,实验研究浓度及加热功率对PHP传热性能的影响。固定充液率约50%,调节质量分数及加热功率范围分别为0~0... 添加表面活性剂会影响脉动热管(pulsating heat pipe,PHP)的传热性能,其机理较为复杂。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为工质,实验研究浓度及加热功率对PHP传热性能的影响。固定充液率约50%,调节质量分数及加热功率范围分别为0~0.288%(0~8.0CMC)、10~105W。结果表明:加热功率20~90W、浓度0.5~8.0CMC范围内,添加CTAB可改善PHP的传热性能,体现为蒸发及冷凝温度波动幅度减小、频率增加,PHP热阻降低;其中,4.0CMC的强化作用率较高,为11.0%~37.3%。在较高加热功率时,CTAB对传热的强化作用减弱甚至恶化,如105W、8.0CMC时PHP内会出现“烧干”趋势。对于CTAB溶液,其最优浓度约为4.0CMC,远大于临界胶束浓度。对此结果,不能仅用静态表面张力及黏度的影响去分析,还需引入动态表面张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脉动热管 浓度 传热性能 表面张力 黏度
下载PDF
火箭弹尾射流对发射平台壁面冲击研究
17
作者 刘宇豪 曲普 +1 位作者 李强 李景龙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4,69,共8页
火箭弹发射时,火箭弹尾部燃气射流会形成波系结构复杂的燃气冲击流场。为分析燃气对发射平台的冲击,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了Realizable k-ω模型,耦合了火箭弹的内弹道过程,建立火箭弹尾部燃气射流三维的数值模拟模型。以安装在发射平台... 火箭弹发射时,火箭弹尾部燃气射流会形成波系结构复杂的燃气冲击流场。为分析燃气对发射平台的冲击,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了Realizable k-ω模型,耦合了火箭弹的内弹道过程,建立火箭弹尾部燃气射流三维的数值模拟模型。以安装在发射平台上的火箭发射器为例,分别在火箭弹高角为15°和28°工况下射击时,通过尾部喷出的火药气体流场进行计算,分析尾部火药燃气射流对平台壁面的冲击作用,得到在不同高角射击下不同时刻的气流速度场以及对发射平台壁面的冲击压力,绘制出对壁面的压力曲线图,并且对壁面压力的冲击变化过程做出了分析研究并将其结果与试验对照,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在高角为28°时,相较与高角为15°其火药燃气射流对平台壁面的冲击作用明显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射流 发射平台 内弹道 火箭弹高角 气流速度场 冲击压力
下载PDF
生物质废弃物有序能源化利用评述
18
作者 迟赫天 李斯吾 +3 位作者 彭君哲 丁雁 刘雨豪 姚洪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1,280,共8页
基于我国生物质废弃物的产量、分布和利用现状,分析了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利用过程中转运能耗大和碳排放量高的现状,指出相比于压缩、干燥、烘焙等方法,低温热解预处理技术在生物质废弃物减容提质方面更具优势;论证了生物质废弃物减容提质... 基于我国生物质废弃物的产量、分布和利用现状,分析了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利用过程中转运能耗大和碳排放量高的现状,指出相比于压缩、干燥、烘焙等方法,低温热解预处理技术在生物质废弃物减容提质方面更具优势;论证了生物质废弃物减容提质预处理对其资源利用过程的降耗减排具有一定的作用,提出将具有调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规模化成本低、安全环保等优点的熔盐储能技术应用于生物质废弃物低温热解预处理中,并通过基于耦合熔盐储能的生物质废弃物低温热解处理工艺案例的综合分析,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由于熔盐储能对清洁能源电能的消纳及波谷电的存储利用,可有效提高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利用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使碳排放量减少达378.49 t CO_(2eq)/a,并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回报(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从而实现“无序”生物质废弃物的“有序”能源化利用,对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废弃物 熔盐储能 低温热解 清洁能源 波谷电 碳排放
下载PDF
兰炭基硬炭的微观结构调控及储钠性能
19
作者 何艳宾 张兆华 +6 位作者 刘宇昊 屈笑笑 郝睿 黄光许 贾建波 邢宝林 张传祥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4,共12页
目前硬炭大规模生产主要受到制备工艺的限制。以兰炭为原料,经硫酸铵一步水热处理后进行1400℃高温炭化,制备兰炭基硬炭,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氮气吸附、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分析了兰炭基硬炭的微观结... 目前硬炭大规模生产主要受到制备工艺的限制。以兰炭为原料,经硫酸铵一步水热处理后进行1400℃高温炭化,制备兰炭基硬炭,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氮气吸附、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分析了兰炭基硬炭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官能团等在硫酸铵水热处理与高温炭化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并通过恒流充放电、恒电流间歇滴定以及循环伏安测试等方法研究不同兰炭基硬炭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探索微观结构对负极材料电化学储钠性能的影响机制及兰炭基硬炭的电化学储钠机理。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硫酸铵水热处理温度可以精准调控兰炭基硬炭中各碳相的相对含量,从而达到提高其储钠性能的目的;当水热处理温度为260℃时,得到的样品(NLC-260)具有较高含量的伪石墨结构(32.4%)以及适量的无序结构(36.4%),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20 mA/g的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可达294.0 mAh/g,首次库伦效率高达83.0%,经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可达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 硫酸铵 硬炭 微观结构调控 钠离子电池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分析重症肌无力的方药规律
20
作者 侯明凯 耿斯羽 +5 位作者 田于函 黄浩轩 谢鹏飞 刘玉豪 张道培 张怀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5期12-20,共9页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并结合关联规则分析法来研究重症肌无力(MG)的方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筛选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2月MG的中医药治疗相关文献,整...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并结合关联规则分析法来研究重症肌无力(MG)的方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筛选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2月MG的中医药治疗相关文献,整合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分别采用Lantern 5.0、Rstudio等软件,对频率>3.00%的中药进行隐结构模型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频数分析,总结MG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160篇,筛选得到方剂180首,中药154味,总频次1860。频率>3.00%的中药有黄芪、白术、当归、升麻、柴胡等,中药类别多属补虚药、解表药和理气药。隐结构分析共获得10个隐变量、20个隐类,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聚类分析推断MG的证型包括脾胃虚弱证、脾虚湿困证、血瘀证等7种,核心方剂包括补中益气汤、强肌健力饮、血府逐瘀汤等12首。关联规则分析获得27条强关联规则,支持度最高的是白术-黄芪,置信度最高的是升麻-黄芪。结论MG的病机复杂,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与脾、肺、肝、肾关系密切,治法以补中益气为主,随证结合清利湿热、化瘀降浊等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隐结构 关联规则 用药规律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