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亚兵 冉乾松 +6 位作者 蒲璐璐 段学艺 王敏 戴宇樵 张拓 刘忠英 潘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红茶是我国主要的消费茶类之一,其加工步骤为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其中发酵是红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环节。关于红茶发酵过程中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已有文献表明,多酚类物质含量及组成比例、酶种类及其活性、温度、湿度、pH,以... 红茶是我国主要的消费茶类之一,其加工步骤为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其中发酵是红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环节。关于红茶发酵过程中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已有文献表明,多酚类物质含量及组成比例、酶种类及其活性、温度、湿度、pH,以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等内部及环境因素均会影响红茶品质特征化合物的形成,从而影响其品质。目前常用的品质调控技术主要包括新发酵技术、冷冻萎凋技术、外源酶技术以及光质。未来研究重点将是优化红茶适制品种培育、环境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机制、微生物对红茶发酵品质的影响机制和加工设备智能化等方面,因此本文通过对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提升红茶的滋味品质和推进红茶新研究进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滋味 影响因子 品质调控 光质 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造型白化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分析
2
作者 张小琴 罗金龙 +3 位作者 李燕 梁思慧 刘忠英 沈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5-864,共10页
【目的】分析不同造型白化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差异,为开发白化茶树品种产品制定适宜的工艺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白化茶树品种白叶1号鲜叶为原料,采用瓶式炒干机、双锅曲毫机和理条机3种设备分别制成卷曲形、颗粒形和... 【目的】分析不同造型白化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差异,为开发白化茶树品种产品制定适宜的工艺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白化茶树品种白叶1号鲜叶为原料,采用瓶式炒干机、双锅曲毫机和理条机3种设备分别制成卷曲形、颗粒形和松针形白化绿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检测茶叶常规品质成分、氨基酸组分和儿茶素组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筛选关键特征品质成分,通过感官审评方法评价茶叶品质并分析其与特征成分的相关性。【结果】颗粒形白化绿茶茶多酚含量17.69%、酚氨比2.70,显著低于松针形和卷曲形(P<0.05,下同),鲜甜味氨基酸总量23.16 mg/g、茶氨酸含量18.14 mg/g、谷氨酸含量1.26 mg/g、天冬氨酸含量1.74 mg/g、丙氨酸含量0.13 mg/g、苏氨酸含量0.33 mg/g、缬氨酸含量0.26 mg/g,均显著高于松针形,同时鲜甜味氨基酸占比最大(84.74%)、苦味氨基酸占比最小(11.23%)。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不同造型白化绿茶差异品质成分主要有茶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和甘氨酸4个鲜甜味氨基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5个苦味氨基酸,甜略带苦味的脯氨酸和滋味未知的半胱氨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茶多酚3个酚类物质以及游离氨基酸和酚氨比;颗粒形白化绿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及CG、茶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组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松针形和卷曲形。感官审评总分以颗粒形(92.83分)和松针形(92.34分)显著高于卷曲形(84.43分),滋味因子得分以颗粒形(28.15分)最高、松针形(27.65分)次之,外形、汤色和香气因子得分均以颗粒形和松针形显著高于卷曲形,叶底因子得分以松针形(9.23分)最高。滋味因子与半胱氨酸、ECG、CG呈显著正相关,与精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和脯氨酸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负相关。【结论】颗粒形白化绿茶鲜甜味氨基酸占比大,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较低,酯型儿茶素总量适中,在3种造型中滋味品质和综合品质最佳;松针形白化绿茶酯型儿茶素总量最高,苦味氨基酸总量最低,叶底得分最高,滋味得分次高,感官综合品质优于卷曲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绿茶 造型 滋味化学成分 感官品质
下载PDF
灵芝菌固态发酵夏秋梅占红茶风味特征分析
3
作者 戴宇樵 罗学尹 +5 位作者 刘亚兵 李琴 刘忠英 张拓 潘科 龙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目的探究灵芝菌固态发酵下夏秋梅占红茶的风味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电子舌(electronic tongue,E-tongu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结... 目的探究灵芝菌固态发酵下夏秋梅占红茶的风味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电子舌(electronic tongue,E-tongu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结合,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对夏秋梅占灵芝菌茶的滋味与香气品质特征进行判定。结果与夏秋梅占红茶相比,梅占灵芝菌茶在滋味与香气特征上具有差异,HPLC检测结果显示儿茶素类、咖啡碱类苦涩味物质及部分氨基酸类物质含量显著下降,电子舌结果表明甜味响应值增加,苦味、鲜味响应值降低。其中梅占灵芝菌茶中脯氨酸、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与苦味特性呈显著负相关,天冬氨酸、丙氨酸与涩味特性呈显著负相关,丙氨酸与鲜味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没食子儿茶素与鲜味特性呈显著正相关。挥发性成分上,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型,选取模型中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1的香气化合物作为关键香气差异特征化合物,经筛选共得到48个,其中酮类6个,醛类9个,醇类15个,酯类7个,酸类化3个,其他芳烯类、呋喃等烷烃类8个,共有8个化合物相对含量上升,40个化合物相对含量下降。结论在灵芝菌影响下,对夏秋梅占红茶滋味与香气特征具有改善作用,此研究为夏秋茶的品质改善与多元化利用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菌 电子舌 夏秋茶 梅占 香气
下载PDF
国内外橄榄油标准比较分析
4
作者 谭亚男 陆阳 +3 位作者 胡月恒 刘云龙 刘忠莹 王鑫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2期21-25,共5页
目的:比较中国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等不同国际组织及国家或地区的橄榄油产品标准,食品重金属限量及农药残留等通用安全标准的异同。方法:收集并整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欧盟、日本等不同国际组织及国家或地区的橄榄油相关法规... 目的:比较中国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等不同国际组织及国家或地区的橄榄油产品标准,食品重金属限量及农药残留等通用安全标准的异同。方法:收集并整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欧盟、日本等不同国际组织及国家或地区的橄榄油相关法规和标准等规定,比较不同的橄榄油法规和标准的重点内容。结果:中国橄榄油食品重金属限量方面监管的项目和限量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同国际组织及国家或地区根据本国现状,制定了相应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倍硫磷、吡丙醚、噻嗪酮等部分农药残留可以作为中国橄榄油农残的风险点进行关注,为完善我国橄榄油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法规标准、规范橄榄油进出口行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油 重金属残留 农药残留 标准比较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矿物元素的检测
5
作者 王小平 刘忠莹 +4 位作者 王沿皓 何叶馨 张定秋 郑红毅 王鑫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7-162,共6页
为解决部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矿物元素检测不均的问题,采用干法、湿法、微波法和复溶-微波法对样品进行消解检测,结果表明:干法消解的数据质量最差;湿法与微波消解法检测的结果相比,铜、铁、钾、镁、锰和钠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为解决部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矿物元素检测不均的问题,采用干法、湿法、微波法和复溶-微波法对样品进行消解检测,结果表明:干法消解的数据质量最差;湿法与微波消解法检测的结果相比,铜、铁、钾、镁、锰和钠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部分矿物元素(铜、铁、钾、钠、磷、锌)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减小,但未达到预期。样品复溶后进行微波消解检测发现,用水复溶后的大部分元素含量偏低,特别是铁,且检测的矿物元素RSD均较大,而用5%硝酸复溶后,元素含量均没有明显偏高和偏低,且RSD均明显减小。因此,通过5%硝酸复溶样品后进行微波消解检测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矿物元素,可以解决样品中矿物元素测定结果不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食品 矿物元素 干法 湿法 微波法
下载PDF
加工处理对离蕊金花茶花朵不同部位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6
作者 刘忠英 方仕茂 +2 位作者 李琴 龙海燕 邓伦秀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141,共7页
目的:探究加工工艺对离蕊金花茶花朵不同部位挥发性组分的影响。方法:以离蕊金花茶全花、花瓣和花蕊为材料,经摊放、微波杀青、干燥等加工处理,制成干样,分析加工处理对离蕊金花茶花朵不同部位挥发性组分的影响。结果:离蕊金花茶共鉴定... 目的:探究加工工艺对离蕊金花茶花朵不同部位挥发性组分的影响。方法:以离蕊金花茶全花、花瓣和花蕊为材料,经摊放、微波杀青、干燥等加工处理,制成干样,分析加工处理对离蕊金花茶花朵不同部位挥发性组分的影响。结果:离蕊金花茶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73种,主要为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萜烯类和其他类,并以醇类和醛类为主。从挥发性物质种类和数量上,加工处理对全花的影响大于花蕊和花瓣。芳樟醇、肉桂酸甲酯、乙酸甲酯与离蕊金花茶挥发性组分呈负相关,醇类和醛类物质对干样全花挥发性组分贡献较大,C_(6)挥发性化合物对干样花瓣挥发性组分贡献较大,类胡萝卜素降解的挥发性化合物对干样花蕊挥发性组分贡献较大。结论:加工处理对离蕊金花茶花蕊、花瓣和全花不同部位所含挥发性物质组分种类、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且主要贡献的挥发性物质不同,加工处理对全花的影响大于花蕊和花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PME-GC-MS 加工处理 离蕊金花茶 挥发性组分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GH3535平板样片中FLiNaK熔盐去污工艺条件
7
作者 王帅 秦强 +4 位作者 李世斌 张晗 王保柱 刘忠英 刘呈则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9-354,I0003,共7页
为了获得超声波和化学法联合去污LiF-NaF-KF(FLiNaK)熔盐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响应曲面法和Box-Behnken设计(BBD)建立多项式模型,考察了反应温度、超声波功率、硝酸铝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熔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的相关系数r^... 为了获得超声波和化学法联合去污LiF-NaF-KF(FLiNaK)熔盐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响应曲面法和Box-Behnken设计(BBD)建立多项式模型,考察了反应温度、超声波功率、硝酸铝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熔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580,校正的相关系数radj^2为0.9159,表明模型的回归性显著,拟合程度高。影响熔盐去除率的因素由高到低为:反应时间>超声波功率>反应温度>硝酸铝浓度。预测的最佳去污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超声波功率300 W、硝酸铝浓度0.1 mol/L和反应时间9 min。在此条件下开展的去污实验验证熔盐的去除率为98.74%±1.12%(n=3),与预测值99.99%的相对误差为1.25%。表明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和化学法联合去污FLiNaK熔盐的工艺条件合理,结果可靠,可为下一步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BOX-BEHNKEN设计 超声波和化学法联合 FLiNaK熔盐 去污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的黄英咳喘糖浆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闫伊萌 岳可心 +6 位作者 刘玉生 陈革 田涵雯 刘忠英 刘志强 宋凤瑞 皮子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6-288,共13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E)),结合UNIFI科学信息系统分析鉴定黄英咳喘糖浆中化学成分。使用Waters CORTECS Shield RP18 C18色谱柱(4.6 mm×100 mm,2.7μm)和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E)),结合UNIFI科学信息系统分析鉴定黄英咳喘糖浆中化学成分。使用Waters CORTECS Shield RP18 C18色谱柱(4.6 mm×100 mm,2.7μm)和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通过UPLC-Q-TOF-MS^(E)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将化合物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串联质谱信息通过UNIFI软件进行辅助解析,结合对照品质谱信息以及相关参考文献,共推断和鉴定出化合物93个,其中包含生物碱类9个、黄酮类43个、三萜及三萜皂苷类21个、氰苷类2个、有机酸类13个、其它类6个。UPLC-Q-TOF-MS^(E)法可快速、高效地对黄英咳喘糖浆进行全成分分析,为进一步筛选该药的药效成分、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英咳喘糖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化学成分 UNIFI
下载PDF
基于改进ShuffleNet V2模型的苹果叶部病害识别及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旭 周云成 +1 位作者 刘忠颖 李昕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18,共9页
苹果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害影响而减产,造成经济损失。大型卷积神经网络可准确识别出苹果病害,但移动设备有限的计算资源限制了该类网络在其上的具体应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可运行在移动端,并能够实现病害的实时识别,但其识别精度往... 苹果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害影响而减产,造成经济损失。大型卷积神经网络可准确识别出苹果病害,但移动设备有限的计算资源限制了该类网络在其上的具体应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可运行在移动端,并能够实现病害的实时识别,但其识别精度往往不如前者。为解决该问题,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ShuffleNet V2基础上,通过调整基本残差单元结构和网络宽度,同时引入卷积块注意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提出了改进型ShuffleNet#苹果叶部病害诊断模型。以苹果疮痂病、黑腐病、锈病、健康叶片为研究对象,收集简单和复杂背景图像各2000张,通过数据增广将其扩充至40000张,构建苹果叶部病害图像数据集,应用该数据集,对苹果叶部病害诊断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以识别准确率、模型复杂度、平均推理时间等为判别标准,并与多个现有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有效地识别出上述2种不同背景的4类图像,在测试集上识别准确率达到98.95%,移动端单张图像的平均推理时间为39.38ms。相较于大型的ResNet101网络,该模型在准确率上仅降低0.05%,但平均推理时间缩减87.94%,在识别速度和精度上获得了较好的平衡。基于该模型,开发了一款面向Android移动端的苹果叶部病害识别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应用能够满足果园内上述3种病害和健康叶片的实时识别需求,可为设计高效、轻量的病害诊断模型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识别 ShuffleNetV2 轻量化 卷积块注意模块 ANDROID
下载PDF
热矫正次数对7N01铝合金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帅 董红刚 +2 位作者 王星星 刘中英 赵俊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0-1018,共9页
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和透射电镜(TEM)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热矫正次数对7N01-T5铝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矫正次数的增加,7N01-T5铝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原因主要在于晶界析出相的转变以及溶质元素Zn和M... 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和透射电镜(TEM)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热矫正次数对7N01-T5铝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矫正次数的增加,7N01-T5铝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原因主要在于晶界析出相的转变以及溶质元素Zn和Mg从基体向晶界的不断扩散。基于非平衡偏聚理论可知,三次热矫正的等效恒温时间小于临界时间tc。因此,随着热矫正次数的增加,晶界处Zn和Mg元素含量逐渐增加,增大了晶界与基体间的腐蚀电位差,使7N01-T5铝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 热矫正 应力腐蚀开裂 非平衡偏聚 铝合金
下载PDF
HS-SPME/GC-MS法分析黔茶新品种绿茶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雪 刘忠英 +4 位作者 李燕 姜艳艳 尹荣秀 杨春 陈正武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69-72,75,共5页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黔茶新品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黔茶8号绿茶(Q8G)、黔茶1号绿茶(Q1G)及福鼎大白茶绿茶(FDG)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3种绿茶样品中共检测到105种香气物质,其中(E)-4,8-二甲基-1,3,7...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黔茶新品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黔茶8号绿茶(Q8G)、黔茶1号绿茶(Q1G)及福鼎大白茶绿茶(FDG)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3种绿茶样品中共检测到105种香气物质,其中(E)-4,8-二甲基-1,3,7-壬三烯、吲哚、己酸叶醇酯、顺-茉莉酮、戊醛、庚醛、6-甲基-5-庚烯-2-酮、苯乙烯和香叶醇这9种物质在FDG、Q1G和Q8G中存在极显著性差异;Q8G绿茶样品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醇类(37.2%)、含硫化合物(26.3%)、萜烯烃类(11.4%)和酯类(11.1%),Q1G绿茶样品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醇类(37.3%)、含硫化合物(19.5%)、醛类(12.1%)和酯类(10.9%),FDG绿茶样品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醇类(24.8%)、酯类(16.1%)、萜烯烃类(16.0%)和含硫化合物(14.1%);依据保留时间将挥发性物质分为低沸点和中高沸点2大类,Q8G和Q1G以低沸点物质为主,含量分别为74.7%和76.9%,FDG以中高沸点物质为主,含量达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黔茶1号 黔茶8号 挥发性香气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不同时期正安白茶呈味物质变化及滋味评价 被引量:13
12
作者 沈强 张小琴 +5 位作者 许凡凡 刘忠英 潘科 何萍 刘晓霞 郑文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1-35,43,共6页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正安白茶资源。以不同时期白叶1号茶树的茶青(1芽1叶)制成的松针形正安白茶为原料,采用化学分析和量化感官分析方法,根据主要呈味物质、儿茶素组分及茶汤滋味分属性(醇度、浓度、厚度、鲜度、涩度)的变化特点,建立呈...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正安白茶资源。以不同时期白叶1号茶树的茶青(1芽1叶)制成的松针形正安白茶为原料,采用化学分析和量化感官分析方法,根据主要呈味物质、儿茶素组分及茶汤滋味分属性(醇度、浓度、厚度、鲜度、涩度)的变化特点,建立呈味物质和滋味分属性之间的相关性,为正安白茶产品风味研究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正安白茶中茶氨酸、游离氨基酸以白化期为转折点先增后降;茶多酚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酚氨比以白化期为转折点先降后增;咖啡碱变化不显著;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儿茶素(EC)、非酯性儿茶素先升后降,以复绿初期最高,白化期最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酯性儿茶素呈持续升高变化,以复绿后期最高,白化期最低;儿茶素呈先降后升变化,以白化期最低,复绿后期最高;浓度、厚度和涩度呈先降后升变化,以白化期最低,复绿后期最高;醇度、鲜度呈先升后降变化,以白化期最高。茶多酚、酚氨比、EC、EGCG、ECG、GCG、儿茶素类总量和酯性儿茶素是正安白茶茶汤滋味浓度、厚度和涩度的主要贡献物质,游离氨基酸总量、茶氨酸是茶汤滋味鲜度和醇度的主要贡献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安白茶 呈味物质 不同时期 滋味评价
下载PDF
贵州绿茶滋味分属性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构建 被引量:7
13
作者 冉乾松 刘忠英 +7 位作者 尹杰 李琴 戴宇樵 杨婷 刘建军 张拓 方仕茂 潘科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1-1142,共12页
【目的】通过分析贵州绿茶感官滋味特征和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及其Dot值,探究智能感官滋味特征属性及其相关化学物质,为建立贵州绿茶数字化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贵州5个茶叶主产区(遵义、铜仁、贵阳、黔南和六盘水)39个绿茶... 【目的】通过分析贵州绿茶感官滋味特征和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及其Dot值,探究智能感官滋味特征属性及其相关化学物质,为建立贵州绿茶数字化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贵州5个茶叶主产区(遵义、铜仁、贵阳、黔南和六盘水)39个绿茶样品,经人工感官审评、智能感官审评和化学组分检测,结合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贵州绿茶滋味属性评价模型。【结果】醇度和鲜爽度是贵州绿茶的典型共有属性,不同产区贵州绿茶智能感官在鲜味和涩味上均有较高响应值,分别为12.85~18.21和13.15~26.77;苦味响应度较低,为3.98~8.44。不同产区贵州绿茶在滋味化学组分含量方面差异较小,其中水浸出物、总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5.15%~46.63%、5.49%~6.46%和25.56%~27.63%,咖啡碱和绿原酸平均含量分别为35.85~41.63 mg/g和1.96~2.53 mg/g。构建了贵州绿茶滋味属性评价模型:Y(苦)=-0.3041+0.4189X_(6)+0.2182X^(2)_(2)+0.0015X_(1)X_(3)-0.0016X_(1)X_(4)-0.0885X_(2)X_(6)+0.6868X_(2)X_(7)-0.0434X_(6)X_(7);Y(涩)=21.9559-0.4562X_(6)+0.2728X^(2)_(2)-0.0196X_(1)X_(6)+0.1206X_(1)X_(7)+0.0192X_(3)X_(6)-0.0308X_(4)X_(7);Y(鲜)=13.3301+0.1096X^(2)_(2)-0.0037X_(1)X_(6)+0.0058X_(3)X_(6)-0.0013X_(4)X_(6)[X_(1)、X_(2)、X_(3)、X_(4)、X_(6)和X_(7)分别表示茶氨酸、谷氨酸、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绿原酸];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显示,相关系数在0.8100以上,决定系数在0.6600以上,参考模型滋味强度鲜味为9.62~23.10、苦味为0.69~10.99、涩味为2.95~40.51。【结论】高水浸出物、高氨基酸、高咖啡碱和适中茶多酚形成贵州绿茶浓、醇、爽的滋味特征,根据3个模型能拼配出贵州绿茶滋味属性的最高强度和最低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绿茶 滋味特征 人工感官 智能感官 评价模型
下载PDF
真空厌氧间歇技术富集福鼎大白茶茶鲜叶GABA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沈强 许凡凡 +3 位作者 张小琴 潘科 刘忠英 郑文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6-160,共5页
选择福鼎大白茶鲜叶为材料,以γ-氨基丁酸(GABA)为评价指标,采用连续真空厌氧处理技术、真空厌氧间歇处理技术进行GABA的富集,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优化GABA富集工艺。结果表明:兼顾GABA含量和茶叶感官品质,采取一次真空厌氧间... 选择福鼎大白茶鲜叶为材料,以γ-氨基丁酸(GABA)为评价指标,采用连续真空厌氧处理技术、真空厌氧间歇处理技术进行GABA的富集,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优化GABA富集工艺。结果表明:兼顾GABA含量和茶叶感官品质,采取一次真空厌氧间歇技术富集GABA的效果最佳。即鲜叶等级为一芽二叶,真空度0.09 MPa,富集温度4℃,厌氧时间6 h(真空厌氧3 h→有氧2 h→真空厌氧3 h)。但考虑到技术的应用性和经济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富集温度采用26℃条件下进行富集处理,其茶叶GABA含量达192.79 mg/100 g,氨基酸、茶多酚分别可达4.21%、15.80%,感官品质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厌氧间歇技术 福鼎大白茶 茶鲜叶 Γ-氨基丁酸 正交实验法
下载PDF
基于HPLC-FLD靶向分析古茶树游离氨基酸积累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方仕茂 张拓 +4 位作者 杨婷 田小强 田洪军 刘忠英 潘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0-1077,共8页
游离氨基酸是贡献茶汤鲜味的主要物质。乔木型和灌木型古茶树茶鲜叶经红茶加工工艺制成的干茶,其鲜味特征突出,但目前对古茶树茶鲜叶及制成的干茶中游离氨基酸的积累特征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结合化... 游离氨基酸是贡献茶汤鲜味的主要物质。乔木型和灌木型古茶树茶鲜叶经红茶加工工艺制成的干茶,其鲜味特征突出,但目前对古茶树茶鲜叶及制成的干茶中游离氨基酸的积累特征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靶向分析乔木型、灌木型古茶树及福鼎大白茶鲜叶和干茶样品中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茶鲜叶和干茶样品中茶氨酸含量最高,且在乔木型和灌木型古茶树鲜叶中存在显著差异;干茶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减少,甜味和苦味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茶鲜叶样品游离氨基酸含量聚类明显,而干茶则呈现重叠或分散特征。不同树型古茶树鲜叶游离氨基酸积累存在差异,加工可改变游离氨基酸代谢,促进红茶品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红茶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 游离氨基酸 鲜甜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8种木脂素含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霞 刘忠英 +2 位作者 孙严彤 刘晓 汪戎锦 《人参研究》 2022年第3期9-13,共5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一种能够同时测定五味子药材中8种木脂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为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当归酰基戈米辛H、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 目的建立并优化一种能够同时测定五味子药材中8种木脂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为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当归酰基戈米辛H、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含量,通过专属性、线性、稳定性、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进行方法学验证,并利用该方法对20批不同产地的五味子药材进行木脂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线性和稳定性好,能够应用于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为综合评价药材的质量、完善五味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木脂素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窑顶无风机新型移动式隧道窑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恩光 刘勤锋 +5 位作者 许雷朋 李帅 周甲伟 何新生 刘中英 范红兵 《砖瓦》 2022年第2期27-28,共2页
介绍了窑顶无风机新型移动式隧道窑,该窑炉依靠放置于地面的脱硫风机实现了烧结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气体输送和热量交换,能够显著改善传统窑炉中存在的窑体震动、耐火保温材料松动和窑炉服役寿命短的技术难题。此外,隧道窑在运行过程中... 介绍了窑顶无风机新型移动式隧道窑,该窑炉依靠放置于地面的脱硫风机实现了烧结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气体输送和热量交换,能够显著改善传统窑炉中存在的窑体震动、耐火保温材料松动和窑炉服役寿命短的技术难题。此外,隧道窑在运行过程中,风路系统在全负压状态下形成一个闭环,能够显著抑制污染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顶无风机 机械震动 服役寿命 负压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与人工感官的茶叶滋味属性参考物呈味强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忠英 冉乾松 +2 位作者 张拓 郑文佳 潘科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究电子舌和人工感官对茶叶滋味属性参考物呈味强度的相关性。方法:以奎宁、明矾、谷氨酸钠、蔗糖和柠檬酸依次为苦、涩、鲜、甜、酸滋味属性参考物,在觉察阈值基础上,分析各滋味属性参考物电子舌和人工感官的浓度—呈味强度关系... 目的:探究电子舌和人工感官对茶叶滋味属性参考物呈味强度的相关性。方法:以奎宁、明矾、谷氨酸钠、蔗糖和柠檬酸依次为苦、涩、鲜、甜、酸滋味属性参考物,在觉察阈值基础上,分析各滋味属性参考物电子舌和人工感官的浓度—呈味强度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奎宁苦味觉察阈值为0.015 mg/mL、对应电子舌响应值为4.91;明矾涩味觉察阈值为0.01 mg/mL、对应电子舌响应值为-3.32;谷氨酸钠鲜味觉察阈值为0.03 mg/mL、对应电子舌响应值为1.32;蔗糖甜味觉察阈值为0.4 mg/mL、对应电子舌响应值为18.07,柠檬酸酸味觉察阈值为0.04 mg/mL、对应电子舌响应值为-6.18。各滋味属性参考物的人工感官和电子舌浓度—呈味强度均呈一定函数曲线关系,符合Weber-Fechne定律;在所选浓度范围内,柠檬酸(酸味)和蔗糖(甜味)电子舌呈味强度与人工感官强度呈正相关,奎宁(苦味)和明矾(涩味)电子舌呈味强度与人工感官强度呈负相关。结论:茶叶中5种滋味属性参考物电子舌检测与人工感官浓度—呈味强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 人工感官 滋味属性 参考物 相关性 茶叶
下载PDF
Intestinal Transport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Resibufogenin and Cinobufagin in Chan Su via HPLC/APCI-MS^n 被引量:2
19
作者 HAN Tian-jiao WANG Qing +3 位作者 SONG Feng-rui liu zhong-ying liu Zhi-qiang liu Shu-yi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80-384,共5页
In vitro models of 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 line(Caco-2 cell monolayer) and human intestinal bacteria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stinal transport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resibufogenin and cinobufagin in Chan ... In vitro models of 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 line(Caco-2 cell monolayer) and human intestinal bacteria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stinal transport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resibufogenin and cinobufagin in Chan Su by HPLC/APCI-MS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aco-2 cell monolayer demonstrate that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Papp) of resibufogenin and cinobufagin are higher than 10–6 cm/s, which indicates that both resibufogenin and cinobufagin have a good absorption in the small intestine. And the biotransformation result of human intestinal bacteria shows that resibufogenin has been transformed to 3-epiresibufogenin and cinobufagin has been transformed to 3-epicinobufagin, deacetylcinobufagin and 3-epideacetycinobufagin,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 Su RESIBUFOGENIN CINOBUFAGIN Caco-2 cell monolayer Human intestinal bacteria
下载PDF
急性铊中毒30例误诊误治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建光 赵骏秀 +3 位作者 高萌 刘仲英 张韧铮 邱泽武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9期10-13,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铊中毒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急性铊中毒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明确为他人投毒,23例中毒史不详;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或四肢疼痛、肢体麻木、腹痛、脱发等症状。本组误诊时间2 ... 目的分析急性铊中毒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急性铊中毒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明确为他人投毒,23例中毒史不详;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或四肢疼痛、肢体麻木、腹痛、脱发等症状。本组误诊时间2 d^1年,平均65.3 d;误诊为Guillain-Barre综合征6例,急性胃肠炎4例,周围神经病、胰腺炎、阑尾炎各2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癔症、躯体形式障碍、胸膜炎、胃肠感冒、神经炎、痛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胆囊炎、结肠炎、胃炎、类风湿关节炎、急腹症各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血细胞分析、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检测、毒物检测、头颅CT、头颅MRI、肌电图、心电图等医技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急性铊中毒,给予补液促排、口服普鲁士蓝、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血液净化等对症支持治疗。29例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1例死亡。出院后随访3~6个月,重症4例遗留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结论急性铊中毒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对于高度怀疑铊中毒患者,尤其是相继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损伤、脱发等时,要尽快完善相关检查,争取早期明确诊断,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误诊 GUILLAIN-BARRE综合征 胃肠炎 胰腺炎 阑尾炎 癔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