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X相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性能与仿生设计
1
作者 刘艳艳 谢曦 +1 位作者 刘增乾 张哲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由于原子间存在共价键、金属键与离子键的混合键合状态,MAX相陶瓷兼具金属和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并且常与金属之间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有助于形成强界面结合,独特的层状原子结构使MAX相陶瓷表现出良好的断裂韧性、阻尼与自润滑性能。因... 由于原子间存在共价键、金属键与离子键的混合键合状态,MAX相陶瓷兼具金属和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并且常与金属之间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有助于形成强界面结合,独特的层状原子结构使MAX相陶瓷表现出良好的断裂韧性、阻尼与自润滑性能。因此,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MAX相陶瓷具有显著优势,本文着重介绍相关研究进展。目前,MAX相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通过搅拌铸造、粉末冶金和熔体浸渗等途径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优于金属基体的强度、硬度与模量,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耐磨、导电、抗电弧侵蚀等性能。此外,借助真空抽滤、冰模板等工艺可实现超细片状MAX相陶瓷粉体的择优定向排列,然后利用金属熔体浸渗多孔陶瓷骨架,可获得具有类贝壳结构的MAX相陶瓷增强金属基仿生复合材料,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强韧性能。MAX相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承载、电接触等应用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相陶瓷 金属基复合材料 仿生设计 力学性能 熔体浸渗 专题评述
下载PDF
橡胶颗粒对SMA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曾倩 吴海涛 朱仕卿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为进一步揭示橡胶颗粒对SMA沥青混合料性能改善的效果,本文对橡胶颗粒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为保证橡胶颗粒与沥青混合料良好的嵌挤作用,对SMA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专门的级配和配合比设计,主要取消了原级配中2.36~4.75mm粒径。对不同橡胶... 为进一步揭示橡胶颗粒对SMA沥青混合料性能改善的效果,本文对橡胶颗粒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为保证橡胶颗粒与沥青混合料良好的嵌挤作用,对SMA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专门的级配和配合比设计,主要取消了原级配中2.36~4.75mm粒径。对不同橡胶颗粒掺量(0,1%,2%,3%)下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空隙率、稳定度、动稳定度等指标进行了试验,在铺筑的试验路段上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减振、降噪特性和路用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结果表明,R-SMA沥青混合料较普通的SMA沥青混合料可降低噪音2~6dB(A)。当橡胶颗粒的掺量在1%~3%时,R-SMA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水稳性等指标提高了30%~70%,性能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材料 橡胶颗粒 干拌法 改性沥青 SMA 降噪
下载PDF
自然界“军备竞赛”中的材料科学 被引量:3
3
作者 焦大 刘增乾 张哲峰 《自然杂志》 2019年第5期313-324,共12页
自然界中的生物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与独特的功能特性,这主要归功于它们复杂而巧妙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别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与生存竞争中,生物体进化出各种各样的天然武器,实现强力攻击与稳固防御这两种本身相互矛盾的技能之间的完... 自然界中的生物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与独特的功能特性,这主要归功于它们复杂而巧妙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别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与生存竞争中,生物体进化出各种各样的天然武器,实现强力攻击与稳固防御这两种本身相互矛盾的技能之间的完美平衡。探索自然界"军备竞赛"中的材料科学能够从仿生角度为人造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宝贵的启示和灵感。文章阐明了典型天然武器的种类、形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特征,提炼了它们同步实现进攻与防御效果的共性的内在设计原则,总结了这些原则在促进新型仿生人造材料、器件与装置研发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生物力学与仿生材料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仿生材料 多级结构 梯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不锈钢纤维增强镁基仿生复合材料制备与力学性能
4
作者 谢丽文 张立龙 +5 位作者 刘艳艳 张明阳 王绍钢 焦大 刘增乾 张哲峰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0-769,共10页
天然鱼鳞由于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而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为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启示。本工作利用Mg熔体浸渗不锈钢纤维编织骨架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类似天然鱼鳞的正交层合板和双螺旋层合板结构的镁基仿生复合材料,并... 天然鱼鳞由于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而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为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启示。本工作利用Mg熔体浸渗不锈钢纤维编织骨架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类似天然鱼鳞的正交层合板和双螺旋层合板结构的镁基仿生复合材料,并选用二维平面随机取向结构作为对比,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在室温与200℃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揭示了其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镁基复合材料中不锈钢纤维能够起到显著的强化作用,并且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密切相关。与二维平面随机取向结构相比,类鱼鳞仿生结构表现出更高的拉伸强度和塑性,并且能够通过不锈钢纤维从Mg基体中拔出促进变形和消耗能量。特别是,类鱼鳞双螺旋层合板结构在室温条件下塑性更高,而在高温条件下强度更高,其不同取向的纤维之间能够协调变形,诱导裂纹发生偏转,并减弱变形和损伤的局域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类鱼鳞结构 仿生设计 不锈钢纤维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微观定向结构Cu-W复合材料的力学与电学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韩颖 王宏双 +5 位作者 曹云东 安跃军 谈国旗 李述军 刘增乾 张哲峰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09-1016,共8页
采用熔渗法制备了具有微观定向W片层骨架结构Cu-W复合材料,对其力学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商用Cu-W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W含量(质量分数)为50%~90%时,具有微观定向结构的Cu-W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在300~1100 MPa之间。压缩... 采用熔渗法制备了具有微观定向W片层骨架结构Cu-W复合材料,对其力学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商用Cu-W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W含量(质量分数)为50%~90%时,具有微观定向结构的Cu-W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在300~1100 MPa之间。压缩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沿平行于W片层方向的强度高于垂直于W片层方向的强度。与商用Cu-W复合材料相比,具有微观定向结构的Cu-W复合材料在沿片层方向呈现出更高的导电特性和压缩强度,这主要与复合材料中Cu、W两相的微观定向规则排列有关。该复合材料有望用作电触头材料以显著提高其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减轻构件质量并降低能源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W复合材料 微观定向结构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三维互穿结构SiC晶须骨架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谷瑞成 张健 +5 位作者 张明阳 刘艳艳 王绍钢 焦大 刘增乾 张哲峰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7-867,共11页
选用SiC晶须骨架作为增强相,利用重力辅助沉降、压缩致密化、骨架烧结及无压熔渗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微观三维互穿结构的SiC晶须骨架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特别是断裂韧性)进行了表征与分析。通过对SiC晶须骨架... 选用SiC晶须骨架作为增强相,利用重力辅助沉降、压缩致密化、骨架烧结及无压熔渗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微观三维互穿结构的SiC晶须骨架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特别是断裂韧性)进行了表征与分析。通过对SiC晶须骨架进行预氧化处理,提高了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的润湿性,并通过调节预氧化温度控制析出相含量和孔洞等缺陷,优化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与断裂韧性,获得了稳定的裂纹扩展行为(上升的R曲线)。相比于以纯Mg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以AZ91D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中析出相含量高且发生粗化,使得材料强度提高的同时断裂韧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互穿结构 镁基复合材料 SIC晶须 断裂韧性 增韧机制
原文传递
天然铠甲高效防护的材料学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宁 焦大 +3 位作者 朱艳坤 刘德学 刘增乾 张哲峰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总结了天然铠甲材料的三种共性组织结构特征及其内在强韧化机理,归纳出三种典型的生物力学效应,包括梯度结构取向效应、原位结构再取向效应和多级"缝合"界面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仿生材料结构优化设计原则。生物力学理论的完... 总结了天然铠甲材料的三种共性组织结构特征及其内在强韧化机理,归纳出三种典型的生物力学效应,包括梯度结构取向效应、原位结构再取向效应和多级"缝合"界面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仿生材料结构优化设计原则。生物力学理论的完善和多种仿生结构的综合应用,有利于使用新型仿生材料更好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材料科学其它学科 仿生设计 天然生物材料 结构取向 梯度 界面
原文传递
Compositional dependence of microstructure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plasma sprayed Fe-based metallic glass coatings 被引量:4
8
作者 YANG Qin LI Ran +3 位作者 liu zengqian SHI MinJie LUO XueKun ZHANG Ta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335-1342,共8页
Gas-atomized powders of three Fe-based glass-forming alloys were sprayed on mild steel substrates by atmospheric plasma spaying using the same spaying parameters. Microstructures, thermal stabilities and tribological ... Gas-atomized powders of three Fe-based glass-forming alloys were sprayed on mild steel substrates by atmospheric plasma spaying using the same spaying parameters. Microstructures, thermal stabilities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sprayed coatings were analyzed. The coating performances showed a strong dependence on the intrinsic characters of the compositions, i.e., glass-forming ability (GFA) and supercooled liquid region (ATx). The coatings tended to exhibit higher amorphous phase fraction for the composition with higher GFA and lower porosity for that with larger ATX. All the coatings exhibited superior wear resistance compared with the substrate. Higher wear resistance could be obtained in coatings with higher amorphous phase fraction, i.e. higher GFA of the composition. This stud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omposition selecting and optimizing in the fabrication of metallic glass coa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ic glasses MICROSTRUCTURE RAPID-SOLIDIFICATION coating materials X-ray diffraction
原文传递
Form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Zr-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 composites with high oxygen levels
9
作者 liu zengqian YANG YaoWei +2 位作者 LI Ran HUANG Lu ZHANG T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30期3931-3936,共6页
Zr-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BMG) composites with in situ formed Y 2 O 3 particle reinforcements were synthesized by proper additions of Y to ultrahigh-oxygen-containing glass-forming alloy precursors.Microstructures,... Zr-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BMG) composites with in situ formed Y 2 O 3 particle reinforcements were synthesized by proper additions of Y to ultrahigh-oxygen-containing glass-forming alloy precursors.Microstructures,thermal stabilities,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Glass formation was greatly enhanced by Y additions in the alloys and the resultant particles were homogen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glassy matrix,allowing for the fabrication of 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BMG composites.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hardness increased by 10% and 20%,respectively,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Y 2 O 3 particles.Thes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Zr-based BMGs and BMG composites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using commercial high-oxygen content raw materials under industri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基非晶合金 大块金属玻璃 复合材料 氧含量 力学性能 氧化物弥散强化 玻璃形成 BMG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the laser surface treatmen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Zr-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es
10
作者 WU GuoJuan LI Ran +2 位作者 liu zengqian CHEN BingQing ZHANG Tao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925-927,共3页
Surfaces of three types of CuZr-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es (BMGs) were modified by laser surface treatment (LS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reatment on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alloys was inve... Surfaces of three types of CuZr-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es (BMGs) were modified by laser surface treatment (LS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reatment on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alloys was investigated. The phase structure of as-cast and laser-treated samples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 alloys after fracture was examined by SEM. The compressive plasticity of treated Cu47.sZr47.sAI5 and Cu46.sZr47.sAlsCo~ BMGs can be improved from 0.5% to 2.0% and from 1.2% to 5.7%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as-cast ones, while (Cu0.55Zr0.40Ala05)99Er~ BMG shows insignificant change of plasticity. The improvement in plasticity is attributed to induced crystallization of B2 CuZr phase in the treated sur- face zone of selected metallic gla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lk metallic glasses laser surface treatm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PRECIPIT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