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西地区含白云石碳酸盐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章源隆 周川野 +4 位作者 黎晏彰 鲁安怀 丁竑瑞 王长秋 李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378,共14页
白云石的成因受到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现今在实验室中能够利用微生物合成高有序度的白云石,但天然白云石的成因与原始沉积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并未完全揭示。本研究选取鲁西地区馒头组含白云石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物学、元... 白云石的成因受到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现今在实验室中能够利用微生物合成高有序度的白云石,但天然白云石的成因与原始沉积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并未完全揭示。本研究选取鲁西地区馒头组含白云石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初步判断该地层白云石成因并重建白云石地层的古沉积环境,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白云石含量在本套地层中的均值为52.45%。Sr/Cu值(均值为23.59)与Ga/Rb值(均值为0.17)指示其整体表现为炎热干旱的古气候特征。δ^(13)C值(均值为-1.56‰)与δ^(18)O值(均值为-6.68‰)指示本套地层为海相沉积,推测古水温平均为23.5℃,古氧化还原特征表现为弱还原至常氧化的平稳过渡。灰岩地层δ^(13)C值平均为-0.80‰,而白云岩地层δ^(13)C值平均为-6.52‰,存在轻碳的明显富集,结合宏观叠层构造,判断白云石为生物成因。本研究中白云石沉积环境中的古气候、古氧化还原条件、古水温和古生产力特征与白云石发育情况存在明显耦合,为白云石生物成因提供了相关依据与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成因 鲁西地区 矿物学 地球化学 古沉积环境
下载PDF
环境矿物学研究进展(2011~2020年) 被引量:7
2
作者 鲁安怀 王长秋 李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1-898,I0002,共19页
环境矿物学聚焦矿物所禀赋的环境属性,研究矿物在记录环境、影响环境、评价环境、治理环境以及参与生物作用等方面的功能及其中蕴涵的理论方法。环境矿物学研究一方面为治理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重要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同时也有... 环境矿物学聚焦矿物所禀赋的环境属性,研究矿物在记录环境、影响环境、评价环境、治理环境以及参与生物作用等方面的功能及其中蕴涵的理论方法。环境矿物学研究一方面为治理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重要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同时也有助于深刻理解地球物质演化、生命起源进化及全球环境演变的宏观过程等重大理论问题。2011~2020这十年间,我国学者在矿物日光催化及其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纳米矿物及其改性产物的环境功能、生物矿化作用等研究领域获得了新认识,提出了自然界矿物光电子能量、光电能微生物等新观点,发现了半导体矿物与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的新机制。本文从地表多圈层交互作用产物“矿物膜”的环境属性、矿物与微生物交互作用的环境效应、纳米矿物及其环境功能、生物矿化作用及其环境效应以及人体病理性矿化作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我国环境矿物学研究的进展,并展望了环境矿物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矿物学 矿物环境属性 纳米矿物 矿物与微生物 生物矿化作用
下载PDF
黄海透光层悬浮半导体矿物组成及其促进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过程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佳 孙元 +3 位作者 任桂平 鲁安怀 李艳 丁竑瑞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4,共9页
在地球上最为活跃的海洋透光层体系中,矿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的形式十分丰富。系统采集了黄海近海透光层水体样品,测试分析发现其中分布大量悬浮半导体矿物及微生物群落。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及... 在地球上最为活跃的海洋透光层体系中,矿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的形式十分丰富。系统采集了黄海近海透光层水体样品,测试分析发现其中分布大量悬浮半导体矿物及微生物群落。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及配有的EDX能谱仪,从宏观到微区对悬浮颗粒矿物的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其主要矿物组成元素为Si、O、Na、K、Ca、Al等,且含有较高含量的Mn、Fe、Ti等金属元素;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XRD)、拉曼光谱(Raman)测试从整体到局部分析悬浮颗粒矿物的物相组成,发现其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钠长石、方解石、云母和绿泥石等,还有锐钛矿、金红石、板钛矿、针铁矿等铁、钛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矿物。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海水中主要微生物群落为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Planctomycetes、Woeseia、Fluviicola等,并通过构建双室反应体系对海水微生物与悬浮矿物间氧化还原作用及胞外电子传递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增加海水悬浮矿物作为电子受体后,体系开路电压由330. 80 mV提升至426. 59 mV,提升比率达130%,最大输出功率由8. 376 9 mW/m^2提升至12. 096 8 mW/m^2,为原体系的1. 44倍。实验研究表明,海水透光层悬浮矿物能有效参与并促进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过程,为后续深入研究基于电子能量传递利用的半导体矿物-微生物协同作用以及元素循环调控机制奠定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透光层 半导体矿物 电化学 微生物 胞外电子传递
下载PDF
人体乳腺矿化集合体类型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张岩 李艳 +5 位作者 程潇 鲁安怀 王长秋 梅放 柳剑英 王大翠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1-870,共10页
选取123例乳腺病理性矿化样品,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对乳腺矿化进行了微形貌分类研究,并利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乳腺矿化集合体类型与患者年龄、乳腺病变类型和癌变阶段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根据乳腺矿化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可分辨形态,将其分... 选取123例乳腺病理性矿化样品,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对乳腺矿化进行了微形貌分类研究,并利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乳腺矿化集合体类型与患者年龄、乳腺病变类型和癌变阶段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根据乳腺矿化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可分辨形态,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粒状集合体与块状集合体;其中粒状集合体为小于200μm的规则粒状钙化,少部分有环带结构,和有机组织结合紧密;而块状集合体则为大于200μm的片状钙化,形状不规则。统计分析数据显示,随年龄增加,块状集合体出现病理比例增加,粒状集合体出现病理比例减少,敏感年龄分区界限为50岁;粒状集合体在50岁以上和50岁以下患者中单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24%和53%;块状集合体在乳腺原位癌(71.4%)患者中占主导,粒状集合体在乳腺纤维腺瘤(64.5%)患者中占主导。该研究可为未来乳腺癌的诊断提供基于乳腺矿化精细矿物学特征的辅助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矿化集合体 影像学 癌变
下载PDF
胶东上庄与夏甸金矿床金红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辉 鲁安怀 +3 位作者 李斌 王智琳 杨斌 谷湘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9-852,共14页
对上庄与夏甸金矿的含矿花岗岩、绢英岩以及黄铁绢英岩中的金红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其中Fe、Si、Ti、W元素含量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上庄金矿与夏甸金矿中的金红石为变质成因,主要通过黑云母蚀变释放Ti而形成金... 对上庄与夏甸金矿的含矿花岗岩、绢英岩以及黄铁绢英岩中的金红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其中Fe、Si、Ti、W元素含量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上庄金矿与夏甸金矿中的金红石为变质成因,主要通过黑云母蚀变释放Ti而形成金红石,此类金红石主要赋存在黑云母的边缘、解理及裂隙之间。金红石中Ti含量存在由绢英岩向黄铁绢英岩的下降趋势。矿体周围能够形成Ti晕,可作为强烈矿化的标志。另外,金红石中W的含量从花岗岩到绢英岩再到黄铁绢英岩呈现不断富集的趋势,表明金红石中W的含量变化可指示金矿化的强弱,高W金红石的出现指示金矿的形成,这为胶东金矿的找矿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化学成分标型 胶东 上庄金矿 夏甸金矿
下载PDF
天然含铅黄铁矿试样处理含Cr(Ⅵ)废水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良玺 周川野 +4 位作者 鲁安怀 姬翔 丁竑瑞 王长秋 李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3-680,共8页
天然黄铁矿对Cr(Ⅵ)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本研究选取湖北十堰某天然含铅黄铁矿试样处理含Cr(Ⅵ)的废水,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结构与成分分析,考察了去除Cr(Ⅵ)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天然含铅黄铁矿样品对Cr(Ⅵ)... 天然黄铁矿对Cr(Ⅵ)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本研究选取湖北十堰某天然含铅黄铁矿试样处理含Cr(Ⅵ)的废水,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结构与成分分析,考察了去除Cr(Ⅵ)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天然含铅黄铁矿样品对Cr(Ⅵ)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其对浓度为50 mg/L的含Cr(Ⅵ)废水去除率达95%~99%。并系统研究了黄铁矿颗粒粒度、反应时长、pH值对处理含Cr(Ⅵ)废水性能的影响,发现Cr(Ⅵ)主要吸附在黄铁矿颗粒表面形成絮状物质,对反应后产物的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形成的絮状沉淀物为含铬、铅元素的针状铬铅矿,这对生成次生矿物沉淀从而除铬的新方法具有进一步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含铅黄铁矿 Cr(Ⅵ) 铬污染 去除率 铬铅矿
下载PDF
磁铁矿协同增强磁黄铁矿去除水体中六价铬 被引量:4
7
作者 姬翔 丁竑瑞 +3 位作者 黎晏彰 鲁安怀 王长秋 李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利用天然磁铁矿辅助合成磁黄铁矿去除水体中的Cr(Ⅵ)。实验结果表明,磁铁矿对合成的磁黄铁矿去除水体中Cr(Ⅵ)过程存在协同增强作用。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对反应前后... 利用天然磁铁矿辅助合成磁黄铁矿去除水体中的Cr(Ⅵ)。实验结果表明,磁铁矿对合成的磁黄铁矿去除水体中Cr(Ⅵ)过程存在协同增强作用。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对反应前后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水体中的Cr(Ⅵ)被有效的还原为Cr(Ⅲ),并以Cr(OH)_(3)及Cr_(2)O_(3)的形式沉淀。设计正交试验探究了磁铁矿粒度、投加量以及废水pH值对除铬过程中2种矿物间协同作用的影响,发现3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大小顺序为pH值>磁铁矿粒度>磁铁矿用量。磁铁矿协同磁黄铁矿去除Cr(Ⅵ)的最优条件为pH值=3,磁铁矿粒度75~150μm,用量占比40%。讨论得出2种矿物间的协同作用应包括(1)磁铁矿对磁黄铁矿在水溶液中团聚现象的抑制作用;(2)酸性条件下磁铁矿表面Fe(Ⅲ)对溶液中磁黄铁矿释放H2S的固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磁黄铁矿 Cr(Ⅵ)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含白云石天然碳酸盐岩在中红外波段的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莹 丁竑瑞 +3 位作者 李艳 黎晏彰 鲁安怀 王长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3-752,共10页
利用红外发射光谱研究了含白云石天然碳酸盐岩及主要组成矿物的红外发射光谱特征,探究了影响其红外辐射性能的因素。X射线衍射(XRD)和微区拉曼光谱(Raman)结果显示白云石(70%)、方解石(25%)和石英(5%)是该天然碳酸盐的主要组成物相。基... 利用红外发射光谱研究了含白云石天然碳酸盐岩及主要组成矿物的红外发射光谱特征,探究了影响其红外辐射性能的因素。X射线衍射(XRD)和微区拉曼光谱(Raman)结果显示白云石(70%)、方解石(25%)和石英(5%)是该天然碳酸盐的主要组成物相。基于黑体辐射定律以及在80℃时、400~2000 cm^-1各矿物的辐射能量谱,显示碳酸盐岩、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英的发射率依次减少(1.010、1.000、0.997、0.958),白云石是碳酸盐岩红外辐射性能的主要贡献者。在本文研究的温度和波长范围内,含白云石碳酸盐岩中主要组成矿物的热容是温度的函数,白云石高的热容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热辐射性能;矿物颗粒直径对热辐射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颗粒直径接近于辐射波长时热辐射出现衰减导致发射率降低;当化学键(C—O键、Si—O键)的振动出现在发射光谱窄的发射带范围内(1350~1500 cm^-1和950~1275 cm^-1)则会导致相对较高的辐射能和发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白云石 红外发射光谱 发射率 热容 平均粒径
下载PDF
黔中猫场杨家洞矿段铝土矿中富钴黄铁矿的发现与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宇非 王智琳 +7 位作者 鲁安怀 吴林 许德如 吴涛 龙永珍 黄智龙 范宏鹏 彭尔柯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0-474,共15页
铝土矿中伴生有Li、Ga、V、Cr、REE、Sc、Co、Ni、Nb、Zr、W等关键金属。黔中猫场铝土矿是我国最大的隐伏铝土矿矿床,已发现伴生有镓、钪和锂等关键矿产资源,然而对硫铁矿中可能伴生的关键金属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系统开展了猫场杨... 铝土矿中伴生有Li、Ga、V、Cr、REE、Sc、Co、Ni、Nb、Zr、W等关键金属。黔中猫场铝土矿是我国最大的隐伏铝土矿矿床,已发现伴生有镓、钪和锂等关键矿产资源,然而对硫铁矿中可能伴生的关键金属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系统开展了猫场杨家洞矿段中不同类型含矿岩系及矿石中黄铁矿的精细矿物学工作。结果表明,杨家洞矿段黄铁矿具有复杂的结构和成因,可分为沉积黄铁矿(PyI)和热液黄铁矿(PyII)等2大成因。前者以草莓状或细粒结构为特征;后者从早到晚进一步划分为3个世代:PyⅡ-1、PyⅡ-2和PyⅡ-3,其中PyⅡ-2呈不规则状交代或增生于PyⅡ-1颗粒的边部,PyⅡ-3呈脉状或网脉状切穿早期的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PyⅡ-2具有明显高于其他世代黄铁矿的Co和As含量,分别高达9.31%和2.98%,揭示猫场硫铁矿中钴元素的富集与后期热液活动密切相关。Co与Fe明显的负相关性反映Co主要以类质同象的方式赋存于黄铁矿晶格内,PyⅡ-2和PyⅡ-1截然的接触界线和不同的化学成分暗示富钴黄铁矿PyⅡ-2主要由耦合的溶解-再沉淀作用形成。猫场铝土矿中富钴黄铁矿的发现为猫场矿区硫铁矿的综合回收利用乃至黔中地区铝土矿中伴生关键金属类型找矿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场铝土矿 富钴黄铁矿 伴生关键金属 黔中地区
下载PDF
青海虎头崖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标型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程爱 易立文 +4 位作者 鲁安怀 谷湘平 于娟 张圆圆 李秋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0-622,共13页
虎头崖矿床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该区岩浆活动强烈,具有Fe、Cu、Mo、Pb、Zn等多金属成矿元素组合。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虎头崖矿床不同矿脉黄铜矿、闪锌矿、磁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和毒砂6种... 虎头崖矿床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该区岩浆活动强烈,具有Fe、Cu、Mo、Pb、Zn等多金属成矿元素组合。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虎头崖矿床不同矿脉黄铜矿、闪锌矿、磁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和毒砂6种主要矿石矿物的标型特征,探讨其对于矿床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通过分析虎头崖矿床2号矿脉、6号矿脉、7号矿脉闪锌矿中Zn/Fe比值(平均值分别为19.62、32.71、24.91)、Zn/Cd比值(均值分别为179.39、148.00、182.33)、Fe含量和FeS含量,以及黄铜矿中S元素含量、(Fe+Cu)/S比值(平均值分别为1.97、1.90、1.86),认为虎头崖矿床大致形成于中温环境,成矿温度自主岩体沿断层接触带向围岩逐渐降低,且7号脉闪锌矿成矿温度表现出从第1世代到第3世代逐渐降低的特点。根据磁铁矿中TiO_(2)、Al_(2)O_(3)、MgO、MnO和闪锌矿中Fe、Mn、Cd、Zn等化学成分特征,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虎头崖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标型特征 成矿温度 矿床成因 电子探针 虎头崖矿床
下载PDF
天然硫化物矿物对地球深部热能的热电转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昊凝 李艳 +2 位作者 黎晏彰 鲁安怀 丁竑瑞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5-822,共8页
金属硫化物半导体矿物在地壳中分布广泛,其中一些禁带宽度较窄的硫化物矿物,如黄铁矿、黄铜矿和斑铜矿等,在地热梯度下产生的天然热电势可将地球内部热能转化为电能。本文选取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斑铜矿以及斑铜矿-赤铁... 金属硫化物半导体矿物在地壳中分布广泛,其中一些禁带宽度较窄的硫化物矿物,如黄铁矿、黄铜矿和斑铜矿等,在地热梯度下产生的天然热电势可将地球内部热能转化为电能。本文选取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斑铜矿以及斑铜矿-赤铁矿-辉铜矿集合体等天然硫化物矿物样品,研究了其热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00~700 K下,除磁黄铁矿具有低塞贝克系数和超高电导率而表现出金属导体的电输运行为外,黄铁矿和黄铜矿为n型半导体,斑铜矿和斑铜矿-赤铁矿-辉铜矿集合体为p型半导体,具有150~500μV/K的显著塞贝克系数和5~95 S/cm的电导率,说明样品在地热梯度下具有产生显著热电效应的能力。根据激光闪射法测得的热扩散率以及样品的理论比热、密度计算热导率,斑铜矿及硫化物矿物集合体样品表现出小于1 W/(m·K)的低热导率,说明样品在局部热源影响下可形成较大温差。根据热电基本理论和地热梯度构建天然热电效应模型,对硫化物半导体矿物集合体产生的天然热电势、额外地表电流密度及热电转换效率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经验公式,发现硫化物半导体矿物在300~650 K条件下能产生100 mV左右的天然热电势,产生的最大热电转化率可达4‰,且可以通过偶极电流源模型计算矿物体产生的额外地表电流密度。研究认为硫化物半导体矿物可能作为天然热电转换介质深刻影响地球内部能量的转化与传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半导体矿物 热电效应 热电势 地热能转换
下载PDF
铁氧化物光催化氧化锰的实验研究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晓明 鲁安怀 +2 位作者 胡国峰 邵雁 宋自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4-1403,1422,共11页
天然锰氧化物广泛存在于地表多种生态环境中,了解其形成过程对于厘清地表物质演化与元素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次开展了在常见氧化铁矿物催化作用下Mn^(2+)的直接快速光氧化途径与反应机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水溶液体系中赤... 天然锰氧化物广泛存在于地表多种生态环境中,了解其形成过程对于厘清地表物质演化与元素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次开展了在常见氧化铁矿物催化作用下Mn^(2+)的直接快速光氧化途径与反应机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水溶液体系中赤铁矿、针铁矿的光催化氧化Mn^(2+)速率可达3.5~12.3μM/h,可形成钡硬锰矿、斜方水锰矿等不同类型的氧化产物。反应过程中铁氧化物矿物价带上的空穴直接氧化Mn^(2+)形成Mn(Ⅲ/Ⅳ),氧气充当导带电子的唯一受体。矿物催化剂种类和溶液化学成分能显著影响光氧化速率与最终产物的晶体结构。本研究揭示的光化学过程与地表暴露环境中广泛存在的铁锰共生现象吻合,可为揭示天然锰氧化物结构的多样性提供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针铁矿 锰氧化物 光催化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地表“矿物膜”中锐钛矿-β-胡萝卜素协同增强日光响应特性研究
13
作者 葛潇 刘佳 +4 位作者 黎晏彰 王长秋 鲁安怀 李艳 丁竑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1-498,共8页
为探究"矿物膜"中半导体矿物与光合色素间的日光响应协同作用,对采自安徽潜山市郊的"矿物膜"样品进行了矿物组成和色素组成分析。同步辐射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表明,样品富含锐钛矿、赤铁矿等半导体矿物;拉曼光谱证实... 为探究"矿物膜"中半导体矿物与光合色素间的日光响应协同作用,对采自安徽潜山市郊的"矿物膜"样品进行了矿物组成和色素组成分析。同步辐射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表明,样品富含锐钛矿、赤铁矿等半导体矿物;拉曼光谱证实其中存在地表广泛分布的光合色素:β-胡萝卜素。在此基础上开展锐钛矿-β-胡萝卜素协同增强日光响应模拟实验。合成锐钛矿电极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矿物学表征,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谱计算其禁带宽度约为3.07 eV;莫特-肖特基计算得到的平带电位约为-0.16 V,载流子浓度约为3.25×1026 cm-3;光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其具有一定可见光光电转化能力。经β-胡萝卜素敏化处理后,锐钛矿电极平均光电流密度提升了400%,在425~550 nm间光吸收值提高,该波段位于日光辐射能量集中的波长范围内,且与β-胡萝卜素吸收范围吻合,表明二者间存在日光吸收及光电响应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膜” 半导体矿物 光合色素 日光响应
下载PDF
湖南千里山岩体中金红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研究
14
作者 王耀可 鲁安怀 +2 位作者 李斌 王智琳 束正祥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3-704,共12页
金红石是湖南千里山岩体黑云母花岗岩中一种常见的副矿物。本文通过分析千里山黑云母花岗岩中金红石的化学成分,探讨了金红石对岩浆热液演化与钨锡成矿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金红石主要受热液蚀变作用的影响呈3种形态产出。第1种为形成... 金红石是湖南千里山岩体黑云母花岗岩中一种常见的副矿物。本文通过分析千里山黑云母花岗岩中金红石的化学成分,探讨了金红石对岩浆热液演化与钨锡成矿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金红石主要受热液蚀变作用的影响呈3种形态产出。第1种为形成于黑云母裂隙的他形金红石;第2种是颗粒较大的单晶金红石;第3种是呈集合体产出且粒度不等的条带状金红石。随着黑云母花岗岩的蚀变与成矿作用的不断增强,黑云母花岗岩金红石中的元素钨不断富集,表明金红石中的钨含量可以作为花岗岩成矿能力的判别标志,含钨高的金红石对钨矿的形成富集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可作为钨矿找矿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千里山岩体 钨矿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不同W氧化度钠钨青铜的结构特征与合成方法探究
15
作者 李灵慧 李艳 +2 位作者 黎晏彰 鲁安怀 丁竑瑞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5-202,共8页
钠钨青铜NaxWO3(0≤x≤1)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到学者的日益关注,它是一种孔道结构的非严格计量含钨化合物,Na+填充于由[WO6]八面体排列组合起来的二级结构空隙中。随着x值的增加,W的平均氧化度逐渐降低,NaxWO3依次发生单斜-正交-... 钠钨青铜NaxWO3(0≤x≤1)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到学者的日益关注,它是一种孔道结构的非严格计量含钨化合物,Na+填充于由[WO6]八面体排列组合起来的二级结构空隙中。随着x值的增加,W的平均氧化度逐渐降低,NaxWO3依次发生单斜-正交-四方Ⅰ(空间群I4/nmm)-六方-四方Ⅱ(空间群P4/mbm)-立方晶体结构的转变,结构对称型逐渐升高(四方Ⅱ型除外)。本文从晶体化学角度系统研究了不同W平均氧化度钠钨青铜的结构特征,并通过固相合成法得到了四方和立方钠钨青铜,通过水热合成法得到了六方钠钨青铜。实验结果表明,在固相合成过程中,还原剂NaBH4的量越多,W还原的价态越低,实现钠钨青铜NaxWO3由四方结构向立方结构的转变;在相同还原剂量情况下,合成温度越高,得到的钠钨青铜结构对称型越高;合成立方钠钨青铜的温度一般为700~850℃,高于四方钠钨青铜的合成温度(600~700℃);反应需要适当的酸碱度环境,合成四方和六方钠钨青铜的pH值应控制在6左右,在水热合成过程中,六方结构的钠钨青铜pH值设在2附近较适宜。本文为钠钨青铜系列化合物及不同结构钠钨青铜的合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钨青铜 晶体结构 W氧化度 钨氧八面体
下载PDF
Ilvaite as a thermodynamic recorder of multistage retrograde alteration in large Galinge skarn Fe deposit, western China 被引量:1
16
作者 YU Miao Jeffrey MDICK +5 位作者 MAO Jing-wen FENG Cheng-you LI Bin lu an-huai ZHU Yong-feng LAI Jian-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534-3550,共17页
The ilvaite-bearing skarn associations in the Galinge skarn deposit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ir physicochemical formation conditions.A thermodynamic model setting pressure of 50 MPa(Pf=Ps=50 MPa)was set up to trac... The ilvaite-bearing skarn associations in the Galinge skarn deposit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ir physicochemical formation conditions.A thermodynamic model setting pressure of 50 MPa(Pf=Ps=50 MPa)was set up to trace the skarn evolution.Petrographic evidence for replacement of garnet and magnetite by ilvaite in the early retrograde stage(Stage I)combined with thermodynamic modeling suggests that the alteration may have occurred at 400470°C under moderately high fO withΔlgfO(HM)ranges from 4 to 4.2.The model is based on a maximum 22 pressure of 50 MPa calculated from magmatic amphibole geobarometer.The continuous breakdown of ilvaite with quartz to form ferro-actinolite and magnetite occur in the late retrograde stage(Stage II).The reactions occurred at 400440°C under moderate fO(ΔlgfO(HM):4 to 4.4).In Stage III,the breakdown of ilvaite to form calcite,pyrite 22 and ferroactinolite depends on XCO which can be estimated to be in a range of 0.005 to 0.05,and the reaction would 2 occur at higher temperatures with increasing XCO.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breakdown occurs at 270350°C and 2 low fO(ΔlgfO(HM):up to 5.2).The thermodynamic model for continuous evolution from Stage I to Stage III 22 completely records the conditions of the retrograde alteration,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thermobarometry imprints of fluid inclusions.Therefore,the petrography and phase relations of ilvaite are useful indicators of reaction conditions in various skarn deposit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inge skarn deposit ILVAITE retrograde alteration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