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北元坝西部须二段—须三段沉积相及其对储层控制作用
1
作者 王爱 肖开华 +2 位作者 刘忠群 黄彦庆 乔大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0-361,共12页
川东北元坝西部须二段—须三段是重要的油气产层。本文利用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对川东北元坝西部上三叠统须二段—须三段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及其对储层发育控制作用开展详细的研究,以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部... 川东北元坝西部须二段—须三段是重要的油气产层。本文利用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对川东北元坝西部上三叠统须二段—须三段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及其对储层发育控制作用开展详细的研究,以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结果表明,川东北元坝西部须二段—须三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沉积,能够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和浅湖4种亚相,可进一步划分出9种微相。须二段—须三段沉积时期发育两种沉积模式,须二段为缓坡型宽河道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主要发育宽河道,砂体叠置连片;须三段为陡坡型窄河道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主要发育窄河道,砂体沿河道呈条带状分布。须二段主要发育中粒长石岩屑砂岩和中粒石英砂岩两种有利储集岩类型,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须三段发育中粗粒钙屑砂岩和砂质细砾岩两种有利储集岩类型,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平原辫状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过渡带砂体中。缓坡型宽河道辫状河三角洲中发育的中粒长石岩屑砂岩和中粒石英砂岩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明显好于陡坡型窄河道辫状河三角洲中发育的中粗粒钙屑砂岩和砂质细砾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模式 优质储层 须家河组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气甜点类型与分布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彦庆 刘忠群 +3 位作者 王爱 肖开华 林恬 金武军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0,共10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分析等方法,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技术,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研究区气井产能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归纳了气藏的甜点类型和成因,并对甜点的分布进行了预测。...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分析等方法,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技术,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研究区气井产能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归纳了气藏的甜点类型和成因,并对甜点的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元坝地区须三段砂岩类型多样,其中中粗粒钙质岩屑砂岩和细砾岩为优质储层;裂缝类型多样,以低角度剪切缝和成岩收缩缝为主。(2)研究区须三段气藏发育中粗粒钙质岩屑砂岩型和细砾岩型等两大类甜点,结合裂缝特征,可进一步细分为六小类;各类甜点的地质特征、测试方式和试采特征均存在差异。(3)甜点的形成主要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控制,中粗粒钙质岩屑砂岩和细砾岩多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界线附近的分流河道;差异重结晶是砾缘缝形成的原因;构造活动产生的断层和地层挠曲控制了裂缝的分布。(4)中粗粒钙质岩屑砂岩和细砾岩均表现为低GR、低CNL、中—高Rd、中等AC值的特征,优质储层的横波阻抗和μρ(μ为剪切模量,ρ为密度)均表现为中—高值,中粗粒钙质岩屑砂岩孔隙型、细砾岩和穿砾缝叠加型甜点呈条带状广泛分布,其他4类甜点零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融合 致密砂岩气 甜点区块 须家河组 上三叠统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新场构造带深层须二段致密砂岩断褶裂缝体特征和地质模式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君龙 刘忠群 +8 位作者 刘振峰 刘雅利 申宝剑 肖开华 毕有益 王晓雯 王爱 范凌霄 李吉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0-540,共11页
针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简称须二段)储量动用率低、气藏甜点地质模式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大量岩心、野外露头、分析化验和井震资料,精细解剖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气藏,提出断褶裂缝体概念并划分其类型,分析裂... 针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简称须二段)储量动用率低、气藏甜点地质模式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大量岩心、野外露头、分析化验和井震资料,精细解剖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气藏,提出断褶裂缝体概念并划分其类型,分析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建立断褶裂缝体地质模式。研究表明:(1)断褶裂缝体是指断裂、褶皱及其伴生的裂缝储集体;(2)根据裂缝体特征及成因,可进一步划分为断缝体、褶缝体和断褶体3种类型;(3)断裂上盘、越靠近断裂有效裂缝越发育,褶皱褶曲幅度越大、越靠近褶皱枢纽面有效裂缝越发育;(4)建立2类5型断褶裂缝体地质模式,分别为断褶裂缝类和基质储渗类,前者可分为网状缝型和单构造缝型,后者可分为层理缝型、低渗孔隙型和极低渗孔隙型。此外,建立断褶裂缝体有利区优选流程,提出有利开发目标,支撑井位部署获得高产,并可以为中国深层致密砂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褶裂缝体 裂缝控制因素 成因特征 地质模式 深层 致密砂岩 新场构造带 上三叠统 须二段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长茎葡萄蕨藻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人肝细胞L0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林香 任天宇 +8 位作者 周梅兰 高瑞丽 邹雄 刘忠群 肖晔 谢曦 王蓉 宋彦廷 胡文婷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共9页
该文研究了长茎葡萄蕨藻水提物(CLE)体外抗氧化作用,并考察其减轻H_(2)O_(2)诱导的人肝细胞L02氧化损伤的能力。测其成分与含量,通过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来评价CLE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H_(2)O_(2)诱导建立L0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CLE... 该文研究了长茎葡萄蕨藻水提物(CLE)体外抗氧化作用,并考察其减轻H_(2)O_(2)诱导的人肝细胞L02氧化损伤的能力。测其成分与含量,通过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来评价CLE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H_(2)O_(2)诱导建立L0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CLE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胞外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力以及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CLE中总多糖、总三萜、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05.01、28.32、27.02和15.72 mg/g,CLE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半抑制率浓度(IC_(50))分别为0.94 mg/mL和2.20 mg/mL。与模型组相比,CLE(22.5μg/mL和45.0μg/mL)干预提高了L02细胞的存活率,并降低了细胞上清中LDH、AST和ALT活力以及细胞内ROS水平和MDA含量,提高了GSH含量;其中当添加45.0μg/mL的CLE后,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了20.09%,ROS和MDA含量分别降低至模型组的63.23%和63.20%,GSH含量提高了164.02%。由结果可知,CLE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改善L02细胞氧化损伤,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 L02细胞 氧化损伤 抗氧化
下载PD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s of fault-foldfracture body in deep tight sandstone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in Xinchang structural belt of Sichuan Basin,SW China 被引量:1
5
作者 liu Junlong liu zhongqun +8 位作者 liu Zhenfeng liu Yali SHEN Baojian XIAO Kaihua BI Youyi WANG Xiaowen WANG Ail FAN Lingxiao LI Jitongl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3期603-614,共12页
In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T_(3)x_(2))in the Xinchang area,western Sichuan Basin,only a low percent of reserves has been recovered,and the geological model of gas reservoir sweet spot... In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T_(3)x_(2))in the Xinchang area,western Sichuan Basin,only a low percent of reserves has been recovered,and the geological model of gas reservoir sweet spot remains unclear.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core,field outcrop,test and logging-seismic data,the T_(3)x_(2) gas reservoir in the Xinchang area is examined.The concept of fault-fold-fracture body(FFFB)is proposed,and its types are recognized.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fracture development are identified,and the geological models of FFFB are established.FFFB refers to faults,folds and associated fractures reservoir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FFFB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fault-fracture body,fold-fracture body,and fault-fold body.In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fault,the closer to the fault,the more developed the effective fractures;the greater the fold amplitude and the closer to the fold hinge plane,the more developed the effective fractures.Two types of geological models of FFFB are established:fault-fold fracture,and matrix storage and permeability.The former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ubtypes:network fracture,and single structural fracture,and the lat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ubtypes:bedding fracture,low permeability pore,and extremely low permeability pore.The process for evaluating favorable FFFB zones was formed to define favorable development targets and support the well deployment for purpose of high production.The study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ep tight sandstone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fold-fracture body fracture control factor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geological model deep layer tight sandstone Xinchang structural belt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攻关方向 被引量:56
6
作者 郑和荣 刘忠群 +8 位作者 徐士林 刘振峰 刘君龙 黄志文 黄彦庆 石志良 武清钊 范凌霄 高金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5-783,共19页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气藏整体表现为“储层致密、大面积含气、局部富集”的特点,开发生产中普遍呈现出储量丰度低、普遍产水和裂缝控产等特征,储量动用难度大。近年来,以有效建产和高效勘探为主要目...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气藏整体表现为“储层致密、大面积含气、局部富集”的特点,开发生产中普遍呈现出储量丰度低、普遍产水和裂缝控产等特征,储量动用难度大。近年来,以有效建产和高效勘探为主要目标,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思路,开展了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须家河组的新一轮勘探开发攻关研究,在基础地质理论认识和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成藏模式、天然气富集规律和圈闭评价方面,建立了“先成藏后致密、超压驱动、晚期调整”的成藏模式,明确了“早期构造控带、差异致密控储、构造调整控产”的天然气富集规律,建立了基于古今构造及形变的圈闭动态评价方法。关于致密砂岩气藏甜点,划分了2类4型气藏甜点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针对致密砂岩裂缝预测,形成了最大似然、构造熵、形态指数和曲度等多属性融合的断褶缝体精细刻画技术。在致密砂岩组分和流体识别上,构建了粒度参数测井连续评价和中子声波包络面含气性识别测井评价技术。针对致密砂岩储层保护和改造,初步形成了氮气钻井提高产量技术,制定了不同甜点类型储层压裂改造技术和对策。当前,须家河组勘探开发工作中的重点是如何实现规模有效开发。通过近几年的攻关研究,认为下步的勘探开发应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全盆范围内进一步深化须家河组天然气差异富集规律研究;二是按照不同甜点类型开展精细的地质评价;三是进一步攻关裂缝体内幕精细刻画、优质储层精细预测和流体预测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提高产量工程工艺技术和开发政策优化技术;四是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建立分类动用的思想,优先开发动用裂缝型甜点储量,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为目标攻关基质储渗型甜点储量,实现须家河组难动用储量的有效建产和高效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钻井 差异富集规律 地质-工程一体化 致密砂岩气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三段基于相控的相对优质储层预测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彦庆 刘忠群 +4 位作者 林恬 肖开华 王爱 薛明喜 霍志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3-872,共10页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三级储量规模大,但储量探明率低、试采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不明。因而采用了先精准预测砂砾岩,然后在砂砾岩中寻找相对优质储层的思路开展研究。在单井沉积微相划分基础...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三级储量规模大,但储量探明率低、试采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不明。因而采用了先精准预测砂砾岩,然后在砂砾岩中寻找相对优质储层的思路开展研究。在单井沉积微相划分基础上,通过岩性逐级识别,实现岩性准确解释;进而分析须家河组三段各砂组顶、底界面处岩性组合及其地震响应特征,明确地震剖面上波峰和波谷的地质含义,同时考虑井-震分层的差异,多方法确定提取地震属性时的合理时窗,进而提取相应范围内、不受上、下地层影响的多种地震属性,以钻井结果为比照,优选对砂砾岩最为敏感的地震属性,井-震结合,刻画须三段砂砾岩的展布。为了进一步搞清楚砂砾岩中相对优质储层段,应用岩心资料,对砂砾岩细分岩石相,明确了须三段发育中-粗粒钙屑砂岩和砂质细砾岩两类相对优质储层,建立其测井解释标准,在砂砾岩展布的约束下,精细刻画了两类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为须三段气藏下一步规模有效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岩石相 沉积微相 优质储层 致密砂岩 储层预测 须家河组 川东北元坝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王鹏 刘忠群 +5 位作者 胡宗全 金武军 李朋威 刘君龙 徐士林 马安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4-897,1010,共15页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砂岩储层具有埋藏深、致密的特点,天然裂缝的发育对储层至关重要。通过地表露头调查、岩心观察、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解释等手段分析新场须二段气藏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认为须二段储层裂缝可划...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砂岩储层具有埋藏深、致密的特点,天然裂缝的发育对储层至关重要。通过地表露头调查、岩心观察、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解释等手段分析新场须二段气藏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认为须二段储层裂缝可划分为网状缝、立缝、高角度缝、斜缝、低角度缝和平缝,以低角度缝和斜缝为主;裂缝主要发育在新场构造带中东部地区的须二段中、上亚段,走向主要为NE-SW向、NW-SE向和EW向,以EW向晚期构造裂缝最发育,并与区内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基于裂缝参数与产能参数交会分析,明确不同类型裂缝对产能的贡献度,认为新场须二段气藏有效裂缝为倾角大于30°的构造裂缝(立缝、高角度缝和斜缝)。区内有效裂缝的发育受控于断裂、构造变形、岩石粒度、岩石成分和岩层厚度等多方面因素,但距离晚期SN向逆断层的距离是须二段天然构造裂缝发育的关键控制因素,其次是构造变形及构造组合样式。距离晚期SN向逆断层上盘200 m范围内的褶皱发育区可作为新场地区今后裂缝预测、评价及天然气开发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断层 构造裂缝 致密砂岩储层 须家河组 新场气田 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富集规律 被引量:48
9
作者 刘忠群 徐士林 +5 位作者 刘君龙 马立元 刘四兵 范鑫 金武军 李王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40,共10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有效井比例低、储量动用率低、天然气规模有效开发难度大。为了弄清该气藏的成藏过程和富集规律、明确天然气高产的主控因素,以该盆地新场构造带须家河组二段(以下简称须二段)气藏为研究对象,...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有效井比例低、储量动用率低、天然气规模有效开发难度大。为了弄清该气藏的成藏过程和富集规律、明确天然气高产的主控因素,以该盆地新场构造带须家河组二段(以下简称须二段)气藏为研究对象,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恢复、古构造恢复、孔隙度演化历史分析等方法,厘定油气成藏关键要素的时间序列,结合构造演化分析,建立气藏的成藏模式,剖析了该区天然气的富集规律;然后基于对单井产能与断裂、裂缝、岩石相等地质参数关系的统计分析,确定了气井高产稳产的主控因素,进而提出了高效勘探开发该类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气藏圈闭形成关键期早于气藏主要成藏期、主要成藏期早于储层致密化关键期;(2)须二段气藏具有“先成藏、后致密、晚期调整”的成藏模式和“早期定型、中间致密、晚期控产”的富集规律;(3)气井初期产气量主要受构造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气井稳产期产量主要受有利岩石相厚度的控制,高角度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决定气藏是否高产的关键因素。结论认为,古今构造均为隆起的部位及南北向断裂发育区是该构造带寻找天然气高产区的首选对象;南北向构造裂缝欠发育或不发育的Ⅲ型储层,需要通过储层改造提高单井产能才有可能实现天然气的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晚三叠世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 储集层致密化 天然气成藏模式 富集规律 有效开发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须家河组二段气藏甜点模式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君龙 胡宗全 +4 位作者 刘忠群 金武军 肖开华 毕有益 李吉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2-862,共11页
致密砂岩气藏甜点评价是储量有效动用的关键。基于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须家河组二段气藏精细解剖,阐明了气藏甜点地质特征,建立了气藏甜点模式和识别标准,明确了甜点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致密气藏甜点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有效储层划... 致密砂岩气藏甜点评价是储量有效动用的关键。基于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须家河组二段气藏精细解剖,阐明了气藏甜点地质特征,建立了气藏甜点模式和识别标准,明确了甜点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致密气藏甜点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有效储层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平缝发育的中-粗粒砂岩和块状层理的中粒砂岩,且有效裂缝为倾角大于30°的构造缝;②气藏甜点可以划分3种类型,分别为断缝型、层理缝型和孔隙型甜点,断缝型甜点高角度裂缝较发育,主要分布在SN向断裂所控制的断缝体内,层理缝及孔隙型甜点高角度缝不发育,主要分布在断缝体之外的优质储层内;③构造位置较高的有利含气区是新场须二段气藏甜点发育的基础,晚期断裂影响的断缝体决定了断缝型甜点的形成,在断缝体之间,优质储层品质是层理缝及孔隙型甜点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明确气藏甜点模式,阐明甜点形成机理,一方面可以深化致密气藏甜点理论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甜点分布预测和可动储量评价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点模式 评价标准 断缝体 优质储层 致密砂岩气藏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新场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有利岩石相表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君龙 刘忠群 +2 位作者 肖开华 黄彦庆 金武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1-1121,共11页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分析测试等多种方法,识别并划分了四川盆地新场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有利岩石相类型,建立了有利岩石相标准,揭示了其平面分布规律,探讨了有利岩石相形成机制及其对产能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新场须二段共发育1...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分析测试等多种方法,识别并划分了四川盆地新场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有利岩石相类型,建立了有利岩石相标准,揭示了其平面分布规律,探讨了有利岩石相形成机制及其对产能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新场须二段共发育12种岩石相类型,其中“千层饼”/平行层理、块状层理、斜层理和含炭屑中粗砂岩岩石相物性好、含气性高,是有利岩石相类型,测井呈现“三低一高”特征,即低自然伽马、低中子孔隙度、低电阻率、高声波时差;②沉积作用决定了砂体空间展布,是有利岩石相形成的物质基础,后生成岩流体对有利岩石相的形成起到了差异性改造的作用,构造活动和深层异常地层压力使地层沿薄弱面发生顺层滑动,导致不同岩石相形成裂缝,储集层渗透性得到有效改善;③有利岩石相发育程度是决定气井稳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集层 有利岩石相 储集层表征 三叠系须家河组 新场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以川东北元坝西地区须二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爱 钟大康 +4 位作者 刘忠群 王威 杜红权 周志恒 唐自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0-421,共12页
基于川东北元坝西地区10口钻井的须二下亚段砂岩物性测试数据,结合铸体薄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和压汞测试等手段,分析了致密砂岩储层的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元坝西须二下亚段砂岩为低孔中低渗储层,孔隙度为0.99%~10.53%,渗透... 基于川东北元坝西地区10口钻井的须二下亚段砂岩物性测试数据,结合铸体薄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和压汞测试等手段,分析了致密砂岩储层的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元坝西须二下亚段砂岩为低孔中低渗储层,孔隙度为0.99%~10.53%,渗透率为(0.0036~1.41)×10^(-3)μm^(2),孔渗关系表现为“分层”特征,根据孔渗关系可划分出低孔中渗储层,低孔低渗储层和特低孔低渗储层3种类型储层。不同类型储层的砂岩物性受沉积条件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沉积条件决定了砂岩岩石学特征,进而对成岩作用产生重要影响;成岩作用的非均质性最终决定了储层物性的差异。不同类型储层砂岩在垂向上表现出强烈的成岩非均质性,发育岩屑溶蚀段(绿泥石膜胶结段)—硅质胶结段—方解石胶结段的成岩组合序列。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发育强烈溶蚀作用河道砂体中部的中粒(长石)岩屑砂岩中。此项研究结果能更好地进行深层致密砂岩甜点预测,指导四川盆地深层致密砂岩气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度 渗透率 储层非均质性 须家河组
下载PDF
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二段断缝体地震预测与地质发育模式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邵绪鹏 刘振峰 +1 位作者 刘忠群 季玉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共11页
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断缝体展布范围的精细刻画成为制约勘探开发的技术难点。在地震、岩心、成像测井等资料基础上,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对新场地区须二段断缝体进行了地震预测,并总结了断缝体地质发育模式。... 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断缝体展布范围的精细刻画成为制约勘探开发的技术难点。在地震、岩心、成像测井等资料基础上,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对新场地区须二段断缝体进行了地震预测,并总结了断缝体地质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新场地区须二段西部地区断层欠发育,以背斜为主,整体上呈NE/NNE走向,东部地区三级、四级断层发育,主要呈NE向、近EW向与近SN向。已发现裂缝受研究区三级、四级断层控制,走向以近EW向为主,以平缝(<10°)和低角度缝(10°~30°)为主,在须二段上亚段T_(3)x^(2-2)砂组和中亚段T_(3)x^(2-4)砂组最为发育。新场地区须二段裂缝可以分为断层相关和褶皱相关裂缝2类成因,针对断层相关裂缝,最大似然属性能够更客观地刻画断层滑动面,混沌(构造熵)属性能够刻画断层破碎带和诱导裂缝带;针对褶皱相关裂缝,曲度属性能够刻画褶皱相关裂缝发育区。新场地区须二段断缝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断缝体、断褶缝体和褶缝体3种类型,其中,以断缝体、断褶缝体普遍发育,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断层附近,在局部地区发育褶缝体,通常分布范围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缝体 地震预测 地质发育模式 新场地区 川西坳陷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西地区须三段钙屑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爱 钟大康 +4 位作者 刘忠群 王威 杜红权 周志恒 唐自成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3-1204,共12页
基于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物性测试等数据,分析了川东北元坝西地区须三段致密砂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建立其成岩序列和孔隙演化过程,为须三段致密砂岩的勘探开发提供思路。研究表明元坝西须三段主要由龙门山二... 基于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物性测试等数据,分析了川东北元坝西地区须三段致密砂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建立其成岩序列和孔隙演化过程,为须三段致密砂岩的勘探开发提供思路。研究表明元坝西须三段主要由龙门山二叠系和三叠系碳酸盐岩母岩提供物源,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细中粒钙屑致密砂岩,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方解石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其孔隙类型为晶间微孔隙、裂缝与溶蚀孔隙,孔隙度为0.41%~7.16%,渗透率为0.0012×10^-3~533.59×10^-3μm^2。钙屑砂岩高钙屑含量的成分特殊性造成了典型的“强胶结强重结晶弱压实弱溶蚀”成岩特征,埋藏成岩的特殊性导致了钙屑砂岩孔隙和物性的特殊性。早期强烈钙质胶结导致钙屑砂岩压实作用弱,原生孔隙几乎损失殆尽,进一步导致其溶蚀作用也很弱;后期钙屑中的泥晶藻屑砂屑发生强重结晶作用形成晶间微孔,平均孔隙度只有2.0%,物性较差;钙屑砂岩的主要碎屑颗粒和胶结物均为具有脆性特征的碳酸盐矿物,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缝,形成裂缝沟通大量的重结晶微孔、粒间溶孔、残余粒间孔的孔隙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屑砂岩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重结晶作用 须三段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各向异性地应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金才 范鑫 +2 位作者 黄志文 刘忠群 亓原昌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3-972,共10页
尽管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是非常致密的气藏,但是其中一些储层天然裂缝发育,尤其是须二段的优质储层,垂直裂缝或高角度裂缝发育。这导致了岩层和水平主应力的各向异性。对于这类储层如果采用常规的各向同性地应力评价方... 尽管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是非常致密的气藏,但是其中一些储层天然裂缝发育,尤其是须二段的优质储层,垂直裂缝或高角度裂缝发育。这导致了岩层和水平主应力的各向异性。对于这类储层如果采用常规的各向同性地应力评价方法,则会高估岩层的实际水平主应力。根据钻井中的溢流、井涌和测试压裂,以及井壁崩落等数据研究了这类储层地应力的新的评价方法,得到了新场气田和合兴场气田的地层压力与地应力实测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岩层的天然裂缝对地应力有较大的影响。采用各向异性理论建立了须家河组储层地应力的VTI和HTI模型。含天然裂缝储层的实测数据表明,随着裂缝密度、裂缝倾角和裂缝指示因子的增大,水平主应力和破裂压力减小,这与HTI模型相吻合。结合各向异性模型与天然裂缝、水平主应力和破裂压力的实测数据,得出了适合于须家河组储层特点的地应力预测公式及其对压裂影响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层 水平主应力 地应力 各向异性 水力压裂 须家河组 三叠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低渗砂岩地层因素的应力敏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忠群 陈猛 李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101,共11页
为探究有效应力变化对鄂尔多斯盆地低渗砂岩储层地层因素的影响,实验测试7块岩芯样品在围压(p_c)和内压(也称作孔隙压,p_p)变化下的地层因素。基于Biot有效应力定义,结合响应面函数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响应面割线法得到的有效... 为探究有效应力变化对鄂尔多斯盆地低渗砂岩储层地层因素的影响,实验测试7块岩芯样品在围压(p_c)和内压(也称作孔隙压,p_p)变化下的地层因素。基于Biot有效应力定义,结合响应面函数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响应面割线法得到的有效应力系数(α)更能准确地表征有效应力,同时发现α并非为1.00的常数,而是分布在0.04~0.60并与围压和内压呈现一定函数关系。明确了低渗砂岩储层地层因素随有效应力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发育的微裂缝是导致有效应力非线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岩芯微观结构建立等效微裂缝模型,结合岩电理论,推导出地层因素与有效应力间的函数关系,表征了低渗透砂岩储层非线性有效应力作用下地层因素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应力 地层因素 低渗透砂岩 微裂缝
下载PDF
川西新场地区须二段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类型与差异控储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朋威 胡宗全 +5 位作者 刘忠群 徐士林 刘振峰 王爱 刘君龙 金武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6-1149,共14页
随着油气勘探向深部拓展,深层致密砂岩气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勘探领域,但其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对优质储层分布规律不清为致密砂岩气的规模有效开发带来较大困难。以川西新场地区须二段深层气藏为例,以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测试等分析测... 随着油气勘探向深部拓展,深层致密砂岩气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勘探领域,但其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对优质储层分布规律不清为致密砂岩气的规模有效开发带来较大困难。以川西新场地区须二段深层气藏为例,以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测试等分析测试为手段,系统开展了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储集性能、成岩作用与构造破裂作用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相对优质储层类型及差异控储作用。研究表明:新场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可划分为极致密储层、裂缝型、孔隙型和孔隙—裂缝型4种储层类型,其中孔隙型、孔隙—裂缝型为有效储层类型。致密砂岩储层的形成与沉积环境、粒度、成岩及构造破裂作用关系密切,不同类型储层之间差异控储作用明显。总体上,沉积是基础、差异成岩与构造破裂作用是关键。其中,极致密储层可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但相对细粒及富岩屑类砂岩为其形成的物质基础,强烈的压实与胶结作用是其孔隙不发育的主要因素,裂缝型储层则是极致密储层的基础上叠加了构造破裂作用;孔隙型储层主要形成于相对高能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岩性以富含长石的中粗粒砂岩为主,溶蚀与绿泥石衬垫胶结作用是其孔隙形成的关键,相控作用明显,而孔隙—裂缝型储层则是在孔隙型储层基础叠加了构造破裂作用,具有“相断”双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致密砂岩气 致密砂岩储层类型 须二段 差异控储作用 新场地区
原文传递
Characterization of favorable lithofacies in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gas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2nd Member of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in the Xinchang area, Sichuan Basin
18
作者 liu Junlong liu zhongqun +2 位作者 XIAO Kaihua HUANG Yanqing JIN Wuju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6期1194-1205,共12页
By using core,logging curves,and experiment data,favorable lithofacies types in the 2 nd Member of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in the Xinchang area,Sichuan Basin were classified,standard of the favorable lithofacies wa... By using core,logging curves,and experiment data,favorable lithofacies types in the 2 nd Member of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in the Xinchang area,Sichuan Basin were classified,standard of the favorable lithofacies was established,planar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of the favorable lithofacies were identified,and forming mechanisms of the favorable lithofacies and their control effect on production were examined.(1)The 2 nd Member of Xujiahe Formation has twelve types of lithofacies,among which multiple layer medium-coarse grain sandstone lithofacies,parallel bedding medium-coarse grain sandstone lithofacies,massive bedding medium-coarse grain sandstone lithofacies,inclined bedding medium-coarse grain sandstone lithofacies,and charcoal-bearing medium-coarse grain sandstone lithofacies with bette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higher gas content are favorable lithofacies;they feature low gamma,low neutron porosity,low resistivity,and high acoustic travel time on logging curves.(2)The sedimentary process control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and bodies which are the material basis of the favorable lithofacies;post diagenetic fluids would differentially reconstruct the favorable lithofacies;tectonic activities and abnormal formation pressure made strata slide along the weakness plane,giving rise to fractur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rocks,which can enhance the reservoir permeability significantly.(3)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favorable lithofacies is a major factor affecting stable production of g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favorable lithofacies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Xinchang area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detecting the fat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egulated by bone bioactive materials 被引量:2
19
作者 Jiang Le liu zhongqun +13 位作者 Wang Zhaoyan Su Yijun Wang Yingjin Wei Yaojie Jiang Yanan Jia Zhanrong Ma Chunyang Gang Fangli Xu Nan Zhao Lingyun Wang Xiumei Wu Qiong Lu Xiong Sun Xiaodan 《Bioactive Materials》 SCIE 2021年第3期613-626,共14页
The fat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is regulated by biological,physical and chemical signals.Developments in bio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science promoted the occurrence of bioactive materials which can provide phy... The fat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is regulated by biological,physical and chemical signals.Developments in bio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science promoted the occurrence of bioactive materials which can provide physical and chemical signals for MSCs to regulate their fate.In order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materials that can precisely regulate the fate of MSC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nd the fat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need to be clarified,in which the detection of the fat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n the past 30 years,a series of detec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detect the fate of MSCs regulated by bioactive materials,among which high-throughput technology has shown great advantages due to its ability to detect large amounts of data at one time.In this review,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es of detecting the fate of MSCs regulated by bone bioactive materials(BBMs)a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from traditional technology to high-throughput technology which is emphasized especially.Moreover,current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etection technologies of the MSCs fate regulated by BBMs are prospected.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 detection technic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ers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erties of BMMs and the fate of MSCs,so as to help researchers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BBMs better which can precisely regulate the fate of 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bioactive materials High-throughput technology TRANSCRIPTOMICS Single cell RNA-seq PROTEOM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