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能技术及其在车用领域应用现状综述
1
作者 楼狄明 赵克秦 +3 位作者 石秀勇 张允华 房亮 刘登程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7期140-143,共4页
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迫切地需要寻找绿色清洁的替代能源,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具有高能量、无污染的特性,是当下重要的工业原料。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氢能的制取与储存,并且围绕氢能在车用领域的应用,因... 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迫切地需要寻找绿色清洁的替代能源,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具有高能量、无污染的特性,是当下重要的工业原料。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氢能的制取与储存,并且围绕氢能在车用领域的应用,因为在碳峰值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内燃机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最好的转型机遇。加快氢发动机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大汽车企业的重要战略。本文对比了氢燃料电池与氢燃料内燃机的特点,对未来氢能源利用的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低碳 氢能生产储存 氢燃料电池 氢燃料内燃机
下载PDF
高原环境下重型柴油机的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谭丕强 王德源 +5 位作者 王成官 李远 楼狄明 李云广 刘胜 杨振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6-443,共8页
为改善重型柴油机在高原环境下的动力下降和燃烧恶化等问题,针对某型重型柴油机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简称海拔)及不同柴油-空气-燃烧室(简称油-气-室)匹配方案的性能优化研究。通过模拟海拔4 500 m的高原进气状态,开展了重型柴油机不同... 为改善重型柴油机在高原环境下的动力下降和燃烧恶化等问题,针对某型重型柴油机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简称海拔)及不同柴油-空气-燃烧室(简称油-气-室)匹配方案的性能优化研究。通过模拟海拔4 500 m的高原进气状态,开展了重型柴油机不同压缩比、涡流比和喷油器喷孔直径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柴油机实际运行工况呈现由低速、低负荷向高速、高负荷工况迁移的特性。研究了海拔4 500 m高原环境下柴油机5种油-气-室匹配方案下的性能,5种方案分别为:方案A(涡流比2.2,喷油器10×0.32 mm,压缩比13.3)、方案B(涡流比2.2,喷油器10×0.32 mm,压缩比14.1)、方案C(涡流比1.5,喷油器10×0.32 mm,压缩比13.3)、方案D(涡流比1.5,喷油器10×0.32 mm,压缩比14.1)和方案E(涡流比1.5,喷油器10×0.30 mm,压缩比14.1)。油-气-室匹配仿真与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适当提高压缩比、降低涡流比以及选取适当的喷孔直径,可提高柴油机在高原环境下油-气-室的匹配状况;最佳方案D的油-气-室匹配效果最优,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高原环境 性能 优化
下载PDF
DOC+CDPF配方对柴油公交车颗粒物排放特性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楼狄明 万鹏 +1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80-3286,共7页
为研究不同DOC+CDPF(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配方对公交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以一辆满足国Ⅲ排放的柴油公交车为试验样车,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分别进行了加装3种不同DOC+CDPF的柴油机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CCBC)中的排放特性试... 为研究不同DOC+CDPF(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配方对公交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以一辆满足国Ⅲ排放的柴油公交车为试验样车,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分别进行了加装3种不同DOC+CDPF的柴油机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CCBC)中的排放特性试验,分析了不同贵金属负载量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贵金属配比情况下,当DOC+CDPF催化剂配方中贵金属负载量较高时,颗粒物浓度降幅较大.3种方案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综合减排率分别为99.3%、98.8%、96.4%,平均降幅达到98.2%;当使用DOC+CDPF后,柴油机颗粒物粒径分布由双峰对数分布变为三峰对数分布,但不同催化剂配方下对应的粒径最大峰值点会偏移;采用DOC+CDPF装置后,发动机排放背压略有增加.且当贵金属负载量越高时,装置压降增量越少,被动再生性能越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 颗粒排放 催化剂
下载PDF
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捕集技术(SDPF)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9
4
作者 谭丕强 段立爽 +1 位作者 楼狄明 胡志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495-5511,共17页
日益严格的柴油机排放法规使得其主要排放污染物氮氧化物(NO_(x))和颗粒物(PM)限值进一步降低.目前去除NO_(x)的主要机外手段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该技术通常在200℃以上才有良好的NO_(x)转化率,而在柴油机冷起动阶段,SCR入口的... 日益严格的柴油机排放法规使得其主要排放污染物氮氧化物(NO_(x))和颗粒物(PM)限值进一步降低.目前去除NO_(x)的主要机外手段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该技术通常在200℃以上才有良好的NO_(x)转化率,而在柴油机冷起动阶段,SCR入口的排气温度无法达到200℃,NO_(x)排放控制困难.尽管冷起动时间较短,但该阶段的NO_(x)排放量占比很高.在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下,冷起动阶段的NO_(x)排放控制日益受到关注.选择性催化还原捕集技术(SDPF)将SCR催化剂涂覆在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PF)载体上,能够同时去除NO_(x)和PM.与SCR技术相比,SDPF更加靠近柴油机排气门,NO_(x)催化还原反应的温度得到有效提高.因此,SDPF成为了提高低温NO_(x)转化率的关键技术.本文从SDPF结构与原理、载体与催化剂、性能及影响因素、SDPF技术路线等四个方面展开综述.SDPF结构与原理方面,介绍了SDPF的基本结构和化学反应原理,并指出了该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SDPF载体与催化剂方面,阐述了常见的载体材料、SCR催化剂涂覆、载体结构参数设计和提高载体性能的膜技术,以及钒基、沸石基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SDPF性能及影响因素方面,对SDPF的碳烟氧化性能、NO_(x)还原性能、尿素混合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了分析,需要重点优化碳烟氧化与NO_(x)还原之间的竞争性反应;SDPF技术路线方面,介绍了带有SDPF的后处理系统优化,尿素双喷技术、低温NO_(x)吸附、热管理等技术耦合SDPF能够进一步拓宽后处理系统的温度窗口,是满足未来超低排放法规的后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 氮氧化物 后处理 选择性催化还原捕集技术
下载PDF
公交车燃用不同比例生物柴油的颗粒物组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楼狄明 耿小雨 +2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孙瑜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85-3291,共7页
以一辆国III柴油公交车为试验样车,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运行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CCBC),分析了该车分别燃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颗粒物组分排放特性.结果表明:颗粒物测得的可溶性有机组分(SOF)主要是脂肪酸和直链烷烃,... 以一辆国III柴油公交车为试验样车,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运行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CCBC),分析了该车分别燃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颗粒物组分排放特性.结果表明:颗粒物测得的可溶性有机组分(SOF)主要是脂肪酸和直链烷烃,藿烷和PAHs占比低于7%.生物柴油对各组分影响较大,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增加,颗粒物EC减小而OC/EC增加,SOF总量也增加.其中脂肪酸的C18:2和C18:1明显增加,C12:0和C14下降,直链烷烃总量和藿烷各组分均下降;PAHs的质量集中在三,四环的中小分子量,毒性集中在四环及以上的中高分子量.使用生物柴油后,PAHs总量下降,其中Pyr,FL和PA下降较明显,而总PAHs毒性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颗粒物组分 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 可溶性有机物 PAHs毒性
下载PDF
公交车燃用生物柴油的排放性、经济性与可靠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允华 楼狄明 +1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73-2778,共6页
基于国Ⅴ柴油公交车,试验研究并分析了燃用5%体积分数的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B5的实际道路排放性,燃油经济性及可靠性.结果表明:所跟踪进行的11万km道路排放检测过程中,相较于国Ⅴ纯柴油(D100),B5的CO排放因子平均下降13.28%,... 基于国Ⅴ柴油公交车,试验研究并分析了燃用5%体积分数的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B5的实际道路排放性,燃油经济性及可靠性.结果表明:所跟踪进行的11万km道路排放检测过程中,相较于国Ⅴ纯柴油(D100),B5的CO排放因子平均下降13.28%,THC排放因子平均下降7.86%,CO_2和NO_x排放因子平均上升11.50%和11.84%,颗粒数量PN排放因子平均上升13.15%,颗粒质量PM排放因子平均下降14.74%;油耗的跟踪监测结果显示:B5的燃油经济性与D100相当,按热值换算后,B5的年平均百km油耗较D100小幅上升约1.54%;内窥镜跟踪检查结果显示:燃用B5后,在活塞顶面,燃烧室顶面,气门与气门座间隙以及喷油嘴等发动机的关键部位均无明显的积碳产生,燃用B5的可靠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公交车 生物柴油 排放性 经济性 可靠性
下载PDF
汽车排气管用玄武岩纤维隔热保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彬 易忠新 +2 位作者 赵克秦 楼狄明 胡怡帆 《内燃机与配件》 2022年第19期34-36,共3页
本文基于稳定热源台架及整车转鼓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材料(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以及不同编织形式(毡、套、带)的保温性能及隔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稳定热源台架试验下,玄武岩纤维毡保温隔热性能均优于玻璃纤维毡,内部平均温度比玻璃... 本文基于稳定热源台架及整车转鼓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材料(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以及不同编织形式(毡、套、带)的保温性能及隔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稳定热源台架试验下,玄武岩纤维毡保温隔热性能均优于玻璃纤维毡,内部平均温度比玻璃纤维毡包裹的高4℃,内外壁温降比玻璃纤维毡包裹的高15℃;整车转鼓试验下,玄武岩纤维保温性能优于玻璃纤维,包裹玄武岩纤维毡的排气管在整个循环的温降最低,平均温降比玻璃纤维毡低1.2℃。毡形式的玄武岩保温材料保温性能优于玄武岩套与玄武岩缠绕带,整个循环的平均温降比玄武岩套与玄武岩缠绕带分别低3.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性能 隔热性能 玄武岩纤维 稳定热源台架试验 整车转鼓试验
下载PDF
基于工况变化的港作拖轮排放特性
8
作者 唐远贽 楼狄明 +3 位作者 张允华 孙贤超 谭丕强 胡志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95-2003,共9页
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一艘港作拖轮船进行了在变工况航行作业下的排放试验,研究了该船舶CO、碳氢化合物(THC)和NO_(x)的瞬态特性、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主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拖轮主机在日常航行工况和不同发... 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一艘港作拖轮船进行了在变工况航行作业下的排放试验,研究了该船舶CO、碳氢化合物(THC)和NO_(x)的瞬态特性、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主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拖轮主机在日常航行工况和不同发动机负荷下,颗粒物排放粒径呈单峰或双峰分布,第一峰值粒径在30~40nm之间,第二峰值粒径为191.1nm;CO和THC在进港返航工况下基于油耗排放因子显著高于其他工况,NO_(x)、颗粒物(PM)和颗粒物数量(PN)在离港返航时排放因子高于其他工况;各排放污染物在正顶作业时基于距离的排放因子高于其他工况;CO和THC基于功率的排放因子在正顶作业工况下最高,最高值分别为4.10和1.20g/(kW·h),NO_(x)、PM、PN排放因子在倒拖作业工况下最高,最高值分别为10.28g/(kW·h),0.28g/(kW·h)和13.97×10^(14)个/(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不同工况 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 颗粒物 排放因子
下载PDF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system for a heavy-duty diesel engine 被引量:1
9
作者 TAN Pi-qiang YAO Chao-jie +3 位作者 WANG De-yuan ZHU Lei HU Zhi-yuan lou di-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127-2141,共15页
Diesel engines meeting the latest emission regulations must be equipped with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system,including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s(DOC),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s(DPF),and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 Diesel engines meeting the latest emission regulations must be equipped with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system,including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s(DOC),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s(DPF),and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However,before the final integration of the aftertreatment system(DOC+DPF+SCR)and the diesel engine,a reasonabl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the catalytic converters and a large number of bench calibration tests must be completed,involving large costs and long development cycles.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system for a heavy-duty diesel engine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Firstly,one-dimensional(1D)and threedimensional(3D)computational models of the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system accounting for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catalytic converters were established.Then based on the calibrated models,the effects of the converter’s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ir main performance indicators,including the conversion of various exhaust pollutants and the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 drops of the converters,were studied.Finally,the optimal design scheme was obtained.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solid substrates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s of the catalytic converters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3D model.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diesel engine aftertreatment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sel engine EMISSION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computational model optimal design
下载PDF
DOC+CDPF对重型柴油车颗粒物道路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楼狄明 李泽宣 +1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94,共5页
基于道路试验,通过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研究DOC+CDPF对重型柴油车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原车排放中,颗粒物质量(PM)大部分是聚集态颗粒物,其占总颗粒物质量的97.5%;颗粒物数量(PN)大部分是核膜态颗粒,其占总颗粒物数量的93.8%... 基于道路试验,通过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研究DOC+CDPF对重型柴油车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原车排放中,颗粒物质量(PM)大部分是聚集态颗粒物,其占总颗粒物质量的97.5%;颗粒物数量(PN)大部分是核膜态颗粒,其占总颗粒物数量的93.8%。对于粒径分布,原车排放颗粒物数量与质量均呈对数双峰状,安装DOC+CDPF后处理装置后,粒径分布图变为三峰状。其中DOC+CDPF对聚集态颗粒质量的减排率为85%~90%,对聚集态颗粒数量、核膜态颗粒质量与数量的减排率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车 实际道路 DOC+CDPF 颗粒物质量 颗粒物数量
原文传递
DOC催化剂配方对重型柴油机气态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楼狄明 施雅风 +1 位作者 张允华 耿小雨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7-121,共5页
基于重型柴油机台架试验,研究了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tic,DOC)的催化剂配方对安装了DOC+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后处理系统的重型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配方对发动... 基于重型柴油机台架试验,研究了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tic,DOC)的催化剂配方对安装了DOC+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后处理系统的重型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配方对发动机排气参数和经济性没有影响;较高的贵金属负载量和Pt占比能有效降低还原性污染物的起燃温度,但随着排气温度的提高,各方案转化率相差不大;CO与HC在较低排气温度下存在竞争吸附关系,因而贵金属负载量和配比对HC所呈现的规律与CO相反;较高的贵金属负载量和Pt占比能提高平衡温度下NO2的生成率,同时较高的Pd占比能提高催化剂热稳定性;CDPF具有进一步氧化NO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催化剂 DOC+CDPF 气态污染物
原文传递
船舶燃用B10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排放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楼狄明 张久阳 +1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0,76,共6页
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一艘内河船舶燃用B10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柴油为1∶9,体积比)进行实际工况排放测试。出港和进港工况下,CO、THC、NO_x和PM瞬态排放速率波动明显,巡航工况下,CO、THC和PM瞬态排放速率较稳... 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一艘内河船舶燃用B10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柴油为1∶9,体积比)进行实际工况排放测试。出港和进港工况下,CO、THC、NO_x和PM瞬态排放速率波动明显,巡航工况下,CO、THC和PM瞬态排放速率较稳定,NO_x排放随空气流量变化而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同燃用纯柴油时气态物和颗粒物排放相比,船舶燃用B10生物柴油时,在出港、巡航和进港工况,CO排放速率下降了20. 37%、24. 39%和6. 05%,THC下降了8. 2%、8. 13%和25. 23%,PM下降了53. 11%、22. 38%和36. 55%,PN下降了14. 17%、18. 75%和46. 47%;在出港和进港工况,NO_x排放速率下降了54. 28%和40. 39%,在巡航工况,NO_x上升了10. 45%;燃用2种燃油排放颗粒物均随粒径呈双峰分布,峰值粒径大致相同,燃用B10生物柴油时核态颗粒物数量下降明显。试验表明,船舶燃用B10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气态物和颗粒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船舶 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 生物柴油 气态物 颗粒物 排放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