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分析的掘进工作面粉尘颗粒检测方法
1
作者 龚晓燕 冯浩 +6 位作者 付浩然 陈龙 常虎强 刘壮壮 贺子纶 裴晓泽 薛河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77,共9页
基于光散射原理测定粉尘质量浓度只能定时定点手动检测,实时性差,且只能检测出粉尘质量浓度,并不能给出粒径分布范围。目前基于图像分析的粉尘颗粒检测研究主要是针对粉尘质量浓度或粒径分布进行单方面研究,并不能实现粉尘质量浓度和粒... 基于光散射原理测定粉尘质量浓度只能定时定点手动检测,实时性差,且只能检测出粉尘质量浓度,并不能给出粒径分布范围。目前基于图像分析的粉尘颗粒检测研究主要是针对粉尘质量浓度或粒径分布进行单方面研究,并不能实现粉尘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范围的同时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析的掘进工作面粉尘颗粒检测方法,探究图像特征与粉尘质量浓度、粒径分布间的关系。通过粉尘样本收集及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粉尘颗粒图像并获取采集图像时的粉尘质量浓度。编写粉尘样本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图像的灰度特征、纹理特征、几何特征相关参数。对提取的图像特征与实测粉尘质量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大的图像特征作为参数建立回归数学模型。提取粉尘颗粒对象像素点个数,结合转换系数,基于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计算粉尘粒径大小及分布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实测粉尘质量浓度与建立的图像特征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数学模型计算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37%,标准实测粒径与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得到的粒径分布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63%,平均相对误差为6.37%,验证了基于图像特征的粉尘质量浓度回归数学模型和基于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分布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粉尘质量浓度 粉尘粒径分布范围 图像分析 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 皮尔逊相关系数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壮壮 李同 +6 位作者 刘崇涛 宋建超 李洋洋 陶秀萍 尚斌 张万通 蔡阳扬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9,共16页
随着畜禽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成为畜禽养殖场周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作为一种电化学微生物技术,能够在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同时产生电能,在处理高浓... 随着畜禽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成为畜禽养殖场周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作为一种电化学微生物技术,能够在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同时产生电能,在处理高浓度畜禽养殖废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MFC的分类,并从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抗生素)去除和产电性能两个方面分析MFC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拓展性地阐述了新型耦合MFC技术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应用前景,最后指出MFC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包括放大装置尺寸、开发新型耦合MFC技术、研究参数的交互作用、深入发掘污染物去除机理和电子传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畜禽养殖 废水 污染物去除 产电性能 技术耦合
下载PDF
黄河中游典型流域林草生境适宜性及提质潜力评价
3
作者 刘壮壮 焦鹏 +1 位作者 肖培青 姚志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7-278,共12页
[目的]为定量评价黄河中游复杂下垫面典型流域的林草生境适宜性及提质潜力。[方法]综合地理探测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构建三川河流域林草生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评价流域现状土地利用条件下的林草适宜度及其提... [目的]为定量评价黄河中游复杂下垫面典型流域的林草生境适宜性及提质潜力。[方法]综合地理探测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构建三川河流域林草生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评价流域现状土地利用条件下的林草适宜度及其提质潜力。[结果](1)三川河流域影响林地适宜分布的主导因子包括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海拔、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壤类型等,影响草地适宜分布的主导因子包括海拔、光合有效辐射分量、土壤类型和土壤湿度等。(2)林地不同适宜度的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高度适宜、中高度适宜、不适宜、中度适宜,中度适宜以上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81.9%,流域林地布局较为合理;草地不同适宜度的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不适宜、中度适宜、中高度适宜、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以上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55.3%,流域草地布局仍有较大优化空间。(3)林地提质面积为223.2 km^(2),占中度适宜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的15.4%,区域内大部分林地已达覆盖度阈值水平;各适宜度区域的林地Ⅰ级提质潜力面积占比均在89.0%以上,提质难度较低。草地提质面积为222.3 km^(2),占中度适宜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的43.1%,区域内近四成草地仍未达覆盖度阈值水平;各适宜度区域草地Ⅰ级提质潜力的面积占比随适宜度增高而减小,提质难度随适宜度增高而增大。(4)林地可通过加强封禁管控,实施以自然恢复为主的弱干预措施;草地需针对不同适宜度的潜力等级,采取分区适度干预措施,实现草地覆盖度水平的总体提升。[结论]三川河流域林地格局优于草地,草地提质潜力高于林地。研究构建的林草生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可为黄河中游植物措施合理配置和提质增效提供科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 适宜性 提质增效 潜力 三川河
下载PDF
紫外线对栽培营养废液的抑菌效应及营养成分影响研究
4
作者 刘崇涛 李同 +6 位作者 李洋洋 刘壮壮 蔡阳扬 宋建超 张万通 尚斌 陶秀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6-173,共8页
为探究紫外线辐照对栽培营养废液中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以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2种典型真菌即黄瓜和番茄专化型尖孢镰刀菌为材料,采用1.3、2.7、3.8 mW·cm^(-2)3种辐照强度和1、3、5 min 3个辐照时间对营养废液进行灭菌试验。结果... 为探究紫外线辐照对栽培营养废液中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以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2种典型真菌即黄瓜和番茄专化型尖孢镰刀菌为材料,采用1.3、2.7、3.8 mW·cm^(-2)3种辐照强度和1、3、5 min 3个辐照时间对营养废液进行灭菌试验。结果表明,在离体培养下,紫外线对2种病原真菌有明显抑制效果,且随着辐照剂量增加,菌丝生长缓慢,菌落形态皱缩,孢子生殖量及萌发率降低,在最高剂量1140 mJ·cm^(-2)(3.8 mW·cm^(-2)、5 min)下实现100%抑菌率;同样在接种营养液下最高剂量处理显著抑制菌孢生长,杀灭率达到95%以上。经最高剂量紫外辐照后2种营养液中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92.3%、83.3%,而全氮、全磷含量无明显变化,表明紫外辐照在实现有效抑菌的同时易造成营养液中有机质损失而影响其后续的循环利用。以上研究结果为紫外杀菌技术在设施园艺栽培循环系统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营养废液 尖孢镰刀菌 抑菌作用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刚柔耦合模型车辆平顺性研究
5
作者 李长艺 刘壮壮 +2 位作者 李亚洁 潘成龙 荣吉利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针对刚柔耦合车辆的振动控制问题,建立了半车7自由度刚弹耦合动力学模型,用欧拉伯努利梁模型对其进行简化。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点,引入混沌初始化、动态惯性权重和自适应学习因子对算法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改... 针对刚柔耦合车辆的振动控制问题,建立了半车7自由度刚弹耦合动力学模型,用欧拉伯努利梁模型对其进行简化。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点,引入混沌初始化、动态惯性权重和自适应学习因子对算法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建模分析,从车架位移等4个性能方面将无优化悬架、传统粒子群算法优化和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3种情况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所有指标中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其他二者,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可以显著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驾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被动悬架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平顺性
下载PDF
电化学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猪场污水运行效果
6
作者 刘壮壮 刘崇涛 +4 位作者 吴厚凯 宋建超 李洋洋 陶秀萍 鞠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88-1895,共8页
针对目前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处理污水时存在严重的膜污染问题,结合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处理污水时可产生电能的特点,本研究耦合MBR与MFC,构建新型电化学膜生物反应器(Electrochemistry membrane... 针对目前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处理污水时存在严重的膜污染问题,结合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处理污水时可产生电能的特点,本研究耦合MBR与MFC,构建新型电化学膜生物反应器(Electrochemistry membrane bioreactor,EMBR),探讨EMBR处理猪场污水的可行性,并对比评价闭路和开路连接方式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闭路EMBR可连续稳定运行。产电性能方面,最大功率密度、内阻和库仑效率分别为62.7 mW·m^(-2)、229.1Ω和15.5%;污染物去除方面,闭路EMBR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总氮(TN)和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90.4%±0.5%、76.6%±1.8%、62.6%±1.6%和70.5%±3.4%,其中TN的去除率较开路EMBR系统显著提升了3.8%;膜污染减缓方面,闭路EMBR在其自身所产电场作用下可有效减缓膜污染,膜清洗周期较开路EMBR延长了30%。EMBR作为一种新兴污水处理技术,在高效去除猪场污水中污染物的同时可产生电能,并可利用自身所产电能原位减缓膜污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膜生物反应器 猪场 污水 产电性能 污染物 膜污染
下载PDF
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高效除盐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崇涛 李同 +3 位作者 刘壮壮 李洋洋 宋建超 陶秀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478,共14页
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MDC)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可持续循环能源技术,利用微生物胞外呼吸作用同步驱动除盐、产电及降解有机污染物。首先,概括了传统能源密集型除盐技术(热浓缩法和膜法)的能耗及局限性;然后,介绍了MDC运行机制、耦合系统及可... 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MDC)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可持续循环能源技术,利用微生物胞外呼吸作用同步驱动除盐、产电及降解有机污染物。首先,概括了传统能源密集型除盐技术(热浓缩法和膜法)的能耗及局限性;然后,介绍了MDC运行机制、耦合系统及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多种MDC耦合工艺协同高效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及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展望了MDC在高效、可持续和低碳废水处理、盐水淡化和能源/资源回收方面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 耦合系统 除盐 膜污染 生物膜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全灌浆套筒连接接头试验研究
8
作者 曹启坤 范伟 +4 位作者 王东晴 滑阳阳 房鹏鸽 刘壮壮 李豪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49,140,共7页
针对高强灌浆料和全灌浆套筒连接件,进行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并采用ABAQUS模拟了全灌浆套筒冻融循环后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后试块抗压强度损失最为严重;冻融循环50次内,试块的抗折强度损失率均小于5%;在... 针对高强灌浆料和全灌浆套筒连接件,进行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并采用ABAQUS模拟了全灌浆套筒冻融循环后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后试块抗压强度损失最为严重;冻融循环50次内,试块的抗折强度损失率均小于5%;在冻融循环作用下,试件各接触面的粘结力下降,环肋位置受到的剪力增大,应变减小,平均破坏位移增加;经过75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极限粘结强度平均下降10.3%;试验与模拟对比得出,在冻融循环75次时,全灌浆套筒内灌浆料损伤严重,但灌浆料与钢筋之间的锚固性能并未完全失效;冻融循环100次时钢筋呈刮犁式拔出,试件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灌浆料 全灌浆套筒 冻融循环 粘结性能 抗压强度 破坏形态
下载PDF
全灌浆套筒连接抗冻性能研究及筒壁应力分析
9
作者 曹启坤 刘壮壮 王东晴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4,共6页
为了探究冬季施工全灌浆套筒的抗冻性能,制作了15个全灌浆套筒经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后进行单向拉拔试验,系统的分析其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研究表明:套筒的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当冻融循环达到100次时,灌浆料受损... 为了探究冬季施工全灌浆套筒的抗冻性能,制作了15个全灌浆套筒经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后进行单向拉拔试验,系统的分析其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研究表明:套筒的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当冻融循环达到100次时,灌浆料受损严重,破坏形式为钢筋被拔出。同时,建立了钢筋、灌浆料以及套筒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运用厚壁圆筒理论,求出了常温状态下筒壁应力的弹性极限荷载,在弹性状态下,得出了筒壁的应变值,与试验值较为吻合。为寒冷地区灌浆套筒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灌浆套筒 冻融循环 厚壁圆筒理论 筒壁应力分析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学习标签传播-极端随机树算法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及定位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先峰 李芷菡 +4 位作者 刘状壮 王轲 马志雄 姚景杰 蔡路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8-1046,共9页
对光伏阵列故障进行精确诊断和定位有助于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针对现有的诊断方法过度依赖大量有标签样本,难以同时兼顾故障类型诊断、故障定位及低成本等问题,将多传感器法与半监督学习算法相结合,构建了一种融合标签传播算法(l... 对光伏阵列故障进行精确诊断和定位有助于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针对现有的诊断方法过度依赖大量有标签样本,难以同时兼顾故障类型诊断、故障定位及低成本等问题,将多传感器法与半监督学习算法相结合,构建了一种融合标签传播算法(label propagation,LP)和极端随机树(extra-trees,ET)的半监督学习算法LP-ET。为克服工程实际故障样本较少且往往缺失故障标签的问题,搭建了光伏阵列故障仿真模型获取样本,引入LP算法,基于少量含故障类型及定位信息的有标签故障样本,实现原始故障样本集全标注;继而引入ET模型,持续构建大量决策树形成极端随机树,采用多数投票机制(Bagging)获得故障类型及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LP-ET模型可以在含有大比例未标注样本数据集情况下实现短路、断路、退化及遮阴故障的较高精度诊断,兼顾单组件及多组件故障,有效解决光伏阵列故障诊断及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故障诊断及定位 多传感器法 半监督学习 标签传播-极端随机树算法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矿综掘面风流智能调控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晓燕 孙育恒 +4 位作者 刘壮壮 邹浩 陈有乐 康瑞金 程傲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145,共8页
煤矿综掘面传统的通风系统智能化程度低,风筒出风口风流状态无法根据实际通风需求来进行连续动态调控,易造成巷道内瓦斯和粉尘聚集严重,影响掘进面安全高效开采,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提高掘进工作面通风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煤矿综掘面传统的通风系统智能化程度低,风筒出风口风流状态无法根据实际通风需求来进行连续动态调控,易造成巷道内瓦斯和粉尘聚集严重,影响掘进面安全高效开采,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提高掘进工作面通风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以陕西神木柠条塔矿S1202综掘面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试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数据,建立了基于Adam(适应性矩估计)算法优化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煤矿综掘面风流智能调控模型;由实时监测数据驱动该模型输出调控方案,通过自主研制的出风口风流智能调控装置对风流进行连续动态精准调控;在物理实验平台和井下分别进行了模型调控效果测试,其中在物理实验平台以一个截割循环为单位,验证了模型连续调控的效果,在井下验证了单方案的降尘效果。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根据粉尘和瓦斯浓度实时监测数据实现风流智能调控,有效优化风场分布,降低瓦斯和粉尘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综掘面 风流智能调控模型 瓦斯 粉尘 BP神经网络 Adam算法
下载PDF
综掘面风速瓦斯粉尘最优分布的风流智能调控优化评价模型
12
作者 龚晓燕 陈有乐 +4 位作者 刘壮壮 陈龙 朱倩丽 孙育恒 康瑞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2,共8页
为确定综掘面风流智能调控装置的最优调控方案,以优化风流场分布状态来减少粉尘瓦斯聚集,分析选取11项影响通风效果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3层结构的调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构造基于F分布的各指标隶属函数... 为确定综掘面风流智能调控装置的最优调控方案,以优化风流场分布状态来减少粉尘瓦斯聚集,分析选取11项影响通风效果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3层结构的调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构造基于F分布的各指标隶属函数,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计算方案评价分值。针对陕北某煤矿,计算出风口距端面5 m工况所有调控方案的仿真实验数据,确定模型评价指标权重及隶属度函数,通过评价得出最优调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回风侧行人呼吸带、司机位置粉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43.1%、68.9%,端面上隅角和下隅角瓦斯体积分数分别降低54.7%、66.8%,从而验证风流智能调控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综掘面风流调控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面 风流智能调控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的道路除冰雪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状壮 季鹏宇 +3 位作者 张有为 王振 程伟 郑文清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0-1194,共15页
国土面积2/3为寒区的中国拥有广泛的路网、机场和城镇等人工地面系统,除冰雪技术研究与发展对道路安全与保障起到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国内道路除冰雪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通过中外常用数据库核心集获取2010年以来我国学者在道路除冰雪... 国土面积2/3为寒区的中国拥有广泛的路网、机场和城镇等人工地面系统,除冰雪技术研究与发展对道路安全与保障起到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国内道路除冰雪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通过中外常用数据库核心集获取2010年以来我国学者在道路除冰雪领域的研究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获取的文献信息中的发文量、文献来源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道路工程领域对除冰雪技术愈发重视,自2010年以来我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逐年增加。同时发现,我国道路除冰雪领域学者在中文期刊的发文量占比在近年来则有所降低,更倾向于将研究成果发表于英文期刊。结果表明,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是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机构,且国内科研院所在国际合作方面还有待提升。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道路工程学者对融雪剂的研究在减少,更加关注流体加热路面、电热路面等新型除冰雪技术。通过对2010年以来的高共被引文献分析,电热除冰雪技术、微波加热除冰雪技术、融雪抑冰路面等技术优势突出,更易引起学者关注,但在工程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我国道路工程除冰雪领域急需解决上述新型除冰雪技术的能耗、工艺、成本、融雪效果及路用性能平衡等几个关键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除冰雪技术 研究现状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不同热解温度和升温速率下杨树枝条生物质炭产率和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玲 贾明云 +2 位作者 刘壮壮 薛建辉 于金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82,91,共13页
以杨树(Populus sp.)枝条为原材料,研究不同热解温度和升温速率下制备的生物质炭产率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杨树枝条生物质炭的产率,灰分含量,pH值,电导率,C、N、H、K、Ca、Na和Mg含量以及C/H比均有极显著(P<0.01)影... 以杨树(Populus sp.)枝条为原材料,研究不同热解温度和升温速率下制备的生物质炭产率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杨树枝条生物质炭的产率,灰分含量,pH值,电导率,C、N、H、K、Ca、Na和Mg含量以及C/H比均有极显著(P<0.01)影响,升温速率对K、Ca和Mg含量以及C/H比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灰分含量,pH值,电导率以及H、K、Ca、Na和Mg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同一升温速率下,生物质炭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热解温度700℃条件下的生物质炭产率较热解温度300℃降低了68.93%~70.76%;生物质炭的灰分含量、pH值和电导率总体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同一升温速率下,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C含量升高,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H含量降低。与热解温度300℃相比较,热解温度700℃条件下的生物质炭C含量的增幅在50%以上,H含量的降幅在80%以上,差异达显著水平。同一升温速率下,生物质炭的K、Ca、Na和Mg含量总体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热解温度700℃条件下这4个元素含量较热解温度300℃显著升高。同一升温速率下,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表面层状结构逐渐明显,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总体呈增大的趋势,平均孔径、微孔面积和微孔体积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总体上看,生物质炭的表面官能团种类在不同热解温度和升温速率下基本相同;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CH_(3)和-CH_(2)等官能团数量减少,C=C数量增加,生物质炭稳定性增加;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OH数量增加,C/H比下降,生物质炭稳定性下降。综上所述,热解温度400℃、升温速率10℃·min^(-1)条件下制备的杨树枝条生物质炭呈弱碱性,C和N含量损失较少,较适合改良碱性土壤;热解温度500℃~700℃条件下制备的生物质炭pH值、灰分含量以及K和Na含量较高,更适合改良酸性土壤;热解温度600℃和700℃条件下制备的生物质炭比表面积较高,适合改良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枝条 生物质炭 热解温度 升温速率 产率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夏季补饲甜菜碱、维生素及电解质离子复合添加剂对围产期和泌乳前期奶牛生产性能、能量平衡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封林玉 张雄飞 +6 位作者 刘壮壮 张天姝 王琪璘 邓露 曹阳春 姚军虎 雷新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334,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夏季补饲甜菜碱、维生素及电解质离子复合添加剂对围产期和泌乳前期奶牛生产性能、能量平衡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头胎次[(2.3±0.8)胎]、上一泌乳周期产奶量[(28.3±1.6)kg/d]、预产期[(25.6±3.5)d... 本研究旨在探索夏季补饲甜菜碱、维生素及电解质离子复合添加剂对围产期和泌乳前期奶牛生产性能、能量平衡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头胎次[(2.3±0.8)胎]、上一泌乳周期产奶量[(28.3±1.6)kg/d]、预产期[(25.6±3.5)d]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2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ON组)试验全期(产前第21天至产后第63天)饲喂基础饲粮;添加剂组(CA组)在围产期(产前第21天至产后第21天)每头补饲40 g/d甜菜碱、维生素及电解质离子复合添加剂,泌乳前期(产后第22~63天)每头补饲10 g/d甜菜碱、维生素及电解质离子复合添加剂。试验期84 d。结果表明:1)CA组围产期和试验全期奶牛呼吸频率显著低于CON组(P<0.05)。2)在围产期,CA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CON组(P<0.05);在泌乳前期,CA组奶牛DMI和产奶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在试验全期,CA组奶牛DMI和4%校正乳(FCM)产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3)CA组产前第14天、产后第63天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CA组产前第14天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CON组(P<0.05),产后第21天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产后第63天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CA组产前第14天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综上所述,夏季补饲甜菜碱、维生素和电解质离子复合添加剂可缓解围产期和泌乳前期奶牛热应激和能量负平衡,提高生产性能,并改善围产期奶牛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添加剂 奶牛 围产期 泌乳前期 生产性能 热应激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分析刺槐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静静 刘壮壮 +4 位作者 黄艳丽 周会萍 鲜靖苹 孙士咏 郭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100,共9页
【目的】探究刺槐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以期为深入解析人工林对森林植被恢复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反馈和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华北低山丘陵区的刺槐纯林和刺槐-栓皮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 【目的】探究刺槐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以期为深入解析人工林对森林植被恢复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反馈和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华北低山丘陵区的刺槐纯林和刺槐-栓皮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1)2种林型土壤细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表现为刺槐纯林>刺槐-栓皮栎混交林;2种林型土壤真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表现为刺槐-栓皮栎混交林>刺槐纯林;2)土壤中细菌的优势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土壤中真菌的优势种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3)物种相对丰度热图也表明,刺槐纯林的优势属为酸杆菌属Acidobacteriale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未培养菌属Candidatus Udaeobacter、Subgroup_2、Micropepsaceae,而刺槐-栓皮栎混交林的优势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daceae、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变形菌属Deltaproteobacteria和未培养菌属Subgroup_6;4)主成分分析表明,刺槐纯林和刺槐-栓皮栎混交林的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刺槐纯林与刺槐-栓皮栎混交林组间差异显著(P<0.05);5)冗余分析表明,在土壤细菌中,pH值与酸杆菌门呈显著正相关(P<0.05);Msoil和Tsoil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土壤真菌中,pH值和Tsoil与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呈显著正相关(P<0.05);Msoil与子囊菌门Ascomycota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刺槐-栓皮栎混交林的土壤微生物量要优于刺槐纯林,在人工林种植过程中应增加混交林的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土壤微生物群落 细菌 真菌 刺槐
下载PDF
低温-次氯酸钠对污泥减量化及可生化性研究
17
作者 刘壮壮 唐玉朝 +4 位作者 伍昌年 薛莉娉 陈园 蔡丽丽 刘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112,共8页
以市政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低温耦合次氯酸钠对污泥的破解效果,以及后续减量化及可生化性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80℃、NaClO投加量为166.7 mg/g、反应时间为60 min的实验条件下,破解液中SCOD可以达到13210 mg/L,COD破解率达到42.54%。... 以市政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低温耦合次氯酸钠对污泥的破解效果,以及后续减量化及可生化性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80℃、NaClO投加量为166.7 mg/g、反应时间为60 min的实验条件下,破解液中SCOD可以达到13210 mg/L,COD破解率达到42.54%。破解液中的多糖及蛋白质质量浓度可达到587.3、376.8 mg/L,说明该方法可有效破解污泥,药剂投加成本仅为0.029元/g。污泥SS去除率达到30.71%,可有效减少污泥预处理成本,实现污泥减量化,并缩减污泥后续处置成本。经加热处理后液相中的余氯在1.0 h内可降至0.37 mg/L,破解液的碳氮比由10.04提高到28.97,但BOD5/SCOD仅为0.282。结合反应过程中TCOD和蛋白质的变化,以及三维荧光光谱表征,推测可能是ClO^(-)与部分易降解有机物发生矿化反应,导致破解液的可生化性有所降低。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污泥减量化效果显著,药剂投加成本低,可生化性可接受,可为污泥的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污泥减量 可生化性 低温 次氯酸钠
下载PDF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黄孔丽 苏世杰 +5 位作者 王玉婷 刘壮壮 曹丹丹 汪沛 陈冠林 王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1-131,共11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NDs)是一类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疾病,以特异性神经元的大量丢失为主要特征,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亨廷顿病(Huntingto... 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NDs)是一类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疾病,以特异性神经元的大量丢失为主要特征,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 HD)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等。虽然不同类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变部位和病因各不相同,但大脑特定区域的迟发性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神经元或突触丢失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因此统称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复杂性、多基因调控性,导致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这类疾病的治疗举步维艰。近年来,斑马鱼(zebrafish)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生物,因其神经传导系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类型及疾病相关基因同源性与人类都十分相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斑马鱼已广泛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并在此领域研究中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提高了我们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认识。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近年来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神经退行性疾病 模式生物 疾病模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火灾后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斜截面剩余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闫凯 刘壮壮 +2 位作者 黄彬超 徐成 闫岩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3-39,62,共8页
为研究火灾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斜截面剩余承载性能,开展了12个UHPC梁火灾后静载试验,获得了火灾后UHPC梁破坏模式、裂缝发展、荷载-位移曲线,分析了受火时间、剪跨比、荷载水平、箍筋对火灾后UHPC梁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为研究火灾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斜截面剩余承载性能,开展了12个UHPC梁火灾后静载试验,获得了火灾后UHPC梁破坏模式、裂缝发展、荷载-位移曲线,分析了受火时间、剪跨比、荷载水平、箍筋对火灾后UHPC梁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火灾下UHPC梁的受火时间增大、荷载水平升高,试件内部损伤增加,火灾后抗剪承载力下降;剪跨比对火灾后UHPC梁的抗剪承载力影响显著,当剪跨比由2.0增加至3.5时,抗剪承载力降低43%,破坏模式由“剪压破坏”转变为“斜拉破坏”;配箍率由0%提升至0.27%,对火灾后UHPC梁抗剪承载力提高15%;开展的火灾后UHPC梁斜截面剩余承载性能研究为UHPC梁受火后性能评估和加固修复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火灾 静载试验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剩余承载性能
下载PDF
基于重量法的畜禽粪肥全盐量测定方法
20
作者 宋建超 王棱 +3 位作者 陶秀萍 刘壮壮 刘崇涛 李洋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45-253,共9页
针对农用固体粪肥(畜禽粪肥)全盐量/水溶性盐总量的检测方法缺乏标准化、测定方法和步骤不统一的问题,开展了重量法测定畜禽粪肥中全盐量的试验研究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准确、可靠的畜禽粪肥质量评估手段。首... 针对农用固体粪肥(畜禽粪肥)全盐量/水溶性盐总量的检测方法缺乏标准化、测定方法和步骤不统一的问题,开展了重量法测定畜禽粪肥中全盐量的试验研究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准确、可靠的畜禽粪肥质量评估手段。首先通过完全随机试验开展样水比例、振荡参数、浸提方式、浸出液吸取量的参数优化研究,其次对全盐量影响较大的参数(振荡频率、离心时间和浸出液吸取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形成9个处理进一步优化粪肥浸出液提取条件,最后开展加标回收试验考察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以畜禽固体粪污为主要来源直接使用或发酵后供农业使用的畜禽粪肥中全盐量/水溶性盐总量为0~3%时,其测定的最佳参数条件是样水比为1:5、振荡参数为150 r/min和3 min、离心参数为4000 r/min和8 min、浸出液吸取量为20~50 mL;采用重量法在该参数条件下测定6种不同类型的畜禽粪肥样品中全盐量,相对标准偏差在3.7%~13.8%、加标回收率在89.0%~106.1%,能够满足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要求。该方法试剂用量少、节约成本、准确度和精密度好,可大批量用于畜禽粪肥全盐量测试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 优化 全盐量 重量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