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微生物学特征及其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
1
作者 李玉梅 龙小平 +2 位作者 毛晓雪 胡小英 辜程鸿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微生物学特征及其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300例慢性胃炎(CG)伴Hp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胃黏膜萎缩分为未萎缩组(136例)和萎缩组(164例)...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微生物学特征及其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300例慢性胃炎(CG)伴Hp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胃黏膜萎缩分为未萎缩组(136例)和萎缩组(164例)。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征、分离的Hp菌株微生物学特征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胃黏膜萎缩的影响因素。构建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采用受试工作者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价。结果萎缩组饮食不规律、有胃肠道疾病家族史、食用腌制品所占比例高于未萎缩组(P<0.05)。分离自萎缩组患者的Hp血清型、毒力基因和Ⅰ型菌株均高于未萎缩组(P<0.05)。分离自萎缩组患者的Hp对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未萎缩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不规律、有胃肠道疾病家族史、食用腌制品、携带CagA抗体和cagA毒力基因、Ⅰ型菌株,以及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耐药是胃黏膜萎缩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论Hp菌株微生物学特征与CAG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微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原油组分Re-Os放射性同位素体系特征及其定年机理与应用启示
2
作者 刘俊杰 殷启春 +3 位作者 龚赞 李作生 龙晓平 李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5,共9页
Re-Os放射性同位素体系可用于含油气系统关键地质过程的定年与示踪研究。不过,Re-Os定年的精度仍受到有关科学问题的制约,如原油组分的Re-Os体系特征、沥青质渐进散失对原油Re-Os体系特征与定年应用的影响等。本研究通过二元溶液直接分... Re-Os放射性同位素体系可用于含油气系统关键地质过程的定年与示踪研究。不过,Re-Os定年的精度仍受到有关科学问题的制约,如原油组分的Re-Os体系特征、沥青质渐进散失对原油Re-Os体系特征与定年应用的影响等。本研究通过二元溶液直接分离原油次组分的实验,揭示了原油组分的Re-Os体系特征,模拟了实际地质情况中沥青质渐进散失对原油Re-Os体系特征与定年应用的影响,并通过重复实验验证相关实验流程对所取得的结果和认识的影响。研究发现,根据沉淀的先后顺序,原油次组分的Re和Os元素丰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有起伏变化,Re-Os同位素比值则单调下降。因此,沥青质的渐进散失将导致原油Re和Os元素丰度以及Re-Os同位素比值降低,进而对原油和低成熟度沥青Re-Os定年与示踪的应用产生影响。重复实验表明,实验室分离次组分的操作结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不影响Re-Os体系的总体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8505原油 次组分 Re-Os放射性同位素体系 RE-OS定年
下载PDF
基于矩量法的救援井电磁测距正演建模及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邵春 龙小平 +3 位作者 徐林 陈明华 胡闯 秦浩然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2,共7页
采用电磁测距技术精确地探测救援井与事故井之间的距离是救援井导通成功的关键,准确的电磁测距算法是电磁测距技术的核心。文章基于矩量法理论建立救援井与事故井之间的电磁测距正演模型,研究了地层电导率对事故井套管电流分布的影响及... 采用电磁测距技术精确地探测救援井与事故井之间的距离是救援井导通成功的关键,准确的电磁测距算法是电磁测距技术的核心。文章基于矩量法理论建立救援井与事故井之间的电磁测距正演模型,研究了地层电导率对事故井套管电流分布的影响及发射电极尺寸与位置、事故井套管长度与直径、救援井套管长度与位置和救援井井斜角对信号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事故井套管上电流呈近似正弦波分布;地层电导率越高,发射电极长度与直径越大,越有利于向地层注入电流,信号强度越大;发射电极应远离救援井套管、事故井井底和探管,减小对信号传输的干扰;较大的事故井套管尺寸和较小的救援井井斜角有利于增大信号强度,扩大测距范围。文章建立的正演模型和响应特性研究成果可为救援井钻井电磁测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援井 电磁测距 矩量法 正演模型 响应特性
下载PDF
Paleozoic Tectonic Switch in the North Qinling Orogenic Belt:Constraints from the Paleozoic Granites from the Northern Qinling Migmatite Terrane 被引量:1
4
作者 QIN Jiangfeng LAI Shaocong long xiaop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695-706,共12页
The variations in source rocks and melting conditions of granites can provide essential clues for the crustal magmatic response in orogenic process.Based on geochronology,whole-rock and mineral chemistry,this paper re... The variations in source rocks and melting conditions of granites can provide essential clues for the crustal magmatic response in orogenic process.Based on geochronology,whole-rock and mineral chemistry,this paper reveals two different granites in the Northern Qinling migmatite complex,which reveal obvious differences in source region and melting condition.The older granodiorite(402±0.8 Ma)displays typical Na-rich adakite affinity,i.e.,high Na_(2)O/K_(2)O(2.04 to 2.64)and Sr/Y(96 to 117)ratios,they have relative evolved isotopic compositions(ε_(Nd)(t)=-0.52 to-0.04;zirconε_(Hf)(t)=-0.06 to+7.78).The younger leucogranite(371±2 Ma)displays higher SiO_(2)(72.32 to 73.45 wt%),lower(TFeO+MgO+CaO+TiO_(2))contents(<2 wt%)and depleted Sr-Nd-Hf isotopic compositions(i.e.,ε_(Nd)(t)=+2.6 to+3.0;zirconε_(Hf)(t)=+5.94 to+14.12),as well as high 10000×Ga/Al and TFe O/Mg O ratios,indicating that they represent highly fractionated I-type granites that derived from melting of juvenile crust.The variations in source rocks and melting condition of the two granites indicating a tectonic switch from compression to extension in 400 to 370 Ma,this switch is later than that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North Qinling,indicating a scissor collision process between the South Qinling and North China Craton(NCC)in Devonian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LING ZIRCON PALEOZOIC
下载PDF
中国大陆“十字构造带”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董云鹏 赖绍聪 +14 位作者 第五春荣 杨钊 孙圣思 陈丹玲 龙晓平 朱韧之 李玮 何登峰 孙娇鹏 苟龙龙 程斌 史小辉 张菲菲 柳小明 惠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5-950,共16页
控制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最主要构造格架是“十字构造带”,即东西向的中央造山系和南北向的贺兰—川滇构造带。中央造山系自东而西包括秦岭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昆仑造山带,是南方和北方陆块群历经古生代—早中生代拼合形成中国大陆主体... 控制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最主要构造格架是“十字构造带”,即东西向的中央造山系和南北向的贺兰—川滇构造带。中央造山系自东而西包括秦岭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昆仑造山带,是南方和北方陆块群历经古生代—早中生代拼合形成中国大陆主体的构造结合带,并遭受中新生代陆内造山改造;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不同区段继承了前寒武纪板块构造记录,逐步转化为古亚洲洋或古特提斯构造域大陆边缘,尤其是新特提斯构造运动,形成青藏高原隆升扩展变形的东部边界,控制了晚中生代—新生代中国大陆东西反转演化。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对“十字构造带”的主要研究进展:①建立了“十字构造带”中央造山系东段秦岭造山带的精细演化过程;②确定了“十字构造带”中央造山系西段昆仑—祁连—阿尔金的构造关系;③厘定了“十字构造带”南北构造带北段贺兰山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构造属性;④重建了扬子板块西缘汉南—龙门山—川滇构造带新元古代板块俯冲消减过程以及古生代—中生代深部动力学;⑤揭示了“十字构造带”交接区的深部结构-动力学-浅表构造地貌的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造山系 南北构造带 十字构造带 东亚大陆 陆内构造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电磁随钻测量信号中继传输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邵春 陈明华 +2 位作者 徐林 龙小平 胡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33,共5页
基于中继器工作原理,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电磁随钻测量信号中继传输的二维轴对称仿真模型,并研究电场分布及钻杆上的电流分布特征、套管和钻杆对中继信号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电势越靠近钻柱变化越快,电流在激励源处出现最大... 基于中继器工作原理,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电磁随钻测量信号中继传输的二维轴对称仿真模型,并研究电场分布及钻杆上的电流分布特征、套管和钻杆对中继信号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电势越靠近钻柱变化越快,电流在激励源处出现最大值,并整体向钻柱两端递减,但在绝缘短节处出现极小值;套管对中继信号起到屏蔽和引导作用,且随着套管电阻率的增加而减弱。当中继绝缘短节未进入套管时,引导作用占主导,信号强度随套管下入而增加;当中继绝缘短节进入套管后,套管对信号的屏蔽作用占主导,导致信号强度突然减小;但套管下入一定深度后,屏蔽作用不再增加,信号强度随引导作用的增加而缓慢增加。钻杆长度和钻杆电阻率与信号强度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因此,安装中继器位置时,应该尽量选择位于套管外但靠近套管管鞋处的位置,这有利于提高电磁随钻测量信号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随钻测量 中继器 套管 钻杆 仿真
下载PDF
吡非尼酮可抑制肺泡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释放 被引量:9
7
作者 龙小平 唐艳华 +5 位作者 李建民 王卫忠 欧大明 许丽慧 何菁子 谢立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602,共7页
目的评估吡非尼酮对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s)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0例iNSIP患者和11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具有... 目的评估吡非尼酮对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s)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0例iNSIP患者和11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具有正常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且没有任何间质性肺疾病的8例患者为对照。取所有患者BALF的AMs在有和没有脂多糖(LPS)刺激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分别以0、0.03、0.10、0.30 mg/ml吡非尼酮处理,采用基于荧光珠的多重技术Luminex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sTNFR-2、白细胞介素-1(IL)-1β]、Th2型细胞因子[IL-10、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血管形成趋化因子[IL-18、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和抗血管形成趋化因子[重组人干扰素-γ诱导单核细胞因子(MIG)、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结果iNSIP和IPF组患者的AMs在自发(基础状态下)和LPS刺激下释放的TNF-α、sTNFR-1、sTNFR-2、IL-1β、IL-10、MIP-1β、MIG和IP-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3组间IL-18水平在自发状态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SIP和IPF组患者IL-18水平在LPS刺激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iNSIP组患者AMs产生的MIG和IP-10浓度在自发和LPS刺激下均显著高于IPF组(P均<0.05)。吡非尼酮在浓度为0.10和0.30 mg/ml时均可显著抑制iNSIP和IPF患者AMs释放上述所有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NSIP组患者AMs产生的MIG和IP-10水平高于IPF患者。0.10和0.30 mg/ml吡非尼酮可显著抑制对iNSIP组和IPF组患者AMs释放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但对两者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肺泡巨噬细胞 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下载PDF
黏蛋白1基因单核苷酸rs4072037多态性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龙小平 唐艳华 +3 位作者 许丽慧 王卫忠 李建民 谢立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448-4453,共6页
背景间质性肺炎(ILD)严重影响结缔组织疾病(CTD)患者预后,近年来研究提示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表面抗原6(KL-6)是ILD的敏感生物学标志物。黏蛋白1(MUC1)rs4072037基因多态性与KL-6水平的个体差异有关,但目前并没有结缔组织病相关间... 背景间质性肺炎(ILD)严重影响结缔组织疾病(CTD)患者预后,近年来研究提示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表面抗原6(KL-6)是ILD的敏感生物学标志物。黏蛋白1(MUC1)rs4072037基因多态性与KL-6水平的个体差异有关,但目前并没有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患者中MUC1 rs4072037基因相关数据,其与血清KL-6水平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研究MUC1 rs4072037基因多态性与血清KL-6水平、肺功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对CTD-IL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诊治的CTD-ILD患者48例(CTD-ILD组)、单纯CTD患者13例(CTD组)及同期本院门诊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肺总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血清KL-6、乳酸脱氢酶(LDH)以及MUC1 rs4072037的基因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评估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TD-ILD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C统计量分析预测模型的检验效能。结果CTD组与CTD-ILD组的FVC%pred、FEV1%pred、PaO2低于对照组,A-aDO2、血清KL-6、血清LDH水平高于对照组,CTD-ILD组的DLCO%pred低于对照组与CTD组,CTD-ILD组的A-aDO2高于CTD组(P<0.05)。CTD-ILD组患者A/A基因型22例、A/G基因型26例;对照组A/A基因型9例、A/G基因型12例、G/G基因型9例;两组间MUC1 rs4072037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5,P<0.001)。CTD-ILD组A/A基因型患者血清KL-6水平〔(8.09±1.68)U/L〕、LDH水平〔(372±40)U/L〕均高于A/G基因型〔(2.40±4.64)U/L、(266±23)U/L〕(t=3.748、2.124,P=0.007、0.030)。A/G基因型CTD-ILD患者的A-aDO2〔(35±3)mm Hg〕低于A/A基因型〔(45±4)mm Hg〕,DLCO%pred(58%±3%)高于A/A基因型(40%±6%)(t=2.377、2.778,P=0.027、0.012)。A/A基因型CTD-ILD患者与A/G基因型CTD-ILD患者CTD-ILD患者的累积疾病进展率不同(χ^2=9.242,P=0.00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UC1 rs4072037(G)是疾病缓解率的影响因素〔HR=5.43,95%CI(1.2,25.6),P=0.025〕。C统计结果显示,rs4072037(G)在具有协变量的模型中可以预测临床缓解率(P=0.021)。结论CTDILD患者MUC1 rs4072037基因型与血清KL-6水平、肺功能及疾病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可以预测其临床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肺疾病 间质性 黏蛋白-1 KL-6 肺功能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缘亢家洞灯影组四段焦沥青Re-Os定年与烃源岩示踪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安江 李杰 +4 位作者 龙晓平 胡安平 刘俊杰 殷启春 龚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02-1712,共11页
四川盆地及邻区的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白云岩中普遍存在充填孔洞沥青。然而,烃源岩和沥青的高成熟度以及复杂的地质构造活动增加了恢复油气成藏史的难度。近年来,Re-Os放射性同位素体系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油气生成期定年和油源对比。陕西... 四川盆地及邻区的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白云岩中普遍存在充填孔洞沥青。然而,烃源岩和沥青的高成熟度以及复杂的地质构造活动增加了恢复油气成藏史的难度。近年来,Re-Os放射性同位素体系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油气生成期定年和油源对比。陕西宁强亢家洞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古油藏中的高成熟度沥青(R_(b)约为1.4%~2.5%)构建了约260Ma、60~70Ma和8~13Ma的Re-Os等时线年龄。其中,60~70Ma和8~13Ma的Re-Os年龄可能指示原油在受热裂解形成焦沥青过程末段地层抬升、地温降低、Re-Os体系封闭的时刻。而较老的约260Ma的Re-Os年龄与普遍的二叠纪是前寒武系、寒武系烃源岩主生烃期的观点一致,说明在原油热裂解之外,高成熟度沥青的Re-Os年龄也有可能指示生油期。同时,在263Ma时亢家洞大部分沥青与筇竹寺组烃源岩样品的^(187)Os/^(188)Os范围较为一致,而灯影组三段和麦地坪组烃源岩同时期的^(187)Os/^(188)Os较低,筇竹寺组可能是亢家洞古油藏沥青的主要烃源岩。上述认识对四川盆地北缘灯影组天然气勘探领域评价具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亢家洞古油藏 高成熟度沥青 RE-OS定年 油源示踪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早期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敬宇 龙晓平 翟明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5-1006,共22页
古元古代早期是地质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也称为“静寂期”,在此期间全球只有零星的岩浆记录并伴有重大环境的巨变。传统观点认为这可能与全球性的板块构造运动的停滞有关,俯冲的停滞导致火山作用及大陆地壳生长的暂停。然而,近年来的... 古元古代早期是地质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也称为“静寂期”,在此期间全球只有零星的岩浆记录并伴有重大环境的巨变。传统观点认为这可能与全球性的板块构造运动的停滞有关,俯冲的停滞导致火山作用及大陆地壳生长的暂停。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2.45~2.2 Ga期间全球构造-岩浆作用并不完全“平静”,在局部地区表现为板块边缘的汇聚作用和新生地壳产生,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增生造山带。华北克拉通中部带是全球广泛分布“静寂期”岩浆活动的地区之一,记录了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地壳增生过程。该文聚焦华北克拉通“静寂期”岩浆活动最为发育的南缘地区,以花岗质片麻岩和钾质片麻岩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辉长-闪长质片麻岩以及辉绿-辉长岩,综述了相关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并详细探讨了“静寂期”岩浆岩的成因以及古元古代早期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早期 华北克拉通南缘 岩石成因 构造背景
下载PDF
小秦岭太华杂岩副片麻岩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11
作者 王敬宇 龙晓平 +2 位作者 李振华 何艳红 杨潇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7-1053,共27页
小秦岭地区是华北克拉通南缘早前寒武纪基底重要分布区,可见大量构造抬升剥露的基底结晶杂岩带。太华杂岩是小秦岭出露最古老的地质体,对于探讨华北克拉通南缘早期地壳形成和演化及其构造归属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小秦岭地区,太华... 小秦岭地区是华北克拉通南缘早前寒武纪基底重要分布区,可见大量构造抬升剥露的基底结晶杂岩带。太华杂岩是小秦岭出露最古老的地质体,对于探讨华北克拉通南缘早期地壳形成和演化及其构造归属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小秦岭地区,太华杂岩被划分为正片麻岩系和以孔兹岩系为主的表壳岩。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测得小秦岭地区太华杂岩表壳岩中黑云斜长片麻岩碎屑锆石的源区物质主要形成于2.40—2.11Ga,经历了两期的古元古代晚期变质事件(-2.04Ga和-1.91Ga),限定该套表壳岩的沉积时代介于2.11—1.91Ga。结合锆石Hf同位素特征,我们认为该表壳岩的碎屑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中条山的沫水杂岩体及绛县杂岩体、熊耳花岗岩体、小秦岭古元古代花岗岩体等,其初始的源区物质可能为太华杂岩的新太古代正片麻岩系。此外,本研究揭示华北中部造山带可能记录了一个长达约250Ma(-2.05—1.8Ga)持续的俯冲一碰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年代学 HF同位素 太华杂岩 小秦岭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配偶参与孕妇产前保健的现状及其对孕妇保健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霖 龙小平 +1 位作者 李娟 冯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调查配偶参与孕妇产前保健(ANC)的现状及其对孕妇保健服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的孕妇及其配偶各41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问卷调查配偶参与孕妇ANC状况;将配偶参与... 目的调查配偶参与孕妇产前保健(ANC)的现状及其对孕妇保健服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的孕妇及其配偶各41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问卷调查配偶参与孕妇ANC状况;将配偶参与ANC活动对孕妇利用ANC服务的影响进行Logisitic回归分析;同时分析配偶参与孕妇ANC的影响因素(婚姻满意度、自尊、家庭结构等)。结果412名孕妇产检次数(4.69±0.43)次,产检完全符合规范者占45.39%。孕妇受教育年限高、配偶主动询问孕妇ANC检查及陪同访问ANC机构是孕妇不规范完成产前检查的保护因素(P<0.05),农村户籍是孕妇不规范完成产前检查的危险因素(P<0.05)。低度参与组配偶的农村户籍率、ANC机构距离、婚前单亲家庭生活率均高于高度参与组配偶;低度参与组配偶的独生子率、婚前体检率、自尊水平、婚姻满意度均低于高度参与组配偶(P<0.05)。农村户籍、自尊水平低、婚前生活于单亲家庭是配偶参与孕妇ANC低的危险因素,婚前体检、独生子、婚姻满意度高是配偶参与孕妇ANC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配偶参与孕妇ANC比例较低,提高婚姻质量和自尊水平可促进配偶参与孕妇A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偶 孕妇 产前保健 因素
下载PDF
青藏高原南部碰撞造山过程中的大陆地壳生长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龙晓平 闫浩瑜 +3 位作者 舒楚天 吴宾 王敬宇 朱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9-680,共22页
长英质的大陆地壳是地球区别于其他星球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观点认为大陆地壳的生长主要发生于俯冲增生型造山带,经典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大陆地壳的生长并不显著,主要以地壳的重熔改造为主。青藏高原是全球最经典的陆陆碰撞造山带之一,... 长英质的大陆地壳是地球区别于其他星球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观点认为大陆地壳的生长主要发生于俯冲增生型造山带,经典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大陆地壳的生长并不显著,主要以地壳的重熔改造为主。青藏高原是全球最经典的陆陆碰撞造山带之一,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揭示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带发育大量具有亏损同位素组成的与碰撞造山过程有关的岩浆岩,说明碰撞造山过程中也可以发生显著的地壳生长作用。文中聚焦冈底斯带岩浆岩,以冈底斯岩基和林子宗火山岩为研究对象,综述了相关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探讨了碰撞造山过程相关的岩浆作用与地壳生长的关系,并分析了可能的地壳生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碰撞造山带 大陆地壳 生长机制 拉萨地块
下载PDF
汉南新元古代岩浆岩侵入体的形成温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喜 龙晓平 +1 位作者 杨潇潇 王敬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00-1026,共27页
席家坝花岗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金盆村花岗片麻岩出露于扬子西北缘汉南岩体的东北部。这些侵入体中的锆石具有较高Th/U比值,且在阴极发光图像中显示清晰的岩浆振荡环带,具有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特征。我们对这3个侵入体分别开展了LA... 席家坝花岗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金盆村花岗片麻岩出露于扬子西北缘汉南岩体的东北部。这些侵入体中的锆石具有较高Th/U比值,且在阴极发光图像中显示清晰的岩浆振荡环带,具有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特征。我们对这3个侵入体分别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工作,结果显示其形成于846±3Ma、800±3Ma和815±3Ma,对应的εHf(t)为-25--13、-1-+12、+6-+10。席家坝花岗片麻岩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3.43-2.56Ga、席家坝斜长角闪岩的一阶段模式年龄TDM1为1.41—0.88Ga、金盆村花岗片麻岩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31-1.11Ga。席家坝斜长角闪岩和金盆村花岗片麻岩亏损的Hf同位素组成显示,汉南地区在新元古代经历了一期重要的地壳生长事件。锆石的Ti温度计算出这些花岗片麻岩侵入体的岩浆锆石结晶温度为610℃-790℃。结合区域资料,全岩Zr饱和温度计算结果显示扬子西北缘新元古代花岗质岩浆岩的形成温度随时间有规律性变化,可以识别出3期高温岩浆岩事件。第一期为897-887Ma,以西乡流纹岩和米仓山喜神坝黑云母花岗岩为代表,对应汉南同期柳树店洋岛玄武岩,可能与-900Ma地幔柱岩浆活动有关。第二期为817—760Ma,以米仓山红庙镇钾长花岗岩和铁船山流纹岩为代表,对应汉南820-750Ma基性侵入岩记录,可能与板块俯冲形成的弧后盆地伸展相关。第三期为-707Ma,以西乡正长花岗岩为代表,对应同时期扬子西北缘基性侵入岩记录,可能与米仓山、汉南地区弧一陆后碰撞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西北缘 汉南岩体 花岗岩形成温度 地壳生长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野生西瓜砧嫁接西瓜育苗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和平 龙小平 +1 位作者 袁美玲 刘志强 《长江蔬菜》 2022年第24期11-12,共2页
江西位于长江以南,春夏之交冷暖气流交汇,梅雨连绵,夏秋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干燥。江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西瓜等农作物生长。江西常年西瓜种植面积在6.67万hm^(2)以上,采用西瓜嫁... 江西位于长江以南,春夏之交冷暖气流交汇,梅雨连绵,夏秋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干燥。江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西瓜等农作物生长。江西常年西瓜种植面积在6.67万hm^(2)以上,采用西瓜嫁接苗种植的占29.84%,但存在重茬枯萎病严重、梅雨季结束后高温干旱对夏秋西瓜栽培产量影响较大等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栽培 长江以南 育苗技术 嫁接西瓜 枯萎病 冷暖气流 西瓜嫁接苗 高温干旱
下载PDF
大型水电主轴加工方案研究及应用
16
作者 程涛 张金生 +1 位作者 苟罗成 龙小平 《大型铸锻件》 2020年第5期32-33,共2页
主要对大型水电主轴的加工方案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际加工示例对加工方案进行了论证,表明采用芯轴加工方案加工常规水电主轴,完全能满足精度要求并且大幅提升加工效率。
关键词 大型水电主轴 加工 形位公差 芯轴
下载PDF
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17
作者 李玉梅 龙小平 +2 位作者 毛晓雪 胡小英 辜程鸿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6期1195-1201,共7页
目的探讨念珠菌阴道炎(VVC)患者和健康者阴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结构、组成、功能及代谢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VVC患者100例纳入研究组,另选取100例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阴... 目的探讨念珠菌阴道炎(VVC)患者和健康者阴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结构、组成、功能及代谢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VVC患者100例纳入研究组,另选取100例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阴道分泌物,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微生物类型和微生物基因组数据,明确差异性和功能性。结果比较两组女性的基线资料,体质量指数(BMI)、Amsel标准(乳灰色分泌物、平均阴道pH、阳性嗅觉试验和线索细胞阳性)和Nugent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微生物基因组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微生物差异性分析发现,选取16种差异性微生物,其中4种菌株在对照组阴道中未发现,而在研究组阴道中明显存在且丰度较高;8种菌株在对照组中存在且丰度较高,但在研究组阴道中没有检测到;其余4种菌株丰度差异较大。阴道微生物的功能及代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女性阴道微生物群中的细菌在健康和体内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更好地了解正常和健康的阴道生态系统,基于其真实功能,将有助于更好地定义健康,进一步改善疾病诊断,以及制定更个性化的方案以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阴道炎 阴道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东天山梅岭铜矿床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Os同位素不均一的结果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冰爽 李杰 +1 位作者 龙晓平 袁超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66-2979,共14页
金属硫化物Re-Os等时线年龄的合理解释是揭示金属矿床成矿时代的关键.通过对新疆东天山梅岭铜矿床开展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浸染状和脉状矿石中黄铁矿样品在Os浓度和Os同位素比值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两类样品定义了很好的Re-O... 金属硫化物Re-Os等时线年龄的合理解释是揭示金属矿床成矿时代的关键.通过对新疆东天山梅岭铜矿床开展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浸染状和脉状矿石中黄铁矿样品在Os浓度和Os同位素比值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两类样品定义了很好的Re-Os等时线年龄,分别为523±59Ma和707±99Ma.由于得到的等时线年龄明显老于它们的实际地质成矿年龄,且^(187) Os/^(188) Os与普通Os的倒数(以1/^(192) Os为例)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R^2分别为0.997 3和0.994 5),因此这些样品存在着初始Os同位素组成不均一的现象,这些Re-Os等时线是混合等时线,没有地质意义.理论和数学公式推导显示观测到的Re-Os等时相关性是在形成时期没有达到完全的同位素平衡的二元混合的结果,这种同位素扩散不平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矿床形成时期Os同位素在金属硫化物与硅酸盐矿物之间的同位素扩散存在限制性.回归得到的Os的初始值更偏向于地壳值,表明矿床形成时期的地壳混染可能造成金属硫化物体系中的这种初始Os同位素不均一.因此,将Re-Os同位素体系应用于金属硫化物样品定年时,^(187) Os/^(188) Os与1/^(192) Os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可以作为Re-Os等时线年龄是否具有地质意义的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化物 RE-OS同位素 初始Os同位素 等时线年龄 混合等时线 年代学
原文传递
Early Paleozoic ridge subduction in the Chinese Altai: Insight from the abrupt change in zircon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被引量:38
19
作者 SUN Min long xiaoping +6 位作者 CAI KeDa JIANG YingDe WANG BuYun YUAN Chao ZHAO GuoChun XIAO WenJiao WU FuYua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9期1345-1358,共14页
Zircons were separated from granitoids, gneisses, and 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Chinese Altai. Those with igneous characteristics yielded U-Pb ages of 280-2800 Ma, recording a long history of magmatic activity in the r... Zircons were separated from granitoids, gneisses, and 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Chinese Altai. Those with igneous characteristics yielded U-Pb ages of 280-2800 Ma, recording a long history of magmatic activity in the region. Zircon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show an abrupt change at ~420 Ma, indicating that prior to that time the magmas came from both ancient and juvenile sources, whereas younger magmas were derived mainly from juvenile material. This may imply that the lithosphere was signifi- cantly modified in composition by a rapid addition of melt from the mantle. We suggest that this dramatic change was due to the onset of ridge subduction, which can account not only for the formation of voluminous granitoids, mafic rocks with complex compositions, and the association of adakite + high-Mg andesite + boninite + Nb-enriched basalt, but also for the coeval high-T, low-P metamorph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ZOIC ridge SUBDUCTION Hf ISOTOPE GRANITE ALTAI
原文传递
The discovery of the oldest rocks in the Kuluketage area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被引量:19
20
作者 long xiaoping YUAN Chao +5 位作者 SUN Min XIAO WenJiao ZHAO GuoChun ZHOU KeFa WANG YuJing HU AiQ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342-348,共7页
The basement rocks in the Kuluketage area are composed predominately of tonalite-trondhjemite-granodiorite rocks, and occured mainly in Xinger and Korla. U-Pb dating of TTG gneiss near Korla yielded a late Neoarchean ... The basement rocks in the Kuluketage area are composed predominately of tonalite-trondhjemite-granodiorite rocks, and occured mainly in Xinger and Korla. U-Pb dating of TTG gneiss near Korla yielded a late Neoarchean weighted mean 207Pb/206Pb age of 2.65 Ga, which is the oldest published age for the TTG rocks in the Kuluketage area and thus suggests that Archean terrane in the area was formed in the late Neoarchean. The Korla gneiss is much younger than the TTG rocks in the northern Altyn Tagh, eastern Tarim Craton, indicating that the oldest terrane of the Tarim Craton was exposed probably in the northern Altyn Tagh. Until late Neoarchean, the Tarim continent extends to the Kuluketage area and finally had generated a relatively large uniform Archean basement within the craton. Zircon Hf isotopic analyses of the TTG gneiss give low εHf(t) values (-5 to 1) with Paleoarchean to Mesoarchean two-stage model ages (TDM2) between 3.0 and 3.3 Ga, suggesting that the basement rocks in the northern Tarim Craton were derived dominately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Paleoarchean to Mesoarchean juvenile crustal material. The Hf model ages, therefore, indicate that no continent crust older than 3.3 Ga existed in the Kuluketag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im Craton ARCHEAN crustal growth zircon dating Hf isotop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