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司奴单克隆抗体治疗克罗恩病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芮 刘嫦钦 +7 位作者 张萃 杨清露 杨娇兰 殷鹏云 李晓辉 孙永顺 刘占举 孙晓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9-995,共7页
目的探讨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治疗克罗恩病(CD)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为UST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采用UST治疗的CD患者临床资料。主... 目的探讨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治疗克罗恩病(CD)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为UST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采用UST治疗的CD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分析UST治疗CD第8、16周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并分析部分患者的内镜缓解率。结果共纳入91例初次使用UST的CD患者。UST治疗CD第8/16周的临床应答率分别为61.5%、71.4%,临床缓解率分别为45%、54.9%。单因素分析表明瘘(包括肛瘘、肛瘘个人史、肠皮瘘)与CD第8/16周的临床缓解有关。多因素COX分析提示,有肛瘘手术史相比于无瘘者是影响UST治疗CD第8周(HR=0.04,95%CI:0.00~0.38;P<0.01)和16周(HR=0.04,95%CI:0.01~0.34;P<0.01)临床缓解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狭窄型病变相较于非狭窄非穿透性病变,是CD患者16周临床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5,95%CI:1.08~2.84;P<0.05)。56例于我院复查内镜,16周的内镜缓解率为41.1%。未发现有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停止用药。结论UST能够改善CD第8/16周的临床缓解与临床应答,具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有肛瘘个人史的CD患者推荐应用UST单抗,具有狭窄型病变的患者需谨慎应用UST单抗。患者既往是否行手术治疗,以及UST一线或非一线应用,均对临床缓解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奴单克隆抗体 克罗恩病 临床缓解 临床应答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基因学研究进展和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占举 方蕾蕾 《胃肠病学》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发生于胃肠道的不明原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可能与肠黏膜免疫应答异常、肠道微生物、肠黏膜屏障损伤、遗传易感性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近年来,IBD基因学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并对临床转化和应用有重要帮助,尤... 炎症性肠病(IBD)是发生于胃肠道的不明原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可能与肠黏膜免疫应答异常、肠道微生物、肠黏膜屏障损伤、遗传易感性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近年来,IBD基因学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并对临床转化和应用有重要帮助,尤其是能解释疾病发生原因和发病部位、判断疾病行为、预测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从而服务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本文总结既往IBD基因学研究成果和新进展,客观阐述基因学研究在IBD疾病管理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疾病遗传易感性 易感基因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Th17/Treg细胞分化和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戴媛媛 高寒 +2 位作者 刘嫦钦 刘占举 孙晓敏 《胃肠病学》 2020年第2期84-89,共6页
背景:免疫因素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临床研究显示雷公藤多甙对IBD有良好疗效。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Th17/Treg细胞分化和平衡的影响。方法:建立TNBS-乙醇结肠炎大鼠模型,分别予0.9%NaCl溶液(模型... 背景:免疫因素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临床研究显示雷公藤多甙对IBD有良好疗效。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Th17/Treg细胞分化和平衡的影响。方法:建立TNBS-乙醇结肠炎大鼠模型,分别予0.9%NaCl溶液(模型组)、雷公藤多甙和美沙拉嗪灌胃干预,2周后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黏膜损伤评估。提取各组肠系膜淋巴结单个核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的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炎症状较重,DAI评分以及黏膜损伤大体和组织学评分显著高于雷公藤多甙组和美沙拉嗪组(P<0.05),两种药物对结肠炎症的改善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和雷公藤多甙组肠系膜淋巴结单个核细胞上清液中的IL-23、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雷公藤多甙还可降低IL-6水平(P<0.05)。美沙拉嗪组TGF-β水平显著高于雷公藤多甙组(P<0.05);两种药物对IFN-γ水平均无影响(P>0.05)。美沙拉嗪可显著下调结肠组织IL-6表达(P<0.05)。结论:抑制Th17细胞分化、促进Treg细胞分化以调节Th17/Treg失衡可能是雷公藤多甙对IBD的治疗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雷公藤多甙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TH17细胞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下载PDF
胶囊内镜与小肠CT成像在小肠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钟颖 孙晓敏 +2 位作者 刘占举 徐梅琳 张秋琴 《胃肠病学》 2019年第4期207-210,共4页
背景:小肠克罗恩病(CD)是影像学检查的难点。近年来,胶囊内镜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小肠CD。目的:探讨胶囊内镜与小肠CT成像(CTE)在小肠CD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0月-2018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小... 背景:小肠克罗恩病(CD)是影像学检查的难点。近年来,胶囊内镜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小肠CD。目的:探讨胶囊内镜与小肠CT成像(CTE)在小肠CD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0月-2018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小肠CD患者,比较胶囊内镜与CTE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结果:胶囊内镜与CTE总体病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96. 4%对85. 7%,P> 0. 05),但胶囊内镜对小肠CD的诊断准确性优于CTE(89. 3%对42. 9%,P <0. 05),尤其是对空肠病变的诊断(96. 4%对21. 4%);两者对回肠病变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96. 4%对78. 6%,P>0. 05)。CTE在病变定位以及发现肠外病变、结肠病变方面优于胶囊内镜。两者联合应用,对小肠CD的诊断准确性可达100%。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CD的病变检出率与CTE相当,诊断准确性则明显优于CTE,尤其是对于空肠病变。两者联合应用在小肠CD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检查 小肠CT成像 CROHN病 小肠 诊断
下载PDF
TB-IGRA阳性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梅琳 孙晓敏 +2 位作者 刘占举 钟颖 张秋琴 《胃肠病学》 2019年第2期76-80,共5页
背景:克罗恩病(CD)和肠结核在疾病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但治疗方法完全不同。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结核干扰素-γ释放试验(TB-IGRA)阳性在CD与肠结核鉴别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8年5月同... 背景:克罗恩病(CD)和肠结核在疾病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但治疗方法完全不同。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结核干扰素-γ释放试验(TB-IGRA)阳性在CD与肠结核鉴别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8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56例拟诊CD、TB-IGRA阳性且最终明确诊断为CD(23例)或肠结核(33例)的患者,分析TB-IGRA对诊断、治疗的影响。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TB-IGRA诊断结核感染的cut-off值为100pg/mL,相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和74%。TB-IGRA≥100pg/mL的患者中4例为CD,29例为肠结核,而TB-IGRA<100pg/mL的患者中,19例为CD,4例为肠结核(P<0.05)。TB-IGRA≥100pg/mL和<100pg/mL的CD患者中,有结核病史者分别占75.0%(3/4)和5.3%(1/19)(P<0.05)。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在TB-IGRA≥100pg/mL患者中的有效率显著高于TB-IGRA<100pg/mL者(96.2%对22.2%,P<0.05)。结论:在CD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中,100pg/mL或可成为TB-IGRA的阳性界值。TB-IGRA≥100pg/mL对肠结核的诊断意义较大,建议首选诊断性抗结核治疗;TB-IGRA<100pg/mL时则应综合分析、判断。既往结核感染史可能导致TB-IGRA假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干扰素-γ释放试验 CROHN病 肠结核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克罗恩病内镜下黏膜愈合与英夫利西单抗谷浓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肖颖 陈良 +1 位作者 刘占举 施嫣红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793-798,共6页
目的 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患者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 IFX)谷浓度与黏膜愈合的相关性,探讨达到黏膜愈合的IFX最佳谷浓度阈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9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接受IFX治疗的216例CD... 目的 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患者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 IFX)谷浓度与黏膜愈合的相关性,探讨达到黏膜愈合的IFX最佳谷浓度阈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9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接受IFX治疗的216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NRS2002评分、CD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CDAI)评分、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黏膜愈合定义为:CD简化内镜评分<3分。将患者分为黏膜愈合组和黏膜未愈合组,比较两组的IFX谷浓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黏膜愈合组(68例)血清IFX谷浓度中位数明显高于黏膜未愈合组(1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 vs 0.7μg/mL,P<0.001)。黏膜愈合的IFX最佳谷浓度为2.25μg/mL(AUC 0.75)。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IFX谷浓度(OR=4.45,95%CI 2.21~8.97)与黏膜愈合显著相关。此外,抗英夫利西单抗抗体(OR=1.00)与黏膜黏膜愈合的相关性较低。结论 CD患者IFX谷浓度与内镜下黏膜愈合密切关系,国内患者达到黏膜愈合所需的IFX谷浓度为2.25μg/mL低于国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英夫利西单抗 黏膜愈合 谷浓度
下载PDF
肠道免疫调节细胞在维持肠黏膜稳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冯钟生 刘占举 吴维 《胃肠病学》 2020年第7期436-440,共5页
肠道免疫调节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主要包括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B细胞、调节性树突细胞、M2型巨噬细胞、固有淋巴样细胞、成纤维网状细胞等,是维持肠道免疫耐受和黏膜稳态的关键。肠道菌群与免疫调节细胞关系密切。有研究... 肠道免疫调节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主要包括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B细胞、调节性树突细胞、M2型巨噬细胞、固有淋巴样细胞、成纤维网状细胞等,是维持肠道免疫耐受和黏膜稳态的关键。肠道菌群与免疫调节细胞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激活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维持免疫调节细胞的正常功能。本文就肠道免疫调节细胞在维持肠黏膜稳态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免疫调节细胞 肠黏膜稳态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8
作者 刘萍 刘占举 张萃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克罗恩病(CD)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IFX治疗的CD住院患者375例,收集患者IFX治疗前基线资料及用药第54周随访资料,包括年龄... 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克罗恩病(CD)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IFX治疗的CD住院患者375例,收集患者IFX治疗前基线资料及用药第54周随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蒙特利尔分型、手术史、既往用药史、身高、体重、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评分(CDAI)、简化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评估IFX治疗1年CD患者的临床和内镜应答率、缓解率。利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IFX治疗CD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结果375例CD有352例为IFX药物治疗,23例为回肠造口术后启用IFX治疗。352例CD患者中,72.7%患者治疗1年后达临床应答(ΔCDAI≥70),61.4%达临床缓解(第54周CDAI<150),56.3%达内镜应答(ΔSES-CD≥50%),37.6%达内镜缓解(SES-CD≤2)。23例回肠造口术后CD患者中,4.3%达内镜缓解(Rutgeert评分<i2)。病程短的CD临床应答率(P=0.001)、内镜应答率(P=0.036)、内镜缓解率(P=0.032)高,非肛周CD的临床应答率高(P=0.006),基线红细胞沉降率低的CD临床缓解率高(P=0.001),基线C反应蛋白高的CD内镜缓解率高(P=0.02);B1型CD临床缓解率及内镜应答率更高(P=0.003),L2型内镜应答率高于L1型CD(P=0.02)。结论IFX对病程短、非肛周、B1型、L2型CD患者治疗效果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 英夫利西单抗 肛周克罗恩病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糖原累积症-Ib型合并克罗恩病样肠炎一例
9
作者 卢璐 刘嫦钦 +5 位作者 吴维 曾美英 沙梦玲 陈春球 刘占举 孙晓敏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糖原累积症(GSD)-Ib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常伴发炎症性肠病。现报道1例GSD-Ib合并克罗恩病样肠炎的病例, 希望诊疗过程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罕见病的认识。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症-Ib型 克罗恩病样肠炎 阿达木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河南省信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消化道症状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晔 钟思鹏 +3 位作者 李芳 刘刚琼 王欣芳 刘占举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1-175,共5页
回顾性分析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106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了解河南省信阳地区COVID-19患者消化道症状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筛选合并消化道症状8例患者为病例组,无消化道症状16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发现病例组... 回顾性分析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106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了解河南省信阳地区COVID-19患者消化道症状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筛选合并消化道症状8例患者为病例组,无消化道症状16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发现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和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中性粒细胞计数、CRP、DBil和肌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2.021(1.012~2.123)、1.015(1.002~1.028)、1.062(1.008~1.357)和1.091(1.000~1.921),P均<0.05]。CRP水平升高是COVID-19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VID-19患者合并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7.55%(8/106),有消化道症状者炎症活动和器官受累情况比无消化道症状者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消化道症状 腹泻 恶心 呕吐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物在炎症性肠病发病和精准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占举 吴维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25-531,共7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IBD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BD不同疾病分型和疾病活动期时的肠道内微生物组成不尽相同,而肠道菌群的主要代谢产物(如短链脂...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IBD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BD不同疾病分型和疾病活动期时的肠道内微生物组成不尽相同,而肠道菌群的主要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色氨酸代谢物等)参与了机体的重要免疫调控效应。近年来,随着多组学技术的应用,通过对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可进一步阐明IBD发病机制,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个体化药物的遴选,以及药物疗效和失应答、并发症、预后和转归的判断等,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选择特异性的微生物种属或外源性补充适量的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亦有望助力于IBD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肠道微生物 代谢产物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的肠内、肠外营养 被引量:6
12
作者 施嫣红 刘占举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88-90,共3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主要累及消化道,病情易反复迁延因消化吸收不良、丢失消耗增加、摄入减少、药物及手术等各种原因,无论是在疾病活动期还是缓解期,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营...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主要累及消化道,病情易反复迁延因消化吸收不良、丢失消耗增加、摄入减少、药物及手术等各种原因,无论是在疾病活动期还是缓解期,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营养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患者精神心理和生命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鞠静怡 戴媛媛 +3 位作者 杨娇兰 刘嫦钦 刘占举 孙晓敏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86-691,共6页
目的通过问卷筛查IBD患者精神心理疾病和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探讨焦虑、抑郁对IBD患者生命质量和疾病的影响,指导IBD的治疗。方法采用互联网问卷方法于2019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对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171例IBD患者进... 目的通过问卷筛查IBD患者精神心理疾病和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探讨焦虑、抑郁对IBD患者生命质量和疾病的影响,指导IBD的治疗。方法采用互联网问卷方法于2019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对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171例IB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纳入136例(IBD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等与IBD组相匹配的121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IBD组使用IBD临床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健康对照组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GAD-7、PHQ-9、SF-36。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BD组中,男87例(64.0%),女49例(36.0%);UC 25例(18.4%),CD 111例(81.6%);年龄为32岁(26岁,40岁)。健康对照组中,男68名(56.2%),女53名(43.8%);年龄为32岁(26岁,37岁)。UC和CD患者中焦虑发生率分别为64.0%(16/25)和64.9%(72/111),抑郁发生率分别为72.0%(18/25)和58.6%(65/111),UC、CD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情感职能(OR=0.965,95%CI 0.937~0.994,P=0.017)、精神健康(OR=0.940,95%CI 0.896~0.985,P=0.010)可能是抑郁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生理机能(OR=1.040,95%CI 1.010~2.730,P=0.022)是抑郁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程长短与生命质量无关(P>0.05)。疾病活动状态与生命质量无关,但与生理机能相关(r=0.15,P=0.046),即缓解期IBD患者的生理机能得分高于活动期IBD患者。抑郁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r=-0.55,P<0.01),且呈线性关系(r=-19.429,截距为744.455,P<0.01)。焦虑与生命质量不相关(P>0.05);抑郁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均呈负相关(r=-0.234、-0.358、-0.454、-0.449、-0.566、-0.485、-0.441、-0.597、-0.193,P均<0.05)。结论IBD患者容易发生焦虑和抑郁,抑郁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对IBD患者进行精神心理疾病的筛查和干预非常重要,尤其是合并抑郁的IBD患者。控制IBD疾病活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能对改善焦虑、抑郁有效,IBD疾病本身的治疗是IBD精神心理治疗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互联网问卷
原文传递
肛周病变不同起病时间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变化趋势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海潮 叶晨 +3 位作者 吴亚玲 杨鹏宇 刘占举 王晓蕾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探讨肛周克罗恩病(PCD)患者在CD确诊前后出现肛周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747例C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PCD患者293例,分析CD确诊前后出现肛周病变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肛周克罗恩病(PCD)患者在CD确诊前后出现肛周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747例C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PCD患者293例,分析CD确诊前后出现肛周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随访其变化趋势。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D确诊前后肛周病变的相关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临床特征随时间变化趋势。结果86.3%(253/293)的PCD患者在CD确诊前出现肛周病变,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72个月(36~108个月)。与CD确诊后出现肛周病变患者相比,CD确诊前出现肛周病变患者肛周病变首发年龄小[(36.0±12.6)岁比(24.2±10.2)岁],男性、非狭窄非穿透型、肛周手术治疗患者比例高[分别为62.5%(25/40)比77.9%(197/253),32.5%(13/40)比56.9%(144/253),55.0%(22/40)比76.7%(194/253)],而腹部手术率低[37.5%(15/40)比13.0%(33/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0,χ^2=4.442、8.279、8.379、15.081,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确诊前有肛周病变者非狭窄非穿透型较狭窄型(OR=0.447,95%CI 0.207~0.962,P=0.039)和穿透型(OR=0.264,95%CI 0.089~0.780,P=0.016)更常见;CD病程短(OR=0.981,95%CI 0.968~0.995,P=0.008)、狭窄型(OR=2.239,95%CI 1.040~4.822,P=0.039)、穿透型(OR=3.788,95%CI 1.281~11.198,P=0.016)是CD确诊后出现肛周病变的危险因素。随时间推移,PCD患者数增加、生物制剂使用比例升高(r=0.964、0.879,P均<0.01),而PCD病程缩短、腹部手术率下降(r=-0.828、-0.882,P均<0.01),且生物制剂使用比例与腹部手术率呈负相关(r=-0.770,P=0.006)。结论需密切监测病程短、穿透型和狭窄型CD患者的肛周表现以早期诊断和治疗,生物制剂可改善PCD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肛周病变 临床特征 起病时间 演变
原文传递
阿达木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濮田 刘嫦钦 +6 位作者 方蕾蕾 吴维 鞠静怡 杨娇兰 施嫣红 刘占举 孙晓敏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0-187,共8页
目的评估阿达木单抗(ADA)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ADA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至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ADA治疗的49例克罗恩病患者,收集治疗前的临床资料;ADA治疗12周期间,每2周进行1次... 目的评估阿达木单抗(ADA)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ADA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至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ADA治疗的49例克罗恩病患者,收集治疗前的临床资料;ADA治疗12周期间,每2周进行1次临床随访,每4周进行1次实验室检查,并于ADA治疗第12周时复查肠镜。评估患者在ADA治疗2、4、6周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ADA治疗12周时临床应答(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较基线下降≥70分)、临床缓解(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评分<150分)、内镜应答(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较基线下降>50%)、内镜下缓解(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2分或Rutgeerts评分≤1分)情况,合并肛瘘患者的肛瘘闭合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ADA治疗12周时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的预测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9例克罗恩病患者在ADA治疗2、4、6周的主要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5.5%(37/49)、95.9%(47/49)、98.0%(48/49),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为14.0 d(7.0 d,17.0 d);ADA治疗12周时,临床缓解率为55.1%(27/49),临床应答率为73.5%(36/49),内镜下缓解率为43.3%(13/30),内镜应答率为55.6%(15/27),肛瘘闭合率为7/18,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12/49);临床缓解组(27例)患者的基线粪钙防卫蛋白水平低于疾病活动组(22例)患者[111.0μg/g(26.3μg/g,125.6μg/g)比540.5μg/g(420.2μg/g,866.9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4,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基线粪钙防卫蛋白水平是ADA治疗12周时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1.08,95%置信区间1.02~1.14,P=0.013)。当基线粪钙防卫蛋白为172.39 g/g时,其预测ADA治疗12周时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的灵敏度为81.48%,特异度为90.9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7(P<0.001)。结论ADA治疗克罗恩病安全、有效,基线粪钙防卫蛋白水平是ADA治疗12周时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木单抗 CROHN病 有效性 安全性 粪钙防卫蛋白
原文传递
基于临床-影像学特征构建模型预测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维持治疗小肠克罗恩病的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鹏宇 李传顶 +3 位作者 德吉卓玛 刘占举 曾美英 王晓蕾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4期304-311,共8页
目的构建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维持治疗小肠受累的活动期克罗恩病(CD)的疗效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98例接受抗TNF-α单抗诱导治疗... 目的构建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维持治疗小肠受累的活动期克罗恩病(CD)的疗效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98例接受抗TNF-α单抗诱导治疗有效且治疗期间随访达1年的小肠受累的CD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成像(CTE)检查。根据维持期是否发生药物治疗方案调整,将患者分为药物优化组和药物维持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需行药物优化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并行内部验证。结果药物优化组患者40例,药物维持组患者58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与药物维持组比较,药物优化组发病年龄更大[(35.7±14.3)岁比(29.6±12.3)岁,P=0.027],诊断年龄更大[(37.7±17.8)岁比(30.6±11.1)岁,P=0.006],血红蛋白水平更低[(112.9±23.2)g/L比(126.9±26.5)g/L,P=0.008],血白蛋白水平更低[(38.1±5.0)g/L比(42.5±4.9)g/L,P<0.001],而两组间肠壁强化程度(轻度:40.0%比74.1%,中重度:60.0%比25.9%,P=0.001)以及肠腔狭窄(无或可疑:47.5%比87.9%,轻度:17.5%比5.2%,中重度:35.0%比6.9%,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诊断年龄(OR=1.051,95%CI:1.009~1.096,P=0.018)、肠壁强化程度(OR=3.807,95%CI:1.268~11.428,P=0.017)和肠腔中重度狭窄(OR=6.550,95%CI:1.640~26.165,P=0.008)是需行药物优化的危险因素,而血白蛋白水平为保护因素(OR=0.841,95%CI:0.747~0.946,P=0.004)。所构建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856(95%CI:0.779~0.933,P<0.001),灵敏度为82.5%,特异度81.0%,准确性95.9%。结论基于CTE提示的肠腔狭窄程度和肠壁强化程度联合诊断年龄和血白蛋白水平构建模型,可预测抗TNF-α单抗治疗小肠受累CD患者维持期药物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小肠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成像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单克隆抗体 维持治疗
原文传递
克罗恩病患者合并肠外表现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海潮 叶晨 +5 位作者 吴亚玲 杨鹏宇 德吉卓玛 张蕾 刘占举 王晓蕾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患者合并肠外表现(EIM)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623例住院CD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合并EIM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患者合并肠外表现(EIM)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623例住院CD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合并EIM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EIM发生的影响因素;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析各EIM的相关性。结果:623例CD患者中,男性422例(67.7%),女性201例(32.3%)。中位确诊年龄31.0(23.0~43.0)岁;中位随访时间53.5(29.0,84.0)个月。112例(18.0%)合并EIM的CD患者中,合并1种、2种、3种和4种EIM患者分别有86例(76.8%)、22例(19.6%)、3例(2.7%)和1例(0.9%)。EIM中累及口面部者84例(75.0%)、骨关节36例(32.1%)、皮肤17例(15.2%)和眼部7例(6.3%)。与无EIM组相比,合并EIM者女性(41.1%比30.3%)、回结肠型(L3)(52.7%比37.6%)、非狭窄非穿透型(B1)(69.6%比54.2%,)、首诊出现腹泻(43.8%比32.5%)或发热(14.3%比6.5%)、接受激素治疗的比例更高(53.6%比39.3%),但回肠末端型(L1)(19.6%比36.8%)、狭窄型(B2)(26.8%比37.0%)、穿透型(B3)(3.6%比8.8%)、接受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治疗比例(46.4%比60.7%)和腹部手术率更低(14.3%比2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1.665,95%CI:1.067~2.600,P=0.025)、结肠型(OR=1.996,95%CI:1.072~3.718,P=0.029)、L3型(OR=2.568,95%CI:1.490~4.427,P=0.001)、B1型(B1比B3:OR=2.977,95%CI:1.015~8.726,P=0.047;B1比B2:OR=1.882,95%CI:1.168~3.302,P=0.009)和发热(OR=2.276,95%CI:1.170~4.430,P=0.015)是CD患者出现EIM的独立危险因素。口面部、骨关节和皮肤病变间两两相关,眼部与骨关节病变相关(P均<0.05)。结论:女性、结肠受累、B1型和首诊时发热是CD患者出现EIM的危险因素。各种EIM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外表现 临床特征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Study of stimulated Raman and Brillouin scattering in a finite interaction region under the convective instability condition 被引量:5
18
作者 HAO Liang liu zhanju +4 位作者 ZHENG ChunYang XIANG Jiang FENG Wu HU XiaoYan LI B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21期2747-2751,共5页
We discuss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 and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SBS) under the convective instability condition with a one-dimensional three-wave interaction (3WI) model.Using linear theory,we deduce... We discuss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 and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SBS) under the convective instability condition with a one-dimensional three-wave interaction (3WI) model.Using linear theory,we deduce the temporal growth rate,gain exponent,and reflectivity of the backward scattered wave in a finite interaction region.We find that the growth rate is not only determined by the laser intensity and plasma density and temperature,but also related to the spatial gain.The length of the interaction region is important to the gain exponent and backscattering level.We simulate the developments and evolutions of SRS and SBS based on the 3WI equations.Our numerical results consist with the linear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拉曼散射 稳定条件 对流 受激布里渊散射 等离子体密度 线性理论 相互作用 计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